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PPT课件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PPT课件
协调;
• ②平衡能力训练。
7
二、康复护理
正确抱姿
脑瘫孩子多数时间由家长抱着,对其 应该根据病情,采取正确的抱法,以促 进头部、躯干的控制能力,纠正孩子的 不良姿势。
8
二、康复护理
1、痉挛性脑瘫:让孩子坐或卧于床上,双腿
分开,先把孩子蜷起来。成屈髋、屈膝状态,然 后把他抱起来,与母亲面对面的放在胸腹前,孩 子的双腿分放于母亲身体两侧,双手抱住母亲颈 部或肩,头可以枕在母亲肩上,也可以与母亲面 对面。
33
三、康复训练
家长帮助控制头部,使其一侧肘支撑,
辅助下肢完成从单肘支撑到俯卧位转换。
34
二、康复方法
下肢摆动带动身体 翻转,促进翻身动作, 注意:保持双上肢上举 上抬。
35
三、康复训练
利用斜坡使小儿做向下翻滚动作,以诱发主动翻身。
36
三、康复训练
37
三、康复训练
辅助小儿完成侧卧位 到单肘、单手支撑,到逐 渐坐起,从而完成由侧卧 位到坐位的动作转换,
(二)各型脑瘫儿童的治疗原则
1.痉挛型
• ①降低肌张力,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 ②防止关节变形; • ③抑制原始反射,促使自动反应,鼓励进行避免痉
挛姿势的自主运动。
4
一、康复原则
(二)各型脑瘫儿童的治疗原则
2.手足徐动型
• ①加压固定,静态制动为主,控制关键点; • ②减少过度刺激和过度活动; • ③强调保持对称姿势,控制
25
三、康复训练
球上头控训练
辅助孩子 双肩,做前后 左右倾斜, 以提高不同情 况下的头部控 制反应能力。
26
三、康复训练
双上肢无力,无法支撑上身体重,借助器材辅助完成手2支7 撑

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PPT课件

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PPT课件
9
编辑版ppt
10
编辑版ppt
康复评定
11
编辑版ppt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3个月:抬头开始部分翻身 2岁:会上台阶,会踢球6个月:能翻身、开始坐 2岁半:会单腿站,跳跃7个月:能坐稳,开始爬 3岁:跳跃、蹬车8个月:爬行熟练 4岁:单腿跳10个月:会站住 5岁:沿直线走12个月:会走 6岁:脚跟对着脚尖退走,单足站立13个月:独自行走很好,会拾起东西 10秒,能抓、蹦、踢球。18个月:会倒退行走
脑瘫患儿康复指导
脑瘫患儿康复指导
脑瘫患儿康复指导
脑瘫患儿康复指导
脑瘫患儿康复指导
第五节
小儿脑瘫护理
28
编辑版ppt
护理目标有:(1)加强营养,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2)注意安全,防止各种意外的发生。(3)加强体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对大龄儿童进行学龄前培训。(4)纠正行为异常,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社交能力。(5)防止关节挛缩畸形的发生。(6)给予心理护理,用爱心、耐心平等的对待每名脑瘫儿童,增强其安全感。
12
编辑版ppt
幼儿精神发育评估表
13
编辑版ppt
幼儿精神发育评估表
14
编辑版ppt
第四节
小儿脑瘫康复指导
15
编辑版ppt
脑瘫患儿康复指导
脑瘫患儿康复指导
脑瘫患儿康复指导
脑瘫患儿康复指导
脑瘫患儿康复指导
脑瘫患儿康复指导
脑瘫患儿康复指导
脑瘫儿童康复护理目标
29
编辑版ppt
脑瘫的护理措施:
30
编辑版ppt
谢谢观赏
31
编辑版ppt
1、出生前的原因2、围产期的原因 3、出生后原因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是:窒息、早产、核黄疸。

2024年《儿童脑性瘫痪》课件

2024年《儿童脑性瘫痪》课件

2024年《儿童脑性瘫痪》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2024年《儿童脑性瘫痪》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主要详细讲解脑性瘫痪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全面了解脑性瘫痪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脑性瘫痪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诊断脑性瘫痪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脑性瘫痪患者的关爱意识,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脑性瘫痪的分类、病因及诊断方法。

教学重点:脑性瘫痪的定义、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位脑性瘫痪患者的康复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脑性瘫痪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具体病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4. 例题讲解:针对脑性瘫痪的治疗方法,讲解典型病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具体病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

六、板书设计1. 定义2. 分类3. 病因4. 临床表现5. 诊断方法6. 治疗方法七、作业设计病例1:患儿,男,2岁,出生时因缺氧窒息,现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增高,不能独立行走。

病例2:患儿,女,3岁,出生后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现表现为右侧肢体活动受限,语言发育迟缓。

答案:病例1:诊断:脑性瘫痪(痉挛型)。

治疗方案: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病例2:诊断:脑性瘫痪(运动障碍型)。

治疗方案: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教育干预。

2. 作业要求: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课堂所学,认真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脑性瘫痪的相关知识。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脑性瘫痪的最新研究进展。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教案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教案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法;2.掌握常用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3.能够设计适合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案。

二、教学重点1.了解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法;2.掌握常用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

三、教学难点1.能够设计适合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案。

四、教学内容1.什么是脑瘫2.脑瘫儿童的特点3.常用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4.如何设计适合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案五、教学过程1.什么是脑瘫要点:介绍什么是脑瘫,引导学生了解其特点和发生原因。

方法:通过PPT或者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或者演示。

时间:10分钟2. 脑瘫儿童的特点要点:介绍脑瘫儿童的特点,如肌张力异常、运动协调障碍等。

方法:通过PPT或者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或者演示。

时间:10分钟3. 常用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要点:介绍常用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如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

方法:通过PPT或者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或者演示。

时间:20分钟4. 如何设计适合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案要点:介绍如何根据脑瘫儿童的特点和康复需求来设计适合其的康复训练方案。

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时间:30分钟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2.针对性地出题,测试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评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需求;2.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3.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脑瘫儿童护理指南PPT课件

脑瘫儿童护理指南PPT课件

教育和社交
社交护理: - 脑瘫儿童的社交困难 - 如何帮助脑瘫儿童建立社
交关系
总结
总结
脑瘫儿童护理的重要性 专业护理团队的作用
总结
维持脑瘫儿童健康和幸福的关 键点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脑瘫儿童护理 指南PPT课件
目录 介绍脑瘫儿童 日常生活护理 运动和康复护理 心理护理和支持 教育和社交 总结
介绍脑瘫儿童
介绍脑瘫儿童
什么是脑瘫儿童? 脑瘫儿童的症状和表现
介绍脑瘫儿童
脑瘫儿童的分类
日常生活护理
日常生活护理
饮食护理: - 提供均衡的饮食 - 特殊饮食要求
日常生活护理
睡眠护理: - 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 - 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
日常生活护理
个人卫生护理: - 如何进行日常洗漱、穿衣等活
动 - 如何帮助脑瘫儿童维持个人卫

运动和康复护 理
运动和康复护理
物理康复: - 物理治疗的目的和方法 - 如何进行常见的物理疗法
运动和康复护理
语言康复: - 语言疗Hale Waihona Puke 的重要性 - 如何进行脑瘫儿童的语言
康复
运动和康复护理
职业康复: - 培养脑瘫儿童的日常生活
技能 - 如何进行职业康复训练
心理护理和支 持
心理护理和支持
心理健康: - 脑瘫儿童的心理特点 - 如何促进脑瘫儿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护理和支持
家庭支持: - 家庭对脑瘫儿童的重要性 - 如何提供家庭支持和帮助
教育和社交
教育和社交
教育护理: - 脑瘫儿童的教育需求 - 如何帮助脑瘫儿童获得适
当的教育

最新第六章--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第六章--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教学讲义PPT课件
治疗原则:对症治疗,消除病因。 药店常见药:抗病毒口服液+小儿感冒颗粒(复方氨酚烷胺
颗粒)。抗病毒口服液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的功效, 所以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 腺炎等病毒感染疾病所患的功效更显著,对于孩子而言, 它可以缓解孩子的症状,疗效将非常显著。
细运动 不灵活
主要障碍
运动障碍
学习困难
感觉障碍
人格与行 为异常
主要 障碍
日常生活 能力低下
智力低下
癫痫
言语与语
言障碍
运动障碍
运动障碍
肌张力异常
反射及运动 反应异常
肌张力 肌张力 肌张力 过高 过低 波动
原始反 射存在
病理反 射出现
运动反 应迟缓 或缺如
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
视力缺损
听觉障碍
触觉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下
▪ C.手足徐动型、四肢瘫 D.手足徐动型、
双瘫
E.痉挛型、双瘫
四、临床表现----早期表现
其他
1~2个月
肌张力增高
,身体发硬
身体 扭曲
3~6个月
手不能张开 、不能抓物
肌张力低, 身体发软
头部控制不 良、斜视
早期表现
不能翻身
不能迈步
不能使 用下肢
尖足站立
6~12 个月
不能使 用单手
不能独站 手的精 不能独坐
小儿感冒之关联销售
定义:由外感时邪病毒所致,由于小儿冷暖不知调节,肌 肤嫩弱所致。
病因:首先与小儿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免疫系统发育 不成熟有关;其次,与家长喂养方式不当也有关系;第三, 与周围环境不良有关系。
症状:连续打喷嚏,流清涕,鼻子堵塞。发热头痛和嗓子 肿痛,如果兼有感受风寒,还会出现怕冷,全身关节疼痛。

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护理课件

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护理课件

影响因素
分析康复治疗对患儿生活质量的 影响因素,如家庭环境、社会支
持等。
干预措施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干预 措施,提高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
质量。
康复治疗的长期随访与转归
随访方式
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儿的康复情况及转归情况 。
随访内容
包括运动功能、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生活自理 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转归分析
合理搭配食物
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素。
喂养技巧
根据患儿的吞咽和咀嚼能力,选择适当的喂养方式,如半流质、糊状食物等。
安全防护与并发症预防
01
02
03
安全防护
加强患儿的安全防护意识 ,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并发症预防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肺 部感染、褥疮等。
手部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作业疗法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场 景,如穿衣、吃饭、洗漱等,让 患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所
学的技能。
语言疗法
语言疗法是针对语言障碍的康复 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语言交流和 表达训练来提高患儿的语言理解
和表达能力。
语言疗法师会根据患儿的语言水 平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 语音训练、词汇积累、语法纠正
根据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脑性 瘫痪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及 伴随智力障碍或语言障碍等不同 类型。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脑性瘫痪的病因多样,主要包括早产 、低出生体重、窒息、新生儿缺氧缺 血性脑病、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等。
病理机制
脑性瘫痪的病理机制涉及脑白质损伤 、皮质病变、脑发育异常等多个方面 ,导致神经传导障碍和肌肉控制异常 。
康复治疗效果评估

脑瘫儿童的全面康复PPT课件

脑瘫儿童的全面康复PPT课件
2.盘腿坐:头部转动,诱发躯体相应动作。 3.椅坐位:髋膝踝关节屈曲90度。
.
33
(六)膝立位
1.双膝立位:双膝靠拢,膝关节屈曲90度,髋 关节伸展充分,躯干与其大腿在 同一平面内。前面放一桌子玩耍。
2.单膝立位:双膝立位基础上,一侧下肢髋关 节屈曲90度,并用脚掌着地,另 一侧下肢保持原来姿势。诱发重 心转移能力。
.
28
(三)脑瘫患儿摄食指导
1.正确进食姿势训练: a.避免全身肌张力升高; b.避免不自主动作或异常动作出现; c.身体两侧对称; d.不要仰卧进食; e.不能头部后倾; f.不能将食物倒入患儿口中;
.
29
2.进食方法:
a.抱坐进食; b.面对面进食; c.坐位进食姿势; d.坐在固定椅子上进食; e.侧卧位进食; f.俯卧位进食
提升患儿在接受感觉刺激(视觉、听觉 等)及作出反应行为的表现,促进主动探 索环境的兴趣及能力,提升患儿在感官方 面的知识和探索环境的发展和训练。
.
17
18.药物治疗 1)改善脑功能的药物 脑多肽、鼠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 等;
2)降低或改善肌张力的药物:安坦、肉毒 素;
3)合并癫痫时: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
.
18
19.手术治疗
肌肉、肌腱切断术,肌腱移植术,选择性 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
19
20.特殊教育
总目标是通过特殊教育,尽量使其成为 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
20
21.社区康复 康复站康复 家庭康复
.
21
22.感觉统合训练
是大脑将从身体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 觉信息,进行多次组织分析、综合处理, 作出正确的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的 运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大脑在尚未成熟阶段,受到损害或损伤,导致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它是一非进行性的、不可逆的病变,在新生儿中发病率颇高,是儿童时期一种主要的致残性疾病。

脑性瘫痪的病因⏹产前因素最常见,包括遗传和染色体疾病、先天性感染如:TORCH是指可导致先天性宫内感染及围产期感染而引起围产儿畸形的病原体,它是一组病原微生物的英文名称缩写,T(Toxopasma)是弓形虫,R(Rubella.Virus)是风疹病毒,C(Cytomegalo.Virus)是巨细胞,H(Herpes.Virus)即是单纯疱疹I/II型、脑发育畸形或发育不良、胎儿脑缺血缺氧致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或基底节受损等。

围产因素指发生在分娩开始到生后一周内的脑损伤,包括脑水肿、新生儿休克、脑内出血、败血症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等。

围产因素可能是引起早产儿脑瘫的重要原因。

脑性瘫痪临床表现及分型⏹脑瘫的症状表现,常以异常姿势和运动发育落后中枢性运动障碍的体征等。

如严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在婴儿早期常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以后逐渐转变为肌张力增高。

平衡功能障碍需婴儿发育到坐甚至站立时才能表现出来。

关节挛缩和脊柱畸形等继发改变也是逐渐发展出来的。

可以伴有癫痫、智力低下、感觉障碍、行为障碍等。

这些伴随疾病有时也可能成为脑瘫儿童的主要残疾。

⏹脑瘫分型;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可分为痉挛型、松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等;并根据受累的肢体分布,分为单瘫、偏瘫、双瘫、三肢瘫和四肢瘫等类型。

脑性瘫痪的治疗治疗计划:应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为目标,尽可能减少继发性关节畸形和软组织挛缩,尽量推迟或避免手术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通过增加关节活动度,调整肌张力,提高运动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力量和耐力等来改善运动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常用的技术包括:体位性治疗、软组织牵伸、调整肌张力技术、功能性主动活动强化训练、肌力和耐力训练、平衡和协调控制、物理因子辅助治疗(理疗)等等。

⏹作业治疗:主要包括手的精细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支具和辅助具的制作及生活环境设施的简单改造等等。

⏹矫形器的应用:在康复治疗中常配合使用矫形器,以达到限制关节异常活动、提高稳定性、协助控制肌肉痉挛、保持肌肉长度、预防畸形、辅助改善运动功能等目的。

矫形器的应用关键在于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选择最佳佩带时期和类型,因此,应由康复医师、治疗师和矫形师共同商榷决定。

⏹言语治疗:由医师和言语治疗师评定后,根据不同言语障碍类型进行治疗,如下颌、口唇、舌肌、软腭等运动控制训练,以及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

⏹心理行为治疗:脑瘫患儿有时伴发异常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自闭、多动、情绪不稳等症状。

健康的家庭环境,增加与同龄儿交往,以及尽早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是防治心理行为疾患的关键。

⏹家庭训练计划:治疗师应为患儿及其家长制定家庭训练计划。

该计划重点应放在提高功能和防止继发残损方面,但是对于特别严重的患儿,易化护理及减轻家庭负担应是主要目标。

通常包括:对患儿病情的了解以及日常生活的安排;针对性的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训练;痉挛肌的牵伸治疗;功能性主动活动的强化训练;辅助用具如矫形器、椅子、站立架及轮椅的使用等等。

⏹特殊教育:小儿康复治疗还应包含针对不同智力水平的特殊教育,因此,建立融医疗、保育和教育为一体的机构,是为患儿提供全面的连续性服务的很好模式。

⏹手术治疗:当肌肉严重挛缩和关节畸形时,可选择矫形手术,且应尽量在一次手术中完成所有需要矫形的部位,以便术后更好地改善功能。

对于下肢肌肉广泛痉挛且肌力基本正常的患儿,可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无论何种手术,在手术实施的前后,应有规范的康复治疗方案与之相配。

脑瘫儿童康复护理目标⏹护理目标有:⏹(1)加强营养,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

⏹(2)注意安全,防止各种意外的发生。

⏹(3)加强体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对大龄儿童进行职业前培训。

⏹(4)矫治情绪、纠正行为异常,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社交能力。

⏹(5)防止关节挛缩畸形的发生。

⏹(6)给予心理护理,用爱心、耐心平等的对待每名脑瘫儿童,增强其安全感。

脑瘫儿童康复护理要点:一、脑瘫儿童要保持营养、水及电解质的平衡⏹足够的营养摄取,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合并症,维持健康,提高预防疾病和残障的能力。

脑瘫儿童由于活动少,咀嚼困难,肠道吸收障碍,易发生营养不良和消化系统疾病。

因此要注意饮食成分的均衡。

饮食原则要遵循常吃五谷杂粮,动植物蛋白互补,食鱼虾与蔬菜。

一些脑瘫儿童易发生骨折等现象,这是由于肌张力高,四肢僵直、剪刀步,尤其是身体中钙的流失造成骨质密度和总量降低导致骨质。

所以应注意补充钙、维生素AD、维生素C以及铁等。

二、加强护理,防止意外的发生⏹脑瘫儿童受疾病本身影响,自我保护能力及平衡能力较差,有些患儿患有癫痫等并发症,可能会发生坠床、外伤、突然癫痫发作等意外情况。

因此要求工作人员一定要以儿童为本,加强责任心,事事为儿童着想,在工作中认真、细致,做好儿童的安全防护措施。

对于易坠床的儿童要加强巡视,睡床设床栏,儿童在床上时要及时提上护栏。

卧床儿童由于骨质疏松,易发生磕碰和骨折,洗澡换尿布时动作要轻柔,床周可围一圈泡膜等软垫,并随时观察儿童有无异常反应。

做被动牵伸的儿童要掌握原则和注意事项,避免快速、跳跃及突然用力,力度过大会造成肌肉拉伤、骨折。

力度以有牵伸感为宜,感觉疼痛时说明已牵伸过度,因此要善于观察儿童的面部表情。

对于有癫痫并发症的脑瘫患儿,在护理上要勤查房,按时服药,做到看着儿童将药物吞咽下去。

避免儿童受凉及暴饮暴食,减少癫痫发作的次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避免过多依赖别人的帮助,树立自立、自强的性格⏹通过生活自理训练可增强脑瘫儿童的自信心,帮助孩子建立自我形象,还可使他们初步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和卫生习惯,过上独立的生活,减轻依赖心理。

1 协助脑瘫儿童进食进饮:⏹正常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很容易逐渐掌握自己进食进饮这种基本能力。

然而脑瘫儿童这方面的发展却因不正常的肌张力、原始反射和身体控制等问题的影响而受到阻碍。

部分脑瘫儿童更需要成人协助才能进食进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护理人员分析进食步骤,帮助孩子从一点一滴掌握技巧,促进其进食进饮的发展,并有助于体能、智能、社交及语言的发展。

协助脑瘫儿童进食进饮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进食的空间要宽敞明亮,以便协助者给予适当的诱导。

⏹(2)在帮助孩子进食进饮的训练过程中,必须给予机会让孩子自己参与及尝试,让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能力,积累经验去学习。

进食的时间要尽量适当而充裕,使一些动作缓慢的孩子能主动参与。

特别是徐动型脑瘫儿童,由于不能自主地控制身体,更要预留时间,不要催促他们。

⏹(3)孩子进食时要保持正确坐姿,不应躺卧或后倾身体,否则易引起窒息。

有些孩子喂食时易出现咬合反射,要耐心等待其自己张口,不要硬拽勺子⏹(4)协助者要尽量与孩子保持相近的高度和适当的距离,坐在孩子左或右与他成直角的位置或坐在他对面,有目光交流,进食时勤观察孩子的反应。

对于吞咽困难或不喜欢进食的孩子要从少到适应,防止过多食物堆积在口腔内,孩子不嚼整吞。

⏹(5)进食进饮的家具高度、宽度适中,餐具按别孩子的特别需要选用特别的餐具,如带有吸盘的碗、特制的粗把勺、双耳杯等。

⏹(6)另外,部分脑瘫儿童口肌控制较差,咀嚼不协调,进食时易误吸导致窒息,要特别注意,防止意外发生。

2 如厕训练⏹如厕是自理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何种程度的孩子都应接受此训练。

训练内容包括:定时坐盆,需要的时候向家长示意或自己去厕所,脱裤子大小便,穿裤子,洗手等。

当他们去如厕的时候,一定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些活动。

3 穿脱衣训练⏹一些脑瘫儿童初学穿脱衣时,分不出前后和正反面,可教他们找出特征或做出标记,穿时分成步骤,穿上后给予一些奖励。

这种训练对脑瘫儿童特别重要,既学习了手的抓握,手眼协调,还进行了上肢的伸展和手肘的伸直,初学时可选一些宽松的衣服进行学习4梳洗学习每天起床后让孩子学习自己洗脸、洗手,冬天可少量帮助孩子,夏天让其主动参与,独立完成,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进行生活自理训练时应注意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要尽可能采用情景训练,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这些孩子学到的动作立即产生实际效果,也比较容易学会。

四、纠正脑瘫儿童的异常行为⏹脑瘫儿童的个性特征如主动性差、意志软弱、缺乏自制力、固执等导致其行为异常,行为缺陷较多,主要有好动、退缩、强迫、攻击、自伤等行为,要矫正和改变儿童的不良行为可采用以下方法:⏹(1)奖励—强化法:即脑瘫儿童在康复训练中,出现了一个人们期望的行为或消除了某种不良行为时,马上给予奖励,这样新的行为就被强化,不良行为就会消退。

⏹(2)惩罚法:即在训练中,脑瘫儿童出现所不期望的行为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处罚。

处罚的种类有给予脸色、批评、警告、斥责等。

惩罚的目的是消除不良行为,一定要让儿童明白为什么要受到惩罚。

五、通过早期干预,达到预防挛缩畸形的目的⏹许多脑瘫儿童由于长期卧床,通常有挛缩畸形的表现。

如果处理不当,严重的挛缩畸形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多困难,甚至影响一生。

预防及早期处理挛缩畸形的方法有日常活动、游戏、适合的体位、手法牵伸、支具的辅助等。

预防挛缩畸形的关是早期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主动活动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游戏和日常生活活动是保证儿童主动参与的最好方法,通过游戏可以使预防挛缩畸形的活动成为儿童乐于接受的事情。

它不仅可以预防挛缩畸形,还可以从整体上促进儿童的身心发育。

对于个别不能通过主动活动达到全范围活动的关节,可以通过手法牵伸和合适的体位以及支具加以辅助。

但是无论通过什么手段使肌肉放松后,都要通过主动活动来保持儿童的活动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预防挛缩、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六、加强心理护理⏹对于脑瘫儿童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创造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如文艺演出、外出购物等,让其充分展示自己,树立“我能行”的观念。

避免说一些刻薄的话伤害他们,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决心。

对于伴有语言障碍的脑瘫儿童,在早期让其有更多的目光对视、实物接触、言语刺激及动作模仿,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孩子接受语言总是早于表达语言,要强调早期干预,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早期刺激有利于儿童语言基本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儿童语言交流积极性的产生。

结束语⏹脑瘫儿童的康复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要树立信心。

对儿童脑瘫儿童康复护理是重点,人文关怀更不能缺少,让他们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孤而不残,残而不废,像正常儿童一样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幸福快乐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