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短纤维纺丝工艺及其影响因素.
涤纶DTY僵丝的影响因素及其利用

3.2 POY质量的影响
3.2.1 条干不匀率 若条干不匀率偏高,则后加工时系统张
力不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来回跳动,这时 DTY可能同时出现僵丝和毛丝,一般POY乌
斯特U值要求在1.2%以下,或CV值在 1.5%以下。 3.2.2 油剂类型和上油情况的影响
油剂的耐热性、润滑性、耐磨性、界面特 性等对POY的后加工有直接影响。如果油剂 的耐热性差、挥发性大、高温下易分解,丝条 后加工时不仅易产生毛丝断头,而且会引起 摩擦力波动,从而造成假捻张力波动而出现 长段僵丝。如果油剂界面特性不好,将引起 纤维表面上油不匀,后加工时易出现点状僵 丝。
[2】王显楼,余荣华.高速纺丝拉伸变形工艺与设备 [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2.
[3】董纪震,何勤功,濮德林.合成纤维生产工艺学 (中册)[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8.
(下转第19页)
万方数据
————_——————————————————————————————————————————————————————————~一 第1期 2002年3月
D/Y即摩擦盘速度与输出罗拉速度之 比。在机速、DR、摩擦盘数基本确定后,可通 过张力波动,调节D/Y来调节张力比K的 大小,使K接近1.0,这时变形加工的稳定性 最好,僵丝最少,如图1。K<1.0时,D/Y减 小,加捻张力T,增加较少,而解捻张力亿增 加较多,易造成明显的张力波动,致使假捻效 果不佳,产生僵丝。K>1.0时,增大D/Y 比,T。下降较多,而T-略有增大,不能充分解 捻,出现叠捻丝12】。
2 僵丝的种类
2.1 长片段变形不良丝
亦称为长段僵丝。丝束缺乏卷曲弹性和 蓬松性,僵直发亮,状如原丝。
2.2 叠捻丝
由于加捻时形成重叠捻度,当丝条处于 紧张状态时不明显,而处于松弛状态时叠捻 丝呈枝岔状突起,手感发硬。
化纤生产过程中毛丝的形成与处理方法

化纤生产过程中毛丝的形成与处理方法一、前言在涤纶长丝的生产过程中,毛丝的出现直接影响加工性能,对产品形象以及用户的使用均会造成一定影响,因而,对毛丝的分析与消除是涤纶长丝生产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毛丝的形态各异,产生原因也各不相同,正确的判断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在涤纶短纤生产过程中,毛丝现象也依然会存在的,涤纶短纤纺丝时毛丝的产生与熔体输送过程中的热降解、组件的工况、丝束冷却方式、丝道光滑度等有关系,纺丝熔体的热降解、组件工况是纺丝毛丝的产生最主要的因素。
二、涤纶长丝与涤纶短纤毛丝的产生与处理方法1.涤纶长丝毛丝产生的原因与对策1.1普通涤纶长丝FDY生产过程中毛丝的产生聚酯熔体经增压泵的作用流入纺丝箱体,然后经纺丝、冷却、上油、拉伸、定型等工序卷取成型,所得产品为皮芯结构均一的全拉伸丝FDY。
在纺速和冷却速率非常高的情况下,由于应力集中,使皮层承受较大的张力,纤维的皮层容易产生裂痕而导致毛丝,故选择优良的冷却条件保持径向结构均匀就显得十分重要。
成功的做法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缓冷区,以及使用带有蜂窝状的侧吹风装置,可产生平流风,实现对熔体细流的良好冷却。
在拉伸过程中,随着加工速度(即第二热辊速度)的提高,产量成比例增加,生产成本下降,并且染色均匀性有所提高。
但是加工速度过高时,产品断头和毛丝随之增加,因此必须权衡确定合适的加工速度。
如果拉伸不足而使张力低下,使丝条的摇动幅度增大,也会造成毛丝和断头,但张力过高会对丝饼成型及退绕产生负作用。
从油剂的附着性与纤维起毛的关系来讲,维持较高的油剂乳液的浓度及丝质含油率,可使得纤维的毛丝减少,但也要防止油剂浓度过高而导致油剂渗透性下降而使得丝质降低。
FDY上油方式可选择油嘴上油和油轮上油。
采用油嘴上油可有效降低纺丝张力,但上油的均匀性不好,导致丝条在拉伸过程中张力波动大,产品染斑多。
采用油轮上油,虽然上油均匀、染色均匀性好,但纺丝张力大,从而使毛丝和断头率增加,使消耗增加,满卷率下降。
涤纶工艺流程

涤纶工艺流程
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抗皱等特性,因此在纺织行业中应用广泛。
下面将介绍涤纶工艺流程。
涤纶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原材料准备、聚合、纺丝、拉伸和纺纱、后整理五个环节。
首先是原材料准备。
涤纶的原材料主要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对苯二甲酸在高温下与乙二醇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涤纶的中间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这种中间体被称为聚酯切片。
接下来是聚合。
将聚酯切片送入聚合反应器中,加入催化剂,进行高温聚合反应。
在反应中,聚酯切片分子链相互交联,形成长链聚合物。
这个过程称为聚酯切片聚合。
第三步是纺丝。
在纺丝过程中,将聚酯切片聚合物熔融,然后通过纺丝机的喷孔形成纤维。
喷孔的形状和大小会影响纤维的粗细和强度。
纤维冷却后固化成丝。
第四步是拉伸和纺纱。
拉伸是将纤维拉伸,并在拉伸时加入涂覆剂以增强纤维的强度和延伸性。
拉伸后的纤维进入纺纱机,通过旋转的方式将纤维缠绕在纱锭上,形成纱线。
最后是后整理。
纱线经过纺纱后,需要进行后整理处理,以增加纱线的强度和光泽度。
后整理包括染色、印花、漂白等工艺步骤,最终得到成品涤纶纱线。
涤纶工艺流程中的原材料准备和聚合是涤纶生产的基础环节,直接影响最终纤维的质量。
纺丝、拉伸和纺纱环节则是将聚酯切片转化为纺织品的关键步骤。
纺织品的后整理环节则是对纱线进行加工处理,以获得所需的颜色和质感。
总的来说,涤纶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制造过程。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操作和控制,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涤纶纺织品。
涤纶纺丝工艺技术

涤纶纺丝工艺技术涤纶纺丝是一种常见的合成纤维纺织材料,具有耐磨损、耐高温、耐酸碱、抗褪色等特点。
涤纶纺丝工艺技术是指将聚酯切片经过融化、长丝拉伸、单丝拉伸等过程制成纱线的技术方法。
涤纶纺丝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切片融化、过滤、融体净化、融体孔板、蒸发器、长丝拉伸、单丝拉伸、卷绕等。
首先是切片融化。
将聚酯切片放入螺杆融化机中,通过加热和螺杆搅拌,将切片溶解成液态聚酯。
其次是过滤。
将融化的聚酯经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颗粒。
然后是融体净化。
通过融化的聚酯经过融体净化器,去除残留的杂质和颗粒,提高融体的纯度。
接下来是融体孔板。
将融化的聚酯通过特制的孔板,使聚酯融体形成纤维状。
然后是蒸发器。
将融化的聚酯通过蒸发器进行脱水,降低融体的湿度,使其达到纺丝的要求。
接着是长丝拉伸。
将蒸发后的融体经过调整温度和速度的拉伸辊进行连续拉伸,使其纤维变长、变细。
然后是单丝拉伸。
将长丝再次经过调整温度和速度的拉伸辊进行拉伸,使其纤维更加细长、均匀。
最后是卷绕。
将拉伸后的单丝通过卷绕机进行卷绕成纱线,以便后续的纺织加工。
在涤纶纺丝工艺技术中,控制温度、速度、拉力等参数非常重要。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纱线的质量,速度过快或过慢也会导致纱线断裂或不均匀。
同时,拉力的控制也要合理,过大的拉力会导致纱线拉断,过小的拉力则会导致纱线变粗。
此外,为了提高涤纶纺丝的质量,还可以加入一些添加剂,如润滑剂、防静电剂等,以改善纱线的织入性能和电性能。
涤纶纺丝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使得纺织行业能够生产出更具品质的涤纶纺织品。
涤纶纺织品的广泛应用,使得涤纶纺丝工艺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多功能纺织品的需求,还可以促进纺织行业的发展。
涤纶纺丝工艺与质量控制

涤纶纺丝工艺与质量控制摘要:介绍涤纶长丝生产的基本知识、生产工艺和设备。
内容包括切片输送、干燥、纺丝、卷绕、拉伸加捻、变形、拉伸变形、拉伸整经、纺丝拉伸卷绕一步法(FDY)、微细旦长丝、工业丝、网络丝和空气变形丝。
关键词:POY,FDY,纺丝工艺参数,喷丝组件设备,及涤纶的工艺要求。
前言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纤维)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进行酯化、缩聚、经熔和加工而制成的合成纤维,它是重要的纺织材料,已广泛的用于纺织工业和其他部门。
涤纶是采用熔融纺丝的方法进行纺丝的,在熔融纺丝过程中,生产聚酯(PET)品种取决于纺丝速度。
在纺速2800—4000m/min内纺出的丝称为预取向丝(POY),涤纶POY具有较大的取向度,而且有一定结晶度,这就赋予了POY以更好的稳定性。
因此,POY是一种可以用于生产拉伸丝和变形丝的商业半成品。
一、涤纶POY的发展史在三十年代初期死卡罗瑟斯首先用脂肪族二元酸和二元醇聚成拒有成纤性能的高分子物——聚酯。
由他制成的纤维,虽然有像丝一样的光泽,比粘胶纤维高的强度及打的弹性,但是熔点低、耐水性差、制造费用昂贵、毫无使用价值,为以后的合成纤维的研究指出了方向,开辟了道路。
温菲尔德等于1941年发现了有使用价值的涤纶。
温菲尔德在研究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后,提出了分子对称性对于用聚酯制成的纤维性质有很大影响的见解,他用对称的芳香族聚酯见证了他见解的正确性。
用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缩合成的聚酯,它能结晶并具有成纤性能,同时具有高熔点和抗水解性,把它进行熔融纺丝则能够得到取向和结晶的纤维。
但是,由于二战及原料制造技术和成本高等原因,使得涤纶发展缓慢,因此,直至1953年才开始大规模生产,1960年以前涤纶仅在美、日、西欧各国生产,以后在发展中国家也有生产,目前涤纶产量已占世界合成纤维的首位。
二、涤纶POY的现状涤纶POY之所以能够得到持续迅速的发展,并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其原因是很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石油化学工业的重大发展,给生产涤纶POY提供了丰富廉价的起始原料对二甲苯、乙二醇。
涤纶短纤维纺丝绕辊因素探讨

Vol. 32 No. 2Mar. 2019第32卷第2期2019-03聚酯工业Polyester Industry doi :10. 3969/j. issn. 1008-8261.2019.02.009涤纶短纤维纺丝绕辘因素探讨张宏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化工部,天津300270)摘要:对德国NEUMAG 公司引进的短纤维装置近几年的生产情况和控制数据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纺丝温度、组件、侧吹 风、上油等关键环节对前纺绕棍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减少前纺绕規数量.降低熔体单耗。
关键词:涤纶;短纤维;绕棍;纺丝温度;组件;侧吹风;上油中图分类号:TQ3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261 (2019)02-0031-030前言天津石化化工部短丝前纺装置为直接纺,单线 日产量较高,装置自开车以来由于工艺、设备、操作 等原因出现异常时,绕辐数量相对较多,是影响熔体 单耗的主要因素。
本文结合前纺装置近几年的生产 情况和控制数据,对前纺绕辐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 说明,通过优化工艺等措施,明显减少绕银量。
1影响因素1.1聚酯熔体黏度熔体品质好坏对纤维成形和成品品质影响很 大。
特性黏度是聚酯性能最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 高聚物分子质量的大小,是纺丝稳定性的关键。
聚 酯特性黏度和动力黏度的关系是:lg/i = -1.48+330/1+5.02 xlg [q ]⑷。
式中:M 为动力黏度/(Pa • s);t 是熔体温 度/*;["]为特性黏K/(dL-g')特性黏度的波动越小,动力黏度的波动也随之 趋稳,纺丝也就越稳定。
当熔体黏度波动超标时,熔 体支管压力和组件压力会发生较大变化。
低的支管 压力将导致计量泵填充不满,不能均匀地输送熔体, 使原丝线密度不足或不匀;高的支管压力将增大计 量泵的工作负荷,从而使熔体温度升高,冷却成形困 难,原丝取向也会降低。
组件压力的波动不仅使组 件强度受损,使用寿命缩短,而且箱体内熔体温度随 着组件压力降的波动而变化。
涤纶短纤维工艺设计流程设计

涤纶短纤维工艺设计流程设计
一、原料准备:
1.选择适合的涤纶短纤维原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
聚醋酸乙酯(PEA)。
2.按照生产需求控制原料的比例、粒度、颜色等特性。
3.将原料送入熔融设备进行熔融处理,使其变为可纺丝的熔体。
二、纺丝:
1.将熔融的原料通过纺丝装置进行纺丝。
2.确定纺丝口的孔径和形状,以控制纤维的直径和长度。
3.调整纺丝压力和速度,确保纤维的均匀性和质量。
三、预拉伸:
1.将纺丝得到的短纤维经过预拉伸设备进行预拉伸,以消除内部应力,增强纤维的拉伸性能和强度。
2.控制预拉伸的温度、拉伸比和速度,以获取期望的纤维质量。
四、切割:
1.将预拉伸后的短纤维通过切割设备进行切割,使其长度达到预定要求。
2.确保切割后的纤维长度均匀、一致。
五、清洗:
1.将切割后的短纤维放入清洗设备中进行清洗,去除掉细颗粒物和杂质等。
2.使用适当的清洗剂和工艺参数,保证短纤维的干净度和质量。
六、干燥:
1.将清洗后的短纤维送入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去除其表面和内部的水分。
2.控制干燥设备的温度、湿度和通风,以确保短纤维的干燥程度。
七、包装:
1.将干燥好的短纤维进行包装,以便储存、运输和销售。
2.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方式,保护短纤维的质量和外观。
以上是涤纶短纤维工艺设计流程的基本环节和步骤。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考虑工艺参数的选择、设备的选择与调试、质量检测与控制等因素,以确保生产出符合需求的优质涤纶短纤维产品。
涤纶短纤维的生产

涤纶短纤维的生产·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导书1 范围本审核指导书提出了涤纶短纤维企业按照GB/T24001-20004标准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要点。
作业指导书是以“涤纶短纤维”为基本素材编制的,其工艺以“废PET瓶片清洗、再生短纤维”为主,其他合成纤维的现场审核也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文件GB/T 24001-2004 idt 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19011-2003 idt ISO 19011:2002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3 定义PET –聚酯材料4 产品/服务范围、特点与专业代码涤纶短纤维主要供给纺织行业企业,用途十分广泛,服装类可用于制作各仿丝、仿毛服装和饰品,装饰类用做沙发、家具、窗帘、贴墙、地毯、雨披、伞面等织物和汽车内部装饰布,其主要质量特性指标有线密度、线密度变异系数、断裂强度、断裂强度变异系数、断裂伸长率、断裂伸长率变异系数等。
专业代码:12.06.005 业务/服务流程5.1工艺流程说明以“废PET瓶片清洗、再生短纤维”为主的涤纶短纤维生产,主要工艺过程是:PET切片经干燥、熔解进入纺丝箱体,均匀地送到装有过滤网的纺丝组件中,滤去杂质后从喷丝板中喷出,形成初生纤维。
初生纤维经环型次风冷却,通过纺丝通道进入卷绕面板,经上油轮上油后集束进入喂入轮,铺入盛丝桶内。
初生纤维丝束通过导丝机引导,进入浸油槽,浸油后第一牵伸机和第二牵伸机之间进行第二次牵伸,完成总牵伸倍数的80%。
在第二牵伸机和第三牵伸机之间进行第二次牵伸,完成总牵伸倍数的20%,通过两次牵伸后,纤维获得了充分的取向结构。
牵伸后的纤维经过叠丝、预热、卷曲、切断后进入松弛定型机。
定型后的纤维,进行质检抽样分析,不合格品直接送到废丝盛接装置,合格产品分配到打包机,打包后分级入库。
所用专业油剂主要成分为抗静电剂、分散剂、硅油等组成,极少量挥发的专业油剂通过引风机集中排出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风湿: 65~85%;风湿对卷绕丝双折射率和纺丝稳定性 影响大 影响:冷却风带湿度→卷绕丝在纺丝甬道中的带电↓→飘丝↓
→空气比热和热焓↑→纺丝甬道中冷却风和丝束温度恒定
8
• (三)丝条冷却固化条件 • (3)风速(风量) :0.3~0.7m/s,与熔体吐出量有 关 • (4)吹出距离(缓冷区):吹风窗(环)与板面距 离 ,15cm;吹风面距丝束外缘距离1cm;高度20cm;环吹 头内经比喷丝板直径大2cm;风经倾斜多孔板到阻尼 层(由金属网、金属毡等材料制成)再送入纺丝筒 • (5)纺丝甬道:保护纤维并继续冷却。3.2-7m,圆 管Φ280mm。一般3.5m,甬道长,气流紊乱,湍流 严重,丝的摆动幅度大,碰撞摩擦
线密度波动
组件结构
13
7
• (孔分配板-纺 丝筒 • 2.工艺控制: • (1)风温:范围:20~30℃,±1 ℃,组件调换率、卷绕丝 双折射率、卷绕丝条干不匀率最低
影响: 风温↑→熔体丝条冷却不充分→并丝、粘结丝↑→卷绕丝条干不匀率↑ 风温↓→熔体在喷丝孔处快速冷却→拉伸应力↑→初生纤维预取向度↑,径向 双折射率差异大→纺丝性↓→能耗大
4
• 3.熔体均匀性 • (1)粘度:切片结构不匀或有凝胶粒子使粘
度不匀,从而使丝条结构不匀,出现硬头丝, 导致拉伸不匀 • (2)杂质:会阻塞喷丝孔,造成滤层压力升 高和使用周期缩短
• 熔体粘度不匀或存在胶粒会导致纺丝断头、线密度 不匀、产生硬头丝、后拉伸困难、染色不匀等缺陷
• 原因: • 原料差异;干燥均匀;熔融和纺丝过程杜绝与 氧气接触,防止氧化降解;控制加热区温度, 减少波动
10
• 2.纺丝(卷绕)速度:指牵引辊1000m/min • 影响:纺速↑→纺丝线上速度梯度↑、丝束与冷空气的摩擦阻 力↑→ 卷绕丝预取向度↑(双折射↑)、后拉伸倍数↓(初生 纤维内应力增大,沸水收缩率增大) 纺速↓→丝束张力↓→卷绕时发生跳动→纺丝稳定性↓、并丝↑ 喂入轮的速度:约提高1% • 3.喷丝头拉伸比:第一导丝盘速度与熔体喷出速度之比 • 影响:喷丝头拉伸比↑→后拉伸倍数↓→对卷绕丝预取向度影 响小 • 4.卷绕车间温湿度:夏20~27℃,冬20℃ ;相对湿度 60~75%
9
• (四)卷绕工艺控制
• 1.上油:卷装、集束等后加工工序顺利进行 • 目的:消除静电,防止绕辊;增加丝束的平滑性,防止丝 束在导丝辊处产生毛丝;增加丝束抱合力,防止丝束松散 • 影响:油剂浓度↑、油轮转速↑、丝束与油盘接触长度 ↑→上 油↑ 上 油 ↑↑→丝条间的集束性↓→卷绕丝桶成型差→丝条后加 工产生粉末 ↑、发烟量↑→ 丝条后加工打滑→成品物理机械 性能↓ 通过调节辊的转速,24对油盘由一台电机传动; 含油水率控制在20~25%。
涤纶短纤维纺丝工艺及其影响因素
1
• 工艺参数影响归纳为三个方面: • (1)可纺性:纺丝是否顺利进行; • (2)卷绕丝的均匀性和后加工均匀性:与成品 纤维质量有关; • (3)纺丝机产量。 • 参数主要有温度、压力、冷却条件、泵供量等。
2
• (一)纺丝工艺控制
• 1.熔体输送
• 弯管区:输送熔体和保温,较长,1.5min,粘度降。 T7=Tm +(14~20)℃ → 275~280℃(接近或低于熔体 温度) • 纺丝箱体(重要参数),分配熔体,影响成型, 1~1.5min, T8=Tm+(18~34)℃ → 290~295℃
(3)纺色丝(功能丝):因色母粒的加入,降低熔体的粘度,纺丝温
度相应的降低5-15℃,根据色母粒的加入量和色母粒的质量情况决定
(4)喷丝板表面和空气接触,温度可比熔体温度高4~10℃ (5)对双折射的影响
提高熔体温度,冷却缓慢时,卷绕丝双折射减小,后拉伸倍数可以提 高
纺高强力丝(在喷丝板周围加加热套)
• 3.泵供量: (1)定义:计量泵单位时间内输送熔体的重量 ,g/min (频率)、流量cm3/r、效率 • (2)与泵的转速、熔体粘度、泵的进出口压力有关; 20kgf/cm2出现极值;压力过大出现漏浆;螺杆挤出量应 与总的泵供量相等。
6
• • • •
4.熔体压力(组件压力) (1)定义:喷丝头组件中的熔体压力 (2)范围:98×105~245×105Pa; 高压纺丝:30~110MPa,低压纺丝≤10MPa 聚酯短纤维组件压力降:9-20MPa 初始压力:新组件纺丝稳定30min后的压力;98×105~ 147×105Pa 升压速度:应小于6%(否则组件使用寿命缩短) 5.熔体停留时间:强伸度
11
(五)纺丝工艺影响因素
熔体清洁
熔体粘度
原料相对分子质量 熔融温度 纺丝温度 干切片含水率 纺丝压力
机械杂质含量
干燥粘度降
可纺性
孔径 长径比 卷绕速度
吐出量
孔的形状
形变速率
12
冷却均匀性
纺丝温度变动 吹风不匀 风温、风速、风量变动
卷绕丝 均匀性
吐出量波动 卷速波动 组件压力 喷孔排列方式 使用时间
5
• (二)喷丝条件: • 1.螺杆挤出压力:螺杆挤出机出口的熔体压力,范围: 65*105~75*105Pa • 2.过滤器压力:螺杆挤压机的出口压力为过滤器的前压,过滤器
的出口压力为过滤器的后压,一般控制过滤器的后压,70-100MPa 。过滤器的前后压力差控制在50-70MPa的范围之内,否则容易击 穿过滤器,前后压差达到50-70MPa时,必须切换过滤器
3
• 2. 纺丝温度Ts(纺丝熔体温度):熔体流出喷丝板孔道
适:285~290℃
前的温度 (1)范围:Tm<纺丝温度< Td;258~265℃<纺丝温度<300℃; 最
;相对分子质量
(2)影响:
Ts高,热降解大,纺丝时易注头,成品纤维的伸长率偏大; Ts低,剪切应力大,形成硬丝,拉伸时易毛丝、断头;波动大,易产生染色 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