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2.1.1练习使用显微镜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学习目标】

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学会使用显微镜并初步观察。

3、养成认真规范操作的习惯,爱护显微镜。

【学习重、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

难点:掌握使用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阅读教材P37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结构与功能)

知识点一: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知识点二:显微镜的使用

1.使用显微镜的一般步骤:、和。

2.转动转换器,使对准通光孔。

3.一只眼向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4.擦拭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应该使用。

5.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6、调节镜筒升降的是_______________(调节范围大) 和 _________________(调节范围小,调节更加清晰物象)。

7、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和__ __ 。光线强时用____镜,光圈; 光线弱时用 __镜,光圈。

8、完成下列表格: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练习使用显微镜(要求:能规范、独立操作,并通过调节看到物像。)

(1)阅读教材P37 —P40,总结方法步骤:①取放②对光③观察④整理

a、取镜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物)镜

b、对光:(三转)低倍镜、大光圈、左眼看、右眼睁、转反光

①转动,使镜对准通光孔。

三转:②转动,选择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内,

右眼睁开。

③转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

到。

c、观察:放→压→降→升→找

d、清洁收镜:擦、转、降

擦:把显微镜的外表擦干净,目镜和物镜要用擦镜纸擦干净

转: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

降:将镜筒降到最低处

学习任务二:总结使用显微镜的实验的几个问题:

(1)成像问题:倒像。(上下倒置,左右反向)

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b”字,那么载物台上所放的玻片上是什么字?

(2)倍数问题:物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小刚同学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10×和物镜10倍,那么物体放大的倍数时多少?

(3)污点问题:

移动装片,如果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在目镜上;如果移动装片或转动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不可能在反光镜上) .新学期,使用放置已久的显微镜和玻片标本时,有可能观察到与物像重叠的或在物像旁边的污点,请你分析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和处理办法。

(4)对光视野不明亮原因是什么?

(5)视野亮度的选择问题:光线强时用镜,光圈

三、展示、交流

四、点评

五、小结

六、自主检查

1.观察的视野中即有气泡又有细胞,用镊子尖轻轻压动盖玻片,气泡出现的变化是

A. 会变形、会移动

B. 会变形、不移动

C. 不变形、不移动

D. 不变形、会移动

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A. 目镜内

B. 物镜

C. 载物台

D. 通光孔

3.下列材料可以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是()

A.一片树叶

B.一根头发

C.洋葱鳞片叶

D.涂抹人血液的玻片标本

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A. 薄而透明的

B. 新的

C.干燥的

D.完整的

5.下列哪台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 目镜10X、物镜40X

B. 目镜5X、物镜10X

C. 目镜10X、物镜10X

D. 目镜15X、物镜40X

6.若在显微镜下观察“b”字,观察到的结果应该是放大的

A. b

B. p

C. q

D. d

7.如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

8.观察没有染色的玻片标本时,用暗视野往往可以看得更清楚,能得到暗视野的操作是()A.粗准焦螺旋 B.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C.用低倍目镜 D.用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

参考答案

1.A

2.B

3.D

4.A

5.B

6.C

7.A

8.D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导学案

远安县洋坪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生物7 -2-1-01 编制:韦乔时间:2014-10-8 审核:韦乔审批: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导学案 班级:组名:姓名:教师评价: 温馨寄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能准确记住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显微镜并会初步观察。 情感目标:养成认真规范操作的习惯,爱护显微镜。 【重点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 难点: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技巧。 【学法指导】自学——讨论——展示 【知识链接】 生物形形色色,看起来千差万别,但构成他们的基本单位是一样的(除病毒外)都是细胞,细胞很小,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学习过程】 一:显微镜的结构 1、对照教材和实物认识并填写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2、动手探索:⑴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操作中发现有什么不同? ⑵物镜分高倍镜和低倍镜,可转换镜头。 ⑶转动遮光器,发现了什么? ⑷转动反光镜,看看有什么不同? 3、小组内互相指认显微镜各结构名称和作用。二:练习使用显微镜 4.如何取放显微镜? 5.如何对光?总结三转: ①转动,使镜对准通光孔。 三转:②转动,选择一个较大光圈。 ③转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6.如何调节观察到物像? ☆7.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8.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写有“上”的标本,思考: ①“上”的物像是,说明从目镜内看到的物是; 物像被(填放大或缩小)。 ②如果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6倍,那么物像被放大了。 ③如果物像偏在视野的左上方,玻片标本应该向移动。 ④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上”字吗? 【归纳小结】 【当堂检测】 1.用显微镜观察时,图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想图像到中央,应将玻片和向移动,若观察到是F,则实际上是。 2.使镜筒有较大升降范围的结构是,使镜筒有较小升降范围的结构是。 3.在室内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用光圈,镜。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 5.下列四台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是哪一台?() A.5×8 ×B. 10×40×C. 15×10×D. 20×10×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导学案(无答案)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班级: 姓名: 学号: 评价: 一、学习目标: 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二、重点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三、导学流程: 【自学质疑】(15分钟): 1、取镜和安放:取镜要用一手__________,一手__________,放在自己实验台的偏___的位置,然后安装好__________。 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倍镜对准_________。转动遮光器,使一个较大的________也对准__________。用__ __眼朝_______里注视,____眼睁开,然后用手调节_________,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 3、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面朝上放在__________上,用__________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_________的中心。 4、时针方向转动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 5、时针方向转动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二次备课2、在对光时为了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光圈和反光镜选择是否有要求(光线很强时,光线不足时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对好光后,不能 再移动显微镜,为什么? 3、玻片上、下、左、右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如何移动?想一想:玻片移 动方向和物像移动方向相同的还是相反的关系? 四、课堂小测: 1、显微镜的目镜为“5X”,物镜为“40X”,所观察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 () A、5倍 B、40倍 C、45倍 D、200倍 2、在显微镜下,某一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要将其移到视野的中央,应 将玻片向() A右上方B左上方C右下方D左下方 3、当显微镜的视野较暗,影响观察时,应() A缩小光圈B换高倍镜C选凹倍镜反光D调节粗准焦螺旋 4、在载玻片写一个小小的“p”字,在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是() A.p B.d C.b D.q 5、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①对光,直到整个视野呈白色②调节粗、细准焦螺旋,以便看清物像 ③放置玻片标本,并用压片夹压住④取镜安装⑤收镜并放回原处 A ④①③②⑤ B ⑤③①②④ C ④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正确使用显微镜

七年级生物学(学科)导学案(新授)(第 6页) 班级小组姓名编写范萌审核 课题: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能力目标:尝试推测显微镜各结构的作用。 情感目标:描述物镜和目镜的特征。 【学习重点】 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学习难点】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内容:(5分钟) 由组长组织进行课前复习,然后复习提问、自评、他评。 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手段:小组合作进行 二、【自主预习】导学:(10分钟) 内容: 1.浏览教材36-37页图文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及其显微镜的构造。(要求学生针对图会标注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2.阅读教材37-39页完成以下内容: 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 (1)取镜和安放:握镜臂,托镜座,放在实验台的侧。 (2)对光:转动和,让低倍镜和较大的光圈对准。 转动,直到通过目镜能看到的圆形视野。 (3)观察:玻片标本正面朝上置于上,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心, 转动,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注视,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眼注视目镜,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象为止。 方式:自主学习;识记手段:书写;标注;绘图 三、、【合作交流】内容:(25分钟) (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1.对照教材36 页的显微镜的结构图,你能指认实验桌上显微镜各结构的名称吗? 2.如果你自已认识了它,同桌间赛一赛,看谁指认的显微镜各结构名称全面、准确? 3.小组出代表到讲台前进行汇报展示。 (二)使用显微镜 阅读课本37 页—39 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⑴如何取放显微镜?⑵如何对光?总结三转: ①转动,使镜对准通光孔。 三转②转动,选择一个较大光圈。 ③转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⑶如何调节观察到物像?(动作记忆)放→压→降→升→找 2.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写有“上”的标本。 思考:“上”的物像是;标本与物像的移动方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 4.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光线强时用镜,光圈)。 5.整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擦拭目镜和物镜要用纸。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并将镜筒下降到处。 6.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字吗?对所要观察的材料要求是什么? 7.如果将玻片标本向左移动观察到的图像应该向什么方向移动?在显微镜下面观察到的图像是正像还 是倒像呢? (三)探究目镜和物镜的特点。 1.给你物镜和目镜,你能区分它们吗?你判断的依据? 2.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有怎样的关系? 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有怎样的关系呢? 方式:观察;讨论;实验;总结;手段: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交流 第二课时 四、【探究展示】内容:(10分钟) 1.讨论: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要求认真分析后,小组讨论出答案并用显微镜展示,最好能边展示边讲解) 2.展示合作交流三中的内容.(学生用目镜和物镜讲解展示) 方式:实验;观察;总结手段:归纳;展示 五、【反馈总结】(20分钟) 内容: 课堂检测: 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①选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2.小明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和物镜,小黑点不动,由此可判断小黑点可能在( ) A 目镜上 B 物镜上 C 载玻片上 D 反光镜上 3.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 特别提醒:显微镜是精密仪器,我们应爱护它,保护它,小心使用它。 温馨提示:小心取下它们 观察。 知识卡:镜头上标有的10×,40×等是它们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所用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新版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教学目的 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与功能。 2、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像。 3、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能用低倍镜快速看到清晰地物像。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自主学习法、实验指导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师演示法、讨论与交流等方法。四.教学过程

第二单元生物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显微镜的使用 一、显微镜的结构 二、显微镜的操作 ①取镜和安放 ①对光 ③观察 ④回镜 检测案 1、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物像偏右上,使物像到正中,应将装片( B ) A、往右下移 B、往右上移 C、往左下移 D、往左上移 2、显微镜物镜放大倍数为10×,目镜为15×,它的放大倍数是( C ) A、10倍 B、15倍 C、150倍 D、25倍 3、在下列目镜和物镜的倍数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B ) A、10× 40× B、5× 8× C、10× 10× D、15× 40× 4、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原因是( B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 C、不易污染目镜 D、易于染色 5、有一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四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 C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6、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b”字,玻片上写的是( D ) A、b B、p C、d D、q 7、擦去镜头上的灰尘,应使用( D) A、绒毛布 B、餐巾纸 C、洁净的纱布 D、擦镜纸 8、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 B ) A、大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显微镜》《植物细胞》导学案

湘波中学 七 年级 生物 科导学案 课题: 细胞构成生物体(1) 课型 预习、展示、反馈 备课日期: 20120924 班级: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 学习目标: 1、 练习使用显微镜以及处理观察时所遇到的问题; 2、 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并学会制作临时装片,掌握植物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学习时间:二课时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预习P36——P40,回答下列问题) 一、认识显微镜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二、使用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 取镜时,应一只手握住 ,另一只手托住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边缘大约 厘米处,安装好 和 。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 用较大的 对准 ,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 、 、 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 为宜。 3、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 放在 上,用 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 的中心。转动 ,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 为止。眼睛看目镜,同时 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再略微调节 ,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三、学以致用 1、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 ,一台显微镜的 与 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象就 ,但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就 。 2、练习题 (1)在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和擦目镜镜头,污点都没被移去,那么污点肯定是在( ) A .目镜上 B .在装片上 C .在反光镜上 D .在物镜上 (2)用显微镜观察时,显微镜在实验台上的位置一般应该是: ( ) A .正中央 B .略偏右 C .略偏左 D .以上三种都可以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与第一次看到的物象相比 ( ) A .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增多 B .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增多 C .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减少 D .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减少 (4)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5x ”字样,表示__ ___。若使用这一目镜,同时使用10倍物镜。则被观察物体被放大______倍。 (5)用低倍物镜观察印有“F ”和“6”字样的薄纸片,视野中的字样是 和 。 (6)显微镜镜头上沾有灰尘时,可以用_______来擦。擦拭载玻片时应用_______。 (7)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要 ,使光线能够 。 3、课后完成P40练习1、2、3、 4、5.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学案(无答案):211练习使用显微镜.docx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课型:新授课(第六案)七年级(上)生物备课组讲学时间: 一、学习目标 目标A: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目标学会使用显微镜并初步观察。 二、问题引领 问题组A:阅读课本,独立完成以下问题。然后师友交流并展示 1.显微镜M构造与作用:在图中括号内填写显微镜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问题组B:阅读课本37-39 页一,独立完成以下问题。然后师友交流并展示 1、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有哪些? 2、用显微镜观察时,光线是经过哪些结构进入眼睛的? 3、利用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物像时,镜筒上升或下降的幅度有什么 不同?调节时应注意什么?在不同强度的光线下,怎样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 4、从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__ 。 5、显微镜下看到的“上”字与玻片标木上的“上”字有什么不同? 6、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怎样移动玻片标木使物像处于视野的中央? 7、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有一污点,你如何判断该污点是在玻片标木上,目镜上,还是在物镜上? 8、如果不动显微镜的其他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10X转换成45 X,这时显微镜的视野将会有什么改变?

9、_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_______ ,个数越_______ ;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_____ ,个数越______ O低倍换高倍如何操作? 三、专项训练训练A 1.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 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镜头粗准焦螺旋 能使镜筒迅速升降的结构物镜 光线较强时用遮光器 光线较弱时用平面镜 能调节通光孔进光量大光圈 训练B: 2、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物像偏右上,使物像到正屮,应将装片() A、往右下移往右上移C^往左下移. D、往左上移 3、显微镜物镜放大倍数为10X, 口镜为15X,它的放大倍数是() A、10 倍 B、15 倍 C、150 倍 D、25 倍 4、在下列目镜和物镜的倍数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10X 40X B、5X 8X C、10X 10X D、15X 40X 5、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b”字,玻片上写的是() A、b B> p C^ d D> q 6、在光线条件比较差的实验室内使用显微镜时,应该()A・调大光圈,用平面反光镜 B.调大光圈,用凹面反光镜 C•调小光圈,用平面反光镜. D.调小光圈,用凹面反光镜中考链接:[2016内江]下面是洋洋同学在学习“练习使用显微镜”后所做的笔记,其中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A.调节粗准焦螺旋-一镜筒较人幅度上升和下降 B.向左上方移动玻片-一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C.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且小光圈换成大光圈-一视野变暗 D.目镜选用10X,物镜选用40X-一观察到物像被放大400倍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练习使用显微镜》学案 【学习目标】(1-3个) 1.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 使用现为景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 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关注科学与技术先互促进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正确使用显微镜。 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新知探究】 探究任务一:显微镜的构造 自主探究: 观察教材P37的图2-1显微镜结构图,写出下图中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尝试描述图中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合作交流: 1. 如何区分物镜和目镜?怎样辨别它们的放大倍数? 2. 如何用反光镜和遮光器来调节视野明暗程度? 探究任务二:练习使用显微镜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37-39实验内容,练习使用显微镜,回答下列问题: 1.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一、_________ ,二、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 。 2. 取放显微镜时,应用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放在实验台距边缘大约_____________________ 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 对光时,先转动 _________________ ,使低倍物镜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转动遮光器,把 一个较_________ 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最后转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光线射入镜 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4. 观察时,转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

2 时眼睛一定要侧面看着 __________________ ,以免碰坏物镜或损坏玻片标本。一只眼向目镜内看, 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 微转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观察的视野范 围 ____________________ 。 合作交流: 1. 某同学在用对好光的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是暗的,请你帮他分析可能的原因。 2.比较不同 比较 细胞大小 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低倍镜 高倍镜 【拓展提升】 右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下图是显微镜下的视野。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取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 (4 )把玻片标本放在[] 标本要正对[] (5) 附:参考答案 探究任务一 (2) 转动使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小的结构是 [] (3)用来调节的中央。 光线从反光镜到达眼睛的路径是反光镜 在下图中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能将细胞 移向视野中央。 O 和 上后,要用压片夹压住, 眼睛。

七年级生物上册2.1.1练习使用显微镜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学习目标】 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学会使用显微镜并初步观察。 3、养成认真规范操作的习惯,爱护显微镜。 【学习重、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 难点:掌握使用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阅读教材P37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结构与功能) 知识点一: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知识点二:显微镜的使用 1.使用显微镜的一般步骤:、和。 2.转动转换器,使对准通光孔。 3.一只眼向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4.擦拭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应该使用。 5.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6、调节镜筒升降的是_______________(调节范围大) 和 _________________(调节范围小,调节更加清晰物象)。 7、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和__ __ 。光线强时用____镜,光圈; 光线弱时用 __镜,光圈。 8、完成下列表格: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练习使用显微镜(要求:能规范、独立操作,并通过调节看到物像。) (1)阅读教材P37 —P40,总结方法步骤:①取放②对光③观察④整理 a、取镜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物)镜 b、对光:(三转)低倍镜、大光圈、左眼看、右眼睁、转反光 ①转动,使镜对准通光孔。 三转:②转动,选择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内, 右眼睁开。 ③转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 到。 c、观察:放→压→降→升→找 d、清洁收镜:擦、转、降 擦:把显微镜的外表擦干净,目镜和物镜要用擦镜纸擦干净 转: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 降:将镜筒降到最低处 学习任务二:总结使用显微镜的实验的几个问题: (1)成像问题:倒像。(上下倒置,左右反向) 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b”字,那么载物台上所放的玻片上是什么字? (2)倍数问题:物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小刚同学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10×和物镜10倍,那么物体放大的倍数时多少? (3)污点问题: 移动装片,如果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在目镜上;如果移动装片或转动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不可能在反光镜上) .新学期,使用放置已久的显微镜和玻片标本时,有可能观察到与物像重叠的或在物像旁边的污点,请你分析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和处理办法。 (4)对光视野不明亮原因是什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1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过程与方法】 学生先自己预习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老师讲解,播放“显微镜的使用”的视频让学生加深印象,学生动手练习使用显微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课前准备 课件、显微镜、玻片标本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300多年前,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利用自己研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第一次发现了细胞这一结构,这对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我们有了放大倍数更高、成像更清晰的显微镜,我们应该如何使用它呢? 讲授新课 一、出示具体的学习目标 1.显微镜的构造是怎样的?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 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4.目镜内看到的是什么像?怎样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5.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怎样的材料? 二、学生自学显微镜的发展史 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本41页“科学·技术·社会”部分,教师概括讲解。 三、显微镜的结构 结合37页课本插图引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结构,对各个结构的功能适当给以解释和说明(重点介绍物镜和目镜、反光镜、准焦螺旋、转换器的作用和用法) 四、显微镜的使用 (一)播放视频:显微镜的构造和操作。 (二)对照书上的方法步骤,组织学生分步练习显微镜使用,在每一步骤重点强调注意事项。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根据光线强弱选择反光镜平面或凹面。 3.观察 (1)玻片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生物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掌握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 练习使用显微镜。 4. 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二、过程与方法 1. 观看照片和课件。 2.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 2. 爱护显微镜。 3. 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象。 1.显微镜,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擦镜纸、纱布等实验用品。 2.显微镜的使用视频或课件。 师:展示精美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的图片,提问:猜猜都是什么生物? (使学生体会到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的美妙,引发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强烈兴趣。)

师:利用显微镜实物讲解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引导学生说出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生:参照教材上显微镜的图,与实物对照,准确说出各部分结构名称和功能。 师:从外形上如何区别低倍镜和高倍镜?它们放大倍数分别是多少?如果用这台显微镜观察物象,它会被放大多少倍?怎样使镜筒上升和下降? (作为过程评价,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1.教师分步讲解并示范显微镜的规范操作,学生同步模仿操作。 2.对学生提出要求后,学生练习操作,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同时教师巡视,纠正不规范操作。记录普遍存在问题,统一纠偏。 3.反馈:提供一些不规范操作造成后果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原因,如何操作可以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分三个层次练习使用显微镜,并分析讨论遇到的问题的原因,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教师设置课堂练习: 1.显微镜放大100倍和放大400倍时,哪个物镜下看到的物体最多? 2.显微镜放大100倍和放大400倍时,哪个物镜镜头长? 3.如果标本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你要往哪个方向移动标本,才能移到视野中心。 4.“上”字在显微镜下呈现的是什么? (通过反馈练习,巩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来评价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的情况。)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取镜和安放 (二)对光 (三)放置标本

2020七年级生物上册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 通过认识和了解显微镜使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2.掌握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过程与方法: 1.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2.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3.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显微镜的重要作用。 2.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 3.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 4.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5.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热爱大自然,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善于发现,但是在生活中接触显微镜的机会并不多,学生只是知道显微镜可以使我们看到的物体放大,但是具体的操作不会,所以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并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课堂中解决。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探究,帮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在获得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四、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查看《练习使用显微镜》预习任务,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反馈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眼睛所能观察到的事物是有限的。对于特别微小又客观存在的物体,我们是看不到的。聪明的人类发明创造了一种仪器,专门观察微小的物体。这种工具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显微镜。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观察微小物体的工具——显微镜,并引出本课课题。 (2)教师活动: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练习使用显微镜》。显微镜最早是怎样出现的呢?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查阅资料了解显微镜的发展史,谁能到讲台前为大家介绍一下显微镜的发展史呢? 学生活动:学生代表积极发言,利用课件简述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到微观世界的神奇,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活动2【讲授】(二)复习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 (1)教师活动:教师利用课件,提问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学生活动:学生举手回答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2)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总结显微镜的结构,引出显微镜的使用。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课件,复习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 设计意图:复习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感受各部件的功能,如辨认目镜和物镜,调节准焦螺旋等。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1.1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人教版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 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课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本主题又包括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等两个二级主题。前面第一单元介绍了生物和生物圈,学生对生物圈等生物入门知识已有所了解。本单元逐渐深入生物的微观结构进行学习。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对学生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的基础知识,都有重要的意义。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三)教学对象 初一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于实验课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兴趣。我们要充分抓住这一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去操作、观察和思考,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目镜、物镜各配备两个不同倍数的)、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写有“上”字的不透明纸、永久玻片)、擦镜纸、显微镜操作步骤的视频、课前培训每组组长,以便课上帮助老师辅导其他学生。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并结合导学案,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 (五)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该课内容寓理论与实际操作于一体,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节内容。但由于显微镜比较昂贵,学生之前又没接触过显微镜。过去教师在教学显微镜使用时总是把显微镜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讲得十分详细,然后才让学生动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不符合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念。结合本校学生生源较好和好奇心强的特点,我试着把本节课设计成自学+讲授+探究课,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以此为出发点,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部分探究,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并在教师引导下,获得新知与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2、教学设计思路

(新)人教版生物七上《2.1.1练习使用显微镜》导学案(推荐)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能说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学习重点: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学习难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学法指导:认识和练习使用显微镜是本节的重点,了解显微镜的功能和成像特点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习过程:自然界有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生物,大多数生物都有相同的结构-细胞,我们要了解细胞,首先要借助什么样的工具来观察? 一、显微镜的构造〔先记住后再填写〕 二、使用显微镜 阅读课本37页—40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 〔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3〕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字吗?对所要观察的材料要求是什么? 〔4〕如果将玻片标本向左移动,观察到的图像应该向什么方向移动?在显微镜下面观察到的图像是正像还是倒像呢? 〔5〕长度为1cm的线段,放在显微镜下面观察,看到的图像的长度是多长?如何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问题检测 1.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上〞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字是〔〕 A.下 B.上 C. D. 2.在显微镜下观察,假设要看清视野左方的物体,请问玻片应向哪个方向移动〔〕 A.左方 B.右方 C.上方 D.下方 3.观察玻片标本时,假设视野的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4.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他两眼视力正常,且习惯用右手写字,则他使用显微镜时,应( ) A.闭左眼,用右眼观察 B.闭右眼,用左眼观察 C.两眼睁开,用左眼观察 D.两眼睁开,用右眼观察 5.小刚同学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х和10х两种,物镜有10х和40х两种,以下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A.目镜5х,物镜10х B.目镜10х,物镜10х C.目镜5х,物镜40х D.目镜10х,物镜40х 6.使用显微镜时,当载物台不清洁时,应用〔〕擦净。 A.纱布 B.用手 C.用擦镜纸 D.不用擦而用嘴吹净 7.安放显微镜时,常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略偏左,偏左的原因是〔〕 A.左侧平安 B.因为要用左眼观察目镜 C.左侧光充足 D.左侧不与其他人接触 8.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A.用纱布擦 B.用手擦 C.用纸巾擦 D.用擦镜纸擦 9.使用显微镜时,取镜时我们常用右手握住镜臂,这样做的目的是〔〕 A.多数人习惯用右手 B.右手干净 C.右手较小 D.用右手握是规定 10.载物台上遮光器的作用是〔〕 A.调节光线的强弱 B.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课题名称: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课时:1 【教学目标】 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3.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2.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教学方法】 课前预习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教辅资料(一本全练)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P36—40页。 重点内容: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及作用。 二、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促。 完成《一本全练》课前自主预习部分,组内交流答案。(10分钟) 三、后教:合作探究,突破重点和难点。(15分钟) 核对课前预习答案,对错题重点讲解。 课件配套讲解重难点知识。如:显微镜的构造; 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步骤; 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 判断污点的位置。 四、巩固记忆。(10分钟)

1.显微镜的结构 2.显微镜的使用 ①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②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3.目镜长的放大倍数低,物镜长的放大倍数高。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且变暗。 五、当堂训练,及时反馈。(5分钟) 独立完成随堂学练部分习题。 六、【教学后记】

七年级生物上册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练习使用显微镜 【学习目标】: 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学会使用显微镜并初步观察。 3.养成认真规范操作的习惯,爱护显微镜。 【重点难点】 1.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 2.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认知目标】 阅读教材第35页第二单元开篇语 生物形形色色,各不相同,但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是一样的,这个基本单位是什么? 观察很小的生物或观察细胞要用到什么工具呢? 【自主学习尝试解疑】 一、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1.对照课本P36图,按照自下而上、自左向右的顺序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仔细观察目镜和物镜外形上的不同: 目镜和物镜镜筒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目镜: 物镜: 3.分别转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观察镜筒位置的变化。(如升降幅度大小、转动方向等) 4.转动反光镜,辨别两面的区别。 5.观察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与安放 (1)()手握住镜臂,()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1)转动()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2)转动转换器,使()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光圈对准通光孔。 (4)()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3.观察 (1)把所有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 ()。 (2)从侧面注视(),双手同时转动(),使镜筒慢慢下降至接近装片约2毫米处。 (3)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镜

为止。再略微转动(),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整理和存放 (1)实验结束后,先提升镜筒,取下装片。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若物镜、目镜被弄湿或弄脏,应用擦镜纸轻轻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边,将镜筒降到最低,反光镜竖立。 (4)将显微镜放回镜箱中。1.对照教材第36页图和实物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动手实践:(1)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操作中发现有什么不同? (2)目镜和物镜分高倍镜和低倍镜,可转换镜头。(3)转动遮光器,发现了什么?(4)转动反光镜,看看有什么不同?小组内思考讨论:光线如何到达我们眼睛的? 【精讲点拨归纳提升】 (1)如何取放显微镜? (2)如何对光?总结三转: ①转动,使镜对准通光孔。 三转:②转动,【根据观察环境中的光线情况】选择一个适当的光圈。 ③转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对好光的标准是:。 (3)如何调节观察到物像?(动作记忆) 讨论: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调节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3.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写有“上”的标本。 思考:(1)“上”的物像是;标本与物像的移动方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上”字吗? 4.整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擦拭目镜和物镜要用纸,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并将镜筒下降到处。 【自我检测巩固达标】 1.在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和擦目镜镜头,污点都没被移去,那么污点肯定是在() A.目镜上 B.在装片上 C.在反光镜上 D.在物镜上2.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B.左右任一只手握住镜臂 C.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D.双手托住镜座 3.对光以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A.白亮的 B.有直射阳光的 C.暗灰的 D.黑暗的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本单元概述 生物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它的各部分不是简单地堆积在一起的,而是有组织、有秩序地结合在一起的,这有组织、有秩序表现为结构上的层次性。从微观到宏观来看,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表现是众多细胞生命活动的结果。例如,个体的生长发育就是众多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正如人类社会靠行业分工来提高效率一样,组成个体的细胞分化为不同功能的组织,进而形成不同功能的器官(系统),彼此分工合作,才能提高个体生命活动的效率,因此,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可以理解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从宏观到微观来看,多细胞生物体是由不同功能的器官 (系统)组成的,例如,植物体包括根、茎、叶等器官,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又协调配合,使个体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单细胞藻类之所以难以在陆地上生活,就是因为只要离开了水环境,它就无法兼顾光合作用和吸收水、无机盐两大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不同功能的器官一定是由不同形态和结构的细胞群(组织)所构成的。因此,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可以理解为个体——器官(系统)——组织——细胞。总之,理解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是理解生物体结构的整体性、生命活动的整体性的基础,这也正是本单元标题定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深层次原因(表面看是依据课程标准)。 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细胞是最基本的层次,细胞的形态、结构、类型和分裂、分化等内容,不仅是学习有关组织、器官、系统的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更是学习后续各单元知识的基础,因此,关于细胞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 本单元的内容大多属于微观内容,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教学上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应当多给学生提供用显微镜观察的机会,增加学生对细胞、组织的感性认识。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应使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认识到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是包括动植物在内绝大多数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如叶绿体和细胞壁;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能量的转换和利用要通过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核内有遗传信息;细胞能进行分裂和分化,以形成更多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构成;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 熟练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够制作临时装片。 知道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和显微镜技术的改进,科学的进步需要技术的支持;同时,科学的进步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心血。对细胞的研究有助于人类认识疾病的发病机理,进而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增进健康。 课时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