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的手术治疗体会
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争议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年第6卷第35期2019Vol.6No.35186・综述・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争议田靖波,曹李,董光龙(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036)【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疗效【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35.186.02近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尽管结直肠癌患者诊断、手术技巧以及系统治疗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绝大部分患者依然死于肿瘤转移。
肝脏是仅次于淋巴结的最常见的人类实体肿瘤转移部位。
超过50%的结直肠癌患者存在肝转移,而对肝转移灶的治疗决定了肿瘤患者在切除原发肿瘤后的治疗效果。
超过三分之一的结直肠癌患者肝脏是其唯一的远处转移部位。
14%~35%的患者在直肠癌发现时便存在肝转移,接近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后续出现肝转移。
肝切除成为治疗肝转移的唯一机会,可以将患者5年总生存率提高至58%。
然而大部分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无法进行手术治疗,有报道的成功切除率在20%~30%。
其中的原因有:肿瘤伴肝外转移,残余肝不足以及肝解剖位置不利于手术等。
这些病人可以通过常规化疗减小转移灶而后考虑手术。
对肝转移灶化疗后进行二期切除远期效果与一期切除相似。
尽管过去几十年医疗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以及二期切除的效果仍然存在争议。
即便成功切除了转移灶,许多病人预后仍然不良。
因为患者在接受了肝切除后在肝脏以及结直肠出现肿瘤复发的风险很高。
成功进行了肝切除的患者60%~70%会出现复发,而三分之一的患者在术后两年会死亡。
未对转移灶进行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不到12个月,5年生存率几乎为0。
由于缺乏证据,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仍存在很大争议。
对这些争议记性的研究均为非随机对照研究,仍缺乏证据等级高的随机对照研究。
结直肠癌伴肝脏转移的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伴肝脏转移的治疗进展【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治疗;进展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
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有40%~50%的患者死于肿瘤转移,肝脏是其最常见的转移器官。
25%的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时即伴有肝转移,另有25%患者在根治术后出现肝转移[1], 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原因。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结直肠癌伴肝脏转移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原发灶及肝转移灶是首选疗法,是目前唯一能达到治愈的治疗手段,多项研究表明其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34%~38%,中位生存期28~46个月,疗效明显优于其他非手术治疗[2-3]。
1.1 适应证目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适应证:①患者心肺功能等一般情况允许,能够耐受手术;②原发病灶获得根治性切除;③肝转移病灶应完全切除(RO);④手术后保留足够的残肝量维持肝脏功能;⑤无其他部位转移或能够完全切除肝脏外病变。
通过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肝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接近1%[4,5]。
既往认为,肝转移灶的数目、大小、分布部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肝转移灶>4个者预后较差。
最新的临床研究认为其已不再是影响判断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是否适宜手术的决定因素。
可手术的肝外转移病灶(包括肺、腹腔等)也不再是手术绝对禁忌证。
周志伟等[6]发现术后1,3,5年的生存率,转移灶直径<5 cm者分别为65.61%,21.66%,14.58%,而直径>5 cm者分别为41.77%,5.57%,2.78%。
Malik HZ等[7]报道在484例接受肝切除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有136例患者的转移瘤数目超过4个,其中36例转移瘤数目超过8个,4~7个转移瘤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38.4%,超过8个转移瘤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24.2%。
因此目前认为,不论转移灶的直径或数量多少,只要转移灶能够切除且留有足够的肝脏储备即推荐手术切除。
直肠癌肝转移23例外科治疗体会

运 用骶 管 内药 物滴 注疗 法 治 疗 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是 通过
经 过 I 实 践 观 察 , 管 内 药 物 滴 注 疗 法 治 疗 腰 椎 间 临床 骶
盘 突 出症 优 点 在 于 患 者 痛 苦 小 , 济 方 便 , 物 不 良反 应 经 药
药 物 进入 骶 管 裂 孑 后 , 着俯 卧头 底 臀 高 位 , 物 经椎 管 向 L 随 药 上 流 动 , 过 体 位 的 变 换 药物 直 接 作 用 于 突 出部 位 的髓 核 , 通 使 肿 胀 的髓 核 逐 渐 缩 小 , 物 在 硬 膜 外 腔 中 的扩 散 主 要 受 药
快 , 通 过平 卧硬 板 床后 使 其 回纳 到 正 常位 嚣 , 而 使 症 状 再 从
( 稿 日期 :0 90 — 4 收 2 0 —9 0 )
作 者 简介 : 王俊 峰 , , 9 5年 1 男 16 2月 生 , 治 医师 , 备 山 主 中
集 团公 司铜 矿 峪 矿 医 院 ,4 76 0 3 0
间 隙 中 向头 部 扩散 力 很 强 , 以 只 要 注 入 骶 管 容 量 3 所 0mI 左右 的药 物 和液 体 , 物 就 可 以 直接 作 用 病 变 部位 , 尼松 药 泼
龙能 降 低 毛 细血 管 通 透 性 , 轻 水 肿 , 制 炎 症 浸 润 , 减 抑 防止
炎 性 组 织 粘 连 , 族 维 生 素 可 营 养 神 经 , 磷 酸 腺 苷 B 三 ( T )辅 酶 A 可 激 活 神 经 细 胞 , 受 刺 激 的 神 经 恢 复 加 A P, 使
超 、 T 检 查 时 发 现 , 例 术 中 探 查 时 发 现 ; 后 肝 转 移 1 C 1 术 6 例 , 局 部 复 发 7 , 别 在 原 发灶 切 除 术 后 6个月 至 3年 伴 例 分
关于进展期结直肠癌联合脏器切除术的体会

匿固丽7-010AN丽O.04刚关于进展期结直肠癌联合脏器切除术的体聂明辉罗家旭张艳(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辽宁营口115001)临床医学2kZ;【摘要】结直肠癌是发病丰较高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效果不满意,其重要原因是部分结直肠癌在诊断时已^进展期。
本文就进展期结直肠癌联合脏器切除术浅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l结直肠癌舍脏器切除【中图分类号lR735.37I文献标识码lA【文章编号l1674一0742(20lo)02(a)一0062一02在欧美发达国家结直肠癌占恶性肿瘤总发病率的第2位,在我国以每年4.2%的趋势不断升高,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然而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不容乐观,术后5年生存率仅约为50%,其重要原因是部分结直肠癌在诊断时已属进展期。
进展期结直肠癌可分为局部进展期和结直肠癌肝转移。
进展期结直肠癌往往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诊断时癌肿常常十分巨大、侵出浆膜、浸润至周围脏器,或出现梗阻、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此类患者约占结直肠癌患者的6%~10%,其中最常被侵及的脏器是膀胱。
而肝脏是最常发生结直肠癌转移的部位,肝脏因其丰富的衄流、高糖而低氧含量的状态,以及狄氏间隙内富含营养的过滤液,使其成为结直肠癌转移的最佳生长环境。
结直肠癌死亡患者尸检中,肝转移率高达60%~71%,在确诊结直肠癌时已有20%~40%的患者发生肝转移。
此类进展期结直肠癌多需采用扩大的多脏器联合切除术治疗。
1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联合脏器切除结直肠癌侵入邻近脏器特别是周围多脏器受累,常形成较大范围的粘连肿块,多伴有区域淋巴结肿大,例如横结肠癌浸润十二直肠、胰腺、胃和肝脏,升结肠癌累及肾脏、小肠,直肠癌与膀胱,子宫、阴道、前列腺和输尿管粘连。
此类手术操作往往十分困难,在一些地区的外科医生常由于认为肿瘤较大,侵犯范围较广而放弃手术。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资料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的生物学特性是局限性生长,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且结直肠位于腹腔四周及盆腔,其邻近脏器多为与重要生命体征关系不I大的器官,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联合脏器切除的术后5年生存率仍可达到50%左右,有资料表明不经治疗则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1.8%。
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32例手术治疗

等部位 ) 已受到挑 战。 目 等 前认为 , 转移灶的大小数 目部位
以及分布等已不再是影响大肠癌肝转移病人是否适宜手术 的 因素 。 如果病人心肺功能等一般情况允许 , 能保证足够的 术 后残余肝 脏体积 ( 3 %的正常肝 脏或 5 %的硬 化肝 约 0 0
中国中医药咨讯
J u n l fC iaT a io a hn s den nomain o r a hn rdt n lC ieeMe iieIfr t o i o
21 0 2年 3月 第 4卷 第 3期
Ma c 2 2 V0 . No r h 01 1 4 3
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 3 2例手术治疗
转移病 灶 2 例 , 1 多个转移病灶 1 例( 1 均未超过 4个 )病灶 ;
2 c 。 —5 m
1 手术 3 . 2 2例 中 2 4例行 同期原发 灶 和肝 转移灶 切除 , 8
例在原发灶切除后 3 个月 内接受肝转移灶切 除。肝转移灶
发性癌灶己行根治性切 除 ;) 内的转移灶局限于一个肝 2肝
1 临床 资 料
性手术切除的效果 。有文献 报导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切除
术后 5年生存率可达 3 %一 3 %。3 4 8 [ 1 本组 3 2例 , 术后 13 、、
5年生存率分别为 9 .%,2 %, . 05 5 . 3 6 4 4 %;无手术死亡病例 , 取得与文献报导相似 的治疗效果 。 我们认为 , 与其它治疗方
脏) 并切除所有病灶 , 治疗应首先考虑选择手术切除。 手术 切 除的方式 分为规则性肝叶 , 段切除或不 规则 性楔形 / 局 部切除 。 对多发性转移灶局限于一叶或段 内者 , 可行规则性 肝 叶或段切除 ; 对单发转移灶 可行楔形或部分切除。 一般认 为, 规则性肝切除术虽然降低 了切缘 阳性的发生率 , 但不规
2024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转化治疗

2024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转化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具有极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肝转移灶的手术切除可以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生存获益,20%左右手术切除的患者可以获得治愈。
近年,随着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研究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肝转移灶的手术切除越来越积极,肝转移灶的数目、大小、发生的时间,甚至合并肝外转移,这些因素已经不是肝转移灶手术切除的禁忌。
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灶,应该积极地选择强效的转化治疗进行转化,对于转化治疗有效的患者应该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1.转化治疗与肝转移灶的数目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截至2022年治疗的1000多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肝转移灶越多,肝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越差。
其中单发肝转移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52.6%,5年无病生存率为39.9%;肝转移灶≥5个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30.4%,5年无病生存率为14.2%o1.1肝转移灶的数目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吗?欧洲肿瘤学会(EUroPean SocietyforMedicalOncology,ESMO)2016年指南指出,肝转移灶≥5个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不适合手术切除。
2013年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相较于肿瘤数目,肿瘤对化学药物治疗的反应性对预后的影响更大。
2017年BritiShJournalofCanCer发表的一项欧洲多中心研究分别统计肝转移灶1~3个、4~9个、≥10个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显示肝转移灶≥10个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30%o该研究中的总生存期是从诊断后开始计算,包括了转化治疗阶段。
近年,对于肝转移灶数目很多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治疗越来越积极。
2019年Adam等的一篇综述显示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外科切除的指征范围越来越大,包括年龄、肿瘤负荷、肿瘤数目、肝外转移、R1切除等都不是禁忌,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手术效果分析

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手术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3-03-03T06:05:41.41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34期作者:王宇,时吉庆,李坤,[导读] 分析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手术效果。
王宇,时吉庆,李坤,四川乐山,614000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手术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48例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
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时间、治疗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实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增强治疗有效率,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有效率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平均寿命也在增长,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发病率、死亡率在日益提升[1]。
CRC是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肿瘤复发和转移率较高,其中肝脏是常见转移部位,若存在肝脏转移,则会加大治疗难度。
发病率高、病情进展速度快、易转移、发现晚、死亡率高是CRC及CRC伴肝转移治疗所面对的主要挑战。
肿瘤治疗多以外科切除为主,但针对CRC伴随肝转移,要求完全切除两处肿瘤才能达到良好治疗效果,既往临床上以开放手术为主。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开始逐步应用,临床上使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的方式越来越多。
基于此,研究以我院收治的CRC伴肝转移患者为对象,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CRC伴肝转移患者共48例收治时间(2018.4-2022.4),将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直肠癌发生肝转移还能治吗,治疗方法

直肠癌发生肝转移还能治吗,治疗方法直肠癌发生肝转移是直肠癌晚期的表现之一,治疗难度较大。
但如果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仍有治疗的可能性。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此外还需要注意的事项有营养支持、减轻疼痛、心理疏导等方面。
一、治疗方法1.手术切除对于肝转移比较单发而且结节较小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对于局限于肝脏的转移效果较好,可以获得比较长的生存时间。
手术切除的情况下,要求患者身体状况较好,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
2.放疗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可以考虑单独的放疗。
放疗主要是利用辐射破坏癌细胞的生长,控制癌细胞的扩散。
放疗可以联合化疗并使用,但这种方法对于治疗晚期癌症效果较差。
3.化疗化疗是以药物为主要手段进行的治疗方法。
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控制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4.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或放射性物质直接注入肝脏的肿瘤内或肝动脉进行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的破坏,同时又能够保持治疗的疗效。
介入治疗一般需要经过专家评估之后才能选择。
二、注意事项1. 营养支持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可以采用口服营养补充剂、静脉输液等方式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同时也需要注意控制食物的热量摄入,以防止体重过度增加。
2. 心理疏导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会面临很多心理压力,如恐惧、焦虑、抑郁等。
朋友、家人、医生的支持和理解对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3. 减轻疼痛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疼痛,如肝脏内的钝痛、神经痛等。
可以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同时定期进行疼痛评估,以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4. 健康生活方式治疗期间需要尽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并改善治疗效果。
5. 定期随访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以及时了解治疗的效果,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治疗的延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的手术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1-11-16T10:43:40.3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8期供稿作者:周峰
[导读] 同期手术由于避免了二次手术,故可大大降低手术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有利于减轻患者的身心创伤以及经济负担。
周峰(吉林省梅河口市友谊医院外二科 135000)
【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8-0157-02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同期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40例在2003年11月至2005年11月期间于我院行肝转移病灶切除术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手术治疗对术后患者死亡率、复发率以及生存率的影响。
结果在手术死亡率方面,同期手术组为1.8%,分期手术组为3.4%,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在术后复发率方面,同期手术组为20.1%,显著低于分期手术组的35.4%(P<0.05);在术后生存时间方面,与分期手术组比较差异性显著。
结论针对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患者首选同期手术治疗,可在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及复发率的同时减轻患者的身心创伤以及经济负担,有利于术后生存状况的改善。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生存率预后
肝脏转移是结直肠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结直肠癌确诊患者并发肝转移的几率高达65%[1]。
当前治疗的唯一根治性手段即是手术切除治疗,据研究显示,行肝转移病灶切除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死亡率为1.0%~2.8%,术后5年患者生存率在36%左右[2-3]。
本次研究对40例在2003年11月至2005年11月期间于我院行肝转移病灶切除术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同期手术治疗对术后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所选取的40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检验、B超以及CT扫描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并发肝脏转移,且均不伴有其他脏器转移。
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56岁;全部患者均进行病灶切除术,手术方式包括原发灶和转移灶同期切除16例,其中原发部位在直肠者有6例,乙状结肠2例,横结肠2例,升结肠2例,降结肠4例,治疗前癌胚抗原(CEA)均值为(258.6±621.3)ug/L,癌抗原CA19-9均值为776.4±187.9ku/L;原发灶与转移灶分期切除24例,包括直肠8例,乙状结肠6例,横结肠2例,升结肠2例,降结肠6例,治疗前CEA均值为80.6±13
2.8ug/L,CA19-9均值为146.3±315.2ku/L。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性不大,具有可比性,同期手术组的手术切除率明显高于分期手术组(P<0.01)。
1.2 研究方法全部患者术后均予以DMF化疗方案,包括:顺铂40mg/m2,阿霉素或表阿霉素40mg,5-FU500mg;另外所有病例均同时进行术后为期5年的随访,以2010年11月为随访终点,将患者术后死亡率和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分析术后患者的生存状况。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且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生存率计数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计算。
2 结果
在手术死亡率方面,同期手术组为1.8%,分期手术组为3.4%,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在术后复发率方面,同期手术组为20.1%,显著低于分期手术组的35.4%(P<0.05);在术后生存时间方面,同期手术组患者术后1年、3年以及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85.33%、56.24%和37.64%,平均生存时间为(33±4)个月,与分期手术组比较差异性显著。
见表1。
表1 40例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患者病灶切除术后死亡率、复发率以及生存率比较(%)
(注:分期手术组与同期手术组比较:P<0.05)
3 讨论
结直肠癌并发肝脏转移患者的预后往往较为不理想,据相关数据显示,伴有肝脏转移的患者如不行病灶切除术,其中位生存期仅为3~17个月,而实施转移灶切除术的患者术后5年的生存率可高达30%~50%,其中位生存时间为29~44个月,甚至有完全康复的病例。
据相关研究显示,一些同时伴有肝脏、肺脏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在行肝、肺转移性病灶同时切除术后,其术后生存时间均有所延长,这显示即使患者伴有肝外转移,仍存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可能性,而不能将其视为手术禁忌。
本次研究中在术后复发率及死亡率方面分期手术组均高于同期手术组,而在生存率方面则相反,这与上述研究的结果不谋而合。
对于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其行同期切除术的手术指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患者各个重要脏器、系统功能基本正常,麻醉及手术耐受力可;②对原发病灶可进行根治性切除;③患者肝脏功能尚可,能耐受肝脏病灶切除术,并且肝脏肿瘤数目少于4个或多于4个但病灶均局限于周边或者一侧肝脏呈局限性分布;④患者不并发肝脏外转移或者虽有肝外转移但在可控范围之内。
同时,同期手术对于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益处:①能够有效避免原发瘤微小转移灶的产生;②在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患者存活率方面,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相比差异性不大,较为接近或相似,但由于同期手术可减少患者的总创伤程度以及总麻醉时间,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同期手术则低于分期切除术。
本次研究结果亦显示同期手术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③同期手术由于避免了二次手术,故可大大降低手术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有利于减轻患者的身心创伤以及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对于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患者,应在综合考虑原发灶的大小、范围、分期以及肝转移灶的数目、位置的情况下,参考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对于符合同期手术切除术指证的患者,应首选同期手术治疗,可在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及复发率的同时减轻
患者的身心创伤以及经济负担,有利于术后生存状况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郑志强,王向昱,林胜璋,等.结肠癌局限性肝转移的治疗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20(2):102-103.
[2] 王舒宝.结肠癌术后复发及肝转移的外科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4);207-209.
[3] 赖新峰,林良蕙,张茂忠.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