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待查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发热待查诊断PPT课件

发热待查诊断PPT课件

.
13
膝关节发周热围待滑查膜的囊诊的断分思布路和步骤
2、 功能性发热:主要是由自主神经功能紊 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是产热大 于散热,体温升高。
特点是:多为低热,很少超过38℃,常伴由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其他表现。
.
14
膝关节发周热围待滑查膜的囊诊的断分思布路和步骤
除排卵后低热、妊娠期低热以及在高温环境引起的生理性 低热外,常见的功能性低热有:
室检查不能确诊(1周内)。
.
3
膝关节周围滑发膜热囊的的机分制布
体温调节的调定点学说:
各种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抗原抗体复合 物、炎症或某些化学物质等外源性致热源, 通过作用于体内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因子, 间接或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使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水平升高, 导致机体产热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 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 范围。
.
4
膝关节周围滑发膜热囊的的机分制布
.
5
膝关节周围滑发膜热囊的的病分因布
(一)、病因分类: 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大类:感染性
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 1、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
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原虫 等病原微生物感染。
.
6
膝关节周围滑发膜热囊的的病分因布
2、非感染性疾病: (1)肿瘤性疾病:血液系统肿瘤如:恶性组织细
(2)老年人以巨细胞动脉炎占首位。
4、其他疾病:较多见的是药物热、功能性发热。
.
9
膝关节周围发滑热膜对囊机的体分的布影响
1、一定程度的感染性发热能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如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增强,抗体产生增多, 肝脏解毒功能增高,有利于机体战胜致病因子。

发热待查 ppt课件

发热待查 ppt课件

1、胆道感染
• 常有阵发性畏寒、发热,右上腹痛伴恶心、呕 吐等,进食(尤其是油腻食物)后易诱发或加 剧。
• 可发出现黄疸,但并非其必备表现。 • 影像学检查往往提示胆道有炎症、结石。
2、肝脓肿
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感染中毒症 状,肝区疼痛、局部明显压痛及叩击痛, 肋间隙水肿。外周血WBC升高,N升高。 往往经影像学检查而证实。
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包括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膜 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寄生 虫性脑膜炎等。
令医生羞愧的“病毒感染”
•自然界病毒繁多,人类认识的不多 •畏寒、寒战等症状常较轻或无 •自然病程较短,一般不超过2周(乙脑、传单等 除外) •血白细胞升高不明显(乙型脑炎、肾综合征出 血热及传单等除外) •临床确诊仍依赖血清学检测
鉴别诊断要点
2. 注意发现“定位”线索,对病因作初步分类 无论是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往往具有其常见的受累 部位,即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定位”表现。
例如:心内膜炎——心脏杂音; 肝脓肿——肝区肿痛、叩痛; 胆道感染——黄疸、墨菲征; 肺结核——咳嗽、血痰等。
鉴别诊断要点
3. 热程长短: 发热时间<1月者,感染性疾病可能性大,如败血
现,可有顽固而剧 烈的咽痛。 • 抗感染治疗无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特效。 • 诊断应慎重,须严格排除感染性疾病的可能。
引起发热的又一群体----肿瘤
•长程低热为主,可伴乏力、消瘦、贫血等。 •全身中毒症状不甚明显。
•以淋巴瘤、嗜血细胞综合征、白血病、间
皮瘤、肾上腺瘤、肝脏肿瘤及肠道肿瘤较常见。 •大多实体性肿瘤出现发热病程较晚,热度也较低。
1.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4)罗百灵 , 朱锦琪 , 胡成平 2. 《 现代实用医学 》 2006(6)陈亮 , 黄小萍 3. 《中华内科杂志》1998(9)秦树林;刘晓清;王爱霞;盛瑞媛 4. 《中华内科杂志》2004(9期)马小军,王爱霞,邓国华,盛瑞媛 5.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3(5)侍效春,刘晓清,周宝桐等

发热待查的鉴别诊断PPT课件

发热待查的鉴别诊断PPT课件

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编辑版ppt
14
临床诊断步骤
(4)实验室检查
常 规 血、尿、粪常规,胸片、B 超、血沉、骨穿等
感染病
结缔组 织病
血、中段尿、粪、骨髓及痰等病原体培养;PCT,冷凝集试 验、嗜异凝集反应、肥达反应、外斐试验、结核菌素试验 、T-spot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C反应蛋白咽拭 子、痰、尿、粪涂片查真菌;痰、粪涂片查寄生虫卵;影 像学检查感染病灶等 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等;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 皮肤肌肉或肾组织活检;肌电图等编辑版ppt8发热的热型与疾病
张热 歇热 状热 留热 鞍热
湿热、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
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等
鲁菌病
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高热期
革热
编辑版ppt
9
临床诊断步骤
(2)仔细追问病史
包括: 伴随症状
用药史 外科手术史 输血史 动物接触史 职业史 业余爱好史 旅游史
翁心华,张婴元主编辑.传版染p病pt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0
但伤寒早期血沉一般不加快,有助于和败血症鉴别
•骨髓穿刺
•对于感染性疾病价值大(涂片发现疟原虫、真菌孢子;培养阳 性率高于血培养)
•碱性磷酸酶积分有助于鉴别感染与血液性肿瘤
•应多部位、多次复查
编辑版ppt
16
血培养标本采集要求
① 应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于畏寒、寒 战期多次采血;
②采血量应在8 ml以上,兼顾厌氧菌及 L-型细 菌;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
编辑版ppt
1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
发热待查的定义 发热待查的诊断步骤 发热待查的病因分析

发热待查pptppt课件

发热待查pptppt课件

总人数 感染病 肿 瘤 胶原结缔组织病 其 他
(%) (%)
(%)
(%)
100
36
19
15
23
60
22
17
13
10
128
40
20
15
17
100
37
31
19
8
105
30
31
9
17
2 048
37
19
11
16
48
52
15
17
6
133
31
18
13
17
199
23
7
19
28
86
33
24
16
18
140
58
6
10
4
河野 宏(1999): 56例FUO
• 定义 发热≥ 1周(住院)或≥2周(门诊), 最高体温 ≥37.5℃仍未明确诊断者
• 新加患者38例(68%) -4例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4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 -3例风湿性多肌痛(PMR) -3例结核病(TB) -4例死亡
病因:组成
• 总体 - 感染病(45%~55%) - 肿瘤(12%~20%) - 胶原血管疾病(10%~-15%) - 变态反应
153
29
14
29
16
53
21
19
13
17
80
54
9
14
5
诊断不明 (%)
7 38 8 5 12 17 10 21 24 9 22 12 30 18
表 不明原因发热病因分析(%)
第一作者 (年份) de Kleijn EM(1997)

发热待查鉴别诊断实习护理课件

发热待查鉴别诊断实习护理课件

观察体征
观察患者的体温、面色、呼吸、心 率等体征,以及淋巴结肿大、肝脾 肿大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鉴别诊 断。
流行病学史
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职业、旅行 史等信息,有助于判断是否为传染 病或地方病。
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
血常规检查
免疫学检查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 的变化可提示感染类型。
抗原抗体检测、病毒分离培养等可确 定病因。
详细描述
发热通常表现为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控制,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 散热过程处于动态平衡。当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 体温上升。
发热的病因与病理机制
总结词
发热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炎症、肿瘤等。病理机制涉及免疫反应、细胞 因子释放等。
详细描述
感染是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感染。炎症反应也是 发热的重要原因,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 肿瘤、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发热。
发热对人体的影响
总结词
发热对人体的影响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生理上可能导致 脱水、心率加快等;心理上可能引起焦虑、烦躁等情绪。
详细描述
发热时,机体通过出汗等方式散热,可能导致脱水。同时, 体温升高引起代谢率增加,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在心 理方面,发热可能导致患者情绪焦虑、烦躁,影响生活质量。
02
发热待查患者的护理
护理评估
01
02
03
体温测量
准确测量并记录患者的体 温,观察发热类型、持续 时间及伴随症状。
病史询问
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用药 史、预防接种史等,以辅 助诊断。

发热待查诊断PPT课件

发热待查诊断PPT课件

发热的病因
• (二)、病因的分布和构成:
10% 20%
30%
感染性疾病
40%
结缔组织-血管性
疾病
肿瘤性疾病
原因不明
发热的病因
• 1、感染性疾病: • (1)成人FUO前4位感染性病因依次为:结核、伤寒、局
灶性脓肿、败血症,占64.7%。 • (2)老年人FUO感染性病因依次为:局灶性脓肿、结核、
• (3)夏季低热:多见于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 善,夏季身体虚弱、且多发生于营养不良者或脑发育不全 者。特点是:低热仅发生在夏季,秋凉后自行退热,每年 如此反复出现,连续数年后多可自愈。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和步骤
• (三)、区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发热 • 1、 感染性发热特点: • 起病较急,伴有寒战或无寒战; • 常有感染中毒症状; • 常有感染的定位症状和体征; • 常伴有外周血像异常改变,白细胞计数增高或减低; • 四唑氮蓝试验(NBT):如中性粒细胞还原NBT超过20%,提
发热相关因素与疾病病因的关系
• (2)、热型: • ①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 • ②弛张热:伤寒缓解期、出血热、败血症、脓毒
血症、肝脓肿、严重肺结核、风湿热 • ③间歇热:疟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 • ④波状热:布鲁菌病 • ⑤消耗热:败血症 • ⑥马鞍热:登革热 • ⑦回归热:回归热、何杰金病 • ⑧不规则热: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流感、
症、结核病、兔热病、弓形虫病、HIV感染, 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结缔组织病等 • 局部淋巴结肿大:局灶性感染、恶性淋巴 瘤、恶性肿瘤转移等
体格检查的几个要点和要求
• ①养成全面、系统、反复地“从头到脚”细致地检查的 习惯。
• ②不放过任何可疑体征;不放过任何部位; • ③疑是感染性疾病时应注意检查具有和外界相通的部位。

《发热待查诊断思路》课件

《发热待查诊断思路》课件

如有发热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情况。
对于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 来说,预防措施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预后评估与随访建议
预后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情、治疗方式等进行预后评估。
通过定期的医学检查和观察,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预后评估与随访建议
•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制定 后续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沉、 C反应蛋白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 感染情况、免疫状态等。辅助检查包括X 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患 者体内可能的病变部位和性质。
诊断性治疗与观察
总结词
在排除了其他可能的病因后,医生可能会采取诊断性治疗的方法,对患者的发热待查进行诊断。
详细描述
医生需要询问患者的发热情况,包括发热时间、体温变化、 伴随症状等,同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生命体 征、皮肤、淋巴结等状况,以寻找可能的异常表现。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总结词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是诊断发热待 查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血液、尿液、 影像学等方面的检查,可以进一步明 确病因。
Hale Waihona Puke 细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扁桃体 炎等,通常有明显的细菌 感染症状,如高热、白细 胞升高、咳黄痰等。
寄生虫感染
如疟疾、阿米巴病等,通 常有明显的寄生虫感染症 状,如寒战、高热、腹痛 等。
非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 疮等,通常有自身免疫性 疾病的症状,如关节痛、 皮疹、口腔溃疡等。
非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原则
对症治疗
支持治疗
针对非感染性疾病的症状,可给予适 当的对症治疗,如抗过敏药、止痛药 等。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PPT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PPT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 疮等,需要使用免疫抑制 剂治疗。
肿瘤
恶性肿瘤可引起发热,需 要针对肿瘤进行治疗。
病因不明发热
诊断困难
由于病因不明,诊断较为困难, 需要仔细排查各种可能的病因。
持续高热
通常持续高热,需要采取降温措 施,如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
治疗困难
由于病因不明,治疗较为困难,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
病例三:病因不明发热
总结词
病因不明发热是指经过全面检查后仍无 法确定发热原因的病例。
VS
详细描述
病因不明发热的病例较为复杂,可能涉及 多种疾病。诊断时需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 和体格检查,并进行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和 特殊检查,如骨髓穿刺、淋巴结活检、 PET-CT等,以寻找病因。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发热待查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 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逐步缩小病因范围。
确定病原体类型。
病例二:非感染性发热
总结词
非感染性发热通常由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表现为体温升高、无畏寒、寒战 等症状。
详细描述
非感染性发热的常见病因包括风湿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暑、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等。诊断 时需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自身抗体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药物检测等,以确定病因。
第三步
根据调整后的治疗方案和检查 结果,再次评估患者的病情,
并确诊病因。
第四步
根据确诊的病因,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并进行治疗。
05
病例分析
病例一:感染性发热
总结词
感染性发热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表现为体温升高、畏寒、寒战等 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内生致热原
内生致热原的作用方式 前列腺素 cAMP Na+/Ca2+比值 新发现的内生致热原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
6
发热的基本环节

致病微生物 内毒素
单核细胞
直接 下丘脑
OVLT
热 外毒素 激 抗原抗体

Na+/Ca2+

复合物
cAMP

物 类固醇
PGE
致炎物
亚急性心内膜炎、 Takayasu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落基山斑点热
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5
病 史 线 索(2)
病史
可能疾病
干咳
眼痛和视力异 常 消耗
腹痛
背痛
结核、Q热、鹦鹉热、伤寒、肺部肿瘤、落基山斑点热、急性风湿 热
一过性动脉炎(栓赛)、亚急性心内膜炎、 间歇热、脑脓肿、 Takayasu动脉炎
应选用特异性强、疗效确切及安全性大的 药物,剂量充足并完成整个疗程;
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更换药物; 常见诊断性治疗疾病(疟疾、结核病、阿
米巴肝脓肿、淋巴瘤等)
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
—— 全 面 反 复 的 体 格 检 查 ➢ 皮疹出现与消失时间短暂,随体温升降有所
改变——Still病;
➢ 淋巴结、肝、脾进行性肿大——恶性组织细 胞病与淋巴瘤;
➢ 脉络膜结核结节——粟粒性结核;
➢ 心脏杂音改变——感染性心内膜炎。
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7
临床诊断步骤(4)
国外:病程3周以上,体温超过38.3℃,入院1
周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翁心华,张婴元主编.传染病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0
临床诊断步骤
1. 观察热程与伴随症状 2. 仔细追问病史 3. 全 面 反 复 的 体 格 检 查 4. 实 验 室 检 查 5. 诊断性治疗
11
临床诊断步骤(1)
—观察热程与伴随症状
翁心华,张婴元主编.传染病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
生理体温变化及影响因素
基础体温
性别:男性 女性
排卵 早晚变化
由儿童到17岁期间降低 0.5℃ 由儿童到13岁期间降低 0.5℃ 升高0.5℃ 早低,晚高,相差1 ℃
运动
剧烈运动后,体温会升高1 ℃
饮食和消化
升高0.5℃ -1 ℃
外界温度和衣着 程度不同
14
病 史 线 索(1)
病史
可能疾病
药物和有毒物质 药物热、烟雾热 接触史
蜱接触史
间歇热、落基山斑点热、莱姆病(螺旋体)
动物接触史 肌痛 头痛 神智异常 心血管异常
鹦鹉热、钩体病、(布鲁菌)病、弓形虫病、(猫抓热、Q病)立克次体
旋毛虫病、亚急性心内膜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关节炎、 家族性地 中海热、多发性肌炎 间歇热、慢性脑膜炎/脑炎、疟疾、布鲁菌病、中枢神经系统脑瘤、落基山 斑点热 类肉瘤性脑膜炎、Takayasu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落基山斑点热
翁心华,张婴元主编.传染病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3
发热的机制
4
致热原
➢ 定义 能引起人体或动物发热的物质 ➢ 分类 外源性致热原:传染原或致炎剌激物
内生致热原: IL-1、IL-6、IFN、TNF等 ➢ 内生致热原的发现
1984年Beeson等首先发现家兔腹腔无菌性渗出 白细胞培育于无菌生理盐液中,能产生释放致热原, 并称之为白细胞致热原(LP)。为表示其来自体内,又 称之为内生致热原(EP)。
——实 验 室 检 查
➢ 血、尿常规,肝功能,血沉; ➢ 血、尿细菌培养及胸片、B超; ➢ 嗜异性凝集试验、肿瘤抗原、自身抗体; ➢ CT、MRI、放射性核素、活组织检查。
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8
临床诊断步骤(5)
——诊断性治疗
在不影响进一步检查的情况下,按可能性 较大的病因进行诊断性治疗,期待获得疗 效而做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床诊断;
翁心华,张婴元主编.传染病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3
临床诊断步骤(2)
—仔细追问病史 包括:发热病史
用药史
外科手术史(阑尾炎,ERCP) 输血史
动物接触史(禽流感/猫/狗) 职业史(饲养 石棉 采石)
业余爱好史
旅游史(泰国/加拿大)
翁心华,张婴元主编.传染病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EP
“调定点”上移

皮肤血管收缩
骨骼肌寒战
散热
④ 产热
体温升高 7
发热的热型与疾病
弛张热 风湿热、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严 重肺结核等
间歇热 疟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等 波状热 布鲁菌病 消耗热 败血症 马鞍热 登革热 回归热 回归热、何杰金病等 不规则热 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流感、阿米巴
发热待查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急救中心 胡雪珍
1
发热的概念
定义: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中枢“调定点” 上移,从而引起体温的调节性升高。
低热
口温>37.5 ℃ 肛温>38.0 ℃ 一日间体温变动>1.0-1.2 ℃
中等度热 38.0 ℃ ~39.0 ℃
高热
39.1 ℃ ~41.0 ℃
超高热
>41 ℃
➢ 热程短,有乏力、寒战,应用抗生素、病灶 切除、脓肿引流后停止发热,为感 染性疾病;
➢ 热程中等,呈进行性消耗、衰竭者,肿瘤多见; ➢ 热程长,无毒血症状,发作与缓解交替出
现,为结缔组织病。
翁心华,张婴元主编.传染病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2
发热伴寒战、结膜充血、皮疹、呼吸道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 黄疸、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出血等,根据相 应特点做出诊断 。
肿瘤、淋巴瘤、巨细细胞病毒感染、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系统 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弓形虫病
结节性多动脉炎、脓肿,家族性地中海热、卟啉病,间歇热、胆囊 炎
布鲁菌病、亚急性心内膜炎
颈痛
亚急性甲状腺炎、一过性动脉炎、化脓性颈静脉炎
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6
临床诊断步骤(3)
肝脓肿、肺结核、恶性肿瘤等
8
发热待查
(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
定义:发热病人,经常规检查和治疗,
体温仍不能恢复正常,诊断不能 明确,称为发热待查。
翁心华,张婴元主编.传染病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9
诊断标准
国内:病程2周以上,体温多次超过37.5℃,
经完整病史询问、详细体检后仍不能 明确诊断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