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设备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物流设备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物流设备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物流设备考试重点》

第一章:物流设施设备应用与管理概述

一、填空题

1.现代物流通常是由运输、装卸搬运、仓储、分拣配送、包装、流通加工、信息等基本环节组成的。

2.物流机械设备的发展趋势是大型化、高速化、实用化和轻型化、专门化和通用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成套化和系统化以及绿色化。

3.物流设备配置的原则包括系统化原则、适用性原则、技术先进性原则、低成本原则、可靠性和安全性原则、一机多用原则和环保性原则。

4.物流设备的修理可以分为大修、项目修理和小修三个类别。

5.物流设备的维护保养可以采用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的二级保养制度。

二、简答题

1.简述物流设施和设备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①物流设施设备是物流系统的物质技术基础②物流设施设备是物流系统的重要资产③物流设施设备涉及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④物流设施是物流技术水平的组要标志。

2.简述物流设备配置选型的原则?

答:①系统化原则②适用性原则③技术先进性原则④低成本原则⑤可靠性和安全性原则⑥一机多用原则⑦环保性原则

第二章公路运输设施设备的应用与管理

一、填空题

1.道路是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和隧道以及沿线附属设施等组成。

2.在我国,根据公路的作用及使用的性质划分为国家干线公路(国道)、省级干线公路(省道)、县级干线公路(县道)、乡级公路(乡道)、以及专用公路。

3.根据我国技术标准规定,将公路划分五个等级,它们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4.我国于2001年制定有关汽车分类的标准(GB3730.1—2001)标准根据国际(ISO 3833)制定,以与国际通行标准相衔接。该标准将汽车分为两大类:乘用车和商用车。

5.我国汽车的产品型号由企业名称代号,车辆类别代号,主参数代号,产品序号,企业自定代号组成。

二、名词解释

1.道路:是指主要供车辆行驶的工程结构物,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和隧道以及沿线附属设施等组成。

2.汽车:是指公路运输的主要运载工具,是指由本身的动力驱动(不包括人力、畜力),装有驾驶承载装置的在固定轨道意外的道路或自然地域上运输客、货或牵引其他车辆的车辆。

3.汽车的使用性能:车辆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最高效率工作的能力。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公路的分类方法。高速公路有何特点?

答:①根据我国公路技术标准规定,将公路划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②在我国,根据公路的作用及使用的性质划分为国家干线公路(国道)、省级干线公路(省道)、县级干线公路(县

道)、乡级公路(乡道)、以及专用公路。③高速公路的特点:Ⅰ、专供汽车分向、分道行驶;Ⅱ、机动车专用;Ⅲ、全部立交、控制出入以及高标准、设施完善;Ⅳ、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运输费用省、行车安全。

第三章铁路运输设施设备的应用

一、填空题

1.铁路运输技术设施主要由铁路线路、站场和附属设施三部分。

2.站场是铁路运输的基本生产单位,包括各种铁路车站和作业场。车站按等级

可以划分为特等站和一至五等站,按运输对象可以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和客货运站。

3.从原动力来看,铁路机车可分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二、名词解释

铁路站场:站场是铁路运输的基本生产单位,包括各种铁路车站和作业场。

第四章水路运输设施设备的应用

一、填空题

1.水路运输按船舶的航行区域,一般可以分为内河运输、沿海运输、远洋运输三大类。水路运输按贸易种类,可以分为外贸运输和内贸运输两大类。水路运输按照运输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两大类。水路运输按照船舶营运组织形式,可以分为定期船运输、不定期船运输和专用船运输。

2.按照港口的使用目的不同,港口可以分为综合性商港、专业港、渔港、军港和避风港。

3.根据港口运输作业的主要内容,港口系统可以划分为港口水域设施、码头构筑物和港口路域设施三个组成部分。

4.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集装箱船可分为部分集装箱船、全集装箱船和可变换集装箱船三种。

第五章航空运输设施设备的应用

一、填空题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民航机型主要有美国的波音(B﹣)系列、欧洲的空中列车(A ﹣)系列、俄罗斯的图(TU﹣)系列、伊尔(IL)系列、安(AN﹣)系列等,其他还有我国的运(Y﹣)系列、加拿大的旁巴迪系列。

第八章起重机械的配置和选择

一、填空题

1.起重机械的种类较多,按功能和结构特点可分为轻小型起重机、桥式类型起重机和臂架式起重机。

2.各种类型起重机通常是由工作机构、金属结构、动力装置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的。

3.起重机的属具包括索具和取物装置两大类。常用的索具有钢丝绳、麻绳、化学纤维绳等,常用的取物装置有吊钩、抓斗、电磁吸盘。

二、名词解释

起重机械:是一种以间歇作业方式对物料进行起升、下降和水平移动的搬运机械。

第九章集装箱装卸搬运设备的应用与配置

一、填空题(选择题1题,有案例细看第二节)

1.标准集装箱按使用范围可分为国际标准集装箱、地区标准集装箱和国家标准集装箱。

2.集装箱前沿码头机械主要有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多用途桥式起重机,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和高架轮胎起重机。

3.集装箱水平运输机械主要有集装箱跨运车、集装箱牵引车和自动导引小车。

4.集装箱堆场作业机械有轨道门式起重机、轮胎门式起重机、集装箱跨运车、集装箱叉车、集装箱正面吊运机和拆、装卸机械。

第十章连续输送设备的应用

一、填空题

1.连续输送机械按照它们所运货物的种类可分为输送件货的输送机械和输送散货的输送机械;按照输送机的传动特点可分为有挠性牵动构件的输送机械和无挠性牵动构件的输送机械两类;此外按照输送机的结构形式则可分为辊式、链式、轮式、胶带式、滑板式及悬挂式等多种输送机械。

2.带式输送机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是:输送带既是承载货物的构件,又是传递牵引力的牵引构件,依靠输送带与滚筒之间的摩擦力平稳的进行驱动。

3.为保证货物在辊子上移动时的稳定性,辊子输送机的连续支承面至少应该接触4个辊子,即辊子的间距应小于货物支承面长度的1∕

4.

二、名词解释

1.连续输送设备:是指以连续的方式沿着一定的线路,从装货点到卸货点均匀输送散料和成件包装货物的机械装置。

第十一章搬运车辆的应用与管理

一、填空题

1.叉车可按其动力装置不同,分为内燃叉车和电瓶叉车;按其结构和用途不同

分为平衡重式、插腿式、前移式、侧叉式、跨车及其他特种叉车等。

2.叉车的动力装置可以分为内燃机和蓄电池—电动机两大类。

3.搬运车辆配置、选择的指标体系主要由五个部分所组成,即技术指标、经济

指标、适用性指标、组织性指标和人机关系指标。

4.合理选择搬运车辆时,一般考虑的使用条件有作业场合、作业性质、作业的

配套性、搬运距离和搬运作业量。

二、简答题

1、简要阐述各类叉车的应用场合。

答:①平衡重式叉车,适用于港口、车站和平衡重式叉车企业内部装卸、堆垛和搬运成件物品,还适用于船舱、集装箱内作业。②插腿式叉车,适用于货场、仓库中托盘及货物的存取叉运,以及货物的短距离运输。③前移式叉车,适合于车间、仓库内作业。④侧叉式叉车,主要用于搬运长大件货物。⑤跨车,适用于搬运堆码钢材、木材和集装箱。⑥三节门架叉车,适用于高层货物的装卸堆垛作业。⑦自由起升叉车,适合于低矮的场所,如船舱、车厢内进行装卸或堆垛作业。

第十二章储存设备的应用与管理

货架与托盘,常用货架分类、特点、应用场合。(细看)案例题

第十三章垂直提升机械的应用

一、填空题

1.液压升降机主要有单剪支臂液压机和双剪支臂液压机两种。

2.板条式提升机根据进货口和出货口安排可分为S形和C形两种。

3.堆垛机的技术参数是表明堆垛机工作性能好坏的参数,一般包括质量参数、

速度参数和尺寸参数等。

二、名词解释

1.堆垛机:是在桥式起重机的起重小车上悬挂一个门架而形成的,其可利用货叉在立柱上的上下运动及立柱的旋转运动来搬运货物。

2.巷道式起重堆垛机是立体仓库的主要存取作业机械,它是随着立体仓库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专用起重机械。

第十四章分拣设备的分类及选型

一、填空题(选择题2题)

1.根据分拣设备的作业性质,常把分拣设备分为拣选机械设备和分货机械设备

两大类。

2.分拣设备的主要特点是能连续、大批量地分拣货物、分拣误差率很低和分拣

基本实现了无人化。

3.分拣设备的一般类型:带式分拣机、托盘式分拣机(交叉带式托盘分拣机、

翻盘式分拣机、翻板式分拣机、翼盘式分拣机、三维翻盘分拣机),浮出式分拣机(滚轮浮出式分拣机、皮带浮出式分拣机)、悬挂式分拣机、横向推出式辊道分拣机(气缸推出式、摇臂推出式)

第十五章流通加工设备的应用

一、填空题(选择题3题)

1.按照流通加工的方式不同,可以将流通加工设备分为包装机械、称量设备、

标签印贴和条形码打印设备、切割机械设备等。

2.按包装在流通加工领域中的作用,包装大致可以分为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

3.现代物流中常用的包装技术有防震包装技术、防潮及防水包装技术、防霉包

装技术、防锈包装技术和防虫及防鼠包装技术。

4.流通领域的金属加工机械主要是指对金属进行剪切、弯曲、下料、切削加工

的机械。

5.平板玻璃的重要的流通加工方式是集中套裁、开片供应。

6.常用的包装机械:充填机(容积式充填机、计数式充填机、称重式充填机),

灌装机械,封口机械(热压式封口机、熔焊式封口机、缝合式封口机、卷边式封口机、旋合式封口机、液压式封口机、结扎式封口机),裹包机械(折叠式裹包机、接缝式裹包机、覆盖式裹包机、缠绕式裹包机、拉伸式裹包机、收缩式裹包机、贴体裹包机),困扎机械,贴标机和打码机。

附: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1ˊ×10﹚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2ˊ×10﹚

三、名词解释﹙4ˊ×3﹚

四、简答题﹙7ˊ×4﹚

五、案例分析﹙10ˊ×3小题﹚

【注】蓝色字体为填空题答案,红色粗体字为预测必考内容!

国际物流报关实务期末考试试题(A卷

A、特定减免税货物 B、保税物流园区货物出区用于保税加工货物 C、保税物流中心货物出区用于在境内消费的货物 D、进入保税仓库储存货物 10、下列是关于进出口货物申报时限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进口货物的申报时限为自装载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最后一天是法宝节假日顺延至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B、出口货物的申报时限为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后装货的24小时内 C、经海关批准准予集中申报的进口货物,自装载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一个月后办理申报手续 D、经电缆、管道或其他特殊运输方式进出境的货物,报关单位应在货物进出境时向海关办理报关手续 11、按照海关规定,报关单位应当自接到海关“现场交单”或“放行交单”通知之日起多少天内,向海关提交纸质报关单证办理海关手续?() A、3日内 B、7日内 C、10日内 D、14日内 12、银行根据海关签发的哪一选项文件,对加工贸易企业设立“银行保证金台账”:() A、银行保证金台账通知书 B、设立银行保证金台账联系单 C、银行保证金台账核销联系单 D、银行保证金台账变更联系单 13、某C类管理的企业,与外商签订进口1000美元的服装拉链(属于列明的78种辅料)加工贸易合同,用以加工产品出口,应:() A、设台账、实转、发手册 B、设台账、实转、免手册 B、不设台账、发手册D、不设台账、免手册

14、从境外进入出口加工区的货物,下列哪一选项不正确:() A、进口自用的生产设备、物资免税 B、进口加工贸易货物全额保税 C、转口货物保税 D、进口自用交通工具、生活物资征税 1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进口料件除特殊商品外一般都免领进口许可证 B、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出口成品都免领出口许可证 C、保税仓库不得存放出口货物 D、准予进入保税仓库的保税货物除易制毒化学品和能够制造化学武器的监控化学品外免领许可证件 16、天津某加工贸易经营企业(B类管理企业)进口12590美元的涤纶长丝(限制类商品),委托河北廊坊某加工企业(A类管理企业)加工袜子后返销出口。 该异地加工贸易的银行保证金台账应当:() A、由经营企业到所在地银行设台账,半实转 B、由加工企业到所在地银行设台账,空转 C、由经营企业到加工企业所在地银行设台账,半实转 D、由加工企业到经营企业所在地银行设台账,空转 17、上海某航运公司完税进口一批驳船,使用不久后发现大部分驳船油漆剥落,向境外供应商提出索赔,供应商同意减价60万美元,并应进口方的要求以等值的驳船用润滑油补偿。该批润滑油进口时应当输的海关手续是: A、按一般贸易进口报关,缴纳进口税

07724物流系统工程2017年04试题整理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说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功能并相对独立是相对于() A.内部结构 B.外部环境 C.子系统 D.开放系统 2、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系统的() A.整体结构 B.整体要素 C.整体适应性 D.整体功能 3、在规划阶段,描述所要解决的对象与有关各因素间的关系常用() A.总成本法 B.得失比较法 C.统一规划法 D.投入产出法 4、以网络分析为主,以计算机为先进手段的先进管理方法的PERT主要以() A.距离控制为主 B.时间控制为主 C.质量控制为主 D.成本控制为主 5、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这种模型是() A.形象模型 B.模拟模型 C.概念模型 D.图形模型 6、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A.图形模型 B.模拟模型 C.概念模型 D.实物模型 7、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明确,没有足够的数据,又无法在系统上做实验时,可以先认为地建立模型,这种方法称为() A.数据分析法 B.实验分析法 C.主观想象法 D.特殊预测法 8、根据所预测对象的纵向历史数据资料,按时间进程组成的动态数列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方法称为() A.时间序列预测法 B.因果预测法 C.判断预测法 D.特殊预测法 9、几个预测值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平均误差 B.相对误差 C.标准误差 D.均方差 10、几个预测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平均误差 B.均方差 C.标准误差 D.相对误差平均值 11、三维结构中的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由规划阶段到() A.论证阶段 B.试验阶段 C.实施阶段 D.更新阶段 12、物流活动中若干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应尽量避免() A.最优化 B.次优化 C.综合化 D.一体化 13、预测就是把一未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A.定性化 B.极小化 C.定量化 D.明确化 14、在一种有组织的形式下,搜集各个人对分析过程所作的判断,然后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 A.时间序列预测法 B.因果预测法 C.判断预测法 D.特殊预测法 15、预测值的误差是指预测值与() A.平均值的差别 B.实际值之间的差别 C.标准值之间的差别 D.预测值之间的差别 16、对运行过程输出进行检测,把检测结果送回运行过程中,将纠正措施输入该运行过程中以获得预期的输出过程称为() A.超前控制 B.反馈控制 C.非预算性控制 D.预算性控制 17、凡需求量、提前订货时间为确定已知的存贮问题所构成模型称为() A.确定性模型 B.非确定性模型 C.随机性模型 D.反馈模型 18、以工业贷款月利率6‰计算,存储2百万元的物资一年,需要支付资金利息() A.12万元 B.14.4万元 C.7.2万元 D.24万元 19、从缺货损失费考虑,存储量越大,缺货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缺货损失费越() A.多 B.不确定 C.少 D.无法量化 20、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发展的内在动力决定于() A.系统层次 B.系统模型 C.系统结构 D.系统行为 21、物流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 A.系统工程理论 B.经济系统 C.物流系统 D.环境系统 22、三维结构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模型化和() A.定性化 B.定量化 C.综合化 D.分解化

期末考试后做总结的三个要点

期末考试后做总结的三个要点期末考试结束有一段时间了,家长们有没有帮孩子做好期末考试总结呢?其实,通过考试总结,可以进一步诊断孩子的学习,发现深层次的学习问题,及时调整,彻底根除学习症结。一般来说,期末考试总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首先,建议大家先对自己的期中考试整体情况做一个总结。想必同学们对自己的成绩都有一定的期望值,至少有一定的期待。那么,这次考试,是否达到了你的期望,是否是你这段时间学习状况的真实反映。建议同学们问自己几个问题: 1、名次、成绩是上升还是下滑? 2、如果上升,是因为题目适合你?还是同水平的同学出现了失误?还是自己的水平真实上升了? 3、如果下滑,问题又出在哪里? 考试技巧的总结上,高三和初三的同学应尤其注意。请同学们再次回顾整个考试过程,这次你的回顾重点是在考试技巧上。请同学回想,也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次考试你的策略是什么?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出现先紧后松或先松后紧的现象? 2、有没有出现填错答题卡,或者一些很明显的低级失误?如果有,你要怎么能让自己记住这个血的教训? 3、具体到每门学科。英语是否没有时间看完整个阅读?

听力是否因为纠结前面的内容而影响了听后面的内容?数学是否因为专注后面的某道很难的大题而没有检查,导致丢了一些不该丢的分。等等。 通过考试技巧的总结,想必同学们自己就能明白,在这次考试中,如果你能怎样安排时间,安排答题顺序,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把你总结的记下来,这都是你最宝贵的经验。高三和初三的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每一次考试当成是最终考场上的真实演练。 知识点的总结是期中考试总结最重要的一环。这里有两种情况很可怕,一是根本不进行总结,那么你下次可能还掉在相同的陷阱里。第二种情况是就题论题进行总结,这样的结果是你下次可能掉在一个相似的陷阱里。 那么,如何正确进行知识点的总结? 1、同学们拿到卷子后,应对自己答这份卷子的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回想。请同学们细细浏览卷子中的每道题。注意,此时你关注的,不应只是错题。而是包括你答起来不流畅的题,思维有障碍的题,以及凭运气做对的题。这些题都是你的软肋。 2、同学们应着重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复习。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就题论题。如果只是这道题做错了,改正了。那这样的总结只是让你多会做一道题而已,下次类似的题变一变形,可能又错了。殊不知,一道题错了,可能是你

成人教育 《物流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流工程复习题A 一、名词解释 1. 当量物流量 2. 玛格数 3. 物流系统 4. 标准化 5. 物流搬运 二、选择题(多项选择,每空限填1项) 1.下面关于物流需求容量和有效容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设施布置时,需要将系统目标、用户需要、加工过程、空间有效利用率、物流量大小等因素转变为需要容量和有效容量的数量估算。 B.需要容量和有效容量概念上没有实质性区别。 C.需要容量和有效容量都是测度生产能力的指标,测量单位因不同的系统和行业而不同。只是需要容量是指必须满足目前需要的生产能力和满足经过一段时间后的生产能力两方面;有效容量是指通过重新布置现有设施而获得的生产能力。 D.物流系统的容量模型就是表征需要容量和有效容量的二者关系。 2.生产延迟的基本原理是()。 A.有效的风险预测 B.保证产品数量的准确性 C.生产延迟策略从流程设计角度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在不牺牲产品种类多样化的同时,可以有效利用生产的规模优势。

D.地理延迟 3.部门间的流动一般是基本流动模式的组合,基本流动模式包括()、()、()、()、()。 A、直线形 B、X形 C、L形 D、U形 E、环形 F、S形 4.从至表通常用来表示建筑物之间、部门之间、机械设备之间的()。 A、人员往来 B、物流强度 C、产品搬运路线 D、信息流 5.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适宜采用()。 A、产品原则布置 B.工艺原则布置 C、成组原则布置 D.定位式布置 6.物流强度也可称为()。 A、物流量 B、搬运距离

C、物流数量 D、物流重量 7.企业的有效运行依赖于()、()、()的合理化。 A、工艺流 B、信息流 C、人流 D、物流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生产纲领,它在生产物流系统分析中起什么作用? 2.物料流动分析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是什么? 3.如何理解物料搬运系统分析方法(SHA)与系统布置方法(SLP)之间的相互关系? 4. 装配线平衡的目的是什么? 5. 简要分析物流系统与生产系统之间的关系。 6. 节拍是流水线的主要期量指标之一,节拍可以观测吗?节拍的作用是什么? 四、计算题 1、利用以下表3所示的因素评分,以最大综合得分为基础,应选择地点A、 B、C中的哪一个? 表3 因素评分表 因素 (每项总分100分)权重 位置及其评分 A B C 便利设施0.15 80 70 60 停车场0.20 72 76 92 显示区域0.18 88 90 90 顾客交通0.27 94 86 80 运营成本0.10 98 90 82

国际物流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国际物流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张海萍 终结性考试 1.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试形式:网络考试 3.试题类型:判断、单项选择、多项选择。 一、单选题 1、物流系统主要分为社会系统和——。( D ) A、供应系统 B、销售系统 C、物流系统 D、企业物流系统 2、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实施发展战略与规划工作的岗位是(A) A、仓储战略部主任 B、资金预算师 C、仓库主管 D、验收人员 3、ABC分类法的指导思想是(A) A、20/80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结构原则 D、效率原则 4、我国进出口货物的检验程序主要包括(A) A、报检、抽样、检验、领取证书 B、抽样、报检、检验、领取证书 C、检验、报检、抽样、领取证书 D、报检、检验、抽样、领取证书 5、国际货物报关业务基本程序是( B ) A、提取或转运货物、申报、配合查验、缴纳税费 B、申报、配合查验、缴纳税费、提取或转运货物 C、申报、缴纳税费、配合查验、提取或转运货物 D、申报、提取或转运货物、缴纳税费、配合查验 6、证明海上运输合同和货物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人据以保证交付货物的凭证为( C ) A、汇票 B、商业发票 C、提单 D、保险单 7、在固定的航线上定期航行的航班,这种飞机固定始发站、目的站和途径站的航空货物运输经营方式为( D ) A、包机运输 B、集中托运 C、航空速递 D、班机运输 8、寻求最大的竞争优势的战略为( D ) A、成本最低战略 B、服务最优战略 C、利润最高战略 D、竞争力最强战略 9、俗称“无纸贸易”的物流信息技术为( C ) A、条码技术 B、扫描技术 C、EDI D、EOS 10、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为主的是( D ) A、第一方物流 B、第二方物流 C、第三方物流 D、第四方物流

物流系统工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功能并相对独立,主要是相对于【 B 】 A内部结构B外部环境 C子系统D开放系统 2.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是【 B 】 A结构化B比较 C模型化D分解化 3.输出完全决定于输入且状态与结果具有一致性的系统称为【 B 】 A封闭系统B因果系统 C控制系统D静态系统 4.关键路线法主要控制【 D 】 A距离B时间 C质量D成本 5.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 C 】 A形象模型B模拟模型 C概念模型D图形模型 6.当系统结构的性质尚不清楚时,通过分析系统功能的已有数据或新做的实验所获的数据建立模型的方法称为【 A 】 A数据分析法B实验分析法 C主观想象法D人工实现法 7.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明确,没有足够的数据,又无法在系统上做实验时,可以先人为的建立模型,这种方法称为【 D 】 A数据分析法B实验分析法 C主观想象法D人工实现法 8.下列属于物流系统支撑要素的有【 B 】 A物流设施B标准化系统 C信息技术D组织及管理 9.几个预测值的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 】 A平均误差B相对误差 C平均绝对误差D均方差 10.移动平均预测法中,随着步长的减少,移动平均对时间序列的修均能力【 B 】 A上升B下降 C不变D无法判断 11.一个系统把输入经过处理之后出输出去,又将其输出的结果馈送回来与输入加以比较的过程称为 A控制B循环【 C 】 C反馈D往返 12.通过对运行过程输入的监视,以确定它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不符合时就要改变运行过程,这种控制方法成为越【 A 】 A超前控制B反馈控制 C非预算性控制D预算性控制 13.以工业贷款月利率6‰计算,存储一百万元的物资一年,需要支付资金利息 A6万元 B7.2万元【 B 】 C60万元D72万元 14.从缺货损失费考虑,存储量越大,缺货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越小,因此缺货损失费越 A多B少【 B 】

期末考试重点复习内容

复习应考指南 共分三个部分: 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 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 三、复习应考重点范围辅导 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本学科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本科行政管理本科的必修课,课程结业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 (一)考试范围见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各章的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二)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90 分钟 (三)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 2、多项选择题 3、填空 4、名词解释 5、简答题 6、论述题 二、复习应考的资料及其使用 (一)平时作业:考试时约占30%的内容

(二)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 (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习指导书》 三、特别提示及强调: (一)上述强调的三种复习资料缺一不可,共同构成期末考试内容。 (二)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中的综合练习P19——P43 应是复习考试重点。本书P44——P62 有综合练习的部分答案。但名词解释被略。 (三)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中综合练习的名词解释答案如下:(以下页码为教材页码) 一章:1、P4 2、P2 3、P10——P114、P45、P6 6 P6 7 、P68、P9 ——- 二章:1、P182、P19 - k 三章:1、P242、P263、P29 四章: 1、P30 2、P30 3、P39 4、P39 5、P39 6、P39 六章:1、 P552、P57 七章: 1、P59 八章: 1、P62 九章: 1、P68 2、P72 3、P69 4、P70 5、P70 6、P70 7、P70 8、P70 9、P7010、P76 11 、P7612、P77 十章: 1、P78 2、81 3、P82 4、P83 十一章:1、P882、P99

物流工程期末考试复习

M R P:物料需求计划(P234)MR PⅡ:制造资源计划(P234) ERP:企业资源计划(P234) FMS: 弹性制造系统 JIT:准生产制(P249) TPS: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 TPL:第三方物流(P255) TOC:约束理论(P237) LP: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 SCM:供应链管理 SLP:系统布置设计(P24) AS/RS:自动仓储系统(P154) SHA:物料搬运系统 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用活性系数来反映物品搬运的难易程度。散放货物活性:0 二、 1、物流工程与物流管理的定义与功能(P5) (1)、物流工程:是运用工程分析与设计的手段来实现所要求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设备、工具等)。物流工程是静态的概念。 (2)、物流管理:是指对给定的物流系统,通过组织、计划、财务、控制等手段来实现物流系统的高效、低成本和高质量的运行。物流管理是动态的过程。 2、物流系统中的两类问题:设施设计、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3、单元货载搬运:是指将不同种类、不同状态和不同大小的物品,集装成一个搬运单元,以 利于搬运操作。(单元货载也成集装单元化) 4、设计物料搬运系统时,首先考虑三个设计要素:搬运对象、移动路线、搬运方法等三者 5、以5W1H 为变量的物料搬运程式:(1)何故Why(2)何物What(3)何处Where (4)何时When(5)如何How(6)何人Who 6、搬运系统设计要素:P产品、Q数量、R路径、S支持服务、T时间 7、运输方式:五种基本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P161) 1、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市场竞争进一步白热化,企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物资供应 系统和成品流通系统的有效性和低成本。 2、 ?直线形是最简单的流动模式,它将入口和出口分开。 ?L形适用于设施或建筑物不允许直线流动的情形。 ?U形最大的好处是收发口在同一位置,有利于物料搬运,人员、搬运设备和站台都可以只建一个,形成既不占很大空间又具有高速度的生产线。它能减少工人数量,还是一种有利于JIT布置的物流模式,工人位于U形的中心,因而可以互相看到彼此的进展且易于合作。

国际物流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国际物流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物流概述 一、流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1、流通是联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2、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3、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 二、社会经济分为三大领域: (1)生产领域:将生产资料进行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制成各种产品满足社会消费需求的经济活动领域,生产的结果为有形产品。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生产产品基本上在原地消费。但在今天,某地所生产的各种产品几乎被全国,甚至全世界消费。 (2)流通领域:将生产和消费联结起来的领域,流通的结果是产品或商品的所有权转移和产品或商品在时间空间上的转移。 (3)消费领域:消耗产品或商品的使用价值,满足社会的某种需求,消费的结果为废弃物。随着消费领域与生产领域的间隔逐渐变大,连接其二者的流通领域的作用逐渐突出。 二、流通的内容? 1、商流:在商品流通中,消费者取得商品所有权的过程,简称商流。 2、物流:在商品流通中,通过进行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等活动,将商品送达目的地的过程,简称物流。 3、信息流与资金流:在商品流通中,信用证、汇票、现金等,在各个交易方之间的流动,简称资金流;在商品流通中,所有信息的流动过程,简称信息流。 举例:搬家,有物流无商流;买房子,有商流无物流。 三、物流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四、物流活动的构成?P11 1、包装活动 2、装卸搬运活动 3、运输活动 4、储存活动 5、流通加工活动 6、配送活动 7、物流信息活动 五、物流的地位与作用?P16 1、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 2、物流是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又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物质基础 3、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 4、物流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决定国民经济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5、合理的物流对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现代物流特征: 1、反应快速化 2、功能集体化 3、服务系列化 4、作业规范化 5、目标系统化 6、手段现代化 7、组织网络化 8、经营市场化 物流的性质:1生产性 1)物流是社会生产的必要环节 2)物流活动同样具备生产的三要素

期末考试初一复习重点

期末考试初一复习重点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2.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区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人类时间地点特点、生产生活状态 北京人约70万年—20 万年前北京西南周口 店山洞里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会制 造与使用工具,过群居生活,形成早起原 始社会,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种 山顶洞人约三万年前周口店龙骨山 顶部洞穴与现代人模样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人工取火,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爱美,死后埋葬,氏族群居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 2.区分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 原始居民时间地点特点、生产生活状况 河姆渡约七千年前长江流域出现原始农耕,用磨制石器,耒耜耕地, 住干栏式房屋,过定居生活,饲养家畜, 会制造陶器、玉器、简单乐器 半坡约5—6千年前黄河流域用磨制石器,主食是粟,用石刀收割庄稼, 住半地穴式房屋,制造彩陶,已会防线、 织布、制衣 第三课:华夏之祖 1.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的炎帝和黄帝在涿鹿大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皇帝结成联盟,形 成日后的华夏族 2.为什么称皇帝为“人文之祖”? 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 ②妻子发明养蚕缫丝③属下发明文字、 编出乐曲 3.“禅让”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选的首领没有特权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1.夏朝开始,世袭制就代替了禅让制。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夏朝起于禹,灭于桀。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灭于纣(知道起止皇帝) 3.汤人用贤臣伊尹;周文王任用贤臣姜尚。 4.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大战,建立西周 5.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分封制产生的。 等级示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贫民、奴隶(金字塔)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出现:原始社会末期 1.青铜器增多:夏朝 灿烂时期:商朝(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丰富:西周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建立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国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有哪些? ①地理环境优越,盛产鱼盐(基础). ②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 ③改革军制,以“尊王 攘夷”为号召. 3. 时期主要战役交战国家典故影响 春秋城濮大战晋、楚“退避三舍” 战国桂陵之战赵、魏、齐“围魏救赵” 战国马陵之战齐、赵“减灶计”齐国强大起来 战国长平大战秦、赵“纸上谈兵”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 军进攻 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1.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作用时间:公元前356年 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竣工的旧贵族的特权. 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 接由官吏治理. (4条缺一不可) 作用: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战国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3.春秋(开始)战国(推广)时期,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的原因是:铁器、牛耕的推广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1.甲骨文(商)→金文(商周)→大篆→(西周晚期)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3.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名医是:春秋战国扁鹊(中医) 4.屈原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代表作《离骚》 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1.孔子学说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2.孔子的学说被他的弟子整理在《论语》中;老子《道德经》。 3.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出现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的急剧变化(社会大变革) 4.兵家鼻祖孙武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物流工程专业英语 期末复习要点

简答题: 1.Facility Location Decision: The success of a particular logistics system is dependent upon the location of the relevant warehousing and production facilities. 2.packaging: promoting the product and protecting it . 3.Returned products: such as products recalls , product damage, lack of demand, and customer dissatisfaction. 4.The main advantage of static simulation (静态模拟) is that it is simpler, less expensive to operate , and more flexible than most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Unlike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approaches, simulation does not guarantee an optimum solution. 5.Lean thinking is based around the simple philosophy of eliminating waste. 6.Three factors are fundamental to transportation performance:(1)cost(2)speed(3)consistency 7.Lean Thinking (seven wastes); (1)The waste of over production (2)…waiting (3)…inappropriate processing (4)…unnecessary inventory (5)unnecessary motions (6) defects (7) transporting 8.The 80/20 rule will often be found to hold: that is 80 percent of the profits of the business comes from 20 percent of the customers. Furthermore 80 percent of the total costs to service will be generated from 20 percent of the customers (but probably not the same 20 percent!) 9.Influence of LCS Quality on customer Loyalty Intentions? (1)As perceived cycle time quality increases, the level of customer intended loyalty towards the online retailer will increase. (2)As perceived in-stock availability quality increase, the level of customer intended loyalty toward the online retailer will increase. (3)As perceived customer responsiveness quality increases, the level of customer intended loyalty toward the online retailer will increase. 10. The assumption of EOQ ( The EOQ model): (1)all demand is satisfied;所有的需求都能被满足 (2)rate of demand is continuous, constant, and known;需求率是连续的,明确的已知量 (3)replenishment performance cycle time is constant and known;补货时间是连续已知的 (4)there is a constant price of product that is independent of order quantity or time; 产品的价格 是常量,不受订货数量和时间的影响 (5)there is an infinite planning horizon; 计划周期是无限的 (6)there is no interaction between multiple items of inventory; 各项库存之间没有影响 (7)no inventory is in transit; 在途库存不考虑 (8)no limit is placed on capital availability; 没有资金限制 11. Environmental Models: noise; vibration; air pollution. 12.Transportation Characteristics: non-storability; indivisibility; 13. what is 3 rd-party Logistics: third-party logistics, also called logistics outsourcing, or contract logistics, continues to be one of the most misunderstood terms in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14.Why use 3PL: to save time; Because someone else can do it better; to share responsibility; to re-engine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15.. Limitations(缺陷) of 3rd-Party Logistics : (1)Loss of control over the logistics function(especially for critical parts ); (2)More distance from clients. Loss of human touch.

国际物流期末考试复习题

国际物流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国际物流通道——物流通道是指连接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之间,以及它们和外部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货运站场)之间的货运道路系统。物流通道主要是构建快速畅通的货运道路体系,保证物流中心与物流园区、物流结点等各结点之间的各项物流功能顺利实施,达到货畅其流的目的。 2.共同海损——是指在获得船舶在海上晕倒灾害,事故,威胁到船货等各方面的共同安全,为了解除这种威胁,维护船货安全,使航程得以继续完成,船方有意识地,合理地采取措施,造成某些特殊损失或者支出特殊额外费用。 3.电子口岸——电子口岸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国家电信公开网络资源,将国家各行政管理机关分别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的电子底账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在统一、安全、高效的计算机公共网络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 4.国际贸易术语——用一个简短的概念或是简短的外文缩写的字母来表明货物的单价构成和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费用与风险的划分界限。 二、判断题(每题1 分,共10分) 1.保险人承保的费用包括施救费用和修理费用。(×) 2.由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经海关批准而建立的自营自用的保税仓库称之为工厂。(×) 3.一批货物在海运途中发生承保范围内的损失,其修理费用超过货物修复后的价值,这种损失属于推定全损。(√) 4.储存仓储是指对保管物品以保持原样不变的方式进行的仓储。(×) 5.目前有关海运提单的国际公约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国际公约为汉堡规则。(×) 6.FOB术语是卖方承担责任最小的术语。(×) 7.预借提单属于提单中注明的装船日期早于实际装船日期的情况。(√) 8.唛头又被成为包装标志。(×) 9.口岸属于综合型节点。(×) 10.直拨又被成为越仓作业。(√) 11、运输标志、指示性标志和警告性标志都是刷在商品的外包装上的(×) 12、如果合同中作为商品检验依据的品质条款和信用证规定不符时,则商检机构按照信用证的有关规定检验(√) 13、记名提单和指示提单同样可以背书转让(×) 14、清洁提单是指提单清洁完好无污损(×) 15、多式联运承运人是总承运人,对运输全程中货物的灭失、损坏、延迟交货等承担责任(√) 16、铁路运输是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 17、航空运单、铁路运单和海运提单一样,均可以背书转让(×) 18、承运人签发倒签提单属于欺骗性质的行为(√) 19、在国际贸易中,向保险公司投保了一切险后,在运输途中由于任何外来原因造成的一切货损,均可向保险公司索赔。(×) 20、保税区内自用生产设备、生活设施、管理设备进口予以免税优惠。(×) 三、单选题(每题2 分,共20分) 1.广义的国际物流是指( D ) A. 国际货物物流 B. 贸易型国际物流 C. 非贸易型国际物流 D. 贸易型国际物流与非贸易型国际物流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重点整理知识讲解

学习-----好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物流:(美)物流是在供应链运作中,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低之间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存储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内部和外部的移动以及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物流回收。 (中)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中,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优化管理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 2. 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与服务的物、提供服务的设备(含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组织服务的人和信息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 物流需求:物流需求是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制造与经营活动所派生的一种物的移动和储存的服务需求。 4. 第四方物流:是物流服务系统中的供应集成商,提供组织物流服务所需设施、信息装备等资源和资金、技术,以及物流方案等。 5. 物流节点:物流节点是城市各类物流设施的集中地区的统称。物流节点集多种设施为一体,是大规模、集约化物流设施的集中地和物流线路的交汇点,是以仓储、运输场站、流通加工等设施为主,同时还包括一定的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的集中地。 6. 物流节点体系:物流节点体系是指由为满足各类物流需求的具有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不同规模、不同覆盖范围而形成的物流节点集合体。 7. 物流规划:物流规划是指确定物流系统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发展目标的工程、措施、解决方案、管理模式、政策保障等的过程。 8. 物流动线:物流动线是物流作业中物品的移动线路的空间表现形式,是物流流线的形式之一。 9. 物流效益: (1)宏观:A.空间效益 B .时间效益:1.缩短时间创造的收益2.延长时间差创造效益3.错位时间效益 C.规模效益 (2)微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0. 物流供给:物流供给是物流系统性能的综合表示,一般指节点与通道的能力与服务,如运输能力、仓储的库容量、物流中心的处理能力、配送的速度等。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物流需求受其他因素影响而表现的一些特征。 答:(1)宏观上:生产力布局、社会经济水平、资源分布、用地规模使物流需求呈现出地域差异和分布形态上的差异。(2):微观上:物流需求的数量和品种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现代科技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和人消费观的变化,提高了物流需求随时间变化的敏感性。 2.简述物流节点的分类: 答:(1)按性质与规模分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2)按衔接的运输方式分类:铁路、航空、港口、集装箱、邮政物流节点; (3)按地域活动范围分类:国际型、全国型、区域型点及城市型物流节点; (4)按物流功能特征分类:转运型、储存型、流通型、加工型、综合型节点; (5)按温度层次分类:常温物流节点、低温物流节点。] 更多精品文档.

环境保护法期末考试要点整理

环境保护法期末考试要 点整理 https://www.360docs.net/doc/aa4179531.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1.2014年新环保法对环境的定义: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当今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当今人类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 (1)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一般是同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有关,主要是由于高发展和高消费造成环境的污染、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浪费。 对策:发达国家可以率先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以降低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污染、破坏和浪费;可以带头开发更洁净、非资源密集型的技术,为社会提供更平等的发展机会和社会服务,在财力和科学技术诸方面支持经济落后国家的发展。 (2)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大多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除了贫穷之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掠夺自然资源和转嫁污染,也是造成发展中国家 环境状况恶化的重要原因。 对策:发展中国家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扩大生产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需要;另一方面,更有效地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化肥,要使用清洁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维持生物多样性、控制人口,努力保护和改善环境。 3.环境保护的概念:所谓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使环境符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4.环境保护法的概念: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对……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总称。) 5.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1)概念:指国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体制】 (2)《环境保护法》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

国际物流期末复习题

国际物流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部分 第一章 一、单选题 1、国际货物包装集装箱化、集装箱船、集装箱港口快速发展阶段是()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2、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子系统是() A 信息子系统 B 检验子系统 C 运输子系统D储存子系统 3、下列不属于国际货物运输特点的是() A 线路长 B 风险大 C 手续简便 D 时间性强 4、()可能会成为国际物流中的“瓶颈” A 船公司 B 货代 C 船代D海关 5、()是我国国际物流实现的基础设施 A 国际化的运输线路网络 B 国际化的信息系统 C 国际化的运输方式结合 D 国际化的物流环境 6、货运以石油为主,拥有世界十分之一港口和六分之一吞吐量的海洋通道是() A 大西洋沿岸 B 太平洋沿岸 C 印度洋沿岸 D 北冰洋 7、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著名水道是() A 苏伊士运河 B 巴拿马运河 C 基尔运河 D 马六甲海峡 8、占有重要的航运地位,是世界著名的石油海峡的是() A 英吉利海峡B马六甲海峡 C 霍尔木兹海峡 D 曼德海峡 9、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唯一通道是() A 英吉利海峡B马六甲海峡 C 黑海海峡 D 曼德海峡 10、()是指在港湾、风向、水深及地球球面距离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下,可供船舶航行的 一定路径 A 航线 B 航路 C 海峡 D 运河 11、()居世界第二,海运量占世界总运量20%,但其发展速度最快,已形成了世界航运 中心东移之势 A 大西洋航线 B 太平洋航线 C 印度洋航线 D 北冰洋航线 12、连接远东和北美两大经济中心区的是() A 北大西洋航空线 B 北太平洋航空线 C 印度洋航空线 D 西欧-中东-远东航空线 13、世界管道技术()最先进

07724物流系统工程考点解析

第一章物流系统与系统工程 (一)现代物流及其特征 1.识记:物流、现代物流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整合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发货、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回收处理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综合过程。 2.领会:现代物流的趋势及特征 物流系统化与集成化、物流全球化、物流信息化与网络化、物流自动化与智能化、物流柔性化、物流绿色化 (二)系统的概念 1.识记:系统是由相互作用而又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实体系统:凡是以矿物、生物、机械等实体为构成要素的系统称之为实体系统 概念系统:凡是由概念、原理、方法、制度、程序等概念性的非实体物质所构成的系统 2.领会:动态系统、静态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3.简单应用:系统的特性:集合性;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系统的分类: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三)物流系统的概念 1.识记: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物流诸环节及其涉及的物品、信息、设施和设备等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目标的有机整体。 2.领会: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系统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亦然。 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的特点: 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2.物流系统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可分的系统; 3.物流系统是跨地域、跨时域的系统; 4.物流系统的效益背反性。 (四)系统工程的概念及基础理论 1.识记:系统工程 2.领会: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一般系统论;大系统理论;经济控制论;运筹学。(五)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及主要内容 1.识记:最优化就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找出使目标函数为最大或最小的解。 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物流系统的要素分析、物流系统的分析与建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