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培训之非织造布知识讲解
非织造PPT

成纤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是表征该高聚物远程 链结构的重要参数,它对于该高聚物的加工性能及所得纤网 的性能等具有明显的影响。当平均分子量相近时,分子量分 布宽度对流动曲线亦有明显的影响。
分子量分布宽度↑
剪切速率↓
非牛顿区负斜率↓
35
M n -数均分子量 M w -重均分子量
M -粘均分子量
32
二、 成纤聚合物的基本性质
纺丝成网法生产过程中聚合物经历了复杂的物 理变化,聚合物本身的性质对最终产品的质量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纺丝成网法聚合物原料 基本性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 高分子链结构对成纤高聚物性质影响 成纤高聚物分子间的作用力 高分子结构与结晶能力 成纤高聚物的热性质 不同聚合物原料还有不同的要求,如聚丙烯原 料的等规度和熔融指数,聚酯原料的粘度等。
第二篇 聚合物直接成网法非织造布
• 授课教师:许云辉 • 授课班级:10纺织工程 • 课程安排:2013年1~10周 • 课程总学时:40(课堂教学) • 教学实习学时:80
1
一、非织造材料的定义:
• 非织造布、非织造物、无纺织物、无纺布或不 •
织布 国标GB/T5709-1997定义:
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 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
38
分子量分布相似时,平均分子量对流动曲线的影响
39
2、高分子链结构对成纤高聚物性质影响
主链结构: 当聚合物主链结构引入双键时,由于诱导效应或共 轭效应,而改变链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引入与主链原 子不同价的原子、双键或环结构,则会改变链的柔性。 高聚物链的结构变化,均会改变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 小,和改变链的构型和晶格,以及分子间距离。 大分子链中侧基的性质 : 改变大分子链中侧基的性质,使分子中的电子云密 度重新分布,改变键的长度、能量和极性。由于未结合 原子和基团相互作用而引起大分子链的柔性发生改变, 同时对大分子链的平衡构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晶 格产生显著影响。
非织造学上——精选推荐

⾮织造学上第⼀章、⾮织造布⼀、定义: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法的组合⽽相互结合制成的⽚状物、纤⽹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内涵:不织布三、基本原理:1.纤维/原料的选择2.成⽹3.纤⽹加固(成形)4.后整理与成形四、⼯艺特点:1.多学科交叉:突破传统纺织原理,综合了纺织、化⼯、塑料、造纸以及现代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知识。
2.⼯艺过程简单,劳动⽣产率⾼。
3.⽣产速度⾼,产量⾼。
4.可应⽤纤维范围⼴。
5.⼯艺变化多,产品⽤途⼴。
6.资⾦规模⼤,技术要求⾼。
五、与传统织物⽐较:1.传统纺织品的结构特征:构成主体是纱线(或长丝)经交织或编织形成规则的⼏何结构2.⾮织造材料的结构特征:构成主体是纤维(呈单纤维状态)由纤维组成⽹络状结构必须通过化学、机械、热学等加固⼿段使该结构稳定和完整。
六、产品⽤途:医疗保健领域,⽇常清洁领域,家具及家⽤领域,个⼈卫⽣领域,服⽤领域,⽪具、鞋⼦等领域,汽车领域,农业领域,过滤材料,建筑材料,岩⼟和⽔利⼯程领域,休闲和旅游领域七、特点:1.介于传统纺织品、塑料、⽪⾰和纸四⼤柔性材料之间的材料2.⾮织造材料的外观、结构多样性3.⾮织造材料性能的多样性第⼆章、纤维:⼀、定义:长宽⽐⾄少为100的(1000以上),粗细⼀般为⼏微⽶到上百微⽶的柔软细长体,有连续长丝和短纤之分。
⼆、作⽤:1.纤维形成⾮织造材料的基本结构2.纤维形成⾮织造材料的加固成分3.纤维形成⾮织造材料的粘合成分4.既做主体,⼜做热熔粘合成分三、分类:四、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优缺点:1.多数化学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于天然纤维。
2.天然纤维和部分化学纤维具有可降解性。
3.化学纤维含杂少,可简化纤维准备⼯序。
4.差别化、功能性的化学纤维可满⾜⾮织造材料的特殊要求。
5.化学纤维细度、长度的⼀致性较好,并可按⾮织造⽣产⼯艺的要求进⾏控制。
无纺布(非织造布)常识之欧阳家百创编

无纺布(非织造布)常识欧阳家百(2021.03.07)一、无纺布(非织造布)的概念以及用途:无纺布(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
简单的讲就是: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纱线交织、编结在一起的,而是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当你拿到你衣服里的粘称时,就会发现,是抽不出一根根的线头的。
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
它的主要用途大致可分为:(1)医疗卫生用布:手术衣、防护服、消毒包布、口罩、尿片、妇女卫生巾等;(2)家庭装饰用布:贴墙布、台布、床单、床罩等;(3)跟装用布:衬里、粘合衬、絮片、定型棉、各种合成革底布等;(4)工业用布:过滤材料、绝缘材料、水泥包装袋、土工布、包覆布等;(5)农业用布:作物保护布、育秧布、灌溉布、保温幕帘等;(6)其它:太空棉、保温隔音材料、吸油毡、烟过滤嘴、袋包茶叶袋等。
二、无纺布(非织造布)的技术特点与分类:(一)无纺布(非织造布)的技术特点:1,多学科交叉2,工艺流程短程化,劳动生产率高3,生产速度高,产量高4,可应用纤维原料范围广5,工艺变化多,技术纺织品特征明显6,资金规模大,技术设计要求高在此,我们将各种设备的生产速度做了一个比较,大家对无纺布(非织造)的生产速度有一个对比了解:(二)无纺布(非织造布)分类1,按照生产工艺性质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干法、聚合物挤压成网法、湿法,目前国内外最多的生产工艺是干法、聚合物挤压成网法。
2,按照加固技术来分(1)水刺加固:水刺布;(2)针刺加固:针刺布;(3)热轧机粘合:纺粘布,热轧布;(4)热风粘合:热风布;(5)汽刺固结:汽刺布;(6)化学方法粘合,其中还具体分为:浸渍法,喷胶法,泡沫下图为东华大学对无纺布(非织造布)的分类,供大家参考:3,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无纺布(非织造布)(1),水刺无纺布水刺工艺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
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

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1. 简介非织造布(Nonwoven Fabric)是一种由纤维或纤维组合通过物理、化学或机械方法互相结合而成的纺织品。
与传统织造布相比,非织造布无需经过纺纱和织造等工艺,因此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生态环保等优点。
本文将探讨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
2. 结构特征2.1. 纤维结构非织造布的纤维结构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如棉、麻、丝等)、合成纤维(如聚酯、尼龙、聚丙烯等)或者是纤维混合物。
纤维的选择取决于所需的性能和用途。
2.2. 纤维排列方式非织造布的纤维排列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2.2.1. 随机排列纤维在非织造布中呈无序排列,没有明显的方向性。
这种排列方式使得非织造布具有均匀的物理性能和吸水性能。
2.2.2. 平行排列纤维在非织造布中呈平行排列,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这种排列方式使得非织造布在拉伸方向上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2.2.3. 非平行排列纤维在非织造布中呈交错排列,没有明显的方向性。
这种排列方式使得非织造布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弯曲性。
2.3. 结合方式非织造布的纤维通过不同的结合方式相互连接,形成布的整体结构。
2.3.1. 热熔结合通过热熔纤维的熔化和冷却,使纤维之间相互结合。
这种结合方式常用于聚丙烯纤维制造的非织造布,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磨性。
2.3.2. 化学结合通过化学方法使纤维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结合点。
这种结合方式常用于生产医用或卫生用途的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2.3.3. 机械结合通过机械方法(如针刺、水流高压等)使纤维之间相互锁定。
这种结合方式常用于制造过滤材料或地毯等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和耐磨性。
2.4. 孔隙结构非织造布的孔隙结构是指纤维之间留下的空隙或孔洞。
孔隙结构的大小、形状和分布对非织造布的透气性、吸水性和过滤性能等起着重要的影响。
2.4.1. 开放孔隙开放孔隙是指纤维之间留下的相互连接的空隙,使得气体和液体可以自由通过。
无纺布知识培训

SMS简介课程无纺布知识简介●无纺布Non-woven (Fabric) 学名非织造布,或叫不织布。
因为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
简单来说,无纺布就是由纤维组成的不需要织造工艺生产出来的一个类似布的材料。
●无纺布的特点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
●无纺布的历史机织布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
现代化无纺布真正开始于1870年在英国诞生的针刺无纺布;1951年美国生产了熔喷布;1959年美国又发明了纺粘布。
●无纺布产量04年全世界产量450万吨(1100亿平方米)耗用纤维占世界纤维量8%04年中国无纺布产量为75.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6.8%无纺布加工基本流程●原料选择➢纤维Fiber➢树脂Resin●加工成纤维网➢展开(梳理、熔融纺丝等…)➢定向铺网●加固成型➢化学粘合➢热粘合➢机械加固(水刺、针刺等…)●布卷加工➢根据客户要求分切重卷成各种幅宽、卷长的小卷...➢包装●无纺布的种类无纺布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1 、水刺无纺布: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
2 、热合无纺布:是指在纤网中加入纤维状或粉状热熔粘合加固材料,纤网再经过加热熔融冷却加固成布。
3 、浆粕气流成网无纺布:又可称做无尘纸、干法造纸无纺布。
它是采用气流成网技术将木浆纤维板开松成单纤维状态,然后用气流方法使纤维凝集在成网帘上,纤网再加固成布。
4 、湿法无纺布:是将置于水介质中的纤维原料开松成单纤维,同时使不同纤维原料混合,制成纤维悬浮浆,悬浮浆输送到成网机构,纤维在湿态下成网再加固成布。
5 、纺粘无纺布(Spunbond):是在聚合物已被挤出、拉伸而形成连续长丝后(利用化纤纺丝的方法),长丝铺设成网,纤网再经过自身粘合、热粘合、化学粘合或针刺等方法,使纤网加固形成无纺布。
5非织造布概论

长丝:喷(纺)丝成网
四、非织造布的应用 P4~P5 五、非织造布发展方向
(一)非织造布的发展史 •家蚕茧 —抽丝的蚕茧 —纺粘法非织造布 —————————纺络法非织造布 仿生原理追溯到中国古代 •野蚕茧
——湿法非织造布 •漂絮(大麻纤维纸)
•平板茧(茧纸) 生活中:制毡、造纸、宫扇(茧纸)
《非织造布生产技术》:
2、水刺法(射流喷网法、纺络法)
定义: 利用高压高速的极细水流(水针)冲击纤维网,使纤维网中 的纤维相互缠结而制成手感柔软的非织造布的加工工艺 代表性产品: 卫生材料、纱布、擦布、合成革基布 特点:发展较快,前景较好
3、缝编法
定义: 利用缝编机,把劣质纱布、两层纱线(经纱与纬纱)、单层纬纱 或纤维网等,用少量的成圈纱线紧固在一起而制成缝编织物的加 固工艺。 代表性产品: 装饰产品、鞋材、滤材和衬料 特点: 工艺简单、产量高、花色品种多,外观酷似纺织品,国内发展 并不快
学校
我们的学校是个美丽的校 园,面积广大,学科领域 广泛,大学四年时间里通 过各学院的交叉听课,学 到了广博的知识。
课程名称
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刘海文 Tel:83917709
绪论
一、非织造布的命名与定义
正规: 非织造布(nonwovens=nonwoven fabrics) 命名 俗称: 无纺布 少用: 不织布 美国ASTM —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4、毡缩法
定义: 利用动物纤维的缩绒性,即定向摩擦效应,在纤维网中加以湿热 和助剂,通过机械力的搓揉摩擦而使纤维相互纠结的加固工艺。 代表性产品: 工业用毡、密封垫、礼貌、抛光材料 特点:产品有独特之处
(二)化学粘合加固法 喷洒法、饱和浸渍法、泡沫浸渍法、印花法、溶剂法 1、喷洒法
非织造布的应用-PPT课件

9. 鞋帽仿皮革材料
• 合成革主要采用涤纶和尼龙纤维原料,经针刺、浸渍、剖 层、涂层等工艺加工而成,经各种表面处理,得到酷似真 皮的外观。鞋内衬材料,包括鞋面内衬革、鞋帮内衬革、 后跟内衬革、内托底革等,通常采用涤纶和聚氯乙烯纤维, 针刺后化学粘合加固,并经热定型处理。
10. 服装用非织造布
揩布类产品种类繁多,湿揩布主要采用吸湿性能好的 棉或粘胶纤维,定量20g/m2~100g/m2,水刺或化学粘 合法加固,定量100g/m2~400g/m2,采用针刺工艺加 固;干揩布一般为短期使用或用即弃型,所用纤维主 要为粘胶,水刺加固,并经粘合剂整理。医院用揩布, 定量15g/m2~35g/m2,杀菌剂整理,可采用水刺法、 热风粘合非织造布。眼镜揩布,超细纤维水刺法非织 造布,定量25g/m2~40g/m2。汽车揩布,定量 80g/m2~120g/m2,针刺加工,浸渍有清洁剂和上光剂。 汽车挡风玻璃揩布,热轧或水刺法非织造布,浸渍有 表面活性剂,防止冬季水汽凝聚。拖把布,定量 100g/m2~180g/m2,针刺加工,浸渍有清洁剂、表面 活性剂。
• 上述仅为非织造布的部分用途,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 的不断提高,非织造布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 过滤材料
• 在过滤材料领域中,非织造布过滤材料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亚高效、高效空气过滤,可采用经驻极处理的聚丙烯熔喷法 非织造布,过滤效率可超过99%。熔喷法工艺生产的滤芯, 可用于水处理。烟气除尘,因温度较高,可采用混入NOMEX 纤维的针刺过滤材料,纤网中铺设机织物增强。常温过滤材 料一般采用涤纶针刺非织造布,纤网中也要加筋增强。高蓬 松热风粘合非织造布,主要用于粗效空气过滤,如粉尘短绒 较多环境及喷漆车间空气净化等等。食品业过滤材料一般以 纯棉原料为主,如饮料、调味料加工过程中的过滤等等。
1.非织造布为何物

非织造布为何物?(645字)
非织造布(nonwoven) 即无纺布,它的定义为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薄片、纤网或絮垫。
不包括纸以及机织物、针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和湿法缩绒毡制品(不论这种制品是否经过针刺加固)。
通俗地讲,非制造布是一种不经过传统的织布方法,而使用机械的、化学的、热力的或其他的方法,使纤维固结在一起形成的纤维结构材料。
其性能介于机织物和纸之间。
纤维可以是天然的或者是化学加工的,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当场形成的纤维状的物质。
注:(1)湿法非织造布与湿法造纸的区别在于非织造布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 、其纤维成分中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300的纤维(不包括经化学蒸煮的植物纤维)占50%以上的质量;
b、其纤维成分中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300的纤维(不包括经化学蒸煮的植物纤维)占30%以上的质量,并且其密度小于0.4/c m⒊
(2)不认为粘胶纤维是经化学蒸煮的植物纤维。
非织造布是在不用纱线或少用纱线(纤维超过50%)的情况下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工艺,如化学粘合、针刺、水刺、热轧、缝编、印花、热风透吹粘合等制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
非织造布生产技术是综合了纺织、化学、造纸、塑料、化纤、染整等工业技术,充分利用了现代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理论知识的全新工程领域。
它在原料及生产工艺上和需要纱线通过机织或针织方法制成机织布及针织布的制法不同,还可根据不同用途而赋于许多传统布品所没有的独特性质。
因此,非织造布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非织造布的定义和发展概况1942年美国首次商业性生产了一种在原理上完全不同于传统织物的新型布状材料,并将它命名为非织造布。
虽然当时只生产了几千码布,但却标志着纺织工业中一个新的行业,一门新的技术的诞生。
非织造布是指由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磨擦、抱合或粘合,或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薄片、纤网或絮垫。
它不包括纸及机织物、针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边纱线的缝边织物和湿法缩绒毡制品(不论这种制品是否经过针刺加固)。
它使用的纤维可以是天然的或者是化学加工的,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纤维状。
在我国,有时将非织造布称为“无纺织布”、“无纺布”、“非织造织网”等。
非织造布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工业化生产的,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百织造布工业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到1995年,世界非织造布的产量已达到250万吨以上。
目前,非织造布已经成为世界纺织工业中一个令人瞩目的新兴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
非织造布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得到高速发展,是与非织造布技术本身具有的特点密切相关。
总的说来,非织造布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劳动生产率高;生产速度高,经济效益显著;可应用的纤维原料范围广;产品品种多,使用范围广等特点。
中国的非织造布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逐步形成产业化生产。
至1993年中国的非织造布产量已近10万吨,目前,每年仍以15%的速度增长。
我国非织造布工业的门类比较齐全,其中以纺粘法和热轧洁非织造布增长较快。
二.非织造布的分类非织造布的品种繁多,其分类方法各异。
通常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 按非织造布纤网形成方法分干法非织造布是指纤维在干态下用机械、气流、静电或它们的结合方式形成纤网,再用机械、化学或热的加固方法而制成的非织造布。
聚合物挤压法非织造布是将高聚物经过挤压加工而形成网状结构的非织造布。
根据聚合物的挤压成网方式不同,它又可分为纺丝成网法非织造布、熔喷法非织造布和膜裂法非强造布。
湿法非织造布是指纤维在水中悬浮状态下,采用造纸成网,再用化学或热的方法加固而制得的非织造布。
它又分圆网法和斜网法。
针刺法非织造布是指采用法对纤维网进行机械加固而制得的非织造布。
缝边法非织造布是采用经编线圈结构,对纤维网进行机械加固而制成的非织造布。
2. 按非织造布的使用要求分1) 耐用型非织造布:它是指多次使用或具有一定使用寿命的非织造布。
2) 用即弃型非织造布:它主要是一次性使用的非织造布,主要应用于医疗卫生方面。
非织造布生产过程非织造布的生产方法较多,但基本上包括原料准备、成网、纤网加固、后整理和成卷五个生产过程。
原料准备包括纤维的开松、混合、除杂、加油剂及抗静电剂等,它是保证纤网质量的必要准备工序。
成网是形成纤维网的工艺阶段,是非织造布生产的重要加工工序之一。
纤网的质量直接影响非织造布的性能和用途。
非织造布成网的方法主要有干法、湿法、聚合物挤压法三种。
纤网加固是使纤网具有一定强力而形成非织造布结构的重要工序,它对产品质量有决定性作用。
目前常用的加固方法有机械加固、化学加固和热粘合加固等。
后整理工序包括干燥、焙烘、整理、轧光、轧花、涂层、成叠、染色、印花、切割等,其目的是改善最终产品的使用性能,增添美观。
最后,非织造布按要求成卷。
一.干法非织造布生产概述干法生产是在非织造布中最早采用的方法,目前它仍在非织造布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1. 纤网生产的准备干法成网的准备工序包括混和、开清及加入必要的油剂等。
非织造布生产所用的混和、开清机械,国内大多借用棉纺或毛纺的传统设备,国外则有一些短流程的非织造布生产专用设备。
2. 成网1) 机械(梳理)成网:它是将经过准备工序的纤维加工成由单纤维组成的薄网,供铺叠成网或直接进行纤网的加固。
纤维的梳理成网主要在梳理机上完成。
梳理机包括单锡林式、罗拉锡林式、盖板锡林式三大类。
经过梳理机加工的纤维呈单向排列的薄网,可直接进行加固,或通过一定的方法铺叠成纤网后进行加固。
铺叠的方法有平行式、交叉式及其他组合方式,但这样得到的纤网中的纤维呈单方向排列,因此其成品的纵横向强度差异较大。
为了减小这种差异,可通过特殊的方法,使纤网中的纤维达到一定程度的杂乱排列。
2) 气流成网:气流成网是采用空气流输送纤维,以形成纤维杂乱排列的均匀纤网。
纤网中纤维呈三向分布,纵、横向强力差异小。
其过程是:纤维经开松、除杂、混和后,喂入高速回转的锡林,进一步梳理成单纤维,然后在锡林的离心力和气流的联合作用下,纤维从锯齿上脱落,由气流均匀输送,凝聚在网帘上,形成纤网。
3. 纤网加固1) 机械加固a) 针刺法加固。
针刺法是干法非织造布中的主要加固方法。
它是利用外力,通过针的倒钩使纤风中的纤维相互缠结而成毡状织物。
针刺机的喂给帘将蓬松的纤网喂入床板,带有刺针的针板作上下往复运动,使带有倒刺的刺针在纤维网上作上下针刺。
部分纤维被刺针的倒钩运动从纤网青面带入网中或网底,使纤维上下穿插,起加固作用。
针刺后的纤维网由另一对输出辊输出。
纤网除可进行单向针刺外,还可采用双向针刺,以改善产品的表面质量。
此外,还可进行花式针刺,使产品表面产生特定的花式效果。
在针刺加工中,针刺深度、针刺密度、刺针型号及刺针排列方式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针刺法主要适合于生产中厚型非织造布。
b) 缝边加固。
缝边法是采用缝边纱(或钩取纤网中的纤维束)经成圈机构的作用,对纤网、纱线层或非纺织材料层(如泡沫塑料、薄膜等)进行加固,使之成为缝边法非织造布。
另外,它还可以在基布(机织布或缝编非织造布)中编入线圈结构,使其产生毛圈效应而成为毛圈型非织造布。
缝边法可分为纤网缝边纱型、无纱线纤网型、毛圈型、纱线缝编等类型。
缝边法非织造布在外观和手感上与传统纺织品相仿,适用于服装、家用和产业用。
c) 射流喷网法。
射流喷网法又称水力喷刺法,是非织造布技术发展较晚的一种,利用高压细束水流作用在(垂直喷向)金属帘网的纤网上,使纤维受到间隙水力的作用而向下运动,从而达到纤维间的缠结(类似针刺),而使纤网加固。
射流喷网法加工的非织造布具有手感柔软、膨松、高吸湿性、基本无纤维屑等特点,主要用于卫生材料方面,其次是工业及民用品。
2) 化学粘合加固:化学粘合加固是非织造布生产中应用历史最长,使用较广的一种较网加固方法,但近年来,该方法的使用比例在逐渐下降。
化学粘合法是采用多种方法,将粘合剂以乳液或溶液形态,均匀地分布在纤网中,经固化达到纤网内纤维相互粘合而使纤网加固。
化学粘合法可分浸渍粘合法、泡沫浸渍法、喷洒粘合法、印花粘合法及溶剂粘合法。
浸渍粘全法是将纤网通过粘合剂槽后达到饱和浸渍,再通过一对轧辊挤去多余的粘合剂,然后经烘燥、焙烘而成饱和浸渍的非织造布。
由于该法生产的非织造布手感较硬,所以只适用于做部分服装衬料。
泡沫浸渍法是用泡沫粘合剂对非织造布进行浸渍粘合的方法。
该法是生产薄型、中厚型非织造布的重要方法之一。
喷洒粘合法是利用压缩空气,通过喷枪、将粘合剂喷洒在纤维网上。
它主要适合于生产高膨松、多孔性的非织造布。
如喷胶棉、过滤材料等。
3) 热粘合法加固:热粘合法加固是将主体纤维与热熔纤维、热熔粉剂或热熔薄膜混和的纤网进行加热,使纤网内热熔材料熔融,从而使纤维之间的接点被熔融粘合,并在冷却后固定,使纤网得到加固而成布。
它包括热熔粘合法和热轧粘合法。
热熔粘合法工艺简单,主要采用烘房对纤网进行加热而加固,也可采用在加热后再经压辊加压而加固。
热轧粘全法是利用均匀加热的轧辊对混有热熔纤维的纤网加热和加压,使轧区的热熔纤维熔融,并与主体纤维在接点熔接而加固成布。
该法还可用于已加固的非织造布进行辅助粘合和轧光。
此外,热粘合加固还可作为机械加固后的辅助加固。
目前,该法的发展呈上升趋势。
二.聚合物挤压法非织造布生产概述1. 纹丝成网法非织造布生产概述纺丝成网法是聚合物挤压法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在我国,该法生产的非织造布产量已占我国非织造布总产量的30%左右。
纺丝成网法是利用化纤纺丝原理,在聚合物纺丝过程中使用纤维成网,然后纤网经自身粘合或机械、化学、热加固而成非织造布。
纺丝成网法大多彩用熔融纺丝技术,它包括了纺丝、拉伸和成网三个关键工序。
由于纺丝成网法具有工艺流程短、产品强伸性能高的特点,所以其发展前景看好。
2. 熔喷法非织造布生产概述熔喷法生产,首先将聚合物熔融成熔体,送入挤压腔,由一排扁平的喷丝孔挤出。
高速热空气流由管道导入,并从喷丝棉上下两侧的扁狭缝中高速喷出,它将尚未成形的熔体细流分散、拉断、形成极细的不规则超细短纤维,然后将其凝聚在多孔滚筒或帘网上而成纤网,最后纤网通过自身粘合或热粘合而成为非织造布。
熔喷法非织造布主要用作高效空气过滤材料、吸油毡、医疗卫生用品等。
是很有发展的一种非织造布。
三.湿法非织造布生产概述湿法是非织造布生产中速度最高的一种,它是将纤维悬浮于水中,然后将悬浮浆输送至滤网上,由于水流掉而使纤维均匀地铺在滤网上成为纤网,最后经粘合加固、烘燥等而成为非织造布。
湿法的生产流程基本与干法相似,它包括纤维准备、湿法成网、粘合加固和后处理四个阶段。
1. 纤维准备该工序是将置于水解质中的纤维原料开松成单纤维,同时使不同的纤维原料充分混和,制成纤维悬浮浆,然后在不产生纤维团块的情况下,将悬浮浆输送至成网机构。
2. 湿法成网它是将纤维在湿态下分布到成网帘上。
湿法成网分斜网法和圆网法。
其主要区别是成网帘的形状不同,斜网法为倾斜的平帘,圆网法为圆形网。
3. 粘合加固湿尘成网的粘合加固与干法类似,可采用粘合剂或热轧加固。
4. 后处理湿法非织造布的后处理加工包括烘燥、焙烘等,与干法粘合法处理相似。
四.非织造布后整理概述非织造布的后整理主要是为了提高非织造布的使用性能,改善外观和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它主要包括干整理和湿整理。
干整理中的收缩整理是为了增加产品的紧密度和强度。
柔软整理使产品丰满,手感好。
轧光、轧花整理能使产品保持均匀的厚度,并使非织造布表面产生凹凸花纹。
此外,干整理还包括涂层整理、机械开孔和开缝整理等。
非织造布的湿整理包括洗涤、漂白、染色、印花、拒水整理、吸水整理、吸尘整理、阻燃整理、抗静电整理和卫生整理等。
但是,并非所有的非织造布产品都要经过后整理,这要由最终产品的用途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