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金融保险)金融保卫战

合集下载

国家队救市的历史案例

国家队救市的历史案例

国家队救市的历史案例咱来唠唠国家队救市的那些事儿。

一、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

1. 背景。

那时候,亚洲金融风暴刮得可猛了。

国际炒家就像一群饿狼,盯上了香港这个肥羊。

香港股市、汇市被他们疯狂攻击。

香港股市一路狂跌,恒生指数那是刷刷地往下掉。

2. 国家队(香港政府)的救市行动。

香港政府那可是直接下场干架了。

金管局直接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票和期货市场。

政府买了很多蓝筹股,像汇丰控股这些大家伙。

就好比在战场上,直接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而且在期货市场,香港政府提高空头的投机成本,让那些想做空赚钱的国际炒家没那么容易得逞。

比如说提高期货的保证金比例啥的。

最后呢,成功地把国际炒家给打跑了,稳定了香港的金融市场,恒生指数也慢慢企稳回升啦。

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的救市。

1. 背景。

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那些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雷曼兄弟破产了,整个美国股市暴跌,投资者都吓破了胆,到处都是抛售股票的。

2. 国家队(美国政府)的救市行动。

美国政府还注资像美国国际集团(AIG)这样的大型金融机构。

这就像给一个病得要死的人输血一样,让它不至于倒闭,因为AIG要是倒了,那会牵连一大片的金融企业。

同时呢,美联储还不断降息,给市场注入流动性,就像给干渴的土地浇水一样,希望能让经济重新复苏起来。

三、2015年中国A股市场的救市。

1. 背景。

2015年上半年,A股市场那是疯涨啊,各种杠杆资金都涌进来了,大家都在疯狂炒股。

可是到了年中,情况急转直下,泡沫破裂了。

千股跌停那是家常便饭,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得比野火还快。

2. 国家队(中国政府相关机构)的救市行动。

中国的“国家队”也是迅速出击。

证金公司、汇金公司这些大拿纷纷入场。

证金公司那是直接下场买股票啊,买了很多蓝筹股来稳定大盘指数。

就像一个大力士,在摇摇欲坠的大厦下面撑住了。

同时呢,监管部门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稳定市场信心。

比如说限制大股东减持,这就防止那些大股东在市场不稳的时候还落井下石。

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

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

资料之一:韩秀云通俗经济评书(香港保卫战一共有6集)资料之二: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案例1998年8月5日至7日,国际货币炒家发动了继97年10月以来对港元的第四度大规模冲击。

短短三日抛出近460亿港元(60亿美元)沽盘,港元受到自建立联系汇率以来最大规模的狙击,来势比97年10月更凶更狠。

但香港金融管理局沉着应战,不以挟息回击,而灵活使用外汇储备,抛出美元,大量买进港元,迫使国际货币炒家受损而退。

西方舆论:香港成了国际投机家的“自动提款机”金融大鳄:索罗斯港元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实施至今已有15年之久,它以1美元兑7.75港元的汇率与美元挂钩。

1997年10月23日,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首次受到国际金融炒家狙击。

他们大量直接抛售港币以兑换美元。

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一度飚升到300%,恒生指数和期货市场指数下泻1000多点。

此一役,炒家们共抛售了400多亿港币,在证券市场获利数十亿港元。

尝到了甜头的投资者继续玩弄同样的手段。

1998年1月、5月,相同的一幕一次又一次在香港上映。

西方舆论戏称,香港成了国际投机者的“自动提款机”,他们一旦缺钱花了,只需在这个提款机上按几个钮。

尽管香港凭借充裕的外汇储备保住了联系汇率,但在高利率的影响之下,经济付出了高昂代价,利率居高不下,股市下跌了50%以上,楼市下跌了50%以上,经济元气大伤,至今未愈。

当年首季香港经济负增长2.8%。

进入夏季,国际炒家热炒“人民币贬值”的谣言,“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香港乃沛公也。

人民币贬值势必沉重地打击香港的联系汇率制。

这一信息更加刺激了香港的股市和汇市。

加之纽约股市回软,日跌幅一度达299点,并将继续下滑;日本新go-vern-ment回天无力;香港上市公司陆续宣布中期业绩,不利消息接踵而至,国泰公司50多年来首次亏损,太古、汇丰利润大幅下跌;香港市场上谣言四起,风声鹤唳,令投资者惶恐不安。

这些无疑成了国际金融炒家们进攻香港的信号。

欧美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联手大举进攻从98年8月5日起,数家欧美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同时向香港汇市、股市和恒指期货市场大举进攻,在香港疯狂抛售港元和恒指期货。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997香港金融保卫战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997香港金融保卫战
1. 发展中国家在进行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高度警 惕泡沫经济的发生。 2. 实行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必须高度警惕国际游资 (hot money)的袭击,参与国际一体化过程必须循序渐进, 不可操之过急。 3. 必须正确协调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 的运用。 4. 各国应加强对跨国资本流动的监管,尤其要加强对 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短期投机性资本的异常流动有 可能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12
对冲基金的投机策略

两个市场同时进行: 把拆借的港元兑换成美元 外国资金从股票市场撤出 逃离香港 港元汇率贬值 股指期货 沽空获益
同业拆借市场借入资金
外汇期货沽空获益 抛售股票 沽空股指期货
股票价格下跌
“一虚一实”两条战线
1.“虚”的一条战线,即港元金融战役的战略佯攻 (1)利用日元疲软大肆散播人民币要贬值的谣言,动 摇投资者对港元的信心; (2)对港币进行表面的进攻
第四次,港府正面与国家炒家交锋,赢得了香 港保卫战的胜利。
1 “舆论准备”阶段 2
前期对抗
3 “一虚一实”两条战线 4 港元金融战役的决战阶段
10
舆论准备
1.华尔街对冲基金“战无不胜”。
2.经济制度、宏观制度存在的问题
3.中国香港特区必然成为国际炒家的 “提款机”。
11
前期对抗
在前三次的交锋中,国际炒家先在拆借市场 上借入港币,兑换美元,抛售港币,迫使香港政府 拉高利率,利率上升引起股票市场下跌。 同时引起衍生市场上恒生指数下跌,恒指期 货价格下跌加速股票市场下跌;外国投资者对香港 经济和港币信心锐减,纷纷抛出港股换回美元,使 港币面临新一轮贬值压力„„
85炒家抛售港币港府动用近230亿储备接盘86市场因信心不稳定以7254点收市全天跌去212点813港股跌至6660点创5年半以来新低814香港特区政府利用外汇基金高调介入当日港股劲升564点收市报722469点820港府利用日元回稳的条件刺激恒指上升260点直逼7900点825港府提高银行隔夜拆息率迫使炒家付出高额代价827受俄罗斯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股市下跌香港股市面临严峻考验港府一天注入近200亿港元恒生指数上升88点82828日是期货结算期限港府顶住了空前的抛售压力闭市时恒生指数为7829点较8月13日上扬了1169点增幅达1755香港政府获胜

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启示录

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启示录

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启示录作者:来源:《新传奇》2016年第09期1月21日,索罗斯放言做空亚洲货币。

2016年开市港币、港股大跌。

港府迎战,新华社发文警告空头。

这不得不让人想起,1998年,大鳄索罗斯等国际对冲基金巨头携数千亿资产做空港股港币,与香港政府包括其身后的中央政府打了一场没有硝烟但惨烈无比的金融战。

其经验教训具有重要启示。

索罗斯再度放言做空亚洲货币1月21日,索罗斯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我看空美国股市,已做空标普500指数(美国500家上市公司的个股票指数)。

去年年底买入了美国国债,做空了原材料生产国股市,并下注亚洲货币将对美元下跌。

”“2008年金融危机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这次是因为中国。

中国的通缩压力正传导至全球,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中国转型消费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太迟,硬着陆无法避免。

”索罗斯何许人也?1989年柏林墙倒掉,早已在他意料之内,他成功押注德国马克将升值,大赚一笔;1992年,他开始大举放空英镑,英国政府立刻还击:央行购入了约30亿英镑以力挽狂澜,但未能阻挡英镑如雪崩般的跌势。

英国政府以失败告终,宣布英镑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索罗斯和他的量子基金则从中获取了逾十亿美元的利润,他也被称为“打垮了英格兰银行的人”,从此一战成名。

由于索罗斯的影响力,国际金融市场上已经存在的波动有所加剧,亚洲货币明显感受到更大的投机性攻击压力。

有分析称,通过种种迹象显示,索罗斯做空的亚洲货币指的是人民币和港币。

尽管如此,索罗斯在采访时底气不足地道:“即使如此,中国可以应对目前的难题。

相比其他很多国家来说,中国政府能采取各种政策,而且中国还有强大的外汇储备。

”1月23日,新华社发表英文评论警告做空中国资本市场的投机者,鲁莽投机和恶意做空人民币将面临更高的交易成本,甚至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

“中央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这不得不让人想起1997年的那次金融保卫战。

彼时,索罗斯刚刚完成了对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印尼等国的碾压战,在索罗斯的攻势下,这些国家的GDP在几个月之内就遭遇断崖式下跌,尤其是泰国,国民财富一日之内就被索罗斯抢走了三分之一。

【金融类工作总结】2020银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总结3篇

【金融类工作总结】2020银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总结3篇

2020银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总结3篇20xx银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总结一根据《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银监办发〔20XX〕194号)和《浙江银监局办公室关于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浙银监办〔20XX〕206号)文件精神,我分局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督导,现将本次活动总结报告如下:一、组织实施情况(一)落实职责,上下联动。

根据银监会及省局活动通知安排,我分局结合辖内实际,制定了专门的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对辖内活动进行统一部署。

辖内各机构均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对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将相关工作职责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并结合实际,制定和上报本单位宣传教育活动计划和方案;建立联络员制度,专门负责本单位宣传教育活动的上传下达。

(二)制定方案,充分动员。

辖内各机构分别制定方案,确定了宣传教育活动的内容、步骤及措施,召开动员大会,要求每一位员工认真对待,层层传达,积极营造宣传氛围。

如深圳发展银行温州分行制定了《深圳发展银行关于深入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方案》,详列了活动时间、活动类型、活动形式、工作事项及任务分工,活动内容较为丰富。

(三)形式多样,分步推进。

从整体情况看,辖内各机构组织的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覆盖面广、形式丰富多样,做到了深入宣传并分阶段逐步推进。

多方位、多角度地宣传非法集资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提高了公众对常见非法集资手段的识别能力。

此外,部分机构还具体规划了活动进程,分阶段逐步推进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

二、活动开展情况(一)利用网点优势,积极营造宣传氛围。

一是打出宣传标语,做好警示教育。

各机构通过LED电子屏滚动播放、悬挂横幅等方式宣传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标语口号,警示客户保护自身利益,警告犯罪分子远离非法集资。

2020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总结

2020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总结
3月10日,我行海安支行走进海安中大街社区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征信宣传活动。活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通过布放展牌、发放资料、现场讲解开展宣传,有奖问答、抽奖、文娱表演活跃现场气氛。县电视台“民生热线“栏目当晚对活动进行了报道。港闸支行以“3.15“为契机,走进企业,将征信知识宣传手册、信贷产品手册发到企业负责人手上,详细讲解企业信用系统有关知识,要求企业珍惜信用信息,不能出现任何不良记录。开发区支行设立宣传台,向消费者宣传信用报告的用途、知情权、异议申诉权等知识同时,还选择了与百姓生活相关度较高的业务种类,普及安全用卡、客户维权、防范金融诈骗和非法集资等金融安全知识,帮助社会民众增强辨假防骗能力,收到良好效果。三是开展现金业务权益保护宣传。通州支行各网点除在营业网点门口设置宣传台并摆放宣传资料,向客户讲解反假币和征信知识外,还组织员工到农村集贸市场、人口流动量多的场所发放宣传折页,宣传“新消法“赋予金融消费者的六项权利、讲解反假币的基础知识、识假的技能、残缺污损人民币的兑换办法、爱护人民币的意义等,并现场进行残损币及小面额钱币兑换,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1)购买理财产品的金融消费者在开展理财产品销售活动时,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等相关规定,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客户合法权益,遵循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如实告知原则,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充分揭示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对客户进行误导销售。我行设立了专职理财经理,对有意愿购买理财产品的金融消费者,遵循风险匹配原则,不误导客户购买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理财产品,只向客户销售风险评级等于或低于其风险承受能力评级的理财产品,加强客户风险提示和投资者教育。并对于销售文本中出现的收益率计算提供科学、合理的测算依据和测算方式,并以醒目文字提醒消费者,理财产品销售文本载明收取销售费、托管费、投资管理费等相关收费项目、收费条件、收费标准和收费方式,以上重点条款理财经理均会重点提示消费。

2024年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宣传总结例文(2篇)

2024年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宣传总结例文(2篇)

2024年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宣传总结例文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

为了提高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维权能力,____年我国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本文将对这些宣传活动进行总结。

一、加强宣传平台建设在宣传金融消费者权益方面,建设全面有效的宣传平台是基础和关键。

____年,我国加强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平台的建设,以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和广泛覆盖面。

具体措施包括:1. 建设国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站,设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栏目,发布权益保护政策和指南,提供维权指导和案例分享。

2. 建立政府监管机构微信公众号、APP等宣传平台,发布最新政策和法规,解答金融消费者的疑问,接受投诉和举报。

3. 合理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普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维权意识。

二、加强宣传活动组织为增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____年我国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活动,以下是其中的亮点:1. 举办全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周活动。

该活动由国家金融监管机构主导,联合各类金融机构、消费者组织和媒体,以集中宣传的形式,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宣传展览等多种方式,向公众普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

2. 联合金融业协会举办金融产品宣传周活动。

该活动旨在通过展览和推介会等形式,向公众介绍合规、安全、透明的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消费者理性选择和使用金融产品。

3. 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

该活动面向全国金融消费者开展,旨在通过竞赛的形式,增强公众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维权意识。

4. 举办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分享会。

该活动邀请金融消费者、律师、媒体等相关人士分享真实的维权案例和经验,引导公众学习维权技巧,增强维权能力。

三、强化社会组织参与____年,我国积极推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工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资源和影响力,以下是具体措施:1. 加强与消费者组织的合作。

人民银行安全保卫个人工作总结:确保金融安全

人民银行安全保卫个人工作总结:确保金融安全

人民银行安全保卫个人工作总结:确保金融安全人民银行安全保卫个人工作总结:确保金融安全2023年,作为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人民银行在金融安全保卫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主要从人民银行安全保卫个人工作方面进行总结,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保障人民币稳定发展和国家金融安全。

一、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安全保障体系人民银行在2023年积极推动了金融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从银行间市场到支付清算,从投融资中介到金融广场,全方位布局金融安全,加强市场风险控制、信息安全监测、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和打击欺诈等,坚决处置风险事件,确保金融安全。

二、提升个人金融安全保护水平人民银行2023年提升了个人金融安全保护水平,为人民金融消费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

银行积极开展金融安全知识宣传,提高人民金融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个人信息及账户安全保护,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欺诈、盗刷和密码泄露等;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对个人账户出现的风险进行处理和赔偿。

三、加强和监管科技相关金融产品的安全性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开始涌现,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人民银行在2023年加强了对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规范金融科技公司的各项业务,确保其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并规定了严格的金融科技安全管理制度。

四、发挥国际协作的优势,共同推进金融安全人民银行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积极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及相关国家金融机构进行交流合作。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协调,确保国家金融安全。

并加强对网络金融跨境流动的监管,促进国际金融合作与交流,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

总之,在2023年,人民银行安全保卫个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金融安全保卫做出了突出贡献。

今后,人民银行将继续积极有效地开展金融安全保卫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资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保险)金融保卫战 香港金融保卫战 百科名片

香港金融保卫战是壹场不见硝烟的“战争”。1997年下半年,美国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发起了连番狙击,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积存的外汇壹瞬间化为乌有,由此引发了二战后对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层面冲击最巨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6-7月间,索罗斯把矛头对准了港元,开始有计划地向香港股市及期市发动冲击。 目录

香港金融保卫战的经过 香港金融保卫战的评价 思考

展开 编辑本段香港金融保卫战的经过

兵临城下将至壕边 港币实行联系汇率制,联系汇率制有自动调节机制,不易攻破。但港币利率容易急升,而利率急升将影响股市大幅下跌。这样,只要事先在股市及期市沽空,然后再大量向银行借贷港币,使港币利率急升,促使恒生指数暴跌,便可象在其他市场壹样获得投机暴利。 对冲基金在对香港金融市场进行冲击时,往往受制于香港金融监管部门的传统作法———提高短期贷款利率。而事实已经证明,在前3次冲击(1997年10月、1998年1月、1998年6月)中,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措施便是提高短期贷款利率,金融管理局主席任志刚也因此被戏称为“任壹招”。 利率的上升会提高投机的成本。在这次炒家冲击香港金融市场时,和以往最大的不同点就是,炒家没有进行即期拆借活动,而是预先屯集了大量的港元。这些港元来自多方面,但壹个很重要的来源是壹些国际金融机构1998年上半年在香港发行的壹年至俩年期的港元债券,总金额约为300亿美元,年利息为11%。这些国际金融机构将这些港元掉期为美元,而借入港元的主要是壹些对冲基金。这些港元成为对冲基金攻击香港金融市场的低成本筹码,使投机者具备了在汇市进行套利的有利条件。而对冲基金又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大量的远期美元以平衡风险。据说索罗斯旗下的基金就持有总金额约400亿美元的买入合约,到期日为1999年2月。

声东击西兴风作浪 自1997年10月以来,国际炒家4次在香港股、汇、期三市上下手,前3次均获暴利。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国际炒家再次通过对冲基金接连不断地狙击港币,以期推高拆息和利率。很明显,他们对港币进行的只是表面的进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标。声东击西是索罗斯等国际投机者投机活动的壹贯手段,且多次成功。 1998年6、7月,当恒生指数攀升至8000点高位的时候,对冲基金大举沽空恒指,建立了大量的恒指空仓头寸。对冲基金之所以建立恒指空仓,是因为它们预计港股在受到冲击后恒生指数必然会大幅下跌。而恒指期货合约的价格是每点50港元,也就是说,若建的是空仓,恒生指数每下跌壹个点,就能够给做空者带来50港元的利润。 众所周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事,开启了香港的新时代。可是,对国际炒家而言,这正好为他们兴风作浪提供了机会。香港的未来何去何从,香港的经济、社会会发生什么变故等壹系列问题,不仅令局外人生疑,香港人也是心中没谱。而恒生指数代表香港金融市场,乃至整个香港经济、政治前景,就是香港经济的“晴雨表”。只要能动摇恒生指数,就能打击人们对香港经济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恒生指数大幅下挫,很可能引起广大投资者盲目恐慌,从而到达坐收渔翁之利的目的。

妖言惑众浑水摸鱼 国际投机者在证券市场上大手笔沽空股票和期指,大幅打压恒生指数,使恒生指数从1万点大幅度跌至8000点,且直指6000点。在山雨欲来的时候,证券市场利空消息满天飞。1998年8月初,投机者大肆宣扬人民币将贬值10%,其中,上海、广州等地的人民币黑市交易中曾跌到了1美元兑换9.5人民币左右。投机者散播人民币将贬值的谣言,是想借此来影响人们对港币的信心。除此之外,投机者仍大肆宣扬内地银行不稳定等谣言,其目的仍是为了其狙击港元创造心理条件,其手段真可谓无所不用。 有壹家海外基金甚至开出了1998年8月12日香港联系汇率脱钩的期权。炒家们趁机大肆造谣,扬言“港币即将和美元脱钩,贬值40%”,“恒指将跌至4000点”云云。其目的无非是扰乱人心,制造混乱状态,然后趁机浑水摸鱼。8月13日,恒生指数壹度下跌300点,跌穿6600点关口。 在压低恒生指数的同时,国际炒家在恒指期货市场积累大量淡仓。恒生指数每跌1点,每张淡仓合约即可赚50港币。而在8月14日的前19个交易日,恒生指数就下跌2000多点,每张合约可赚10多万港币,收益之高令人震惊!

洞察其奸港府迎战 国际炒家在泰国、马来西亚的胡作非为,给这些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可谓来者不善。所以,在分析、研究亚洲其他市场形势后,为了维持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香港政府决定调巨资迎战这些疯狂的国际炒家。 这是壹场以金钱、智慧和魄力为武器的你死我活的金融大战。无论是挑战者,仍是应战者,都深知其成败所蕴含的利益和风险。 如前所述,早在1998年7、8月间,投机者就大肆宣扬人民币将大幅贬值,以致上海、广州等地的人民币黑市交易曾跌到了1美元兑换9.5元人民币的水平。投机者散播人民币将贬值的谣言是“声东击西”的招数,旨在借此影响人们对港币的信心。除此之外,投机者仍大肆宣扬内地银行不稳定等谣言,目的仍是为狙击港元创造条件。除了妖言惑众外,有壹家海外基金甚至开出了1998年8月12日香港联系汇率脱钩的期权。

出其不意首战告捷 1998年8月5日,炒家们壹天之内抛售200多亿港元。香港金融管理局壹反过去被动做法,运用香港财政储备如数吸纳,将汇市稳定在1美元兑换7.75港元的水平上,银行同业市场拆借利息也仅略有上升。 1998年8月6日,炒家又抛售了200多亿港元,金融管理局再出新招———不仅照单全收,而且将所吸纳的港元存入香港银行体系———从而起到了稳定银行同业拆借利息的作用,防止了因为拆息率壹旦提高,股市下跌在所难免。 8月7日,因已公布中期业绩的壹些蓝筹股业绩不佳,导致股市大幅下跌,令恒生指数全日下跌212点,跌幅为3%。在此后的7日至13日这几个交易日中,香港政府继续采用吸纳港元的办法,以稳定同业拆息且进而达到稳定股市的目的。但由于炒家在股票市场上大肆做空,恒生指数最终仍是跌到了6600点附近的低位。 8月13日,恒指被打压到了6660点后,港府组织港资、内地资金入市,和对手展开针对8月股指期货合约的争夺战。投机炒家要打压指数以配合做空期指,港府则要守住指数,迫使投机者事先高位沽空的合约无法于8月底之前如数套现。港府入市后大量买入国际炒家抛空的8月股指期货合约,将期指由入市前的6610点推高到24日的7820点,高于投资炒家7500点的平均建仓价位,取得初步胜利。当日收市后,港府宣布已动用外汇基金干预股市和期市。 8月14日,香港政府正式参和股市和期市交易。香港政府为了维护港元,携巨额外汇基金进入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和炒家进行直接对抗。港府向香港的中银、获多利、和升等多家证券行指示,大手吸纳恒生指数蓝筹股,表示不惜成本,务求将8月期指抬高600点。香港政府壹反以往“积极不干预”政策,给投机者造成了始料不及的沉重打击。 代行中央银行职权的金融管理局,直接入市干预期货股票市场,这在全球开放型资本市场上尚属首次。港府宣布已动用外汇基金干预股市和期市,令市场为之壹惊。 接着,投机炒家鼓动如簧之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壹场攻击港府的舆论大战。和此同时,炒家们且不愿意俯首称臣,他们又壹次玩起了“声东击西”的鬼把戏———于8月16日迫使俄罗斯宣布放弃保卫卢布的行动,造成8月17日美欧股市全面大跌,以期“围魏救赵”冲击恒生指数。然而,使他们大失所望的是,8月18日恒生指数有惊无险,在收市时只微跌13点。

攻城略地乘胜追击 初战得手,且不意味对手会弃城投降,因为离期指合约的交割仍有时日,港府明白恶战仍在后头。果然,从8月25日开始直至28日,双方展开了转仓战,港府的目的是迫使国际炒家为投机付出高额代价。 8月27日和28日,投机炒家在股票现货市场倾巢出动,企图将指数打下去。港府在股市死守的同时,经过几天惊心动魄的大战,在期货市场上将8月合约价格推高到7990点,结算价为7851点,比入市前高1200点。8月27日、28日,港府将所有卖单照单全收,结果27日交易金额达200亿港币,28日交易金额达790亿港币,创下香港市场最高交易纪录。 但投机炒家且不善罢甘休,他们认为港府已经投入了约1000亿港元巨资,资金压力和舆论压力使其不可能长期支撑下去,因而决定将卖空的股指期货合约由8月转仓至9月,想和港府打持久战。从8月25日开始,投机炒家在8月合约平仓的同时,大量卖空9月合约。和此同时,港府在8月合约平仓获利的基础上乘胜追击,使9月合约的价格比8月合约的结算价高出650点。 这样,投机炒家每转仓壹张合约要付出3万多港币的代价。投资炒家在8月合约的争夺中,完全败走麦城。 生死决战“8·28” 1998年8月28日,是香港恒生指数期货8月合约的结算日,也是香港政府打击以对冲基金为主体的国际游资操控香港金融市场的第10个交易日。 双方经过前几个交易日的激烈搏杀后,迎来了首次决战。 上午10点整开市后仅5分钟,股市的成交额就超过了39亿港元。半小时后,成交金额就突破了100亿港元,到上午收市时,成交额已经达到400亿港元之巨,接近1997年8月29日创下的460亿港元日成交量历史最高纪录。 下午开市后,抛售有增无减,成交量壹路攀升,但恒指和期指始终维持在7800点之上。随着下午4点整的钟声响起,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恒指、期指、成交金额最终分别锁定在7829点、7851点、790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