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操作过程及规范优秀课件
冠状动脉造影PPT课件

冠状动脉造影适应证
有心绞痛等症状,但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 有心绞痛等症状,无创性检查缺乏缺血证据者或心电图 ST-T改变需排除
冠心病者。 对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AMI)实施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
而行冠状动脉造影者。 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存在心功能减退、心律失常或心绞痛者。 AMI并发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心脏骤停或心源性休克,需外科手术
6
相对禁忌证
尚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发热及感染性疾病。 碘制剂过敏者。 急性心肌炎。 凝血功能障碍者或活动性出血。 低钾血症。 预后不佳的心理或躯体疾病。 血红蛋白低于80g/L。
7
8
9
冠状动脉解剖1
左、。
心电、压力监护系统:常用I~II个心电图 导联。冠脉造影全过程需要监测心电图 和压力,每次插管后和投射前须确认心电 图和压力无异常时才能推注造影剂。
21
22
备齐必要设备2
造影剂注射系统:三联三通板、加压盐 水袋、手推注射器和造影导管。连接时 要特别注意排气。
造影剂注射量以显示清晰为原则,根据不 同冠状动脉优势型和冠状动脉血管床大 小决定推注剂量,LCA每次5-1Oml通常 (6-8ml),RCA3-lOml(通常4-6ml),速度 2-4ml/s。
它们的开口深处主动脉根部,分别在左、右主 动脉窦内。
若以主动脉瓣附着缘连线为界,可将主动脉窦 分为窦内和窦外,开口的绝大多数(80%~91 %)均处于窦内,其余的开口在窦外或窦线上。
10
冠状动脉解剖2
正常冠状动脉解剖:有两大支,即左冠状动脉 (LCA)和右冠状动脉(RCA)。
冠状动脉造影操作过程及规范

冠状动脉造影操作过程及规范操作过程:1.术前准备:麻醉师与患者进行术前沟通,了解其病史、过敏史及其他相关情况,确保患者适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麻醉医师会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一般包括局部麻醉或全麻。
2.插入导管:麻醉师会在患者的股动脉或桡动脉处消毒并局部麻醉,然后插入一根导管,通过血管到达冠状动脉血管。
导管的尖端通常会被涂抹一些对比剂。
3.注入对比剂:当导管插入到冠状动脉血管后,医生会通过导管注入对比剂,使得冠状动脉血管显影。
对比剂进入心脏血管后,医生会通过X 射线或者荧光屏观察冠状动脉的形状和血流情况。
4.检查鉴别:借助对比剂的显影,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血管的情况,包括狭窄或堵塞等异常。
医生会详细观察和记录冠状动脉的情况,并进行鉴别诊断。
5.结束检查:当检查结束时,医生会将导管从血管中拔出,并在针孔处使用缝合线或者压力带进行关闭。
患者会被送到恢复室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没有并发症出现。
规范操作:1.术前评估:医生在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这些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适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2.术前告知:医生应该向患者详细说明冠状动脉造影的目的、过程、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处理方法,确保患者充分理解并做好准备。
3.麻醉与监护:冠状动脉造影需要进行局部麻醉或全麻,这需要由专业的麻醉师进行操作,并且应有专门的监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监测,包括心电图、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4.感染控制:为了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医生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程序,包括局部皮肤消毒、穿戴手套、面罩等,同时还需要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
5.辐射保护: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需要使用X射线,为了避免辐射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造成的伤害,医生应该合理控制X射线的剂量,并佩戴好防护装备。
6.并发症处理:冠状动脉造影虽然是常规的检查过程,但仍然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过敏反应、血管损伤、血肿等。
冠状动脉造影术 PPT课件 (2)

Hemodynamic Hypotension (cardiac depression, vasodilatation) Heart failure (cardiac depression, increased intravascular volume)
que
Iopamidol
Isovue 790
9.4
370 2
Tromethamine calcium disodium EDTA
Ioversol
Optiray 702
5.8
320 2
Tromethamine calcium disodium EDTA
Iodixanol
Visipaqu 290
11.8
0.03
Other complications
0.28
Total of major complications
1.70
CASS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研 究 n=7553人
¹É ¶¯ Âö n=6328 ºë ¶¯ Âö n=1087
2
1.85
1.5
1
0.5 0.140.17
0 ËÀ Íö ÂÊ
0.080.17 ÄÔ È±Ñª
TABLE 12–4. TOXICITIES ASSOCIATED WITH RADIOCONTRAST AGENTS Hypersensitivity (Anaphylactoid) Reactions Grade I: Single episode of emesis, nausea, sneezing, or vertigo Grade II: Hives, multiple episodes of emesis, fevers, or chills Grade III: Clinical shock, bronchospasm, laryngospasm or edema, loss of consciousness, hypotension, hypertension, cardiac arrhythmias, angioedema, or pulmonary edema Cardiovascular Toxicity
冠状动脉检查流程PPT课件

对未来研究和发展的展望
创新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 可能会有更多的创新技术应用于 冠状动脉检查领域,如人工智能
辅助诊断、无创无痛检查等。
临床应用
未来冠状动脉检查的应用范围可 能会进一步扩大,不仅限于冠心 病诊断,还可能用于评估心血管 疾病风险、监测治疗效果等领域。
研究方向
未来冠状动脉检查的研究方向可 能包括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 性、降低检查成本、优化患者体
冠状动脉检查流程ppt课 件
• 引言 • 冠状动脉检查流程 • 冠状动脉检查的设备和技术 • 冠状动脉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冠状动脉检查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介绍冠状动脉检查的目的,即评 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制定治疗 方案。
02
介绍冠状动脉检查的背景,包括 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早期诊 断和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 要意义。
06
结论
总结于诊断和治疗冠 心病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及早发 现病变,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流程
冠状动脉检查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 影、冠状动脉CTA和心肌灌注显像 等技术,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适 用范围也不同。
重要性
冠状动脉检查能够准确评估冠状动 脉狭窄程度和病变范围,为临床医 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无创心脏超声技术
优点
无创、无痛、无辐射,可以实时显示心脏的动态变化,对心脏功能和血流情况 进行评估。
缺点
对冠状动脉本身的显示效果不如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CTA。
04
冠状动脉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诊断冠心病
冠状动脉检查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可以了解冠状动脉 的狭窄程度、病变部位和范围等信息。
冠状动脉造影术-PPT课件

有受伤的危险:与高血压,眼外伤有关。 予病人防跌倒健康教育,如下床时动作慢 点、加床栏 、有家属在床旁协助活动。
【常规术后护理】
•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 肌梗死等急性并发症 •检查足背动脉、桡动脉或股动脉搏动及末梢循环情 况,周围皮肤温度、颜色及穿刺口有无渗血 •股动脉穿刺者:弹性绷带压迫6小时,穿刺肢体制动 12小时,卧床24小时 桡动脉穿刺者:腕关节勿用力活动及弯曲, TR-Band 止血于1小时后开始放气,每小时放 2ml,床边观察1-2分钟,放气7次后 若无出血则在1h后解除TR-Band。
【护理】
胸闷 : 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1.休息: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 动,卧床休息,并密切观察。 2.吸氧。 3.心理护理:安慰病人,解除不安情绪,以减 少心肌耗氧量。 4.疼痛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 间,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变化,观察病人有无 面色苍白、大汗、恶心、呕吐等。 5.用药护理:发作时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遵医嘱静推硝酸甘油,注意推注的速度和量,用 药后注意观察病人情况。
•ALLEN试验
判断手部桡,尺动脉形成的掌浅弓和掌深弓是否 完好。评价尺动脉至桡动脉的侧支循环情况。 •方法: 检查者同时按压患者桡动脉和尺动脉阻断血流 ,嘱其握拳数次待手部皮肤颜色变苍白或紫绀,松 开尺动脉后10秒内颜色转红润恢复正常为阳性。如 阴性提示尺动脉至桡动脉的侧支循环不良,则宜改 为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术前及 术后护理
主要内容
1
2
小课目标 相关知识 病例 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3 4
【小课目标】 •了解冠状动脉造影的概念 •熟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禁忌症及适 应症 •掌握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术前及术后 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操作过程及规范演示文稿

第1页,共45页。
优选冠状动脉造影操作过程及 规范
第2页,共45页。
一.消毒、铺巾
• 消毒下肢(经股动脉)+上肢
(经桡动脉)
• 由中心→外周消毒3遍 • 铺巾:小单→大单
第3页,共45页。
配药
• 局麻药: 针头尾部绿色标志的
10ml注射器抽取5ml(1支) +NS5ml →2:1利多卡因。
第37页,共45页。
左心室造影
RAO30°猪尾导管于左心室腔中部 , 连续测压至升主动脉
LAO45°观察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左室流出道梗阻
LAO60°观察室间隔穿孔、侧壁运动
第38页,共45页。
左室造影
• 造影管:猪尾巴导管
• 投照体位:RAO30°
• 带有侧孔,不会出现心肌染色
• 冲泥鳅钢丝、导管→导丝进导 管→进动脉鞘→钢丝先行
-LAO60°:间隔部和后侧壁
• 室壁运动功能
-运动减弱 -运动消失 -矛盾运动
第44页,共45页。
第45页,共45页。
• Allen试验:
• 同时压迫桡动脉、尺动脉
30—60″ →松开尺动脉。 • 松开后10″内,手掌颜色由苍
白→红润→正常。
• 表明有良好的双重血供。
第8页,共45页。
• 手臂外展70° →手腕过伸(充
分显露动脉)。
• 2%利多卡因局麻。(在腕曲侧
横纹近端2—3cm进行插管,避免
网状组织、小分支)
第20页,共45页。
连接三连三通
• 抽回血1—2ml→抽肝素盐水 →推回去→抽造影剂→推一下。
• 排气,保证整个系统无任何气 体。
冠脉造影术-完整版PPT课件

计算机辅助的定量分析法(QCA) ——电视密度法
90
冠脉病变形态学分类
冠脉病变类型 1.病变范围 2.病变性质 3.球囊通过难易性 4.病变节段弯曲程度 5.病变冠脉轮廓
A型 局限,长度<10mm 同心性 容易 <45° 光滑
6.钙化 7.冠脉阻塞程度 8.与开口/分支关系
无或轻度 不完全 远离开口或分叉处
9.有无血栓
无
10.介入治疗成功率 >85%
B型 管状,长度 10-20mm 偏心性 较难,近段弯曲 45-90° 不规则
中度 完全<3 月 位于开口或分叉处, 需保护 有 60-85%
C型 弥漫性,长度>20mm 偏心+钙化 困难,近段重度弯曲 >90° 完全闭塞或移植血管 病变 重度 完全>3 月 位于开口或分叉处, 需保护 有 <60%
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 PD) 左室后支( Posterior branches of left ventricular, PL )
33
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
34
冠状动脉示意图
35
左冠脉解剖
36
左主干(LM)
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左冠窦上部的中央,向 左或后伸展,0.2~4厘米,行至前室间沟分为 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有时发出中间支。
25
Seldinger’s穿刺 法
26
左冠脉造影的操作过程
27
右冠脉造影的操作
28
交友 广泛…
29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系统
30
影像增强器
患者
X线球 管
血管造影机
1. 机架;
2. 导管床;
冠状动脉造影操作过程及规范

• 多体位投照:一般4---5个体位。 不能有盲区。
• LAO30°+CRA • LAO45° +CAU • RAO30°+ CRA or +CAU
• AP+CRA or +CAU
左前斜(LAO) 45º+ 足位(Cau) 20º (脾位、蜘蛛位)
右前斜(RAO)30º+足位(Cau)20º(肝位)
• 2.经股动脉途径穿刺: • 应在股骨头中下1/3交界处。
该处与腹股沟韧带下2—3cm 处位置想对应。
• 腹股沟韧带走形于髂前上棘和 耻骨结节之间。
• 腹股沟皱褶易误认为穿刺点的 标识!
三连三通的连接
• 压力管→肝素盐水管→造影 剂管
• 依次排气
三.冠脉造影
• 常用冠脉造影导管:
• 共用管、Judkins导管、 Amplats导管、多功能导管。
CAG操作过程及规范
一.消毒、铺巾
• 消毒下肢(经股动脉)+上 肢(经桡动脉)
• 由中心→外周消毒3遍 • 铺巾:小单→大单
配药
• 局麻药: 针头尾部绿色标志的
10ml注射器抽取5ml(1支) +NS5ml →2:1利多卡因。
• 肝素: a:400ml肝素盐水配制(5U/ml) 针头尾部黑色标志的5ml注射器 抽取2ml(1支100mg) → 推出 0.4ml到400ml的N.S中。 b: 25mg的稀释肝素。 留0.5ml +NS → 5ml。
右前斜(RAO)30º+头位(Cra)20º (右肩位)
正位(AP)+
• 螺丝钉原则:先逆钟向旋转 →一转就出左冠窦→送到窦 底→再顺钟向旋转→轻轻缓 慢轻提导管→进去后看压力 曲线,有没有嵌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