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与教学触键技巧分析

合集下载

钢琴演奏中的触键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钢琴演奏中的触键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钢琴演奏中的触键及其相关问题探讨【摘要】本篇文章探讨了钢琴演奏中的触键及其相关问题。

在对背景进行了介绍,指出了研究的重要意义。

接着在详细分析了钢琴触键的结构与原理,以及触键对演奏技巧的影响。

同时也探讨了触键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钢琴触键的维护。

最后对钢琴触键的革新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在强调了对钢琴演奏中触键问题的重视,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有助于提高钢琴演奏者对触键的认识和维护,促进钢琴演奏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钢琴演奏,触键,结构,原理,技巧,问题,解决方法,维护,革新,发展趋势,重视,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钢琴是一种古老而优雅的乐器,它在音乐界有着重要的地位。

钢琴的演奏需要演奏者通过触键来产生声音,而触键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演奏的效果。

钢琴触键的结构和原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随着时代的变迁,钢琴触键的设计和制作技术不断发展,为钢琴演奏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优美的体验。

随之而来的触键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触键阻力不均、按键不灵等现象成为影响演奏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演奏者和技术人员们不断探讨和研究钢琴触键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以确保钢琴能够保持最佳的演奏状态。

钢琴触键的革新和发展趋势也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人们不断探索新的材料和技术,以提升触键的性能和品质。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钢琴演奏中触键问题的重视变得尤为重要。

只有不断关注和研究钢琴触键,才能更好地发掘钢琴这一乐器的魅力,并展望未来钢琴触键技术的发展方向。

1.2 研究意义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是钢琴演奏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和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入研究钢琴触键的结构、原理以及相关问题对于提高钢琴演奏技术水平,保障演奏质量,甚至推动钢琴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钢琴触键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钢琴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而为钢琴演奏技术的学习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法。

简析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和音色效果

简析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和音色效果

简析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和音色效果作者:王荔萌来源:《艺术大观》2019年第05期摘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文化艺术事业的进步,同时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使得大众对艺術方面的追求逐渐增多,而在音乐领域中,钢琴演奏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钢琴演奏中,不仅仅需要演奏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完美的情感融合与抒发,还需要利用钢琴触键技巧,提升钢琴演奏的音色效果,提高演奏的完美性。

关键词:钢琴演奏;触键技巧;关系;音色效果一、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之间的主要关系在钢琴演奏中,采用不同的触键技巧,将会产生明显不同的音色效果,并且触键的力度直接决定了演奏音响强弱的变化情况。

在具体的钢琴演奏时,演奏者要充分结合演奏作品的内涵与情感,从而确定理想的演奏音色效果,以此为目标,对各类触键技巧加以灵活运用,促进理想性音色效果的实现。

例如,在进行强音部分触键时,手指的用力是从触键到手臂逐渐过渡的过程而实现音色变化的目标。

要在钢琴演奏过程中获得理想的音色效果,不仅需要演奏者加强日常的基础技能训练,还需要眼演奏者充分结合作品本身的内容,恰当的投入自身的情感,力求演奏者身心与作品合一,从而引起听众的共鸣,获得满意的演出效果。

二、钢琴演奏中的各项触键技巧分析(一)单一高抬指法的相关触键技巧针对单一高抬指法的触键技巧而言,在演奏过程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但是在平常的触键技巧练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单一高抬指法,也就是演奏者在演奏时,在确保其他手指不离开琴键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将单一的手指抬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其他手指与钢琴的键面是处于自然放松状态下的贴合。

练习该技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演奏者的手指间的独立性与整体协调性,从而更好地适应钢琴现场演奏。

(二)不抬指法的相关触键技巧不抬指法,其实质就连续弹奏法,也就是在钢琴的弹奏过程中手指不会出现明显脱离琴键的情况,弹奏舒缓类的音乐作品时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运用不抬指法的触键技巧,能实现一个音符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况下马上出现下一个音符的起音,从而使得整个作品具有绵绵不绝的气势,更利于节奏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

浅析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

浅析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
2019年第4期 总第529期
浅析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
陈 玲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宁夏 银川 750066)
摘 要: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触键技巧影响钢琴的发声,对音色有着重要影响。音色决定了钢琴演奏的感染力和表现 力,只有准确的把握音色才能弹奏出音乐作品中隐藏的感情色彩。只有钢琴演奏者用纯熟高超的手指弹奏技巧,以 合适的触键力度恰当的表达中曲谱中的音色效果,才能更加完美的诠释一首乐曲中的情感色彩。正确的掌握触键方 法,灵活的应用触键技巧,才能使钢琴展现出最佳演奏效果。本文浅要分析了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与音色之间的影 响效果。 关键词:钢琴演奏;触键技巧;音色效果
但是可以相对来来分析,当触键力度较大时弹奏出来的音色相对响 亮,触键力度较小时,弹奏出来的音色则相对轻柔。触键力度需要 根据音乐作品的本身来确定,与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也有关联,与演 奏者的手指力度也相关。演奏者手部、腕部和肩部力量共同作用 来控制触键力度,达到音乐作品中需要的音色效果。一般舒缓优雅 的音乐使用的触键力度较弱,如果力度过大反而会使乐曲的风格改 变,对于深厚有力的音乐,需要触键力度加强,速度越快表现力越 强,只有熟练掌握用力技巧才能让音乐展现出适合的音色,增强音 乐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张浩.钢琴作品风格对钢琴演奏技法的影响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 究,2018,21:77-78. [2] 易音.论钢琴触键技巧对音色的影响[J].当代音乐,2018,05:96-97. [3] 李依桐.中国钢琴作品演奏技巧的探析[J].艺术研究,2018,01:234-235. [4] 赵霞.钢琴演奏触键技巧背后的声音文化观[J].黄河之声,2017,23: 145.
(二)触键高度对音色的影响 钢琴弹奏过程中触键高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低指,一种是高 指。低指就是手指位置低,贴近琴键弹奏,这种方式弹奏时能够增 强音节之间的连续性,呈现出和谐轻柔的音色效果。这种方式弹奏 的乐曲连贯,音色效果美好。高指弹奏时手指关节充分打开,触键 精准,动作要求敏捷,音节连续性却不高,手腕的力量不能顺畅的 传达到手指,容易出现走音,这两种触键高度根据不同的音乐需要 进行选择。 (三)触键面积对音色的影响 因为每个演奏者的手指粗细、长短都不同,因此在钢琴演奏时 手指接触琴键的面积均不相同,展现出的音色效果也是有差异的。 钢琴演奏时即使采用相同的弹奏速度、接近的触键力度,由于手指 触键面积的差异所呈现出的音色效果也大不相同。长手指在弹奏时 更加灵活,音色的表现也更加准确,层次感较强,而手指短粗接触 琴键的面积大,音色也相对宽厚,每个演奏者十颗手指的触键面积 也不同,因此演奏效果都存在差异。 五、结语 总而言之,钢琴演奏过程中的触键技巧关系到音色的呈现,也 决定着钢琴演奏的水平和质量。不同的触键力度、触键高度和触键面 积,演奏出的音乐效果都不相同,只有正确的掌握不同的触键技巧, 才能根据音乐作品的需要展示出不同音色和风格的演奏效果。■

浅析钢琴教学中的触键方法研究

浅析钢琴教学中的触键方法研究
= 钢 琴 触 链 方 法 的 运 用
3 . 臂落触键
臂落 触键就是指前 臂或全臂突然 下落的触键方式 ,这样可 以使 前臂 下落动作将所要 弹奏 的琴键推 下去 。采用这 种触键方式 时 ,手
和 手 臂 都 应 该 从 键 盘 上 向下 垂 挂 , 通 常 臂 落 触 键 会 被 应 用 在 保 持 和
和充 分放松 ,手指 下键时要稳 定,避免造成纯粹 的拍打琴键 动作 。 手腕 放松和手 指稳定是触键 中最重要也是最难 的技术 。一 些 比较僵 硬和呆板 的演奏 效果 ,往往 是 由于手腕过于 紧张和手指 不稳定造成 的。手力触键 使用非常广泛 ,在各种音 阶、琶音 以及其 它复杂音 型
中都 能够 得 到 运 用 。手 力 触 键 也 常 常 被 应 用 在 和 弦 及 八 度 的钢 琴 演
奏当 中。演奏 慢速八度 时可根据 以上方 法进行弹奏 ,但是在弹奏 快
速 八 度 时 , 应 该 在 每 个 下 键 运 作 过 程 中 ,手 腕 将 手 向 上 抛 起 , 不 能 够 依 靠 腕 部肌 肉来 拉起 。
当作 按键 ,产 生的声音也就会 比较呆板 、僵 硬 ,根本谈 不上音色 。 如 果 长期 运用 不正 确 的触键 方法 ,很 容 易导致 弹奏 过程 中 身体紧 张 ,进而无 法提高弹奏速度 ,不利于技 巧的掌握 。所 以在钢琴教学 过 程 中,必 须重视触键 的重要性 ,选择 正确 的触键 方法和练 习方法 来提高学生的钢 琴演 奏水 平。
钢琴音色对 于描 绘音乐意境 、塑造 音乐形象 以及 体现音乐风格 等 ,具有 非常重要 的作 用 。不 同风 格的音乐作 品对 于音色 的要 求也 各各有 不同 ,而对音 色产生直接影 响的因素 ,就 是触键方式 。在 钢

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与触键技巧的运用探讨

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与触键技巧的运用探讨

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与触键技巧的运用探讨作者:郑丽莎来源:《音乐生活》2021年第05期在音乐领域,钢琴是十分典型的乐器,其所具有的艺术功能和特色比较显著。

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需要在情感方面进行规范,从而保证钢琴的演奏更具有感染力。

不仅如此,在演奏期间做好触键合理规范也十分必要,通过情感与触键的协调与运用,能够优化钢琴演奏的声音效果,也能够保证整个演奏氛围更具有感染力。

下面主要从情感表现以及触键技巧两个层面展开分析,从而养护工作效果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钢琴作为典型的乐器,其在音乐艺术领域所呈现的影响力比较突出。

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对演奏者的专业素质具有较高要求,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演奏技能,同时也要在情感层面进行规范处理,将情感与触键两者之间进行有效协调,规范参与到演奏当中,从而保证钢琴演奏所营造的艺术氛围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在钢琴演奏方面的综合效果。

钢琴演奏的艺术领域,对于演奏者在情感方面的处理具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为了处理好在自己的情感,作为演奏者需要明确掌握情感的表现方式。

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作品以及其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进行情感展现。

钢琴演奏中不同的作品所呈现的文化背景、艺术风格以及在情感方面的诠释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作为演奏者在进行钢琴实际表演前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针对具体的钢琴作品进行深入赏析,全面掌握其具体的音乐背景。

可以借助网络搜集与钢琴作品有关的资料,如创作背景,作者在创作时期的经历等,从而更好地分析作品的风格和情感方面的表达,并以此为参考,做好演奏期间的情绪处理和把控。

以莫扎特《a小调奏鸣曲》为例,在组织教学期间,可以全面了解莫扎特的创作意图以及当时的人生经历,如母亲去世,以此为依据分析作者当时的心理状态,在情感上形成共鸣,以提高整体的演奏效果,让演奏现场更具感染力。

在钢琴演奏的整个过程中,对于演奏者在情感方面的处理和表现要求比较严格,可以说演奏者是否完全投入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体的演奏效果。

论贝多芬钢琴作品演奏的触键技巧

论贝多芬钢琴作品演奏的触键技巧

当代音乐2020年第5期MODERNMUSIC论贝多芬钢琴作品演奏的触键技巧孔令超[摘㊀要]触键技巧在钢琴演奏技巧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ꎬ它是指运用不同的方式控制手指弹奏琴键的力量ꎬ从而达到理想音色效果的一种演奏技巧ꎮ笔者通过分析演奏中腕部㊁手臂和手指等部分的力量ꎬ使演奏者在演奏中能达到更完美的触键效果ꎮ在贝多芬钢琴作品创作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触键技巧ꎬ例如贝多芬早期倾向运用断奏的触键技巧ꎬ中期呈现个性自由奔放的快速跑动㊁歌唱性连奏触键技巧ꎬ晚期钢琴作品有大量的多声部织体㊁双音与八度等触键技巧ꎮ根据贝多芬不同创作时期特点以及钢琴这一物质载体的发展特点ꎬ分析它们对触键技巧产生的影响ꎬ并将这些触键技巧应用到具体的演奏之中ꎮ[关键词]贝多芬ꎻ触键ꎻ技巧[中图分类号]J624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5-0096-03[收稿日期]2020-01-18[作者简介]孔令超(1995 ㊀)ꎬ女ꎬ吉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ꎮ(长春㊀130012)㊀㊀触键技巧在众多钢琴演奏技巧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ꎬ它是指通过不同的方式控制手指弹奏琴键的力量ꎬ从而达到理想演奏效果的一种演奏技巧ꎮ贝多芬钢琴作品中的触键技巧主要包括断奏触键㊁连奏触键㊁快速跑动触键㊁多声部织体触键等ꎮ一㊁断奏触键断奏是钢琴演奏中一种基本的触键技巧ꎬ它是在用手指弹奏的过程中断开音与音之间连接的一种弹奏方法ꎬ因此又有断音弹奏法之称ꎮ断奏的产生对其后出现的很多演奏技巧产生了影响ꎬ它在贝多芬早期的创作中出现较多ꎮ跳音是断奏的一种ꎬ弹奏跳音时手指在下键的过程中速度要快ꎬ并利用琴键反弹的力量迅速抬起ꎮ手腕提起后手指自由落到琴键上ꎬ手指在下键的时候要贴在琴键上ꎬ同时保持放松状态ꎬ使触键所发出的声音更加清脆的触键技巧ꎮ常见的断奏中包含三种跳音奏法ꎬ以时值长短分类依次为:第一种ꎬ非连奏ꎮ弹奏时每个音的时值为原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ꎬ通常是用音符上带小圆点的方式来呈现的ꎮ在弹奏时要减少手指受力面积ꎬ力量集中在指尖ꎮ在下键高度上手指几乎是贴键向下弹奏的ꎮ第二种称为半连跳ꎮ弹奏的时值为每个音符原来时值的四分之三ꎮ它是在每个音符的上面或下面带上小圆点的基础上加上了圆滑线来呈现的ꎮ弹奏半连跳时ꎬ音色不用特别果断ꎬ要用指尖弹奏ꎬ慢下键ꎬ用上肢自然的重量带动手指ꎬ使音色更加婉转ꎬ给人一种意惹情牵的感觉ꎮ最后一种通常被称为顿音ꎮ每个音符要弹奏原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一ꎬ它是通过在音符的上方或下方加上三角的符号来表示的ꎮ在弹奏顿音时要用前臂的力量带动手指ꎬ手指下键高度适中ꎬ使音色短促有力ꎮ早期的断奏在演奏速度上要快一些ꎮ虽然在弹奏的过程中音色是断开的ꎬ但旋律的走向是连续的ꎮ通过断奏速度的加快来烘托情绪上的激烈变化ꎬ从而达到对贝多芬矛盾心理以及激烈情感色彩的表达ꎮ在弹奏贝多芬奏鸣曲Op 10No 3第一乐章时ꎬ如谱例1ꎬ力量集中在手掌以下弹奏的时候要注意触键音色的颗粒性ꎬ以手指为触键的关键部位ꎬ肩部㊁手腕㊁身体等其他部位的力量要适度ꎬ旋律线条要流畅连贯ꎮ用手指连接乐句ꎬ特别是在弹断奏的时候ꎬ一定要控制好手指ꎬ使触键音色更加均匀ꎮ谱例1690二、连奏触键连奏是指在不同手指之间进行手臂力量的转换ꎬ手指下键速度较断奏缓慢ꎬ并将不同的音进行连接的一种弹奏方式ꎮ在乐谱中遇到legatoꎬ或者两个音被连接起来的情况就是连奏了ꎬ它大多出现在贝多芬中期的创作中ꎮ在弹奏连奏中的小落滚时ꎬ要分三个过程去演奏ꎮ第一个是落键ꎮ首先腕部要提起ꎬ通过腕部带动手臂ꎬ使手指自然下落ꎬ并以手指为轴ꎬ其他部位放松地触键ꎮ其次是滚动地触键ꎮ手指要独立地抬起ꎬ而不依靠任何其他部位ꎬ同时下键速度要快ꎬ不能浪费时间在这个过程中ꎬ这样才能使手部放松ꎬ手指自然地触键ꎮ最后一个过程是提腕的过程ꎮ在这个过程中ꎬ手腕提起并带动手臂结束ꎬ这是一个类似于呼吸的过程ꎬ整个过程音量要做到逐渐减弱ꎬ并且手臂等部位要自然放松ꎮ连奏触键的特点与这个时代钢琴的发展密不可分ꎬ钢琴是在古钢琴蓬勃发展的时期出现的ꎬ在古典主义时期ꎬ它是与古钢琴同时存在的ꎮ初期的钢琴在各方面功能的发展都尚未成熟ꎬ因此在前期钢琴并没有成为主流乐器ꎮ古典主义时期主要的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音乐作品好多也都是同时为古钢琴和钢琴创作的ꎬ而大键琴作为古钢琴的一种是通过羽管或皮制的拨子拨弦发音的ꎮ[1]和早期的钢琴相似ꎬ其所发出的声音都很单薄ꎬ所能表达的音色层次有限ꎬ并且很多都缺少踏板装置ꎮ因此中期的连奏触键更多强调手指的触键ꎬ而不是踏板ꎮ特别是早期钢琴的踏板等功能不够完善ꎬ这更加考验演奏者通过手指连接并控制音色的能力ꎮ在弹奏贝多芬这个创作时期的连奏时触键部位要在手指的肉垫部分ꎬ而不是在指尖上ꎬ这样会使触键音色更加柔和ꎮ在弹奏的时候要注意ꎬ把握弹奏的力度ꎬ用适宜的力量去弹奏作品ꎮ在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中ꎬ如谱例2ꎬ左右手都是一种连奏的状态ꎬ要用手指上的柔软部分去弹奏ꎬ使我们在触键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阻力ꎮ注意连线ꎬ需要断开的地方要及时断开ꎮ比如前两小节右手中间有需要断开的地方ꎬ而左手则需要保持ꎮ左手伴奏音型要安静ꎬ并保持连续性ꎬ右手手指重心转移的过程中要保持连贯㊁稳定ꎮ同时触键的速度要放慢ꎬ使声音富有歌唱性ꎮ谱例2连奏中的快速跑动音型是指在每个音力度保持一致ꎬ速度平稳的状态下ꎬ控制手指的力度㊁下键速度㊁高度进行弹奏的一种触键技巧ꎮ它一般表现在音阶或者琶音当中ꎬ在贝多芬中期创作中较多出现ꎮ在弹奏快速跑动音型时手指的下键速度要快ꎬ低触键ꎬ手指高度适度ꎬ从而提高演奏的速度ꎬ避免消耗时间在不必要的动作上ꎮ放松手臂肩部等部位ꎬ将中心力量放在掌关节上ꎬ每个手指力量独立地触键ꎬ使这些部位有效配合起来ꎮ这种快速跑动音型在中期的广泛运用主要是由于当时贝多芬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ꎬ崇尚自由ꎬ喜欢自由自在进行创作ꎬ完整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ꎬ而不仅仅是为宫廷㊁教会服务而进行创作ꎮ这种思想很大程度上渗透在了他的作品创作之中ꎬ所以在触键方式上为了表达他的这种洒脱ꎬ在弹奏贝多芬这个时期的快速跑动音型时ꎬ要注意调节力度变化ꎬ音色要轻快ꎬ要衬托出旋律声部的进行ꎮ并且在弹奏连奏时每个音都要用相同的方式触键ꎬ这样连奏中的乐句才不会被破坏掉ꎬ这也是我们在弹奏贝多芬连奏时需要注意的ꎮ在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中就出现了快速跑动音型的运用ꎬ如谱例3ꎬ与慢速弹奏不同ꎬ慢速弹奏时需要使手指每个动作都尽可能做到明显ꎬ因为弹奏的时间是充足的ꎮ而在这首作品中的快速跑动音型就不需要那么多动作ꎬ要合理掌握速度ꎬ右手在快速跑动的过程中手指要均匀触键ꎬ用指尖的力量演奏ꎬ并保持速度和力度上的均匀ꎮ通常所说的高抬指是不需要的ꎬ会影响音色的质量ꎮ用较小的力度去快速弹奏ꎬ并控制力量的均匀ꎮ第一行右手要突出主旋律ꎬ左手伴奏音型要安静ꎬ同时做渐强ꎮ谱例3790孔令超:论贝多芬钢琴作品演奏的触键技巧三㊁多声部织体音型的触键多声部触键方式是指大脑根据作品情况对每个声部进行支配ꎬ在弹奏的过程中分清各个手指负责的声部ꎬ并用手指控制每个声部和谐统一并且独立ꎬ最后将乐曲音色有层次地表现出来的一种触键方式ꎬ它一般出现在贝多芬晚期的创作中ꎮ在多声部触键的过程中ꎬ每个手指要保持独立ꎬ外声部旋律要突出ꎮ在弹奏外声部时ꎬ手指下键要深ꎬ下键的同时手指要抬高ꎬ速度稍快ꎬ并用手指肉垫部分触键ꎮ而内声部手指的触键则要浅ꎬ手指下键速度要慢ꎬ音色要柔和ꎮ当我们在进行多声部演奏时ꎬ要保证每个声部的音色都是不同的ꎬ这样才能表达贝多芬丰富的感情ꎮ他常运用不同声部来表达内心的矛盾与强烈的情绪变化ꎬ从而形成不同声部音色的对比ꎮ例如在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谱例4)中ꎬ在演奏时低音声部是厚重持续进行的ꎬ高音声部或旋律声部很关键ꎬ每个音都要清晰地弹奏ꎬ突出主题ꎮ在弹奏主题与对题时ꎬ可以用不同的触键方法将它们的音色加以区分ꎬ要将它们做充分的对比ꎮ低音声部可以用手掌的力量ꎬ高音旋律声部用指尖控制ꎮ用手臂带动手腕的力量进行旋律声部的力量转移ꎬ并用手指为中心支撑力量ꎬ使外声部旋律持续稳步进行下去ꎮ各个声部和谐平稳进行的同时ꎬ又各自独立ꎬ互不干扰ꎮ谱例4多声部织体中双音㊁八度的触键技巧是指用大臂的力量去带动手臂ꎬ使力量流畅ꎬ充满手臂的全部ꎬ并且使每个声部音色更加丰满的触键技巧ꎮ在弹奏双音时ꎬ要保持同时落键的几个音齐整ꎬ手腕要比其他触键方式抬起得稍微高一些ꎬ保持各个手部关节不可以塌下去ꎬ手腕要轻松地维持力量的均衡ꎮ比如ꎬ童道锦在«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中把肩部比作一个储藏室ꎬ而手臂和腕臂要像秤砣一样悬挂以达到放松的效果ꎮ手指和手掌要像握住门把球开门一样ꎬ同时手腕保持灵活ꎮ[2]如谱例5ꎬ在用钢琴弹奏贝多芬A大调第七交响曲第92章第五小节双音时ꎬ就要控制手指下键音色的统一ꎬ并确保每个音同时下键ꎮ音程中的两个音音色要一致ꎬ在下键时要保持整齐ꎬ用手腕的力量带动手指弹奏ꎮ并且内声部音色保持独立的同时ꎬ又不会影响外声部旋律的进行ꎬ使每个声部旋律线条清晰持续地进行ꎮ晚期双音八度触键偏向柔和ꎬ这与前面快速跑动音型中的快下键形成对比ꎬ八度在这里下键要慢ꎮ谱例5在对贝多芬钢琴作品做触键技术训练的过程中ꎬ要将断奏㊁连奏中的手指快速跑ꎬ多声部织体㊁多声部织体中的双音与八度等触键技巧很好结合起来ꎬ并且对各种触键技巧都要有一定的把握ꎬ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技巧ꎮ根据贝多芬不同创作时期的触键特点ꎬ将这些技巧综合运用到对他的钢琴作品演奏中ꎮ通过对这些创作时期不同的触键技巧进行分析ꎬ将有助于我们充分地表达贝多芬的创作意图ꎬ进行合理的二度创作ꎮ注释:[1]周㊀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ꎬ2003:5.[2]童道锦.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ꎬ2003:37.(责任编辑:崔晓光)890当代音乐 2020年第5期。

钢琴曲《浏阳河》的作品分析及触键技巧

钢琴曲《浏阳河》的作品分析及触键技巧

2020-03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钢琴曲《浏阳河》的作品分析及触键技巧魏丹洁(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重庆401331)摘要:钢琴曲《浏阳河》是由20世纪中期的著名民谣歌曲《浏阳河》经过改编而成的曲目,在改编的相关版本中,王建中先生在原有的演奏基础上加入了古典钢琴的演奏技法,实现了西方钢琴技巧与传统民族艺术的融合,赋予了《浏阳河》曲目全新的现代艺术价值。

本文将结合《浏阳河》钢琴曲的具体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与核心内涵,并根据其曲目的节奏变化与主题刻画特点探究其演奏与触键技巧。

关键词:钢琴作品;《浏阳河》;作品分析;触键技巧?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9-0090-01一、引言《浏阳河》歌曲最早出自歌舞剧《双送粮》中,其曲目主要描绘了农民的耕作与丰收后的缴纳公粮的场景,表达了农民对党与国家的拥护和爱戴。

《浏阳河》的曲调具有京剧《小放牛》的风格,后来加入了祁阳小调《秋生送瓜》的音乐特色,形成了快节奏的歌曲演唱形式,表现出歌曲的欢快的演唱气氛。

《浏阳河》钢琴曲便是根据《浏阳河》歌曲改变而成,通过加入西方乐器的表达特点与演奏技巧,演奏者实现了中西方乐曲与演奏形式的融合,赋予了该曲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

二、钢琴曲《浏阳河》的作品分析1.鲜明的节奏与旋律特点。

钢琴曲《浏阳河》具有极其鲜明的节奏与旋律特点。

其曲目在演奏过程中主要采用二/四拍的中速节奏,通过灵活的节奏变化与灵动多变的演奏速度表现了湖南乡村地区人民特有的质朴爽朗,烘托出乡村田间环境的清新自然。

《浏阳河》钢琴曲能够完美的利用重拍频率的强弱变化与对比表现出更加强烈的节奏感与气势,表达出农民耕作时的情绪起伏与,抒发了劳动人民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同时,《浏阳河》钢琴曲的旋律特点较为明显,改编者将《浏阳河》歌曲的C徵五声调旋律转变为E徵五声调式,通过将原曲的调式进行适当提高实现对歌曲旋律的补充,使《浏阳河》钢琴曲的表达层次更多样,表达效果更为明显,突出了歌曲的情绪渲染与民族特色。

简析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与触键技巧的运用

简析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与触键技巧的运用

简析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与触键技巧的运用王寅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摘要:钢琴本身就属于一种情感性的表达乐器,钢琴音乐作品也是一种艺术型的情感表达方式。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每一部作品都在情感基础上有所展现,声音是钢琴音乐表现的一种媒介方式,钢琴演奏按键是需要力度支配、力量来源以及力法使用等细节的应用才能够最终展现出美妙悦耳的声音。

所以在钢琴演奏中情感是通过不同的触键模式来表现的,实现触键的技巧以及情感的表达才能够统一的创造出比较动人的音乐意识,打造成一种“人琴合一”的最终境界。

本文就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与触键技巧的运用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钢琴演奏情感表现触键技巧运用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1-0046-04钢琴从作为一种乐器,诞生初期就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以及宽广的音域,并受到广泛的喜爱,在音乐的领域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关键地位。

钢琴音乐与情感的表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由于音色的影响就会决定在演奏阶段需要使用不同的触键方式叫钢琴的音乐与情感的表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想要达到完美的情感表达方式,就需要对钢琴触键的技巧以及音色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有更加全面的情感表达模式。

一、情感要求在钢琴演奏内容中的展现方式音乐与表演本身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表演属于一种创造、理智以及情感三方面融合的艺术行为,从著名的钢琴家演奏中都能够看出,将自我控制以及创作热情进行有效的平衡,能够更好地达到最终的演奏效果囚。

对于钢琴演奏的情感要求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理性认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风格不同的创作时期其作品风格以及作品体裁会出现很突出性的差异性,由于作品的体裁不同,就会将多样性的音乐风格有所展现,再加上每种音乐风格自身从激发、声音以及力度方面都会有所差异,这样的差异性就需要钢琴演奏人员在实际的演出阶段对整体的音乐进行细节分析,更好地理解作曲家本身的作曲意图,将作品的风格也能够在这样的演出效果中有所呈现%除了以上的内容以外,每一个作曲家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都会有自己的风格以及特征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钢琴演奏与教学触键技巧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大众已从最初的物质需求上升至如今的
精神需求,钢琴作为一项可陶冶情操,满足精神需求的艺术,开始被广泛学习和
关注。但是,在学习钢琴过程中,由于学生无法掌握钢琴触键技巧,演奏时便不
能将钢琴原本的优美音色展现出来。
关键词:钢琴演奏教学;触键技巧;全臂触键;触键角度
演奏者在演奏时的触键方式,与琴键发出的声音向呼应,触键力度大小、速
度、接触面积与琴声相呼应。因此,钢琴教学最重要的便是触键方式,演奏者只
有触键力度、速度、接触面积完全融合,便能弹奏出优美乐曲。
一、钢琴演奏与教学中触键力度的把握
(一)指力触键。钢琴演奏教学中,运用指力触键需使用手指前三个关节,
根据触键力度大小控制琴键音量。演奏者触键的速度与钢琴作品表现方式有直接
的联系。比如:《降B大调奏鸣曲》,演奏时会有部分节奏较快,演奏者就必须在
增加触键速度,同时要控制触键力度,才能让钢琴发出清脆、有感染力的旋律。
演奏者在联系过程中,需要让双手放松,呈自由状,触键手指均匀发力,加快弹
奏速度,便可在德彪西的《贝尔加马斯组曲》使用此种触键弹奏方式,使演奏者
在演奏过程中展现出钢琴作品的朦胧美。(二)手力触键。钢琴演奏教学中,手
力触键需借助手掌力度,演奏不同音效。手力触键会让钢琴音色更加沉稳、浑厚,
手力触键速度与面积不同,会让音色与旋律更加多变,巴洛克音乐作品中比较常
用到手力触键。手力触键需根据演奏者触键方式、作品来决定。比如:《车尼尔
849练习曲集》第12首,需要用到触键垂直方式,并增加触键速度,才能演奏出
符合作品高曲调的明亮音色。同时,在演奏过程中,利用指尖发力时,演奏者需
要带动整个手腕的力量使手掌进行移动。(三)前臂触键。钢琴演奏教学中,前
臂力量触键需借助手掌、手腕带动肘关节去做出水平或垂直运动,才能完成相应
的钢琴作品。前臂触键能够让钢琴音色更加明亮,根据触键速度将其分为中速与
高速。演奏者如不熟悉此种演奏方式,可在触键过程中减缓速度,但是速度过慢,
钢琴表现出的音色将会是冗长,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些困难。比如:浪漫派的代表
人物肖邦所作《幻想即兴曲》,在演奏者进行演奏过程中就需以前臂触键、水平
2

方式、高速进行演奏,将三种触键方式充分融合,才能使得整个弹奏过程中展现
出更加饱满、有力量的音色和旋律。(四)全臂触键。钢琴演奏教学中,演奏者
用整个胳膊发力进行钢琴演奏,增加触键速度与触键压力,可以使钢琴发出较为
强烈、震撼的旋律。全臂触键需要演奏者调整弹奏面积,同时根据作品需求进行
调整,发出符合作品的浑厚旋律。全臂触键弹奏速度要快,演奏方式也是水平、
垂直,垂直演奏方式能够让演奏者指尖达到最高爆发力。比如:贝多芬的交响钢
琴作品演奏时,就需要全臂触键、垂直方式进行弹奏,让作品展现更加的饱满。
全臂触键弹奏手法过于激昂,比较常见于李斯特的钢琴作品中,激昂且内敛。
二、钢琴演奏与教学中触键速度的把握
(一)快速触键。快速的触键技巧,对于演奏者触键控制要求极高,需做到
“快放、快收”,才能完成钢琴作品弹奏。演奏者在快速触键弹奏过程中,采用
触键角度不同会影响弹奏效果。比如:垂直触键产生的音色较为尖锐,水平触键
产生的音色较为浑厚。浪漫派钢琴作品,就需要演奏者结合快速触键和水平触键
方式,就会使作品演奏出一种朦胧之美。比如:《平湖秋月》,演奏者就需要使用
以上所述触键方式,才能为听众营造出一种“月光如水”的浪漫氛围。(二)慢
速触键。初学者在钢琴练习过程中,弹奏速度过慢,会影响钢琴发音,甚至于琴
键不能发出声音,这种演奏方式根本无法演奏作品。演奏者在练习慢速触键过程
中,需注意触键力度不用手臂发力,演奏者只需依靠手腕支撑,使手指以自然的
方式下落就能够完成慢速触键学习动作。慢速触键演奏也需分为垂直、水平两种
方式,垂直触键与慢速触键组合在钢琴作品中十分常见,比如:莫扎特的《降B
大调奏鸣曲》,就需要使用慢速触键与垂直触键方式表现出该作品所表达的柔美、
精致。而慢速触键与水平触键组合方式则在印象派作品中较为常见。
三、钢琴演奏与教学中触键角度的把握
(一)垂直触键。垂直触键方式要求演奏者要使手指以自然方式垂下,手指
垂下时需注意与琴键表面呈直角,然后根据作品的不同,使手指自然或用力敲击
琴键。垂直触键根据手指下落速度快慢,钢琴音调出呈现出高低变化。垂直触键
演奏者只需使用指尖触碰琴键即可,垂直触键不用考虑触键面积。垂直触键有两
种组合方式,分别为:快速垂直触键、中低速垂直触键。比如:像莫扎特的《C
大调小奏鸣曲》,就需要大量快速垂直触键弹奏出清脆、响亮的旋律。钢琴作品
3

较为柔美便可采用中低速垂直触键。(二)水平触键。水平触键演奏者需利用指
肚触碰琴键,并控制接触面积与触键力度,使钢琴演奏出符合作品的音色和旋律。
指肚接触面积加大会使音色洪亮,指肚接触面积较小就会使音色产生朦胧感。演
奏者使用水平方式演奏时,手指与琴键角度有三种角度,分别是30°以内、30°
至50°、50以内,每种角度都会让演奏音色有不同表方式,比如:30°至50°
水平触键多用于古典主义作品,演奏者可弹奏出细腻音色;30°以内则多用于印
象派、浪漫派的作品,使演奏者弹奏出朦胧美感。
四、结语
钢琴触键技巧的掌握对初学者十分重要,教师在进行钢琴弹奏教学过程中需
重视技巧训练,让演奏者明白掌握技巧要点,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让学生感受
多种触键技巧,帮助学生不断的提高钢琴演奏水平。
[参考文献]
[1]冀春荣.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触键技巧探究[J].中国校外教
育,2019,15:20-21.
[2]胡皓.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对音色效果的影响[J].当代音
乐,2019,04:124-125.
[3]陈玲.浅析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J].黄河之
声,2019,04: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