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

合集下载

浅析结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

浅析结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

浅析结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
李卓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2(016)013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0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肝转移情况进行统计,正确把握手术时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结果 40例患者中19例患者为同期切除,在手术治疗之前4例患者肝动脉结扎加无水乙醇注射,3例患者通过肝动脉结扎加化学药物治疗泵灌注化疗半年;21例患者为分期切除.治疗当中肝不规则切除28例,右半肝切除6例,左半肝切除6例,患者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5%;52%,23%.结论在结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手术时机的选择,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总页数】2页(P1712-1713)
【作者】李卓
【作者单位】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灵宝,4725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 [J], 尤慧明
2.浅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 [J], 张宇
3.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手术时机选择 [J], 龙涤;张森
4.浅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 [J], 张斌
5.浅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 [J], 尤慧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标准

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标准

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标准以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标准为标题的文章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其肝转移是晚期疾病常见的现象。

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手术切除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手术适应症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的适应症是肝转移灶较少、局限、无肝外转移、体力状况良好的患者。

一般来说,肝转移灶的数量不应超过3个,最大直径不应超过5厘米。

此外,患者的肝功能和全身状况也需要符合手术的要求。

二、手术前准备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分期、肝功能评估、术前营养支持等。

病情分期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来确定,以确定肝转移的数量和位置。

肝功能评估主要通过血液检查,包括肝功能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术前营养支持可以通过静脉或口服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三、手术切除范围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肝转移灶的切除和肝门区淋巴结清扫。

肝转移灶的切除应尽可能地彻底,避免残留病灶。

肝门区淋巴结清扫可以减少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提高手术的疗效。

四、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数量来确定。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对于局部较大的肝转移灶,开腹手术可以更好地探查和切除;而对于局部较小的肝转移灶,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

五、手术后处理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护,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术后感染、出血、胆汁漏等。

术后早期的恢复主要包括疼痛控制、饮食调理和肠道功能恢复。

术后远期的恢复则需要患者进行规范化的随访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复发或转移。

六、手术切除的疗效评价手术切除的疗效主要通过肝转移复发的情况来进行评价。

一般来说,手术切除后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可以达到40%至70%。

然而,手术切除并不是对所有患者都适用,对于转移较多或肝功能较差的患者,手术切除的疗效可能较差。

七、手术切除的风险手术切除的风险主要包括手术相关并发症和术后肝功能不全。

结直肠癌伴肝脏转移的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伴肝脏转移的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伴肝脏转移的治疗进展【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治疗;进展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

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有40%~50%的患者死于肿瘤转移,肝脏是其最常见的转移器官。

25%的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时即伴有肝转移,另有25%患者在根治术后出现肝转移[1], 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原因。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结直肠癌伴肝脏转移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原发灶及肝转移灶是首选疗法,是目前唯一能达到治愈的治疗手段,多项研究表明其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34%~38%,中位生存期28~46个月,疗效明显优于其他非手术治疗[2-3]。

1.1 适应证目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适应证:①患者心肺功能等一般情况允许,能够耐受手术;②原发病灶获得根治性切除;③肝转移病灶应完全切除(RO);④手术后保留足够的残肝量维持肝脏功能;⑤无其他部位转移或能够完全切除肝脏外病变。

通过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肝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接近1%[4,5]。

既往认为,肝转移灶的数目、大小、分布部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肝转移灶>4个者预后较差。

最新的临床研究认为其已不再是影响判断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是否适宜手术的决定因素。

可手术的肝外转移病灶(包括肺、腹腔等)也不再是手术绝对禁忌证。

周志伟等[6]发现术后1,3,5年的生存率,转移灶直径<5 cm者分别为65.61%,21.66%,14.58%,而直径>5 cm者分别为41.77%,5.57%,2.78%。

Malik HZ等[7]报道在484例接受肝切除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有136例患者的转移瘤数目超过4个,其中36例转移瘤数目超过8个,4~7个转移瘤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38.4%,超过8个转移瘤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24.2%。

因此目前认为,不论转移灶的直径或数量多少,只要转移灶能够切除且留有足够的肝脏储备即推荐手术切除。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最全版)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最全版)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最全版)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最全版)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肝转移;诊断;综合治疗;指南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难点之一,其中80%~90%的患者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

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未经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仅为6.9个月。

然而,肝转移灶能完全切除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5.0个月,5年生存率可达30%~57%。

因此,制订个性化治疗目标,开展相应综合治疗,可以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并提高肝转移灶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

为提高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和结直肠外科学组、XXX自2008年开始联合编写《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

该指南于2010、2013年进行修订,2016年修订后进一步与XXX、XXX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XXX肿瘤转移委员会联合共同修订。

2020年再与XXX结直肠肿瘤学组、XXX 等联合,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最新进展修订《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0版)》。

该指南提出了诊断、预防、外科手术和其他综合治疗的建议,各地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应用。

推荐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分类的界定详见附录1.1.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与随访1.1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定义根据国际共识,同时性肝转移是指在结直肠癌确诊前或确诊时发现的肝转移,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的肝转移则称为异时性肝转移。

本指南将分别阐述这两种情况以便于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制订。

1.2结直肠癌确诊时合并肝转移的诊断常规对已确诊结直肠癌的患者,除了进行血清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检查和病理学分期评估外,还应常规进行肝脏超声和腹部增强CT等影像学检查,以筛查和诊断肝脏转移瘤。

如果超声或CT影像学检查高度怀疑但不能确诊,可以加行血清AFP、肝脏超声造影和肝脏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

在病情需要时,可以进行肝脏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增强MRI检查。

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时机选择

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时机选择

J司时性结直肠描肝转移患者手术时j9l的选择
随访以电话随访为主,随访间隔为:3个月随访一次,截止时间为2012年8月。

观察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率、平均住腕时间,随访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及肝转移灶的复发率。

3.8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9.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O.05值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界值。

哈尔滨医科人学硕二l:学位论文
6、结’论
6.1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I期同步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在手术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率、1、3、5年生存率以及肝转移灶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2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I期同步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明显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6.3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有选择的行I期同步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是合理的,疗效肯定。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者究竟是先肝原则、先肠原则抑或同时性肝肠切除原则?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者究竟是先肝原则、先肠原则抑或同时性肝肠切除原则?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者究竟是先肝原则、先肠原则抑或同时性肝肠切除原则?结直肠癌在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中是发病率位居第三,死亡率位居第五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了国民健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大约超过50%的患者会在他们的疾病过程中发展成结直肠癌(CRC)肝转移(CRCLM),而15-25%的患者会在最初诊断时出现转移性疾病(同时性肝转移)。

以手术治疗为主的局部治疗已经成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获得根治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中约四分之一的患者可以切除CRCLM,在接受切除的患者中,5年总生存率(OS)已提高到近60%。

那么,针对同时性肝转移患者,是选择先肝转移灶切除、先肠原发灶切除还是同时性肝肠病灶切除?熟优熟劣?最近发表在《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一篇文章经过对2000年-2017年17年间的7360例病例的研究,为我们解决了心头的疑问,即先肝原则具有更长的OS。

该项研究纳入了7360例病例,研究者将患者分成三组:①原发灶优先组(分期)4415例,②肝转移灶优先(分期)552例,③同期切除2393例。

中位随访时间:37个月。

对于这几组人群,进一步探索针对不同手术方式对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后的长期生存结果。

长期生存方面,肝优先组的OS最佳(5年生存率51.4%; mOS 65.4 个月),原发灶优先组为( 5年生存率 47.1%; mOS 53.9 个月),同期切除组为(5年生存率 44.8%; mOS 51.0个月 )。

术后复发方面,肝优先组的RFS接近于同期切除组,略高于同期切除组,但差异没有显著性。

同时性结直肠肝转移的管理是复杂和微妙的,要求多学科的方法。

事实上,系统和局部治疗的精确排序必须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考虑到解剖因素、患者因素、疾病分布、疾病生物学和表现的性质。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导读:传统的观点认为,结直肠癌肝转移为临床IV期,已失去治疗的意义,从而使患者失去了治疗的机会。

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早期、孤立、较小的转移灶可以被发现;手术、麻醉及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以新辅助化疗为主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降低患者的临床分期,可使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转变为可切除肿瘤。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现状肝脏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转移部位,发生率高50%发生肝转移。

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微转移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从解剖学的角度看,引流结直肠的静脉血流均汇入门静脉进入肝脏,肝窦是胃肠道血液回流的部位,对血流的廓清率高,是肿瘤细胞最容易着床的脏器;结直肠癌最易侵入静脉,发生率可高达20%~30%;癌细胞一旦脱落进入血循环,很容易在肝脏形成转移灶。

肝脏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器官,据国外尸解资料报道:恶性肿瘤患者40%有肝转移,而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率高达60%~71%。

结直肠癌肝转移分为同时性肝转移和异时性肝转移。

前者是指发现结直肠癌的同时发现肝转移,原发灶与肝转移灶发现的间隔 6个月;结肠癌术后肝转移,原发灶与肝转移发现间隔 6个月者为异时性肝转移,异时性肝转移约30% ~40%发生在所谓的根治性切除术后, 80%发生在术后2 年内。

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和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

重视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问题对于结直肠癌患者,医生应考虑到肝转移的可能,进行相关的检查。

术中应常规探查肝脏,必要时可考虑术中B超检查。

治疗后的患者进行随诊,术后1~2年内每3~6个月随诊1次;术后3~5年内每6~12个月随诊1次; 5年后每1~2年随诊1次。

随诊项目包括肿瘤标志物的检测、B超、CT和胸片等。

手术患者应定期行结肠镜检查、以发现吻合口及结肠其他部位有无复发。

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措施:术中应注意无瘤原则、操做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挤压肿瘤,可在肿瘤切缘两侧用布带扎紧;按根治的原则切除肠管和清扫淋巴结,既要达到根治范围、又要达到彻底的程度;可采用术中门静脉置管,术后5-FU持续静滴化疗;依据病理结果制定合理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并严密随诊。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探讨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探讨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探讨李思荣;吴青松;卢饮荣;丘昶儒【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年(卷),期】2013(19)12【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4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中13例进行同期切除,19例分期切除,5例通过肝动脉结扎辅以化疗,泵注化疗6个月后获得二期肝转移病灶,剩余3例通过肝动脉结扎辅以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手术方式:肝不规则切除26例,右半肝切除7例,左半肝切除7例.40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32.8±6.5)个月,其中同期手术的生存时间显著短于分期手术(P<0.05).结论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必需把握手术时机,掌握手术适应症,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手段,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总页数】3页(P1809-1811)【作者】李思荣;吴青松;卢饮荣;丘昶儒【作者单位】514031 梅州市人民医院普外三科;514031 梅州市人民医院普外三科;514031 梅州市人民医院普外三科;514031 梅州市人民医院普外三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时机 [J], 陈西海2.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探讨 [J], 朱锋锋3.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探讨 [J], 刘宇斌4.探讨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选择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清hs-CRP、IGF-1及Tau蛋白的影响 [J], 李杰5.探讨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选择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清hs-CRP、IGF-1及Tau蛋白的影响 [J], 李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手术时机的选择,治疗方案以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45例患者中15例同期切除,22例分期切除,3例通过肝动脉结扎辅以无水乙醇注射,5例通过肝动脉结扎辅以化学药物治疗,泵灌注化疗半年后获得二期肝转移病灶。

手术方式:肝不规则切除手术30例,右半肝切除手术7例,左半肝切除手术8例。

术后1、3、5年存活率分别是87%、55%、26%,平均存活315个月。

结论把握适宜的手术时机,充分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使用正确的治疗措施,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存活率。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肝转移;外科手术时机45例结直肠癌患者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粘连性肠梗阻患者3例,切口感染患者1例。

术后存活1年19例(87%),术后存活3年25例(55%),术后存活5年12例(26%)。

平均生存315个月,其中15例同时行肝边缘的转移病灶切除手术患者平均生存期27个月,结直肠癌手术后复查肝转移者22例患者行分期手术切除肝转移病灶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6个月,8例通过肝动脉结扎辅以无水乙醇注射或肝动脉结扎辅以化学药物治疗泵灌注化疗获得二期手术切除肝转移病灶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40个月。

3 讨论
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患者不及时治疗,其预后通常不理想,平均生存期不超过10个月。

对于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患者的治疗,临床上尽量采取手术切除,如局部切除手术和肝叶、肝段的切除手术,术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对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存期有着极大的帮助。

当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病情已经不适合手术切除时,可选择术中肝动脉结扎、肝动脉置药化疗栓塞或合并静脉化疗措施。

根据国家通用分类方法[2]:同期肝转移是指结直肠癌确诊时发现的或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后半年内发生的肝转移;结直肠癌根治术半年后发生的肝转移被称为异时性肝转移。

结直肠癌患者中有近四分之一的患者为单纯转移至肝脏者,又有四分之一肝转移患者局限于肝叶,因此我们得知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且为单个结节或局限于一个肝叶的患者不足5%,这部分患者实施肝切除手术成功率极高,对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有着极大的帮助。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指征主要为以下几点[3]:①肝转移病灶是单一结节或者病变范围较为局限。

②癌细胞无肝脏外转移或者邻近脏器的转移(包括无癌细胞转移至肝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③结直肠癌切除手术后肝转移,原发癌细胞病灶局部复发可行手术切除的患者。

④肝转移癌细胞病灶手术切除后复发,病灶部位较为局限,且无肝脏外转移的患者。

⑤出现肝部转移可行手术者。

如遇到切除有困难或肝内有多发转移灶的患者,可行肝动脉结扎辅以化学药物治疗泵灌注化疗或肝动脉结扎辅以无水乙醇注射,使患者获得二期手术机会。

也有研究资料指出,采取分期切除手术对患者的疗效更好:①手术切口暴露困难,对于病灶切除手术难度大。

②除已发现的转移灶外,可能还会存在隐匿的小结节不易清除,易导致复发。

③原发灶生物学特征不明,无法确定手术方案。

④分期切除手术较同期切除手术效果好。

选择同期切除手术或分期切除手术的方式,主要取决于术中原发病灶的范
围、大小、分期和肝转移灶的数目、位置以及患者自身状况等诸多情况。

同期手术时应尽量借助B超,仔细检查是否存在其他微小病灶并尽量一并清除;分期手术应密切随访,明确病灶的数目、大小、增长速度等,手术时机以原发病灶切除后3~6个月、患者免疫抑制已经恢复为宜。

本组行同期肝切除术者有15例,平均生存期27个月;行分期肝切除术者有22例,平均生存期36个月,两者无明显差别。

4 结论
从1940年卡戴尔等成功实施第一例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手术以来,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手术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4],虽然现在新的化疗方法和药物的应用对患者的生存期起到明显改善,但是想彻底根治结直肠癌肝转移最为有效的方法,仍是手术。

因为其技术相对成熟,仪器设备也比较完备,只要医生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手术时机正确把握,充分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正确使用治疗措施以及合理的预后方案,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存期。

参考文献[1]王锡山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09,(01):86.[2]闫保功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后分析.当代医学, 2011,(08):75.[3]王越,沈春键,王晓宇,葛金年,侴伟平92例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分析.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11,(03):24.[4]赵楚雄,梁国健,洪楚原结直肠癌肝转移45例治疗体会.广东医学, 2009,(02):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