雷公藤内酯醇改善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症状的初步
氢分子对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抑制作用

生物技术进展 2023 年 第 13 卷 第 6 期 945 ~ 953Current Biotechnology ISSN 2095‑2341研究论文Articles氢分子对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抑制作用朱钧锴1 , 葛玲智2 , 张超2 , 曹璨2 , 吴嘉惠2 , 穆震2*1.泰安八十八医院皮肤科,山东 泰安 271000;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山东 泰安 271000摘 要:氢分子是一种新型的气体信号分子,对多种炎症疾病有一定的作用效果。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氢分子有望作为银屑病辅助治疗的新手段。
连续7 d 使用5%咪喹莫特(imiquimod, IMQ )乳膏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期间每天2次、每次2 h 将小鼠置于35%的氢分子环境中进行干预。
每天观察小鼠皮损变化并进行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 )评分;第8天,处死小鼠取皮损,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 ,HE )染色并使用Baker 评分评估组织病理学损害程度;免疫组化检测皮损中炎症因子IL -6、TNF -α和IFN -γ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 -time quantitativ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 -qPCR )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皮损中炎症因子IL -6、TNF -α和IFN -γ的相对mRNA 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用试剂盒检测皮损组织中氧化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 )含量和抗氧化相关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 )活力。
结果显示,氢分子干预降低了IMQ 诱导小鼠的PASI 评分(P <0.05)和Baker 评分(P <0.001),改善了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氢分子干预组小鼠皮损组织中IL -6、TNF -α和IFN -γ的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MDA 的含量下降,CAT 的活力增加(P <0.05)。
《2024年雷公藤甲素提高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功能及其机制初探》范文

《雷公藤甲素提高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功能及其机制初探》篇一一、引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因其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和再生修复能力,在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中备受关注。
近年来,雷公藤甲素作为一种具有显著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雷公藤甲素对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所用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骨髓,经组织培养技术分离纯化;雷公藤甲素购自Sigma公司。
2. 方法(1)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处理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培养和扩增间充质干细胞。
采用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甲素处理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其生长情况及免疫抑制功能的变化。
(2)免疫抑制功能检测通过共培养实验,检测雷公藤甲素处理后的间充质干细胞对T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分泌等免疫反应的影响。
(3)分子生物学技术运用RT-PCR、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雷公藤甲素处理后,间充质干细胞相关免疫调节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
三、实验结果1. 雷公藤甲素对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适当浓度下,雷公藤甲素能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提高其活性。
过高浓度的雷公藤甲素则会对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2. 雷公藤甲素增强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共培养实验结果显示,经雷公藤甲素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能有效抑制T细胞的增殖,降低细胞因子如IFN-γ、IL-2等的分泌,从而增强其免疫抑制功能。
3. 分子机制探讨通过RT-PCR、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发现,雷公藤甲素处理后,间充质干细胞中相关免疫调节基因(如TGF-β、IDO等)的表达上调,同时检测到相关免疫调节蛋白(如PD-L1等)的表达增加。
这些基因和蛋白的改变可能参与了雷公藤甲素增强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的过程。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雷公藤甲素能提高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
雷公藤红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雷公藤红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雷公藤红素,又称雷公藤甲素,是从雷公藤植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活性成分。
雷公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病、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雷公藤红素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关于雷公藤红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一项发表在《中国中药杂志》上的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能够显著抑制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模型中的炎症反应,减轻关节肿胀和关节疼痛。
雷公藤红素还能抑制一系列炎症因子的产生,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从而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
一些临床研究也表明雷公藤红素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一项对60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应用雷公藤红素的治疗组患者的关节肿胀和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雷公藤红素治疗组的患者还出现了更少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雷公藤红素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也得到了一些研究。
一项研究发现,雷公藤红素与甲状腺素类似物T-3联合使用可显著抑制关节炎小鼠的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
虽然雷公藤红素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潜力和疗效,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其具体的治疗机制和安全性。
雷公藤红素的剂量和用药方案也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优化。
对于雷公藤红素在长期应用中的对关节结构的影响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穿心莲内酯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作用

实验研究穿心莲内酯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作用何亚男,蔡翔△,邱百怡,孙邦梅,李伶华摘要:目的 探究穿心莲内酯(Andro)调节GMP-AMP合酶-干扰素基因刺激物(cGAS-STING)信号通路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方法 90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穿心莲内酯低、中、高剂量组(Andro-L、M、H组,10、30、50 mg•kg-1•d-1 Andro)和穿心莲内酯高剂量+STING激活剂DMXAA组(Andro-H+ DMXAA组,50 mg•kg-1•d-1 Andro+5 mg•kg-1•d-1 DMXAA)。
除Control组外,其余组小鼠背部施用咪喹莫特(IMQ)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
观察小鼠银屑病面积并进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IL-23、IL-17A、干扰素(IFN)-γ和IFN-β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测定表皮厚度和肥大细胞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Ki-67、CD4阳性细胞表达率,RT-qPCR检测cGAS和STING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实验检测cGAS、STING、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p-IRF3蛋白水平。
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背部皮肤出现严重的红斑、鳞屑,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抓挠次数、PASI评分、表皮厚度、肥大细胞数量、IL-6、IL-1β、TNF-α、IL-23、IL-17A、IFN-γ和IFN-β水平、Ki-67和CD4阳性表达率、cGAS 和STING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IRF3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
与Model组相比,Andro-L组、Andro-M组和Andro-H组小鼠皮肤红斑、鳞屑、炎性细胞浸润现象减轻;抓挠次数、PASI评分、表皮厚度、肥大细胞数量、IL-6、IL-1β、TNF-α、IL-23、IL-17A、IFN-γ和IFN-β水平、Ki-67和CD4阳性表达率、cGAS和STING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IRF3磷酸化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STING激活剂DMXAA逆转了穿心莲内酯对银屑病小鼠的保护作用(P<0.05)。
雷公藤内酯醇对EAE小鼠脊髓TNF-α、IL-12和TGF-β1表达的影响

( . 大 同大学 脑科学 研究 所 , 1山西 山西 大 同
0 7 0 2山西 医科 大学 第一 临 床医学 院 神经 内科 , 3 0 8;. 山西 太原
000 ) 3 0 1
【 摘要 】目的 : 观察 免 疫抑 制 剂雷 公 藤 内酯 醇 ( ) 实验 性 自身 免 疫性 脑 脊髓 炎 ( A 小 鼠模 型脊 髓 组 织 T F o、 对 E E) N —f . I 一 2和 T — 。 L1 GF B 的影 响 。方 法 : 用 MO 3 3 、 剂 C A、 日咳毒 素免 疫 动物 建立 E E模 型 , 采 G3 — 5 佐 F 百 A 腹 d和 I 一 2等促 炎性 细胞 因子 , 进 T F B 等保 护性 细胞 因子 的分泌 有关 。 可 N— L1 促 G —,
【 词】 关键 雷公藤 内酯 醇 ; 多发性硬 化 ; 实验 性 自身免疫性 脑脊 髓炎 ; 生长 因子一 肿瘤 坏死 因子一 ; 转化 B; 仅 白介素一 2 1 f 中图分类 号】 一 3 R 32 【 献标 识码】A 文 [ 文章编 号】1 7 — 7 1 2 1 ) 5 c)0 5 0 6 4 4 2 (0 0 0 ( 一 0 — 3
疗 , 制作 脊髓 石 蜡切 片行 HE染 色及 L F髓鞘 染色 , B 免疫 组 化染 色观 察 T F B 、NF 0 和 I 一 2的 表达 , G — T 一 l L 1 并行 相 关 图像分 析 。结 果 : HE染 色可见 E E组 脊髓 有 “ A 袖套 样 ” 炎性 细胞 浸润 。L F髓 鞘染 色 可见 E E组小 鼠脊 髓 髓鞘 脱 B A 失。 与佐 剂组 相 比 , A E E组 T F d、 一 2表 达增 高 ( 00 或 P 00 ) T F B 表 达降低 ( < . ) 与 E N — I 1 L 火 .1 < .5 , G — l P 00 。 5 AE组相 比, 治 疗组 T F 、L 1 达降低 ( < . )T F B 表 达增 高 (< . ) 结 论 :r可 明显改 善 E E小 鼠脊 髓组 织病 N — I一 2表 P 00 , G — 1 5 P 00 。 5 Ti A
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大脑皮质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后补体C1q和C3表达的影响

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大脑皮质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后补体C1q和C3表达的影响吕诚;胡小令;杨宝林;万斌;聂菁;李耀斌【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11(031)005【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riptolide on the expressions of C1 q and C3 after microinjection of beta-amyloid protein(Aβ) into cerebral cortex in rats. Methods Thirty male SD rats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control, Aβ and triptolide-treated groups.The Aβ group was made with bilateral microinjection of aggregated Aβ1-40 into cerebral cortex in rats and control group rats were injected with normal saline in the same way. The triptolide-treated group rats were administered triptolide intraperitoneally after microinjection of aggregated Aβ1-40 into cerebral cortex. The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s of Clq and C3 of cerebral cortex in each group were assay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 Results The cell number and average optical densities of Ciq and C3 positive staining in Aβ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0. 01 ), cell number of C3 positive staining in triptolide-treated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Aβ group( P <0. 05 ), the average optical densities of C1q and C3 positive staining in triptolide-treated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Aβ group( P <0. 01 ). In the experiment of RT-PCR, mRNA expressions of C1q and C3 inAβ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0. 01 ). The mRNA expressions of C1q and C3 in triptolide-treated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Aβ group( P < 0. 01 ). Conclusions Triptolide can inhibit the expressions of C1 q and C3 after microinjection of Aβprotein into cerebral cortex in rats.%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大脑皮质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后补体C1q和C3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等分成对照组、Aβ组、用药组.Aβ组大鼠给予双侧大脑皮质各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0,对照组大鼠大脑皮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药组大鼠在大脑皮质注射凝聚态Aβ1-40后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C1q和C3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β组大鼠大脑皮质C1q和C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组大鼠大脑皮质C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较Aβ组明显减少(P<0.05),用药组大鼠大脑皮质C1q和C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较Aβ组明显减弱(P<0.01).RT-PCR结果显示,Aβ组大鼠大脑皮质C1q和C3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组大鼠大脑皮质C1q和C3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Aβ组(P<0.05,P<0.01).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大脑皮质内注射Aβ后补体C1q和C3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总页数】4页(P800-803)【作者】吕诚;胡小令;杨宝林;万斌;聂菁;李耀斌【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江西,南昌,330006;南昌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江西,南昌,330006;南昌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江西,南昌,330006;南昌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江西,南昌,330006;南昌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江西,南昌,330006;南昌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江西,南昌,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1+6【相关文献】1.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大脑皮质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后星形胶质细胞及胆碱能纤维的影响 [J], 黄小林;吕诚;胡小令2.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补体3表达的影响 [J], 胡小令;吕诚;杨宝林;万斌;聂菁;温蔚;石嘉庆3.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大脑皮质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后树突棘和发育调节脑蛋白表达的影响 [J], 聂菁;周明;鲁纯纠;吕诚4.雷公藤内酯醇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大鼠小胶质细胞IL-1β和PGE2表达的影响 [J], 李耀斌;聂菁;吕诚;胡小令;薛国勇;鲁纯纠5.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大脑皮质内注射Aβ后IL-1α和IL-13表达的影响 [J], 胡小令;吕诚;杨宝林;万斌;聂菁;李耀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公藤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概况

雷公藤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概况
朱晓燕;张毅
【期刊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年(卷),期】2004(025)006
【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雷公藤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概况.方法:从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两方面综述了近17年来雷公藤应用于治疗银屑病的部分文献.结果:雷公藤治疗银屑病疗效确切,尤其是对寻常型治疗效果尤佳;其剂型以口服为主,而外用剂型过少,仅查见内酯醇软膏一种.结论:研制具有渗透性好、局部药物浓度更适合、使用更方便的雷公藤外用新剂型是非常有临床价值的.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朱晓燕;张毅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级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75;四川省中医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63
【相关文献】
1.雷公藤在移植免疫中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J], 罗佳波;李吉来;贺丰
2.甲泼尼龙联合雷公藤多甙在老年肾病r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黄荣贵;牙秋艳;蒙兰芬
3.近十年中药制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研究概况 [J], 张晓红
4.雷公藤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 [J], 李静;张婷;费小凡;宋毅
5.雷公藤内酯醇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J], 王可;杨是修;王进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公藤及其生物活性成分在狼疮性肾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雷公藤及其生物活性成分在狼疮性肾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3-06-19T12:15:48.120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3月5期作者:李汇涓梁雪艳李岩[导读]雷公藤及其生物活性成分在狼疮性肾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李汇涓梁雪艳李岩(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学部;广西南宁530021)摘要: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目前临床上西医以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以控制其恶化、保护肾功能,但长期用药毒副作用大,且在激素撤退过程中易复发。
雷公藤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等药理活性。
最新研究表明,雷公藤在治疗LN方面疗效显著。
但中药雷公藤含多种化合物,目前尚未清楚其药物靶标及作用环节。
因此,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雷公藤及其生物活性成分治疗LN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的报道进行梳理,以期为雷公藤及其生物活性成分治疗LN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狼疮性肾炎;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Research progres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and its bioactive constitu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lupus nephritis LI hui-juan, LIANG xue-yan, LI yan, CHEN xiao-yu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530021,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bstract: lupus nephritis (LN) is an autoimmune disease with multiple system damage, which is one of the serious complication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At present, Western medicine focuses on hormone and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to control its deterioration and protect renal function, but long-term drug use has great toxic and side effects, and it is easy to relapse in the process of hormone withdrawal.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has anti-inflammatory, immunosuppressive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LN. However,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contains a variety of compounds, and its drug target and action link are not clear at present. Therefore,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and its bioactive compon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LN were reviewed 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ies on the treatment of LN by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and its bioactive components.Key words: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Lupus nephritis; Triptolide; Tripterine卫矛科藤本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是中国传统中药,其运用广泛,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除湿等功效[1,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勘误
DOI:10.13232/j.cnki.jnju.2018.05.015
雷公藤内酯醇改善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症状的初步探究
南京大学学报,2018, 54(5), 992-1000
The symptomatic improvement of IMQ-induced psoriasiform mouse
model after the treatment with triptolide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2018, 54(5), 992-1000
图5 Triptolide抑制TNF-和IL-17A的表达
A: IHC染色检测TNF-和IL-17A表达水平(200X)。B: RT-PCR检测TNF-的表达水平。C: RT-
PCR检测IL-17A的表达水平( ***P < 0.001, **P < 0.01, *P < 0.05,mean ± SEM; n = 5)
Fig.5 Triptolide inhibi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NF- and IL-17A
A: IHC stain detec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NF- and IL-17A(200X). B: RT-PCR detect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 of TNF-. C: RT-PCR detect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 of IL-17A
( ***P < 0.001, **P < 0.01, *P < 0.05,mean ± SEM; n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