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制图原理

服装制图原理
服装制图原理

服装打版的基础知识

服装打版 服装打版有平面裁剪和立体裁剪之分。 平面裁剪是指使用公式,比例,经验值等在平面的纸上绘制服装结构图最后形成服装纸样,然后使用纸样进行单件或批量裁剪,制作生产。平面裁剪不够直观,依赖经验,不适合完成复杂的带有褶的立体服装款式。比如日本原型裁剪,中国的比例裁剪,母型裁剪都属于平面裁剪。 立体裁剪是指先使用坯布(成本低的适合设计想法的面料)在立体人台上把服装的款式造型操作出来(坯布通过大头针在人台上固定),用笔在坯布上做好服装结构线的标记;然后取下坯布再平面的修顺衣片的结构线;最后把坯布的服装结构线复制到纸上形成服装纸样完成制版。 立体裁剪在西方国家比较常用和重视,东方国家比较常用平面裁剪。立体裁剪直观,不依赖经验,适合完成复杂的有多褶的立体感强的服装款式。 如何学好服装打版 最好的学习办法就是自己打版自己把它做成衣服,经历一段实践后就可以自立门户了! 服装打版和服装裁剪的区别 服装裁剪包含两种意思。 一种是指将打好的衣片纸样铺在面料上按照纸样衣片的轮廓将面料裁剪成各个衣片; 一种是指直接在面料上画好衣片的轮廓然后按轮廓裁剪成各个衣片,这样就减少了打版的环节(完成这项工作的人我们俗称裁缝),比较适合单件服装的裁剪。 服装打版就包含一种意思,就指在纸上画出衣片的轮廓图形成纸样,为在面料上裁剪提供依据。

服装打版比较适合大批量的服装裁剪,因为纸样可以反复使用,面料可以按服装数量来铺需要的层数。 服装打版常用的工具 评价服装版型打的好坏,不但比例要合适,尺寸要准确,线条也要圆顺,比如袖山、袖窿。线条是否优美决定了你的板型好与坏。好板型要做到量与型的统一。 (3)外形轮廓 外形轮廓又称造型。不同的外形轮廓有着不同的造型特征。常见的有H、A、V、T、O型。 H型具有xx、庄重、流畅不贴身的特点。 X型具有窈窕、优美,体现女性体型自然美感的特点。 A型具有稳重安定感,充满青春活力上紧下松的特点。 V型具有夸张肩部,体现男性魅力的特点。 T型具有简单、大方,呈自然绉褶状的松身特点。 O型具有夸张肩部、收缩下摆、显示夸张柔和的特点。 从以上造型特点中知道,服装的外形轮廓不完全等于人的体型,其中适应人的体型,直接呈现人体的线条、风韵的服装,属紧身合体造型;用夸张和修饰人体的方法,创造出时代流行的服装,属松身或局部合体的造型。(4)线的造型和用途 服装衣片是由不同的直线与曲线连接而成,这些线可能是外形轮廓线,也可能是各种省、缝、折裥、装饰线迹,也可能是衣身分割线,对于衣身分割线,我们要分清是功能性分割线还是装饰性分割线,因为功能性分割线往往包含一部分省道在分割线中,而装饰性分割线往往是把衣片进行分割,再进行缝合。 (5)服装各部件的组合关系及其具体尺寸和比例

服装结构制图术语解释汇总

服装结构制图术语解释汇总 1、服装结构制图: 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 求为依据,运用服装制图的方法,在纸上(或直接在面料上)画出服装衣片和零部件的平面结构图,然后制作成样板或直接将面料裁成衣片。 2、人体测量: 是指测量人体有关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等作为服装制图时的直接依据。 3、服装放松量: 服装放松量又称加放量。为了使服装适合于人体的各种姿态和活 动需要,必须再量体所得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服装品种、式样和穿着用途,加放一定的余量,即放松量。 4、号: 是指高度,以厘米表示人体的身高,是设计服装长度的依据。 5、型: 是指围度,以厘米表示人体胸围或腰围是设计服装围度的依据。 6、服装款式: 是指服装成品的外形轮廓、内部结构以及相关附件的造型和安置的部位等。 7、经向(直丝綹): 一般将梭织物的长度方向与布边平行的经纱称为经向。 8、纬向(横丝绺):

一般将梭织物的幅宽方向与布边垂直的纬纱称为纬向。 9、斜丝绺: 处在直丝綹与横丝绺之间的称为斜丝绺。 10、组合关系: 就是一件服装是由多少衣片和附件组合而成的,它们之间又是如 何进行配的,即采用的缝法以及缝份的宽窄和配合时应采用的归拔工艺等。 11、组合形态: 是指各部位、部件的衣里、衬及其他辅料的组合关系。 12、服装专用曲线板: 是按照服装结构制图中各部位弧线、弧度变化规律而制成的一种专供服装制图中绘制各部位弧线的专用绘图工具。 13、净样: 服装实际规格,不包括缝份、贴边等。 14、xx: 服装裁剪规格,包括缝份、贴边等。 15、画顺: 光滑圆顺地连接直线与弧线、弧线与弧线。 16、劈势: 直线的偏进。 17、翘势:

服装结构制图教学大纲

《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结构制图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方法和规律,从服装结构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入手去理解。 1、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知识 2、上、下装结构制图以及服装局部制图 3、服装结构的版型变化 4、服装款式综合实例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从最基本的服装结构制图逐步深入理解,进一步熟练的进行版型的变化,到熟练的绘制实际各服装款式的结构制图。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服装制图知识 1、服装制图及制图专用工具 了解:服装制图的基础符号、名称及专用工具 理解:服装制图符号和工具的应用方法 掌握:服装制图符号和作用与制图工具的实际运用 2、服装结构制图的规范与范例 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细节和规范画法 理解:服装结构制图细节和制图线条的画法 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画法及实际绘制 (二):下装结构设计 1、裙子的结构设计 了解:裙子的外型款式和基本尺寸

理解:裙子的基本结构设计和变化 掌握:各种裙子的结构设计、排料、和版型变化 2、裤子的结构设计 了解:裤子的外型款式和基本尺寸 理解:裤子的基本结构设计和变化 掌握:各种裤子的结构设计、排料、和版型变化 (三):上装结构设计 1、衬衣的结构设计 了解:衬衣的外型款式和基本尺寸 理解:衬衣的基本结构设计和变化 掌握:各种衬衣的结构设计、排料、和版型变化 2、外衣的结构设计 了解:外衣的外型款式和基本尺寸 理解:外衣的基本结构设计和变化 掌握:各种外衣的结构设计、排料、和版型变化 (四):服装款式综合实例 1、服装款式综合结构设计 了解:服装的外型款式和基本尺寸 理解:各款服装的基本结构设计和变化 掌握:各款服装的结构设计、排料、和版型变化的方式方法 四、教学时间分配表

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标准

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服装原型结构设计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制作与管理专业(服装制版专门化方向) 1. 前言 1. 1 课程性质 服装原型结构设计是服装制作与管理专业(服装制版方向)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以学习服装结构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其功能是在于通过系统地学习服装结构制图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和变化规律,掌握服装基本款式的结构制图,并能初步掌握服装款式变化结构制图,达到服装制版的上岗要求。 1. 2 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过行业专家对相关工作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服装结构制图专业流程为主线,按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程要求掌握的服装结构制图分解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包括服装结构制图与人体的关系、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理论知识、服装基本款式结构制图的方法和步骤,能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制图方法,进行服装基本款式的结构设计和制版,能进行一般服装工业化样板的设计制作。 本课程建议课时252。 2. 课程目标 熟悉服装原型结构相关知识,掌握服装平面结构设计的方法、步骤及样板制作,能掌握服装基本款式工业化样板的设计制作,掌握一般服装裁剪和缝制工艺,形成以下职业能力,为上岗就业做好准备。 职业能力目标: ●会进行人体和服装测量 ●熟悉服装成品规格与服装号型 ●会大类产品样衣打版 ●会样衣打版后复核校对 ●能对服装款式进行合理可行的解析评判,具有提出合理化修改意见的能力 ●能够依据人体特征制定样板设计方案并实施 ●能审视和分解服装效果图的 ●能对服装结构和工艺方案进行评判 ●能够深入理解服装结构综合设计的内涵和知识 3. 课程内容与要求

(完整版)《服装结构制图》试题(1)

《服装结构制图》试题(一) 第 1 页 共 1页 一、填空(每空2分,共22分) 1.服装制图的依据是 人体 。 2. 服装各部位的放松量大小,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有:① 外套内衣服 的总厚度 ; ②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和自然环境 ; ③款式特点的要 求 ; ④衣料的性能和厚薄 ;⑤工作性质及其活动量 ;⑥个人爱好 与穿着要求 等。 3. 人体的外形可分为 头部、 躯干 、 上肢 、下肢 四个部分。 二、单选题(每空2分,共8分) 1. 人体的哪个部位与服装规格无关?( D ) A.骨骼 B.关节 C.肌肉 D.头长 2. 下列哪个测量基准点与上衣的衣长有关?( B ) A.肩宽点 B.颈椎点 C.前腰中点 D.外踝点 3. 据男女的体型特征,哪种表述是错误的?( C ) A.男性肩部宽而平 B.女装的吸腰量较大 C.女性胸围较大 D.女性肩部窄而斜 4. 根据颈部上细下粗的特点,衣领上口线小,下口线( A )。 A. 大 B.小 C.长 D.短 三、多选题(每空2分,共20分) 1. 为了使服装适合于人体的呼吸和各部位活动机能的需要,必须在 量体所的数据的基础上,根据( A )、 ( B )和( C ),加放一定的 余量,即放松量、四个部分。 A. 服装品种 B. 样式 C. 穿着用途 D. 需要 2. 人体的外形可分为( A )、 ( B )、 ( C )、 ( D )、四个部分。 A. 头部 B. 躯干 C. 上肢 D. 下肢 3. ( A )、 ( C )、 ( D )、共同构成人体的外部体型特征。 A. 骨骼 B. 躯干 C. 关节 D. 肌肉 四、简答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人体的外形可分为哪几部分? 答:人体的外形可分为头部、躯干、上肢、下肢四个部分。其中躯干包括颈、胸、腹、背等部位;上肢包括肩、上臂、肘、下臂、腕、手等部位;下肢包括胯、大腿、膝、小腿、踝、脚等部位。 2. 什么是成品服装的放松量?放松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为了使服装适合于人体的呼吸和各部位活动机能的需要,必须在量体所的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服装品种、样式和穿着用途,加放一定的余量,即放松量。 对于具体一件服装来说,各部位放松量大小的确定,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有: ①外套内衣服的总厚度; ②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和自然环境; ③款式特点的要求; ④衣料的性能和厚薄;⑤工作性质及其活动量;⑥个人爱好与穿着要求等。

服装制版基础知识

服装制版基础知识 1:什么是服装制版? 根据款式,规格,工艺,材料质地,性能,在纸上用结构制图的方法按等比例画等比例服装整体与局部的部件图就服装制版。制版讲三准一全:款式,尺寸,细部计算准。面,里,衬,工艺版全。 2:什么是服装推版? 推版是打版的继续。工业化成衣生产过程中,首见产品与试制,一般先采用中间号先打试衣样版,经扎坯,做样衣,定版后,再进行系列样版制做。推版是量变形不变,推版方法也有多种。 3:什么是基型样版? 在试衣样版完成基础上,进行流水线小批量生产,在最大限度无弊病,可做款式变化中使用的样版,最大益处是款式千变万化,风格永存。 4:什么是成衣生产? 按国家号型,经机械化流水线生产,并进入商场的服装这种过程,是成衣生产。 5:什么是现代服装三大分工:A 款式设计B 结构设计C工艺设计。 6:什么是服装流行周期? 服装流行周期分5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周期变化阶段---终结阶段。7:什么是服装造型三大要素:即点,线,面。 点是构成物体的最小形态,也是线的连续轨迹。 线指轮廓线,结构线,装饰线。 面指正面,侧面,后面。面是服装主体。 8:什么是制图的三种比例:A 等比1:1 B 倍比2:1 C 缩比1:5 9:服装造型中三种比例指什么: A 不同线段长度比 B 不同色彩面积比 C 不同形体体积比 10:服装学习三大学科是什么? A 服装构成 B 穿着艺术 C 服装商品流通 指人体全身或局部宽符合正常比例,某些生理无异常,左右对称,前后平衡,局部无凹凸变化的人体。 12:什么是中间标准体? 经抽样调查,计算机系统汇总,在我国成年男女中平均占有率高,代表性的人体为中间标准体。我国中间标准体为女160/84A, 男170/88A。 艺术家,雕塑家,按人类审美设计出完美比例的人体模特,生活中职业模特体型最接近各种理想人体。可以说理想人体是艺术家塑造出来的。 14:什么是传统服装? 经过流行被人们保留下来的服装叫传统服装。 15:什么是时装? 时新,时尚,时髦被少数人在短期内穿着的服装叫时装,时装可分为三类:流行,尝试,定式。 16:什么是四功?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习题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习题 第一学期: 《服装结构设计(下装)与制图基础》 1、用比例法或原型法:分别按1:1与1:5两种比例对下装进行训练,并裁剪成纸样。 2、根据实际需要和服装流行趋势,设计下装款式5款,任选2款作结构制图,要求按1:5比例。 《服装纸样设计初步》 1、用展放法、剪叠法、复合法完成对腰省对腹省转移的练习。 2、从基本图形入手,做出基本原型图,利用纸样设计方法对细部结构进行分析,设计,变形,使之成为新结构的分解或展开形式。 根据实操评定成绩 第二学期: 《女装上衣衣身结构设计与制图》 1、对前片衣的八个部位的省道(缝)分割线进行练习。 2、用比例法或原型法分别按1:1或1:5比例对女装、春秋装进行结构设计,并剪成纸样。 3、根据实际需要和服装流行趋势设计款式5款,任选2款作结构制图,并按1:4比例制图。 根据实操评定成绩 《衣领结构设计与制图》 1、完成无领结构设计与制图,要求按1:5比例剪成纸样。 2、关闭领、翻领、装脚领的结构设计与制图,要求按1:5比例剪成纸样。 3、驳领西装,时装领的结构设计与制图,要求按1:5比例剪成纸样。 4、对衣领造型款式图的设计20款,做在A4纸上。 根据实操评定成绩 《衣袖结构设计与制图》 1、用原型法完成一片袖的结构制图,一片袖转化为二化袖,一片袖转化为插肩袖及结构制图。要求按1;5比例裁剪成纸样。 2、对衣袖造型款式图的设计20款,做在A4纸上。 根据实操评定成绩 《女装整体结构设计与制图》 1、自由设计女时装5款,做在A4纸上。并任选一款制图,要求按1:5比例完成。 2、能正确审视服装效果图,包括:款式轮廓、类别、款式功能属性、规格、结

服装纸样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纸样制图(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服装纸样制图(1)课程代码:2010761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学分:2.5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16 先修课程:服装设计基础服装缝纫基础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纸样制图》是服装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程。服装纸样制图是款式设计到工艺制作的中间环节,课程容主要讲授服装纸样制图的原理和变化应用的方式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人体体型与服装结构之间的关系;能分析各种服装款式的区别与联系,重视对款式的准确表达,及工艺设计的关系;熟练掌握基础款式的制图方法及服装结构变化规律,并具备各种款式的纸样设计应用能力。服装纸样制图分制图(1)和制图(2)两个课程,分布在不同的学期进行,制图(1)在教学中主要注重理论的讲授和学习,在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强调实践技能的提高,除教材中的基本容,要选择部分企业生产中的款式进行实践练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纸样制图(1)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人体特征与服装纸样的结构关系,掌握量体方法,理解服装纸样制图的本质。 2.掌握比例制图、原型制图的方法。 3.较好地掌握裙和裤的各种款式变化制图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服装纸样制图(1)是服装结构设计的基础,在服装整个结构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熟悉人体体表特征与服装点、线、面的关系,了解人体活动引起的体表变化及性别、年龄、体型等差异与服装结构的关系。 2)理解服装结构与人体曲面之间的关系,掌握服装规格的制定方式和表达形式,服装部件、部位的结构设计原理和制图方法。 3)掌握服装基础制图方法及在各类款式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解析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与相关部位的吻合关系,掌握省道的变化、衣片分割、抽褶等技巧,以适应各种款式造型的需要。 4)具有审视服装效果图的能力,按其结构组成、各部位比例关系和具体规格等因素绘制平面结构图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课程主要教学环节要求,教学方法及手段要求); 本课程主要采用阶段式教学方法,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服装的制图步骤与方法,对服装整体结构的理解有所帮助,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必须紧密结合,既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的理解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制图能力,而且又可以通过实践课程解决学生在制图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考核方法基本要求。

服装打版的基础知识

服装打版的基础知识 服装打版有平面裁剪和立体裁剪之分。 平面裁剪是指使用公式,比例,经验值等在平面的纸上绘制服装结构图最后形成服装纸样,然后使用纸样进行单件或批量裁剪,制作生产。平面裁剪不够直观,依赖经验,不适合完成复杂的带有褶的立体服装款式。比如日本原型裁剪,中国的比例裁剪,母型裁剪都属于平面裁剪。 立体裁剪是指先使用坯布(成本低的适合设计想法的面料)在立体人台上把服装的款式造型操作出来(坯布通过大头针在人台上固定),用笔在坯布上做好服装结构线的标记;然后取下坯布再平面的修顺衣片的结构线;最后把坯布的服装结构线复制到纸上形成服装纸样完成制版。 立体裁剪在西方国家比较常用和重视,东方国家比较常用平面裁剪。立体裁剪直观,不依赖经验,适合完成复杂的有多褶的立体感强的服装款式。 如何学好服装打版 服装打版是一门实践科学,理论知识在短期内只要用心是可以掌握的; 不过短期内学完服装打版就想马上到服装厂里工作这恐怕要有点难度,因为优秀的服装打版师是需要几年的经验积累的。 服装打版也是综合的学科,学服装打版同时也要学习服装的工艺制作,不会制作服装想把打版学好是不可想象的。 好的打版师还要懂一些服装设计,面料的知识。 在学习服装打版的时候多注重实践环节的操作,学习服装CAD制版首先要有好的手工打版基础,一定先要把手工打版的学习巩固好。 如果对服装打版很爱好,就要有打持久战的心里准备!时间的长短就要看悟性和勤奋了! 最好的学习办法就是自己打版自己把它做成衣服,经历一段实践后就可以自立门户了! 服装打版和服装裁剪的区别 服装裁剪包含两种意思。 一种是指将打好的衣片纸样铺在面料上按照纸样衣片的轮廓将面料裁剪成各个衣片; 一种是指直接在面料上画好衣片的轮廓然后按轮廓裁剪成各个衣片,这样就减少了打版的环节(完成这项工作的人我们俗称裁缝),比较适合单件服装的裁剪。 服装打版就包含一种意思,就指在纸上画出衣片的轮廓图形成纸样,为在面料上裁剪提供依据。 服装打版比较适合大批量的服装裁剪,因为纸样可以反复使用,面料可以按服装数量来铺需要的层数。 服装打版常用的工具 评价服装版型打的好坏,不但比例要合适,尺寸要准确,线条也要圆顺,比如袖山、袖窿。线条是否优美决定了你的板型好与坏。好板型要做到量与型的统一。

服装制图符号

名称表示符号使用说明 细实线表示制图的基础线,为粗实线宽度的1/2 粗实线表示制图的轮廓线,宽度为0.05~0.1cm 等分线等距离的弧线,虚线的宽度和实线相同 点划线表示衣片相连接、不可裁开的线条,线条的宽度与实线相同 双点划线用于裁片的折边部位线条地宽度与细实线相同 虚线用于表示背面轮廓线和辑缝线的线条,线条的宽度与细实线相同距离线表示裁片某一部位两点之间的距离,箭头指示到部位的轮廓线省道线表示省道的位置与形状,一般用粗实线表示 褶位线表示衣片需要采用收褶工艺,用缩缝号或褶位线符号表示 裥位线表示一片需要折叠进的部分,斜线方向表示褶裥的折叠方向 塔克线图中细线表示塔克梗起的部分,虚线表示辑明线的部分 净样线表示裁片属于净尺寸,不包括缝份在内 毛样线表示裁片的尺寸包括缝份在内 径向线表示服装面料径向的线,符号的设置应与面料的径向平行 顺向号表示服装面料的表面毛绒顺向的标记,箭头的顺向应与它相同正面号用于制式服装面料正面的符号 反面号用于指示服装面料反面的符号 对条号表示相关裁片之间条纹应该一致的标记,符号的从横线对应布纹对花号表示相关裁片之间应当对齐花纹标记 对格号表示相关裁片之间应该对格的标记,符号的从横应该对应布纹剖面线表示部位结构剖面的标记 拼接号表示相邻的衣片之间需要拼接的标记 省略号用于长度较大而结构图中又无法全部画出的部件 否定号用于将制图中错误线条作废的标记 缩缝号表示裁片某一部位需要用缝线抽缩的标记 拔开表示裁片的某一部位需要熨烫拉伸的标记 同寸号表示相邻尺寸裁片的大小相同

重叠号表示相关衣片交叉重叠部位的标记 罗纹号表示服装的下摆,袖口等需要装罗纹的部位的标记 明线号实线表示衣片的外轮廓虚线表示明线的线迹 扣眼位表示服装扣眼位置及大小的标记 钮扣位表示服装纽扣位置的标记,交叉线的交点是缝线位置 刀口位在相关衣片需要对位的地方所做的标记 归拢指借助一定的温度和工艺手段将余量归拢 对位表示纸样上的两个部位缝制时需要对位 钉扣表示钉扣位置 缝合止点处表示缝合止点外还表示缝合开始的位置附加物安装的位置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

标题:服装结构设计基础 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服装制图在本专业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制图观念;在理解服装结构原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制图步骤和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理论修养和时间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要求:了解服装制图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服装制图的基础知识;特点是掌握纸样绘制的基本部位名称。 授课时数:4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纸样绘制的基本部位名称等制图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及过程: 内容:讲解制图常识、纸样绘制工具、纸样设计的方式、纸样绘制的基本部位名称等基础知识。 第2章服装结构设计基础 第一节制图常识 一、服装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 服装结构设计的性质,服装结构设计学是服装专业的主干课,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结构平面分解和立体构成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人体工程学、服装材料学、服装卫生学、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生产工艺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现代服装工程是由服装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三部分组成。从关系上看,结构设计是造型设计的延续和发展,是工艺设计的基础和准备。一方

面,它要对款式造型,内部结构及艺术风格有深刻的理解,并将指种理解采用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方法用平面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处理好服装构成中各部件间的形态、部位、数量的吻合,修正造型设计中不可分解和不合理的部分。另一面,结构设计也为缝制工艺提供了全套结构合理、规格齐全的工艺样板,为制定服装工艺标准提供了依据,在服装工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服装结构设计理论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从最早的将人体简化为可展开的平面到将人体视为不可展开的立体构成,服装的外形也从宽大不合体向贴体合身转化,其结构设计方法从简单的依靠经验发展到依靠数学推导和立体构成规律,使服装结构设计理论更科学、系统,理论和实践的严密性、合理性得到深化,也为计算机进入服装结构设计领域奠定了基础,使服装工业得到飞速发展。 二、制图基本知识 (一)基本术语 1、基本线 构成服装结构制图的框架的线条。基本线分长度方向基本险,围度方向基本线。 长度方向基本线:衣长线、肩斜线、领口深线、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袖长线、袖山高线、袖肘线、袖口线、裤长、膝围线等。 围度方向基本线:叠山线、止口线、领口宽线、撇门线、肩宽线、胸宽线、胸围大线、袖肥线等。 2、结构线 客观反映服装内部结构的线条。如胸省、肩省、腰省、袋位、纽位、公主线、

服装制版的基础知识

服装制版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服装制版 根据款式,规格,工艺,材料质地,性能,在纸上用结构制图的方法按比例画等比例服装整体与局部的部件图就是服装制版。制版讲三准一全:款式,尺寸,细部计算准。面,里,衬,工艺版全。2:什么是服装推板? 推板是打版的继续。工业化成衣生产过程中,首件产品与试制,一般先采用中间号先打试衣样板,经扎坯,做样衣,定版后,在进行系列样板制做。推板是量变形不变,推板方法也有多种。 3:什么是基型样板? 再试衣样板完成基础上,进行流水线小批量生产,在最大限度无弊病,可做款式变化中实用的样板,最大变化是款式千变万化,风格永存。 4:什么是成衣生产? 按国家号型,经机械化流水线生产,并进入商城的服装这种过程,是成衣生产。 5:什么是现代服装三大分工? A:款式设计B:结构设计C:工艺设计 6:什么是服装流行周期? 服装流行周期分5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周期变化阶段—终结阶段 7:什么是服装造型? 三大要素:点,面,线。(点事构成物体的最小形态,也是线的连续轨迹。线指轮廓线,结构线,装饰线。面指正面,侧面,后面。面是服装主体。) 8:什么是制图的三种比例 A:等比1:1 B:倍比2:1 C缩比1:5 9:服装造型三种比例指什么? A不同线段长度比 B 不同色彩面积比 C 不同形体体积比 10:服装学习三大学科是什么?

A 服装构成 B 穿着艺术 C 服装商品流通 11:什么是正常体? 人体全身或局部宽符合正常比例,生理无异常,左右对称,前后平衡,局部无凹凸变化的人体。12:什么是中间标准体? 在我国成年男女中平均占有率高,代表性的人体为中间标准体。我国中间标准体女为:160/84A,男为:170/88A。 13:什么是理想人体? 艺术家,雕塑家,按人类审美设计出完美比例的人体模特,生活中职业模特体型最接近各种理想人体。 14:什么是传统服装? 经过流行被人们保留下来的服装较传统服装。 15:什么是时装? 时薪,时尚,时髦被少数人在短期内穿着的服装叫时装,时装可分为:流行,尝试,定式。16:什么是四功? 刀功,车功,手工,熨烫功。 17:什么是八势道? 名家做功讲十六字令:胖势,圆势,窝势,肋势,弯势,翘势,扣势,帖势。 18:什么是服装结构? 服装整体与局部,各外形轮廓线之间的关系,各局部内部之间的关系,各层之间的关系,各组合材料之间的关系,与人体舒适活动之间关系形成的平面展开。服装结构由功能造型所决定。 19:服装结构制图的要求? 辅助线0.2—0.4厘米,轮廓线0.7—0.9厘米,字体7—9#,长宽2:3,图纸标准,公司标准,产品代号,产品名称,部位名称,号型,数量,纱向,系列号标都要准确。样板刀眼宽0.2,长0.3厘米。锥眼距省0.5厘米,距袋位0.5厘米。做缝1—1.5厘米。弯弧处0.8—1厘米。折边3—5厘米。

服装结构设计及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 第一部分教育目标 一、理论教育目标 结构设计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平面分解、立体构成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研究服装结构的内涵和各部相互关系,具有装饰与功能性的设计。现代服装工程是有三大部分组成: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结构设计作为服装工程的重要组成,既是款式造型设计的沿伸和发展,又是工艺设计的准备和基础。 学好服装结构设计是为后续服装制版与缩放奠定基础。 二、能力培养目标 结构制图是结构设计的基础,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术语,掌握服装结构制图基本知识、制图要求与制图的一般步骤。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服装与人体之间的关系,了解熟悉结构设计的原理,对下装进行结构设计与制图,掌握服装纸样的设计方法与规律,将其应用在服装结构制图的过程。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理论与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服装结构制图基础 第三章服装与人体 第四章结构设计原理 第五章下装结构设计 第六章服装纸样设计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结构制图的性质、作用与目的。掌握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基本概念与术语、名称。掌握了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是为后续服装制版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 1、明确服装结构设计的表现形式,包括服装结构制图等基本概念。 2、能够正确使用服装结构设计与结构制图中的部位、部件的术语、名称。 3、了解服装结构设计与结构制图的目的,学科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概述 一、性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是高等院校服装专业理论及技能的主要课程之一。(一)结构设计: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平面分解、立体构成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研究服装结构的内涵和各部相互关系,具有装饰与功能性的设计。(二)结构制图: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运用制图方法画出服装衣片和部件的平面结构图,然后将其裁成

(服装企业管理)服装结构制图第一章

第一章服装制图基础知识 第一节服装与人体 服装是人体的外包装,因人体而产生并服务于人体,服装与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服装与人体体表形态之间。人体是结构制图的基础和依据,要研究服装,首先应了解人体构成。 一、人体体表的主要形态特征 人体的外形分为头、躯干、上肢、下肢四个部分,它们是由骨骼、关节、肌肉共同构成,根据人体外形特征和关节活动的特点,可将人体具体划分为头部、颈部、肩部、胸部、腹部、大腿部、膝部、小腿部、踝部、脚部等部位。骨骼是人体的支架,使人体运动的枢纽,肌肉附于骨骼和关节之上,某些骨骼部位是人体测量的基准点。由于受到骨骼和肌肉的作用,及各部位皮下脂肪的影响,人体表面起伏变化非常复杂,很不规则。从几何角度来看,人体体表可视为有许多不规则的球面(凸面)和不规则的双曲面(凹面)所组成(见图1-1)。服装制图的基本结构线及其分片、分缝都是以此为依据设计的。因此,研究人体体表的构成特征将有助于对服装结构的理解。 图1-1 二、人体构成与服装 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研究这一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使服装组大限度的满足人体卫星的需要。 头部呈椭圆形,帽子及含有帽子的服装款式的设计要以此为基础,人体头部的头长、头围等尺寸的大

小直接关系到帽子的外形和大小。 躯干部是由颈、肩、胸、腹、背、腰等组成,对于人体的总体外形有决定性影响,它是服装设计的重点。颈部将人体的头部和肩部连接起来,基本形状呈上细下粗的圆台状,且前低后高,颈椎点是结构制图中前后身中线的顶点,这和衣身、衣领的结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见图1-2) 图1-2 图1-3 肩部是前后衣片的分界线,是服装的主要支撑点。人体肩端部呈球面状,前肩部呈双曲面状,肩头前倾,整个后肩呈弓形。肩部的特征决定了服装结构的肩部形状,前肩倾斜度大于后肩,后肩斜线略长于前肩斜线。男性肩部一般宽而平,女性的肩部窄而斜。 胸部、腹部、背部、肩部是躯干的主体部分,他的形态特征比较复杂,且成年男女外形有很大的差异。男性胸廓发达,背部凹凸变化明显,腰围与臀围差距小,臀部收缩体积小;女性胸部隆起,背部凹凸变化不明显,腰部纤细凹陷,骨盘宽厚臀部外凸明显。从侧面看,人体由于脊柱的弯曲,其整体形成背部凸起腰部凹陷的“S”形;从正面看,以腰节为界是上大下小的两个梯形(见图1-3),上、下梯形的重叠线是设计服装腰节线高低的依据,而男女背部的特征决定了男性后腰节长于前腰节,女性正好相反(见图1-4),同时,女性隆起的胸部,可以通过省、褶、裥及分割达到合体的目的。肩胛骨的凸起,决定了合体女装的结构要有肩背省。胸围和腰围相差的量,是构成衣身前后总省量的依据,男女腰部宽窄的差异,决定了女装的吸腰量大于男吸腰量。 图1-4 上肢与人体躯干部的肩部相连,分为上臂、下臂和手三部分。上臂与肩相连形成肩关节,他和肩部三角肌的圆浑外形形成了袖山弧线,当上肢自然下垂时,上臂和下臂呈一定角度,反映在衣袖上是前袖缝内

服装缝纫工培训大纲

阿克苏地区前景职业培训学校 服装缝纫工初级 教教 学学 计大 划纲 阿克苏地区前景职业培训学校

服装结构制图教学大纲 一说明 1 课程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服装制图的基础知识及技能,具有平面分解图和结构制图的能力。本课程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知识,共分三章;第二部分为服装结构制图实例,共分十章;第三部分为服装样板制作,共一章。主要内容有:服装结构制图的依据,服装制图基础,服装裁剪,裙类,裤类,男、女上装、下装、童装结构制图,以及特体服装制图等。 2 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制图的基础知识,掌握所学品种的款式、造型、样式变化的一般规律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掌握服装品种的裁剪和排料方法,以及服装主要部位的变化(领、袖、袋等)。达到独立裁剪服装,独立解决裁剪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达到中级服装设计与制作人员的制图水平。 3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理论教学时要注意与实习教学的配合,并采用模型和实物进行直观教学。 (2)为巩固学习效果,可采用先画小图(1:5),再画大图(1:1),最后进行实物裁剪的方法。(3)要紧密结合服装工业批量生产中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授课,以加强学生对服装生产的认识。 二学时分配表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服装结构制图的依据 教学要求 掌握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掌握服装各部位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理解服装成品放松量的依据,了解服装款式、材料、缝制工艺与服装结构制图的关系。 教学内容 §1—1 人体体型与人体测量 人体体型 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 人体测量 服装成品规格的放松量 §1—2 服装成品规格与服装号型系列 服装成品规格的来源、构成和使用 服装号型系列 服装成品规格 §1—3 服装款式、材料与缝制工艺 款式 材料 工艺 第二章服装结构制图基础 教学要求 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具体方法和制图过程中常见的图线、符号和代号,掌握服装制图术语。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内容 §2—1 服装结构制图工具 尺

服装结构制图题库

服装结构制图题库 一、填空题 1.服装制图的依据是,服装结构制图是的依据。 2.写出下列服装部位或服装代号的部位名称。胸围,腰围线,袖窿弧线,H ,NP ,BP 。 3.上装号型为170/88A。170表示,88表示,A表示。4.我国人体体型腰胸腰落差划分为,,,四种体型。5.裙子从外形结构看,大致可分为、、、和等。6.直裙包括、、等。 7.裥裙有、、、等。 8.直裙的裙身,裙上部是符合人体的曲线形状,它的外形是 腰部,臀部,外形曲线流畅优美。 9.西裤裤长的测定一般自处向上 cm左右为始点, 顺直向下量至所需长度。 10.西裤裤腰围的放松量一般在cm之间,适身型裤臀围放松量为 cm之间。 11.西裤后裤片制图时,在后裆直线上,以为起点,取比值为 作后裆缝斜线。 12.男、女西裤制图时,前横裆大均在横裆线与侧缝线相交处偏进cm。13..男、女西裤制图中,中裆线按至的1/2向上抬 高cm,平行于下平线。 14.女西裤结构制图时,前腰围大计算公式为;前臀围大计算公 式为 ;小裆宽计算公式为;前脚口大按确定。15..在牛仔裤结构制图中,前腰围大计算公式为;后腰围 大计算公式为。 16.女衬衫的局部造型与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 17.女衬衫的衣袖以独片袖为主,从长度上还分有_____和____;从类型上还分 有________。 18.学习衬衫的结构制图,首先要掌握衬衫的________,然后再根据__________,从________中变化而成。 19.肩斜的确定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____控制肩斜;二是________控制肩斜。20.男衬衫的特点是______ ,即可在春秋天作为____与____搭配着穿,也可以 在夏季作为____穿着。 21.男衬衫的款式特征是领型为______;前后片____有一袋;袖型为______;袖 口装____,收____三个。 22.胸省的变化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________法;二是________法;三是 ________法。 23.连衣裙是指与连接在一起的服装。连衣裙可分为与两种。按剪接位置的不同又可分为、、等;而可分为、、等。 24.茄克衫是外来语的音译,就是的意思,在国外是的通称, 英文的拼写是。填空题

《服装纸样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纸样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服装纸样制图(1)课程代码:2010761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学分:2.5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16 先修课程:服装设计基础服装缝纫基础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纸样制图》是服装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程。服装纸样制图是款式设计到工艺制作的中间环节,课程内容要紧讲授服装纸样制图的原理和变化应用的方式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明白得人体体型与服装结构之间的关系;能分析各种服装款式的区别与联系,重视对款式的准确表达,及工艺设计的关系;熟练把握基础款式的制图方法及服装结构变化规律,并具备各种款式的纸样设计应用能力。服装纸样制图分制图(1)和制图(2)两个课程,分布在不同的学期进行,制图(1)在教学中要紧注重理论的讲授和学习,在把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强调实践技能的提高,除教材中的差不多内容,要选择部分企业生产中的款式进行实践练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纸样制图(1)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达到以下差不多要求: 1.人体特点与服装纸样的结构关系,把握量体方法,明白得服装纸样制图的本质。 2.把握比例制图、原型制图的方法。 3.较好地把握裙和裤的各种款式变化制图方法。 二、教学差不多要求 1、知识、能力、素养的差不多要求; 服装纸样制图(1)是服装结构设计的基础,在服装整个结构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差不多要求: 1)熟悉人体体表特点与服装饰、线、面的关系,了解人体活动引起的体表变化及性别、年龄、体型等差异与服装结构的关系。 2)明白得服装结构与人体曲面之间的关系,把握服装规格的制定方式和表达形式,服装部件、部位的结构设计原理和制图方法。 3)把握服装基础制图方法及在各类款式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解析整体结构的稳固性与相关部位的吻合关系,把握省道的变化、衣片分割、抽褶等技巧,以适应各种款式造型的需要。 4)具有凝视服装成效图的能力,按其结构组成、各部位比例关系和具体规格等因素绘制平面结构图 2、教学模式差不多要求(课程要紧教学环节要求,教学方法及手段要求); 本课程要紧采纳时期式教学方法,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服装的制图步骤与方法,对服装整体结构的明白得有所关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必须紧密结合,既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的明白得能力,又锤炼了学生的动手制图能力,而且又能够通过实践课程解决学生在制图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考核方法差不多要求。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学计划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课程教学计划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服装结构》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服装设计与生产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是服装设计与完成设计的中间环节,是《服装设计》和《服装缝制工艺》等课程的桥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服装制图的基础知识及技能,具有平面分解图和结构制图的能力。 本课程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知识,共分三章;第二部分为服装结构制图实例,共分十章;第三部分为服装样板制作,共一章。主要内容有:服装结构制图的依据,服装制图基础,服装裁剪、裙类、裤类、男女上装、下装、童装结构制图,以及特体服装制图等。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制图的基础知识,掌握所学品种的款式、造型、样式变化的一般规律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掌握服装品种的裁剪和排料方法,以及服装主要部位的变化(领、袖、袋等)。达到独立裁剪服装,独立解决裁剪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达到中级服装设计与制作人员的制图水平。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理论教学时要注意与实习教学的配合,并采用模型和 实物进行直观教学。 (2)为巩固学习效果,可采用先画小图(1:5),再画大(1:1),以考核画大图为主的方法。 (3)要紧密结合服装工业批量生产中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

授课,以加强学生对服装生产的认识。 四、学时分配表 章节内容总学时 第一章服装结构制图依据 1-1人体体型与人体测量 1-2服装成品规格与服装号型系列1-3服装款式、材料与缝制工艺 8 2 2 2 第二章服装结构制图基础 2-1服装结构制图工具 2-2服装结构制图的图线与符号2-3服装结构制图的一般规定2-4服装结构制图的方法5 1 2 1 1 第三章服装裁剪 3-1服装裁剪的基础知识3-2单件裁剪3 1 1

服装纸样制版基础知识点总结

服装制版基础知识点总结1.服装主要部位英文代号

2. 基本概念 (1)服装结构:服装各部件和各层材料的几何形状以及相互结合的关系,包括服装各部位轮廓线之间的组合关系、部位内部的结构线以及个层服装材料之间的组合关系。 (2)结构制图:也称裁剪制图,是对服装结构通过分析在纸张上或布上绘制出服装结构线的过程。 (3)结构平面构成:也称平面裁剪,是最常见的结构构成方法。分析设计图所表现的服 装造型结构组成,形态吻合关系等,通过结构制图和某些直观的实验方法,将整体结构分解成基本部件的设计过程。 (4)结构立体构成:也称立体裁剪,能形象的表现服装与人体间对应关系,常用于款式复 杂或悬垂性强的面料的服装结构,将布料覆合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剪切,直接将整体结构分解成基本部件的设计过程。 3.结构制图规则 结构制图的基本规则一般是先作衣身,后作部件,先作大衣片,后作小衣片,先作前衣片,后作后衣片。在作基础线时一般是先定长度,后定宽度,由上而下,由左到右进行。作好基础线后,根据结构线的绘制要求,在有关部件位标出若干工艺点,最后用直线、曲线和光滑的弧线准确地连接各部件定点和工艺点,画出结构线。 服装结构图主要暴扣净缝制图,毛缝制图,部件详图、排料图。 净缝制图是按照服装成品的尺寸制图,图样中部包括缝份和贴边。 毛缝制图是在净缝的制图的基础上外加缝份和贴边,剪切衣片和制作样板时不需要另加缝份和贴边。 部件详图是对缝制工艺要求较高、结构较复杂的服装部件,除作结构制图外,再作详图加以补充,以便缝纫加工时作参考。 4. 人体体型分类 人体体型在成长的过程中受生理、遗传、年龄、职业、健康原因和生长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断变化,可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1.从整体体型看 标准体:指身体的高度与围度的比例协调,且没有明显缺陷的体型,也成为正常体。 肥胖体:身体矮胖,体重较大,围度相对身高较大,骨骼粗壮,皮下脂肪厚,肌肉发达,颈部较短,肩部较宽,胸部短宽深厚,胸围大。 瘦体:身材瘦长,体重较轻,骨骼细长,皮下脂肪少,肌肉不发达,颈部细长,肩窄且圆,胸部狭长扁平。 2.从身体形态分(正常体型除外,指特殊体) 挺胸体:也叫鸡胸体,胸部挺起,背部较平,胸宽尺寸大于背宽尺寸。 驼背体:身体屈身,背部圆而宽,胸宽较窄,在穿正常服装时,一起前长后短。 厚身体: 身体前后厚度较大,背宽与肩宽较窄。

服装制图基础知识

服装制图基础知识 知识点: 1.了解人体结构与人体测量。 2.熟悉国家服装号型规格标准系列。 3.理解服装制图的一般常识。 4.掌握常见服装品种的结构制图方法。 5.掌握服装工业样板的制作过程。 服装制图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服装原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运用服装制图的方法,将立体的服装款式转化为平面结构分解图。服装制图具有工程性、技术性、艺术性的特点。在平面结构图的基础上加放缝头、贴边,做些文字标注说明等使其变成服装样板。要学习服装结构制图首先要掌握作为服装结构制图依据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人体结构与人体测量 服装的服务对象是人,依附于人体的外表。人体是制作服装的主要依据,也是服装制图的主要依据,服装制图中的点线面是根据人体结构的点线面而定的。人体的外形决定了服装的基本结构和形态。测量人体有关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的尺寸数据,使服装制图的直接依据。人体运动因素和款式造型则是作为制定服装放松量的成品规格的主要依据之一。 一、人体的结构 (一)人体的骨骼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人体体型的大小,各部位的比例、基本形状等均由骨骼所决定。由206块骨头组成人体各部位的骨骼系统。人体骨骼的端点或突出点很

容易直接显现于皮下,这些部位称为“骨点”,骨点是认识人体形态特征及进行测量的重要标志。 (二)人体的肌肉 肌肉是人体表面形态的决定因素,人体是靠肌肉的收缩牵动骨骼产生动作。肌肉发达使体型丰满,肌肉干瘪使体型瘦小。人体呈现不同的体态与肌肉发育状况有直接关系。如躯干的胸大肌、腹肌、髋肌、臀中肌、下肢股肌、上肢的三角肌、肱二头肌等形成了人体外形的凹凸变化,直接影响制板时的外观造型处理。 (三)人体的面、线、点 人体可分头、躯干、上肢、下肢四个部位。其中躯干包括颈、胸、腹、背等部位;上肢包括肩、上臂、肘、下臂、腕、手等部位;下肢包括胯、大腿、膝、小腿、踝、脚等部位。这些部位和服装相对应的分别称为前中心线、后中心线、颈围线、颈根围线、胸宽线、胸围线、腰围线、腹围线、臀围线、腿根围线、膝围线、脚腕围线、臂根围线、肘围线、手腕围线。点是认识人体的重要标志。如第七颈椎点、肩端点、肩胛骨点、胯骨点、耻骨点、踝骨点等。人体的面、线、点如图5-1、5-2、5-3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