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冬枣绿盲蝽发生与气候之间关系的研究

合集下载

绿盲蝽蟓在冬枣树上暴发成灾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绿盲蝽蟓在冬枣树上暴发成灾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绿盲蝽蟓在冬枣树上暴发成灾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绿盲蝽蟓是一种属于半翅目,盲蝽科的害虫,又名小臭虫。

绿盲蝽蟓能够危害多种果树,还有棉花、苜蓿等多种经济作物。

特别是从2004年以来,随着枣树及棉花大面积的发展,绿盲蝽蟓严重的危害果实和叶片,果品质量下降,有的枣园子甚至绝产,可见这种绿盲蝽蟓造成的危害会有多大。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绿盲蝽蟓的危害特点、发生原因以及它的防治方法。

一、绿盲蝽蟓发生的危害特点1、绿盲蝽蟓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果树的幼芽、嫩叶、花蕾及幼果的汁液。

2、被害叶芽先呈现失绿斑点,随着叶片的伸展,小点逐渐变为不规则的孔洞,俗称“破叶病”,严重时春天枣树叶芽迟迟不能萌发,树体光秃。

3、花蕾受害后,停止发育,枯死脱落,重者其花几乎全部脱落。

4、幼果受害后,有的出现黑色坏死斑,有的出现隆起的小疱,其果肉组织坏死,大部分受害果脱落,严重影响产量。

二、绿盲蝽蟓暴发成灾的原因1、绿盲蝽蟓的寄生范围广泛:绿盲蝽蟓在以前是主要危害牧草、棉花上。

但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也可以转移到枣树等果树上进行危害。

2、合适的气候条件:绿盲蝽蟓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

气温20-30℃,相对湿度80%-90%最合适其发生,特别是连续下雨天为绿盲蝽蟓的发生了有利的条件。

3、防治不及时:绿盲蝽蟓在本地区一直未能得到有力的防治。

一方面由于绿盲蝽蟓成虫多在夜晚或清晨爬到叶、芽取食危害,受惊后爬行迅速,又由于其个体较小,体色与叶色相近,不容易被发现。

另一方面是因为历年来,发生不整齐,规模小,不构成灾害,从而未引起生产上的重视,错过了喷药时机,造成绿盲蝽蟓泛滥。

三、绿盲蝽蟓的防治方法1、绿盲蝽蟓以卵在枯枝、杂草、粗皮裂缝内越冬,果树在落叶后,于入冬前清扫落叶、烂果、杂草,把主干、主枝上翘皮彻底刮除,集中销毁,树干涂白或涂石硫合剂渣。

2、生产季节,树冠下清耕,防止杂草滋生,可减少越冬虫卵。

3、使用全自动物理灭蛾器,利用该虫的趋光性,可有效“电击”成虫。

绿盲椿象在枣树上暴发的原因及防策

绿盲椿象在枣树上暴发的原因及防策
总结词
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详细描述
通过改善枣园的植物生态环境,增加绿盲椿 象的天敌栖息地,提高天敌数量,达到控制 绿盲椿象的目的。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施肥、精耕细作等措施,改善土壤 生态环境,提高植物抗性,减少绿盲椿象的 危害。
案例三
总结词:化学农药防治 总结词:交替用药
详细描述:在绿盲椿象危害严重时,可合理使用 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需要注意选择低毒、低残 留的农药,并严格遵守使用方法和使用量。
针对绿盲椿象的防治,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 防治等。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地 控制绿盲椿象的繁殖和扩散,保护枣树资源
和生态环境。
研究展望
未来对于绿盲椿象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其生 物学特性、生态学特征和防治技术等方面。通过对其 生活习性和繁殖条件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 繁殖机制和扩散途径,为防治工作提供更有针对性的 指导。
生物防治
天敌控制
保护和利用绿盲椿象的天敌,如寄生蜂、 瓢虫等,以控制绿盲椿象的数量。
VS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Bt等,对绿盲 椿象进行防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化学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
选用对绿盲椿象防治效果好的低毒农药, 如吡虫啉、啶虫脒等,确保防治效果良好 且不污染环境。
交替用药
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剂,以免产生抗药性 。应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提高 防治效果。
详细描述:为避免绿盲椿象产生抗药性,应交替 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进行防治。同时,要掌握好 用药时机,选择在绿盲椿象的薄弱环节进行防治 。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绿盲椿象在枣树上暴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包括气候、环境、生物因子等。这些因素综 合作用,为绿盲椿象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 ,导致其在枣树上大量繁殖。

绿盲蝽在枣树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绿盲蝽在枣树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1 危害特 点
绿盲 蝽属 半翅 目、 蝽科 。 盲 以若 虫和 成
与芽 片长度 相 同、 宽度 约 1 - . c 再在外侧 纵切 ~ . 1 m, 2 5 刀, 上述 刀 口深度 要 求只割 断韧 皮部 不能伤 木质 部 。
然后 从侧切 口处将砧 木皮 挑 开,然 后撕 去0 -3 m .- . c 64 8 宽的砧皮 。
次, 可保 存2 3d ~ 。
4 切取芽片
在芽上部和叶柄基 部下各0 m处各横 .c 5
绿盲蝽在枣树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王仁 怀 , 肖家 良, 淑平 , 单 袁金 香
( 河北省 沧州市林 业局 0 l0 ) 6 0 1
切一刀深达木质部 ( 只割 断韧皮 部)然后 在叶柄基 部两 , 侧各纵切~刀 , 长达2 个横切 口, 取下方 形芽片备用 。 5 砧 木切割 在砧 木离 地面 l m光滑处 , 割长度 5c 切
应选择 生长健壮 、 发育充 实 、 髓心较 小、
无病 虫害 , 粗度 1 -1 m的发育枝 作 为接穗 。 . 、c 0 5 接穗采 集 时间 , 从核桃 落 叶后直 到萌动 前都 可进行 。
2 接穗贮存 高接时间约在4 月中下旬, 接穗的保存
期较长 , 为防止 接穗上 芽子霉烂 或 萌发 , 藏接穗 的最 贮
1 嫁接 时期
2 日进 行。 O
核桃芽接 在 播种 第 2 5 O日至6 年 月2 月 选 取健壮发 育枝做接穗 , 接穗剪 下后 随
7 嫁接 方法 8 控水
积水 问题 。
插 皮舌接 , 口用 塑膜带绑 紧包严 。 接
高接前 、 2 内禁止灌 水 , 后 周 并及时解决接 口
嫁接 后应及 时抹 除砧 树上 的萌蘖 , 防止 新枝 长 ̄ 2 - 0c , ]0 3 m时 绑支 棍固定新

冬枣园注意防治绿盲蝽

冬枣园注意防治绿盲蝽

冬枣园注意防治绿盲蝽由于冬季偏暖,提高了绿盲蝽象越冬卵成活率,导致绿盲蝽发生逐年加重,一些冬枣园因此减产20%-50%。

为此,冬枣种植园一定要重视绿盲蝽的防治。

枣树绿盲蝽的越冬场所主要在枣树的病残枝、修剪桩和多年生枣股处。

为害最严重的是发芽期、开花坐果期和幼果期。

枣树发芽期受害,常使枣树抽不出完整的枣头,严重时枣树发不出叶芽;叶片受害,先在新叶上出现枯死的小斑点,随着叶片的伸长,枯死斑扩大,出现不规则孔洞,使叶片残缺不全;枣吊受害后则呈弯曲状,如烫发一般;花蕾受害后则停止发育而干枯脱落;幼果受害后,有的出现隆起的小疤痕,有的果肉组织坏死而出现褐色至黑色坏死斑,造成幼果大量脱落或畸形。

绿盲蝽卵孵化期6-10天,若虫期15-27天,成虫期35-50天。

在沧州和天津地区每年发生5代。

第一代绿盲蝽在3月底4月初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0℃时由越冬卵孵化为若虫,以刺吸式口器为害嫩芽。

5月上、中旬是第二代若虫孵化期,5月下旬至6月初若虫开始羽化为成虫,开始为害冬枣的蕾、花、果。

此时已出现绿盲蝽的世代重叠,既是为害盛期也是较难防治时期。

绿盲蝽象发生与空气湿度密切相关,4月初当日平均气温高于10℃、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越冬卵开始孵化。

夏季阴雨过后,局部湿度大,气温在30℃以下,易造成大发生。

防治方法:1.搞好越冬卵及一代若虫的防治。

于3月底,对结果树及时刮除老树皮,清除病残枝、过高修剪桩,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一次,消灭越冬卵。

需要注意的是喷施石硫合剂的时期应与枣树发芽期喷施第一次杀虫剂间隔15天以上,否则喷施的石硫合剂会影响杀虫剂的药效。

在喷石硫合剂15天后当枣股膨大显绿色时用1000倍液的马拉硫磷进行第二次杀卵,同时防治食芽象甲、金毛虫等。

在树干上涂抹一闭合的粘虫胶环,可有效阻杀上树的绿盲蝽。

2.抓好冬枣发芽期、抽叶期的防治。

针对发芽期、抽叶期绿盲蝽为害严重的冬枣园,要及时喷洒70%吡虫啉3000倍液加10%联苯菊酯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进行防治。

绿盲蝽在鲁北冬枣上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绿盲蝽在鲁北冬枣上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理 , 洁 果 园减 少病 虫源 , 清 实施 果 实套 袋 , 时喷 药防 护 , 时分 批 采 收 。 及 适 关 键 词 : 榴 ; 果 ; 合预 防 石 烂 综
中图分类号 : ¥ 3 .5 4 6 6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0 2 1 (0 6 0 0 3 — 3 0 2— 9 0 20 )2— 0 1 0
绿盲蝽在鲁北枣区 1 年发生 4— 5代。以 卵在冬枣芽鳞片、 枯枝顶端 、 树干老翘皮或植株 残体 、 草 、 干 周 围浅 层 土 壤 中越 冬 , 年 4 杂 树 翌
月 , 均气 温达 2 ℃ 以上 , 平 O 相对 湿 度 在 8 % 左 0
右时 , 卵开始孵化 。枣树发芽后 , 老虫 即开始上 树危害。第 l 代若 、 成虫危害盛期在 5月上甸 枣树展叶期 。第 2 代在 6 中 F , 月 甸 危害枣蕾 、 花及幼果 。第 3 4 5代分别在 7月 中旬 、 月 、、 8 中旬 、 l O月上旬 出现 , 世代重叠 。成虫和若虫 白天潜 伏 , 间危 害 。成 虫 寿 命 3 夜 O~5 O天 , 略
失严重 。
1 发 生规 律和 危害特 点
近年来严重发生的主要原 因有 以下几点 : ①冬枣和棉花 、 小麦混种 。鲁北地 区为山东省 粮棉 主产 区 , 粮棉 面积远 大 于冬 枣 园面积 , 枣 冬
园 多为棉 田所 包 围。 由于抗 虫棉 生 长前期 虫 性较 好 , 棉铃 虫基 本不 用 化 学 农 药 防治 , 2代 有
石 榴 烂 果 的原 因及 综 合预 防措 施
王光营 庞 , 婷 徐加新 ,
(. 1 山东省新 泰市林业局 , 7 20; 2 新泰市果树 园艺场 ; 3 新泰市泉沟镇林业站 ) 2 10 . .

枣树绿盲蝽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

枣树绿盲蝽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

学防治为主的综合 防治措施 。
关键词 : 绿盲蝽 ; 枣树 ; 生物学特性 ; 综合 防治技 术
中图分类号 : ¥ 3 ,5 4 6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 2 1 (0 6 0 0 3 0 0 2— 90 20 )3— 0 5— 3
绿盲蝽 (yu l o m M yr u) Lgs u r ee —D r 属半 cu 翅 目, 盲蝽科 。近年来 , 在河北沧州枣 区发生严

5 月份 , 日平均气温 高于 1 ℃或连续 5日 当 0
均 温达 1 相 对 湿 度 在 7 % 左 右 时 , 冬 卵 1 o c, 0 越
开始孵化 , 自然孵化率为 8. %( 1图 2 。 7 3 图 、 )
图 1 绿 盲 蝽 若 虫孵 化 中
图 2 绿盲螬成虫正在危 害枣 花
成虫 : 虫体卵 圆形 , 5 m, 2 2 m, 长 m 宽 .m 黄 绿色或浅绿色 , 密生短 毛。头部三 角形 , 绿 黄 色, 复眼棕红色突出, 无单眼, 触角 4节丝状 , 短 于体长。前胸背板深绿色, 布许多小黑点 , 前缘
痕、 皱缩 , 俗称 “ 破叶疯” 。花蕾受害后 , 停止发 育枯死脱落, 害严重时造成绝产。幼果被害 危 时, 受害部 位 出现黄斑 , 后来变 为褐色或黑 色 斑, 枣果萎缩 , 大量脱落。随着枣果不断膨 大, 受害部位果 肉组织僵硬 、 坏死 、 畸形 , 有的 向内 凹陷, “ 成 亚腰” ; 的向外隆起 , 型 有 形成 小疱 ,
收稿 日期 :0 6— 4—1 20 0 0
作者简介 : 姜玉松(96~)男 , 17 , 河北 沧县 人, 助理工程师 , 从事林业病虫 防治和检疫工作 。
3 5

枣树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枣树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枣树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作者:刘定良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4期摘要绿盲蝽是六安市近年来发生危害逐年加重的枣园重要害虫。

介绍绿盲蝽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并制定了以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枣树;绿盲蝽;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 S436.6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122-01近年来,随着枣树产业的发展,绿盲蝽在六安市各枣树林区已上升为主要害虫之一,造成大面积暴发,特别在裕安区、霍邱县发生最重,不仅影响枣果的产量和品质,而且给枣农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对枣树绿盲蝽的发生规律、危害特性及重发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1 生物学特性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别名花叶虫、小臭虫等。

其寄主植物有100余种,主要为害果树、棉花、豆类、玉米、马铃薯、瓜类、苜蓿、花卉、蔬菜等[1]。

绿盲蝽在六安市1年发生5代,以卵在枣树枣股芽鳞及树皮内越冬,枣树芽鳞内的越冬卵占总卵数的90%,其中以枣园内越冬卵数最多,少数在果园内、外杂草的茎秆处越冬,越冬卵仅占总卵数的10%。

翌春3—4月,当平均气温10 ℃以上,相对湿度达70%左右时越冬卵开始孵化为若虫。

普通杂草中的越冬卵孵化较枣树芽鳞内的越冬卵孵化早,孵化后先为害枣树的嫩芽和其他越冬植物的幼嫩梢、叶,4月下旬,大批2~3龄若虫逐渐迁移到枣树上为害幼嫩的梢叶。

5月下旬后,随着新梢老化,成虫开始迁移到组织幼嫩的植物上危害并产卵。

6月中旬为2代发生盛期,第3、4、5代发生时期分别为7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中旬。

产卵期30~40 d,发生期不整齐,世代重叠。

成虫寿命较长,达30~50 d。

成虫迁飞能力强,若虫爬行迅速,白天躲藏,稍有动静快速转移,不易发现,在清晨或夜晚爬到芽上取食危害。

2 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枣树发芽后绿盲蝽即开始上树危害,以若虫和成虫的刺吸式口器为害枣树的生长点,1代主要为害幼芽、嫩叶、花蕾及幼果。

鲁北冬枣绿盲蝽发生与气候之间关系的研究

鲁北冬枣绿盲蝽发生与气候之间关系的研究

绿盲蝽 (y u l o m M yr u) Lg s u r ee —D r 在鲁北 地区大 cu 发生的原因, 除了与近些年来推广 B 转基因棉花而减少 t

要: 田间调查结果显示 : 冬枣绿盲蝽在鲁 北地 区一年发 生 5代 , 以第一代 危害最重 , 高峰期在 4月下 旬至 5月上 旬; 越
冬卵分布 以修剪后枝条的残茬 为主 , 占被调查卵量的 8 .% 。降水对次年虫口数量影响很 大 , 84 而对 当年影响很 小。干旱会显
著降低 次年绿盲蝽的虫 口数量 。
c e o wne jjb , cuyn 84 o teivsgt gs rc it nhdeom u f e c ntenx ya ̄pp lin hs f it ue ocp i 8 .% f h net a deg.Pei t i a nr osi uneo et er ou t ru g i e pao n l h ao
n r h n o g p o i c ,te d ma e o e f s g n r t n w ste mo ts r u ,a d i a mflp a p e r d i e ls n d y f o t S a d n r vn e h a g ft rt e e ai a s e o s n sh r u e k a p a e n t att a so h h i o h i t h e A r d t e f s tn d y f y h e o e w n ei g e g f y u u o u wee man yl i n t er sd a t b l sc t r m e b a p la rt e a so i n h i Ma .T v r it r g so g sl c r m r il d o e i u su b e u o t r - n L a h l f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北冬枣绿盲蝽发生与气候之间关系的研究
牛赡光;刘幸红;张淑静;刘玉升;李金枝;王清海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
【年(卷),期】2011(023)008
【摘要】田间调查结果显示:冬枣绿盲蝽在鲁北地区一年发生5代,以第一代危害最重,高峰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卵分布以修剪后枝条的残茬为主,占被调查卵量的88.4%.降水对次年虫口数量影响很大,而对当年影响很小.干旱会显著降低次年绿盲蝽的虫口数量.
【总页数】3页(P97-99)
【作者】牛赡光;刘幸红;张淑静;刘玉升;李金枝;王清海
【作者单位】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泰安271018;山东省无棣县气象局,山东无棣251900;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6.65
【相关文献】
1.冬枣绿盲蝽蟓的发生与防治 [J], 孟红雨
2.鲁北棉田绿盲蝽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J], 张路生;刘京涛;周霞;刘俊展
3.绿盲蝽在鲁北冬枣上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J], 侯宝顺;刘爱凤;李自占;王斌;王利
4.绿盲蝽在鲁北冬枣上的发生与防治 [J], 曾现春
5.鲁北棉区棉田绿盲蝽的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 [J], 邢茂德;沙红艳;耿军;刘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