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详细规划设计_黄耀志_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
广州空港经济区核心区(一期)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

广州空港经济区核心区(一期)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二零一三年九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1前言 (1)1.1编制依据 (2)1.2评价原则 (7)1.3评价对象和评价重点 (7)1.4评价范围 (8)1.5评价时段 (10)1.6区域环境功能区划 (11)1.7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16)1.8评价标准 (23)1.9主要技术路线 (26)2规划概述与分析 (27)2.1规划背景 (27)2.2规划概述 (28)2.3规划协调性分析 (49)3环境质量现状与预测 (50)3.1环境质量现状 (50)3.2环境影响预测 (51)4规划合理性综合论证 (55)5 规划调整建议 (57)6综合结论 (58)第一章总论1前言2010年7月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的批复》(国函〔2010〕65号)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机场综保区”),批复面积7.385平方公里。
机场综保区分为中区、北区、南区三个区域。
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广州市交委牵头各部门,拟定了《组建广州空港经济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方案》和《设立广州空港经济区工作方案》,并上报市政府。
《方案》中提出:规划设立广州空港经济区,并划定广州空港经济区及四个核心区范围。
2011年8月,为保证广州空港经济区开发建设的顺利推进,也保证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开发建设,广州市规划局组织开展《广州市空港经济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
该规划已通过市规委会的审查,待批复实施。
2012年3月,市空港委、市规划局联合组织《广州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编制。
2012年6月,陈建华市长指示,空港经济区必须充分考虑与广州北站的关系,要求重新开展范围划定研究。
2013年3月13日,经过市领导同意空港经济区范围扩容为439平方公里。
2013年,广州空港经济区纳入全市“2+3+9”战略发展平台,在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方案稳定基础上,开展了《空港经济区核心区(一期)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海口外滩控制性规划和城市设计

海口九栈桥海口外滩控制性规划和城市设计目录前言 (4)1. 决心与目标 (4)1.1 海口市政府基本思路 (4)1.2 高柏伙伴基本思路 (5)2.分析 (5)2.1 分析世界著名的海滩城市 (5)2.1.1 荷兰海牙市 (5)2.1.2 西班牙巴塞罗那 (6)2.1.3 西班牙马约卡岛帕尔马市 (6)2.1.4 法国尼斯 (6)2.1.5 美国迈阿密 (7)2.1.6 巴西里约热内卢 (7)2.1.7 世界著名海滩城市的结论 (7)2.2 海口及其地区分析研究 (8)2.2.1 城市类型 (8)2.2.2 历史和地理 (8)2.2.3 现状 (10)2.2.4 地区总体规划 (10)2.2.5 外滩总体规划 (10)2.3 海口的发展背景分析 (11)2.3.1 强项 (12)2.3.2 弱项 (12)2.3.3 机遇 (13)2.3.4 风险 (14)3. 规划战略与构思 (14)3.1 规划策略 (14)3.1.1 结论分析 (14)3.1.2 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战略 (14)3.1.3 水资源治理 (18)3.1.4 海岸保护发展策略 (19)3.2 设计理念 (23)3.2.1 改进海口地区总体规划2020 (23)3.2.2 改进海口外滩总体规划 (23)4.海口外滩总体控制性规划 (23)4.1 现状和设计理念 (24)4.2 功能分区 (25)4.3 交通结构 (26)4.4 空间结构 (26)4.5 绿地与水结构 (27)4.6 公共空间设计 (27)4.7 地区分布和建筑设计 (27)4.8 经济可行性 (28)5.海口外滩的城市设计 (28)5.1 近期的发展规划 (28)5.2 城市设计和重要节点 (29)5.2.1 漫长海滩 (29)5.2.2 中心城区 (29)5.2.3 三角洲城区 (33)5.3 海口九栈桥 (35)反思 (36)参考文献 (36)前言海南岛位于中国的热带,是中国第二大岛。
城市详细规划PPT课件

第二节 控制性详细规划
四、容积率 (1)容积率的定义与特性 (2)低容积率开发策略 (3)合理容积率的确定
第二节 控制性详细规划
五、成果及其特点 (1)成果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的成果是提供简练、明确、 易懂、易掌握的“文本”(包括文本说明)与“图 则”。文本和图则两者为一个整体,一并使用,缺一 不可。 (2)成果特点
要求及其周围环境的具体条件灵活选用,又能在符合基 本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进行发挥。主要用于城市 特色与环境景观方面的控制,如:最大或最小建筑尺度、 建筑色彩、建筑形式等。
第二节 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控制指标的规定性与灵活性
(3)说明性指标 此类指标对表达规划控制意图是不可少的,如地块面
积、拆迁比等。在特定条件下,引导性指标可上升为规定 性指标。例如具有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风貌街区,对其道 路格局、原有风貌建筑体量、高度与色调等的控制;对重 点文物周围环境的控制;对表现城市特色、具有观赏价值 的建筑及其视线通廊的保护控制等有关城市设计的控制内 容等,可由引导性转化为规定性。
二、调查研究
(1)用地及环境调查 (2)社会经济调查 (3)规划编制条件 (4)调查研究的成果
第三节 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空间组织
(1)空间的分类 (2)空间组织模式 (3)空间内在特性 (4)空间组织手法
第三节 修建性详细规划
四、成果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主要包括文件和图纸。文件 为规划设计说明书,规划图纸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四节 城市社区规划
三、城市基层社区规划
(4)基层社区发展趋势 ➢ 社区发展整体化 ➢ 社区功能复合化 ➢ 社区空间邻里化 ➢ 社区经营开放化
首先,社区包含的基本要素有:居民、特定的地域、相对完备的 生活服务设施
核心:大都会地区空间结构的绿色体系调控_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方法的思考

第20卷第3期重庆建筑大学学报Vol.20No.3 1998年6月Journal of Chon gq in g Jianzhu Universit y Jun.1998大都会地区空间结构的绿色体系调控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方法的思考黄耀志应文(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400045)摘要针对城市、乡村地区的物质循环与自然生态特点,利用绿色空间对城市各功能因素进行合理的生态调控,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外围空间的生态承受能力,改善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质量。
绿色空间以其高质量的生态特性及易于操作的特性,为大都会地区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具体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介质。
关键词都会区,绿色空间,生态调控中图法分类号TU9851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可持续发展观经过几年的补充、完善,已成为全球性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发展策略。
寻求可持续的生产消费方式、交通和住区发展方式、尊重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有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等等,构成可持续发展认识观的核心内容。
在城市规划学科,以环境保护、维护和提高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与社会承受能力为最高宗旨;以社会、经济与环境最佳综合效益为最终目标的规划指导思想、宗旨和原则,开始被普遍接受。
西方国家从功能城市的规划理论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历了六十多年时间,且在工业、科学技术与物质生活基础,包括在人们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认识程度等方面均远远高于我们的发展水平。
我们在重新认识与评价我国的基本国情与民族地位的过程中,确立富有危机感、激励责任心与奋发精神的国情意识,进而形成保护环境生态的自觉行动。
这个变化发展历程是快速而有序的。
我们开始对 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地大物博 的国情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明确了 人口过多,发展水平低,多项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之国情国力的严峻局面,全民族的环境生态意识发生了质的变化。
环境生态规划内容本身以及其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法律效力与作用在八十年代后半叶得以确认。
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

道路规划
1、道路分类: 快速路:秋涛路、清江路 主干路:庆春东路、钱江路、新塘路、新安江路、灵江路 次干路:富春江路、之江路、曹娥江路、奉化江路(暂定)、椒江路 支 路:红线宽度20—26米 区内支路:车行道宽度7-9米,具体来说: 本次规划确定的区内支路划入地块,考虑到提高整体环境的需要,大部分支 路将采用与建筑色彩、风格相协调的路面铺装材料和铺装色彩,因此设计 中只考虑的机动车道的宽度,而人行道将结合建筑后退部分统一设计。规 划确定: 沿新塘河设置连通的宽度7米的道路; 沿主干道和快速路边50米宽的绿带内侧设置宽度9米的辅道; 双向通行的机动车道宽度要求在9米以上; 中央设隔离带的区内支路,其两侧机动车道的宽度要求达到6米以上。
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ppt
规划范围
钱江新城核心区位于钱塘 江北岸,由钱塘江、庆春 东路、秋涛路和清江路( 西兴大桥)所围合,总用 地面积401.6公顷。本次规 划主要汲取了德国欧博迈 亚公司对核心区规划设计 咨询方案中好的设计理念 ,结合地下空间概念规划 的相关内容,在控制性详 细规划设计成果的基础上 进行了补充、深化与完善 。
3、界面:沿富春江路、新安江路、灵江路形成连续界面,采取统一 的建筑后退、连续的裙房与建筑布置;沿庆春东路、清江路、曹娥 江路、奉化江路形成韵律界面,注重高层建筑的组合关系与韵律感 的塑造。
4、标志性节点:设计中结合现状建筑形成三组高层群,成为整个核 心区的标志。
5、视线组织:重点考虑主要道路与标志性建筑之间的视线通廊,包 括钱江路、新安江路与市民中心的视线、灵江路与高层标志性建筑 群的视线等。
区域位置图
现状概况
由于基地大部分地区位于老海塘——钱江路和航海路以外,曾是杭州的城 郊结合过渡地带,因此现状主要以居住用地、村镇用地和村办工业、仓储 用地为主;沿江地区大部分为水塘和农田,且地势低洼,平均地面标高在7 米左右。
苏州科技学院研究生导师黄耀志教授

苏州科技学院研 究生导师
黄 耀 志 教 授 .,I、J 、 吩 火 3 X
19 5 6 年4 月 出生 , 广 西岑 溪人 。 19 82 年
华 南理 工 学 院建筑 学专业 毕业 并任教于 重
庆建筑 工 程学 院 , 19 8 6 年3 月至 19 8 7 年 12 月
目获2 0 0 5 年 教 育 部 科 技进 步 一 等奖 , 为 第 四完 成 人 , 该项 目 同 时 获 得2 0 0 6 年 国家科 技 进 步 二 等
奖 。 “ 小城镇区域与镇域规划导则 ” 获建设部2 0 0 7 年 华夏建筑技术奖二 等奖 。 完成具有代表性 的
建 筑 设计 、 景 观 规 划 设 计 、 城 市 总体 规 划 和 详 细规 划设 计 实 践 工 程 项 目5 0 余项 。
)” 、
“ 生态城 市与景
观规划 设计 ” 、 “ 城市总体规划 ” 、 “ 详 细规划 ” 与 “ 城市设计 ” 等课 程 。 国家级 第二 批特
色 专 业 建设 点 以及 江 苏省特 色专业 “ 城市规划专业 ” 的主 要 带 头 人 之 一 , 承 担 省级 及 校级 精
品课 程 和 教改项 目多项 。
式 ” , 被 德 国 电视 二 台 ( Z D F ) 及 下 萨 克
森 报 称 为 “ 目前 世 界 上 唯 一 的城 市 可 持 续 发展模式 ” 和 “ 黄 氏策略 ” 。
19 9 6 年 回 国至 2 0 0 2 年5 月 , 任重 庆大 学
教授 , 硕 士 生 导师 , 期 间 曾任 重 大城 市规 划 与设计研 究 院副 院长 、 重庆 直辖市城 市 规划协会副 理 事长 、 市知识 分子联谊 会常 务 理 事 、 四 川 美 院 规 戈U顾 问 、 重 庆 直 辖 市
浅谈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以文昌市航天大道片区城市设计为例

浅谈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以文昌市航天大道片区城市设计为例摘要:本文以文昌市航天大道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为例,讲述了城市设计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设计思路及引导内容,探索了城市设计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航天大道片区1引言城市设计是一门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学科[1]。
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主要是对各个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的控制。
“控规”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城市设计在“控规”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2文昌市航天大道片区城市设计2.1项目背景文昌是海南东部旅游经济发展轴上的重要支撑点,在“海澄文定”一体化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航天大道片区位于文昌中心城区核心地段,北接国际航天城起步区,南临清澜片区,东濒八门湾,西依文琼高速公路,显著的区位优势和门户地位,决定其将成为展示文昌城市品质与新形象的重要平台。
2.2项目定位航天大道片区项目定位为以国际航天城起步区配套服务为核心,打造服务于中心城区、面向环八门湾区域的产业服务高地、城市中央综合服务中心和文昌新门户活力区。
2.3城市设计思路2.3.1总体格局结合“控规”的定位和用地布局方案,落实中心城区总规城市设计“航天智慧城,椰韵华侨乡”形象定位的要求,引入“点”、“线”、“面”的理念,抓住几个关键重点,形成“点轴架构,五区协同;绿脉延伸,城景相融”的总体格局(图1)。
图1 城市设计总平面图2.3.2几个关键“点”打造地标节点,提升门户形象。
对门户节点(航天海绵公园)、地标节点(地标双塔)及主要开放空间节点(八门湾生态湿地公园、清澜桥头海绵公园、航天体育公园)进行重点打造,充分发挥核心区域的服务功能及形象代表的作用。
图2 门户地标节点(地标双塔)三维空间图2.3.3几条主要“线”塑造景观轴线,彰显城市魅力。
邯郸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单元ppt课件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邯郸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
“东、中、西”三分主城
东部:(战略性)
新兴职能的“建构” 近期和远期的关系 不确定性(结构层面)
邯郸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
第一,矛盾特征与战略目标
特征矛盾
结构困境 产业困境 生态困境 特色困境
战略目标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区中心城市”; 冀晋鲁豫接壤地区中心城市、京津冀城市群南翼门户城市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邯郸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技术路线”
功能梳理:保障城市整体战略与特色实现的功能建构 技术体系:控制体系框架、核心内容、控制方法与指标体系 管理框架:实现动态管理的技术基础、制度设计与法规保障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59.4
70.6
72.4
75.9 105.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
课程任务书
(供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下使用)
一、教学目的
城市中心作为城市传统及历史文脉的焦点和城市更新改造的重点值得我们
关注。
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如何使城市更富于人文精神和人格魅力,如何延续和发展城市传统,使城市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本课题以城市中心区空间环境设计为主要内容,强调对城市物质形态和机能以及人、自然、文化等因素的研究和探索;重视对城市环境模式的创造和建设开发的参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要求结合对基地和城市传统及历史文脉的调查,通过城市中心区空间环境设计学习,能加强社会责任感和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了解,加深对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辨证思考,并对城市更新改造中物质与精神环境的协调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规划设计条件和要求
1、规划目标
本设计课题选取苏州城市中心附近的改造地块,要求在了解分析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个性的基础上,对该地块及其周边环境进行考察,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提出该地块的更新改建方案,形成集商业、文化休闲、餐饮、办公、旅游及高尚居住为一体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城市中心发展的新动力。
2、设计依据
国家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及有关政策。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苏州市中心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其它相关的国家、省、市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3、规划设计要求
3.1 按4-6人组成小组,收集资料和进行调查分析工作
(1)收集国内外相近的优秀规划案例,对其创作理念、规划思想和表现手法等进行归纳分析并加工成为报告。
(2)对规划基地的环境、风貌特色、交通、旧城改造等方面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和定量化的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
因地制宜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将调查分析成果加工成为报告。
3.2以科学发展观为原则,研究本地区与城市中心、苏州古城及整个城市的发展关系,提出本地区发展的总体目标、功能定位和形象策划。
对基地内现存环境、文化和社会资源进行整体研究分析,提出城市设计总体构思,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完善区内用地功能结构、布局和功能配置。
3.3 设计方案能充分展现创作理念、规划思想、表现手法以及创造力等各个方面,弘扬求实创新精神,能够体现规划师对城市问题的关心与思考。
3.4 应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充分挖掘历史遗产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对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方式和强度提出设想,探索历史遗产利用的新的经济模式。
应遵循保护真实历史遗存及其环境的原则,维护保护区的整体空间尺度与社会环境。
3.5 鼓励地下空间的开发,但应研究人口容量与交通方案的关系,并分析地下空间的商业利用模式与需求。
3.6 尊重原住居民的利益,在深入分析政府、开发商和居民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3.7 对本区域的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优化现有道路交通结构网络,提出该地区道路交通、停车场、公交站点等的布局规划。
3.8 具体要求为:
(1)本设计课题基地为观前街、石路、南门等商业中心附近的改造地块,任选其一。
亦可自选苏州老城或其边缘地区有特点的地块,但所选地
块必须为需要更新改造的地块。
地块面积应大于15公顷,但小于30公顷。
一般20公顷左右。
(2)本区域建设目标为集文化休闲、商业、办公、餐饮、旅游及高尚居住为一体的城市中心区,其中居住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控制在
20%以下。
(3)有关技术指标参考:
容积率(含地下)1.0~2.5。
建筑密度40%以下
绿地率25%以上
三、规划设计成果要求
1、各小组的资料分析以打印A4页面纸质报告形式提交,报告书请按报告题目、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件的顺序进行书写。
除附件外的正文页数不得超过10页(含10页),附件不得超过2页(含2页)。
报告书中的中文应以宋体、英文应以TimesNewRoman体进行编排。
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正文应以MicrosoftWord的5号字体为准,行距为单倍行距,字符间距为标准间距。
图片应消晰。
参考文献和附件在满足页数限制的要求下尽量做到与正文排版格式接近。
基地现场调查分析以A1图纸(84.1×59.4cm)表达形式提交,数量不限,表现形式与方法不限,比例不限,图纸表达简洁、清晰。
将两种报告以幻灯形式进行综合用于交流。
2、每个方案要求提交四张A1图纸(84.1×59.4cm)和一份电子文件。
且每个方案必须为两人合作完成(自由组合)。
3、规划设计成果的内容必须符合规划设计任务书的有关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
4、表现形式与方法不限,比例不限,图纸表达简洁、清晰。
5、每套方案图纸中必须包括:区位图及现状分析图、规划分析图、规划总平面图、整体鸟瞰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
图纸具体应清晰、完整反映以下内容:
○建设用地红线、绿地、广场、硬地、停车泊位、水体、运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历史保护文物及其他特殊设施;
○用文字标注清楚或用图例表示清楚各类不同类型的设施,如周边有已完成修建性详规,必须在总平面图中反映;
○规划主要道路的中心线、不同等级道路的宽度和主要转弯半径,停车位(地下车库和建筑低层架空部分应用虚线表现出其范围),室外广场、铺地的基本形式等。
绿化部分应区别乔木、灌木、草地和花卉等。
○规划河道蓝线和规划高压线;
○地下通讯光缆、铁路、高压走廊、规划河道等各类规划控制线的控制宽度;
○建筑物、构筑物的轮廓线(屋顶平面图),线条应当易于区别并符合建筑制图规范;
○保留和规划建筑物的功能性质、层数和编号,其中建筑物的层数和编号应当易于区别,层数一般标注在建筑物的右上角;
○若有新建住宅,应附有标准层平面图、标准层的建筑面积;
○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具体位置和面积(表格形式);
6、随每次草图同时交16开或B4大小不透明纸钢笔画5张,共计15张。
所有图纸须按规定时间交齐,迟交者,每天扣5分,第3天起以不及格(50分)计,第5天起不再收图并以0分计。
7、计算机文件要求
图形文件采用AutoCADR2000的DWG格式文件,电脑渲染图的计算机文件应采用国内较为普及、通用的计算机软件,提交以上计算机文件光盘1套。
四、设计进度要求
1、第8~9周布置设计任务、资料收集、实地调查,撰写报告和制作讨论
用材料;
2、第10周一草方案、交流讨论;
3、第11~12周二草方案;
4、第13~14周三草方案;
5、第15~16周绘制正图;
五、评分标准
图合占50%。
③资料分析、调查报告成绩加权后(30%)计入课程总成绩。
六、推荐参考书目
1、王建国,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齐康主编,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夏祖华、黄维康,城市空间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4、普林兹;李维荣译,城市景观设计方法,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5、王瑞珠,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与规划,台湾,淑馨出版社,1993
6、芦原义信,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
七、基础资料
基础资料详见:建筑系网/FTP上载/自由上载区/作业交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