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人EvansIV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摘要】目的总结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
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7~35 d下地负重行走,术后3~6个月恢复到术前肢体功能,未发生重大并发症。
结论对于严重骨质疏松且合并多系统疾病的老年病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可以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早期下地负重、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生率明显增多,我院自2006年至2010年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11例,女25例,年龄68~87岁,平均79.8岁。
生活伤35例,车祸伤1例,多伴内科系统疾病。
骨折按Evans-Jensen分型,3型22例,4型14例。
1.2 病例选择标准年龄大于70岁,骨折移位明显,属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Jensen分型在2及3型以上,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1.3 治疗方法充分的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并积极治疗内科系统疾病。
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经髋外侧入路,切开关节囊,显露骨折后股骨颈截骨,取出股骨头,复位大、小粗隆骨折,并临时固定,以小粗隆或股骨髁间线为参照确定假体15度前倾角,以大粗隆顶点为参照确定人工股骨头高度,关节试复位满意后,以骨水泥固定股骨假体,股骨大粗隆块可用钢丝固定,冲洗切口,置引流管引流,缝合诸层。
2 结果本组患者无一例在围手术其死亡,住院时间8~15 d,平均11.8 d,下地时间6~31 d,平均13.2 d。
患髋均无疼痛,24例短期内恢复术前行走水平,10例行走能力下降,2例体力虚弱在他人扶助下可行走。
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一过性精神障碍5例,经治疗后均恢复。
术后无感染、脱位、骨折及假体松动情况。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整体护理干预-精选文档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整体护理干预在临床治疗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骨折病症,在进行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方式与内固定手术治疗方式相比,更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下地负重行走,并且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相对较少,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应用的作用优势相对比较突出。
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康复出院以及骨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某医院收治的38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其病例资料以及治疗、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
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在70岁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75岁。
在对于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检查与诊断中显示,其中,35例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在日常生活中导致的,3例患者的骨折病症是由于车祸造成的,在对于骨折患者的病情类型划分中,按照Evans分型方法,32例患者的骨折病症属于Ⅲ型,6例患者骨折病症属于Ⅳ型。
另外,在对于患者病例资料进行筛选中,主要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资料选取。
首先,患者年龄在70岁及以上;其次,患者骨折病症发生前髋关节能够负重行走,并且没有明显的疼痛;再次,骨折发生后有明显的移位,并且属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最后,患者骨折类型按照Evans分型在Ⅲ型及以上。
此外,在X 射线检查中显示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的上述病症特征患者。
1.2 护理方法对于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护理实施中,主要分为的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两个阶段。
1.2.1 术前护理首先,对于患者进行术前护理中,其护理内容主要包括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的心理干预和护理方案确定两相内容。
其中,对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的心理护理,主要是由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相对比较大,因此,手术前患者及其家属难免会存在有较多的顾虑,这对于手术的正常进行和实施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在手术前充分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手术方法以及效果、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等的耐心讲解和介绍。
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对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至2015年间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所有患者都采用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术开展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开展回顾分析。
结果: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在35~78分钟,平均48分钟,术中出血150ml~450ml,平均出血250ml,1例输血300ml。
术后随访:2月~36月,平均21月。
按Harris评分,优良89%。
无感染,无假体松动,无再次骨折。
术后2月部分或全部恢复了生活能自理。
结论:应用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术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114-02【Abstract】Objective To bone cement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 in th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aged patients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between 2013 and 2015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aged patients treated 28 cases, all patients with bone cement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 in treatment, carry out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operation smoothly,operation time in 35-78 minutes,an average of 48 minutes,intraoperative bleeding from 150 ml to 450 ml,bleeding from an average of 250 ml,1 case of 300 ml of blood transfusion. Postoperative follow-up: February - 36 months, an average of 21 months.According to Harris score, 89% fine.No infection, no prosthetic loosening, no fracture again. Recovery of February part or all of the life can provide for oneself.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bone cement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aged patients in, can achieve good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Key words】Bone cement; The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 Elderly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骨质疏松发病率逐渐增加。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佚名【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高龄患者采取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老年患者46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均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本组4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治疗成功,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估优良率为91.30%,术后并发症率为4.35%.结论对于老年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高龄患者采取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手术的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恢复快、早期下床活动、并发症低、死亡率低等优势,是一种临床效果确切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期刊名称】《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8(007)004【总页数】2页(P674-675)【关键词】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效果【正文语种】中文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临床中比较多见的骨折类型,好发于老年人群体,同时也属于复杂性骨折。
临床中对于此类骨折患者常采取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然而针对高龄患者,特别是伴随严重的骨质疏松和内科疾病者,采取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存在失败风险,同时内固定手术后由于患者需长期卧床休息容易诱发或者加重相关并发症[1]。
因此对于股骨粗隆间高龄骨折患者需要采取更为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本次研究将分析对于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高龄患者采取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本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老年患者46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70岁-90岁,平均(80±1.5)岁;致伤原因:车祸致伤者9例,跌倒致伤者37例;Evans骨折分型:II型患者14例,III型患者23例,IV型患者9例。
患者均为非稳定型骨折。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临床观察

良5例、 2例 , 良率 8.%。结论 骨水泥型人工 股骨头置换 术治疗 高龄股骨粗 隆问粉碎 性骨折 安全 、 可 总优 82 有
效, 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加强围术期处理。 关键词 : 股骨粗隆 ; 骨折 , 粉碎性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高龄
中图分类号 : 63 4 R 8 .2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 号:0 22 6 ( 0 0 0 -0 90 10 -6 X 2 1 ) 307 -2
素 预 防感 染 , 低分 子 肝 素 钙预 防下 肢 深 静脉 血 栓 予
形成 ; 术毕第 2天拔除引流管, 医生指导下开始股 在 四头肌 收缩锻 炼 , 据 机 体 恢 复情 况 鼓 励 患者 尽 早 根 离床活动, 在陪护人员协助下扶助行器行功能锻炼。 13 临床效果及并发症观察 术后随访 8— 2个 . 3 月( 平均 1 5个月) 采用 H rs , a 评分标准评定髋关 i r 节功能, 9 分为优 , 8 ≥O 8 9— O分为 良, 8 , 0分为可 ; < 观察并发症( 如伤 口 感染、 深静脉血栓及褥疮等 ) 发
3。 0 中立 位 , 续 治疗 内科 疾 病 , 头孢 呋辛 等抗 生 继 予
术 治疗 高龄股 骨粗 隆 间粉 碎性 骨折 患者 l , 7例 取得
良好效 果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 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 组高龄股骨粗 隆间粉碎性骨折 . 患者 1 , 5例 , 1 7例 男 女 2例 ; 龄 7 9 年 3— l岁 , 均 平 7 岁。致伤原 因为跌倒摔伤 1 8 4例, 交通事故伤 3 例; 骨折类 型按 E as分类 Ⅱ型 3例 , vn ⅢA 型 7例 , ⅢB型 5例 , Ⅳ型 2例 ; 质 疏松 分 级 按 照 Snh指 骨 ig 数Ⅳ级 4例, Ⅲ级 1 O例, Ⅱ级 3 ; 例 本组术前检查均 合并 2种 以上 内科系统 慢性 疾病 。受 伤至手术 时 间 2~ 0d 平均 4 d 2 , 。 12 治疗方 法 ①术 前处 理 : . 患肢 暂 时行持续 皮牵 引制 动 , 以减轻疼 痛 ; 全 面 术 前 检查 并 评 估 , 全 行 对 身 情况 较差者 予 支持疗 法 ; 积极治 疗伴发 疾病 , 糖尿 病患者 空腹 血糖 控制 在 8—1 m lL, 0m o / 高血 压 患者 血压控 制在 10~10 0 m Hg 对 心 肺 功 能欠 佳 3 5 /9 m , 者用极化液疗法恢复心脏正常收缩 、 预防心律失常 ,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术前 1 周停药 ; 根据 x线片及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摘要】目的:探讨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治疗新方法。
方法: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
平均年龄(80.5岁)。
结果:68例经0.5~5年的随访髋关节优良率88%。
1例死亡,未见假体下沉及松动等现象。
结论: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不稳定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近期疗效满意,但远期疗效仍需继续观察。
【关键词】高龄骨折;关节置换;疗效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特别是粉碎骨折的患者越来越多,虽然手术内固定治疗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但对于高龄存在广泛的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患者,常因固定不牢,长期卧床等产生各种并发症而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生命。
我科自2002年起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粗隆间骨折8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72~88岁,平均80.5岁。
其中1例为车祸伤,余全为跌伤。
入院时间为伤后0.5~72小时。
骨折按EVEN’分类,其中ⅢA型21例,ⅢB型32例,Ⅳ型27例。
骨质疏松程度按SING分类,4级45例,3级31例,2级4例。
1.2 方法:(1)入院后,立即行胫骨结节牵引。
术前做常规的生化检查及心肺功能检查,由于患者负痛及平卧位,肺功能往往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遂需做血气分析。
评估患者的耐受性,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2)手术在全麻下进行,采用后外侧切口。
打开切除关节囊,从股骨颈段中段切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注意保留大小粗隆与之相连的筋膜纤维。
对于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行人工双动头置换,相反则行全髋置换,所有的患者均行骨水泥。
术中髋臼侧常规处理,对于大小粗隆一般不做内固定,除非移位较大,以便减少出血,节约手术时间。
(3)术后抗炎4~7天,患肢外展中立位,24小时切口引流量低于50 ml后,拔除引流管。
术后3天开始行肌肉功能锻炼,根据骨折粉碎情况于术后7~30天扶双拐练习行走。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
20 0 , 均住 院 1 ,3例 全 获 随 访 , 髋 关 节疼 痛 度 、 动 度 及 生 活动 自理 为指 标 , 1 0 ~6 0ml平 7d 2 以 活 优 2例 , 良 8例 , 3例 , 良率 8 , 部 无 假 体 松 动 , 沉及 脱 位 。结 论 骨 水 泥 人 工 股 骨 头 置 换 术 治 疗 老 年 股 可 优 7 全 下 骨 粗 隆 间粉 碎 性 、 不稳 定性 骨折 显著 降低 并发 症 。髋 关 节 功 能 恢 复 快 , 能早 期 下 地 活 动 。 【 关键 词 】 老 年 1 资料 与方 法 股 骨 粗 隆 间骨 折 人 工 股 骨 头 骨 水 泥
换 手 术 治 疗 股 骨 粗 隆 间 骨 折 的 情 况 与 有 关 报 道 不 符 _ ] 1 。
3 2 股 骨 粗 隆 间 骨折 的 特 点 股 骨 粗 隆 间 骨 折 是 骨 科 一 种 . 常 见 疾 病 , 见 老 年人 , 因 跌 倒 引 起 。 而其 中老 年 人 骨 质 疏 多 多 松 是 引发 本 病 的危 险 因 素 , 随着 人 口老 龄 化 , 病 发病 率 有 增 本 高趋 势 。而 发 病 的 老 年 人 多 数 合 并 慢 性 支 气 管 炎 , 血 管 疾 心 病 , 尿 病 及 低蛋 白血 症 等 , 本 病 治 疗 带 来 了 一 定 的 困 难 , 糖 给 虽 然 也 可 通 过 非 手 术 治 疗 , 因此 疗 法 导 致 患 者 长 期 卧 床 , 但 增 加 了老 年 患 者 并 发 症 及 死 亡 率 。 现 多数 学 者 多采 取 手 术 治 疗 本 病 。只 要 术 前 正 确 评 估 患 者 手 术 耐 受 性 , 极 治 疗 并 发 症 积 疾 病 , 采取 手术 治疗 , 缩 短 病程 , 加 骨 折 愈 合 率 , 少 并 可 能 增 减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7月第13卷第14期JCM,Apr.2015,Vo1.13,No.14 ・社区临床实践・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复杂股骨粗隆间 骨折的临床效果
马锡才 ,李善会 ,吴相桥 1.滨州医学院,山东烟台264000;2.即墨市中医医院;3.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复杂股骨粗隆问骨折的l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8 月收治的75岁以上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6例。患者人院后均予以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并常规术前备血,积极 控制血糖、血压,处理原发病,加做肺功能、心功能、下肢血管功能检查,评估术前指标,采用择期手术。结果所有 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抢救或死亡病例。所有26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14~29个月,平均2O.5个 月,患髋均无明显疼痛。l8例弃拐后恢复术前行走功能,6例需四脚助行器行走,2例不能独立行走,术后24 h内 出现脑梗塞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按照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为84.6%。结论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 术是高龄EvansⅢ、IV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下地早等优点,短期随访结 果令人满意,长期随访结果仍有待观察。因此针对高龄患者需要严格的选择适应症,重视术前风险评估。 关键词: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5)14—0087—02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 化加快,高龄老人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数量呈上升趋 势,由于严重骨质疏松,骨折粉碎程度高,愈合慢,传 统的内固定方式用于此类骨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我院采用人工股骨头一期置换治疗高龄老人的复杂 股骨粗隆间骨折,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3年8月收 治的75岁以上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6例,其 中,男9例,女17例;年龄75~93岁,平均82岁;摔 伤17例,车撞伤9例;合并糖尿病13例,高血压病 16例,肺气肿1例,老年痴呆2例;按照Evans分型 Ⅲ型19例、Ⅳ型7例;损伤至手术时间2~6 d,平 均3 d。 1.2方法患者人院后均予以完善术前相关检查 并常规术前备血,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处理原发病, 加做肺功能、心功能、下肢血管功能检查,评估术前 指标,采用择期手术。 、 1.2.1假体选择所有患者均选择水泥型加长柄 无领股骨假体及双极人工股骨头,术前1:1平片下 模板测量,选择合适假体型号。 1.2.2手术方法连续硬膜外或气管插管全麻满 意后,取标准侧卧位,采用髋后外侧人路,依次切开, “T”形切开关节囊并保留之。屈膝屈髋极度外旋, 于股骨颈基底部摆锯截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试行 复位大、小粗隆,临时予以固定,再次以摆锯或咬骨 钳修建股骨矩,髓腔锉参照股骨远端内外髁连线前 倾10。一15。方向顺髓腔逐步扩髓至术前模板测量 型号,于各骨折块外围环绕2.5 mm钢丝,大骨折块 予钻孔后钢丝穿人留置尾端不打结,冲洗髓腔,安放 远端骨水泥塞,复位各骨折块并固定,搅拌骨水泥至 拉丝状态,水泥枪注入髓腔,保持前倾1O。方向顺髓 腔方向插入假体柄,保持旋转中心高度平复位后的 大粗隆,维持假体柄位置,股骨矩处缺损以骨髓泥重 建,清理周围多余骨水泥,骨水泥硬化后,收紧钢丝, 打结固定各骨折块。安装双动股骨头试模,选择合 适型号的股骨头假体安装,冲洗关节腔,清理碎屑, 缝合关节囊,重建短外旋肌群指点,术区留置引流管 一根,逐层缝合。 1.2.3 术后处理术后予患髋丁字鞋制动,24 h 后拔除引流管,术后第2天予低分子肝素钙或利伐 沙班抗凝,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指导足踝背 伸、跖屈练习,术后第2天予膝关节屈伸练习,一周 后床边联系抬腿,两周后扶助行器保护下下地步态 锻炼。 2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抢救或死亡病 例。所有26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14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部位。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几率呈上升趋势。
早期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方式治疗可以使患者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大大降低长期卧床引发的并发症,并能显著降低死亡率[1]。
2006~2010年对合并较重的骨质疏松和内科疾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方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70~87岁,平均76岁。
致伤原因:16例为跌倒摔伤,3例为汽车撞伤,3例为骑电动车摔伤。
按Evans标准分类,Ⅲ型16例,Ⅳ型6例。
合并心血管疾病9例,呼吸系统疾病6例,内分泌系统疾病5例,神经系统疾病1例。
所有患者术前检查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受伤到手术时间3~14天,平均6.4天。
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
术前准备,入院后患肢暂时行皮牵引维持。
常规术前检查,积极控制合并疾病,请相关专科及麻醉科会诊综合评估手术耐受情况并协助处理,一般情况稳定后及时手术,时间2~7天。
术前30分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同时应用改善骨质疏松的药物。
拍健侧髋关节股骨全长X线片,选择人工股骨头大小和假体柄的长度。
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或硬膜外阻滞麻醉,木中心电监护。
患者健侧卧位,采用改良Gibson切口,保留臀肌在大粗隆顶部的附着点,于小粗隆上1.0cm处斜形截骨,取出股骨头。
扩髓并磨锉髓腔后,以髓腔锉为支撑整复大小粗隆部骨折块并甩钢丝捆扎。
取出髓腔锉,注入骨水泥,选择合适的股骨假体柄,以前倾角15°插入,确认人工股骨头中心与大粗隆在同一水平线上,帮助避免出现肢体短缩或过长。
如股骨矩粉碎难以复位,用骨水泥充填塑形重建。
木后第1天,床上行踝膝关节主动屈伸,股四头肌和臀大肌中肌等长收缩。
第2天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深静脉血栓。
2~5天无痛后行CPM被动屈髋伸髋运动,从40°开始每天增加5°~10°,每天2次,每次30分钟,7天下床扶助行器行走。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体会
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超过半年的随访时间。手术 后1周即获得Harris评分有明显上升,术后1月就 已经髋关节的功能已经非常令人满意,绝大多数 患者满意的程度最起码能维持半年。本组观察中, 有1例在术后1月内因内科疾病死亡,1例在术后3 月内因再次摔伤致假体松动。
典型病例一
病例资料: 焦娇,女,77岁,因跌倒致伤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6小时 入院。 入院体查:左髋瘀肿、压痛,活动受限,左下肢屈髋屈 膝内收畸型。 骨盆正位片示左股骨粗隆间完全性骨折。
分析讨论
从力学角度分析,患者在负重后, 应力传导至髓内 钉远端, 集中于远端主钉尾部及锁钉与主钉的交界处, 在长期应力下易产生该部位的骨折。同时, 股骨远端侧 方皮质钻孔将显著减弱局部骨质强度。这些因素都增加 了术后股骨干骨折的发生率。因为股骨粗隆间骨折位置 较股骨颈位置低,若使用标准股骨柄,插入的股骨柄相 对较短,影响了稳定性,长柄股骨柄假体通过股骨狭部, 使股骨距承受的压应力几乎为零, 有效克服了粗隆部因 骨质粉碎、局部缺乏支撑点的力学缺陷。
分析讨论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即使行髋部骨质重建,其骨 骼内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缺损,骨水泥能够提供即刻 的机械稳定,使人工假体与股骨完全适应并融为一体,并 把应力从假体近端传至股骨远端。骨水泥对假体的良好固 定,提供了容积充填及微锁固定,也为骨水泥型髓内固定良 好的远期疗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证据。
股骨粗隆间骨折
治疗方法
一、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应纠正下肢短缩, 外旋和髋内翻畸形。主要为牵引疗法,适 用于所有类型的粗隆间骨折。但高龄患者 长期卧床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褥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增加死亡风险。
治疗方法
二、手术疗法: 近年来多主张用内固定疗法,特别 对年龄较高,不能耐受长期卧床的病人更为适用。 包括以下几种内固定方法: 1. Gamma钉固定 90年代初,一些国家采用Gamma 钉,即一根带锁髓内针,斜穿一根通过股骨头颈部 粗螺丝钉,因主钉通过髓腔,从生物力学分析,力 线离股骨头中心近,因此Gamma钉股骨内侧可承受 较大应力,可达到早期下地负重的目的。 2. 钉板类内固定 本方法适用于成人各种类型骨折, 常用的内固定有DHS(动力性髋螺钉)和Charnley滑动 加压钉等。 3.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人
EvansIV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发表时间:
2015-02-03T10:52:53.1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7期供稿 作者: 郑亚松 杨峰 张力 吴利军
[导读] 高龄患者粉碎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后仍需长期卧床,从而导致卧床并发症发生率高。
郑亚松
杨峰 张力 吴利军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骨2科 223300)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老人EvansIV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04年6月
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人
EvansIV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8例,年龄75-88岁,平均年龄82岁。25例
患者住院治疗,随访
12-24个月,髋关节功能良好,无髋关节畸形及关节脱位,明显降低卧床并发症,提高老年患者生存质量。结论:对于
高龄老年患者
EvansIV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利于老年患者康复及有效降低卧床并发
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优点。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IV) 人工股骨头置换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233-02
随着社会的人口老龄化,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老年患者骨质疏松严重,故粉碎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尤为多见。高龄患者粉碎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后仍需长期卧床,从而导致卧床并发症发生率高。且患者多伴
严重骨质疏松,术后骨折愈合慢,且易发生内固定松动及髋内翻畸形,术后难以恢复正常行走功能。我院自
2009年3月至2014年6月采用骨
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人
EvansIV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8例,年龄75-88岁,平均年龄82岁。致伤原因:行走时摔伤23例,车祸伤2例。骨折
类型均为
EvansIV。20例患者患有2种以上内科疾病,主要为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脑梗塞后遗症。
1.2 术前处理:患者入院后均予患肢皮牵引制动,仔细询问病史,完善常规术前检查,纠正贫血等。请相关科室会诊,积极评估及治疗
内科疾病,重点评估患者全身情况能否耐受手术,待患者情况稳定后及时手术。术前拍摄骨盆正位片及
CT三维重建,制定手术方案。
1.3 手术方法:手术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或全身麻醉,取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切开关节囊暴露股骨颈,于小粗隆上
1.0cm
行股骨颈截骨并取出股骨头,整复大小粗隆前后部分骨折并行钢丝固定。依次扩髓满意后选择合适的假体柄,若股骨矩存在缺损无法
重建时予以骨水泥填塞。安装股骨头后将髋关节复位,检查关节松紧度,中立位屈伸及旋转髋关节无脱位。冲洗后逐层缝合切口,放置引
流管。
1.4 术后处理: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3-5d,术后第2天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1次/q12h,持续10-14d,并
予以输注红细胞、血浆纠正贫血,继续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术后患肢外展位,并嘱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术后
3天行髋关节及膝
关节屈伸锻炼,术后
1周扶助行器下地行走。
2 结果
手术时间60-100min,平均85min,术后均输血400-600ml。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感染。对25例患者随访12-24个月,未发现
髋关节脱位及假体松动,患者髋关节屈曲均可达到
80-90°,大部分患者基本恢复到伤前水平,生活可自理。
3 讨论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与骨质疏松相关的疾病,因患者年龄大,卧床并发症发生率高,故股骨粗隆间骨折病死率高,近年来大多数
学者认为在患者可耐受手术的情况下应积极选择手术治疗。对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早期活动并尽快恢复到伤
前活动能力,减少卧床并发症及内科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死亡率及提高生活质量。因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且骨质疏
松严重,故内固定手术后常发生内固定松动、髋内翻等并发症。近年来多有学者采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
粉碎性骨折,术后可有效的恢复髋关节功能,且患者术后可早期下床进行功能锻炼,从而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并非所有患
者都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比较明确的适应症是:①年龄在
75岁以上,但不作为主要因素,患者预期寿命在5-10年以内。②患者合并
有心肺功能不全,不宜长期卧床者。③骨折分型属不稳定粉碎性型。④患者合并有明显的骨质疏松,估计内固定螺钉部牢固者。
手术中确定股骨头颈长度及假体的前倾角时关键。术中应尽量恢复粗隆处的解剖结构,将大小粗隆骨折块复位后可使用钢丝捆扎固
定,以大粗隆顶端为标志,人工股骨头中心必须与大粗隆顶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因股骨矩存在骨折或缺损,故标准人工股骨头假体不适
合股骨粗隆间骨折,为增加稳定性,建议使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假体。
对于高龄高龄老人EvansIV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出血少
等特点。术后可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患者可尽早下地行走锻炼,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率,极大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永乐,王义生,张世清,王晓。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 中国实用医刊 2012.04.001.
[2]张景林,刘晓龙,杨树玲。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应用评价 山东医药2.014.17.
[3]罗永忠,李佩佳,赵汉平,刘明,骆刚,史庆轩。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5.20.
[4]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