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ulafoy病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Dieulafoy病2例诊治体会

Dieulafoy病2例诊治体会王成文;金松杰【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01(017)005【摘要】@@Dieulafoy病临床少见,易误诊及漏诊,我们遇到2 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rn1 临床资料rn 例1 男,53岁,因上腹剑突下痛并反复发作或饥饿时疼痛10余年,加重10 d,黑便1 d伴头晕急诊入院。
入院后患者反复便血并出现呕血,总量超1 500 ml,经输血及药物止血等对症治疗无效,遂行急诊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胃内血块约250 g及鲜血300 ml,胃体、窦及球部未见溃疡及出血灶。
清除胃内容后,发现血液自胃上部流出,探查发现贲门下3 cm后壁有一约1 cm粗糙面,该处中间有一血管活动性出血。
遂行包括病灶在内的远侧胃大部切除术。
术后病理报告:送检近胃小弯侧贲门后壁局部浅表性溃疡,于其中央见一小动脉,其管壁纤维素样坏死,管腔内有混合血栓形成,动脉周围胃粘膜坏死及炎症改变。
rn 例2 男,30岁,因黑便伴头晕6 h入院。
急诊胃镜检查示胃内大量新鲜血液,胃体中、下部及胃窦部散在糜烂面,直径【总页数】1页(P470)【作者】王成文;金松杰【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中心医院功能科内镜中心;广东省深圳市中心医院功能科内镜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相关文献】1.Dieulafoy病5例的诊治体会 [J], 占小平;李定2.上消化道Dieulafoy病18例内镜诊治体会 [J], 翟云;孟江云;梁浩3.Dieulafoy病致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诊治体会 [J], 李娟4.吻合口Dieulafoy病9例紧急胃镜下诊治体会 [J], 邱全兴;姚平;胡学军5.以胃出血为主要表现的Dieulafoy病18例诊治体会 [J], 周利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ieulafoy溃疡15例临床特征

Dieulafoy溃疡15例临床特征目的探讨Dieulafoy溃疡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早期诊治水平。
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15例Dieulafoy溃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6.5∶1,平均年龄48.3岁,大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少数患者存在饮酒(1/15)、服用NSAID药物(2/15),进食刺激性食物(2/15)等诱因,所有患者既往均无消化性溃疡及肝硬化病史,部分患者有糖尿病(3/15)、高血压(5/15)病史,患者均以突发呕血、便血发病伴失血性休克,中重度贫血,病灶部位以胃后壁(9/15)、近小弯侧多见(10/15)。
急诊内镜检查为首选的诊断方法,14例内镜下药物注射、钳夹止血成功(14/15),1例手术治疗。
结论Dieulafoy溃疡以突发致命性大出血为特点,中老年男性多见,好发于胃后壁、近胃小弯侧区域,内镜检查是诊断Dieulafoy病最简单有效的手段,急诊内镜下钳夹止血治疗Dieulafoy 溃疡的疗效可靠。
标签:Dieulafoy 溃疡;临床特点;诊断;治疗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eulafoy lesion:analysis of 15 cases WANG Bin,ZHENG Ya-a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Beijing 10019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HENG Ya-an,Email:z.y.a@Dieulafoy 溃疡又称Dieulafoy病或黏膜下恒径动脉畸形破裂出血,是临床上一类特殊的、较少见的溃疡,其出血往往是致命性的,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延误诊断和治疗,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本文对15例Dieulafoy 溃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这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胃Dieulafoy病13例临床分析

[ 关键词] 胃 D e l f y病 ;内镜 检 查 ; 内镜 血 管 下 治 疗 iuao [ 中图分类号] R 7 [ 5 3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 - 1 8( 0 0 4 0 0 — 2 0 0 2 3 2 1 )0— 4 9 0
第 4 卷 第 4期 0
2 0年 7月 01
温
州
医
学
院
学
报
VO . 0 NO. 14 4 J 1 u. 2Ol 0
J r a fW e z ou M e ia le e ou n lo n h d c lCo lg
死, 必要 时 采用放 大镜 进行 操 作 。 组 织瓣 应该 尽 可能做 ②
1 3 结 果 .
1 临床 资料
1 i 一般 资料 . 选 择来 我院就 诊的 1 例 胃D e l f y 3 i u a o 病
1 3. 内镜 表现 : 2 首 次 内镜检 查 即确 诊 ,1 行 胃 . 1 l例 例
镜 检 查时 血压 仅 8 / o m H 未检 出 , 转 至李 惠利 医院 o 5 m g 待 经输 血 输液 提高 血压 后 检 出 。 病灶 位 置: 2 1 例位 于 胃底 贲
流行 持征l1中国生育健康 杂志,0 8 95:8 —8 . J. 2 0 , () 42 8 1 2
【】 4
S o r s . bua ie n ie lt rtr lsyf rdsa n dg a s W Ta lrz di cs dpaeu eh opa t o itl
易引起 细菌 感染 , 以可 以不 行膀 胱造 瘘 术及 尿道 冲洗 , 所 减 少 了手 术创 伤及 患 儿的 痛苦 ; 中 采用7 0 吸收线 也 术 -可 减 少了术后 的线 结排异 反应; 术后在 彻底 清除皮 下积血 手
Dieulafoy病

Dieulafoy病卢崇亮【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1999(012)006【摘要】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溃破,致急性突发性致死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称为Dieulafoy病。
其出血病变隐匿,诊断有一定困难;易反复出血且量大,病死率高。
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最为严重和罕见原因之一而颇受关注。
现就其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1命名1884年Garland首先报道因呕血致死的“胃粘膜下粟粒样动脉瘤”2例。
法国外科医师Dieulafoy先后于1896、1897和1898年报道10例临床表现极为相似的突发性致死性大出血的“单纯性胃浅表小溃疡”患者,并经尸解发现本病系胃体上部粘膜缺损处有异常口径动脉破裂出血所致。
后来学者遂称之为Garland-Dieulafoy溃疡或Dieulafoy病。
尽管本病命名尚有许多,诸如曲张动脉瘤、粘膜下动脉畸形、胃动-静脉畸形、胃动脉硬化、胃粘膜下动脉硬化、胃粘膜下微小动脉瘤、胃左动脉区溃疡及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溃疡等[1~6],多数不够确切,未能被普遍使用。
其中多数称谓已被否定和摒弃。
近年来,还有把胃外的十二指肠、空肠,甚至结肠异常增粗之恒径血管破裂大出血者也称为Dieulafoy溃疡[5~9]。
2发病情况2.1发病率Goldenberg(1990)认为本病的所谓少见是因为对其缺乏认识...【总页数】3页(P774-776)【作者】卢崇亮【作者单位】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广西,桂林市,5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Dieulafoy病15例的临床分析 [J], 罗云宁; 早春花2.内镜下治疗Dieulafoy病并活动性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J], 王宏霞; 陈平; 苏秉忠; 丛春莉; 杜春3.Dieulafoy病15例的临床分析 [J], 罗云宁; 早春花4.内镜下治疗Dieulafoy病并活动性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J], 王宏霞;陈平;苏秉忠;丛春莉;杜春5.糖尿病合并Dieulafoy病3例分析 [J], 崔忠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十二指肠球部Dieulafoy溃疡伴消化道大出血2例

小儿十二指肠球部Dieulafoy溃疡伴消化道大出血2例1. 引言1.1 背景小儿十二指肠球部Dieulafoy溃疡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消化道出血病症,通常表现为突发性大出血,病情迅速恶化,给患儿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在小儿消化道出血病例中,Dieulafoy溃疡占比相对较低,但由于其快速出血的特点,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快速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在临床实践中,小儿十二指肠球部Dieulafoy溃疡的确诊和治疗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病因不明确、病程进展快速、易误诊和漏诊等方面。
对这类疾病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提高其诊断率和治疗效果,保障患儿生命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小儿十二指肠球部Dieulafoy溃疡伴消化道大出血的2例病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结合文献资料对小儿十二指肠球部Dieulafoy溃疡的治疗策略、临床意义和未来展望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小儿十二指肠球部Dieulafoy溃疡伴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疗效观察以及并发症,旨在总结该疾病的治疗策略,分析其临床意义,并展望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通过对本病例的详细分析和总结,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快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儿科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水平,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本文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了解和参考,促进小儿消化道疾病的研究和治疗。
2. 正文2.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为7岁男孩,主因间断黑便1周入院。
体格检查:患儿神志清楚,查体无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为75g/L,其他生化指标正常。
消化道内镜示:小儿十二指肠球部可见一粗大孔道,内见一3mm凸起隆起病变,局部未见出血迹象。
病理示:溃疡下见大量红细胞、血凝块。
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最新Dieulafoy病汇总

D i e u l a f o y病疾病名称Dieulafoy 病疾病别名Dieulafoy 病变,Dieulafoy 血管畸形,Dieul afoy 胃黏膜糜烂,浅表性溃疡,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胃黏膜下动脉硬化,黏膜下动脉畸形,曲张性动脉瘤,胃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型血管畸形,特殊位置的消化性溃疡,arterioven ous malformation疾病概述Dieulafoy 病(Dieulafoy’s disease)又称Di eulafoy 病变(Dieulafoy’s l esion),是引起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性呕血和柏油样大便,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出血前无明显上腹部不适和疼痛,亦无消化道溃疡病史和家族遗传史。
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描述Dieulafoy 病(Dieulafoy’s disease)又称Di eulafoy 病变(Dieulafoy’s lesion),是引起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至今尚无一个确切的定义,病变是突露于胃肠道腔内活动出血的或黏附血块的动脉,动脉周围无溃疡形成这一特征已成为多数学者共识。
Dieulaf oy 病可以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以近端胃最多见。
1898 年,Dieulafoy 最早报道了3 例因胃动脉破裂致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的患者,并认为病灶是胃黏膜浅表性溃疡引起胃动脉破裂,出血中断了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此后, Dieulafoy 的名字与胃黏膜下动脉破裂出血联系在一起。
早期由于对该病的病理性质缺乏深入的研究,文献报道中所用名称不一,如Dieu lafoy 血管畸形、Dieulafoy 胃黏膜糜烂、浅表性溃疡、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胃黏膜下动脉硬化、黏膜下动脉畸形、曲张性动脉瘤、胃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特殊位置的消化性溃疡等。
1988 年,Saueraber 报道了7例患者,并通过文献复习,详细阐明了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Dieulfaoy病致上消化道出血一例

(上接第482页)[9]TasicV,LozanovskiVL,KornetiP,etal.Clinicalandlaboratoryfea-turesofMacedonianchildrenwithOCRLmutations[J].PediatrNeph-rol,2011,26(4):557-562.[10]张晶,张俊青,代会琴.眼-脑-肾综合征治疗回顾性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4,27(5):330-331.[11]RuellasAC,PithonMM,OliveiraDD,etal.Lowesyndrome:litera-turereviewandcasereport[J].JOrthod,2008,35(3):156-60.(收稿日期:2014-09-02)(本文编辑:高飞)Dieulafoy病致上消化道出血一例吴敬芳 韩蕾 李爽 DOI:10.3760/cma.j.issn.1673-4408.2015.04.035作者单位:272000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患儿,男,9岁7个月,因“呕吐、呕血2d”入院。
入院查体:精神欠佳,面色苍白,心肺查体无异常,腹软,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59g/L。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凝血常规无异常。
腹部彩超提示:腹腔超声未见明确异常。
门静脉系统未见明确异常。
入院诊断:消化道出血、贫血。
在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药物止血、抑酸、补液等治疗后,患儿未再出现呕吐、呕血,贫血纠正,一般状况好转,入院第2天即行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所见:贲门及胃底交界部小弯侧溃疡性病变伴血管断裂、活动性出血,给予金属钛夹7枚钳夹止血,术中给予肾上腺素胃内注射止血。
2周复查胃镜未见再出血,康复出院。
出院后3个月随访,未出现病情反复。
讨论 Dieulafoy病为胃黏膜下恒径小动脉破溃出血,是造成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原因之一,临床上常表现为突发致命性大呕血。
Dieulafoy病

成或动静脉分流的存在。但是,选择性腹腔动脉
造影必须在有活动性出血时才能成功地表示出血
的部位,若出血停止,可考虑将导管留置在血管
内24h,一旦有出血即行造影可望获得诊断。
3.剖腹探查术
胃粘膜有直径小于1cm、针尖圆点样的浅溃疡、
糜烂或红疹样隆起,表面有渗血或喷射状出血;
胃粘膜浅表缺损,中央有一突出于粘膜面的小动
Dieulafoy病
Dieulafoy病是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溃导致突发性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一种急危重症,其病理特性介于血管丛 异常和真性动脉瘤之间,该病出血量大,病变隐匿,具有
较高的死亡率。
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先天存在,是本病的解
剖学基础。正常情况下,胃供血动脉进入胃壁后,
其分支逐渐变细,并在粘膜形成毛细血管网。如 供血动脉分支到肌层或粘膜下层厚仍不变细,即
Dieulafoy病病灶小,多呈2~5mm卵圆形浅 表性糜烂,可深达黏膜肌层,在黏膜灶的中央可 见直径1~3mm 动脉突出于黏膜缺损的部位,表 面可有血栓附着,病灶周围黏膜无炎症改变,内 镜检查时易于忽视;位置特殊,Dieulafoy 病灶 常位于胃贲门部小弯侧,Zanten 报道82%的病 灶位于食管与胃连接的6cm 内,81%的病灶位 于胃小弯侧,亦有极少数病灶位于十二指肠、空 肠和结、直肠。
3.手术治疗
过去认为手术是治疗Dieulafoy 病的首选方法。 随着内镜治疗的进步,手术治疗已趋向先行内镜 治疗,内镜治疗无效者则应果断外科手术。 手术方法包括出血点电凝、缝扎止血、近端 胃大部切除和局部楔形切除。电凝和缝扎方法简 单,但术后出血ulafoy 病 灶的位置,当出血点或病灶不能明确时,禁忌进 行盲目胃大部切除,
Dieulafoy 病的显微镜下的病理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既往有 胃穿孔 修补术 、 急性胰腺 炎 、 脂肪肝 、 病病 史。人 院查 淋
体: 体温 3 . 7 1℃ , 搏 10 ̄/ i , 吸 2 脉 1 mn 呼 0 ̄/ i , 压 9 / mn 血 3 5 m g 5m H 。神志清楚 , 无肝掌及 蜘蛛痣。结膜重度 苍 白, 巩膜 无 黄染 , 口唇无发绀 。双肺呼吸音清 , 闻及干湿性 哕音 , 未 心率 10 1
后 立即行锁骨下静 脉穿 刺 , 中心静 脉输液 。给予 输 血、 止血 、 升
术 的进 步 ,目前 发 现 Del o iua y病 可 发 生 于 消 化 道 的 任 何 f
部 位 。
压 等抗休 克治疗 及抑酸、 生长抑素泵 入治疗 , 并行 急诊 胃镜检 查 见: 未见 明确 出血性病灶 。考虑患者 为中年男性 , 出血部位 及原 因不明 , 先给予抑 酸、 止血、 输血 、 生长 抑素等保 守 治疗 , 但效 果 欠佳 , 间断 出现大量 呕血 , 仍 又行两次 急诊 胃镜 检查 , 反复 用水 冲洗 胃黏膜并查 找 , 见明确 出血性 病灶 。第 四次 胃镜检查 发 未
为上消化道 出血 , 是常见 的消化系 统疾病 , 以呕血及黑便 为主要 表现, 包括静脉 曲张性 出血及 非静脉 曲 张性 出血 。非静脉 曲 张 性 出血约 占 8 % 一9 % , 中绝 大多 数 为 消 化道 溃 疡 所 致 出 0 0 其 血 , Del o 而 i a y病大出血约 占所有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 uf 道出血的 10 ~ . % I 。G lr .% 58 S ] aa l d于 18 84年首次 报道本 病 引 起 上消化道出血 。19 88年 法国的 Delf i ao u y报道 了3例扩 张的黏 膜 下动脉破裂出血 。该 病被 学者认 识至 今 已有 10多年历 史 , 0 自从 1 8 9 9年 Del o 病被 正式 列入美 国胃肠 道 和肝脏疾 病 一 i ay uf 书 以来 J随着认识 提高 、 , 病例 发 现增 多 , i l o 逐渐 被 国 De a y病 uf 内学者所认 识 , 19 自 9 6年 国内诊断标准统一称为 Del o 病 。 iu fy a
生命 。因此 , 快速对 消化道 出血的病 因作 出诊 断 , 对决定治疗 方
案非常重要 。目前临床确诊 D elo i a y病的主要手段是急诊 内镜 uf 检查 。一般认为 内镜诊断 Del o 病 的标准有 : 1 微小黏膜缺 i ay uf () 损 ( m) ≤3m 或正常黏膜 中发现 喷射性 出血 ; 2 微小 黏膜缺 损 ()
现 贲门及 胃底穹窿部糜烂处为 可疑 出血 部位 , 于黏膜 下注射 1 : 1 o 00o肾上腺素局 部黏膜发 白, 胃底 穹窿部病 变部位金属 夹 于 夹 闭创面 , 观察 片 刻元 活 动性 渗血 ( 1 。4 d后再 次 大量 呕 图 )
消化道急性大量 出血是 临床 常见 急症 , 病情严 重者 可危 及
Del o 病 一例报 道 并 文献 复 习 i ay uf
李 爱 民 李 铎 刘金 洪 张江 涛 林 大鹏 李旭 斌 康春 博 齐长 海 张 秀茹 崔梅 花
消化道 出血是临床常见病 , 不明原 因消 化道 出血 ( be r 但 osue gs o tsnl l dn , GB) at i et a b e i O I 的处理尤为棘手 。O I 常规 内 rn i e g G B指 镜( 胃镜 、 全肠镜 ) 和常规钡餐 检查不 能明确病 因 的持 续或反 复 发作 的消化 道出血 。约 占消化 道 出血 的 5 %左 右。Del o i a y病 uf
是O I G B的重要原 因之一 , 加强对本病 的认识和提高对本病 的重
视, 有助于本病的治疗 , 减少误诊 和漏诊 的可能性 。
一
、
临床资料
患者男 ,9岁 , 3 汉族 , 离异 , 籍贯河南 , 职业农 民。主因“ 间断
黑 便 1 , 血 3d 于 2 1 年 1 周 呕 ” 01 2月 6 日 2 时 3 1 2分 入 院 。患 者
中华临床 医师杂志 ( 电子版 )02年 8月第 6卷第 1 21 5期
C i Cii as Eet i E io ) A 跚s 12 1 . 0_ . o1 hnJ l c n( l mn dt n . u t . 2 V l6 N .5 ni c c i 0
・
临床 经 验 ・
Delf 病 的病 因未 完全 阐明 , iua y o 目前 基本认 为本 病 的发 生
与黏膜下血管先天性畸形及走行异 常有关 。正常 胃壁动脉随着 分支逐渐变细 , 最后形成 胃黏膜下 毛细血管 网 , 直径约 为 0 1 . 2~ 0 2 m, Del o 病 患者 胃壁 动脉 经浆膜进入肌层后 缺乏逐 .0m 而 i a y uf 渐变细 的过程 , 以直径 0 4~ . m进入黏膜肌层 , 仍 . 4 0m 这正称为黏 膜下 恒径 动脉破 裂 出血 。据
报道 , 恒径 动脉 主要来源 于胃左 动脉( 5 , 8 %) 故其 出血灶 多位 于 贲 门下方 60c 以内的小弯侧 。随着认 识的加深 和诊 断技 . m
“ ” 。人 院诊断 : 1 急性 消化道 出血 ;2 失血性休 克。人院 0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