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回收工艺讲解
硫回收操作法解读

硫回收操作法试行目录1.0简介2.0工艺描述2.1 工艺流程描述2.2 公用工程系统3.0操作与控制说明3.1 催化剂处理3.1.1 克劳斯催化剂活化3.1.2 超优克劳斯催化剂3.1.3 超级克劳斯催化剂3.2 正常操作3.2.1 操作变量与控制3.2.2 硫锁斗的堵塞3.2.3 考虑要点3.3 工艺控制,报警和安全保障系统3.4 温度失控3.4.1 克劳斯反应器内部着火3.4.2 超级克劳斯反应器内温度失控3.4.3 液硫槽中着火4.0试车4.1 简介4.2 废热锅炉和冷凝器的清扫4.2.1 废热锅炉/克劳斯冷凝器4.2.2 超级克劳斯冷凝器4.3 公用工程与仪表系统的试车4.4 燃料气引入与干燥4.4.1 引入4.4.2 简化轮廓图4.4.3 详细轮廓4.5 装填催化剂5.0原始开车5.1 装填催化剂后的升温5.2 引入原料气以前的准备工作5.3 引入原料气5.4 超级克劳斯投入使用5.5 液硫槽开车6.0停车6.1 概述6.2 短期停车步骤 (热备用)6.3 长期停车步骤(全面停车))6.4 液硫槽停止运行6.5 自动停车(跳车)6.6 自动停车 (跳车) 后的再次启动6.6.1 装置已经过升温而且硫磺在设备中时的再次启动6.6.2 装置为冷态而且硫碘在设备中时的再次启动6.6.3 硫磺不在设备中时的再次启动7.0安全S 监测设备7.1 环境 H27.2 特殊安全措施和工业卫生7.3 急救措施7.4 毒性数据S的生理影响7.4.1 H2的生理影响7.4.2 SO2S 的性质与毒性影响7.4.3 H2性质与毒性影响7.4.4 SO27.4.5 硫粉尘7.5 着火与爆炸数据8.0故障排除8.1 简介8.2 工艺问题8.2.1 概述8.2.2 烧嘴 & 燃烧室8.2.3 反应段8.2.4 焚烧炉8.2.5 液硫槽8.2.6 低硫回收8.2.7 压力降8.2.8 堵塞8.2.9 温度失控8.3 机械问题8.3.1 运行问题8.3.2 点火器8.3.3 锅炉或冷凝器泄漏8.3.4 耐火材料8.3.5 波动与携带的碳氢化合物8.3.6 腐蚀8.4 硫回收装置运行时的关键区域9.0维护9.1 设备9.1.1 洗涤器/气液分离罐9.1.2 预热器&再热器9.1.3 烧嘴9.1.4 燃烧室9.1.5 废热锅炉9.1.6 硫冷凝器9.1.7 反应器9.1.8 硫聚结器9.1.9 焚烧炉9.1.10 硫锁斗9.1.11 液硫槽9.1.12 液硫槽中的蒸汽盘管9.1.13 运行设备9.1.14 管道与阀门9.1.15 分析仪10.0附录:安全数据表1. 简介硫回收装置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处理来自煤基化工装置的酸性废气。
硫回收培训资料整理(ppt34张)

理论硫回收转化率 第一个反应器 ~ 第二个反应器 ~ 第三个反应器 ~
93% 95% 97%
远远无法达 到环境排放 标准要求
催化加氢吸收为尾气处理技术,可提高硫 回收工艺的硫回收率,可达99.8%以上。
低温斯科特工艺原理(加氢还原吸收法) 催化加氢段
在加氢反应器中,通过填装古钴钼催化剂,在200~260℃反应温度及常压下将尾气 中所有的硫化物进行加氢还原。 二氧化硫和单质硫的还原反应分别为: SO2+3H2 →H2S+2H2O+heat S8+8H2 →8H2S +heat 通常情况下CO具备加氢还原反应所需氢气量。同时在反应器中发生如下变换反应 生成部分氢气: CO+H2O →H2+CO2+heat 同时发生如下水解反应: COS+H2O →H2S+CO2+heat CS2+2H2O →2H2S+CO2+heat
直接氧化法包括气相和液相两种,气相直接氧化法的主要代表 是Clinsulf-Do法,在固体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将H2S氧化为 元素硫。液相直接氧化法主要有:Lo-Cat法、Stretford法、 Sulferox法、PDS法。
选择性氧化法主要有SuperClaus工艺、Selectox系列工艺、 Modop工艺。
硫磺回收工艺发展
富氧克劳斯法
传统的克劳斯(Claus Process)硫磺回收工艺是以空气作为氧化剂。 增加空气中氧浓度或使用纯氧替代空气,可以提高现有克劳斯装 置的尾气处理能力。用富氧空气代替空气可相应减少惰性气N2的 进入,当工厂需要增加克劳斯装置的能力时,采用富氧工艺改造, 投资可大大低于新建一套装置。同时尾气量的减少,也使装置的 能耗降低,硫回收率进一步提高
硫磺回收工艺

硫磺回收工艺硫磺回收装置包括硫磺回收、尾气处理、尾气焚烧、液硫脱气和液硫成型五个部分,处理溶剂再生和酸性水汽提来的酸性气。
1、制硫部分自酸性水汽提及溶剂再生装置来的酸性气经酸性气分液罐分液后进入酸性气燃烧炉。
酸性气分液罐排出的酸性液,自流至酸性液压送罐,经酸性水泵送到装置外(酸性水汽提装置)处理。
在炉内,根据制硫反应需氧量,通过比值调节严格控制进炉空气量,使进炉酸性气中的H2S约有65%直接生成元素硫,过程气经制硫余热锅炉发生1.2MPa(g)蒸汽回收余热,再经一级冷凝器发生0.4MPa低压蒸汽,同时将过程气中的元素硫冷凝为液态并分出进入液硫池。
根据反应温度要求,一级冷凝器后的过程气与制硫燃烧炉后的高温气流通过高温掺合阀,按要求混合后进入一级转化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过程气中的H2S和SO2进一步转化为元素硫,自一转出来的高温过程气进入过程气换热器,与自二冷出来的过程气换热后,再进入二级冷凝器,过程气经二级冷凝器发生0.4MPa蒸汽并使元素硫凝为液态,液硫捕集分离后进入液硫池;由二级冷凝器出来的过程气再经过程气换热器加热后进入二级转化器,使过程气中剩余的H2S和SO2进一步发生催化转化,二转出口过程气经三级冷凝器发生0.4MPa蒸汽并使元素硫凝为液态,液硫被捕集分离进入液硫池,尾气经尾气分液罐分液后进入尾气处理部分。
液硫池的液硫,经脱气处理,液硫中的有毒气体被分出,送至尾气焚烧炉焚烧。
脱气后的液硫用泵送至液硫成型或至液硫装车。
2、尾气处理部分以焦化干气作燃料,在还原炉的燃烧室内进行次化学当量燃烧,产生还原性气体(H2、CO),自制硫尾气分液罐出来的制硫尾气,与该还原气在混合室内混合,被加热到300℃左右进入加氢反应器,在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氢水解反应,将SO2、S X、CS2、COS等还原为H2S。
从尾气加氢反应器出来的气流经蒸汽发生器发生0.4MPa蒸汽回收热量后进入尾气急冷塔,与急冷水直接接触降温。
硫回收工艺流程

硫回收工艺流程
《硫回收工艺流程》
硫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但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传统上被视为污染物处理。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硫的回收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硫回收工艺流程是将工业废气和废水中的硫化物提取出来并转化为有用的化工产品的技术过程。
其主要步骤包括废气和废水的处理、硫化物的提取和硫的转化。
首先,废气和废水中的硫化物需要经过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接着,通过化学反应或者生物酶的作用,将硫化物从废水中提取出来,并进行纯化和浓缩。
最后,经过一系列的化工反应和分离过程,将提取出来的硫化物转化为硫磺或者其他硫化合物,实现硫的回收和再利用。
硫回收工艺流程不仅可以减少工业废气和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将硫化物转化为有用的化工产品,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
此外,这一技术的应用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提升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竞争力。
总之,硫回收工艺流程具有重要的环保和经济意义,对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硫回收工艺流程将在化工生产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硫磺回收装置工艺原理ppt课件

0.23
孤岛
85.12
11.61
2.09
0.43
辽河
85.86
12.65
-
-
伊朗(轻质)
85.14
13.13
-
-
美国(堪萨斯)
84.20
13.00
1.90
0.45
俄罗斯
83.90
12.30
2.67
0.33
墨西哥
84.20
11.40
3.60
-
(C+H)% 99.60 98.46 99.07 96.73 98.51 98.27 97.20 96.20
第四节 CLAUS法工艺的热力学基础
二、燃烧炉内高温热反应的复杂性
第四节 CLAUS法工艺的热力学基础
三、燃烧炉内的主要反应
第四节 CLAUS法工艺的热力学基础
四、燃烧炉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第四节 CLAUS法工艺的热力学基础
四、燃烧炉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第四节 CLAUS法工艺的热力学基础
四、燃烧炉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一、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
1、石油及其馏分中的硫分布 高硫石油 含硫石油 低硫石油
2、硫在石油及其馏分中的存在形态 活性硫化物 非活性硫化物
第一节 建设硫磺回收装置的意义
原油名称
C%
H%
S%
N%
大庆
85.87
13.73
0.1
0.16
胜利
86.26
12.20
0.8
0.41
大港
85.67
13.40
0.12
第二节 相关物质性质及危害
固 体 硫 磺
粒 状 硫 磺
焦炉煤气脱硫及硫回收工艺分析

焦炉煤气脱硫及硫回收工艺分析焦炉煤气脱硫工艺中常用的方法有吸收法、催化氧化法和膜法等。
其中,吸收法是一种较常用的脱硫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将煤气经过吸收液(如碱液或氨液)进行接触,使H2S被吸收并转化为硫化物,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催化氧化法则是利用催化剂将H2S氧化为硫,达到脱硫的效果。
膜法则是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H2S从煤气中分离出来,实现脱硫。
吸收法中较为常用的是碱液吸收法。
碱液吸收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脱硫效果较好,但对于含有高浓度的H2S的煤气来说,在吸收液中可能会生成大量的硫化物,导致液氨浴中硫化物过多,降低硫吸收效果。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入硝酸铁和硝酸铝等添加剂,改善液氨浴的性质,提高脱硫效果。
催化氧化法主要是通过催化剂(如氧化铁、氧化锌等)将H2S氧化为硫,其中反应产物为SO2、在焦炉煤气中,SO2含量较高,通过反应器中催化剂的作用,可以将H2S和SO2相互转化,使SO2被还原为硫,并回收利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H2S含量较高的煤气,可以有效地将H2S转化为有价值的硫。
膜法则是利用特定的膜材料,通过选择性透过性将煤气中的H2S分离出来。
膜法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脱硫效果好等优点,但因为膜材料对不同的气体有不同的透过性,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膜材料来实现脱硫。
在焦炉煤气脱硫的基础上,硫回收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焦炉煤气中的硫资源。
目前常用的硫回收技术有硫磺回收、硫纵向深度利用和硫脱硫液回收等。
硫磺回收是将焦化炉煤气中的SO2和氢气反应生成硫磺,然后收集硫磺进行回收利用。
硫纵向深度利用是将硫经过高温和高压加工,制成硫酸、硫酸铵和硫化铵等化工产品。
硫脱硫液回收则是利用含氢气的溶液将气中的硫含量吸收,生成硫酸铵和硫化铵等化学品。
综上所述,焦炉煤气脱硫及硫回收工艺分析主要包括吸收法、催化氧化法和膜法等不同的脱硫工艺。
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选择适合的工艺来降低煤气中的硫含量,并对焦炉煤气中的硫进行回收利用,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克劳斯法硫磺回收工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克劳斯法硫磺回收工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克劳斯法硫磺回收工艺技术是一种基于烟气脱硝过程中产生的氨气和二氧化硫反应,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磺的环保技术。
该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同时实现对硫磺的回收利用,具有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双重优势。
本文将介绍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技术原理克劳斯法硫磺回收工艺技术的原理是将烟气中的氨气通过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磺和水。
反应产物的固体硫磺可以收集进行后续利用,而水则通过水处理工艺排放。
该技术的反应原理如下:2NH3 + 3SO2 → 2NS + 3H2O此反应中,氨气是还原剂,二氧化硫则是氧化剂,二者在适当的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会发生反应生成硫磺和水。
该反应的温度范围一般在200-280℃之间,催化剂一般是金属催化剂,例如铝、铜、钯等。
二、技术现状目前,克劳斯法硫磺回收工艺技术已经在一些国家被广泛应用。
在中国,该技术也已经在一些大型污染源进行了应用和推广。
以煤电行业为例,河北、山东等地的一些电厂已经成功采用该技术进行烟气治理和硫磺回收。
此外,该技术在钢铁、石化、印染和纸浆等行业也有一定的应用和研究。
三、发展趋势1.技术改进和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克劳斯法硫磺回收工艺技术也不断进行改进和提升。
例如,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利用新型催化剂和增加反应温度对该技术进行改进,以提高硫磺回收率和降低催化剂使用量。
2.开发应用范围克劳斯法硫磺回收工艺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煤电、石化、钢铁等行业,还可以应用于废气处理和工业锅炉烟气处理等领域。
此外,该技术可以和其他技术进行联合应用,例如与湿法脱硫技术结合,以进一步提高治理效果。
3.扩大市场需求四、结论克劳斯法硫磺回收工艺技术是一种环保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实现硫磺的回收和利用。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和推广,并且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人们对环保技术需求的不断增加,克劳斯法硫磺回收工艺技术将会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克劳斯法回收硫工艺原理

克劳斯法回收硫工艺原理克劳斯法回收硫的基本反应如下:H2S+1/2O2→S+H2O (1)H2S+3/2O2→SO2+H2O (2)2H2S+SO2→3S+2H2O (3)反应(1)(2)在燃烧室中进行,在温度1150℃-1300℃,压力0.06MPa和严格控制气量的条件下,将硫化氢燃烧成二氧化硫,为催化反应提供(H2S+CS2)/SO2为2/1的混合气体。
此气体通过AL2O3基触媒,按反应(3)生成单质硫。
2.2流程叙述来自上游甲醇洗工序的酸性气温度为37.2℃,压力为0.22MPaG,经进料管分离罐(V1301)分出挟带液后,按一定比例分成两股,其中一股去H2S燃烧炉(F1301)。
该流股经过控制阀后压力降为0.06 MPaG进入H2S燃烧炉(F1301),在H2S燃烧炉(F1301)中,酸性气和一定比例的反应空气发生燃烧反应,反应生成SO2的和燃烧反应剩余的H2S进一步发生部分克劳斯反应,反应后的酸性气体温度可达800℃以上。
高温酸性气随后进入H2S余热回收器(E1301)回收器废热并副产蒸汽,同时将反应生成的单质硫部分冷凝。
H2S余热回收器(E1301)一共有四程换热管(PASS1~4)回收本工序工艺气的废热,高温酸性气废热的回收是通过其中的第一、二换热管(PASS1、PASS2)进行的。
高温酸性气全部通过PASS1后温度降为600℃,然后分成两股,其中一股流经PASS2温度进一步降至185℃,然后和未经过PASS2的流股混和。
通过调整两个流股的比例可使混合后的温度控制在约300℃。
混合后的酸性气流股和进料器分离罐(V1301)后未进入H2S燃烧炉(F1301)的旁路酸性气体混合后温度降至230℃、压力0.04MPaG进入克劳斯反应器(R1301)一段。
在该段床层酸性气中的H2S和SO2在催化剂LS-971和LS-300的作用下发生克劳斯反应生成单质硫,H2S的转化率为80%~85%。
流出反应器的酸性气体温度约为340℃,经过H2S余热回收器PASS3回收器废热后,温度降为175℃,同时绝大部分的单质硫被冷凝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级冷凝冷却器(61-W05)出口的制硫尾气经过尾气分液罐,液 硫通过硫封罐(61-B02E)后进入液硫池(61-B06)回收。煤气 水分离膨胀气和酚回收酸性气经过酸性气分液罐(61-B01)混合 的混合酸性气和尾气分液罐的尾气进入尾气焚烧炉(61-F02)。 尾气焚烧炉(61-F02)通过燃烧燃料气和由鼓风机(61-V02)来 的空气,炉膛温度达到600℃左右,在高温下,尾气中的非二氧化 硫硫化物全部氧化为SO2;氧含量控制在2~3%(v)的高温烟气先 后经过中压蒸汽过热器(61-W07)、尾气炉中压废热锅炉(61W08)、尾气炉低压废热锅炉(61-W09),烟气温度下降至 165℃左右至氨法脱硫尾气处理单元。尾气炉中压废热锅炉产生的 4.5MPa(g)中压饱和蒸汽与制硫余热锅炉产生的4.5MPa(g)中压 饱和蒸汽合并进入中压蒸汽过热器(61-W07),过热后的 4.43MPa(g),435℃中压过热蒸汽全部输出并入中压蒸汽管网。 尾气炉低压废热锅炉产生的0.5MPa(g),158℃低压饱和蒸汽与一、 二级冷凝冷却器(61-W02、03)产生的0.5MPa(g),158℃低 压饱和蒸汽合并,少部分供装置保温伴热自用,其余输出并网。
一级硫冷凝器出口的低温过程气与反应炉后的 6.5%高温气流混合后,温度达到250℃左右进入 一级转化器(61-C01),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H2S与SO2进行Claus反应生成元素硫( H2S + SO2 →S + H2O ),COS和CS2进行水解反应生 成H2S;过程气温度升高至315℃左右先进入过 程气换热器(61-W04)与二级冷凝冷却器 (61-W03)出口的低温气流换热后再进入二级 冷凝冷却器(61-W04),生产0.5MPa(g)低压 饱和蒸汽,过程气温度降至165℃左右。在一级 转化器中Claus反应生成的元素硫被冷凝为液体 硫磺。液硫通过硫封罐(61-B02B/C)后进入液 硫池(61-B06)回收
冷凝冷却器产出的液态硫磺进入液硫脱气池,循环脱气法 是往液硫脱气池中注入少量喹啉做催化剂,促使以多硫化 物形式存在于液硫中的H2S分解;再通过液硫脱气泵 (61-P02)的循环—喷洒过程使H2S逸入气相,用吹扫 气—N2将H2S赶出,废气用蒸汽喷射器(61-X23)抽出 至尾气焚烧炉焚烧。 脱气后的液硫用液硫提升泵(61-P03)将其送至液硫成 型机(61-X25),成型为半圆颗粒状的固体硫磺;固体 硫磺落入称重码垛机(61-X26)料仓(61-B10),经 称重、包装、缝口、码垛后进入库棚存放,产品外运出厂。
●克劳斯硫回收+斯科科尾气处理工艺 ●两级克劳斯反应+超级克劳斯(催化氧化)+氨法脱硫 ●两级克劳斯反应+氨法脱硫
工艺流程
H2S和烃类在燃烧炉中高温下和O2 发生 复杂燃烧反应:
2H2S + 3O2 →2SO2 + 2H2O 2H2S + O2 →2S + 2H2O CH4 + SO2 →COS + H2O + H2 CH4 + 2S2 →CS2 + H2S 2Cn H2n + 3nO2 →2nCO2 + 2nH2O
本装置主要操作条件
制硫燃烧炉温度: 1250~1500℃ 一级转化器进口/出口温度: 240~260℃/310~320℃ 二级转化器进口/出口温度: ~210℃/~225℃ 制硫余热锅炉出口温度/蒸汽压力: 300~350℃/4.5MPa(g) 一、二、三级硫冷凝器过程气出口温度: ~165℃ 一、二级硫冷凝器产汽压力: 0.5MPa(g) 三级硫冷凝器过程气出口温度: 125~130℃ 三级硫冷凝器蒸汽压力: 0.1MPa(g) 尾气焚烧炉出口尾气温度: 550~650℃ 中压蒸汽过热器出口尾气温度: ~440℃ 尾气中压废热锅炉出口尾气温度: ~300℃ 尾气低压废热锅炉出口尾气温度: 165℃ 尾气焚烧炉出口尾气压力: 5~10 kPa(g) 尾气焚烧炉出口尾气流量: 78350nm3/h
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气项目硫回收 装置工艺说明
进入装置的主硫化氢酸性气和预洗闪蒸塔酸性气直接通 过制硫燃烧炉(61-F01)火嘴进入燃烧炉炉膛;由制 硫鼓风机(61-V01)供给的空气全部经过反应炉火嘴 进入炉膛。炉膛温度较高,达到1300℃左右,较高的 炉膛温度可以将主硫化氢酸性气和预洗闪蒸塔酸性气中 的烃类全部氧化分解,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煤气水 分离膨胀气和酚回收酸性气直接进入尾气焚烧炉。 反应炉后的高温气流有6.5%左右做为一级再热的高 温掺合(TV-0301)热源,其余高温气流进入制硫余热 锅炉(61-W01),产生4.5MPa(g)中压饱和蒸汽回收 余热,过程气温度降至350℃左右再进入一级冷凝冷却 器(61-W02)生产0.5MPa(g)低压饱和蒸汽,过程气 温度降至165℃左右,在反应炉内高温Claus反应生成 的元素硫被冷凝为液体硫磺。液硫通过硫封罐(61B02A)后进入液硫池(61-B06)回收。
15尾气焚烧炉 16乏汽空冷器 17液硫脱气泵 18液硫提升泵 19成型循环水泵 20制硫鼓风机 21尾气鼓风机 22制硫反应炉火嘴 23尾气焚烧炉火嘴 24高温掺合阀 25液硫成型机 26半自动包装码垛机 27内燃机叉车
本装置生产和处理能力(一期)
大唐国际克旗煤制气
硫磺回收
净化分厂
我国硫回收技术现状
1.概况
我国克劳斯法回收硫生产起步于六十年代中期,第一套工 业克劳置于1964年在四川天然气田建成投产 ,I971年在 山东胜利炼油石化)又成功地实现了以炼油厂酸性气为原 料的回收硫生产。从此揭开了我国硫回收技术发展的序幕。 经过近50多年时间不断地努力,我国的硫回收技术在科研、 设计和生产单位通力合作下,以提高硫回收率、减少环境 污染为目标,在完善工艺、改进设备方面巳取得显著进 步.迄今为止,国内已建成200多套回收硫生产装
置。其中,四川天然气田有多套装置,中国石化、 中石油炼油厂和有关石化企业的酸性气硫回收装置 有几十套,此外在建和拟建装置还有几十套。我国 硫回收装置酸性气供应情况,除天然气田装置气源 单纯,相对比较稳定外,炼油厂装置因受上游催化 裂化、加氢、焦化、液态烃脱硫和脱硫污水汽提等 多路供气装置和进厂原油加工处理量及含硫量波动 的影响,酸性气供量或H2S浓度变化幅度很大,烃 类夹带超标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为了保证装置连 续生产和成品硫磺质量,我国绝大多数装置均采用 操作弹性大、用酸性气燃烧炉出口高温过程气分别 调节一、二级转化器入口温度的外掺台法和直流式 工艺。
2. 目前国内主要工艺 克劳斯工艺是脱除气体中H2S并副产硫磺的一种最传统的工艺技术, 它包括燃烧室和催化反应器两部分。 在燃烧室内,进料气中硫化氢的三分之一燃烧成二氧化硫,生 成的二氧化硫和剩余的硫化氢进行克劳斯反应生成单质硫磺。离开 燃烧室的混合气体冷却降温,生成的硫磺被冷凝为液体后分离,气 体送催化反应器处理。在催化反应器内,含有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的 气体在克劳斯催化剂的作用下,继续发生克劳斯反应生成单质硫磺。 催化反应器可以串联设置以增加硫磺回收率,每个催化反应器的出 口气体经冷却降温,将生成的硫磺冷凝分离,使得下一级催化反应 器内的克劳斯反应得以继续进行。 从最后一级催化反应器来的尾气以及从液硫槽来的放空气中含 有一定的H2S、COS、Sx等硫化物,这些硫化物需要在通过焚烧后 才能放空
本装置主要设备
1一级转化器 2二级转化器 3硫封罐 4尾气分液罐 5排污膨胀器 6制硫余热锅炉 7一级硫冷凝器 8过程气换热器 9二级硫冷凝器 10三级硫冷凝器 11中压蒸汽过热器 12尾气中压废热锅炉 13尾气低压余热锅炉 14制硫反应炉
二级冷凝冷却器出口的低温过程气进入过程气换热器 (61-W04)壳程与一级转化器(61-C01)后的 315℃高温气流换热后,温度达到210℃左右进入二级 转化器(61-C02),在制硫催化剂的作用下,H2S与 SO2继续进行Claus生成元素硫;过程气温度升高至 220℃左右进入三级冷凝冷却器(61-W05),生产 0.1MPa(g)低压饱和蒸汽,过程气温度降至125~ 130℃。在二级转化器(61-C02)中Claus反应生成的 元素硫被冷凝为液体硫磺。液硫通过硫封罐(61B02D)后进入液硫池(61-B06)回收。三级冷凝冷 却器(61-W05)产生的0.1MPa(g)低压饱和蒸汽经过 乏汽空冷器冷凝为液态水返回三级冷凝冷却器(61W05)壳程循环使用。
主硫化氢酸性气规格(一期工程):
16340Nm3/h
硫化氢浓度30%
Claus硫回收年产硫磺约5.427万吨(一期)
环保要求
锅炉排污 排量:正常排放量2.1t/h 排放方式:连续 去向:循环水系统 组成:SS(悬浮物) <20mg/l; COD<30mg/l; pH值~9 回收方法:喷射器增压后至循环水回水管道 工艺废水 无
废气(尾气焚烧炉出口) 排量:正常排放量为78350Nm3/h,SO2浓度 ≤12600mg/Nm3; 排放方式:至大气; 去向:氨法脱硫;出口烟气温度165℃。 1.4 废渣 排量:单套正常排放量126立方米/次(3~5年排放一次) 排放方式:间断 去向:催化剂供应商回收或至渣场无害化填埋。 组成:Al2O3、TiO2 回收方法:催化剂供应商回收或至渣场无害化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