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待查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发热原因待查患者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发热原因待查患者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病因
发热待查的主要病因构成有感染性发热(包括 细菌、真菌、病毒、结核、支原体、立克次体、 螺旋体、寄生虫等)、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 坏死组织吸收热、血液病、肿瘤性疾病、变态 反应和结缔组织病、内分泌性发热、中枢性发 热、药物热等),本病病因复杂,需根据不同 患者的个体病史、体征、检查结果及诊断性治 疗结果,一一排查分析,但往往一些发热仍然 最终不能确诊。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WBC20.58X10*9/L RBC4.71X10*12/L Hb142g/L
2、尿常规 蛋白+、隐血+、酮体+、红细胞++++、 白细胞++、细菌156p/ul
初步诊断
1、发热原因待查 2、泌尿系感染? 3、急性支气管炎?
治疗
NS100ml+哌拉西林4.5g静滴q8h NS100ml+左氧氟沙星0.5g静滴qd 三金片3片口服tid
临床表现
发热2周以上,体格检查仍然不能明问病史; (2)全面反复的体格检查; (3)观察热程与伴随症状; (4)实验室检查; (5)诊断性治疗。 2.诊断标准 (1)国内病程2周以上,体温多次超过37.5℃,经完整病史询问、体格
检查仍然不能明确诊断者。 (2)国外病程3周以上,体温超过38.3℃,入院1周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适宜细菌生长繁殖,会引 起舌炎、口腔炎等,因此要注意口腔卫生;可于饭前用温水漱口, 帮助增加食欲,饭后用盐水漱口或刷牙。勤喂水也可达到清洁口 腔的目的。
退热药和物理降温法不能同时应用,因为两种方法的 降温机制截然不同。使用退热药后,患者表现为全身 血管扩张,毛孔张开,出汗增加,达到降温目的。应 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是由于冷的作用使局部血管收 缩,热量经传导散热,而达到降温目的。如果使用退 热药后马上又使用物理降温,就会使扩张的血管立即 收缩,汗毛孔关闭,出汗停止。退热不但受到影响, 而且病儿会感到很不舒服。一般是应先采用物理降温 的方法,如体温不降,经1~2 h后,再使用药物退热。

发热病人护理查房 ppt课件

发热病人护理查房  ppt课件
发热病人护理查房
急诊科
程龙美
1
ppt课件
患者朱长艳,女,44岁,以“间断性低热1月余, 高热4天”为主诉入院 患者1个月前出现间断性低热,自测体温在37.3℃37.5℃,自服“安乃近”后可以退热,期间饮食、精神 可;4天前出现高热,体温在39.5℃左右伴有,伴有 纳差、乏力,同时出现颜面、胸腹部和背部散部点状 红疹,无瘙痒感,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后明显好转, 今热凌晨再次出现高热,今日到我院急诊科就诊,门 诊拟“发热待查”收住急诊科住院治疗。
9
37.5℃~38℃,多见于活动性肺结 核、风湿热;低热持续2周以上,则可称之为 长期低热。 38.1℃~39℃,多见于急性感染 。 39.1℃~41℃,见急性感染;高热 持续2周以上者,即为长期高热。 〉41℃,如中暑。
10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体温上升:其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皮肤血管收 缩,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温度降低,病人表现为皮肤 苍白、干燥,无汗和畏寒,有时伴畏寒、颤抖。 2.高热持续期:其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 趋于平衡,体温持续在较高状态,因皮肤血管开始扩 张,体表血流量增加。病人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 呼吸和脉搏、心率加快。 3.退热期:其特点是散热增加而产热降至正常水平 ,体温趋于正常。此期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皮肤温 度增高,引起汗腺分泌增多,病人大量出汗。
ppt课件
4
1、体温过高——与呼吸道感染有关 2、低效型呼吸形态——与肺部感染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厌食,高 热有关 4、活动无耐力——与卧床休息、缺乏能量、 呼吸功能改变有关。 5、潜在的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ppt课件
5
1.按急诊科一般护理常规。 2.保证病室安静、空气清新。 3.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呼吸情况并做好记录。 4.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做好发热护理,监测患者 体温,遵医嘱及时留取相关标本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 温,热退时避免当风受凉。 5.观察患者咳嗽、咳痰,如无力咳嗽及咳痰,遵医 嘱予雾化吸入、吸痰必要时。重视基础护理,定时翻 身拍背,防止并发症。 6.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PPT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PPT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 疮等,需要使用免疫抑制 剂治疗。
肿瘤
恶性肿瘤可引起发热,需 要针对肿瘤进行治疗。
病因不明发热
诊断困难
由于病因不明,诊断较为困难, 需要仔细排查各种可能的病因。
持续高热
通常持续高热,需要采取降温措 施,如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
治疗困难
由于病因不明,治疗较为困难,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
病例三:病因不明发热
总结词
病因不明发热是指经过全面检查后仍无 法确定发热原因的病例。
VS
详细描述
病因不明发热的病例较为复杂,可能涉及 多种疾病。诊断时需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 和体格检查,并进行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和 特殊检查,如骨髓穿刺、淋巴结活检、 PET-CT等,以寻找病因。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发热待查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 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逐步缩小病因范围。
确定病原体类型。
病例二:非感染性发热
总结词
非感染性发热通常由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表现为体温升高、无畏寒、寒战 等症状。
详细描述
非感染性发热的常见病因包括风湿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暑、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等。诊断 时需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自身抗体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药物检测等,以确定病因。
第三步
根据调整后的治疗方案和检查 结果,再次评估患者的病情,
并确诊病因。
第四步
根据确诊的病因,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并进行治疗。
05
病例分析
病例一:感染性发热
总结词
感染性发热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表现为体温升高、畏寒、寒战等 症状。

发热病人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发热病人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防止因水温过低引起病人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诱发病人发冷
甚至寒战。同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体表散热起到促成作用。
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与酒精擦浴相同。
精选课件ppt
23
精选课件ppt
24
以免发生意外。 5.如病人不慎咬碎体温计,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
收。病情允许者可服用纤维丰富的食物促使汞排泄。
精选课件ppt
19
分期护理
➢体温上升:此期应注意给病人保暖,加盖被子,同时
给服热饮料,而使肌肉剧烈活动产生的热 量减少,使体温升高幅度减少,从而缩短 畏寒、颤抖的时间。
➢高热持续期:此时应给病人退热,补充水分,并密切观
察体温变化。
➢退热期:应更换汗湿的衣服、被单、适当减少病人的
盖被。以防止病人出汗较多引起虚脱。
精选课件ppt
20
要点护理
➢降温灌肠:可用28~32°C温水或4°C等渗盐 水,保留15-30分钟。
精选课件ppt
21
要点护理
➢ 冰袋使用:装冰块于冰袋内约2 / 3,可放在病人前额、头顶部及
精选课件ppt
17
发热治疗
• 物理降温:冰枕(冰槽、冰帽) 、酒精擦浴、
温水擦浴、冰冷敷 、灌肠 、降 温毯
• 退热药 :肌肉、静脉、口服、外贴退烧贴、
肛塞退热药
精选课件ppt
18
体温测量注意事项
1.精神异常、昏迷、不合作、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者,不可自口腔测温。进食、 吸烟、面颊部做热冷敷者,应推迟30分钟后,方可测口腔温度。
➢ 中等热:38.1℃ ~39℃,多见于急性感染 ➢ 高热:39.1℃ ~41℃,见急性感染;高热
持续2周以上者,即为长期高热 ➢ 过高热:>41℃,如中暑。

发热PPT课件【30页】

发热PPT课件【30页】
热或无发热。
伴随症状
1.伴寒战 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急性肾盂
肾炎、败血症、流脑脊髓炎、疟疾发作初期、急 性溶血等。
2.伴结膜充血 常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
热、斑疹伤寒、钩体病等。
3.伴单纯疱疹 常见于流感、肺炎球菌肺
炎、流行性脑脊髓炎、间日疟等。
伴随症状
4.伴淋巴结肿大 可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散热减少
临床表现
❖(一)发热的分度
▪ 低 热:37.3~38℃ ▪ 中 热:38.1~39℃ ▪ 高 热:39.1~41℃ ▪ 超 高 热:41℃以上
临床表现
❖(二)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体温上升期:产热>散热
骤升型 数小时↑39~400C以上,常伴寒战; 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感、急性 肾盂肾炎、变态反应等。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多为低热,常伴自主神经功能 紊乱的其他表现。常见感染后 低热,夏季低热,生理性低热
发生机制
产热增加
发热
垂体内分泌、交感系统
内源性致热源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IL-1 干扰素IFN
体温调定点 ↑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外源性致热源
微生物及其产物 炎性渗出物
无菌性坏死组织 抗原-抗体复合物
缓升型 逐升数日达高峰,多不伴寒战;见 于伤寒、结核、布氏杆菌病等。
临床表现
高热期:产热=散热(在较高水平相对平衡)
体温高峰维持,持续时间不定:疟疾数小时, 大叶性肺炎/流感数天,伤寒数周。
特点:体温达到或略高于调定点水平,皮肤血 管由收缩→舒张,无寒战,皮肤灼热发红,呼吸快、 深,出汗。
临床表现
诊断学
❖ 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

发热病人护理查房ppt课件

发热病人护理查房ppt课件

拟诊讨论: 1、初步诊断:发热待查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体温、神志、皮疹、血
压、血糖等。 3、积极地抗感染、补液、支持对症等治疗:阿奇霉
素+左氧氟沙星、能量合剂、电解质等。 4、完善相关检查:血尿粪常规、生化、血培养、药
敏、血沉、风湿四项、免疫学检查、甲状腺功能等。
4
可编辑课件PPT
(九)皮肤护理:对出汗较多的病人应勤换内衣裤,加 强皮肤护理,防褥疮发生。
(十)高热出现谵亡,应及时用床档防坠床,出现昏迷
时按昏迷护理常规护理。
20
可编辑课件PPT
分期护理
体温上升:此期应注意给病人保暖,加盖被子,同时 给服热饮料,而使肌肉剧烈活动产生的热量减少, 使体温升高幅度减少,从而缩短畏寒、颤抖的时间。 高热持续期:此时应给病人退热,补充水分,并密切 观察体温变化。 退热期:应更换汗湿的衣服、被单,适当减少病人的
11
可编辑课件PPT
发热的分期
1.体温上升:其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皮肤血管收 缩,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温度降低,病人表现为皮肤 苍白、干燥,无汗和畏寒,有时伴畏寒、颤抖。
2.高热持续期:其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 趋于平衡,体温持续在较高状态,因皮肤血管开始扩 张,体表血流量增加。病人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 呼吸和脉搏、心率加快。
温水擦浴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与酒精擦浴相同。
25
可编辑课件PPT
患者朱长艳,在我院急诊科经过5天治疗: 1、神清、精神食欲可。 2、体温正常。 3、皮疹已愈。 出院健康指导: 1、出院后多休息,注意保暖。 2、均衡营养。 3、监测体温,保持空气流通。 4、保持良好心态。 5、不适随时就医。 出院情况:体温36.5℃,皮疹已愈,空腹血糖 10.5mmol/L 26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共50张PPT)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共50张PPT)
静脉插管 败血症
恶液质 TB、CA
HIV 系统性血管炎
肝肿大 淋巴瘤 肝脓肿 肝炎 肝癌
局灶性腹块 腹腔脓肿
消化道肿瘤
第23页,共50页。
颞动脉肿大 颞动脉炎 结膜瘀点 SBE
口腔溃疡/面部皮疹 SLE 皮疹/虫咬痕 立克次体病 病毒性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 莱姆病
出血点 SBE
片状出血 欧 氏 结 节 、 Janeway 损 害 SBE (足部检查意义相同)
• 血液病,等等 其他,如手术史、用药史、冶游史,等等。
90%以上的病例可出现发热 全面了解病史,尤其是可能为发热原因
第20页,共50页。
重视皮疹
发热伴有其他皮疹,常见于: • 病毒感染:麻疹、水痘、登革热……
• 细菌感染:风湿热、猩红热……
• 结缔组织病:SLE,成人Still病…… • 药物热,等等
第26页,共50页。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释放分析试验(IGRA)是一种用于结核杆菌感染的体 外免疫检测新方法,其使用结核分枝杆菌特有的抗原而非结核菌提取物刺激外周血中 结核特异性淋巴细胞产生γ干扰素,特异性较高,但不能替代传统结核病的诊断手 段,其检测结果阴性不能除外结核病诊断。然而,对于抗酸染色阴性和(或)分枝 杆菌培养阴性、肺外结核、须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鉴别等情况,IGRA可为诊断提供补充 性信息,特别是感染部位的结核杆菌特异性T细胞检测[例如,浆膜腔积液的结核感染T细胞 斑点试验(T-SPOTTB)],可提供更具敏感性与特异性的信息。
管瘤、肠系膜纤维瘤病、假性淋巴瘤、原发性 肉芽肿病、kikuchi病、软化病 (malakoplakia)、高IgD综合症
发热待查的诊断
12
第12页,共50页。

发热PPT课件

发热PPT课件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

……已破陈,即县之。

”“(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局面【答案】D【解析】解题时抓住关键词“即县之”,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

故选D 项。

2、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封制的理解。

材料中的封建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的是分封制。

其它是错误的,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

所以选A。

3、《孟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有关这段历史材料反映的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A.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世代诸侯需由中央任命,诸侯国拱卫中央C.东周时期这项制度随井田制的瓦解而崩溃D.这项制度下土地的所有者与使用者是分离的【答案】B4、“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

”这表明宗法制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权利的继承问题 B.强化中央政府权力C.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D.确保宗族内部稳定【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主要解决的是王位继承的问题,故A错误.分封制和宗法制对地方的管理具有松散性,地方具有明显的自主性.故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主要是保证嫡长子的特权,故D错误.依据材料“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正确.故选D.5、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