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酶动力学

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

酶动力学综合实验 实验(一)——碱性磷酸酶Km值的测定 【目的要求】 1.了解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2.了解米氏方程、Km值的物理意义及双倒数作图求Km值的方法。 【实验原理】 1、碱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是广泛分布于人体各脏器器官中,其中以肝脏为最多。其次为肾脏、骨骼、肠和胎盘等组织。但它不是单一的酶,而是一组同功酶。本实验用的碱性磷酸酶是从大肠杆菌中提取的。 2、米氏方程: Michaelis-Menten 在研究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度的定量关系时,导出了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基本公式,即: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 式中:v表示酶促反应速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表示酶促反应最大速度, [S]表示底物浓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表示米氏常数。 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值的测定主要采用图解法,有以下四种: ①双曲线作图法(图1-1,a) 根据公式(1),以v对[s]作图,此时1/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的底物浓度[s]值即为Km值,以克分子浓度(M)表示。这种方法实际上很少采用,因为在实验条件下的底物浓度很难使酶达到饱和。实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一个近似值,因而1/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精确。此外由于v对[S]的关系呈双曲线,实验数据要求较多,且不易绘制。 ②Lineweaver- Burk作图法双倒数作图法(图1-1,b) 实际工作中,常将米氏方程(式(1))作数学变换,使之成为直线形式,测定要方便、精确得多。其中之一即取(1)式的倒数,变换为Lineweaver- Burk方程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 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作图,即为y=ax+b形式。此时斜率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纵截距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把直线外推与横轴相交,其截距相交,其截距即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③Hofstee作图法(略) 把(2)式等号两边乘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得: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 以v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作图,这时斜率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纵截距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知识点归纳

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剂效果 一、实验原理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 3.在本课题中,我们主要探究有关加酶洗衣粉的三个问题: 一是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什么不同; 二是在什么温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效果最好。 三是添加不同种类的酶的的洗衣粉,其洗剂效果有哪些区别。 二、实验步骤 1.探究用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洗涤的效果的不同 ①在2个编号的烧杯里,分别注入500mL清水。 ②取2块大小相等的白棉布,用滴管在每块白布上分别滴上等量的墨水,分别放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 ③将2个烧杯分别放入同等温度的温水中,保温5分钟。 ④称取5克加酶洗衣粉和5克普通洗衣粉2份,分别放入2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均匀搅拌。保温10分钟。 ⑤观察并记录2个烧杯中的洗涤效果 2.探究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最佳温度条件 ①在3个编号的烧杯里,分别注入500mL清水。 ②取3块大小相等的白棉布,用滴管在每块白布上分别滴上一滴食用油、鸡血、牛奶,分别放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 ③将3个烧杯分别放入50摄氏度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保温5分钟。 ④称取5克加酶洗衣粉3份,分别放入3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均匀搅拌。保温10分钟。 ⑤观察并记录3个烧杯中的洗涤效果。 3.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效果 污染物蛋白酶洗衣粉脂肪酶洗衣粉复合酶洗衣粉普通洗衣粉 油渍 汗渍 血渍 观察并记录四种洗衣粉分别洗涤三种污染的洗涤效果。 三、注意事项 1.变量的分析和控制 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质料、大小及浸泡时间和洗涤的时间等。在这些因素中,水温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而其他因素应在实验中保持不变。选择什么样的水温进行实验需要实验者根据当地一年中的实际气温变化来确定水温,通常情况下,冬季、春季、秋季和夏季可分别选取5 ℃、15 ℃、25 ℃和35 ℃的水温,因为这4个水温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对现实也有指导意义。 2.洗涤方式和材料的选择。

生物酶的相关知识点

生物酶的相关知识点

————————————————————————————————作者:————————————————————————————————日期: ?

细胞代谢 物质跨膜运输与酶和ATP 核心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一:物质跨膜运输 1.物质运输方式的比较 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大分子和颗粒物质 自由 扩散 协助 扩散 主动 运输 胞吞 (内吞) 胞吐 (外排)运输 方向 高浓度→ 低浓度 高浓度→ 低浓度 低浓度→ 高浓度 细胞外 →内 细胞内 →外 运输 动力 浓度差浓度差能量 (ATP) 能量 (ATP) 能量 (ATP) 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不需要不需要 实例水、CO 2 、O 2 、甘油、 乙醇 红细胞吸 收葡萄糖 K + 、Ca 2+ 、Mg 2+ ,小肠吸收 氨基酸、葡萄 糖 白细胞吞噬 病菌、变形虫 吞食食物颗 粒 胰腺细胞分 泌胰岛素2.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2)O2浓度

特别提示:①乙图中,当物质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受运载物质载体数量的限制,细胞运输物质的速率不再增加。?②丁图中,当O2浓度为0时,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供能,细胞也可吸收物质。 (3)温度 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因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低温会使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下降。 【例1】(2010·广东卷,1)下图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 (2010·成都质检)在水池中沉水生活的丽藻,其细胞里的K+浓度比池水里的K+浓度高1065倍。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池水中富营养化程度的提高,K+进入丽藻加快

《理论力学》考试知识点.

《理论力学》考试知识点 静力学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1、掌握平衡、刚体、力的概念以及等效力系和平衡力系,静力学公理。 2、掌握柔性体约束、光滑接触面约束、光滑铰链约束、固定端约束和球铰链的性质。 3、熟练掌握如何计算力的投影和平面力对点的矩,掌握空间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之矩的计算方法,以及力对轴的矩与对该轴上任一点的矩之间的关系。 4、对简单的物体系统,熟练掌握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 第二章力系的简化 1、掌握力偶和力偶矩矢的概念以及力偶的性质。 2、掌握汇交力系、平行力系、力偶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 3、熟练掌握如何计算主矢和主矩;掌握力的平移定理和空间一般力系和平面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 4、掌握合力投影定理和合力矩定理。 5、掌握计算平行力系中心的方法以及利用分割法和负面积法计算物体重心。 第三章力系的平衡条件 1、了解运用空间力系(包括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平行力系和空间力偶系)的平衡条件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2、熟练掌握平面力系(包括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各种形式;熟练掌握利用平面力系平衡条件求解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3、了解静定和静不定问题的概念。 4、掌握平面静定桁架计算内力的节点法和截面法,掌握判断零力杆的方法。 第四章摩擦 1、掌握运用平衡条件求解平面物体系的考虑滑动摩擦的平衡问题。 2、了解极限摩擦定律、滑动摩擦系数、摩擦角、自锁现象、摩阻的概念。 运动学 第五章点的运动 1、掌握描述点的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弧坐标法,能求点的运动方程。 2、熟练掌握如何计算点的速度、加速度及其有关问题。 第六章刚体的基本运动

理论力学基础知识

《理论力学教程》基础知识 第一章 质点力学 1. 在求解平面曲线运动问题时,可采用平面极坐标系,常将速度矢量分解为径 向速度和横向速度,其表达式分别为:r v r =;θθ r v =;将加速度矢量分解为径向加速度和横向加速度,其表达式分别为2θ r r a r -=; θθθ r r a 2+=。 第2题图 2. 求解线约束问题,通常用内禀方程,它的优点是运动规律和约束反作用力可以分开解算,这套方程可表示为,切向:τF dt dv m =;法向:n n R F v m +=ρ2 ;副法向:b b R F +=0。 3. 试写出直角坐标系表示的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式x F x m = 、y F y m = 、z F z m = 。 4. 质点在有心力作用下,只能在垂直于动量矩J 的平面内运动,它的两个动力学特征是:(1)对力心的动量矩守恒;(2)机械能守恒。 5. 牛顿运动定律能成立的参考系,叫做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不能成立的参考 系,叫做非惯性系,为了使得牛顿运动定律在此参考系中仍然成立,则需加 上适当的惯性力。 6. 在平面自然坐标系中,切向加速度的表达式为dt dv a =τ,它是由于速度大小改变产生的;法向加速度的表达式为ρ2 v a n =,它是由于速度方向改变产生的。 7. 质心运动定理反映了质点组运动的总趋势,而质心加速度完全取决于作用在

质点组上的外力,而内力不能使质心产生加速度。 第8题图 8. 一质量为m 的小环穿在光滑抛物线状的钢丝上并由A 点向顶点O 运动,其 建立起的运动微分方程为:θsin mg dt dv m =;θρ cos 2 mg R v m -=。 注:此题答案不唯一。 第9题图 9.一物体作斜抛运动,受空气阻力为v mk R -=,若采用直角坐标系建立其在任意时刻的运动微分方程为:x x m kv dt dv m -=;y y mkv m g dt dv m --=;若采用自然坐标系建立其在任意时刻的运动微分方程为:θsin mg mkv dt dv m --=; θρc o s 2 mg v m =。 10.动量矩定义表达式为v m r J ?=,它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分量式为 ()y z z y m J x -=、()z x x z m J y -=、()x y y x m J z -=。

酶专题知识归纳与透析资料

酶 1.酶的概念的理解及实验验证设计思路 ⑴酶的概念: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⑵酶的化学本质和生理作用及其实验验证 ①酶是有机物: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 设计思路:通过对照,实验组若出现紫色,则证明待测酶溶液是蛋白质,否则不是蛋白质。同理,也可用吡咯红来鉴定酶是RNA的实验。 对照组:标准蛋白质溶液+双缩脲溶液检测→出现紫色反应; 实验组:待测酶溶液+双缩脲溶液检测→是否出现紫色。 ②酶的催化作用: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具有催化作用。 设计思路: 对照组:反应物+清水检测→反应物不被分解; 实验组:反应物+等量的相应酶溶液检测→反应物被分解。 2.酶的特性及实验验证设计思路 ⑴酶的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对其他的化学反应无催化效应。 实验设计:用同一种酶催化不同反应物的或用不同酶催化同一反应物,观察相应的反应物是否被分解。设计思路一:用同一种酶催化不同的反应物。 实验组:反应物+相应酶溶液检测→反应物被分解; 对照组:另一反应物+等量相同酶溶液检测→反应物不被分解。 设计思路二:换酶不换反应物。 实验组:反应物+相应酶溶液检测→反应物被分解; 对照组:相同反应物+等量另一种酶溶液检测→反应物不被分解。 此实验过程中要注意:①选择好检测反应物的试剂。如反应物选择淀粉和蔗糖,酶溶液为淀粉酶,验证酶的专一性,检测反应物是否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婓林试剂,不能选用碘液,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②要保证蔗糖的纯度和新鲜程度是做好实验的关键。 ⑵酶的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很高,是普通无机催化剂的107-13倍。 设计思路:通过比较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速度,证明酶的高效性 对照组:反应物+无机催化剂检测→反应物分解速度; 实验组:反应物+等量酶溶液检测→反应物分解速度。 实验中自变量是无机催化剂和酶,因变量是底物分解速度。 ⑶酶的作用条件温和: ①适宜的温度:通过比较酶在不同的温度下的催化效率, 设计思路:反应物+ t1 +酶溶液,反应物 + t2 +酶溶液,反应物+ t3 +酶溶液,……, 反应物+ t n +酶溶液检测→反应物分解的速度或存在的量 在实验步骤中要注意:a.在酶溶液和反应物混合之前,需要把两者先分别放在各自所需温度下保温一 段时间。b.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检测反应物被分解的试剂 宜选用碘液,不应该选用婓林试剂,因婓林试剂需水浴加热,而该实验中需严 格控制温度。 ②适宜的pH : 设计思路:反应物+ pH1 +酶溶液,反应物+ pH 2 +酶溶液,反应物+ pH 3 +酶溶液,…… 反应物+ pH n +酶溶液检测→反应物分解的速度或存在的量 3.与酶有关的图表、曲线解读 ⑴表示酶的高效性的曲线

理论力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理论力学》考试知识点 静力学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1、掌握平衡、刚体、力的概念以及等效力系和平衡力系,静力学公理。 2、掌握柔性体约束、光滑接触面约束、光滑铰链约束、固定端约束和球铰链的性质。 3、熟练掌握如何计算力的投影和平面力对点的矩,掌握空间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之矩的计算方法,以及力对轴的矩与对该轴上任一点的矩之间的关系。 4、对简单的物体系统,熟练掌握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 第二章力系的简化 1、掌握力偶和力偶矩矢的概念以及力偶的性质。 2、掌握汇交力系、平行力系、力偶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 3、熟练掌握如何计算主矢和主矩;掌握力的平移定理和空间一般力系和平面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 4、掌握合力投影定理和合力矩定理。 5、掌握计算平行力系中心的方法以及利用分割法和负面积法计算物体重心。 第三章力系的平衡条件 1、了解运用空间力系(包括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平行力系和空间力偶系)的平衡条件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2、熟练掌握平面力系(包括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各种形式;熟练掌握利用平面力

系平衡条件求解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3、了解静定和静不定问题的概念 4、掌握平面静定桁架计算内力的节点法和截面法,掌握判断零力杆的方法。 第四章摩擦 1、掌握运用平衡条件求解平面物体系的考虑滑动摩擦的平衡问题。 2、了解极限摩擦定律、滑动摩擦系数、摩擦角、自锁现象、摩阻的概念。 运动学 第五章点的运动 1、掌握描述点的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弧坐标法,能求点的运动方程。 2、熟练掌握如何计算点的速度、加速度及其有关问题。 第六章刚体的基本运动 1、掌握刚体平动和定轴转动的特征;掌握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方程、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掌握定轴转动刚体角速度矢量和角加速度矢量的概念以及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矢积表达式。 2、熟练掌握如何计算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第七章点的复合运动 1、掌握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理解哥氏加速度的原理。 3、熟练掌握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和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酶的研究与应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 酶的研究和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果胶酶的组成和作用。 2、理解检测酶活性的原理。(重点) 3、简述探究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最适值的实验。(重、难点) 4、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5、说明固定化细胞和固定化酶的作用和原理。(重点) 6、掌握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和利用其进行酒精发酵的方法。(重、难点) 【要点梳理】 要点一、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应用 【酶的研究和应用417460课题1:基础知识】 1、实验原理 (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中的主要成分,也是植物汁液中的主要成分。果胶可结合大量的水分,将植物细胞粘合在一起,降低植物组织的分散性。若去掉果胶,细胞壁被瓦解,就会使果泥中的植物组织块变得松散,产生更多的果汁,增加出汁率 (2)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汁澄清 (3)果胶酶催化果胶分解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4)果胶不溶于酒精,因而可用于初步鉴定果胶被分解多少 要点诠释: 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比较: 果胶酶的组成是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作用是催化果胶成为可溶性半乳糖醛酸;纤维素酶的组成是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其化学本质也是蛋白质,作用是催化纤维素成为纤维二糖,然后再成为葡萄糖。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都是复合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一类酶的总称。 2、酶的活性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 在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中,酶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通过影响酶(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分子(离子等)运动速率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高温能使酶失活。酶都有一个最适温度。 ②pH:酶分子上有许多酸性、碱性氨基酸的侧链基团,这些基团随着pH的变化可处于不同的解离状态,从而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和进一步反应,或影响酶的空间结构,进而影响酶的活性。过酸或过碱能使酶不可逆地失活。酶促反应都有一个最适酸碱度。 ③酶的抑制剂:某些物质虽然不能引起酶变性,但能使酶分子上某些必需基团(主要是酶活性中心上的一些

完整word版,理论力学动力学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知识总结 1.牛顿三定律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质点具有惯性,以其质量度量; 作用于质点的力与其加速度成比例; 作用与反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 2.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为,应用时取投影形式。 3.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1). 已知质点的运动,求作用于质点的力; (2). 已知作用于质点的力,求质点的运动。 求解第一类问题,需先求得质点的加速度;求解第二类问题,一般是积分的过程。质点的运动规律不仅决定于作用力,也与质点的运动初始条件有关,这两类的综合问题称为混合问题。 动量定理 知识点总结 1.牛顿三定律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质点具有惯性,以其质量度量; 作用于质点的力与其加速度成比例; 作用与反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 2.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为,应用时取投影形式。 3.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1). 已知质点的运动,求作用于质点的力; (2). 已知作用于质点的力,求质点的运动。

求解第一类问题,需先求得质点的加速度;求解第二类问题,一般是积分的过程。质点的运动规律不仅决定于作用力,也与质点的运动初始条件有关,这两类的综合问题称为混合问题。 常见问题 问题一在动力学中质心意义重大。质点系动量,它只取决于质点系质量及质心速度。 问题二质心加速度取决于外力主失,而与各力作用点无关,这一点需特别注意。 动量矩定理 知识点总结 1.动量矩。 质点对点O 的动量矩是矢量。 质点系对点O 的动量矩是矢量。 若z 轴通过点O ,则质点系对于z 轴的动量矩为 。 若 C 为质点系的质心,对任一点O 有。 2.动量矩定理。 对于定点O 和定轴z 有 若 C 为质心,C z 轴通过质心,有

酶的研究与应用知识讲解

酶的研究和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果胶酶的组成和作用。 2、理解检测酶活性的原理。(重点) 3、简述探究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最适值的实验。(重、难点) 4、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5、说明固定化细胞和固定化酶的作用和原理。(重点) 6、掌握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和利用其进行酒精发酵的方法。(重、难点) 【要点梳理】 要点一、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应用 【高清课堂:酶的研究和应用417460课题1:基础知识】 1、实验原理 (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中的主要成分,也是植物汁液中的主要成分。果胶可结合大量的水分,将植物细胞粘合在一起,降低植物组织的分散性。若去掉果胶,细胞壁被瓦解,就会使果泥中的植物组织块变得松散,产生更多的果汁,增加出汁率 (2)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汁澄清 (3)果胶酶催化果胶分解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4)果胶不溶于酒精,因而可用于初步鉴定果胶被分解多少 要点诠释: 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比较: 果胶酶的组成是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作用是催化果胶成为可溶性半乳糖醛酸;纤维素酶的组成是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其化学本质也是蛋白质,作用是催化纤维素成为纤维二糖,然后再成为葡萄糖。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都是复合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一类酶的总称。 2、酶的活性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 在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中,酶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通过影响酶(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分子(离子等)运动速率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高温能使酶失活。酶都有一个最适温度。 ②pH:酶分子上有许多酸性、碱性氨基酸的侧链基团,这些基团随着pH的变化可处于不同的解离状态,从而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和进一步反应,或影响酶的空间结构,进而影响酶的活性。过酸或过碱能使酶不可逆地失活。酶促反应都有一个最适酸碱度。 ③酶的抑制剂:某些物质虽然不能引起酶变性,但能使酶分子上某些必需基团(主要是酶活性中心上的一些基团)发生变化,引起酶活力下降,甚至失活,致使酶促反应速度降低。能引起这种抑制作用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 此外,底物、辅助因子、活化剂、变构剂的种类和浓度,指示剂和辅酶的种类和浓度以及酶的抑制剂等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要点诠释:①测定酶的活性,必须全面了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以确定合适的条件,来测定其最适条件和最大活性。 ②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低温和高温都抑制酶的活性,且温度过高会使酶发生不可逆变性失活。 ③强酸、强碱都会导致酶的结构发生不可逆破坏而失去活性。 ④底物浓度及用量,酶的浓度及用量,也会影响酶的活性。在实际生产中,应在最适条件下,充分发挥酶的

第三章 酶催化反应动力学

第3章酶催化反应动力学 (2学时) 主要内容: 3.1 酶催化反应速度 3.2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3.3 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3.4 其它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酶催化反应动力学也称酶促反应动力学(kinetics of enzyme-catalyzed reactions),是研究酶促反应速度以及影响此速度的各种因素的科学。在研究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酶的作用机制时,需要酶促反应动力学提供相关的实验证据;为了找到最有利的反应条件从而提高酶催化反应的效率以及了解酶在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和某些药物的作用机制等,也需要我们掌握酶促反应动力学的相关规律。因此,对于酶促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相当的实践价值。 酶的动力学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酶促反应动力学以化学动力学为基础,通过对酶促反应速度的测定来讨论诸如底物浓度、抑制剂、温度、pH和激活剂等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温度、pH及激活剂都会对酶促反应速度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酶促反应不但需要最适温度和最适pH,还要选择合适的激活剂。而且在研究酶促反应速度以及测定酶的活力时,都应选择相关酶的最适反应条件。 3.1酶催化反应速度 ?如果我们以产物生成量(或底物减少量)来对反应时间作图,便可以得到如图3-1所示的曲线图。 该曲线的斜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产物生成量的变化,因此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就是相应横坐标上时间点的反应速度。从图中的曲线可以看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斜率几乎不变,然而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曲线逐渐变平坦,相应的斜率也渐渐减小,反应速度逐渐降低,显然这时测得的反应速度不能代表真实的酶活力。 ?引起酶促反应速度随反应时间延长而降低的原因很多,如底物浓度的降低、产物浓度增加从而加速了逆反应的进行、产物对酶的抑制或激活作用以及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引起酶本身部分分子失活等等。因此在测定酶活力时,应测定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从而避免上述各种复杂因素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由于反应初速度与酶量呈线性关系,因此可以用测定反应初速度的方法来测

酶的研究和应用 知识讲解

酶的研究和应用 编稿:闫敏敏审稿:宋辰霞 【学习目标】 1、了解果胶酶的组成和作用。 2、理解检测酶活性的原理。(重点) 3、简述探究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最适值的实验。(重、难点) 4、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5、说明固定化细胞和固定化酶的作用和原理。(重点) 6、掌握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和利用其进行酒精发酵的方法。(重、难点) 【要点梳理】 要点一、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应用 【高清课堂:酶的研究和应用417460课题1:基础知识】 1、实验原理 (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中的主要成分,也是植物汁液中的主要成分。果胶可结合大量的水分,将植物细胞粘合在一起,降低植物组织的分散性。若去掉果胶,细胞壁被瓦解,就会使果泥中的植物组织块变得松散,产生更多的果汁,增加出汁率 (2)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汁澄清 (3)果胶酶催化果胶分解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4)果胶不溶于酒精,因而可用于初步鉴定果胶被分解多少 要点诠释: 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比较: 果胶酶的组成是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作用是催化果胶成为可溶性半乳糖醛酸;纤维素酶的组成是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其化学本质也是蛋白质,作用是催化纤维素成为纤维二糖,然后再成为葡萄糖。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都是复合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一类酶的总称。 2、酶的活性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 在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中,酶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通过影响酶(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分子(离子等)运动速率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高温能使酶失活。酶都有一个最适温度。 ②pH:酶分子上有许多酸性、碱性氨基酸的侧链基团,这些基团随着pH的变化可处于不同的解离状态,从而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和进一步反应,或影响酶的空间结构,进而影响酶的活性。过酸或过碱能使酶不可逆地失活。酶促反应都有一个最适酸碱度。 ③酶的抑制剂:某些物质虽然不能引起酶变性,但能使酶分子上某些必需基团(主要是酶活性中心上的一些基团)发生变化,引起酶活力下降,甚至失活,致使酶促反应速度降低。能引起这种抑制作用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 此外,底物、辅助因子、活化剂、变构剂的种类和浓度,指示剂和辅酶的种类和浓度以及酶的抑制剂等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要点诠释:①测定酶的活性,必须全面了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以确定合适的条件,来测定其最适条件和最大活性。 ②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低温和高温都抑制酶的活性,且温度过高会使酶发生不可逆变性失活。

理论力学哈工大公式定义总结

静力学知识点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本章总结 1.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条件的科学。 2.静力学公理 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公理2 二力平衡条件。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公理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公理5 刚化原理。 3.约束和约束力 限制非自由体某些位移的周围物体,称为约束。约束对非自由体施加的力称为约束力。约束力的方向与该约束所能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反。 4.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画物体受力图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即取分离体)。物体受的力分为主动力和约束力。要注意分清内力与外力,在受力图上一般只画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还要注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常见问题 问题一画受力图时,严格按约束性质画,不要凭主观想象与臆测。 平面力系 本章总结 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 ( 1 )几何法:根据力多边形法则,合力矢为 合力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 2 )解析法:合力的解析表达式为 2.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 ( 1 )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 2 )平衡的几何条件:平面汇交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 3 )平衡的解析条件(平衡方程): 3. 平面内的力对点 O 之矩是代数量,记为 一般以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或 4. 力偶和力偶矩 力偶是由等值、反向、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特殊力系。力偶没有合力,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 平面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决定于力偶矩 M 的大小和转向,即 式中正负号表示力偶的转向,一般以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力偶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偶矩,力偶矩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5. 同平面内力偶的等效定理:在同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力偶相等,则彼此等效。力偶矩是平面力偶作用的唯一度量。 6.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合力偶矩等于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即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为 7、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是力的作用线可杂乱无章分布但在同一平面内的力系。当物体(含物体系)有一几何对称平面,且力的分别关于此平面对称时,可简化为平面力系计算。还有其他情况也可按平面任意力系计算。 本章用力的平移定理对平面任意力系进行简化,得到主矢主矩的概念,并进一步对力系简化结果进行讨论;然后得出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得出平衡方程的三种形式,并用平衡方程求解一些平衡问题;介绍静定超静定问题的概念,对物体系的平衡问题进行比较多的训练;最后介绍平面简单桁架的概念和内力计算。 常见问题 问题一不要因为这一章的内容简单,就认为理论力学容易学,而造成轻视理论力学的印象,这将给后面的学习带来影响。 问题二本章一开始要掌握好单个物体的平衡问题与解题技巧,这样才能熟练掌握物体系平衡问题的解法与解题技巧。 问题三在平时做题时,要注意解题技巧的训练,能用一个方程求解的就不用两个方程,但考试时则不一定如此。 第三章空间力系 本章总结 1. 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 1 )直接投影法 ( 2 )间接投影法(图形见课本) 2. 力矩的计算 ( 1 )力对点的矩是一个定位矢量, ( 2 )力对轴的矩是一个代数量,可按下列两种方法求得: ( a ) ( b ) ( 3 )力对点的矩与力对通过该点的轴的矩的关系 3. 空间力偶及其等效定理 ( 1 )力偶矩矢 空间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决定于三个因素(力偶矩大小、力偶作用面方位及力偶的转向),它可用力偶矩矢表示, 力偶矩矢与矩心无关,是自由矢量。 ( 2 )力偶的等效定理:若两个力偶的力偶矩矢相等,则它们彼此等效。

第十章 酶动力学

第十章酶动力学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 1.从某组织提取液中提纯一种酶,最理想的是酶制品的答() ①蛋白质含量最高;②活力单位数最高; ③比活力最高;④Km值最低。 2.K m值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一般说它与酶促反应的性质和条件有关, 但与下列因素中的哪一种?答() ①底物种类;②反应温度; ③酶浓度;④pH和离子强度 3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种动力学影响?答() ①K m 增加,V max 不变;②K m 减小,V max 不变; ③K m 不变,V max 增加;④K m 和V max 都减小。 4.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属于答() ①反馈抑制;②阻遏抑制; ③竞争性抑制;④非竞争性抑制。 5.酶促反应中当底物浓度[S]<

第九章 酶促反应动力学

第九章酶促反应动力学 (一)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用反应初速度v对底物浓度[S]作图得P355 图9-6。 曲线分以下几段: (1)OA段:反应底物浓度较低时v与[S]成正比,表现为一级反应, v = k[S]。 根据酶底物中间络合物学说,酶催化反应时,首先和底物结合生成中间复合物ES,然后再生成产物P,并释放出E。 E + S = ES →P + E OA段上,底物浓度小,酶未被底物饱和,有剩余酶,反应速率取决于ES浓度,与[S]呈线性关系,v正比于[S]。 (2)AB段:反应速度不再按正比升高,表现为混合级反应。此时酶渐渐为底物饱和,[E S]慢慢增加,v也慢慢增加,为分数级反应。 (3)BC段:反应速度趋于V max,为零级反应,酶促反应表现出饱和现象。此时底物过量[S]>[E], [E]已全部转为[E S]而恒定,因此反应速率也恒定,为最大反应速率,V max为[E]所决定。 非催化反应无此饱和现象。 酶与底物形成中间复合物已得到实验证实。 (二)酶促反应力学方程式 (1)米氏方程推导 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提出并推导出表示[S]与v之间定量关系的米氏方程 V max[S] V = K m + [S] Km:米氏常数,物理意义为反应速率为最大速率V max一半时底物的浓度,单位与底物浓度同。 推导:酶促反应分两步进行。 k1k3 E + S ES →P + E k2 v = k3 [ES] 一般k3为限速步骤v = k3 [ES] …① 1.[ES] 生成速率: d[ES]/dt = k1([E] - [ES]) [S] 2.[E S]分解速率: -d[ES] / dt = k2 [ES] + k3 [ES] = (k2 + k3) [ES] 3.稳态下[ES]不变,ES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相等: k1 ([E]- [ES]) [S] = (k2+k3) [ES] 4.引入K m:令K m = k2+k3 / k1 代入K m = ([E]- [ES]) [S] / [ES] , K m [ES] = [E] [S]- [S] [ES], [ES] (K m + S) = [E] [S], [ES] = [E] [S] / K m+[S], 5.代入①式:v = k3 [ES] = k3 [E] [S] / K m + [S] …② 6.引入V max:为所有酶都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率,即此时[E]= [ES] V max = k3 [ES] = k3 [E] 代入②式:v = V max [S] / K m + [S] 米氏方程表示K m及V max已知时,v~[S]的定量关系。

酶的一般知识

酶的一般知识 最佳答案概念:酶(enzyme)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除少数RNA外几乎都是蛋白质。 酶催化作用实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酶与无机催化剂比较: 1、相同点: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本身不被消耗;2)只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3)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时间,但不改变平衡点;4)降低活化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2、不同点:即酶的特性 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更高,使得反应速率更快; 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成多肽; 3、多样性:酶的种类很多,大约有4000多种; 4、温和性:是指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35到40摄氏度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40-50摄氏度之间;细菌和真菌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差别较大,有得酶最适温度可高达70摄氏度。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4.5-6.5之间。 酶的这些性质使细胞内错综复杂的物质代谢过程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使物质代谢与正常的生理机能互相适应.若因遗传缺陷造成某个酶缺损,或其它原因造成酶的活性减弱,均可导致该酶催化的反应异常,使物质代谢紊乱,甚至发生疾病.因此酶与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酶的发现 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L.Spallanzani,1729—1799)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中,然后让鹰吞下去。过一段时间他将小笼取出,发现肉块消失了。于是,他推断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块的物质。但是什么,他不清楚。 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T.Schwann,1810—1882)从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解开胃的消化之谜。 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钠(J.B.Sumner,1887—1955)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相继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并指出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T.R.Cech,1947—)和奥特曼(S.Altman,1939—)发现少数RNA

熟读酶的应用技术实践的基础知识2012.5.16

熟读酶的应用技术实践的基础知识2012.5.16 第三章酶的应用技术实践 第一节酶的酶的制备和应用洗涤剂中常用的酶制剂 一、基础知识 (1.酶制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碱性脂肪酶;氨基酸、肽。 2.温度、酸碱度、表面活性剂;基因工程) 〖思考〗你能写出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作用示意图吗?(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 3.在本课题中,我们主要探究有关加酶洗衣粉的三个问题:一是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效果有什么不同;二是在什么温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最好,三是的洗衣粉,其洗剂效果有哪些区别。(洗涤;效果;添加不同种类的酶) 二、实验操作 1.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 (1)实验遵循的原则:实验变量为洗涤剂,设计时应遵循原则、原则,有效地控制其他变量,如水的用量、污染物的量、所用实验用布的质地大小、两种洗衣粉的用量,搅拌及洗涤时间。(对照;控制单一变量) (2)实验过程 ①取两只大烧杯并,用量筒分别量500mL蒸馏水放入其中,放入400C的水浴锅保温。(编号) ②将制好的污染布和洗衣粉(一组为和,另一组为 和)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 (普通洗衣粉、污染布;加酶洗衣粉、污染布) ③用玻璃棒同时充分搅拌时间,一段时间后搅拌可重复进行。(相同) ④经过相同的时间后观察洗涤效果。 2.探究加酶洗衣粉使用时的最适温度。 (1)在生活中,有哪些条件可以影响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呢? (水温、水量、水质、浸泡时间、洗涤时间、衣物大小、衣物质料和洗衣粉用量等) (2)在自然情况下,哪个季用加酶洗衣粉效果好呢? 春季的水(15o C)、夏季的水(35o C)、秋季的水(25o C)、冬季的水(5o C) 实验材料:复合酶洗衣粉、加油渍的白手绢4块、5℃ 15 ℃ 25 ℃ 35 ℃自来水四盆 实验过程:①将复合酶洗衣粉倒入四种温度的水中;②将带有油渍的白手帕放入水中清洗 思考:如何判断那个温度的水洗涤效果好? 我们可以在洗涤后比较污物的残留情况,如:污物已经消失、颜色变浅、面积缩小等…… (注意: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 3.不同种类的酶洗衣粉对同一污渍的洗涤效果 (1)实验原理: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所加的酶不同,而酶具有,所以对不同污渍的洗涤效果不同。(专一性) 1.普通洗衣粉中包含哪些化学成分? 提示:普通洗衣粉中通常包含有:表面活性剂、水软化剂、碱剂、漂白剂等成分,有的洗衣粉中 还含有增白剂、香精和色素,以及填充剂等。 2.在本课题中你打算使用什么方法和标准判断洗涤效果? 提示:可在洗涤后比较污物的残留状况,如:已消失、颜色变浅、面积缩小等, 3.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的洗剂效果好,可以用丝绸作为实验材料吗? 不能。因为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会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损坏衣物。 4.酶能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吗?为什么?科学家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不能,因为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物质会降低酶的活性。将基因工程生产出的酶用特殊水溶性物质 包裹起来,与洗衣粉的其它成分隔离开来。 5.为什么说加酶洗衣粉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的用量,使洗涤剂朝低磷、无磷的方向发展。 6.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阅读课本资料一、资料二,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可以知道,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水 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质料、大小及浸泡时间和洗涤的时间等。 三、课题成果评价 本课题的评价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思路清晰、科学性和操作性强; 二是实验报告是否全面,是否涵盖了本课题所要求达到的目标; 三是能否根据自己的探究成果,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份宣传板报或有关加酶洗衣 粉的使用说明材料,供家人或本校的教职员工参考。学生完成课题后,应该得出以下三方面的结 论。 1.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比较分析。 2.各种不同品牌的加酶洗衣粉对油渍、血渍和奶渍等污物的不同的洗涤效果分析。 3.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第二节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 一、基础知识 酶:优点:催化效率高,低耗能、低污染,大规模地应用于食品、化工等各个领域。 实际问题(不足):对环境条件敏感,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不能再次利用,提高了 生产成本;反应后的酶会混合在产物中,如不除去,会影响产品质量。 设想:。(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 固定化酶:优点。(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同时,固定在载体上的酶 可反复利用) 实际问题(是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才能得到的 设想:。(酶是由细胞合成的,能否将合成酶的细胞直接固定) 固定化细胞:优点。(成本低,操作更容易。对酶活性的影响更小,可催化一系列 的反应,容易回收) 不足:。(固定后的细胞中的酶与反应物不容易接近,可能导致反应效果 下降。特别是大分子物质难以自由通过细胞膜,因此,固定化细胞的应用 也受到限制。) 蛋白酶肽酶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 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 脂肪酶 脂肪甘油+脂肪酸 淀粉酶 淀粉麦芽糖

理论力学动力学知识点总结

理论力学动力学知识点总结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知识总结 1.牛顿三定律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质点具有惯性,以其质量度量; 作用于质点的力与其加速度成比例; 作用与反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 2.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为 ,应用时取投影形式。 3.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 已知质点的运动,求作用于质点的力; (1) (2). 已知作用于质点的力,求质点的运动。 求解第一类问题,需先求得质点的加速度;求解第二类问题,一般是积分的过程。质点的运动规律不仅决定于作用力,也与质点的运动初始条件有关,这两类 的综合问题称为混合问题。 动量定理 知识点总结 1.牛顿三定律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质点具有惯性,以其质量度量; 作用于质点的力与其加速度成比例;

作用与反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 2.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为 ,应用时取投影形式。 3.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1). 已知质点的运动,求作用于质点的力; (2). 已知作用于质点的力,求质点的运动。 1 求解第一类问题,需先求得质点的加速度;求解第二类问题,一般是积分的过程。质点的运动规律不仅决定于作用力,也与质点的运动初始条件有关,这两类的综合问题称为混合问题。 常见问题 问题一在动力学中质心意义重大。质点系动量,它只取决于质点系质量及质心速度。 问题二质心加速度取决于外力主失,而与各力作用点无关,这一点需特别注意。 动量矩定理 知识点总结 1.动量矩。 质点对点 O 的动量矩是矢量 。 质点系对点 O 的动量矩是矢量 若 z 轴通过点 O ,则质点系对于 z 轴的动量矩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