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1.1 太阳和影子

1、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一是方向的变化:西----东,二是长度的变化:长---短--长。

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答: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在南,影子在北;太阳在西,影子在东。

3、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答:太阳越高影子越短,太阳越低影子越长。我们看到的太阳运动是从东往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周形。

4、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答:太阳越低,温度越低,太阳越高,温度越高。

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

1.2 太阳钟

1、人们利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答:人们利用了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关系的知识。

2、日晷是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古代计时器还有什么?

答:沙漏、有刻度的蜡烛、中国古代铜壶滴漏、牛顿钟

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制作简单的太阳钟

实验准备:卡纸、指南针、硬纸板等

实验过程:1)在半圆形的卡纸上画上刻度。2)把一块三角形的硬纸板数值粘在印有刻度的卡纸上。3)根据三角形纸板的投影,就可以判断当时的时间。

1.3 昼夜交替

1、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动?答:逆时针转动。

2、太阳东升西落以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的

3、当北京是白天时(中午),华盛顿是黑夜,巴黎是清晨,夏威夷是黄昏。

4、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答:从时差具体计算:德国—6;美国:-18——-12;澳大利亚+1.30或+2或+2.30。让学生进行计算,或按白天、黑夜等词语来描述。美国(华盛顿)7:00、德国13:00、澳大利亚22:00收看实况直播

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1.4 看月亮

1、交流月相日记,你能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吗?

2、答: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实验与观察

观察名称:观察月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月相的变化,画出来。

1.5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1、蜜蜂和蝙蝠会不会相遇吗?为什么?答:不会相遇,因为蜜蜂在白天活动,蝙蝠在晚上活动。

2、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答: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2.1 光的行进

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你能说出哪些是自然光,哪些是人造光吗?

答:萤火、闪电、太阳是自然光;蜡烛、灯泡是人造光。常见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蜡烛火等,月亮不是光源

3、你怎样解释下面光的现象?答:光是沿直线行进的。

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用什么办法可以观察光在水中行进的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水、烧杯、等

实验过程:在烧杯对着的两侧画一个小圆圈,用手电筒水平照射一侧的小圆圈,会发现光落在了对面的小圆圈上。

实验结论:这说明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行进的。

2.2 照镜子

1、你知道闪亮的玻璃幕墙、皎洁的月亮……是怎样发光的吗?答:都是反射的太阳光。

2、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直立的虚像,大小和实物相等。

3、照镜子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答:(1)在镜子中看见你,你也能看见我,说明光路是可逆的。(2)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前后相反的。(3)两面镜子成90度,镜中出现三辆车;如果成60度,将出现五辆车;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越多,这是因为两个镜子互相映照产生的。

2.3 研究透镜

1、把一根直的吸管或铅笔插进水中,从上面看,从侧面看水中的吸管或铅笔,你有什么发现?

答:会发现吸管或铅笔变弯了。

2、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是正像。

3、如果把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放在一起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

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

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2.4 七色光

1、在圆盘上涂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快速旋转转盘,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答:圆盘变成白色,因为阳光是右七种色光组成。

2、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下面的图案,你将会有惊奇的发现!你能试着解释自己看到的现象吗?

答:如红色滤光片只允许红色光透过,当他覆盖在有红绿图案的白纸上时,只会让白纸上的红光透过,使纸看起

来是红色的;白纸上红色图案反射的红光也被透过来了,但因为和纸一样是红色,所以看起来就如同隐去了一般,而绿色线条反射的绿光是不能透过来的,所以看起来是黑色的,格外清楚。

实验与制作

1、实验名称:制造彩虹。

实验过程、方法和结论见课本P26。

2、实验名称:滤光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玻璃纸、白纸等

实验过程:(1)将3支手电筒各罩上红、蓝、绿3种颜色的玻璃纸。(2)桌

上放一块白纸。(3)分别用这三支手电筒照白色的纸。会发现白纸分别呈现红、蓝、绿三种颜色。

实验结论:玻璃纸把光中的其他色都过滤掉了,只允许玻璃纸自身的颜色透过。

第三单元《电和磁》

3.1 简单电路

1、圣诞树上的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

答:导线把灯泡和电源连接起来,形成了电流的通路,灯泡就亮了。

2、电线应该接触到灯泡的什么部位?

答:灯泡有两个触点,一端连在灯泡的下侧部,一端连在灯泡的下部凸起,正确连接这两个触点,灯才会亮。3、将小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会怎样?

答:换成发光器,它会发光;换成小喇叭,它会发出声响。

3.2 导体和绝缘体

1、如果连接在电路中的导线断了,用其他物品来连接,电流还能通过吗?

答:有的物品可以,比如钢尺、铁钉、刀片;有的不可以,比如橡皮、塑料尺。

2、检验水的导电性?答:不纯净的水会导电。

3、生活中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插座的里面需要导电,用导体金属做,外壳不能导电,用绝缘体塑料做;电线的外面都用橡胶皮包好,是为了绝缘

4、家庭用电的危险行为:许多电器连接在一条电线的插座上,或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因过热发生火灾;用湿布擦拭电灯、将湿衣服晾在电线上、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这些行为都会导致触电,很危险。

5、当家里的电路发生故障时,先要切断电源,然后请专业人员来修理

3.3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怎样判定握在手心里的电线是连着的,还是断开的?

答:用连接起来的电池和电珠进行试探,如果是连着的,电珠就会亮;如果是断开的,电珠就不会亮。

3.4 研究磁铁

1、磁铁的性质?

答:(1)磁铁能吸铁;(2)磁性可以传递(3)磁铁两极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4)磁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5 )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

2、关于磁铁的性质,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答:磁铁可以隔着物体吸铁;磁铁摔断以后还是会有两极;磁铁会干扰无线信号的接收等。

3、测量比较两块磁铁磁力大小的方法:用磁铁去吸大头针或回形针等,吸得多的磁力大

4、如何消去缝衣针的磁性?

答:(1)用木棒敲击缝衣针。(2)把缝衣针放在火上烤。(3)把缝衣针与大磁铁放在一起

3.5 电磁铁

1、电磁铁的特点?

答:(1)电磁铁通电后会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2)电磁铁有两极,而且两极可以改变。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答: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会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3、电磁铁和磁铁的异同?

答:相同点:都有南北极,都可用来指示方向;不同点:电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和磁极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变,磁铁却不可以。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4.1 测量呼吸和心跳

1、我们运动的时候,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答:人运动后会感到热,出现流汗、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脸色变红、疲倦等反应。

2、测测自己在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答: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

3、测量自己运动结束时和休息3分钟后,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发现的规律。

答: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慢慢恢复。

4.2 肺和呼吸

1、呼吸时,空气要进入哪些器官?

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为什么我们要呼吸?

答: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东西,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这就是生命赖以存在的新陈代谢活动。

3、肺活量大,对健康有什么好处?

答:肺活量大意味着呼吸系统功能好,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

4、一个人的肺活量是有哪些因素决定的?

答: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肺活量受体力、呼吸肌强弱,肺组织和胸廓弹性,呼吸道通畅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运动对增加肺活量的作用很大。

4.3 心脏和血液循环

1、心脏的形状像什么?你知道它的大小和位置吗?

答:心脏的形状像桃子,位于左胸部,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心脏的大小和紧握的拳头差不多。

2、心脏不断地跳动是在干什么?

答: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断地循环流动,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和生命活动。

3、为什么运动时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

答: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

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

5.1 解释

1、从身高曲线图上,可以发现什么规律性的东西?

答:(1)年龄增长,身高也随之增长(2)身高的增长不是匀速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每年会长同样的高度(3 )女孩和男孩的身高增长虽然总体趋势一样,但是女孩在某个时期比男孩长得快一些。

2、对两只小动物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可以作何解释?

答:因为两只鸟的脚印一只大,一只小,大鸟接近小鸟时,速度加快,中间的脚印零乱,看来经过了一番搏斗,小鸟被大鸟吃掉了,所以最后只留下了大鸟的脚印。

3、对彩色水点实验的解释。

答:一些颜色其实原本并不是你所看见的那样,它是由不同颜色混合后组成的。

4、苹果腐烂的说法判断。

1)苹果表皮渗出了水。()2)闻起来有异味。()3)捏上去发软。()4)室温30℃.()5)苹果变坏是因为温度太高。()6)苹果避表面细菌在繁殖。()

答:前四句是事实,后三句是解释。

5.2 建立模型

1、你见过什么模型?起什么作用?答:(1)手臂活动模型,让我们了解肌肉的工作原理。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苏教版)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2.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 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低—高—低)。 5.(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6.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 7.(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8.(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9.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10.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1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昼夜的形成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1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4.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6.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一个月). 17.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8.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19.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0.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21.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22.(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23.(白天),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24.像郁金香这样会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变化的植物还有:(牵牛花)、(合欢树)、(昙花)、(夜来香)等。 25.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了(花钟)。 26.白天活动的动物有:(狗)、(公鸡)、(蝴蝶)、(蜜蜂)等;夜间活动的动物有:(猫头鹰)、(蛾)、(蝙蝠)、(刺猬)、(蜗牛)等。 27.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时要注意:(1)不伤害小动物。(2)不惊动小动物。(3)留下小动物活动痕迹。(4)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5)不尝小动物留下的东西。(6)调查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太阳)、(灯泡)、(萤火虫)等是光源;(月亮)、(镜子)不是光源。 3.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萤火虫)是自然光源,(激光)、(蜡烛)、(电灯)、(篝火)是人造光源 4.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5.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小孔成的像(左右也颠倒)。 7.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 8.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9.(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10.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11.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就(越多)。 12.可以用两面(平面镜)制作一架潜望镜。 13.(万花筒)和(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14.(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复习资料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 第一课 1.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高度,要在(同一地点)观察。 2.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有(长短)和(方向)的变换。 3.在视觉上,太阳自(东)向(西)运动,影子自(西)向(东)运动。 4.太阳的位置越高,物体的影子就越(短);太阳的位置越低,物体的影子越(长)。 5.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一天中,我们看见的太阳从(东方)→(南方)→(西方)移动着,影子则是从(西方)→(物体的正下方)→(东方)。 7.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 8.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换轨道呈(半圆周)形,我们可以用(竹篾)和(电筒)来模拟。 9.影子的长短变换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但每天的最高气温并不是出现在影子最短的时候,而是在下午2点左右,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的太阳辐射最多,所以气温最高。 10、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要把温度计放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要等温度计的(液柱)停止再读数。 11、用(叠拳法)测量太阳高度时,(左手)握拳,举到和(眼睛)一样高,然后拳头一个接着一个的叠上去,直到拳头刚好遮住(太阳),计算一下拳头数,这就是我们测量的(太阳高度)。 第二课 1.日晷常见的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2.人们根据(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规律制造出(日晷)和(太阳钟)来计算时间。 3.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计时,(日晷)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工具。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和(太阳钟)。 4.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存着(地平)日晷,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着(赤道)日晷。 5.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组成。 6.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第三课 1.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晚上20点开始,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分别在(上午)、(中午)、(下午)收看实况直播。 2.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3.地球是一个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天),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 4.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6、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 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 (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7、改变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课本答案(上)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一、太阳和影子问题解答 1、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一是方向的变化:西----东,二是长度的变化:长---短--长。 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答: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 3、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答:太阳越高影子越短,太阳越低影子越长。 4、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 答:太阳越低,温度越低,太阳越高,温度越高。 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 二、太阳钟问题解答 人们利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 答:人们利用了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关系的知识。 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制作简单的太阳钟 实验准备:卡纸、指南针、硬纸板等 实验过程:1、在半圆形的卡纸上画上刻度。2、把一块三角形的硬纸板数值粘在印有刻度的卡纸上。 3、根据三角形纸板的投影,就可以判断当时的时间。 三、昼夜交替问题解答 1、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动?答:逆时针转动。 2、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答:从时差具体计算:德国—6;美国:-18——-12;澳大利亚+1.30或+2或+2.30。让学生进行计算,或按白天、黑夜等词语来描述。 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四、看月亮问题解答 交流月相日记,你能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吗? 答: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实验与观察 观察名称:观察月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月相的变化,画出来。 五、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问题解答 1、蜜蜂和蝙蝠会不会相遇吗?为什么?答:不会相遇,因为蜜蜂在白天活动,蝙蝠在晚上活动。 2、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答: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一、光的行进问题解答 1、你能说出哪些是自然光,哪些是人造光吗? 答:萤火、闪电、太阳是自然光;蜡烛、灯泡是人造光。 2、你怎样解释下面光的现象?答:光是沿直线行进的。 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用什么办法可以观察光在水中行进的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水、烧杯、等

五年级上册科学检测题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姓名 一、填空题。(错一空扣1分) 1、种子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3、在做种子发芽实验时,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来进行分组对比实验。 4、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和养料。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9、生物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4、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最大、最着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15、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二、判断题(错一题扣1分)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两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4、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鹰、麻雀、小麦。(×) 5、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绿豆发芽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行(×)8、食物链通常是从植物开始的。(√)9、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10、动物的生存与植物没有关系(×)11、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张“网”。(√)12、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 13、自然界的鸟类很多,我们捕杀几只是没有关系的。(×) 14、几十只蜘蛛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蜘蛛群落。(√) 15、青蛙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16、种子只在种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17、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一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18、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9、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兔、鼠等(×)20、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21、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物。(√)22、非生物在群落里不起任何作用。(×) 2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24、植物种子的发芽与光的强弱没有任何关系。(√)25、蚯蚓喜欢干燥明亮的环境。(×) 26、在研究绿豆芽的生长与光的关系实验中,不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水、空气等。(√) 27、动物会有一些独特的习性跟适应生存环境有关。(√)28、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29、光照的强弱对绿豆芽的生长没有任何的影响。(×)30、人类的栖息地是整个地球。(×) 31、给植物嫩芽浇水,不但不利于其生长,反而会加速其腐烂的速度。(×) 32、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则不需要。(×)33、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34、在“草——虫——鸟”这条食物链中,鸟是生产者。(×)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复习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 1. 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早晨太阳在东方,影子在西方;傍晚太阳在西方,影子在东方。 2. 太阳高度概念?太阳高度与影子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与地表温度的关系? 太阳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中午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温度最高;早晨,傍晚太阳高度低,影子长,温度低。 3. 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长度、方向)? 长度:由长变短,再变长。方向:由西向东。 4. 古人用的计时工具太阳钟也叫日晷是根据什么原理制作的? 太阳的运动与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个原理制作出的。 5. 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什么日晷?赤道日晷:与地球赤道平行。 6. 昼夜交替的原因?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地球自转 7.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8. 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地球以自西向东的方向自转着。 9. 因为地球是圆的,同时在自转,有一部分地区有阳关照射,是白天;有一部分没有阳光照射,是黑夜,所以存在时差0 10.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11.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太阳是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12. 月相的概念?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在地球上看到月两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这是因为太阳照到月亮上,同时月亮围绕地球转,不同时间我们在地球上看到被照射到的月亮也是不同的,所以才会出现’月有阴晴圆缺’。 13. 月相的周期?看到的月光是什么光? 月相的周期是一个月,月光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反射到地球上的光0 14. 月相变化的规律?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 15. 科学家林奈根据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编制了花钟o 16. 夜晚活动的动物有:蜗牛,猫头鹰,老鼠,蛾子,蝙蝠,刺猬等。 17. 人为改变白天和黑夜的长短,动物、植物的习性也会变化。如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延长光照时间可以让鸡下更多的蛋。 18. 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时要注意什么?不伤害小动物,不惊动小动物,注意安全。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1. 光来自哪里?什么叫光源?有哪些光源? 会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有自然光源(萤火虫?闪电?阳光,火焰)和人造光源(蜡烛,激光,灯光)。 2. 光的行进路线是?光在空气或水中都是沿着直线传播。 3. 两千多年前,墨子发现了小孔成像。看到的像是什么样的?原理是什么? 像是倒立的,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4.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光线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月光就是太阳光照到月亮后反射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测试 1. 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早上太阳高度低,中午太阳高度高,傍晚太阳高度低。 2. 一天中太阳方向的变化规律: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太阳在头顶(偏南),傍晚太阳在西方。 3. 一天中影子方向变化规律:早上影子在西方,中午影子在脚下(偏北),傍晚影子在东方。 4. 太阳中或日晷是根据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之间的规律制作的,用来计算时间。 5. 手掌日晷的玩法: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上午左手食指代表早上6点,下午右手食指代表傍晚6点。 6.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月亮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7. 地球上位于东面的国家比位于西面的国家,较早看到日岀,较早看到日落。是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亚洲比我国早看到日 岀和日落的国家是日本,韩国等。美国与我国时间相差12小时,当我国是白天的时候美国是晚上。 8. 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圈是一天,导致了昼夜交替;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是一年,导致了四季变换;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圈是农历一个月,导致 了月相的变化。 9. 托勒密提岀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提岀了“日心说”,认为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他也是第一个提岀地球自转的科 学家。 10. 月相变化规律是:从新月开始,先变成蛾眉月,再变成上弦月,然后是凸月,到月中的时候就形成了满月,接下来依次是残月,下弦月, 蛾眉月。 11. 新月在初一,这一天在天上看不到月亮。 12. 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13. 光在空气和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4. 光的反射: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15. 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16. 小孔成像是由我国古代的墨子发现的,小孔成像所成的物体影像,方向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它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17. 镜子分为平面镜和曲面镜,曲面镜包括凸面镜和凹面镜。它们都不是透明的。凸面镜的表面是突岀的,凹面镜的表面是凹陷的。凸面镜最 主要用在倒车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凹面镜常见于哈哈镜或勺子背面,所成的像是上下颠倒的。 18. 光的折射:看到水面处的铅笔发生了弯折,说明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是,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 叫做光的折射。 19.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他们是透明的。 20. 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做凸透镜,有放大作用,可以聚光,主要用于放大镜、远视眼镜和老花镜。 21. 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叫做凹透镜,有缩小作用,可以散光,主要用于近视眼镜。 22. 雨过天晴后形成的彩虹,是由于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了色散,从而形成了彩虹。 23. 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白光透过三棱镜会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另U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24. 牛顿最早发现了阳光是有七色光组成的。 25. 简单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开关的作用是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 26. 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 27.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例如钢尺,铁钉等。大地和人体都是导体。 28.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例如塑料,橡胶等。

五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答案生物与环境单元1 种子发芽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活动记录: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的推测两个组相同的条件两个组不同的条件实验的方法种子发芽与水分有关系吗?种子发芽需要有适宜的水分相同的温度、相同的光线、相同的环境水分不同找 6 颗绿豆种子,其中 3 颗种子放在干燥的杯中,另外3 颗种子放在湿润的杯中,然后同时放在实验室的窗台上。观察哪一组种子先发芽。(2)√ (3)√ 课堂练习:1、判断题。(1)×2 种子发芽实验(二)种子发芽实验(活动记录:略3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选择题。(1)A 2、略。(2)C (3)A 4 蚯蚓的选择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选择题。(1)A (2)B (3)B (4)C 5 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记录:1、蔷薇—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2、略课堂练习:1、填空。草田鼠老鹰;草;田鼠、老鹰。2、判断题。(1)×(2)√ (3)√ (4)√(5)√ 3、看图回答。1

(1)略。(2)蘑菇果实兔子老鼠狼;草鹰;果实兔子刺猬鹰狼 6 做一个生态瓶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1)√ (2)×(3)× 7 改变生态瓶活动记录:根据自己的生态瓶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1)×(2)×(3)√ 8 维护生态平衡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1)×(2)√(3)×(4)√(5)√ 2、简答题: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原退化,可能会变成沙漠,牛羊缺少食物会饿死,草原上的其他动物也会受此影响而迁走,草原生态被破坏,人类也无法生存。单元练习1、选择题。(1)B (2)C 2、填空题。(1)互相作用、互相依存(2)生态系统3、判断题。(1)×(2)√(3)×(4)√(5)√(6)√ 4、小麦田鼠鹰;萝卜兔子鹰小麦兔子鹰;萝卜田鼠蛇5、简答题。(1)破坏生态平衡,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食物减少、疾病增加,严重的将导致人类无法生存。(2)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检验对比实验的效果,没有对照组,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将无法确定。2

五年级科学上册答案

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答案生物与环境单元1种子发芽实验(一)活动记录: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A )(3 A )(2)C 1、选择题。(1 、略。2 蚯蚓的选择4 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C 4))B (2 选择题。(1)A ()B (3 5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记录:小鸟1、蔷薇—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2、略课堂练习:、填空。草1田鼠老鹰;草;田鼠、老鹰。 2、判断题。(1)×(2)√(3)√(4)√(5)√ 3、看图回答。 (1)略。 (2)蘑菇兔子狼;草兔子鹰 果实老鼠鹰;果实刺猬狼 6做一个生态瓶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 改变生态瓶7. 活动记录:根据自己的生态瓶记录。略课堂练习:)√1)×(2)×(3判断题。(维护生态平衡8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 2 ()√(3)×(4)√(5)√1、判断题。(1)×、简答题: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原退化,可能会变成沙漠,牛羊缺少食物会饿死,草原上2 的其他动物也会受此影响而迁走,草原生态被破坏,人类也无法生存。单元练习C (1)B (2)、1选择题。)生态系统(2 )互相作用、互相依存2、填空题。(1 6)√4)√(5)√((3、判断题。1)×(2)√(3)×(田鼠鹰;萝卜兔子4、小麦鹰 小麦兔子鹰;萝卜田鼠蛇 5、简答题。 (1)破坏生态平衡,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食物减少、疾病增加,严重的将导致人类无法生存。 (2)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检验对比实验的效果,没有对照组,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将无法确定。《光》单元 1光和影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选择题。(1)C(2)A(3)B(4)B 2阳光下的影子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 选择题。(1)B(2)C(3)C(4)C(5)A(6)B 2.略 3光是怎样传播的 课堂练习: 1. 选择题。(1)B(2)B(3)A(4)B(5)A 2.晚上用手电筒光射向天空,可以看到一条笔直的光柱;利用激光笔,可以看到光的直线传播;用一根吸管,透过吸管看灯光,笔直的可以看到,弯折后就不能看到灯光,说明光线是直线传播的。 4光的反射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 选择题。(1)C(2)B(3)BA 2.光线先照射到书本上,然后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 3.探照灯、照镜子、反光镜。 光与热5. 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5)×(6(1)√(2)√(3)√(41.判断题。A )A (3)选择题。(1)B(22.A 、资料阅读:B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6 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2)×(31.判断题。(1)√(C (3)A 1)(2)C2.选择题。(加压功能、供氧功能、摄食功能、排泄功能、通信功能、隔热功能、防撞击功能、防辐射3. 功能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活动记录:略A 资料阅读:B、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评价。略。 2.略单元练习)反射,反光镜、(31)光源,太阳、燃烧的蜡烛、电量的手电筒等;(2)变化;1.填空题。(照镜子、探照灯。A )C(10)C(8A(9)))(3)A(4B(5)C(6B(7)、((2. 选择题。1)B2)AB )√(10)√7)×(8)√(9)×()√(3.判断题。(1)√(23)×(4)√(5)×(6 4.光是直线传播的,光能反射,光具有能量。《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作业参考答案地球表面的地形第1课 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大,陆地的面积小;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中国的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等。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1、太阳下影子变化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牺牲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的变化 由西向东转动。 实验结论: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 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 3、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 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 (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物体的的作用。

4、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 试验过程: 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 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 能通过小孔。 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5.研究电磁铁的磁极(自制的电磁铁) 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 (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 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了北极。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后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6、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 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保持不变的是:电池数量、铁钉粗细等。 需要改变的是:线圈匝数 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汇总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3、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高—低)。 5(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6、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7、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8、(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0、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3、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4、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15、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16(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3、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4、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 5、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潜望镜)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6、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7、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8、(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 9、(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白天与黑夜 1、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够连续观察,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 知识与技能: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连续一天的观测和记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见户外的阳光了吗? 提醒学生,不可以直视阳光,以免对眼睛产生伤害。 2、站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呢? 温暖、热、明亮。 3、同学们能够描述太阳此时此刻的位置吗? 引导学生通过方位和高度两个方面来描述,借助校园里的一些参照物描述太阳的高度。 4、你们还看过天空中其他位置的太阳吗?那是在什么时候? 早晨、傍晚、中午、下午。 二、观察影子 1、谈话:找一根竹竿立在操场上,说一说,竹竿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 2、引导学生亲自“立竿”“见影”,并指导学生做好记录。 3、用粉笔画出整条影子,并测出长度,记录当时的时间。 4、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人一组,在操场上走一走,看一看还有哪些东西有

影子,也把它画下来,并记上时间。 三、讨论 1、回到教室后,教师引导学生猜一猜,过一段时间,操场上的那些影子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影子会动吗?怎么动呢?朝哪个方向动呢? 2、学生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实践活动,制作日影仪 1、什么是日影仪?日影仪有什么作用? 2、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日影仪。学具袋中有现成的材料,引导学生组装起来即可。 3日影仪如何使用?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如何使用日影仪。要特别强调的是,纸上的方位必须与实际方向保持一致,日影仪摆放好之后,用胶带固定,以免移位。 五、你模拟太阳运动的实验 指导学生分组,用手电筒和竹篾模拟太阳的运动。 六、组织讨论 1、引导学生到操场上去观察标记的影子的变化。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这个时候学生会惊奇的发现,影子已经偏离了原来的位置,而且长度也发生了变化。 2、总结影子变化规律 3、在组织学生讨论教材提出的问题时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记录,然后描出影子顶端的连线,用箭头表示移动的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总结出影子变化的规律是由西向东,早晨非常的长,中午变短,到傍晚的时候又变得非常的长。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到西,早晨的时候很低,中午的时候高,傍晚的时候低。 七、课堂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1.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早晨太阳在东方,影子在西方;傍晚太阳在西方,影子在东方。 2.太阳高度概念?太阳高度与影子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与地表温度的关系? 太阳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中午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温度最高;早晨,傍晚太阳高度低,影子长,温度低。 3.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长度、方向)? 长度:由长变短,再变长。方向:由西向东。 4.古人用的计时工具太阳钟也叫日晷是根据什么原理制作的? 太阳的运动与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个原理制作出的。 5.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什么日晷?赤道日晷:与地球赤道平行。 6.昼夜交替的原因?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地球自转 7.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8.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地球以自西向东的方向自转着。 9.因为地球是圆的,同时在自转,有一部分地区有阳关照射,是白天;有一部分没有阳光照射,是黑夜,所以存在时差。 10.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1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太阳是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12.月相的概念?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在地球上看到月两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这是因为太阳照到月亮上,同时月亮围绕地球转,不同时间我们在地球上看到被照射到的月亮也是不同的,所以才会出现‘月有阴晴圆缺’。 13.月相的周期?看到的月光是什么光? 月相的周期是一个月,月光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反射到地球上的光。 14.月相变化的规律?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 15.科学家林奈根据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编制了花钟。 16.夜晚活动的动物有:蜗牛,猫头鹰,老鼠,蛾子,蝙蝠,刺猬等。

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试题答案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 (苏教版) 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质量检测 一、对号入座(将科学关键词填写在合适的横线上) 1. 日晷时间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2.地球自转 3.托勒密哥白尼 4.生活习性 5.花钟林奈 6.低→高→低长→短→长 二、火眼金睛(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1. B 2.B 3. B C 4.A 5. B 6. C 7. C 8 B 9. C 10. C 三、科学阅读 1.365 天,366天 2. B A 3.当我们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叫做“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十五天,我们就会看到圆圆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就是一个月,我们把它叫做“朔望月”。 4.日、月、年和世纪等。 四、实验探究 1.实验名称:探究影子的变化规律。 1 2 3 4 将上图中4 2. 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五、数据分析 1. B 2.满月十五 3.月相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 (苏教版) 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质量检测 一、对号入座(将科学关键词填写在合适的横线上) 1.光滑 2.凸透镜凹透镜 3.放大聚光成像 4.光沿直线传播 5.会聚分散 6.直线 7.光沿直线传播反射 8.近视镜是——凹透镜老花镜是——凸透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潜望镜是——平面镜 9.墨子10.牛顿 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得快又准)。(24分) 1. D 2.A 3. A 4. C 5. A 6. B 7. A 8.D 9. C 10. B C D 三、科学阅读 1.彩虹是阳光以一定的角度照射在水滴上发生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 2.有时,我们可以看到天空有两条彩虹:一条叫主虹,色彩鲜艳,里面是紫色,外面是红色;另一条叫副虹(又叫霓),里面是红色,外面是紫色,红色较淡。 3. 原因一:光的波长决定光的弯曲程度 原因二:与地球的形状有很大的关系 四、实验探究 1、 这是小孔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是直线传播的。 2、红、橙、黄、绿、蓝、靛、紫(或七种)红色。 五、数据分析 7:50镜中的影像和实际物体左右相反。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 (苏教版) 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质量检测 一、对号入座(将科学关键词填写在合适的横线上)。(27分) 1.导体绝缘体 2.开关导线电池小电珠 3. 正极负极 4.南极北极 5.改变电池数量改变线圈匝数 6. 司南天然磁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已整理

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2、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3、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 教学重难点: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准备: 设计实验用的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科学研究通常通过实验进行,首先要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现在我们先来研究哪些条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 二、讨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让学生说一说:绿豆怎样才能发芽 师进行小结学生说的绿豆发芽的条件 师:如果我们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 学生讨论 三、讨论怎样用实验证明 选择需要改变的一个条件,引导学生明确设计实验需要考虑的五个方面选择需要改变的另一个条件,请学生按五个方面加一说明 四、确定研究的问题,写出实验计划 学生讨论准备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 调整学生选择的课题, 学生阅读资料,着手写实验计划 教后记: 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实验设计,让学生全面了解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2.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持续观察实验对象,记录实验全过程和时间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教学难点: 通过交流实验设计,全面了解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种子发芽实验盒,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计划 请一个学生向大家报告他的实验计划 师简要记录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依次报告其他两项实验的计划 大家发言,补充完善 二、配备实验装置 对照教材,了解方法,然后动手做。 让生明确实验组和对照组 三、猜测实验结果 让学生猜猜绿豆播种以后到发芽,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发生变化可能要多长时间,几天后可以看到绿豆长出叶 讨论:种子膨大的时间怎样算,怎样即时发现变化 四、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教后记: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五年级科学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 一、填空题: 1.绿豆发芽需要的条件是、和。 2. 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草、兔、鹰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联系中,生产者 是,消费者是。 3.像、、等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他们发光时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4.物体吸热本领的大小与物体的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5.地球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汶川地震发生在内。6.由于受水、或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7.土壤是、、、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8.弹簧测力计是测量的工具。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表示。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和两种摩擦方式,同样重量的物体,________时,受到的摩擦力小。铅笔袋放在桌面上拉动,桌面越光滑,弹簧测力计上的读数就越。 10.利用垫片的力可以使小车前进,橡皮筋的力可以使小车前进。用气球驱动小车时,小车运动的方向与气嘴喷气的方向。 二、判断题: 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2.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 ) 3.种子发芽与生长都需要阳光。()4.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5.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是为了减少辐射。()6.皮影戏、手影游戏都是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7.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凸透镜取得的。()

8.岩石的风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9.从地形图上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10.暴雨时径流浑浊,说明里面含有大量的泥沙。()11.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12.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汽车也开得动。()13.鞋底有美丽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才不会摔倒。()14、火箭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来运动的。() 三、选择题: 1.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里。 A、干燥、高温 B、明亮、低温 C、黑暗、潮湿 2.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现象是。 A、长出嫩芽 B、种皮破裂 C、种子膨大 3.把红、白、黑色的三个相同的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上升最慢的是。 A、白色的 B、红色的 C、黑色的 4.人站在阳光下,影子最长的是。 A、早晨 B、中午 C、下午 5.由于流水对土地有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风化 B、沉积 C、侵蚀 6.河床一般会堆积许多鹅卵石和细沙。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7.就会使土地被侵蚀越厉害。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8.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反冲运动的是。 A、放鞭炮 B、火车前进 C、皮球在地点弹起来 9.自行车的用的是增大摩擦力的原理。 A、刹车 B、扶手 C、轮子 10.1公斤米受到的重力约等于 ___牛顿。 A、10 B、5 C、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