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复习

合集下载

文献学复习资料

文献学复习资料

文献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总集:是汇集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断代)和多个朝代(通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和多种体裁的作品,它以编辑方法分选集、全集。

一般说来,古代的总集多为诗文的合集。

如《昭明文选》。

2.别集:是相对总集而言,它是指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作品集,以编辑方法分选集、全集,如《李太白全集》、《柳宗元集》。

3.丛书:是指收集两种以上的文献,按照一定的理念和体制编校,冠以一个总书名,用统一的板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类型,它又名丛刊、丛编、丛刻、类编、汇刻、全书等,如《十三经注疏》、《四库全书》。

4.经折装:把卷轴式改成折叠式,书纸仍然是由多张纸粘连起来的长幅,但不用卷轴,而是按照一定的宽度一正一反折叠成一个长方形的折页,前后用两块与折页一样大小的硬板把折页夹起来,类似于梵夹装。

5.卷轴装:就是把抄了书的纸粘连起来,形成长卷,在其尾端装上一根用木或竹做成的轴,收藏时用轴尾端向前卷成一束,成为一卷。

因此,卷轴装的纸本又称卷纸。

6.蝴蝶装:简称“蝶装”,是以版心中线为准,版面向里对折,然后一页一页重叠在一起,在折线处对齐,用浆糊粘在一起,另外三边切齐,再用硬纸背裹住做封面。

每页纸只有一面有字,打开书可以看到一整页,以版心为中轴,两边各半页,颇似展翅蝴蝶,故称“蝴蝶装”。

盛行于宋元。

7.包背装:同蝴蝶装相反,它是以版心中线为主,版面向外对折,在两侧余纸上打眼,用纸捻装订成册,后背用书皮裹住。

8. 讹:也称误,指将原有的字写错了,一句话有讹一字也有讹数字的。

脱:文献在传抄出版过程中脱去一字或数字称脱文,也称夺文或阙文。

衍:即增加了原来没有的字,原稿所无而传写与出版的过程中误增的文字称衍文,亦称衍字、羡文。

倒:指原稿文字具存,并无讹误、缺脱或衍羡,但在流传过程中,文字的先后次序却被弄颠倒了的现象(先后次序却被弄颠倒了的文字称倒文,纠正之则称为乙正或乙转。

字数较多的倒文习惯上称“错简”)9.对校法:是将某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并改正书面材料错误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先选择一种版本作为底本,再用其他版本逐字逐句地比较,把各本的异同记录下来。

中国古典文献复习

中国古典文献复习

中国古典文献复习资料一、填空题。

(共20分)《文献通考》宋元时代马端临《通志》南宋郑樵《释名》东汉末刘熙《方言》西汉杨雄《通典》唐杜佑《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百川学海》宋左圭《北书钩》《贩书偶记》近人孙殿起《直斋书录解题》南宋陈振孙《中原音韵》元周德清《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读书杂志》清王念孙《经籍纂诂》清阮元《北堂书钞》隋虞世南《群斋读书志》南宋晁公武二、名词解释。

(共8题,计40分)1、文献参考答案: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

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

2、校雠参考答案:校雠是简册时代校书的一个环节,所谓“校雠“就是今天校勘中的对校,也即版本校。

由于那时简册笨重,这一工作通常由两个人来完成,而今天的校勘含义较“校雠”宽泛了许多,除对校外,还包括本校、他校和理校等方法。

3、七略参考答案:是刘歆在刘向撰写《别录》的基础上继续整理群书,并把《别录》各叙录的内容加以简化而形成的我国第一部官修分类目录,包括“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再在前面加上一个总论性质的“辑略”。

《七略》第一次展示了我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方法,它以学术性质作为分类标准。

在著录上确立了较为完全的著录方法,除编有内容提要外,还利用了“互见法”和“分析法”。

4、索引参考答案:索引是揭示文献内容出处,提供文献线索的检索工具,是把一部或多部文献中的具体内容摘录出来,注明出处,并按一定的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考的文献。

古今又称玉键、针线、韵检、通检、备检、引得等。

索引最先出现于明代。

“索引”一词,原从日语引进,一度依据英文index译为“引得”。

现通行和规范术语为“索引”。

文献复习要点

文献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第一章信息、知识、情报的概念,文献包含了知识内容、信息符号、载体材料和记录方式四个基本要素。

文献的级次(1-3次的概念及各级次文献的代表)ISBN的组成信息概念: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活动中,是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千差万别的反应。

信息分为两大类: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

自然信息是由自然界物质运动发出的信息。

社会信息是人类通过人的语言、文字、图像、符号、手势等表现出来的信息。

信息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无限性、扩充性、转换性、加工性、共享性、传递性等特点。

知识的概念:知识是人类通过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概括,是人类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和系统化了的信息。

情报的概念:情报是为了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从一定文献资料中提取或经过传递获得的知识。

情报具有知识性、传递性、和针对性的特点。

信息,知识和情报是前者包含后者的关系。

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这个定义了文献所包含的知识内容、信息符号、载体材料、和记录方式4个基本要素。

知识内容是文献的灵魂所在。

信息符号是表达知识信息的标识符号,如文字、图像、符号、声音、视频、代码等。

载体材料是可供记录信息符号的物质材料,如纸张,竹简感光材料等。

记录方式包括复印、翻拍、录制等。

文献的级次:零次文献:指非正式出版或非正式渠道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

(未公开出版有完整的内容,兼而有之),如手稿,个人通信,原始记录,听取经验交流,演讲,甚至包括口头言论。

一次文献:依据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创作的文献。

(公开有出版,有完整内容,专而深)如图书,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以及专利说明书等。

一次文献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内容上具有原创性,出处具有分散性,是文献的主题是最基本的信息源。

二次文献:按一定的方法对一次文献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有序的文献。

(公开有出版,无完整内容)如目录,索引,不具有原创性。

三次文献:一般围绕某个专题或出于特定目的,根据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的一次文献的内容,加工形成的文献。

检索文献复习重点

检索文献复习重点

检索文献复习重点:1、文献的概念: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2、文献的四个基本要素:知识的具体内容、记录知识的形式、知识记录的物质载体、文献的出版形式。

3、文献的分类:按照时间分:古代和现代中医药文献;按学科内容分:中医基础文献、中医临床文献、本草方剂文献;按载体分:纸质型、缩微型、声像型和电子型中医药文献;按信息加工程度分:一次、二次、三次中医药文献;按出版形式:图书、期刊、报纸、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专利文献、产品资料等等。

4、图书与期刊的不同点:图书是最常见的中医药文献,由封面、书名页、版权页、目次、正文、参考文献及封底组成,并依页数多寡和内容上的联系分为单行本、多卷本和丛书等。

图书出版周期长,传递信息速度较慢,一般用于具体知识信息的检索期刊,是一种连续性出版物,有固定的编辑单位,统一的名称,有一定的卷期或年月标志,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文献形式。

期刊出版周期短,信息传播速度快,能及时的报道相关学科的新进展,具有较高的情报价值。

5、如何区分一次、二次、三次文献?一次文献:如学术专著、报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利文献二次文献:书目、索引、文摘及数据库三次文献:综述、述评、进展、现状、发展趋势等文章形式,或者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等参考工具。

6、中医药文献的特点:古代文献丰富,检索利用不便;知识相互记载,术语与今有别;知识老化缓慢,学术价值久远。

7、分类语言的利弊:利有三方面:一、分类语言具有反映学科体系的特点,专业人员对本专业学科结构比较熟悉,检索中可熟能生巧。

二、在分类语言中,同类文献集中在一起,有利于进行族性检索而满足查全的要求。

三、可通过某一类目的的上位类目来扩大检索范围,通过某一类目的的下位类目来缩小检索范围。

弊的三方面:分类语言在检索多主题文献时,很难确定精细而又全面的类目,涉及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文献更难入手,分类语言是先组式语言,对一些新学科、新概念和新技术不能及时作出反应;分类有利于族性检索,却不利于特性检索。

文献考试复习资料

文献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节信息概述一、信息的概念和特征1.信息定义:信息是指应用文字、数据或信号等形式通过一定的传递和处理,来表现各种相互联系的客观事物在运动变化中所具有特征性的内容的总称。

2.信息特征:客观性、载体性、传递性、可塑性、共享性、时效性、可开发性、可增值性3.拉丁词源:information4.字面含义:消息、情报、新闻、知识5.情报、知识、信息的区别与联系:情报:为了解决一特定问题所需要的有针对性的知识,具有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文献:是记录知识的载体。

知识:经过思考加工处理和提炼升华的信息。

信息:关于事物特征的描述是事物相区别的特征。

二、信息检索的定义1、广义的定义:包含信息储存和信息查找两个过程。

信息储存是对文献进行收集、标引及著录,并加以有序化编排,编制信息检索工具的过程;信息查找是从大量的信息中找出用户所需的特定信息的过程。

2、狭义的定义:信息检索仅仅指信息查找的过程。

第二节文献信息资源的构成文献三要数:知识内容、载体材料、记录方式一、按载体形式划分:1、印刷型文献含义:以纸张为存贮介质,以印刷(包括铅印、油印、胶印、木版印刷)为记录手段的一种文献形式。

特点:易于携带、方便阅读、经济实用有点:符合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阅读习惯缺点:收藏需占用较大空间,且不易于保存、管理,不便于快速传递信息、高效查阅和高密度存贮文献信息。

2、微缩型文献含义:以感光材料为载体(银盐片、重氮片、微泡片),以微缩照相技术为记录手段而产生的一种文献形式。

优点:信息存储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价格便宜,保存期长。

不易散失弄乱,易于检索复杂、放大、转换成其他形式文献缺点:非常直观,不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3、声像型文献含义:以磁性材料、光学材料为记录载体,利用专门的机械电子装置记录与显示声音和图像的文献,又称声像资料、试听资料、音像制品。

优点:能如实记录声音和图像信息,加以存贮,并超越时空限制反复播放。

助于理解知识、加深印象并获得长久记忆。

文献复习

文献复习

1、文献,记录有知识得一切载体2、ISO将书定义为:49页及49页以上构成一个书单元得文献(不包括封面与扉页)。

任何一种用印刷或手抄方式把原文或图表加以再现,装订成册,不定期出版得文献3、一种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并计划无限期出版下去,有固定得名称,每期具有统一得连续序号,以发表作者新作得出版物。

4、学位论文:申请硕士、博士学位而提交得学术论文。

5、会议文献:在国际或国内学术或专业性会议上发表得论文。

6、专利文献:专利局公布或归档所有与专利申请案有关得文件与资料。

7、标准文献:指标准化工作得文件。

其中主要为工业产品与工程建设得质量、规格与检验方法等得技术规定文件。

8、信息检索:将信息按一定得方式组织与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得需要找出有关信息得过程。

从信息存贮系统中查找出特定信息得过程。

包括事实检索、数据检索与文献检索。

9、文献检索Document Retrieval把文献按一定得方式予以排列、贮存,并根据用户需要检出所需文献得过程。

文献检索就是相关性检索,即不直接解答用户所提出得技术问题本身。

信息(情报)检索、文献检索得关系10、11、分类语言:以文献内容得学科性质为对象,运用概念概括与划分得方法,按照知识门类得逻辑次序从一般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层层划分,所形成得一种等级体系。

12、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基本大类共22个。

《中图法》主要有下面几部分组成:•类目表:分基本大类表、简表、详表与复分表等;•说明:包括编制说明,使用说明与类目注释等;•索引:将《中图法》得全部类目按字顺排列并标出相应类号,用以快速查阅《中图法》类目得辅助工具13、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分类法——科图法14、表达主题概念、反映文献内容特征得词语就叫主题词。

15、主题语言:以规范化或未经规范化得自然语言得语词名词术语为基本,以概念之间得形式逻辑作为语法与构词法,用语词字顺排列,主题概念以参照系统显示概念之间关系得一类检索语言。

16、检索工具定义:以压缩形式存贮、报道与查找信息(文献)得工具要素:文献记录、文献标识、检索手段功能:报道、存储与检索特点: ⑴详细而完整地记录所著文献得线索。

文献检索课复习知识点

文献检索课复习知识点

⽂献检索课复习知识点第六章⼀、定义信息p147、知识p1449、⽂献(记录有知识的⼀切载体)p150⼆、知识点1、⽂献的类型按载体形式: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电⼦型出版或加⼯形式:专著、报纸、期刊、专利⽂献、会议⽂献、产品样本、档案资料、“灰⾊”⽂献和各种⼯具书加⼯深度不同(重点!掌握含义、能区分、能举例):零次⽂献、⼀次⽂献、⼆次⽂献及三次⽂献2、现代⽂献的特征外表特征(题名、作者、出版社等);内容特征(⽂献论述主题、观点、见解等)国际标准书号ISB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SSN、国内统⼀刊号CN号3、信息、知识、⽂献相互间的关系(会分析)4、信息源的四个层次:⼀次信息源(本体论信息源)、⼆次信息源(感知信息源)、三次信息源(再⽣信息源)、四次信息源(集约信息源)(能区分、能举例)5、电⼦信息源(数据库、⽹络信息源)、实物信息源、⼝头信息源6、信息服务业(政府信息系统、⽂献服务系统)第七章⼀、定义信息检索p165、信息检索语⾔p167、⽂献检索⼯具p169、检索系统p176⼆、知识点1、信息检索的类型(按内容、组织⽅式、检索设备)2、信息检索主要⽅法:1)直接法:⼜称常⽤法,是指直接利⽤检索系统(⼯具)检索⽂献信息的⽅法。

它⼜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顺查法(时间上,远→近)、逆查法(时间上,近→远)、抽查法(抽查⼀定时期的资料)2)追溯法:追溯法是指不利⽤⼀般的检索⼯具,⽽是利⽤已经掌握的⽂献末尾所列的参考⽂献,进⾏逐⼀地追溯查找“引⽂”的⼀种最简便的扩⼤情报来源的⽅法。

(时间上,查找原⽂以前的⽂章)3)循环法:⼜称分段法或综合法。

它是分期分交替使⽤直接法和追溯法,以期取长补短,相互配合,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

3、检索语⾔:按基本属性分为a分类检索语⾔(p167注意什么是类、种、属。

在我国,分类检索语⾔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代表)b主题检索语⾔《中图法》知识:※将所有知识分为五个基本部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泽东思想、邓⼩平理论部类;哲学、宗教部类;社会科学部类;⾃然科学部类;综合性图书部类。

中国古典文献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文献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文献复习资料1、总集:总集是汇集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断代)和多个朝代(通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和多种体裁的作品。

一般说来,古代的总集多为诗、文的合集。

2、别集:别集是相对总集而言的,它是指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作品集。

别集不论是作者自编,还是他人编集都要按一定的体例来编。

其体例主要是分类、分体、编年这三种。

3、版本:从严格意义上说,是刻版(也称雕版)印书出版后为区别刻本和写本而使用的名称。

因最初的印版是以木板为原料雕刻而成,故版本又称“板本”。

广义的“版本”又可指一切形式上的书本。

4、善本:善本指珍贵难得的古籍刻本、写本,其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或某一方面的特殊价值。

不仅原本或接近原本的版本可称善本,大凡经过名家精校过的版本都可视为善本。

5、卷轴装:所谓卷轴装,就是把抄了书的纸粘连起来,形成长卷,在其尾端装上一根用木或竹做成的轴,收藏时用轴由尾端向前卷成一束,成为一卷。

因此,卷轴装的纸本又称卷子。

6、讹:讹也称误,将文献中原有的文字写错了,是文献中最常见的错误现象;脱:将文献中原有的文字弄丢了,文献在传抄出版过程中脱去一字或数字称脱文,也称夺文或阙文。

衍:原稿所无而传写与出版的过程中误增的文字称衍文,亦称衍字、羡文。

衍一字或数字较常见,也有衍一句或数句的。

倒:倒指原稿文字具存,并无讹误、缺脱或衍羡,但在流传过程中文字的先后次序却被弄颠倒了的现象。

7、对校:对校就是将某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并改正书面材料错误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先选择一种版本作为底本,再用其他版本逐字逐句地比较,把各本的异同记录下来。

8、本校:将某种文献的上下文进行对比,找出其内容上与文字上的异同,从而确定与改正其错误的方法,称为本校。

9、他校:用其他文献中的引文及相关文字来校勘某一文献称他校。

10、理校:即推理的校勘,是校勘工作的补充方法。

当发现书面材料中的确存在着错误,可是又没足够的资金可供比勘时,就不得不采用推理的方法来加以改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2、ISO将书定义为:49页及49页以上构成一个书单元的文献(不包括封面和扉页)。

任何一种用印刷或手抄方式把原文或图表加以再现,装订成册,不定期出版的文献
3、一种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并计划无限期出版下去,有固定的名称,每期具有统一的连续序号,以发表作者新作的出版物。

4、学位论文:申请硕士、博士学位而提交的学术论文。

5、会议文献:在国际或国内学术或专业性会议上发表的论文。

6、专利文献:专利局公布或归档所有与专利申请案有关的文件和资料。

7、标准文献:指标准化工作的文件。

其中主要为工业产品和工程建设的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等的技术规定文件。

8、信息检索: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从信息存贮系统中查找出特定信息的过程。

包括事实检索、数据检索和文献检索。

9、文献检索Document Retrieval把文献按一定的方式予以排列、贮存,并根据用户需要检出所需文献的过程。

文献检索是相关性检索,即不直接解答用户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身。

信息(情报)检索、文献检索的关系
10、
11、分类语言:以文献内容的学科性质为对象,运用概念概括与划分的方法,按照知识门类的逻辑次序从一般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层层划分,所形成的一种等级体系。

12、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基本大类共22个。

《中图法》主要有下面几部分组成:
•类目表:分基本大类表、简表、详表和复分表等;
•说明:包括编制说明,使用说明和类目注释等;
•索引:将《中图法》的全部类目按字顺排列并标出相应类号,用以快速查阅《中图法》类目的辅助工具
13、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分类法——科图法
14、表达主题概念、反映文献内容特征的词语就叫主题词。

15、主题语言:以规范化或未经规范化的自然语言的语词名词术语为基本,以概念之间的形式逻辑作为语法和构词法,用语词字顺排列,主题概念以参照系统显示概念之间关系的一类检索语言。

16、检索工具定义:以压缩形式存贮、报道和查找信息(文献)的工具
要素:文献记录、文献标识、检索手段
功能:报道、存储和检索
特点:⑴详细而完整地记录所著文献的线索。

⑵对所著文献都标有可供检索的各种标识,如分类号、主题词、著者姓名、文献序号。

⑶提供多种检索途径。

满足用户多角度查找文献。

⑷必须根据标识的顺序,系统地、科学地排列文献,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7、检索方法:
检索方法一般有三种:追溯法、常规法、循环法。

追溯法:利用最新发表的文献(最好是切合课题的综述性文章)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为线索,由近及远追溯查找。

常用法:直接利用检索工具来检索文献的方法.循环法,前两种的综合应用。

18、原文获取:1 直接获取2 间接获取3 求助
19、检索效果:检索效果(retrieval effectiveness)指检索系统的有效程度,反映检索系统的能力。

主要对机检提出,有些指标对手检也有意义。

有6个评价指标:收录范围、查全率、查准率、响应时间、用户负担、输出形式
20、数据库的类型:全文数据库、书目型数据库(二次文献数据库)、词典型数据库、事实型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
21、记录是文档的基本单元。

它是对某一实体的全部属性进行描述的结果。

在全文数据库中,一个记录相当于一篇完整的文献;在书目数据库中,一个记录相当于一条文摘或题录。

22、字段是记录的基本单元。

它是对实体的具体属性进行描述的结果,即记录中的每个著录项目,在书目数据库中,常见字段有:TI(题名)、DE(叙词)、SU(主题词)、AB(文摘)、AU(著者)、AD(著者地址)、YR(年)、LA(语言)
字段根据其描述文献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1)基本索引字段这些是描述文献内容特征的字段,如篇名、文摘、叙词、自由标引词(关键词)等字段。

(2)辅助索引字段这些字段描述的是文献的外表特征,如著者、机构名称、语种、刊名、来源、出版年等。

23、字段限定:限定字段检索即是指定检索词在记录中某一具体的字段中出现。

字段限定检索可以分为两类:后缀方式(suffix)和前缀方式(prefix)。

24、国际联机检索:DIALOG系统、ORBIT系统、ESA-IRS系统
25、专利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利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推动技术进步的管理制度。

其基本内容是依据专利法,对申请专利的发明,经过审查和批准,授予专利权。

26、知识产权又叫智力成果权,是指智力劳动者对其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知识产权分为两部分,即“著作权”和“工业产权”。

27、专利是指一个国家授予创造发明人(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该发明创造的独占实施权,包括专利产品的生产、使用和销售,专利通常包括三个涵义:
• (1) 专利权(patent right)
• (2) 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patent technology)。

• (3) 专利文献(patent document)
28:专利的类型:1.发明专利2.实用新型专利3.外观设计专利
1.发明专利。

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他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2.实用新型专利。

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技术方案。

3.外观设计专利。

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29、授予专利的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含申请日)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是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申请的主题必须能够在产业上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30、巴黎公约是保护工业产权方面影响最大的国际公约,它于1883年3月20日在巴黎签订,我国于1985年3月19日正式成为该公约成员国。

巴黎公约共有三十条,其中与专利国际保护有关的规定包括:国民待遇原则;优先权原则;各国专利权独立原则;强制许可原则。

31、国际专利合作条约(PCT):
目的:为简化国际间专利申请的手续、程序,加快技术信息的传递和利用,强化对发明创造的法律保护,促进缔约国间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适应专利制度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优点:①统一申请②最快享有优先权③申请人可自申请日起9个月左右或优先权日起16个月左右获得一份国际检索报告,有利于未做好准备的申请人。

33、网络搜索引擎
1.谷歌学术搜索
2.百度学术搜索
3. CNKI知识搜索
4.万方数据,维普资讯与读秀
5.中科院
文献情报中心学术搜索6. 其他中文学术搜索引擎7. OJOSE在线期刊搜索引擎
简答:
1.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一次文献primary literature:概念: 也称为原始文献。

凡是文献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发明创造、工作经验和实践体会为原始依据,撰写的第一次报道的或第一次出版的那些文献。

二次文献secondary literature :
概念: 将大量的分散的、无序的一次文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加工、提炼和浓缩,组织成为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

三次文献tertiary literature:
概念: 选用大量有关的文献,经过综合、分析、研究而编写出来的文献。

它通常是围绕某个特定的课题,利用二次文献,搜集大量的有关文献,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文献内容进行深度的加工,经综合、分析和评述编写而成再度出版的文献
2.检索语言
检索语言
•用于描述检索系统中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及表达用户信息提问的一种专门的人工语言,是保证存储和检索一致的一种共同性的人工语言。

检索语言是用于各种检索工具的编制和使用并为检索系统提供统一的作为基准的用于信息交流的一种符号化或词语化的专门语言。

检索语言把文献的存储和检索联系起来使文献的标引者和检索者取得共同理解从而实现检索,检索语言是沟通文献存储和文献检索两个过程的重要桥梁
3.信息检索及文献检索
4.专利权
专利权(patent right)
•一项发明创造经过政府专门机构依据专门的法律审查、批准,专利申请人或持有人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一定期限的制造、使用或销售专利产品的独占权。

5.国际专利申请
6.常用算符及功能
逻辑算符(AND,OR和NOT) ,默认为AND
“*”是无限截词符,代表零个或若干个字符(包括空字符)
“?”是有限截词符,代表单个字符
“$” 表示零或一个字
7.影响因子
期刊在某年的影响因子定义为:该年引证该刊前2年论文的总次数与前2年该刊所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

8.检索词选择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