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实训报告

题目十机架连轧机分部传动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学生姓名李东盼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1222 学号201250712138

系部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程辉

完成时间 2014年 1 月 3 日

实训报告评语

一、实训期间个人表现

□1.尊敬师长,团结他人,能吃苦耐劳。

□2.在现场能坚持不迟到,不早退,勤奋学习。

□3.出现少于3次迟到和早退现象,表现一般。

□4.能主动向指导老师提问,能积极做好各项设计任务。

□5.在实训中能灵活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二、实训报告内容完成质量

□1.能按时完成报告内容等实训成果资料,无任务遗漏。

□2.能按时完成报告内容等实训成果资料,有少许任务遗漏。

□3.不能按时完成报告内容等实训成果资料,有多处任务遗漏。

□4.条理清晰,书写规范工整,图文并茂,报告内容全面,主要内容阐述详细,能体现实训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与专业相关知识能紧密联系,认识体会深刻,起到了实训的作用。

□5.条理清晰,书写规范工整,图文并茂,报告内容全面,主要内容阐述详细,能体现实训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与专业相关知识能较紧密联系,认识体会较深刻,起到了实训的作用。

□6.条理清晰,书写较规范工整,报告内容全面,主要内容阐述较详细,能体现实训工作过程,能与专业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认识体会较深刻,起到了实训的作用。

□7.条理较清晰,书写较规范工整,报告内容较全面,主要内容阐述较详细,能体现实训过程中的相关工作,与专业相关知识不能紧密联系,认识体会不太深刻,基本起到了实训的作用。

□8.内容有雷同现象。

三、成绩不合格原因

□1.实训期间旷课超过3次。

□2.报告有严重抄袭现象。

□3.未同时上交实训报告。

四、需要改进之处

□1.进一步端正实训态度。

□2.加强报告书写的规范化训练,对主要内容要加强理解。

□3.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深刻理解各设计步骤具体的要求。

五、其他说明

等级:

评阅人:职称:讲师

年月日

交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摘要

直流调速系统具有调速范围广精度高动态性能好和易于控制等优点,因此本设计运用《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理论知识设计出可行的直流调速系统,并详细分析系统的原理及其静态和动态性能,且利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各种参数的给定下的仿真。通过建模、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也可以制作硬件电路。同时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能够加强我们对一些常用单元电路的设计、常用集成芯片的使用以及对电阻、电容等元件的选择等的工程训练。达到综合提高我们的工程设计与动手能力的目的。各个仿真结果都基本上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MATLAB/SIMULINK仿真

目录

交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3)

摘要 (3)

绪论 (6)

1 方案选择部分 (7)

1.1设计要求 (7)

1.2调速的方案选择 (7)

1.2.1直流电动机的选择 (7)

1.2.2动机供电方案的选择 (7)

1.2.3系统的结构选择 (7)

1.2.4直流调速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 (7)

1.3主电路的计算 (8)

1.3.1整流变压器的计算 (8)

1.3.2晶闸管元件的选择 (9)

1.3.3晶闸管保护环节的计算 (10)

1.3.4平波电抗器的计算 (11)

1.4触发电路的选择与校验 (12)

1.5控制电路的计算 (13)

1.5.1给定电源和给定环节的设计 (13)

1.5.2转速检测环节和电流检测环节的设计与计算、调速系统的

静态参数设计 (13)

1.6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设计 (14)

1.6.1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14)

1.6.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15)

2 MATLAB仿真 (17)

2.1 系统的建模与参数设置 (17)

2.1.1 开环物理模型的构建 (17)

2.1.2 单闭环物理模型的构建 (18)

2.1.3 双闭环物理模型的构建 (18)

2.2系统动态仿真结果的输出及结果分析 (19)

2.2.1 开环数学模型 (19)

2.2.2 单闭环数学模型及其仿真结果 (19)

2.2.3 双闭环数学模型及其仿真结果 (20)

2.3系统仿真结果总体分析 (20)

2.3.1.电机转速曲线 (20)

2.3.2.电机电流曲线 (21)

3.心得及总结 (22)

参考文献 (23)

绪论

在电气时代的今天,电动机在工农业生产、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流电机是最常见的一种电机,在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研究直流电机的控制和测量方法,对提高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节约能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电机调速问题一直是自动化领域比较重要的问题之一。不同领域对于电机的调速性能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的调速方法有着不同的应用场合。

双闭环(转速环、电流环)直流调速系统是一种当前应用广泛,经济,适用的电力传动系统。它具有动态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我们知道反馈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抗扰性能,它对于被反馈环的前向通道上的一切扰动作用都能有效的加以抑制。采用转速负反馈和PI调节器的单闭环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条件下实现转速无静差。但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例如要求起制动、突加负载动态速降小等等,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要求。这主要是因为在单闭环系统中不能完全按照需要来控制动态过程的电流或转矩。

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制动性能,宜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在许多需要调速或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控制的角度来看,直流调速还是交流拖动系统的基础。早期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均以模拟电路为基础,采用运算放大器、非线性集成电路以及少量的数字电路组成,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非常复杂,功能单一,而且系统非常不灵活、调试困难,阻碍了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推广。随着单片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许多控制功能及算法可以采用软件技术来完成,为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并使系统能达到更高的性能。采用单片机构成控制系统,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和降低系统成本,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1 方案选择部分

1.1设计要求

(1电枢回路总电阻取R=2Ra; 总分轮力矩GD2=2.5GDa2=2.5*58.02N?M2,极对数P=1。(2)其它未尽参数可参阅教材第二章2.3.2节中“工程设计方法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的有关数据。

(3)要求:调速范围D=10,静差率S<=5%,稳态无静差,电流超调量δI%<=5%,电流脉动系数SI<=10%;启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退饱和超调量δN<=10%.

(4)要求系统具有过流,过压,过载和缺相保护。

(5)要求触发脉冲有故障封锁能力。

(6)要求对拖动系统设置给定积分器。

1.2调速的方案选择

1.2.1直流电动机的选择

根据设计要求,本次课程设计采用Z2-91型直流电动机。

1.2.2电动机供电方案的选择

三相全控桥式整流器电路采用共阴极接法的三相半波和共阳极接法的三相半波的串联组合,由于共阴极组在正半周导电,流经变压器的是正向电流;共阳极组在负半周导电,流经变压器的是反向电流,因此变压器绕组中没有直流磁通,且每相绕组正负半周都有电流流过,提高了变压器的利用率,且直流侧脉动较小,元件利用率较好,无直流磁化同时波形畸变较小,故选择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可用来给直流电机供电。

1.2.3系统的结构选择

工业上,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充分利用晶闸管元件及电动机的过载能力,要求实现理想启动,即要求在启动过程中,是启动电流一直保持最大允许值,此时电动机以最大转矩启动,转速迅速以直线规律上升,以缩短启动时间;启动结束后,电流从最大值迅速下降为负载电流值且保持不变,转速维持给定转速不变。又因调速精度要求较高,故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负反馈调速系统。启动时,让转速外环饱和不起作用,电流内环起主要作用,调节启动电流一直保持最大允许值,使转速线性变化,迅速达到给定值;稳态运行时,转速负反馈外环起主要作用,使转速随转速给定器的变化而变化,电流内环跟随转速外环调节电动机的电枢电流以平衡负载电流。

1.2.4直流调速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

图1.1 直流调速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

采用双闭环调速系统,可以近似在电机最大电流(转矩)受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

电机的允许过载能力,使电力拖动系统尽可能用最大的加速度起动,到达稳态转速后,

又可以让电流迅速降低下来,使转矩马上与负载相平衡,从而转入稳态运行,此时起动

电流近似呈方形波,而转速近似是线性增长的,这是在最大电流(转矩)受到限制的条

件下调速系统所能得到的最快的起动过程。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系统中设

置了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二者之间实行串级联接,这样就可以实现在起

动过程中只有电流负反馈,而它和转速负反馈不同时加到一个调节器的输入端,到达稳

态转速后,只靠转速负反馈,不靠电流负反馈发挥主要的作用,这样就能够获得良好的

静、动态性能。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在负载电流小于dN I 时表现为转速无静差,这时,转速负

反馈起主调作用,系统表现为电流无静差。得到过电流的自动保护。显然静特性优于单

闭环系统。在动态性能方面,双闭环系统在起动和升速过程中表现出很快的动态跟随性,

在动态抗扰性能上,表现在具有较强的抗负载扰动,抗电网电压扰动。

1.3 主电路的计算

1.3.1 整流变压器的计算

1.3.1.1整流变压器二次侧电压计算

整流变压器二次侧电压计算公式:U2=(1~1.2)min cos b K U UV N

查表知,三相全控

桥式整流电压的计算系数KUV=2.34,电网电压波动系数b=0.90~0.95,查表知α角,考

虑10°裕量,故cos αmin=0.985,由电机参数可知UN=230V,代入公式计算出U2

U2=(1~1.2)

985

.0*9.0*34.2230V

=110.9~133.08V

取U2=120V,变比K=21U U =120220=1.83

1.3.1.2 一次、二次侧电流计算

一次侧电流:1I =K I K N

IL 考虑变压器自身的励磁电流时,1I 应乘以1.05左右的系数,查表知,一次相电流计算系数KIL=0.816,由电机参数可知

N I =209A,代入公式计算出1I

1I =1.05*0.816*209/1.83=97.85A 二次侧电流:I2=KIVIdN 查表知,二次相电流计算系数KIV=0.816,一般取整流

器额定直流电流ID=IN ,由电机参数知IN=209A,代入公式算出I2

2I =0.816*209=170.544A

1.3.1.3变压器容量的计算

变压器一次、二次绕组相数m 1=m 2=3

一次容量:S 1=m 1U 1I 1 =3*220*97.85=64.58KVA

二次容量:S 2=m 2U 2I 2=3*120*170.54=61.39KVA

平均电容:S=(64.58+61.39)/2=62.99KVA

1.3.2 晶闸管元件的选择

晶闸管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整流器的运行条件,计算晶闸管电压、电流值,选出晶闸

管的型号规格,在工频整流装置中一般选择KP 型普通晶闸管,其主要参数为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值。

1.3.

2.1额定电压U TN 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

a 分析电路运行时晶闸管可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值。

b 考虑实际情况,系统应留有足够的裕量,通常可考虑2~3倍的安全裕量,按下列

公式计算,即

U TN =(2~3)K UT U 2=(2~3)*2.45*120=588~882V

查表知,晶闸管的电压计算系数K UT =2.45。

1.3.

2.2额定电流I T(AV)的选择,晶闸管是一种过载能力较小的元件,选择额定电

流时,应留有足够的裕量,通常考虑选择1.5~2倍的安全裕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即

I T(AV)=2*K IT *I dmin =2*0.367*209*1.5=230.109A

可知应选择型号为KP240-10的晶闸管

1.3.3 晶闸管保护环节的计算

晶闸管有换相方便,无噪音的优点。设计晶闸管电路除了正确的选择晶闸管的额定

电压、额定电流等参数外,还必须采取必要的过电压、过电流保护措施。正确的保护是

晶闸管装置能否可靠地正常运行的关键。

1.3.3.1交流侧过电压保护措施

A.阻容吸收保护 即在变压器二次侧并联电阻R(Ω)和电容C (uf )的串联支路进

行保护,对于大电容的的晶闸管装置,采用图1.2所示的接法

图1.2 交流侧阻容吸收保护

电容值 C>=6I em 22U S (uf)=6*0.1*62.99/1202=2.625uf

式中S----变压器容量(KVA );

U 2-----变压器二次相电压有效值(V );

I em ----变压器励磁电流百分数,对于10~100KVA 的变压器,一般为10%~4%;

电阻值 R C =5U 21/I 21=5*120/170.544=3.518Ω

B.非线性电阻保护方式

非线性电阻保护方式主要硒堆和压敏电阻的过电压保护。

压敏电阻的标称电压U 1Ma =1.32U=1.3*2*120=220.6V

式中 U----压敏电阻两端正常工作电压有效值(V )。

C.直流侧过电压保护 直流侧过电压保护可以用阻容或压敏电阻保护,但采用阻容

保护容易影响系统的快速性,并造成d i /d t 加大,一般只用压敏电阻作过压保护。

压敏电阻的标称电压U 1Ma >=2DC U =2*2.34U 2=2*2.34*120=561.6V

1.3.3.2晶闸管及整流二极管两端的过电压保护 为了抑制晶闸管的关断过电压,

通常采用在晶闸管两端并联阻容保护电路的方法,阻容保护元件参数可以根据查经验数

据表得到。

表1.1 阻容保护的原件参数

1.3.3.3过电流保护 快速熔断器是最简单有效的过电流保护器件,与普通熔断器相

比,具有快速熔断的特性,在发生短路后,熔断时间小于20毫秒,能保证在晶闸管损

坏之前自身熔断,避免过电流损坏晶闸管,图1.3接法对过电流保护最有效。

图1.3 快速熔断器的安装方法

1.3.3.4电压和电流上升率的限制 不同规格的晶闸管对最大的电压上升率及电

流上升率有相应的规定,当超过其规定的值时,会使晶闸管误导通。限制电压及电流变

化率的方法有

A .交流进线电抗器限制措施,交流进线电抗器L

B 的计算公式为

L B =dN

I f U 816.0*204.02 =8.96H 式中 交流器输出额定电流I dN ,电源频率f,变压器二次相电压U 2

B .在桥臂上串联空心电感,电感值取20~30μH 为宜。

C .在功率较大或频率较高的逆变电路中,接入桥臂电感后,会使换流时间增长,

影响正常工作,而经常采用将几只铁氧磁环套在桥臂导线上,使桥臂电感在小电流时磁

环不饱和,电感量大,达到限制电压上升率和电流上升率的目的,还可以缩短晶闸管的

关断时间。

1.3.4 平波电抗器的计算

晶闸管整流器的输出直流电压是脉动的,为了限制整流电流的脉动、保持电流连续,晶闸管额定电流

10 20 50 100 200 500 100 电容(uf )

0.1 0.15 0.2 0.25 0.5 1 1 电阻(Ω) 100 80 40 20 10 5 2

常在整流器的直流输出侧接入带有气隙的电抗器,称作平波电抗器。

1.3.4.1电动机电枢电感D L

N

N N D D I pn U K L 2=*1000=8*230*1000/(2*1*1450*209)=3.04mH 对于快速无补偿电动机D K 取8,磁极对数p=2。

1.3.4.2变压器电感T L 为

N

dl

T T I U U K L 2==3.9*0.05*120/209=0.12mH 式中,9.3=T K dl U =0.05。 1.3.4.3平波电抗器的选择。维持电流连续时的P L 为

())2(2min

211D T d D T P L L I U K L L L L +-=+-==0.693*120/(0.05*209)-(2*0.12+3.04) =4.68(mH)

式中,N d I I K 05.0,693.0min 1==。

限制电流的脉动系数i S =5%时,P L 值为

())2(2221D T N i D T P L L I S U K L L L L +-=+-==1.045*120/(0.05*209)-3.14=3.14=8.72

(mH )

取两者中较大的,故选用平波电抗器的电感为8.72mH 时,电流连续和脉动要求能同

时满足。

1.4 触发电路的选择与校验

触发电路可选择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也可选择KC 系列集成触发电路。

此系统选择集成触发电路,其优点是体积小,功耗低,调试方便,性能稳定可靠。

其缺点是移相范围小于180°,为保证触发脉冲对称度,要求交流电网波形畸变率小于

5%。适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各种晶闸管装置中。

选用集成电路MC787组成的三相触发电路,如图2-5所示。该集成块由同步过

零、锯齿波形成电路、比较电路、抗干扰锁定电路、调制脉冲发生器、脉冲形成电路、

脉冲分配及驱动电路组成。

图1.4 MC787组成的三相触发电路原理接线图 图1.4的三相触发电路原理接线图,可作为触发三相全控桥或三相交流调压晶闸管

电路。其中三相电压的零线和电源共地,同步电压经RC 组成的T 形网络滤波分压,并

产生30°相移,经电容耦合电路取得同步信号,电路输出端采用等值电阻进行1/2分

压,以保证对称。输出端由大功率管驱动,可配接脉冲变压器触发晶闸管。

1.5 控制电路的计算

1.5.1 给定电源和给定环节的设计

根据电路要求,选用稳压管、晶闸管、集成稳压管等组成,本设计采用集成稳压管

的可调输出电路。

由于放大器输出电压和输出电压极性相反,而触发器的移相控制电压V C 又为正电

压,故给定电压U G 就为负电压,而一切反馈均取正值,为此给定电压与触发器共用一

个10V 的电源,用一个2.2K Ω,1W 电位器引出给定电压。

1.5.2 转速检测环节和电流检测环节的设计与计算、调速系统的静态参数设计

1.5.

2.1测速发电机的选择 有电机参数可知选用的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参数有:额

定电压E TG =40V,n TG =2000r/min 负载电阻R TG =2K Ω的电位器。由于主电动机的额定转速为

1450r/min ,因此,测速发电机发出最高电压为29V ,给定电源10V,只要适当取反馈系

数α,即可满足系统要求。

1.5.

2.2转速负反馈环节 设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数:T on =0.01s,则转速反馈系数

α=U n */n N =10/1450=0.007V ?min/r

1.5.

2.3电流负反馈环节 设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T oi =0.02s,则电流反馈系数

β=0.0032V/A

1.5.

2.4调速系统的静态参数

电动机电动势常数 : C e Φ=N

n R I U a N N =14500.3*209-230=0.12

按要求调速系统的静态速降:△n N =()S D s n N -1=%)

51(10%5*1450-=7.63r/min 1.6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设计

1.6.1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1.6.1.1确定时间常数 在三相桥式全控电路有:

已知s T s 0017.0=,s T oi 002.0=,所以电流环小时间常数

oi s i T T T +=∑=0.0017+0.002=0.0037S 。

1.6.1.2选择电流调节器的结构

因为电流超调量%5≤i σ,并保证稳态电流无静差,可按典型Ⅰ型系统设计电流调

节器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型的,故可用PI 型电流调节器 ()()s

s K s W i i i ACR ττ1+=。 ---i K 电流调机器的比例系数

---i τ电流调节器的超前时间系数

1.6.1.3电流调节器参数计算:

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i T =l T =0.03s ,又因为设计要求电流超调量%5≤i σ,查得

有i I T K ∑?=0.5,所以I K =

i T ∑5.0=11.1350037.05.0-=S ,电枢回路总电阻R=2a R =0.6Ω,所以ACR 的比例系数 β

τ???=s i I i K R K K =.91032.0406.003.01.135≈??? 1.6.1.4校验近似条件 电流环截止频率ci W =I K =135.11-S 。

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

11.1960017

.03131-=?=S T s > ci W ,满足条件。 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条件: ci l m W S T T <≈??=?-1792.1203

.084.11313,满足条件。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

=??i s T T 131ci W S >=?-18.180002.00017.0131,满足条件。

1.6.1.5 计算调节器的电阻和电容

取运算放大器的0R =40Ωk ,有o i i R K R ?==4.32?40=511.68Ωk ,取172.8Ωk ,取180Ωk ,F k R C i i

i μτ17.018003.0≈Ω==,取0.,2F μ,F k R T C oi oi μ2.040002.0440=Ω

?==,取0.2F μ。故()()s K s W i i i ACR ττ1+=

=()s s 03.0103.09.1+?,其结构图如下所示:

图1.5 电流调节器

1.6.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1.6.

2.1 确定时间常数:

有,5.0=?∑i I T K 则s s T K i I

0074.00037.0221=?==∑,已知转速环滤波时间常数on T =0.01s ,故转速环小时间常数s T K T on I n 0174.001.00074.01=+=+=

∑。 1.6.2.2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按设计要求,选用PI 调节器

()()s

s K s W n n n ASR ?+=ττ1 ---N K 转速调节器的比例系数

---n τ转速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

1.6.

2.3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

按跟随和抗干扰性能较好原则,取h=5,则ASR 的超前时间常数为:

s hT n n 087.00174.05=?==∑τ,

转速环开环增益 122224.3960174

.052621-∑=??=+=s T h h K n N 。 ASR 的比例系数为:()6.530174

.06.0007.0527.112.0032.0621=???????=?+=∑n m

e n RT h T C h K αβ。 1.6.2.4检验近似条件 转速环截止频率为5.34087.04.3961=?=?==n N N cn K W K W τ。 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为cn i I W s T K >==-∑17.630037

.01.1353131,满足条件。 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为:

cn on I W s T K >==-17.3801.01.1353131,满足近似条件。

1.6.

2.5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取0R =40Ωk ,则Ω=?=?=k R K R n n 4.27144086.670,取3000Ωk 。

F k R C n n

n μτ0232.030000696.0=Ω

==,取0.1F μ F k C on μ14001.04=AΩ

?=,取1F μ。 故()()()s

s s s K s W n n n ASR 0696.010696.086.671+?=?+=ττ。其结构图如下:

图1.6 转速调节器

校核转速超调量:由h=5,查得%10%6.43>=n σ,不满足设计要求,应使ASR 退饱

和,重计算n σ。设理想空载z=0,h=5时,查得b

C C max ?=77.5%,所以 1450

115.08

.025.185.1%5.772))((2max ????=?-?=∑*m n N b n T T n n z C C λσ =0.00264

=0.264% < 10%

满足设计要求.

2 MATLAB 仿真

本次系统仿真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控制系统仿真软件MATLAB ,使用MATLAB 对控制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以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基础,使用MATLAB 的SIMULINK 工具箱对其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另外一种是面向控制系统电气原理结构图,使用Power System 工具箱进行调速系统仿真的新方法。本次系统仿真采用后一种方法。

2.1 系统的建模与参数设置

2.1.1 开环物理模型的构建

表2-1 Z2-91型电动机具体参数 电动

型号

P N (KW ) U

N (V) I N (A) N N (r/min ) R a (Ω) GD a 2(Nm 2) P 极对数

Z2-91 48 230 209 1450 0.3 58.02 1

根据Z2-91型电动机具体参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为209A ,仿真结果基本符合要求。给定10V 仿真结果也符合要求。此为开环物理模型。

图2-1开环物理模型

2.1.2 单闭环物理模型的构建

图2-2为转速单闭环物理模型及其仿真结果。给定105,限幅值[80,0],采用PI控制器的单闭环系统,虽然实现了转速的无静差调速,但因其结构中含有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限制了起制动的最大电流。加上电机反电势随着转速的上升而增加,使电流达到最大值之后迅速降下来。这样,电动机转速也减小下来,使起动过程变慢,起动时间增长。

图2-2单闭环物理模型

2.1.3 双闭环物理模型的构建

为了提高生产率和加工质量,要求尽量缩短过渡过程时间。我们希望使电流在起动时始终保持在最大允许值上,电动机输出最大转矩,从而可使转速直线上升过渡过程时间大大缩短。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可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主电路模型主要由交流电源、同步脉冲触发器、晶闸管直流桥、平波电抗器、直流电动机等部分组成。采用面向电气原理结构图方法构成的双闭环系统仿真模型如图4-3所示。给定为105,ASR、ACR的限幅值分别为[12,-25]和[80,0],启动时间0.4s,仿真结果符合要求。

图2-3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

2.2系统动态仿真结果的输出及结果分析

2.2.1 开环数学模型

图2-4开环数学模型

2.2.2 单闭环数学模型及其仿真结果

图2-5转速单闭环数学模型

当转速达到给定值后。转速调节器的给定与反馈电压平衡,输入偏差为零,但是由

于积分作用,其输出还很大,所以出现超调。转速超调后,ASR输入端出现负偏差电压,使它退出饱和状态,进入线性调节,使转速保持恒定即额定转1450。单闭环ASR Kp=53.6 Ki=616.1 限幅值【0 1】【-20 20】。

2.2.3 双闭环数学模型及其仿真结果

图2-6双闭环数学模型

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的控制电路包括:给定环节、ASR、ACR、限幅器、偏置电路、反相器、电流反馈环、速度反馈环等,给定10V,ASR的限幅值为[15,-10],ACR的限幅值为[20,-10]。因为在本次设计中单片机代替了控制电路绝大多数的器件,所以在此直接给出各部分的参数,各部分参数设置参考前几章各部分的参数。本系统选择的仿真算法为ode23tb,仿真Start time设为0,Stop time设为10。

启动过程的第一阶段是电流上升阶段,突加给定电压,ASR的输入很大,其输出很快达到限幅值,电流也很快上升。第二阶段,ASR饱和,转速环相当于开环状态,系统表现为恒值电流给定作用下的电流调节系统,电流基本上保持不变,拖动系统恒加速,转速线形增长。第三阶段,当转速达到给定值后。转速调节器的给定与反馈电压平衡,输入偏差为零,但是由于积分作用,其输出还很大,所以出现超调。转速超调后,ASR输入端出现负偏差电压,使它退出饱和状态,进入线性调节,使转速保持恒定即额定转1450 NN(r/min),实际仿真结果基本上反映了这一点。

2.3系统仿真结果总体分析

2.3.1.电机转速曲线

在电流上升阶段,由于电动机机械惯性较大,不能立即启动。此时转速调节器ASR饱和,

电力拖动课程设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他励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院(系、部):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12-4 姓名:高明 学号:1205040404 指导教师:刘春喜荣德生王继强李国华日期:2014-6-26

电气工程系课程设计标准评分模板

摘要 直流电动机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和应用的一种电机,是生产和使用直流电能的机电能量转换机械,直流电动机具有调速性能好、启动和制动转矩大、过载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启动和调速要求的机械上。直流发电机可以作为各种直流电源。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可控硅整流电源在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有取代直流发电机的趋势。反过来,由于利用了可控硅整流电源,使直流电源机的应用增加了一个有利因素,而配合直流电动机组成的调速系统也正在迅速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他励直流电动机调速的有关方法及其参数设计。 关键字:直流电机调速串电阻参数设计

目录 1 引言 (1) 2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2.1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2) 2.1.1 定子(磁极) (2) 2.1.2 转子(电枢) (2) 2.2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 (2) 2.3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3) 3 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3) 3.1 固有机械特性 (3) 3.2 人为机械特性 (4) 4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4) 4.1 他励直流电动机电枢串电阻调速 (4) 4.2 他励直流电动机改变电枢电压调速 (5) 4.3 他励直流电动机改变励磁电流调速 (6) 5 直流电动机调速设计内容 (7) 6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电力电子装置及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电力电子装置及系统》 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UC3842的单端反激 开关电源的设计 学院电力学院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6.11.25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开关电源的概述 1.1:开关电源的发展历史 (2) 1.2:开关稳压电源的优点 (2) 1.2.1:内部功率损耗小,转换效率高 (2) 1.2.2:体积小,重量轻 (3) 1.2.3:稳压范围宽 (3) 1.2.4:滤波效率大为提高,滤波电容的容量和体积大为减小 (3) 1.2.5:电路形式灵活多样,选择余地大 (3) 1.3:开关稳压电源的缺点 (3) 1.3.1:开关稳压电源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开关噪声和干扰 (4) 1.3.2:电路结构复杂,不便于维修 (4) 1.3.3:成本高,可靠性低 (4) 第二章:UC3842的原理及技术参数 2.1:UC3842的工作原理 (5) 2.2:UC3842的引脚及技术参数 (6) 第三章:单端反激开关电源 3.1:单端反激开关电源的原理 (7) 3.2: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 (9) 3.2.1:输出直流电压隔离取样反馈外回路 (9) 3.2.2:初级线圈充磁峰值电流取样反馈内回路 (11)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3)

基于UC3842的单端反激开关电源的设计 摘要 开关电源是一种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控制开关晶体管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也是一种效率很高的电源变换电路,开关电源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PWM)和MOSFET构成。具有高频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等优点。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以UC3842作为控制核心,根据UC3842的应用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UC3842为控制芯片,实现输出电压可调的开关稳压电源电路。 关键词:开关电源脉冲宽度调制 UC3842

电机与拖动 课程设计

一直流电机的简介及结构 (一)直流电机简介 直流电机是生产和使用直流电能的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将机械能转换为直流电能的,称为直流发电机;将电能追安环为机械能的,称为直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具有调速性能好、启动和制动转矩大、过载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启动和调速要求较高的机械上。例如:轧钢机、机床、电车、电器轨道牵引、挖掘机械、纺织机械等。直流发电机可以作为各种直流电源。例如直流电动机的电源、同步电机的励磁电源、以及化学工业方面用于电解电镀的抵押大电流直流电源等。在本次设计中只介绍和说明直流电动机,不介绍直流发电机。 与交流电机相比,直流电机的主要缺点是换向问题,它限制了直流电机的极限容量,又使得直流电机的结构复杂,消耗较多的有色金属,维护比较麻烦,致使直流电机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过,虽然如此,可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可控硅整流电源在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使直流发电机的受到威胁,可是却会使直流电动机在应用中更为广泛。 (二)直流电机的结构 直流电机由静止的钉子和旋转的转子两大部分组成。定转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称为气隙。定子的作用是产生磁场和对电机的机械支撑,主要由主磁极、换向极、机座、端盖、电刷装置等部件组成。转子的作用是产生电枢感应电动势或电磁转矩,主要由电磁铁芯、电枢绕组、换向器、转轴和风扇等部件组成。如下图1-2所示: 图1-1 直流电机装配结构图 1—换向器 2—电刷装置 3—机座 4—主磁极 5—换向极 6—端盖 7—风扇 8—电枢绕组 9—电枢铁心 1 定子部分 ①主磁极(简称主极) 主磁极用来产生气隙磁场并且在电枢表面外的气隙空间里产生一定形状分布的气息磁密。主磁极由主机铁芯和励磁线圈组成,主极铁芯和由1—1.5mm厚的低碳钢板冲成一定

电力拖动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拖动课程设计报告 为适应时代对宽口径、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为了配合高等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我们在电力拖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上一直在寻求创新,以适应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在课程的讲解上做到“授之以渔”,把好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做到融会贯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力拖动课程设计报告,欢迎来参考! 电力拖动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都很高。由于新知识的不断积累增加、课时的相对减少,以前的教学方法不太适用现在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前的教学方式存在的主要弊端有:第一理论学习内容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对理论知识只是死记硬背,很难达到活学活用的要求,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学生做理论习题不能达到提高专业水平的目的。学生做作业没有实践操作的机会,缺乏实际感受,很难提高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第三,实习教学落伍,使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传统教学方法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要独立自主进行,学生理论学习不全面,到实习时不能很好利用理论知识,也就不可能用理论来辅助实习训练。 1.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实施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确立上课要点。上课时,教师将所授课教学要点,采取适当方式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目的地听课;第二,引导学生达标。这是教学目标实施的关键。首先要能完整地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情境化。然后对教学重点知识点,教师精讲,安排学生多练,并引导学生质疑,增强反馈信息能力。 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活动中的做也要适当利用讨论、练习等方法。只是要把这些方法结合到实践上来,要求教和学要与实践相辅相成,要与实际生活有联系。在具体措施上,我们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张学生多提问题,注重教学中的讨论,让学生积极学习,多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学生一般具有猎奇心理,奇特的东西、生活中常出现的自己又不能理解的问题,经过老师适当引导后,往往会引发其强烈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创新点、寻找相关课题的例题,使之有新鲜感。 首先为学生做好心理调节,重视教学的生动性。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电力拖动课程的学习以及考试影响非常大,故需老师极其重视学生的心理调节。不同时期,学生所蕴含的心情是不相同的:复习伊始,学生满怀热情,自信满满,尽力约束自己的行为,向自己提出了较苛刻目标。维持学生的学

电力电子装置课程设计AC-DC-DC电源

学号: 课程设计 题目AC-DC-DC电源(36V,300W)设计 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 班 姓名 指导教师许湘莲 2013 年 6 月18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许湘莲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题目: AC-DC-DC电源(36V,300W)设计 初始条件: 设计一个AC-DC-DC电源,具体参数如下:单相交流输入220V/50Hz,输出直流电压36V,纹波系数<5%,功率300W。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对AC-DC-DC 电源进行主电路设计; (2)控制方案设计; (3)给出具体滤波参数的设计过程; (4)在MATLAB/Simulink搭建闭环系统仿真模型,进行系统仿真;(5)分析仿真结果,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时间安排: 2013年6月8日至2013年6月18日,历时一周半,具体进度安排见下表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摘要 (1) AC-DC-DC电源(36V,300W)设计 (2) 1 设计任务及要求 (2) 1.1.技术要求 (2) 1.2.设计内容 (2) 2电路总体方案及原理 (2) 2.1 开关电源的简介 (2) 2.2设计方案 (2) 3主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 (3) 3.1整流电路的设计 (3) 3.2降压斩波电路设计 (4) 3.3控制方案的设计 (6) 3.4主电路参数的计算 (7) 3.4.1主电路参数计算 (7) 3.4.2 滤波参数的计算 (8) 4 系统建模与仿真 (8) 4.1开环系统的仿真 (8) 4.2闭环系统的仿真 (11) 5结果分析 (12) 6总结与体会 (13) 参考文献 (14)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范例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直流降压斩波电路的设计 专业:电气自动化 班级:14电气 姓名:周方舟 学号: 指导教师:喻丽丽

目录 一设计要求与方案 (4) 二设计原理分析 (4) 2.1总体结构分分析 (4) 2.2直流电源设计 (5) 2.3主电路工作原理 (6) 2.4触发电路设计 (10) 2.5过压过流保护原理与设计 (15) 三仿真分析与调试 (17) 3.1 Matlab仿真图 (17) 3.2仿真结果 (18) 3.3 仿真实验结论 (24) 元器件列表 (24) 设计心得 (25)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一.设计要求与方案 供电方案有两种选择。一,线性直流电源。线性电源(Linear power supply)是先将交流电经过变压器降低电压幅值,再经过整流电路整流后,得到脉冲直流电,后经滤波得到带有微小波纹电压的直流电压。要达到高精度的直流电压,必须经过稳压电源进行稳压。线性电源体积重量大,很难实现小型化、损耗大、效率低、输出与输入之间有公共端,不易实现隔离,只能降压,不能升压。二,升压斩波电路。由脉宽调制芯片TL494为控制器构成BOOST原理的,实现升压型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的可调整与稳压控制的开关源是借助晶体管的开/关实现的。因此选择方案二。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是输出电压Uo=220V可调的DC/DC变换器,这里为升压斩波电路。由于这些电路中都需要直流电源,所以这部分由以前所学模拟电路知识可以由整流器解决。MOSFET的通断用PWM控制,用PWM方式来控制MOSFET的通断需要使用脉宽调制器TL494来产

生PWM控制信号。 设计方案: 1、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采用电容滤波的二极管不控整流电路,220V单相交流电经220V/24V变压器,降为24V交流电,再经二极管不控整流电路及滤波电容滤波后,变为平直的直流电,其幅值在22V~36V之间。 2、主电路 2.1主电路选用升压斩波电路,开关管选用电力MOSFET。 2.2Boost电路的负载为110V、25W白炽灯, 2.3boost电路中,占空比不要超过65%,否则电压大于100V。 3、控制电路的选择与确定 3.1 脉冲发生器TL494 3.2 驱动电路IR2110 二.设计原理分析 2.1总体结构分析 电力电子器件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由控制电路,驱动电路,保护电路和以电力电子器件为核心的主电路组成一个系统。由信息电子电路组成的控制电路按照系统的工作要求形成控制信号,通过驱动电路去控制主电路中电力电子器件的导通或者关断。来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因此,一个完整的降压斩波电路也应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这些环节。 直流斩波电路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主电路、控制和驱动电路及保护电路组成。如图2—1所示:

电力拖动课程设计汇本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海椿学号:0905054236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题目:交流电动机工作特性仿真 ——转速特性 指导教师:王建萍职称: 工程师

2011 年12 月31 日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11/12 学年第 1 学期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海椿学号:0905054236 课程设计题目:交流电动机工作特性仿真分析 ——转速特性 起迄日期:12 月31日~01月06日 课程设计地点:校

指导教师:王建萍 系主任:王忠庆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1 年12月31日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原理阐述 感应电动机是一类重要的交流电机。它在正常电动运行时主要是通过定子对转子之间的电磁感应,使转子获得进行正常运行所需的电流和转矩。众所周知,交流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交流电的频率,一般来讲,感应电动机的转速与供给它进行工作的交流电的频率不保持同步的关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交流感应

电动机又常常被称作异步电动机。 三相异步电机是重要的异步电动机。三相定子绕组通过三相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转子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与感应电流,进而产生电磁转矩使转子旋转。 三相感应电动机在空载运行时,转子的转速接近于电机同步转速n 1。随着 负载的增大,必须输出较大的转矩以维持电机的稳定运行,这样,就会使转子转速度略有降低。经试验测试和分析后,可以得出输出功率2P 的增大与转子的转速n 的降低近似为线性关系)(2f n P =。 三相感应电动机的旋转磁场的旋转速度(又称同步转速) n 1为: p f 60n 1=r/min f —三相交流电的频率; P —三相电动机的定子极对数。 磁场转速n 1和转子速度n 之差与n 1的比值称为转差率S : %100n n -n s 00?= 异步电动机启动时n=0,s=1;n=n 0时,s=0; 额定工况下一般s=1.5~6% 转子角速度?为: s /rad 60n 2π=Ω 电动机转矩T 为: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

设计任务书1 舞台灯光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舞台灯光控制系统,通过给定电位器可以实现灯光亮度的连续可调。灯泡为白炽灯,可视为纯电阻性负载,灯光亮度与灯泡两端电压(交流有效值或直流平均值)的平方成正比。 二、设计条件与指标 1.单相交流电源,额定电压220V; 2.灯泡:额定功率2kW,额定电压220V; 3.灯光亮度调节范围(10~100)%; 4.尽量提高功率因数,并减小谐波污染; 三、设计要求 1.分析题目要求,提出2~3种实现方案,比较并确定主电 路结构和控制方案; 2.设计主电路原理图和触发电路的原理框图; 3.参数计算,选择主电路元件参数; 4.利用PSPICE、PSIM或MATLAB等进行电路仿真优化; 5.典型工况下的谐波分析与功率因数计算; 6.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四、参考文献 1.王兆安,《电力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陈国呈译,《电力电子电路》,日本电气学会编,科学出 版社。

设计任务书2 永磁直流伺服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永磁直流伺服电机的调速控制系统,通过电位器可以调节电机的转速和转向。电机为反电势负载,在恒转矩的稳态情况下,电机转速基本与电枢电压成正比,电机的转向与电枢电压的极性有关。电机的电枢绕组可视为反电势与电枢电阻及电感的串联。 二、设计条件与指标 1.单相交流电源,额定电压220V; 2.电机:额定功率500W,额定电压220V dc,额定转速 1000rpm,Ra=2,La=10mH; 3.电机速度调节范围(10~100)%; 4.尽量减小电机的电磁转矩脉动; 三、设计要求 1.分析题目要求,提出2~3种实现方案,比较确定主电路 结构和控制方案; 2.设计主电路原理图、触发电路的原理框图,并设置必要 的保护电路; 3.参数计算,选择主电路元件参数分析主电路工作原理; 4.利用PSPICE、PSIM或MATLAB等进行电路仿真优化; 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四、参考文献 1.王兆安,《电力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陈国呈译,《电力电子电路》,日本电气学会编,科学出 版社;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

电力电子应用课程设计 课题:50W三绕组复位正激变换器设计 班级电气学号 姓名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系别电气工程系 指导教师 淮阴工学院 电气工程系 2015年5月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分析设计,可以加深学生对间接的直流变流电路基本环节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对隔离的DC/DC电路的优缺点有一定的认识。要求学生掌握单端正激变换器的脉冲变压器工作特性,了解其复位方式,掌握三绕组复位的基本原理,并学会分析该电路的各种工作模态,及开关管、整流二极管的电压电流参数设计和选取,掌握脉冲变压器的设计和基本的绕制方法,熟悉变换器中直流滤波电感的计算和绕制,建立硬件电路并进行开关调试。 需要熟悉基于集成PWM芯片的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并学会计算PWM控制电路的关键参数。输入:36~75Vdc,输出:10Vdc/5A 二、设计任务 1、分析三绕组复位正激变换器工作原理,深入分析功率电路中各点的电压 波形和各支路的电流波形; 2、根据输入输出的参数指标,计算功率电路中半导体器件电压电流等级, 并给出所选器件的型号,设计变换器的脉冲变压器、输出滤波电感及滤波电容。 3、给出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案,能够输出频率和占空比可调的脉冲源。 4、应用protel软件作出线路图,建立硬件电路并调试。 三、总体设计 3.1 开关电源的发展 开关电源被誉为高效节能电源,代表着稳压电源的发展方向,现已成为稳压电源的主流产品。 开关电源分为DC/DC和AC/DC两大类。前者输出质量较高的直流电,后者输出质量较高的交流电。开关电源的核心是电力电子变换器。按转换电能的种类,可分为直流-直流变换器(DC/DC变换器),是将一种直流电能转换成另一种或多种直流电能的变换器;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能转换成另一种或多种直流电能的变换器;整流器是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电能变换器和交交变频器四种。 开关电源的高频化是电源技术发展的创新技术,高频化带来的效益是使开关电源装置空前的小型化,并使开关电源进入更广泛的领域,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

直流电动机调速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直流电动机调速设计 专业:电气自动化 学生姓名: 班级: 09电气自动化大专 指导老师: 提交日期: 2012 年 3 月

前言 在电机的发展史上,直流电动机有着光辉的历史和经历,皮克西、西门子、格拉姆、爱迪生、戈登等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都为直流电机的发展和生存作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这些直流电机的鼻祖中尤其是以发明擅长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却只对直流电机感兴趣,现而今直流电机仍然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而有必要说明对直流电机的研究很有必要。 早期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均以模拟电路为基础,采用运算放大器、非线性集成电路以及少量的数字电路组成,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非常复杂,功能单一,而且系统非常不灵活、调试困难,阻碍了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推广。随着单片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许多控制功能及算法可以采用软件技术来完成,为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并使系统能达到更高的性能。采用单片机构成控制系统,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和降低系统成本,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制动性能,宜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在许多需要调速或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控制的角度来看,直流调速还是交流拖动系统的基础。早期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均以模拟电路为基础,采用运算放大器、非线性集成电路以及少量的数字电路组成,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非常复杂,功能单一,而且系统非常不灵活、调试困难,阻碍了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推广。随着单片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许多控制功能及算法可以采用软件技术来完成,为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并使系统能达到更高的性能。采用单片机构成控制系统,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和降低系统成本,从而有效的提高工效率。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2015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高婷婷,林建华 成绩:

摘要 整流电路尤其是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是电力电子技术中最为重要同时也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电路,不仅用于一般工业,也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能源系统及其他领域,因此对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相关参数和不同性质负载的工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电力电子电路理论学习的重要一环,而且对工程实践的实际应用具有预测和指导作用,因此调试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相关参数并对不同性质负载的工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电子,三相,整流

目录 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 2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3 设计方案 (1) ?3.1三相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1) 3.1.1三相全控整流电路图原理分析 (2) ?3.1.2整流变压器的设计 (2) ?3.1.3晶闸管的选择 (3) 3.2 保护电路的设计 (4) 3.2.1变压器二次侧过压保护 (4) ?3.2.2 晶闸管的过压保护………………………………………………4 3.2.3 晶闸管的过流保护………………………………………………5 3.3 触发电路的选择设计 (5) 4 实验调试与分析 (6) 4.1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仿真模型 (6)

4.2仿真结果及其分析……………………………………………7 5 设计总结 (8) 6 参考文献 (9)

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设计属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延续,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学习掌握《电力电子技术》,更进一步的掌握和了解他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通过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反复调试、训练、便于学生掌握规范系统的电子电力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 设计任务与要求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要求输入交流电压2150,10,0.5U V R L H ==Ω=为阻 感性负载。 1.写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阻感性负载的移相范围,并计算出直流电压的变化范围 2.计算α=60°时,负载两端电压和电流,晶闸管平均电流和有效电流。 3.画出α=60°时,负载两端 d U 和晶闸管两端 1 VT U 波形。 4.分析纯电阻负载和大电感负载以及加续流二极管电路的区别。 5.晶闸管的型号选择。 3 设计方案 3.1三相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电力拖动课程设计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谢海椿学号: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题目:交流电动机工作特性仿真 ——转速特性 指导教师:王建萍职称: 工程师 2011 年 12 月 31 日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11/12 学年第 1 学期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谢海椿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交流电动机工作特性仿真分析 ——转速特性 起迄日期: 12 月31日~ 01月 06日 课程设计地点:校内 指导教师:王建萍 系主任:王忠庆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1 年12月31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原理阐述 感应电动机是一类重要的交流电机。它在正常电动运行时主要是通过定子对转子之间的电磁感应,使转子获得进行正常运行所需的电流和转矩。众所周知,交流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交流电的频率,一般来讲,感应电动机的转速与供给它进行工作的交流电的频率不保持同步的关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交流感应电动机又常常被称作异步电动机。 三相异步电机是重要的异步电动机。三相定子绕组通过三相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转子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与感应电流,进而产生电磁转矩使转子旋转。 三相感应电动机在空载运行时,转子的转速接近于电机同步转速n 1。随着负载的增大,

必须输出较大的转矩以维持电机的稳定运行,这样,就会使转子转速度略有降低。经试验测试和分析后,可以得出输出功率2P 的增大与转子的转速n 的降低近似为线性关系 ) (2f n P =。 三相感应电动机的旋转磁场的旋转速度(又称同步转速) n 1为: p f 60n 1= r/min f —三相交流电的频率; P —三相电动机的定子极对数。 磁场转速n 1和转子速度n 之差与n 1的比值称为转差率S : 异步电动机启动时n=0,s=1;n=n 0时,s=0; 额定工况下一般s=1.5~6% 转子角速度?为: 电动机转矩T 为: 转子端电磁功率m P 为: 转子端电磁功率与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为: 所以输出功率2P 为: 由以上式子可以得输出功率2P 与转速n 的关系)(2f n P =。

电力拖动课程设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学期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姓名 专业电气与控制工程班级自动化08-1 课程名称电机与拖动 论文题目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评定标准 评定指标分值得分 知识创新性20 理论正确性20 内容难易性15 结合实际性10 知识掌握程度15 书写规范性10 工作量10 总成绩100 评语: 任课教师时间年月日备注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二、设计任务 一台他励直流电动机,参数如下: Un=220V ,, In=68.6A , kw P n 13= , min /1500 r n N =, Ω=076.0L R 1.用其拖动通风机负载运行,若采用电枢串电阻调速时,要使转速降低至1200r/min,试设计电枢电路中的调速电阻。 2.用其拖动恒转矩负载运行,负载转矩等于电动机的额定转矩,采用改变电枢电压调速时,要使转速降止1000r/min,试设计电枢电压值。 3.用其拖动恒功率负载运行,采用改变励磁电流调速,要使转速增止1800r/min,试设计Ce Ф的值。 三、设计计划 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共计1周内完成。第1~2天查资料,熟悉题目;第3~5天设计方案分析,具体按照步骤进行设计以及整理设计说明书;第6天准备答辩;第7天答辩 四、设计要求 1.设计工作量为按照要求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 2. 设计必须根据进度计划按期完成; 3. 设计说明书必须经指导老师审查签字方可答辩。 指 导 教 师:李国华 王巍 王继强 董衲 教研室主任:仲伟堂 时 间:2010年7月12日

电动机,俗称马达,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可再使用机械能产生动能使用来驱动其他装置的电气设备。按运动方式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旋转式电动机,一种是线性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而直流电动机是应用最早的,但不如交流电动机应用广泛,它有优良的起动,调速和制动性能。但直流电动机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价格较贵,维护困难。直流电动机的类型主要分四类:1,他励支流电动机,2:并励直流电动机,3:串励直流电动机,4:复励直流电动机。他励直流电动机应用最广泛。 关键词:直流电动机;电能;机械能;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报告书 专业班级:16电气2班 姓名:王浩淞 学号:2016330301054 指导教师:雷美珍

目录 1、webench电路设计 1.1设计任务要求 输入电压为(8V-10V),输出电压为5V,负载电流为1A 1.2设计方案分析 图1.3.1主电路原理图 图1.3.2元器件参数 图1.3.3额定负载时工作值

图1.3.4输出电流和系统效率间的关系 如图1.3.4所示,在输出电流相同的情况下,输入电压越小,系统的稳态效率越高,因此提高效率的最直接方式就是降低系统的输入电压,其次在输入电压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使系统效率达到最大,例如当输入电压为9.0V时,根据图像输出电流为0.40A的时候效率最高。第二种方法是改变元器件的参数,通过使用DCR(直流电阻)小的电感元件来实现输出纹波电压降低。 1.3主芯片介绍 TPS561201和TPS561208采用SOT-23封装,是一款简单易用的1A同步降压转换器。这些器件经过优化,可以在最少的外部元件数量下工作,并且还经过优化以实现低待机电流。这些开关模式电源(SMPS)器件采用D-CAP2模式控制,可提供快速瞬态响应,并支持低等效串联电阻(ESR)输出电容,如特种聚合物和超低ESR陶瓷电容,无需外部补偿元件。TPS561201以脉冲跳跃模式工作,在轻负载操作期间保持高效率。TPS561201和TPS561208采用6引脚1.6×2.9(mm)SOT(DDC)封装,工作在-40°C至125°C的结温范围内。 1.4电气仿真结果分析

图1.4.1启动仿真图1.4.2稳态仿真 图1.4.3暂态仿真图1.4.4 负载暂态仿真 二、基于电力系统工具箱的电力电子电路仿真 2.1 设计要求和方案分析 本课程设计主要应用了MATLAB软件及其组件之一Simulink,进行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系统主要包括:Boost升压斩波主电路部分、PWM控制部分和负载。Boost升压斩波主电路部分拖动带反电动势的电阻,模拟显示中的一般负载,若实际负载中没有反电动势,只需令其为零即可。负载为主电路部分提供脉冲信号,控制全控器件IGBT的导通和关断,实现整个系统的运行。在Simulink中完成各个功能模块的绘制后,即可进行仿真和调试,用Simulink 提供的示波器观察波形,进行相应的电压和电流等的计算,最后进行总结,完成整个Boost 变换器的研究与设计。 2.2 simulink仿真模型分析 电路设计好后主电路中的电感电容值已确定,此时只要调节触发波形的占空比即可调节Boost Chopper输出电压。电路设计好后主电路中的电感电容值已确定,此时只要调节触发波形的占空比即可调节Boost Chopper输出电压。占空比越大,Boost Chopper的输出电压值

电力拖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 题目: 脉宽调制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 初始条件: =48V,Ia=3.7A,Nn=2000r/min,电枢电阻Ra=6.5Ω,电枢回路总电阻 u N R=8Ω,电磁时间常数T =5ms,电源电压为60V。稳态无静差。 L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系统原理图设计; 2.调速系统电路设计; 3.过程分析,参数设计计算与校验; 4.根据开通时间和开关频率计算调速范围。 5.按规范格式撰写设计报告(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打印 时间安排:(10天) 6月2日-6月3日查阅资料 6月4日-6月7日方案设计 6月8日-6月10日馔写程设计报告 6月11日提交报告,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2014年 6月1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摘要 变压调速是直流调速系统的主要调速方法,系统的硬件结构至少包含了两个部分:能够调节直流电动机电枢电压的直流电源盒产生被调转速的直流电动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可控直流电源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相控整流,它把交流电源直接转换成可控的直流电源;第二类是直流脉宽变换器,它先用不可控整流把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然后用PWM脉宽调制方式输出的直流电压。当用可控直流电源盒直流电动机组成一个直流调速系统时,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性能指标和人们的期望值总是存在差距的,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设计具有转速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由于只带有转速反馈的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转速,没有控制电流,该系统需要实施限流保护。此外增加电流反馈能提高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指标。 关键字:变压调速转速反馈电流反馈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40w半桥型开关稳压电源设计讲解

辽宁工业大学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论文)题目:240W半桥型开关稳压电源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102 学号:100303044 学生姓名:邹伟龙 指导教师:(签字) 起止时间:2012-12-31至2012-1-11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电气教研室Array 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

摘要 开关电源在效率、体积和重量等方面都远远优于线性电源,因此已经基本取代了线性电源,成为电子热备供电的主要形式, 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开关电源在计算机、通信、航空航天、仪器仪表及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其需求量日益增长。开关电源以其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在很多方面逐步取代了效率低、又笨又重的线性电源。开关电源技术的主要用途之一是为信息产业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电源技术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开关电源技术的发展。本次设计采用反激式开关电源,以UC3842作为控制核心器件,运用脉宽调制的基本原理。同时,电路中辅以过压过流保护电路,为系统的安全工作提供保障。 关键词:整流电路;逆变电路;驱动电路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电力电子技术概况 (1) 1.2本文设计内容 (2) 第2章开关稳压电源电路设计 (3) 2.1半桥型开关稳压电源总体设计方案 (3) 2.2具体电路设计 (5) 2.2.1主电路设计 (5) 2.2.2整流电路设计 (6) 2.2.3逆变电路设计 (7) 2.2.4驱动电路设计 (8) 2.2.5 整体电路设计 (10) 2.3元器件型号选择 (12) 第3章课程设计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电动机双重联锁电力拖动实训报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和按钮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 学院(系):ccccccccccccc 专业:cccccccccccccccc 学号: ccccccccccc 学生姓名: cccccc 指导教师: ccccccc

摘要 近几十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小功率电动机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电动马达。它的流行是因其坚固耐用,结构简单,易保护,尺寸规范并且成本较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种类很多,但各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它们都由定子和转子这两大基本部分组成,在定子和转子之间具有一定的气隙。其转子的转速低于旋转磁场的转速,转子绕组因与磁场间存在着相对运动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并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实现能量变换。 本实验采取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和按钮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由于采取了接触器常闭辅助触头的联锁功能,有采用了按钮联锁的功能,故电路具有双重连锁功能。这种控制线路集中了接触器联锁和按钮联锁的两种正反转电路的优点,此电路不仅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而且能安全可靠地实现正反转运行,是机床电气控制中经常采用的线路 关键词: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按钮联锁;触点联锁;双重连锁;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1. 三相异步电机的概述 (2) 1.1 三相异步电机的工作原理 (2) 1.2 三相异步电机的结构 (3) 1.3三相异步电机的分类 (4) 2.三相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4) 2.1 方案选择 (5) 2.2 三相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7) 2.3 启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7) 3、实训心得 (8) 4、参考文献 (8) 5、谢辞 (8)

单相PWM整流电路设计(电力电子课程设计)..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设计 年级专业:****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生姓名:***** 学号: **** 成绩评定: 完成日期:2013年6月 23 日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电力电子课程设计任务书

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单相桥式PWM整流电路的原理,并运用IGBT去实现电路的设计。概括地讲述了单相电压型PWM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用双极性调制方式去控制IGBT的通断。在元器件选型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IGBT的选型,分析了交流侧电感和直流侧电容的作用,以及它们的选型。最后根据实际充电机的需求,选择元器件具体的参数,并用simulink进行仿真,以验证所设计的单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性能。实现了单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高功率因数,低纹波输出等功能。 关键词:PWM整流simulink 双极性调制IGBT

目录 1.引言 ......................................................... - 5 - 1.1 PWM整流器产生的背景.................................... - 5 - 1.2 PWM整流器的发展状况.................................... - 5 - 1.3 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 6 - 2.单相电压型PWM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 - 7 - 2.1电路工作状态分析......................................... - 7 - 2.2 PWM控制信号分析......................................... - 8 - 2.3 交流测电压电流的矢量关系............................... - 9 - 3.单相电压型PWM整流电路的设计 ................................ - 10 - 3.1 主电路系统设计......................................... - 10 - 3.2 IGBT和二极管的选型设计................................. - 11 - 3.3 交流侧电感的选型设计................................... - 11 - 3.4 直流侧电容的选型设计................................... - 12 - 3.5 直流侧LC滤波电路的设计................................ - 13 - 4.单相PWM整流电路的仿真及分析 ................................ - 13 - 4.1 整流电路的simulink仿真............................... - 13 - 4.2 对simulink仿真结果的分析............................. - 16 - 5.工作展望 ................................................... - 16 - 参考文献 ...................................................... - 17 -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分析解析

摘要 高频开关稳压电源已广泛运用于基础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各种工业电源,通信电源、通信电源、逆变电源、计算机电源等。它能把电网提供的强电和粗电,它是现代电子设备重要的“心脏供血系统”。BUCK变换器是开关电源基本拓扑结构中的一种,BUCK变换器又称降压变换器,是一种对输入输出电压进行降压变换的直流斩波器,即输出电压低于输入电压,由于其具有优越的变压功能,因此可以直接用于需要直接降压的地方。 关键词:稳压电源;buck变换器

Abstrac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DC power supply, AC power supply, industry power supply of high frequency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ommunication power supply, communication power supply, inverter power supply, computer power supply etc.. It can provide high power and coarse grid electricity, it is an important system of modern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 blood flow to the heart". BUCK converter is a switch for power supply the basic topology of BUCK converter, also called buck converter, a DC chopper for buck to input and output voltage, the output voltage is less than the input voltage, because of its variable function superior, therefore, it can be directly used for the need for direct step-down place. Keyword:regulated power supply;BUCK converter

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课程设计知识分享

一、设计题目: 提升机主电路的设计: 图1—提升机电力拖动系统原理图 图2—提升机电力拖动系统速度图 1.加速阶段t1: 以最大加速度加速,速度由0增加到v1,当v=v1时,电机工作在固有特性上。 2.等速阶段t2: 以v1速度匀速运行。 3.调速阶段t3: 以v2速度匀速运行,v2 =0.7v1。 4.减速阶段t4: 以最大减加速度减速,速度由v2减小0。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将损坏拖动系统的传动机构。 图3他励直流电动机直接启动接线图 2)降低电源电压启动:将励磁绕组接通电源,并将励磁电流调到额定值,然后从低向高调节电枢回路电压的启动方法称为降低电源电压启动; 要限制启动电流,首先考虑的是降低电动机输入电压,在直流电 动机启动瞬问,给电动机加上较低的电压,以后随着电动机转速 的升高,逐步增加直流电压的数值,直到电动机启动完毕,加在 电动机上的电压即是电动机的额定电压 特点:缩短启动时间,启动过程中能量损耗小,启动平稳,便于实现自动化。需要一套可调的直流电源启动设备,增加初投资。 用减压启动的方法启动并励电动机时必须注意:启动时必须加上 额定的励磁电压,使磁通一开始就有额定值,否则电动机的启动 电流虽然比较大,但启动转矩较小,电动机仍无法启动。 图4降低电源电压启动接线图 3)电枢回路串电阻启动:电枢回路中串接启动电阻以限制启动电流的启动方法称为电枢回路串电阻启动。电枢回路串电阻启动即启动时在电枢回 路串入电阻,以减小启动电流I ,电动机启动后,再逐渐切除电阻, s 以保证足够的启动转矩。

在分级启动过程中,若忽略电枢回路电感,并合理的选择每次切 除的电阻值就能做到每切除一段启动电阻,电枢电流就瞬间增大 到最大启动电流1I 。此后,随着转速上升,电枢电流逐渐下降。 每当电枢电流下降到某以数值2I 时就切除一段电阻,电枢电流就 又突增到最大电流1I 。这样,在启动过程就可以把电枢电流限制 在1I 和2I 之间。2I 称为切换电流。启动电阻分段数目越少,启动 过程中电流变化范围大,转矩脉动大,加速不均匀,而且平均启 动转矩小,启动时间长。 特 点:电枢回路串电阻启动方法所需设备较简单,价格较低,但在启动 过程中在启动电阻上有能量损耗。而降低电源电压启动则所需设 备复杂,价格较贵,但在启动过程中基本上不损耗能量。对于小 直流电动机一般用串电阻启动,容量稍大但不需经常启动的电动 机也可用串电阻启动,而需经常启动的电动机能耗较大,不宜用 于启动的大、中型,可用于小型电机启动 图5电枢回路串电阻启动接线图 选 择:综合分析上述三种启动方法,采用电枢串电阻启动方式。这种方法比较简 单启动,过程中基本上不损耗能量,可以将启动电流限制在容许的范围内。 参数计算: 串接在电枢回路中用以限制启动电流的电阻称为启动电阻,以R s 表示。 为了把启动电流限制在最大允许值s a N R R U I +=1之内,电枢回路中应串入的启 动电阻值为: a N s R I U R -=1 启动后如果仍把s R 串在电枢回路中,则电动机就会在电枢串电阻s R 的认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