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的成因与防治
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引言:近年来,中国的大部分城市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导致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雾霾所带来的健康危害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探讨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雾霾天气主要源于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燃煤等大气污染源的排放。
这些排放物中含有硫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有害气体和微小颗粒,它们在大气中逐渐聚集并形成雾霾。
此外,气象条件也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因素,高湿度和稳定的大气层使得雾霾更容易产生并持续。
二、雾霾天气的危害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雾霾天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免疫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长期暴露在雾霾中,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脏病、肺部感染等疾病的风险增加。
尤其是对老人、儿童和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来说,这些危害更为严重。
2.对环境的危害雾霾天气对生态环境造成一系列的伤害。
它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植物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减少氧气的释放,造成地面和水域的氧气浓度下降。
此外,雾霾中的颗粒物沉积在土壤表面,对土壤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粮食安全。
三、应对措施1.加强环保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加强对大气污染的监管力度,完善与大气污染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违规排放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提高环境执法效力。
2.减少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加大对机动车尾气的治理力度,推动更多的车辆使用清洁能源。
同时,对于高污染工业企业,要加大排放标准的严格监督,鼓励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变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燃煤发电的比例。
推动行业和居民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4.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加大对空气污染防治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开拓新的减排技术和设备,提高污染物治理的效率和能力。
结论:雾霾天气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4年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以长春市为例》范文

《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以长春市为例》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雾霾天气逐渐成为我国许多城市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
长春市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深受其害。
雾霾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雾霾天气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对于改善长春市乃至全国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1. 自然因素(1)气象条件:长春市冬春季节气候干燥,风力较小,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为雾霾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2)地形因素:长春市地处平原地区,周边无高山阻挡,风力较弱,容易导致污染物在本地积聚。
2. 人为因素(1)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粉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是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
(2)汽车尾气: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也是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因素。
(3)冬季供暖:冬季为保证室内温度,大量燃烧煤炭等燃料,产生大量污染物。
三、解决对策1. 政策层面(1)加强法规建设: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对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等进行严格监管。
(2)推广清洁能源: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污染物排放。
(3)加强区域协同治理: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应对雾霾天气。
2. 技术层面(1)改进工业生产技术:通过技术改造,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2)发展新能源汽车: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建设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空气质量状况,为治理提供依据。
3. 社会层面(1)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2)鼓励绿色出行:鼓励公众采用公共交通、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汽车使用。
(3)加强学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加强环保教育,培养下一代环保意识。
四、结论雾霾天气的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法规建设和技术创新,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降低污染物排放,公众应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2024年西安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范文

《西安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西安市面临着严重的雾霾天气问题。
雾霾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对西安市雾霾天气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安市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1. 自然因素(1)气候条件:西安地处内陆,四季分明,秋冬季节干燥少雨,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
(2)地形因素:西安地处河谷地带,风速较低,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2. 人为因素(1)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等污染物是雾霾形成的重要来源。
(2)交通排放: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也是雾霾的主要成分之一。
(3)生活污染: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燃煤排放等也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
三、治理措施分析针对西安市雾霾天气的成因,应采取以下治理措施:1.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1)严格落实环保法规,对高污染企业进行整改或关闭。
(2)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3)加强工业废气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废气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2. 优化交通结构(1)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2)加强公共交通建设,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3)实施交通限行措施,减少高峰期车辆拥堵和尾气排放。
3. 控制生活污染源(1)加强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管理,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2)推广清洁能源,减少燃煤排放。
(3)加强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4. 增加绿化面积(1)加大城市绿化投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和植被覆盖率。
(2)鼓励市民种植绿植,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3)通过增加绿化面积来改善空气质量、减轻雾霾的影响。
5. 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区域性治理措施:与其他省份或城市建立合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技术共享、治理成果共享。
此外,定期举办雾霾防治专题会议和经验交流会也是提高区域性治理效果的途径之一。
《2024年西安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范文

《西安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篇一一、引言近年来,西安市频繁遭受雾霾天气的困扰,空气质量显著下降,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针对这一严峻问题,本文将对西安雾霾天气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
二、西安市雾霾天气成因分析1. 气候条件西安地处内陆,四季分明,冬季干燥寒冷。
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大气层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导致雾霾天气频发。
2. 工业排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安的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工厂、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是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交通排放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此外,道路扬尘、建筑工地等也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形成。
4. 城市绿化不足城市绿化是缓解雾霾天气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西安城市绿化水平相对较低,绿地面积不足,无法有效吸收和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
三、治理措施分析1. 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对于排放不达标的工厂,应采取限产、停产等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2. 改善交通结构优化交通结构,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加强交通管理,减少道路拥堵和车辆怠速排放。
此外,应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3.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加大城市绿化投入,增加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通过植树造林、建设公园、增加绿地等方式,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净化空气质量。
4. 实施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机制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站,实时监测空气质量状况。
一旦出现雾霾天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市民采取防护措施。
同时,根据空气质量状况,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保护环境。
同时,加强学校环保教育,培养下一代环保意识。
四、结论综上所述,西安雾霾天气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治理。
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应对思考

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应对思考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应对思考一、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雾霾天气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主要成因包括气象因素和人为因素。
1.气象因素气象因素是影响雾霾天气的主要自然因素。
首先,大气稳定是雾霾的先决条件。
在静稳高压天气系统下,空气不易流动,导致污染物积累。
此外,低气温、高湿度和弱风等气象条件也有助于雾霾的形成。
冬季天气寒冷且湿度较高,这种气象条件容易导致湿大气中的颗粒物和污染物聚集形成雾霾。
2.人为因素除了气象因素,人为活动也是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
人类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等活动都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这些污染物与气象条件相结合,形成雾霾。
其中,燃煤和汽车尾气是最主要的污染源。
燃煤是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而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污染物是雾霾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交通运输中的汽车尾气排放也是雾霾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在城市交通密集地区,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释放量非常大。
二、雾霾天气带来的问题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
1.健康问题雾霾天气中,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细颗粒物能够直接进入肺部,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如呼吸道感染、哮喘、支气管炎等。
同时,有害气体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等也有一定的损害作用,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癌症等疾病的发生。
2.交通问题雾霾天气会导致交通事故频发。
能见度降低,道路湿滑,驾驶员视线受阻,易造成交通事故。
此外,部分城市还会实施交通限制措施,如交通管制、封闭道路等,给交通运输带来不便。
3.经济问题雾霾天气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雾霾会影响旅游业和商业活动。
雾霾天气下,景点的游客数量减少,商业活动受到限制,旅游和商业收入减少。
其次,工厂和企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雾霾天气会导致能源消耗量增加,加大了工厂的运营成本。
同时,雾霾天气也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影响工作效率,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目录一、引言二、雾霾的成因1. 大气污染物排放2. 气象条件不利3. 化学反应4. 扬尘污染三、雾霾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 经济影响3. 生态环境影响四、雾霾的防治措施1. 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2. 加强环境监测与预警3. 推行清洁能源4. 提倡绿色出行和节能减排5.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五、结论一、引言雾霾是近年来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其对人体健康、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应对雾霾问题,本文将探讨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二、雾霾的成因1. 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燃煤和燃油的使用等。
其中,燃煤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其释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会在大气中形成细颗粒物,导致雾霾的形成。
2. 气象条件不利气象条件对雾霾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大气稳定不动、湿度高、风速低时,细颗粒物更容易停留在空气中,形成雾霾。
3. 化学反应大气中的污染物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有毒有害物质,如臭氧、硝酸、硫酸等。
这些物质进一步加剧了雾霾的程度。
4. 扬尘污染扬尘污染是雾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城市建设、工地开发、道路扬尘等过程中,大量的粉尘物质进入空气中,加重了雾霾的形成。
三、雾霾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雾霾中的细颗粒物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产生刺激或损伤。
长期暴露于雾霾中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甚至导致肺癌等严重健康问题。
2. 经济影响雾霾天气会对交通、航空、能源等产生巨大影响。
能见度降低将影响交通运输的效率,航班取消或延误会导致巨额经济损失。
同时,由于雾霾对农作物的影响,农业产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使得食品价格上涨。
3. 生态环境影响雾霾中的化学物质不仅对人类健康有害,也对植物和水体等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危害。
植物叶片上的细颗粒物阻碍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雾霾天气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雾霾天气的成因及治理措施雾霾天气的成因及治理措施一、引言近年来,雾霾天气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无法忽视的环境问题之一。
大量的烟雾和颗粒物悬浮于空气中,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健康,还对环境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成因和治理措施两个方面,对雾霾天气进行探讨。
二、成因1. 污染物排放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是人为排放的污染物,尤其是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工业生产、交通尾气、燃煤、机动车和工地扬尘等都是污染源。
这些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后会与水蒸气和气候条件相互作用,形成雾霾。
2. 天气条件雾霾天气的发生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尤其是冷锋、高压、静风等。
这些天气条件导致大气稳定层高度降低,底层的污染物无法扩散,从而形成雾霾。
3. 化学反应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在大气中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形成次级污染物,如二次颗粒物和臭氧。
这些次级污染物也是雾霾的主要成因之一。
三、影响1. 健康影响雾霾天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
细颗粒物和臭氧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免疫系统问题等。
长期暴露在雾霾天气下,人们容易患有慢性咳嗽、哮喘、肺癌等疾病。
2. 环境影响雾霾天气对环境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颗粒物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农作物和饮用水源的安全。
臭氧会破坏植被,导致光合作用减少,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此外,雾霾天气还会影响能见度,给航空和交通带来不便。
3. 经济影响雾霾天气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雾霾导致人们的健康问题增加,医疗费用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
其次,雾霾对农作物的损害会导致农产品减产,给农民的收入带来压力。
另外,雾霾天气还会影响旅游业和城市形象,降低投资和人才流动性。
四、治理措施1. 清洁能源的推广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推广清洁能源是减少雾霾的有效途径之一。
可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
此外,鼓励人们使用电动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2. 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加强对工业企业和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源的监管和治理。
《2024年浅谈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范文

《浅谈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雾霾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对交通、农业、能源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雾霾天气的成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二、雾霾天气的成因雾霾天气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气象条件、污染物排放以及大气化学反应等。
1. 气象条件气象条件是影响雾霾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气温逆层出现时,空气流动性差,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悬浮物不易扩散,为雾霾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同时,长期的高温干旱气候以及寒潮等极端天气现象也会加剧雾霾天气的发生。
2. 污染物排放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
这些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不断累积,为雾霾天气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3. 大气化学反应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大气中的污染物会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
这些二次污染物会进一步加剧雾霾天气的严重程度。
三、治理雾霾天气的措施针对雾霾天气的成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治理:1. 优化能源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
如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使用。
2. 强化污染源控制严格控制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实施严格的环保标准。
同时,加强城市扬尘污染的治理,如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等。
3. 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增加绿地面积。
绿植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减轻雾霾天气的严重程度。
同时,绿化还可以改善城市气候环境,提高空气质量。
4. 实施区域联防联控由于雾霾天气往往具有跨区域的特点,因此需要实施区域联防联控策略。
各地区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治理,共同应对雾霾天气。
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鼓励公众采取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方式,减少个人污染物的排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雾霾天气的成因与防治————————————————————————————————作者: ————————————————————————————————日期:ﻩ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丁紫园学号:1311010106临班:89班16号关于雾霾天气的成因与防治我的家乡在海南那里山清水秀,空气新鲜,那里有碧海蓝天,还伴有椰风海韵,一度认为雾霾离我的小岛很远,但是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和海南日报的一篇《雾霾距离海南岛多远》的报道后我深深地感觉雾霾的危害,通过查资料和阅读作品我对雾霾有了更深的了解。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家日益繁荣昌盛。
近年来,我国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也仍存在着许多环境问题。
特别是近年来的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由于这是一种罕见的天气现象很多人只是把它当做普通的雾天来看,并未意识到其危害。
早在1952年,英国伦敦就被雾霾笼罩,并在当时被称为雾都。
当时,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伦敦政府对这一情况立即做出反应,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
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
1980年代后,伦敦政府先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了不同的防治措施。
在我们的邻邦日本,他们都称雾霾为毒气,并且愿意帮助中国来治理雾霾天气。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人们都对雾霾天气如此恐惧呢?下面我就来说说什么是雾霾。
霾也叫雾霾(烟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
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
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雾霾的文化现象在西方国家的历史上,工业革命后世界很多城市都曾经体验过“雾霾之殇”。
刺鼻的浓雾最初被人们视为社会发展的象征,引发了多种奇特文化现象,刺激了艺术家们的创作,大雾之下,莫奈的英国议会系列作品、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纷纷问世。
后来雾霾博物馆也悄然走进人们的视线。
例如:多诺拉:为烟雾事件建立雾霾博物馆,博物馆中展示了多诺拉烟雾事件的珍贵文物和文献资料。
此外,博物馆还通过举办趣味运动会和戏剧演出等活动向人们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我国,我国是不是也可以向西方学习建立起相似的文化体系,文人作家是否也可以出版一些用以警醒世人的作品流传并继承下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雾霾天气的成因据气象专家介绍,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污染物排放量大。
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大型城市,城市运行带来的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非常大,当污染扩散条件不利,污染源排放污染物难以扩散,空气污染随之加重。
特别是2012年12月以来,整个华北地区处于极端低温天气,同比温度比往年要低,由于低温导致燃煤采暖排放量相应增加,这个影响也比较大,所以根本原因还是污染物排放大。
第二,扩散条件不利。
近期极端不利的污染扩散条件是形成污染过程的直接原因。
由于地面闭合低压控制,地面风速减少,湿度加大,并且逐渐形成了进风逆温和大雾极端天气扩散,持续积累造成本次污染过程。
第三,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
由于PM2.5污染区域性以及相关联区域污染传输,也是形成重污染的重要因素。
近期,周边地区污染水平明显高于我们城区,特别是大范围,大区域尺度内污染物的输送排放污染物相叠加,使PM2.5污染物浓度水平进一步升高,也客观上加重了污染水平。
此外,大气污染涉及还到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面。
以北京地区为例:一是最远达到几百公里之外的植被遭到破坏,裸露的表土大量增加,沙尘远距离运输到城市;二是城乡结合部继中心城区之后大兴土木,五六环外尘土飞扬;三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污染物排放,包括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炒菜油烟、加油站和家居装修的挥发物等;四是周边城市重化工业污染物排放,如周边城市对北京PM 2.5排放的贡献度接近四分之一。
雾霾天气的危害由于雾霾天气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而这些物质在日常生活中也对人有危害,现在将他们组合在一起对人体的危害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危害呢?1、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
2、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体健康。
3、冬季遇雾、霾天气时,若遇空气污染严重可能形成烟尘(雾)或黑色烟雾等毒雾,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
4、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
5、空气污染严重,很容易引起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雾霾天气的防治从各种资料上得知雾霾天气不仅在中国出现过在伦敦、洛杉矶等城市也出现过。
这是社会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
在雾霾天气开始不久,多支环保股涨停。
不仅如此,这次雾霾天气还造成了更远的影响,它让所有人深刻地开始了反思:无节制的发展将会怎样?我们真的要像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那样,造成了惨痛的教训才会亡羊补牢?我们应该怎么做?国外的环保用了30-50年,我们呢?作为一个大学生我认为治理雾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使用清洁燃料。
雾霾中含有许多化学物质而这些物质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废气,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
中国应大力引导向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转变,取代烧煤、石油等污染性危害性大的方式。
对使用高科技的企业实行鼓励政策,关闭或惩罚使用危害性大的燃料的企业。
2、改善公共交通。
拥挤的道路和严重的汽车尾气排放同样是摆在城市面前的挑战。
中国的公共交通系统在绿色发展方面还是很有潜力的。
在伦敦,实行拥堵费制度,对在高峰时段的车辆征收一定费用,以此来抑制不必要的道路占用,鼓励城郊居民拼车或坐公共公交。
在美国,政府要求大型企业鼓励员工拼车或乘公共交通,或者骑自行车上班。
这些经验中国都可以学习。
3、政府务必求真务实的去做好治霾工作。
2013年1月24日至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听取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温家宝表示,最近的雾霾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都造成影响,我们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用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4、这是一项全民活动,这是每个人不可推辞的义务,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倡导大家一起行动,一起保护我们的家园。
在未来几十年,或者至少数年中国仍会面临空气不够健康的问题。
这正需要我们一起保护家园,共建和谐未来。
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中国一定会更美,最后我想对大学生说:学好地理知识才能防灾避险,造福人类,一切从我做起。
雾霾天气的防治发展方向中国要建设宜人、宜居、宜游、宜商的国际大都市,城市布局、工业结构、管理水平都必修进行全面调整。
这个调整过程,就是建设绿色、环保和美丽中国的过程。
总体上来说,大城市的空气污染比中小城市严重得多,北方比南方严重。
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人口在100万至200万之间。
此外,在中国局部地区,污染物相互作用,并且与来自附近城市和工业区的污染叠加,形成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
因此,随着烟雾、阴霾、酸雨发生频率增加,这些区域的环境质量总体上在下降。
因此未来防治的发展方向是:必须尽快在顶层设计层面提出大气污染“治本之策”。
一方面,随着未来十年城镇化率的持续提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物排放源防治的水平,一定要跟得上城镇化建设进度。
另一方面,环保部门不能只当生态修复和事故处臵的“消防队”,也不能只当严防死守环境风险而疲于奔命的“守门员”,环境保护必须充分介入到工程审批、发展规划、经济政策之中,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这样既节约了财政资金,才能建设好绿色、环保和美丽的中国。
李克强总理在北京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时表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中国政府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今后将在京、津、冀等地区开展PM2.5监测并公布信息。
人们希望安居乐业增收,也希望天蓝地绿水净,作为政府,有责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
虽然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成为发展的短板,但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打破这一瓶颈的制约。
他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调动3.4万亿人民币资金投放到生态环保的领域,将以节能减排作为结构调整和创新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到2015年使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中国有能力、有信心解决雾霾天气所带来的影响。
通过对雾霾天气的状况、成因、危害及防治的进行分析与研究,国家提出了对当前如何建设好绿色、环保和美丽的中国、保护我们绿色的家园、实现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
治理雾霾,根治大气污染,让城市充满清新的空气,才能让百姓更加健康幸福地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呵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已刻不容缓。
虽然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课题,虽然我们面对的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但有政府有效应对,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共同担当,一个清新秀美的生态文明城市,必将向我们款款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