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小论文

旅游地理学小论文
旅游地理学小论文

旅游地理学小论文

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选择旅游出行的人越来越多,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旅游地理学小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旅游地理学小论文一生态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因此也产生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对经济利益的过分关注,终将引起自然景区的高负荷运转,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旅游生态业,使该行业为国民经济增长带来更高的效益,做好现存机制下生态旅游行业经济管理十分有必要。只有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经济管理,才能使其朝着更规范、更标准、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共同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

一、探究并剖析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简称:IUCN,于1983年提出的,之后于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定义为: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此术语强调的是: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对生态旅游也做了新的定义。它是指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具有特色的人文生态系统,开展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等,最终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方式。总之,协调好生态自然、管理机制、发展规划是推动我国生态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内涵是:通过对生态的保护和观赏来达到旅游的目的,从而实现旅游价值,此外,生态旅游经济管理还存在经济价值,旅游景区要增加经济收入来更好的促进旅游管理。由于自然景观以自身富有特色的资源,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做好对生态旅游的管理,是保护生态、发展旅游行业的关键,文中就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做了探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生活的价值链的作用。自然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同时也为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条件,推动了社会学、考古学、人文学等多个学科的进步。由于近年来急切发展生态旅游业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使用,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因此,做好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是建立社会生活价值链的重要保障。(2)保护不再生资源。生态资源具有不可逆行,一旦遭到破坏,终将无法恢复,因此,做好生态资源的保护工作是人类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科技、交通工具等都在快速发展,这些领域的发展无疑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在追求高经济效益时引起了一系列并发症,当管理不当时,极易出现资源被破坏的现象,甚至恶性循环,所以,做好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工作,是保护不再生资源的根本。(3)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精神食粮。旅游活动主要包含对大自然的欣赏和对人文环境的观赏两大部分。通过旅游可以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为生活增添了诸多色彩,还可以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而旅游行业的出现和发展,正好解决了人们这一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为人们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所以说做好生态经济管理能够满足人

类不断增加的精神追求。(4)对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生态旅游能够直接或者是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例如:旅游者在单个旅游过程中,将会增加行为之出,提高经济增长点;又如:旅游者的其他消费行为,带动经济发展。总之,做好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区域不断进步的重要保障。

二、当前生态旅游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性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

在对生态景区没有进行调查、科学分析时,盲目开发和利用资源。尤其在开发新景区时,急于追求过高的经济效益,在缺乏总体规划和事实论证的前提下,盲目发展,最终造成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浪费现象,这种重开发思想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由于我国目前在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时,在管理方面的欠缺、执法力度的不完善等问题,使自然遭受极大的威胁,所以,在后期发展生态旅游业时,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

(二)破坏生态平衡现象比较严重。

例如:在一些自然景观区,被修上了宾馆、索道、娱乐场所等,不仅造成景观与建筑之间格格不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自然景观原有的韵味,导致生态平衡严重遭受破坏。此外,由于这种不科学的规划和建设,背离了在自然景区开发生态旅游项目的初衷,失去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三)不注重环境保护。

据资料分析了解到:我国大部分生态旅游景区的土壤、水源等自

然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当前已有超过53条河流属于重污染;约136条河段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给人们的安全饮水带来了巨大威胁。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发展旅游行业还存在诸多条件欠缺,但如果不能科学规划,轻视管理,不注重环境保护,终将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发展。

(四)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当前,由于旅游资源产权和使用权的分离,经营者和管理者为了谋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时,粗放经营的行为,会直接破坏到自然资源。这种情况下,我国旅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导致管理漏洞出现。这种资源保护在缺乏全局意识状况下,引起了盲目开采和利用资源,终将导致生态旅游景区的运营状况不断下降。此外,在部分自然景区出现管理能力不足,监督机制欠缺等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都会影响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抑降低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水平。

三、解决生态旅游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针对上述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及当前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生态旅游行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措施,来解决生态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漏洞,就此,笔者结合自身对旅游行业的了解,及实践经验,总结并归纳出几点措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为推动生态旅游业提供积极的影响,避免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不利因素,具体内容是:

(一)突出特色资源,完善管理机制。

在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时,要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方特色,这就需要对该旅游景区的自然资源、形成机理等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了解构成生态旅游系统的相关要素,突出特色资源,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为了进一步完善生态旅游的管理机制,需要结合该地的旅游特色,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管理方法,并对相关体制、法律及政策等进行统一,得到最适宜发展该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管理机制。除此之外,在制定管理方案和完善相关管理机制时,要对旅游数量加以控制,避免由于人流量过大给生态带来破坏。

(二)做好景区的规划和评估工作。

在建设旅游景区时,需要了解当地的相关资源和景观的构成要素,以此制定可行的投资方案,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率。生态旅游资源强调的是: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所以开发者要对资源进行评估,并明确不同资源之间的优越性及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避免盲目投资给生态旅游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这种科学的规划、评估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开发模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提升经济效益有积极的影响。

(三)全面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

景区管理部门应从两大方面来进一步完善对旅游者的服务工作,一方面是:提高生态景区的各项服务设备,保证这些硬件设施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强化服务培训工作,景区管理部门可以

定期开展培训班以及讨论会等,促使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包含:服务技能、服务态度等,为实现生态区的人性化管理奠定良好的条件。此外,这一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保证其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

(四)实行全面创新的理念。

为了实现生态旅游业的全面发展目标,实行创新非常有必要。首先要从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注重生态旅游区的人才培养,可以采取专题讲座、会议等多种形式,不断促进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的管理技能和管理水平,从而实现景区管理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科学化。其次在管理上进行创新,生态景区管理人员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避免走传统管理上的老路,结合地方特色,积极优化该生态旅游景区的内部结构,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最后,需要创新旅游产品,以有效的管理体系,促使旅游地区发挥更大的地方特色,来吸引更多的游客。除此之外,要采用科学的经济管理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保证旅游资源的经济利用率。

四、结束语。

综上,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是旅游管理、经济管理和生态管理相结合的产物,同样是一门交叉学科。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旅游业带来机遇同时也产生了挑战,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必须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制定可行性的经济管理方案。生态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在生资源,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使这些现有的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在维持生态

平衡的同时,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文中以生态旅游业的相关内容为基石,阐述了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据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问题提出了几点措施,做到统筹生态管理、经济管理、旅游管理三大方面,最终为实现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笔者希望更多人士参与到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中来,推动该行业走向更高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范钧,邱宏亮,吴雪飞。旅游地意向、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以浙江省旅游度假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4,(1):55-66.

[2]杨柳。探讨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原则及路径选择[J].科技视界,2014,(2):63-64.

[3]黄和平,于秋阳。都市旅游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华东经济管理,2014,(9):71-77.

[4]王军,王媛。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社区参与模式探讨-以江苏海滨湿地保护区为例[J].资源科学,2011,(11):2175-2180.

旅游地理学小论文二人们认识芳香植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000年前,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用芳香类植物制成香料运用在医疗、保健上,古埃及人还将其用作祭祀和木乃伊的制作等方面。目前芳香植物已经用于观赏、切花、插花、提取香料和改善家居环境等很多方面。基于芳香类花草悠久的历史和多样性的功能,芳香花草越来越多的发挥了其功能和功效,一种新兴的芳香花草休闲旅游产业在很多地区发展起来。

上海玫瑰种植基地位于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相毗临的崇明县建设镇效东村,地理位置优越,是由上海昊华芳香植物专业合作社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建成的专业从事芳香植物种植、加工、销售及旅游观光服务的生态农业类企业。种植面积已超过13.33hm2,参与农户近60户。该模式是充分利用芳香植物的特性,开发出一系列增值产品和服务,是新型的、多元化经营模式。

1、模式的内涵

芳香花草多元生产经营模式属于休闲观光类都市型农业的一种。该模式以芳香型花草为主要作物和原材料,通过特殊的加工工艺生产和销售芳香型产品,并为人们提供休闲、观光芳香园区,使人舒缓压力、愉悦精神、健康保健的一种都市型多元化生产经营模式。该模式的园区一般地处市郊,交通便利,由农户直接经营或农户与企业联合,通过项目合作等形式共同经营。园区经营者将旅游产业与芳香花卉产业结合起来,既提供芳香花草系列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整个链条的服务,同时园区内又具备旅游配套设施和花卉观赏区、体验区等,旅游者在园区中能达到观赏花卉、放松心情的休闲旅游目的。该模式构建于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发展战略需求之上,对于产业推动、农民创收、环境保护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模式的战略需求和现实意义

2.1战略需求

芳香花草经营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现代化农业

本身就是具备多功能性特征的农业,我国农业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换过程就是对不同的农业模式进行开发和利用,发挥其多功能性,丰富农业产业的范畴。芳香花草多元生产经营模式正是一个集种植业、旅游业、产品开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多元性农业模式,是符合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战略的。

该模式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芳香花草的生产特点是低投入、零化肥、高产出,在保持农业生产率的基础上,保护和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合理调配农村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模式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芳香花草多元生产经营模式吸引城市游客到农村、乡镇地区旅游参观,促进城乡结合,赋予农村新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2现实意义

芳香植物、观赏性花卉、城市草坪不仅具有环境绿化、城市美化、旅游休闲、保健身心等多种用途,芳香花草按其不同的分类有其独特的香味,能使人心情放松、舒缓疲劳,也能全方位满足都市人生活品质的心理和健康需求。

该模式能够改善我国农村部分生产品种单一、产值不高等问题,为农民增加收入,带动农村产业链发展。芳香花草多元生产经营模式是较具代表性的都市型农业。该模式具备靠近城市的区位优势,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智力输送和现代高新农业科学技术的支撑,同时对当地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和整合,能够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者需求。

芳香花草比较其他农业作物,能够加工成精油、护肤品,同时可以为旅游产业服务,是一种高附加值、产品多元化的新型农业形式。

3、模式的多元性特征

3.1产品体验多元性

芳香花草休闲旅游产品让消费者体验到多元化的感受,从观赏到休闲,从身体的愉悦到精神的放松,该模式所提供的不同产品和不同的服务类型能够从不同的感官和多方面的角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赏花满足消费者的视觉需求;闻香体验满足消费者的嗅觉需求;品尝花茶、酒从味觉上满足消费者;鸟语虫鸣能够从听觉上使消费者得到享受;花卉采摘、体验活动满足消费者的感觉。

3.2产品功能多元性

3.2.1经济功能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芳香植物共有3600种,被人们开发种植的共有400多种。芳香植物不仅仅用于观赏,其植物本身就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芳香植物可以烘制干花,提炼精油,制作香料,可以用于化妆品等化工产品中,此外,部分芳香植物还可以食用和药用。玫瑰为例,玫瑰花可以制成玫瑰精油、玫瑰酒、玫瑰茶、玫瑰月饼、玫瑰蜂蜜、玫瑰酱、玫瑰膏、玫瑰干花、玫瑰香包、玫瑰扇坠等等。芳香类植物的经济价值远远高于传统农作物,能够提高单位土地的利润,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

3.2.2生态功能

美化环境:我国人口众多,城市绿化水平较低,人均绿地面积少。芳香植物的种植可以形成多姿多彩的植物隔离带(或区),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

净化环境:芳香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来净化空气。它还具有吸收其他有害气体、吸尘、减噪、调节温湿度等净化空气的作用。

不仅如此,芳香植物散发的特殊的芳香气体令空气清爽宜人,提高空气质量,例如玫瑰花冠上方的自然香气便有“空气营养素”的美称。

万寿菊等能吸收大气中的氟化物;米兰、栀子花等吸收二氧化硫;桂花、腊梅等吸收汞蒸汽;腊梅、桂花、各种兰花等有较强的吸收烟尘的作用。另外,据有关试验证明,紫薇、茉莉、柠檬等植物,在5min 内可以杀死原生菌;茉莉、蔷薇、石竹、铃兰、紫罗兰、玫瑰、桂花等的香味能抑制结核杆菌、肺炎杆菌、葡萄杆菌等的生长繁殖,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环境友好:芳香型多元化生产经营模式采用生态化生产、生态化加工,不使用任何农药和化肥,对环境不造成任何破坏,严格遵守生态化生产和环境友好生产的要求,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减轻环境污染负担,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2.3生活功能

促进身心健康:都市生活节奏快,尤其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人口密度大,工作压力重,城区环境由于工业高度发达遭到严重的破坏,城市空气质量下降,对人们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芳香植物、观赏性花卉为游人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在工作之余,游人可以到芳香植物园区游览、观光,在视觉和嗅觉甚至味觉上感受芳香型植物所带来的享受。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都市人在紧张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之下迫切需要放松心情、舒缓疲劳、维持身心平衡、全方位提高生活品质的心理和健康需求。例如具有放松功能的植物有薰衣草、菩提、香蜂花、玫瑰、檀香、啤酒花,助眠功能的有甜橙、真正薰衣草、德国甘菊、点叶金丝桃、罗勒、缬草、胡椒薄荷,而百里香、生姜、柠檬草、迷迭香、刺柏、丁香、柠檬马鞭草等则具有振奋精神的作用。

3.2.4教育文化功能

芳香花草多元生产经营模式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打造了一种芳香文化氛围。芳香文化可以追溯到3000到5000年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芳香文化的国家之一。从古至今,芳香植物在人们的生活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到沐浴浸泡、防腐调味使用,大到治疗保健、供奉祭祀使用,芳香文化逐渐渗透到社会文化当中,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游人还可以亲自参与干花烘干、提炼精油或者其他产品的制作过程,打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芳香产品,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亦能增长知识,寓教于乐,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3发展空间多元性

芳香花草多元生产经营模式是一种三维空间发展模式,图1所示的XYZ三个坐标是该模式的三个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

X轴是模式的产品和服务项目,与传统农业的产品单一性不同,该

模式具备多元化的产品类型,既包含实体的商品又有休闲放松型娱乐服务。

Y轴代表模式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从低级需求逐渐满足消费者的高级需求,通过完善模式的设施、环境、娱乐内容等提高模式的定位。

Z轴代表不同的芳香型作物,不同类别的作物有着不同的功能和属性,该模式可以通过芳香型作物的种植结构加以完善和发展。

4、模式的推广价值

芳香花草的范围广泛、品种较多,根据具体的基地园区的经营重点和产品定位不同,其种植结构也不尽相同。以观赏为主的园区根据花卉颜色、气味、花期的搭配,通常选用花期较长,色彩鲜艳,花朵较大的芳香花草品种,如法国薰衣草,玫瑰等等;以芳香理疗为主的园区在品种选择上以具备特殊疗效的芳香植物为主,如助眠作用的甜橙、德国甘菊、点叶金丝桃,以及有振奋精神作用的柠檬草、迷迭香等植物;侧重生态芳香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园区则选择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易繁殖的品种,易于后期的生产和加工,为游客和市场提供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良产品。

该模式的产业贡献:芳香花草多元生产经营模式属于休闲旅游都市型农业的一种,该模式融合第一、二、三产业,具备较长的产业链和产业拓展能力,其产业贡献集中体现在产业的价值链中。

(1)旅游中游憩娱乐类的主题产品能解决吸引客流的难题(游憩模式、营销模式);(2)自然生态、社会人文环境的打造能解决让游客留驻

的问题;(3)环境打造的成功有很强的溢出效应,为其他产业带来很好的投资基础,吸引其他投资进入(投资模式),投入不断增加将使得土地的价值增加,也使得旅游目的地的价值增加(很多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房地产购买者在一段时期之后变成了当地的固定居民);(4)大量的客流为投资者提供了很好的盈利机会,增加招商引资能力;(5)产业的繁荣为其他产业带来买单者,刺激其发展,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管理模式),容易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为融资带来便利(融资模式);(6)产业价值链与旅游开发运作链交织在一起在不同的环节当中起作用。产业的延伸是双向的,相关行业又借鉴和结合旅游业的经营模式,使得本行业产品更具吸引力,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5、模式的组织形式

5.1产业链

传统的农副产品产业链通常包括生产和销售两大环节。生产环节由生产资料提供者和农业生产者组成,生产者通过种子、苗子、幼崽的提供商对农副产品进行生产和培育。销售环节一般由产地市场、批发商、销售市场、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组成,不同的农副产品以及规模、市场的情况不同,销售环节也存在差异。

芳香花草多元生产经营模式区别于传统农业的产业链模式,其对第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决定了其产业链较长。如图2所示,该模式将环境、娱乐和购物融为一体,三个方向都具备产业的拓展性,拥有较为复杂和综合的产业链结构。

5.2产销模式

芳香花草多元生产经营模式以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模式,将旅游产品与芳香产品综合在一起共同发展。该模式的产品是多元化的,包括精神层面的产品,如旅游、参观、保健等;也有物质层面的产品,如芳香花草精油、干花、花茶、化妆品等。这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

生产:芳香花草的种植为游客提供了采摘项目,芳香花草的加工为游客提供科普实践项目,芳香花草产品为游客提供理疗、保健、美容等服务项目。

销售:该模式一般是在生产园区就设有专门的销售部门,以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为主:游客通过观光和游览增加对产品的兴趣,由于亲自体验到芳香花草的天然性、安全性,促进其购买物质产品的欲望;通过物质产品的使用,促进游客再次光临园区。

通过最短的销售链条,可以减少分销过程中的利润损耗,更有效的提高企业和农户的收益,减少消费者的开支。

5.3经营结构

芳香花草多元生产经营模式主要有两种结构类型,一种是直接主体模式,一种是间接主体模式。

直接主体模式是农户根据现有农业资源优势和地区特色,自己作为开发主体,直接从事休闲型农业的经营活动。这种模式农民直接参与经营,经济效益显著,能较快的增加农民收入。但是由于独立农户的规模和资金投入限制,其开发规模小而且分散,难以形成成熟的多元性生产、旅游的观光园区,限制了其发展。

间接主体模式是由某种组织从总体统一经营和开发的农业项目。由农户出租或者出让土地以及其他农业资源的方式间接参与到模式的运作中。图3为间接主体模式的经营模式图,从该图可以看出,农民是该模式的协作者和利益相关者。其主要的组成可以分为:“企业+农户”,“政府+农户”“其他机构+农户”。间接主体模式依托了其他较有经济实力的主体共同开发,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扩大规模,促进整体模式的发展。该种模式通常前期投入大,短期直接效益不明显。

6、总结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享受和休闲娱乐有更多的追求和更高的要求。芳香型植物不仅可以作为观赏性植物,作为原材料本身经过加工可以形成香料、色素、保健品等多种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产业链较长,具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还可以形成多元化的生产经营模式,经营范围涉及到旅游观光、健康娱乐、产品提炼加工和生产销售等多种项目,能够满足消费者,尤其是在都市中生活压力较大的人群的放松、休闲的旅游需求,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嗅觉等多方面的享受。

该新型模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芳香型旅游模式具有多产业结合的特质,具备较为成熟的产销模式和运营模式,是我国都市型农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该模式也面临较大的挑战:首先,其需要综合运用农学、园林学、经济学、人体健康学等多项学科知识,通过社会文化融合和市场需要将农业生产与其他产业相结合,从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该模式前期投入成本较高,需要农

户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更加需要龙头企业的指引和支持,大额的资产投入会使很多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户望而却步,这也是阻碍该模式发展的巨大阻力。目前芳香花草型休闲旅游在我国仍属于新兴的旅游产业,政府应认识到该模式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给予企业政策上的支持,更好的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生产、生态、生活上的多元化功能。

参考文献:

[1]赵宝林.让芳香植物走入我们的生活[J].中国花卉盆景,2007,09:7-9.

[2]倪细炉,朱强,田英.芳香植物研究与芳香产业现状综述[J].农业科技通讯,2011,4:18-21.

[3]百度百科芳香植物[EB/OL].(2013-4-30)[2012-6-20].

[4]詹玲.发展休闲农业的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39.

[旅游地理学小论文]相关文章:

1.旅游消费小论文

2.旅游策划评价小论文

3.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小论文

4.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

5.旅游消费合同

6.旅游美育导论

7.节庆旅游对旅游城市的影响

8.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研究

9.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附加值

10.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1)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云贵高原 摘要 云贵高原,中国第四大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哀牢山以东和东南丘陵以西,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全境,广西西北部和川、湘、鄂边境,其相关延伸部份更甚至包括老挝北部、缅甸东北部掸邦高原和泰国北部。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崎岖不平,高原中多山间盆地(当地人称“坝子”)。典型喀斯特地形,石灰岩广布,到处都有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地下暗河、峰林等。地势较高,平均气温比起相同纬度省城为低,但因纬度低,故冬季不比中国温带地区那么寒冷,在夏天也不会有酷热难当的天气,有“四季如春”的美名。 关键词 熔岩地貌剪纸黄果树瀑布 正文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湖南省雪峰山。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是我国南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两组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000-2000米,是中国的第四大高原。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破碎,山地、峡谷、丘陵、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相互交错。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关山险峻。尤其是贵州高原,实际上是一个山地性的高原。人们用“地无三里平”来形容崎岖不平的高原地形。 1.自然

1.1地貌 云贵高原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西面的云贵高原海拔在2000米以上,高原地形较为明显。东面的贵州高原起伏较大,山脉较多,高原面保留不多,称为“山原”,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相连在一起,分界不明,所以合称为“云贵高原”。 高原面保存良好。云南高原上的山地顶部多呈宽广平坦地面,或呈和缓起伏地面,有“高山顶上路宽大”的说法。连绵起伏的山岭间,有许多湖盆和坝子。云南有1200多个坝子,占全省耕地三分之一,低陷的成为盆地,有的积水成湖。如以昆明为中心高原面上,分布着滇池等许多大小湖泊,被称为“滇中断陷湖区”。湖盆四周由于湖水外泄和四周山地沙泥淤积,大多数已发育有湖岸平原。这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是高原主要农业区 1.1.1岩溶地貌 云贵高原在距今大约两亿年以前,是一个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海湾,堆积了深厚质纯而面积广大的石灰岩。石灰岩沉积厚度达三五千米以上,约占当地沉积地层总厚度的百分之七十。这便为岩溶地貌的发育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它们又被地壳构造运动抬升到较高的位置,形成海拔一两千米的大高原,有利于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的进行。高原上的许多湖泊,如洱海、滇池就是由地层断裂陷落而形成的“断层湖”。同时,裂隙节理发育,有利于雨水进入岩石裂缝,加速溶蚀作用。地表水遇到地下溶洞,就会突然消失变成伏流(暗河)。因此,在石灰岩地区,到处可以看到秀丽多姿的石林,深邃曲折的溶洞,忽隐忽现的暗河和一座座横跨河谷的“天生桥”。山奇水秀,妩媚多姿。 在上述因素综合作用下,便形成了云贵高原极为发育的岩溶地貌,其面积之广,类型之多,为世界任何国家所不及。 1.2气候 热量垂直分布差异明显,从河谷至山顶分别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热量条件。热量资源的地区分布南多北少,≥10℃的积温,元江、河口地区在8 000℃以上,滇西北、滇东北的高海拔地区在 1 400℃以下,金沙江干热河谷出现南亚热带的“飞地”,为7 000~8 000℃。热量资源年内各月分配相对均

中国旅游地理1

中国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成因和属性划分,可将旅游资源划分为两个并列的景系: 1、自然旅游资源 2、人文旅游资源 每个景系下面又可分为若干个景类。 1、地景类 (1)地质现象景型(2)火山熔岩景观景型 (3)河流地貌景观景型(4)丹霞景型 (5)雅丹景型(6)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景型 (7)洞穴景型(8)黄土地貌景观景型 (9)海崖地貌景观景型(10)风成地貌景观景型 (11)土林/沙林景型(12)冰川地貌景观景型 (13)探险山地景型(14)探险/徒步旅游地 (15)自然突变遗迹景型(16)其它地文景型 2、水景类 水景类型 (1)海面景型(2)非峡谷风景河流景型 (3)湖泊/水库景型(4)河口潮汐景型 (5)瀑布景型(6)泉景型 (7)现代冰川景型(8)其它水域景型 3、气景类 (1)气象景观景型(2)气候景观景型(3)天象景观景型(4)日照景型(5)空气景型(6)冰雪景型(7)烟雨/雾淞景型(8)其它气景型 如海上日出、佛光、东北地区林海雪原冰雪景观、山东潍坊的风筝节、哈尔滨的冰灯节、吉林的雾淞节等 4.生物景观类 5、土景类 (1)黄土景型(2)沙地/沙漠景型(3)砾地/戈壁景型(4)其它构景地表土壤景型 6、其它自然景观类 四、人文旅游资源 1、宗教景观类 宗教景类 (1)佛教寺庙建筑/文化(2)道教宫观建筑/文化 (3)清真寺/伊斯兰教节日(4)教堂/基督教节日 (5)石窟/摩崖石刻(6)其它宗教建筑/文化 2、历史遗存景观类 历史遗存景类 (1)世界文化遗产地(2)人类文化遗址(3)社会经济文化遗址(4)军事防御体系(5)古城与古城遗址(6)帝陵与名人陵墓(7)崖墓与悬棺葬(8)皇室/官署建筑群(9)礼制建筑群(10)殿堂(11)楼阁(12)古塔(13)牌坊/门楼(14)碑碣(15)传统建筑小品(16)古典园林(17)景观建筑(18)名桥(19)传统聚落、历史文化名城(20)古井(21)古民居(22)古代水利/交通工程(23)历史民俗街区(24)纪念地(25)近代西洋建筑。 3、现代人文吸引物景类 4、抽象人文吸引物景类 (1)民间传说景型,(2)古典文学作品(3)名胜志/地方志景型,(4)戏曲/民间文艺景型,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广东省南华技工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班级:得分: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个空1分,共14分) 1.岭南四大名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佛教分三个派别,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3.唐代高僧________________六次东渡方至日本,把佛教及中国文化传入日本,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中国当代三大名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南三大名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的顶属于() A.庑殿顶B.歇山顶 C.悬山顶D.硬山顶 2. 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大转折时期是() A.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 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 3. “以山为陵”是()陵墓的形式。 A.周代B.秦汉C.唐代D.明代 4. 我国长城修建史上的最后一次高潮是()。 A.唐代B.宋代C.清代D.明代 5. 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 A.颐和园B.避暑山庄 C.圆明园D.拙政园 6. 藏传佛教分为四大教派,俗称红教、花教、白教、黄教,它们的正式名称依次是() A.宁玛教、萨迦教、噶举教、格鲁教 B.格鲁教、宁玛教、萨迦教、噶举教 C.宁玛教、萨迦教、格鲁教、噶举教 D.萨迦教、宁玛教、格鲁教、噶举教 7. 纪念佛祖诞生的节日是() A.盂兰盆节B.涅槃节 C.浴佛节D.佛成道节 8. 道教圣地“三山五岳”中的三山是指() A.武当山、庐山、罗浮山 B.蓬莱、方丈、瀛洲 C.龙虎山、天台山、武当山 D.青城山、武当山、终南山 9. 中国沿海伊斯兰教四大古寺是() A.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杭州灵隐寺、扬州仙鹤寺 B.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杭州真教寺、扬州大明寺 C.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杭州真教寺、扬州仙鹤寺 D.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杭州灵隐寺、扬州大明寺 10.古语“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中的曹、吴分别是指() A.曹操和吴道子B.曹操和吴国 C.曹仲达和吴国D.曹仲达和吴道子 11.()是草原上牧民为适应游牧生活的圆形穹庐顶的流动住宅。 A.吊脚楼B.蒙古包C.四合院D.围屋12.福建菜尤以烹饪()见长。 A.海鲜B.家禽C.辣椒D.烤鸭13.端砚产于广东() A.云浮B.潮州C.肇庆D.韶关14.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碑文是现存于北京国子监的() A.《石鼓文》B.《兰亭序》 C.《赤壁赋》D.《纪泰山铭》 15.基督教的标记是() A.新月B.莲花 C.十字架D.八卦太极图

旅游地理学(保继刚著)复习资料

旅游地理学复习要点 一填空题 1. 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者。 2.游憩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3. 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资源。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我尊重感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5.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互相作用的条件有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 6.旅游需求预测模型中,根据历史资料推测将来形势的是趋势外推模型。 7.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 8. 大尺度旅游空间一般采用环状旅游路线。 9. 汇率下跌,价格不变,旅游需求上升。 10. 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主题,由人工创造而成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空间,是一种休闲娱乐业。 11. 共性大,个性强是名山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一。 12. 娱乐购物属于旅游活动的提高层次。 13. 当游客量在所有时期都相同时,高峰指数等于0。 14. 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 15. 城市游憩商业区的类型包括大型购物中心型、特色步行街型、旧城历史文化改选区型、新城文化旅游区型。 16.偶发性饱和与超载常是由于旅游地或其他附近发生了偶然性的事件,这些事件在较短时间内吸引来大量旅游者 17. 旅游区的特性有系统性、层次性、地域性和优化性。 18. 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这就是感知环境。 19. 旅游需求预测模型中,定性模型的代表是特尔菲法。 20. 中尺度旅游空间一般采用节点状旅游路线。 21. 游览观光属于旅游活动的基本层次。 22. 旅游需求的季节性强度指数越接近于零,旅游需求的时间分配越均匀。 (二)名词解释以及关系 1.闲暇和游憩 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游憩(recreation)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2.旅游需要和旅游需求关系 旅游需要:是指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对某种旅游产品的渴求或欲望,它是旅游者的一种潜在需求,即旅游者自身感到缺少某种东西,又期望得到某种东西的一种心理状态。 旅游需求:旅游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上,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需求的数量。 3.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论文 云南

《旅游地理概述》课 课程论文 题目: 云南---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院系名称:艺术设计专业班级:时尚设计103 学生姓名:顾佳敏学号: 10404040321 2012 年5 月01 日

云南----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云南,以其美丽、丰饶、神奇而著称于世,一向被外界称为“秘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闻名于世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几乎并排地经这里流向远方,险峰峡谷纵横交错,江河溪流源远流长,湖泊温泉星罗棋布,造就了这块神奇美丽的乐土.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从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地的省城昆明,到“风花雪月”的大理名胜;从高原水城丽江、神奇的“香格里拉”—中甸,到孔雀曼舞的西双版纳;从“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千姿百态的元谋土林,到世所罕见的“三江”并流,江狭水凶的虎跳峡……这些迥然相异的山川景色,如一个天然的自然博物馆,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一块博大而充满激情、深邃而富有魅力的神奇之地。 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立体气候,形成各种植物、花卉的大量分布,使云南享有“植物王国”、“天然花园”、“香料之乡”、“药物宝库”等美誉。茂密的植物资源,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提供了条件,形成云南野生动物堪称全国之冠,素有“动物王国”之称。 下面就几个比较有知名度的景点简要介绍一下 1、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是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一颗明珠,地处迪庆香格里拉腹心地带。是一片人间少有的完美保留自然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净土,素有“高山大花园”、“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从大理沿滇藏公路北行315公里,可达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县城中心镇,距昆明659公里,乘飞机50分钟可达。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县份。中甸共有著名旅游景点24个,是一个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富集区域,是国家八大黄金旅游热线之一。 “香格里拉”一词,是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是个有雪峰峡谷、金碧辉煌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庙宇、被森林环绕着的宁静的湖泊、美丽的大草原及牛羊成群的世

旅游地理选修课论文

河xxxxxx选修课 专业论文 体验式旅游资源分析 学生姓名:@V张倩V (2014xxx2)学院:河xxxx学院 专业班级:市场xxx班 选修课程:旅游地理(周二) 任课教师:付xxx 2015年6月15日

体验式旅游资源分析 摘要:“爸爸去哪儿”“花样姐姐”“花样爷爷”等真人秀的综艺节目带动了拍摄地的旅游经济,体验式旅游得到快速发展。在体验经济时代,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的日益丰富而多元,旅游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旅游者对体验的需求日益高涨,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旅游产品,更渴望追求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休闲化以及美化的旅游经历。体验式旅游应运而生! 关键词:体验式旅游传统旅游人性化服务 一、体验式旅游背景 “爸爸去哪儿”“花样姐姐”“花样爷爷”等真人秀的综艺节目带动了拍摄地的旅游经济。在体验经济时代,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的日益丰富而多元,旅游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旅游者对体验的需求日益高涨,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旅游产品,更渴望追求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休闲化以及美化的旅游经历。所谓体验式旅游是指“为游客提供参与性和亲历性活动,使游客从感悟中感受愉悦。”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中国一度兴起的城里人到农村“住农房、吃农饭、干农活”就是体验式旅游的雏形。人们开展旅游活动大多是为了扩展个人视野,感受不同的生活体验或者获取个人生活范围以外的信息。体验式旅游更着重的是给游客带来一种异于其本身生活的体验,比如为城市人提供乡村生活的体验;为游客带来不同地域,或者是不同年代生活的体验等等。 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比其他行业更好的发展机遇, 不仅为旅游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可体验内容, 增加了旅游者选择的余地, 而且体验经济和体验性行业的诞生可成为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 使旅游业更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前来消费。旅游业的发展表明, 近年来随着人们旅游观念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现代旅游不完全在于我到过哪里, 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 一种旅游心情的分享。 二、体验式旅游概念 2001年6月,在一份关于澳大利亚旅游业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到“体验式旅

旅游地理学 期中测试题 1

期中测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6*5=30 1.季节性强度指数 2. 旅游流 3.旅游社会容量 4.旅游动机 5.条件价值评价法 6. 旅游开发 二、简答题4*10=40 1.简述旅游决策过程 2.简述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与模式 3.简述旅行费用评价法 4.简述旅游环境保育的理论方法与内容 三、论述题2*15=30 1.结合现代国际旅游需求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分析中国国际旅游市场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自己的拓展策略。 2.论述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

指导性答案 一、名词解释6*5=30 1.季节性强度指数 季节性(时间)强度指数是分析由季节性所引起的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集中性。计算公式为R =()∑=-12121233.8i i x 。R 为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强度指数,Xi 为各月游客量占全 年的比重。 2. 旅游流 旅游流是以旅游客流为主体,包括旅游信息流、旅游物流、旅游资金流、旅游能流等在内的复杂系统。 3.旅游社会容量 社会容量(Social Carrying Capacity )是一种“需求导向型”计算模式,是指旅游者和当地人口所能承受的因旅游业带来的环境、文化和社会经济影响的程度。 4.旅游动机 促使旅游行为产生的主观条件,通常被称之为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驱动力,是激励旅行游览的主观愿望和要求,是满足旅游需求的内在考虑。 5.条件价值评价法 条件价值评估法是一种典型的陈述偏好评估法,是在假想市场情况下,直接调查和询问人们对某一资源环境效益改善或资源开发和保护措施的支付意愿或者对环境或资源质量损失的接受赔偿意愿。 6. 旅游开发 旅游开发是在一定国土范围内,为吸引和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环境培育等综合性的社会和技术经济活动。 二、简答题4*10=40 1.简述旅游决策过程 (1)认识需要阶段——认识过程 旅游者在旅游决策前,要认识所购买的旅游产品,要明确哪个产品符合自己的旅游偏好。然而,由于旅游产品购买过程和消费过程不同步,旅游者在购买前不可能看到旅游产品,只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郭来喜,1985)。研究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即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如家庭休闲(包括阅读、园艺、社交、看电视等);日常休闲(如看戏、上餐馆、运动、看球赛等),也包括一日游或旅游等。 不同国家概念的差异 1、英国:旅游地理学、旅游与游憩地理学 2、加拿大:游憩地理学 3、日本和韩国:观光地理学 旅游系统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旅游是由三个主要的成分组成的,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这三个成分。三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1、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旅游地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 3、旅游地理学也是一门具有应用特点的科学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地域性、综合性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1、萌芽时期 2、开端时期(二战前) 3、发展时期(二战后到60年代初) 4、多样化研究(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5、理论与方法同一(70年代中期以来) 6、发展趋势将视野放到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所有活动,重点是旅游活动 理论与实用研究并举 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段的运用 从传统的以资源研究、土地利用研究为重,转移到以服务设施的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与旅游目的地的推销、大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对于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影响的过程与机制为研究主题 中国旅游地理的发展 古代旅游地理知识的积累近代旅游地理知识的发展 现代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初创阶段(1979—1985年)初步发展阶段(1986—1991年)深入发展阶段(1992年以来) 旅游动机旅游的动机是为了摆脱现实环境中的个人环境(即个人遇到的麻烦、问题、困难和挫折)或人际关系(即合作者、家庭成员、朋友邻里)矛盾,并获得个人的补偿(自主决策、能力意识、挑战、学习、探险和放松等)与人际关系的回报(主要指扩大社会交往) 日本学者田中喜一(1950)将旅游动机归为四类:心情的动机、身体的动机、精神的动机和经济的动机。 1、旅游动力构成: 内动力、外动力、和中间条件(收入、闲暇、交通条件)。 2、产生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的作用的三个条件: 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

(选修课)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论文

一、景区旅游资源简介 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西北部,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集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等荣耀于一体,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和杨家界自然保护区组成。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武陵源属世界上罕见的砂岩风林地貌,整个景区,沟壑纵横,岩峰高耸,绿树翠曼,兽鸟成群,有“大自然迷宫”、“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 二\景区特色旅游资源 武陵源自然风景区山奇、水秀、桥险、洞幽,蕴含着毫无修饰的自然美, 加上景区内土家族、苗族、白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独特灿烂的文化共同会组成了一幅异彩纷呈的风景画。风景明珠张家界素有“峰三千,水八百”之誉。碧涛连山,蔚然如海,在莽莽苍苍的林海内珍藏着红豆杉、香果等珍稀树种、名贵药材和各种奇花异草、珍禽怪兽。明珠张家界风光山色,具有秀丽、原始、集中、奇特、清新五个特点,堪称“五绝”。真是“五步一个景,十步一重天”。张家界市市长鲁平益形容张家界是“三千奇峰,峰峰标异,八百秀水,水水妩媚;挟泰山华山之雄险,兼桂林黄山之秀奇”。景区内主要景点有: ◆黄狮寨腰子寨 黄狮寨为作守界诸峰之冠,也是张家界诸景之冠,早有“不登黄狮寨,枉到张家界”之说。黄狮寨海拔1200米,四周峭壁削立,唯前卡门与后卡门两条独路可通寨顶。沿途千峰插地,怪石如林,云雾缭绕,与黄山景观大异其趣;无际的原始森林,至今仍有待人们去寻幽探险。 腰子寨的“天桥”更是鬼斧神工之作,人称“天下第一桥”。两座相连的山峰间,腰部有一弧形门洞,形成一座天然石桥。桥高20余米,桥洞弧长三四十米,远望如彩虹、如新月、如洞天仙境的门楣。 金鞭溪 金鞭溪号称“天下第一溪”,因流经金鞭岩而得名。金鞭岩如一鞭指天,呈金黄色,倒映水溪,宛如金鞭挥动。这是一条绵延十多华里的风景线,突兀的奇峰,参天的古木,石板小路与独木小桥,古朴别致的竹楼,盛开鸽子花的拱桐,

4-14 旅游地理学论文

4-14 旅游地理学论文 旅游地理学 【摘要】:随着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逐渐兴起了一门新的学科—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与地理学和旅游学关系密切,是地理学与旅游学孕育出来的现代学科,20世纪末我国旅游地理学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一学科在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旅游规划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关键词】:旅游;地理;内容;趋势 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地理学源自旅游学中,与其关系密切。旅游学是由三个主要因素组成,即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因此,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总结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时空分布、相互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演化,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 二、旅游地理学的内容 1(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最主要的内容,主要的研究范围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别、开发、评价和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有关学者已经对旅游资源的分布,保护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我国旅游资源分布广、种类多、新开放的旅游资源不断增多,因此对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工还要继续加强。当前,我们要运用新的科技手段,加强对现有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形成一整套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不断加强旅游资源的持续性利用。 2(旅游者。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也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面,旅游地理学主要探讨影响旅游者的地理因素、以及地理因素对旅游的行为与心理的影响。

3(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要走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人类各领域应共同遵循的准则。我们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到旅游业的方方面面,加强对旅游行为的指导性。旅游地理学涉及到旅游学和地理学,更要求我们遵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旅游生态环境系统的研究;旅游地理与旅游者最优化研究、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地理环境研究等。 三、旅游地理资源的开发 旅游资源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最主要的内容,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可以旅游资源的开发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具体而言,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一下原则: 1(协调发展原则。协调发展原则是资源开发的首要原则。协调发展也就是可持续发展,它要求开发者要正确的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协调发展与地理资源环境保护、旅游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关系,他要求开发者要全面考虑开发地的生态地理环境、经济社会条件,强调整体效益,全面处理好社会、环境与效益的关系,使旅游业 得以健康发展。旅游地理资源具有唯一性、不可恢复性、脆弱性的特点,一旦破环,可能造成旅游资源的丧失,这就要求我们建了一个科学的旅游体系,将旅游资源的经济利益控制在自然地理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既要关心经济效益,又要保护旅游区的地理环境,维护旅游区居住者的安定与和谐,创造优质的旅游环境生态。 2(特色旅游原则。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就是要看旅游地的特色和品牌资源,旅游地的特色资源是旅游业的灵魂。如果旅游地区的自然环境没有特点,没有美感,就不能吸引游人。发展特色旅游要向旅游者推出本地区的特色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境界。我国地理环境复杂,特色自然资源举不胜数,例如。

中国旅游地理读书心得体会

中国旅游地理读书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游览天文,使咱们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游览天文课程尤其是对中国特定地域的了解,掌握各分区最具特征的优势游览资源,及次要游览区和景点及其游览价值以及重要游览线路。上面是学习啦给大家带来的,欢迎欣赏! 中国游览天文读书心得一: 我在跨学科选课时,选择了杨载田传授的《中国游览天文》,由于两个缘由。一是我认为这门课风趣味兴,同时学到的东西在当前本人去游览时可以使用到;二是个人对杨传授的倾慕,杨传授主导的这门课是咱们学校响当当的牌子。初进学校,我就意识到了杨传授的名字,这次选课算是慕名返回吧。 跨学科选修课算是大学里最容易上的课了,它只需上五周,到时交个作品就行。管的严的老师在上课时会要求签到,只需不被老师抓到三次,学分是很容易拿的,所以普通上选修课,大家经常逃课,请人代签到就行,有时一个人可以代好多人签到。我上了杨传授的课后,彻底改变了我对选修课的看法,让我觉得,大家逃不逃课还是和老师有很大关系的。在杨传授的课上,座位是坐得满满的,竟还有慕名前来倾的旁听者,这算是大开眼界。杨传授看起来很老,背有点驼了,就知道他毕生心血全献给了祖国的天文钻研事业和教育事业,他的讲课很是生动,很有吸引力,当真是一代名师的风范。所以在他的每次课上,我都是用心受教的,几节课上去,感慨颇多。

在课后我将《中国游览天文》一书通读了一遍,书写很得很好,既可作为高校游览、天文、经济等业余的适用教材,又可供游览工作者和游览喜好者自学,同时对广大游览者的出行也具有参考价值。本书从中国游览天文的普通理论与实践说起,残缺的分析了怎样来钻研游览资源和中国的游览资源情况及发展成绩,我看得最细的是书的下篇的“中国游览天文分轮”该篇详细的说了我国一切中央的各种游览景点,并作了很好的解释。传授以西南关东文明林海雪原火山熔岩风光游览区、华北黄土文明名山沃野海景风光游览区、华东吴越淮河文明山水园林都市游览区、华中荆楚巴蜀文明名山胜水游览区、西北沿海闽粤文明南国山海岛风光游览区、东北民族风情岩溶山水风光游览区、青藏藏传佛教文明高原雪域草原风光游览区、东南丝路文明绿洲草原大漠风光游览区等八个区总括了我国一切游览资源。看到这八个区的命名,就知道传授钻研之广,祖国一切山河全在传授心中。读到这些,让我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产生了无限的热爱之情,理解到对祖国的疆土寸土必争的无比重要。如今我国的一致大业还未完成,日本觊觎我钓鱼岛,菲律宾也无礼的争我黄岩岛,想到这里,我不禁得产生了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愤怒。愤怒归愤怒,理性爱国才是最重要的,在处理领土争端时,历史和天文是很重要的。我身为一个学电子的大先生,我能做点什么呢?当然是学好我的本业余,学好了,能把所钻研的成果转换为我国的实力,能为祖国在社会、经济、军事方面所利用,则是咱们先生和科学家们最大的幸福事。 中国优越的天文地位和辽阔的国土空间、复杂多样的天然天文环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考试题(1)

孙埠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期末考试 中国旅游地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奇松、怪石、______、_______被称为“黄山四绝”。 2. 着名的长江三峡是由 峡、巫峡和 峡组成。 3. 颐和园因当年慈禧每到夏季即来此避暑常住,并例行朝政,故有_________________之称。颐和园昆明湖北部的苏州河,有______________之称。 4. 秦兵马俑已成为世界公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衡山四绝: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 、水帘洞之奇。 6. ________ 是我国唯一的亚热带高山植物园。 7. _______是苏州现存最古的塔,成为苏州城的象征,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称。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福建的武夷山是典型的( )地貌。 A 、岩溶 B 、丹霞 C 、火山熔岩 D 、黄土 2. 天山天池是( )。 A 、火山堰塞湖 B 、火口湖 C 、冰碛湖 D 、断层湖 3、享有“泉城”之称的城市是( ): A 广州 B 武汉 C 济南 D 南京 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用来形容( )的瀑布 A 庐山 B 黄山 C 桂林 D 雁荡山 5、我国素有“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泰山天下雄”的说法,从地貌形态看,这三座名山均属于( ): A 、丹霞地貌 B 、岩溶地貌 C 、花岗岩地貌 D 、流纹岩地貌 6、我国海南省的天涯海角旅游区是典型的( ) . A .海岸堆积地貌 B.沙砾质海岸地貌 C.生物海岸地貌 D.海岸侵蚀地貌 7、. 我国以雾凇景观而着称于世的城市是( ): A,哈尔滨市 B,齐齐哈尔市 C,长春市 D,吉林市 8、.泰山和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的突出表现是( ): A.险、幽 B.雄、秀 C.险、奇 D.雄、奇 9、《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水淹七军的故事发生在湖北的( )。 A 、随州 B 、襄樊 C 、十堰 D 、武汉 10、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说的是( )。 A 、爱晚亭 B 、岳麓书院 C 、橘子洲 D 、麓山寺 11、( ) 在庐山众多瀑布中气魄最雄伟、姿态最秀美,号称“庐山第一奇观”。 A 、三叠泉 B 、茅屋瀑布 C 、五龙潭瀑布 D 、黄龙潭瀑布 12、( )位于杭州市西南,北依五云山,南濒钱塘江,是中国最大的宋文化主题公园。 A 、宋城 B 、瑶琳仙境 C 、清明上河园 D 、宏村 13、( )名胜古迹和山海胜景兼而有之,一向以“海天佛国”着称于世。 A 、普陀山 B 、九华山 C 、莫干山 D 、雁荡山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旅游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 1、旅游地理学和旅游地理的区别 旅游地理学:理论的研究和阐述,以分析论述为主 旅游地理:在理论的指导下对某一特定区域内旅游实事的记述和分析,以叙述说明为主 2、三个基本概念 闲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的剩余时间。 休憩:人们在闲暇时间内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休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 旅游: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休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活动的一部分。 3、旅游地理学是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和环境地理、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4、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旅游规划,旅游区划,旅游区划影响,旅游环境容量(自然环境容量、社会经济意义和旅游者感应气氛),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产生的条件和地理背景。 5、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分析与综合法,归纳与演绎法,类比法,计量法,实地调查法,现代技术手段与方法 6、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是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 与地理学学科关系:自然地理学旅游资源自然部分 人文地理学旅游行为偏社会文化 经济地理学国民经济的一部分经济产业 概念:分布规律与空间关系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1、谈谈你对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国外: 各国学者虽然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称谓略有差别,但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所有活动而重点是旅游活动。 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同时还有其他的研究领域如农业,城市,区域规划等。 地理学者对旅游的研究从传统的旅游资源、土地利用研究为重转为旅游者空间行为与目的地的推销、旅游对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影响的过程与机制等 理论和实用研究并重 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段的应用。 国内: 注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 在研究内容上从目前的以资源、旅游开发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为主,扩展到从相互关系的角度对资源、市场、环境的系统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坚持理论和实践并重

中国旅游地理 期末论文

贵州省旅游资源特色及其地理分布规律 一、贵州省之概要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为斜坡地带,恰处于中国地势第二大梯级(西部高原山地)向第一大梯级(东部丘陵平原)的过渡部位。境内地势起伏、高差悬殊。最高海拔达2 901米,最低148米,全省平均海拔1110米。贵州在热量带上处于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的位置,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降雨适中,且多夜雨,多微风,素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说法,没有绝大多数大陆性气候所特有的极端温度。由于地势由北、东、南三面向中部和西部增高,内部起伏较大和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等原因,各地光照、辐射、热量差异较大。加之由于地质、地貌和生物气候条件的复杂多样,使贵州的土壤类型也极为复杂,从而为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 二、贵州省旅游资源特色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结构复杂多样、丰富多彩省份,它拥有奇特的山水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古朴多彩的文物古迹、宜人的气候。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文化遵义纪念馆;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众多的高原湖泊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优美的场所;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形成贵州旅游资源组合的丰富多样性。 (一)自然景观 1、地文景观之岩溶地貌 贵州省与江南的秀丽玲珑,塞北的豪气冲天,青藏的舒展圣洁等相比,另有一种独特韵味。以石灰石岩积岩为主要地貌特点的贵州省,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贵州的山,层峦叠嶂,秀峰林立,各具风姿。广泛分布的岩溶地貌是构成贵州特色旅游资源的基础,岩溶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叠置,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小七孔等高品位景观,就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 岩溶博物馆——织金洞 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乾宏洞”、“织金天宫”,位于贵州织金县城东北面二十三公里官寨乡东街口距贵阳150公里。织金洞规模宏大,景色壮观,囊括了当今世界溶洞中的各种沉积形态,它既是一座地下艺术宝库,又是一座岩溶博物馆,堪称世界奇观。它的长度,已探明的为13.5公里,为世界最长的溶洞。洞里的各种钟乳石、石笋、石帘,千姿百态,造型奇特;还有间歇水塘、地下湖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四川乐山旅游资源类型、特点及开发保护建议 姓名:*** 学号:******** 班号:******* 摘要:本文在查阅相关网站和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四川乐山旅游资源的主要基本类型,其次,总结归纳了其主要旅游资源特点,最后,根据本学期所学,结合自己的初步思考和实际情况,提出了四川乐山主要旅游资源在开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初步建议。 关键词:四川乐山;旅游资源类型;旅游资源特色;旅游开发;保护建议 1、四川乐山概况 1.1位置 乐山市位于四川省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成都平原南部。坐落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北与眉山接壤,东与自贡、宜宾毗邻,南与凉山相接,西与雅安连界,中心城区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仅100公里。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15′—104°15′、北纬28°28′—29°56′之间。 1.2政治、经济、文化 乐山市行政区划共辖4个区(五通桥区、市中区、沙湾区、金口河区)、1个开发区(乐山国家级高新产业区)、4个县(犍为、井研、夹江、沐川)、1个市(峨眉山市)和2个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221个乡(镇)、2349个村、17745个组。幅员面积12827k㎡。 乐山是四川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四川文化的样本,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东汉时,佛教开始传入乐山。东晋以后,佛教寺庙与日俱增,香火日趋旺盛。唐宋时期,乐山为中国西南佛教文化的重要所在,从713-803年,历时90年建成的乐山大佛,宏伟端庄、举世闻名。宋代,乐山最出类拔萃的人物是苏东坡父子三人。明清时期,峨眉山成为汉传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近现代史上,嘉州山水又孕育了郭沫若那样的大文人。嘉州画派独树一帜,在四川国画界有很高声誉。 乐山不仅历史悠久、物产丰富,而且方言文化十分多样。在乐山,中部地区讲乐山方言(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犍为县),西北部地区的夹江县讲夹江方言,(峨眉山市、峨边县、金口河区)讲峨眉山方言,西南部地区(马边县、沐川县)讲嘉南方言,东部地区(井研县)讲自贡方言。因为乐山境内方言的多样性,汉语语言学家们在做汉语方言学术研究之前,通常要到乐山来作实地考察。 乐山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2000年6月,乐山正式成为联合国城市管理中心在中国唯一的合作城市。

旅游地理学课后习题完整版

旅游地理学课后习题完 整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第一章绪论 1、试分析闲暇、游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其他基本需求满足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旅游是指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一个显着特点是要离开居住地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前往一个目的地从事各种娱乐活动,同时,旅游目的地要提供各种设施以满足需要。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3、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有哪些? 旅游产生的环境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环境容量;社区旅游;新兴旅游;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规划。 4、试分析旅游地理学与地理学科及旅游学科之间的关系。 (1)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部分,它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但与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都关系密切。 (2)旅游地理学也可以认为是介于地理学和旅游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 (3)旅游活动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旅游地理研究,要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旅游地理研究者要学习,掌握这些学科与旅游相关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20世纪30年代初,麦克默里发表了《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被公认为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 1、试述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国外学科发展史

旅游地理学课程介绍

旅游地理学 课程英文名Tourism Geography 课程编号:学分:3 学时:54 先修课程:无替代课程:无 一、课程目的和要求 旅游地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从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入手,对旅游区划、旅游活动过程中人地关系的分析有较深的理解,为学生将来从事旅游行业和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既要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积极查找最新的文献资料,积极吸收新的理论方法,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二、课程内容 旅游地理学课程主要讲授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旅游者行为、旅游需求研究、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城市与会展旅游、旅游容量、旅游交通、旅游区划、旅游影响和旅游规划等方面。同时学生应学会旅游文献的查找、阅读和论文写作等基本知识,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和本科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 Tourism geography course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s of Tourism geography, including tourist behavior, tourism demand research,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tourism space tourism area life cycle and competition. It includes city and exhibition tourism, tourism capacity, tourism, transportation, tourism division, tourism impacts and tourism planning. Students should also learn to find travel literature, reading and essay writing and other basic knowledge for the 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 and undergraduate thesis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writing.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总结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总结 在《中国旅游地理》课上,观看了《远方的家》节目之后,各小组同学用旅行的方式带领我们领略到祖国的美丽,有自驾游旅游专线381国道,有神秘圣洁的西藏,有充满沿海气息的厦门,有海峡对面的台湾九份,有美丽的青岛,有离我们很近的粤西明珠湛江······ 我们的旅游地理课虽然是在周六下午上课,同学们还是精心地准备好了小组的演讲作业,认真全面的介绍各地方的地理旅游资源,为我们带来丰盛的旅游文化大餐。在课上,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各地方的旅游知识,还有小组的分工和合作,组织和演讲方面的知识,几周下来,收获是满满的。在我旅游过的城市中,在我印象中,阳江是一个很美丽充满活力的旅游城市,虽然其经济不是很发达,但其地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首先,说到阳江就不得不说说其海滨风景,阳江市共有20多处总长达35.4公里的海滨沙滩,主要有海陵岛的闸坡省级风景名胜区、金沙滩旅游区、十里银滩旅游区;阳西县的月亮湾旅游区、河北度假村旅游区;阳东县的东平珍珠湾沙滩等。这些海滨沙滩大部分都沙质纯洁,水清浪缓,在国内外海滩资源中可谓出类拔萃。海陵岛被誉为一块“未受污染的绿色翡翠”,大角湾被誉为“东方夏威夷,南方北戴河”,十里银滩被上海吉尼斯组织评为世界之最。 其次要提的是峰林岩溶风景,阳春市境内拥有上百公里长的喀斯特地貌,峰林千姿百态,溶洞鬼斧神工。已开发的主要资源有:凌霄岩、玉溪三洞、春湾石林、龙宫岩、春城旅游区的崆峒岩等。 第三是阳江丰富优质的温泉资源,阳江市处于广州---阳江大断裂带西段,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温泉23处,儒洞咸水温泉,距325国道仅数百米,水温74℃,流量5.34升/秒,交通便利,景色优美;平冈温泉和合山温泉,医疗价值高,区位较佳,开发前景良好。此外,春湾、八甲、圭冈、塘口、合岗等地均有温泉可开发利用。 第四是江湖风景资源,漠阳江全长199公里,流经阳春、阳江市区进入大海,凌霄岩、玉溪三洞、鱼王石、白水瀑布等名胜景观均在其干流或支流上,江岸奇峰突起,景色如画。湖泊以阳东的东湖星岛旅游区和阳春的冠溪湖、八甲仙湖最为著名。东湖星岛旅游区,湖区有108个小岛,宛如人间仙境。八甲仙湖海拔600米,湖岸绿树掩映,湖水清澈澄碧,与峰峦、瀑布资源相辅相成。冠溪湖位于阳春市东郊,分上下两级,环境清幽,可作为城郊公园和疗养地开发。 第五是阳江的民俗风情,阳江风筝(另称“阳江纸鹞”)、赛龙舟、唱山歌、拉地网、高流圩、东水古法造纸等都上具有浓郁地到重阳,场景十分壮观。阳江“灵芝”风筝列入世界风筝十绝之一。阳江人在端午节历来有赛龙舟的风俗,其逆水赛龙舟和海上龙舟独具特色。拉地网是阳江海边渔民一种传统的浅海捕鱼方式,充满渔家风情,可将其开发成滨海旅游区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阳春的“高流圩”历史悠久,每年农历五月初四这天,各式木器、竹器、藤编织品云集高留河滩,四面八方的人们纷纷来此选购。这些工艺品做工精湛,久用不蛀,可开发成购物旅游项目。另外阳江的山歌、渔歌也颇有地方特色。 第六是沿海城市共有渔港风貌,但阳江是广东举足轻重的重要“鱼仓”:闸坡渔港是全国十大渔港之一,阳东东平渔港、阳西沙扒和溪头渔港都是省重点渔港。渔港本身就是独特的旅游资源,渔船出海、归航、抛锚、渔业生产和经营等一系列场景都是十分诱人的作物景观。最后说说阳江地方特产资源,阳江物产丰富,是个天然的海鲜王国,鱼、虾、蟹、贝、藻类一应俱全,并盛产对虾、龙虾、鲳鱼、马鲛、石斑、海参、鲍鱼等名贵海鲜。“到阳江,吃海鲜”,来阳江的游客千万别错过一饱口福的机会。阳江土特产以“阳江三宝”和“阳春三宝”最为著名,“阳江三宝”是指阳江豆豉、阳江小刀和阳江漆器;“阳春三宝”指阳春产的春砂仁酒、蛇鞭蛤蚧酒和三蛇酒。另外,东平虾酱、大八益智、阳春马水桔也是出名的特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