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短纤维纺丝工艺及其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涤纶短纤维纺丝工艺及其影响因素.

涤纶短纤维纺丝工艺及其影响因素.

10
• 2.纺丝(卷绕)速度:指牵引辊1000m/min • 影响:纺速↑→纺丝线上速度梯度↑、丝束与冷空气的摩擦阻 力↑→ 卷绕丝预取向度↑(双折射↑)、后拉伸倍数↓(初生 纤维内应力增大,沸水收缩率增大) 纺速↓→丝束张力↓→卷绕时发生跳动→纺丝稳定性↓、并丝↑ 喂入轮的速度:约提高1% • 3.喷丝头拉伸比:第一导丝盘速度与熔体喷出速度之比 • 影响:喷丝头拉伸比↑→后拉伸倍数↓→对卷绕丝预取向度影 响小 • 4.卷绕车间温湿度:夏20~27℃,冬20℃ ;相对湿度 60~75%
3
• 2. 纺丝温度Ts(纺丝熔体温度):熔体流出喷丝板孔道
适:285~290℃
前的温度 (1)范围:Tm<纺丝温度< Td;258~265℃<纺丝温度<300℃; 最
;相对分子质量
(2)影响:
Ts高,热降解大,纺丝时易注头,成品纤维的伸长率偏大; Ts低,剪切应力大,形成硬丝,拉伸时易毛丝、断头;波动大,易产生染色 偏差
11
(五)纺丝工艺影响因素
熔体清洁
熔体粘度
原料相对分子质量 熔融温度 纺丝温度 干切片含水率 纺丝压力
机械杂质含量
Hale Waihona Puke 干燥粘度降可纺性孔径 长径比 卷绕速度
吐出量
孔的形状
形变速率
12
冷却均匀性
纺丝温度变动 吹风不匀 风温、风速、风量变动
卷绕丝 均匀性
吐出量波动 卷速波动 组件压力 喷孔排列方式 使用时间
9
• (四)卷绕工艺控制
• 1.上油:卷装、集束等后加工工序顺利进行 • 目的:消除静电,防止绕辊;增加丝束的平滑性,防止丝 束在导丝辊处产生毛丝;增加丝束抱合力,防止丝束松散 • 影响:油剂浓度↑、油轮转速↑、丝束与油盘接触长度 ↑→上 油↑ 上 油 ↑↑→丝条间的集束性↓→卷绕丝桶成型差→丝条后加 工产生粉末 ↑、发烟量↑→ 丝条后加工打滑→成品物理机械 性能↓ 通过调节辊的转速,24对油盘由一台电机传动; 含油水率控制在20~25%。

影响纺丝工艺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纺丝工艺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纺丝工艺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纺丝工艺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纺纱原料、纺纱设备、纺纱工艺参数、纺纱工艺流程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因素。

首先,纺纱原料是影响纺丝工艺的重要因素之一。

纺丝原料的种类、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纺丝工艺的选择和调整。

常用的纺纱原料包括棉、麻、毛、丝、化纤等。

不同原料的纤维长度、粗细、柔软度等特性会对纺纱工艺产生影响。

比如,纤维长度适中的原料适合在纺纱工艺中进行纺纱加工,而纤维长度过长或过短的纤维则会导致纺纱困难或质量下降。

纺纱设备也是影响纺丝工艺的重要因素之一。

纺纱设备包括纺纱机、纺纱机配件和纺纱辅助设备等。

不同类型的纺纱设备会影响纺纱工艺的选择和实施。

比如,锭式纺纱机适用于纤维较短的原材料,而风纺机适用于纤维较长的原材料。

纺纱机的性能和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纺丝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纺纱工艺参数也是影响纺丝工艺的重要因素之一。

纺纱工艺参数包括纱锭转速、喷丝压力、牵伸比、牵伸速度、牵伸温度等。

这些参数的调整直接影响到纺纱质量和生产效率。

比如,纱锭转速的调整会影响纱线的粗细和强度,牵伸比的调整会影响纱线的伸长性和强度。

同时,纺纱工艺流程也是影响纺丝工艺的重要因素之一。

纺纱工艺流程包括打理、清洗、梳理、粘合、加热、冷却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的操作和工艺参数的选择都会对纺纱工艺和纱线质量产生影响。

比如,梳理工艺是将纤维进行梳理和并列,调整纤维的方向和长度,可以提高纺纱质量和纺线的平整度。

此外,环境条件也会对纺丝工艺产生影响。

比如,室温和相对湿度的变化会影响纤维的水分含量和纺纱机的工作效果,从而影响纺纱质量和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影响纺丝工艺的因素主要包括纺纱原料、纺纱设备、纺纱工艺参数、纺纱工艺流程和环境条件等。

通过合理选择和调整这些因素,可以实现纺丝工艺的稳定和纱线质量的提高。

涤纶短纤维纺丝绕辊因素探讨

涤纶短纤维纺丝绕辊因素探讨

Vol. 32 No. 2Mar. 2019第32卷第2期2019-03聚酯工业Polyester Industry doi :10. 3969/j. issn. 1008-8261.2019.02.009涤纶短纤维纺丝绕辘因素探讨张宏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化工部,天津300270)摘要:对德国NEUMAG 公司引进的短纤维装置近几年的生产情况和控制数据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纺丝温度、组件、侧吹 风、上油等关键环节对前纺绕棍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减少前纺绕規数量.降低熔体单耗。

关键词:涤纶;短纤维;绕棍;纺丝温度;组件;侧吹风;上油中图分类号:TQ3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261 (2019)02-0031-030前言天津石化化工部短丝前纺装置为直接纺,单线 日产量较高,装置自开车以来由于工艺、设备、操作 等原因出现异常时,绕辐数量相对较多,是影响熔体 单耗的主要因素。

本文结合前纺装置近几年的生产 情况和控制数据,对前纺绕辐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 说明,通过优化工艺等措施,明显减少绕银量。

1影响因素1.1聚酯熔体黏度熔体品质好坏对纤维成形和成品品质影响很 大。

特性黏度是聚酯性能最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 高聚物分子质量的大小,是纺丝稳定性的关键。

聚 酯特性黏度和动力黏度的关系是:lg/i = -1.48+330/1+5.02 xlg [q ]⑷。

式中:M 为动力黏度/(Pa • s);t 是熔体温 度/*;["]为特性黏K/(dL-g')特性黏度的波动越小,动力黏度的波动也随之 趋稳,纺丝也就越稳定。

当熔体黏度波动超标时,熔 体支管压力和组件压力会发生较大变化。

低的支管 压力将导致计量泵填充不满,不能均匀地输送熔体, 使原丝线密度不足或不匀;高的支管压力将增大计 量泵的工作负荷,从而使熔体温度升高,冷却成形困 难,原丝取向也会降低。

组件压力的波动不仅使组 件强度受损,使用寿命缩短,而且箱体内熔体温度随 着组件压力降的波动而变化。

涤纶纤维生产中毛丝原因与措施

涤纶纤维生产中毛丝原因与措施

涤纶纤维生产过程中毛丝的产生与措施一、前言在涤纶长丝的生产过程中,毛丝无时无刻不伴随左右,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毛丝的出现直接影响加工性能,对产品形象以及用户的使用均会造成一定影响,因而,对毛丝的分析与消除是涤纶长丝生产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毛丝的形态各异,产生原因也各不相同,正确的判断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生产中,厂家为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在保证较高的纺丝速度的前提下,把毛丝数降至最低,甚至以零毛丝数为目标,就成为涤纶长丝生产过程中的努力目标之一。

同时,在涤纶短纤生产过程中,毛丝现象也依然会存在的,涤纶短纤纺丝时毛丝的产生与熔体输送过程中的热降解、组件的工况、丝束冷却方式、丝道光滑度等有关系,纺丝熔体的热降解、组件工况是纺丝毛丝的产生最主要的因素。

二、涤纶长丝与涤纶短纤毛丝产生的缘由与应对措施分析1.涤纶长丝毛丝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1.1普通涤纶长丝FDY生产过程中毛丝的产生聚酯熔体经增压泵的作用流入纺丝箱体,然后经纺丝、冷却、上油、拉伸、定型等工序卷取成型,所得产品为皮芯结构均一的全拉伸丝FDY。

在纺速和冷却速率非常高的情况下,由于应力集中,使皮层承受较大的张力,纤维的皮层容易产生裂痕而导致毛丝,故选择优良的冷却条件保持径向结构均匀就显得十分重要。

成功的做法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缓冷区,以及使用带有蜂窝状的侧吹风装置,可产生平流风,实现对熔体细流的良好冷却。

在拉伸过程中,随着加工速度(即第二热辊速度)的提高,产量成比例增加,生产成本下降,并且染色均匀性有所提高。

但是加工速度过高时,产品断头和毛丝随之增加,因此必须权衡确定合适的加工速度。

如果拉伸不足而使张力低下,使丝条的摇动幅度增大,也会造成毛丝和断头,但张力过高会对丝饼成型及退绕产生负作用。

从油剂的附着性与纤维起毛的关系来讲,维持较高的油剂乳液的浓度及丝质含油率,可使得纤维的毛丝减少,但也要防止油剂浓度过高而导致油剂渗透性下降而使得丝质降低。

涤纶短纤生产工艺

涤纶短纤生产工艺

涤纶短纤生产工艺涤纶短纤(Polyester Staple Fiber,简称PSF)是以涤纶切片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制成的纤维产品。

涤纶短纤广泛应用于纺织、填充、包装等领域。

以下是涤纶短纤的生产工艺。

1. 切片制备:涤纶短纤的原料是涤纶切片,切片制备是整个生产工艺的第一步。

涤纶切片是由涤纶原料经过熔融、挤出、拉伸、切断等工序制成的。

2. 干法纺丝:将切片放入熔体粘度控制装置中,通过加热熔化切片,然后经过过滤、加压、挤出等工序,将熔体从纺孔中注入到喷嘴中,并通过高速度的气流将熔体拉伸成纤维。

纤维冷却后进入收纤盘。

3. 液体法纺丝:将切片与混合溶剂混合,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通过离心力将溶剂分离出去,留下湿态纤维。

然后通过热风烘干将湿态纤维干燥,得到涤纶短纤。

4. 纤维拉伸:将收集到的湿态纤维进行定向拉伸,增加纤维的强度和断面形状的均匀性。

拉伸过程中,控制拉伸比例和速度,充分发挥纤维的机械性能。

5. 切断:将拉伸后的纤维通过切断机进行切断,使其达到所需的长度。

切断长度的选择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6. 热定型:通过热定型工艺,使涤纶短纤具有一定的回弹性和形状稳定性。

热定型时,将纤维暴露在高温的热风中,使其快速升温并保持一段时间。

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使纤维达到所需的热定型效果。

7. 降线:将经过热定型的涤纶短纤通过降线机构进行降线,形成一定的线密度,并通过卷绕机将纤维卷绕成卷筒状。

8. 成品检验:对生产出的涤纶短纤进行成品检验,检测纤维的光泽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物理性能指标,并对纤维外观进行检查,确保符合产品标准。

以上是涤纶短纤的生产工艺,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加工工序,涤纶短纤可以得到高品质的纤维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化纤知识(涤纶短纤)

化纤知识(涤纶短纤)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纺织纤维的分类一、纺织纤维纺织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1、天然纤维分为:1)植物纤维:又称纤维素纤维;如棉花木棉麻等。

2)动物纤维:又称蛋白纤维;如羊毛兔毛骆驼毛等。

3)矿物纤维:又称天然无机纤维;如石棉等。

2、化学纤维分为:1)再生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纤维铜氨纤维。

蛋白质纤维:大豆纤维花生纤维。

特种有机物化学纤维:甲壳素纤维海藻胶纤维。

无机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2)合成纤维分为:1)聚酯纤维(涤纶)2)聚酰胺纤维(锦纶尼龙)3)聚丙烯腈纤维(腈纶)4)聚烯腈纤维(丙纶)5)聚乙烯醇纤维(维纶维尼纶)6)聚氯乙烯纤维(氯纶)7)其他:聚氨酯纤维芳香族聚酰氨纤维等。

二、纤维:直径在数微米至数十微米之间略粗些,长度比直径大许多倍的物体,称为纤维。

三、再生纤维:即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制得的纤维。

四、合成纤维:即以石油、天然气、煤及农副产品为原料,经一系列的化合反应,制得高分子化合物,再经加工而制得的纤维。

第二节织物的分类一、机织物:用两组纱线(经纱和纬纱),基本上互相垂直交织而成的片状纺织品。

二、针织物:用一组或多组纱线,本身之间或相互之间采用套圈的方法钩连成片的织物。

按生产方式的不同又可区分为纬编和经编两类如内、外衣,运动衫及袜类。

三、编织物:用一组或多组纱线,用本身之间或相互之间钩编串套或打结的方式形成片状织物,如毛衣等。

四、非织造布:由纤维形成网状而得到的织物,如无纺布。

五、其他特种织物:如由两组(或多组)经纱,一组纬纱用梭织方法生产三向织物,三维织物。

第三节纤维分类一、长丝:包括单丝、复丝和帘子丝。

1、单丝:指用单孔喷丝板纺制而成的一根连续单纤维。

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也包括3---6孔喷丝板纺制的3---6根单纤维组成的少孔丝。

较粗的合成纤维单丝(直径0.02—2mm)称为鬃毛,用作绳索毛刷日用网兜鱼网等,细的用作透明丝袜等其他用品。

涤纶短纤维涤纶长丝装置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涤纶短纤维涤纶长丝装置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涤纶短纤维涤纶长丝装置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涤纶短纤维、涤纶长丝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纤维材料。

然而,涤纶短纤维、涤纶长丝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危险因素,如果不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就会对生产作业员和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下面从涤纶短纤维、涤纶长丝的生产工艺入手,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涤纶短纤维生产工艺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1.静电危害涤纶短纤维在高速旋转过程中,易产生静电,引起火灾、爆炸等危险。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设置静电接地装置,将涤纶短纤维与设备、机器接地。

(2)在输纱、纺纱时,加入适量的抗静电剂,减少静电辐射。

(3)保持车间湿度适宜,避免静电的引发。

2.化学品危害涤纶短纤维生产中使用的化学品如硫酸等,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对工人的皮肤、呼吸系统等都有不良影响。

(1)安装通风设施,保证车间内空气流通。

(2)督促作业员戴防护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3)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应操作流程将化学品加入设备中,避免误触、溅洒等情况发生。

涤纶短纤维生产设备复杂、运转速度快,存在机械危害,对工人的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1)配备合格的设备维护工人。

(2)制定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对初次操作的工人进行必要的培训、训练。

(3)检修设备及时、彻底,保证设备运转的正常、稳定。

二、涤纶长丝生产工艺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1.高温危害涤纶长丝生产设备工作环境中的温度较高,对工人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引发疲劳、中暑等问题。

(1)安装通风冷却设备。

(2)监测车间温度,采取降温措施。

(3)鼓励工人合理分配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

2.噪声危害涤纶长丝生产设备工作时发出噪声,对工人的听力健康有不利影响。

(1)配备安全耳罩等防护设备。

(2)对操作、维护人员进行耳保健康知识培训。

(3)控制设备噪声污染源头,降低噪声产生。

涤纶长丝生产设备使用的材料如涤纶原材料、润滑油等,具有毒性、可燃性等危害。

(1)使用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安全保障。

涤纶短纤维超倍长产生的原因及控制

涤纶短纤维超倍长产生的原因及控制
纺 丝工 序 对超 倍 长纤 维 产 生 的影 响 ,主要 表 现 为对 初生 纤维 外在形 态 和 内在 品质 的影 响 。外在 形 态方 面包 括 因修板 等 操 作产 生 的尾 丝 、纺 丝工 艺 条 件 不适 合产生 的 毛丝 等 ;内在 品 质方 面 包 括初 生 纤 维 结构 和性质 的不 均匀 。 2.1.1 纺丝 温度
环境 温度 对于 熔体 流动性 能及 喷丝板 表面 温度也 有 一 定 影 响 。本 套装置 的纺 丝温度 为 282—285℃ 。
收稿 日期 :2018-02.11。 作者简介:石盔 (1974一),女 ,天津人 ,工程师 ,工学学士 ,从事 聚酯装置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第 3期
石 盔 :涤 纶 短纤 维超 倍长 产 生 的原 因及 控 制
纺 丝温度 的高低直 接影 响到熔 体黏 度及熔 体 的 流变性 能 ,进 而影 响到初 生纤 维 的结 构及 拉伸性 能 。 纺丝温 度低 ,熔 体 黏 度 大 ,在 喷 丝 孔 的 剪 切 力 也 增 大 ,因此容 易导致 熔体 破碎而 使可 纺性 变差 ,异状 丝 增多 ,导致初 生纤 维 的 内在 品质不 均匀 ,拉伸 性能 变 差 ,断 头率增 大 。而 稍 高 的熔 体 温 度 可使 熔 体 的 流 动黏 度 降低 ,熔 体 的均 匀性 提高 ,从 而使 初生 纤维 具 有很 好 的均 匀 性 、拉伸 性 能 及 较低 的双 折 射 。但 过 高 的温度将 会使 熔 体 的 降解 增 大 ,熔 体从 喷 丝 孔 喷 出时的升华 物增 多 ,容易使 丝条 黏附在 喷 丝板面 ,造 成 大量 的注头 和浆块 ,使 纺丝 品质恶 化 ,所 以必须 选 择合 适 的 纺 丝 温 度 J。此 外 ,在 实 际生 产 中 ,纺 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
3. 纺丝工艺控制:
3.1熔融工艺
3.1.1螺杆各区温度:1个冷却区,5个加热区;
3.1.2 熔体输送
3.1.3纺丝温度(纺丝熔体温度):熔体流出喷丝板孔道前的温度
3.2喷丝条件:
3.2.1螺杆挤出压力:范围:65*105~75*105Pa
3.2.2过滤器压力:
3.3泵供量
3.4组件压力(纺丝熔体压力):
3.5丝条冷却固化条件:
(1)风温:范围:20~30℃,±1 ℃,组件调换率、卷绕丝双折射率、卷绕丝条干不匀率最低(2)风湿: 65~85%;风湿对卷绕丝双折射率和纺丝稳定性影响大
(3)风速(风量):0.3~0.7m/s,与熔体吐出量有关
(4)吹出距离(缓冷区):吹风环与板面距离 ,15cm;吹风面距丝束外缘距离1cm;高度20cm (5)纺丝甬道:3.2-7m,圆管Φ280mm
4.卷绕工艺控制:
4.1上油:卷装、集束等后加工工序顺利进行
4.2纺丝(卷绕)速度:牵伸辊1000m/min
4.3喷丝头拉伸比:第一导丝盘速度与熔体喷出速度之比
影响:喷丝头拉伸比↑→后拉伸倍数↓→对卷绕丝预取向度影响小
4.4卷绕车间温湿度:夏20~27℃,冬20℃;相对湿度60~75%
5.工艺影响因素:
卷绕丝均匀性
冷却均匀性 组件结构
可纺性
熔体清洁
熔体粘度
形变速率
孔的形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