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汇总

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汇总
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汇总

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疾病概述】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是指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根据大体病理分为早期食管癌和中晚期食管癌;根据组织学类型主要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和食管腺癌(WHO食管癌组织学分类见附录A);根据肿瘤位置分为颈段食管癌、胸上段食管癌、胸中段食管癌、胸下段食管癌。为了便于将起源于远端食管和贲门部的肿瘤进行分类,国际抗癌联盟(UICC)建议:如肿瘤超过50%累及食管,分类为食管癌,反之分类为胃癌;如果根据肿瘤大小进行分类有困难,则根据病理类型进行分类: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分类为食管癌;病理类型为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分类为胃癌。食管癌的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公布的2009年食管癌国际分期(附录B)。

食管癌在我国以鳞状细胞癌为主(80%以上),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世界的50%。我国食管癌高发于河南、山东、江苏、广西等,有明显的地区差异。食管癌好发于45岁以上男性,有肿瘤家族史或有食管癌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为高危人群,致病因素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吸烟、重度饮酒,进食速度快,进食烫热食物,进食含亚硝胺或其前体物、含某些霉菌或其毒素的食物。

食管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电子胃镜、上消化道造影或胸部CT 检查,B超、彩超检查、MRI、PET等可用于肿瘤远处转移的诊断。确诊食管癌需食管或食管外病变(锁骨上淋巴结、皮肤结节)的病理学诊断。食管癌须与食管良性狭窄、食管憩室、食管结核、食管良性肿瘤、贲门痉挛、以及功能性吞咽困难、重症肌无力、食管功能性痉挛、食管外压迫等相鉴别。

【治疗程序】

【治疗方案】

(一)治疗原则

临床上应采取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由胸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共同研究和(或)讨论,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最大幅度地根治、控制肿瘤和提高治愈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对拟行放、化疗的病人,应做Karnofsky 或ECOG评分(附录C)。

(二)手术治疗

食管癌手术治疗包括内镜下粘膜切除术、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和经胸食管癌切除术。

1.手术治疗原则

(1)根据诊断要求完成必要的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对食管癌进行c-TNM分期(急诊手术除外)。

(2)根据患者c-TNM分期、肿瘤的部位、合并症以及术者的技术能力,由胸外科外科医师来决定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和制订手术方案。

(3)尽量做到肿瘤和区域淋巴结的完全性切除,应最少切除15个淋巴结,

并标明位置送病理学检查,以进行准确的分期。目前常用二野淋巴结清扫,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开展三野淋巴结清扫的研究。

(4)胃是最常替代食管的器官,其他可以选择的器官有结肠和空肠。

2.手术适应证

(1)UICC/AJCC分期(2002)中的0-Ⅱ期,Ⅲ期中的T3N1M0,侵及心包、胸膜和膈肌的T4病变,ⅣA期中远端食管癌病变伴可切除的腹腔淋巴结(淋巴结未累及腹腔动脉干、主动脉或其他大血管),即UICC分期(2009)0-ⅢB期和部分ⅢC期(T4a,N1-2,M0)。

(2)食管癌放疗后复发,无远处转移,一般情况能耐受手术者。

3.手术禁忌证

(1)UICC/AJCC分期(2002)中T4病变,侵犯心脏、大血管、气管和邻近器官如肝、胰腺、肺和脾等;ⅣA期中不可切除的腹腔淋巴结转移,累及腹腔干动脉、主动脉等;以及有远处转移食管癌患者;即UICC分期(2009)Ⅳ期和部分ⅢC期(T4b,任何N,M0)。

(2)心肺功能差或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系统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三)放射治疗

食管癌放疗包括根治性放疗、同步放化疗、姑息性放疗、术前和术后放疗等。

1.放射治疗原则

(1)应在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共同研究和(或)讨论后决定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方案。

(2)除急诊情况外,应在治疗前完成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全面的治疗计划。术后放疗设计应参考患者手术病理报告和手术记录。

(3)注意对肺、肾、肺、心脏和脊髓的保护,避免严重放射性损伤。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及急性食管炎参照RTOG分级标准(附录E)。对于可能治愈的患者,治疗休息期间应予以细心的监测和积极的支持治疗。

(4)同步放化疗时剂量为50~50.4Gy(1.8~2Gy/天),单纯放疗国内习惯使用剂量为60~70Gy/6~7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用CT机来进行放疗计划的设计、确认和实施的目前较先进的一种放疗技术。

2.放射治疗效果

放射治疗的疗效评价参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或RECIST疗效评价标准(附录D)。

(四)化学治疗

食管癌化疗包括姑息性化疗、新辅助化疗(术前)、辅助化疗(术后)。

1. 化学治疗原则

(1)必须掌握临床适应证。

(2)必须强调治疗方案的规范化和个体化。

2. 化学治疗效果

化学治疗的疗效评价参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或RECIST疗效评价标准(附录D)。

3.常用方案

(1)食管鳞癌:最常用的化疗方案是DDP+5Fu(顺铂加氟尿嘧啶),其他可选择的有:DDP+irinotecan(顺铂加伊立替康)、DDP+ TXT(顺铂加多西紫杉醇)、DDP+ PTX(顺铂加紫杉醇)、Oxaliplatin+5Fu(奥沙利铂加氟尿嘧啶)。

(2)食管腺癌:常用的方案是ECF方案(表阿霉素加顺铂加氟尿嘧啶)。

(五)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治疗原则

1.轻度和中度不典型增生

轻度不典型增生可随诊。中度不典型病变可采用氩离子束凝固术(APC)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等。

2.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和粘膜内癌

重度不典型增生可采用EMR处理;原位癌及黏膜内癌必须采用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条件不具备者,转上级医院。

(六)食管癌分期治疗模式

食管癌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见表1)。对食管癌的治疗应在分期后由外科、放射治疗科、化疗科等多科会诊后提出治疗方案。以下采用的是UICC/AJCC分期(2002),并结合UICC分期(2009)。

表1 可完全性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治疗方案

鳞癌腺癌

T1aN0M0 EMR或完全性切除术

T1b-2N0M0 完全性切除术

T3N0M0 完全性切除术完全性切除术+辅助放化疗(含氟嘧啶)

T1-3N1M0

完全性切除术+辅助放疗完全性切除术+辅助放化疗(含氟嘧啶)T4aN0-1M0

R1、R2 完全性切除术+辅助放化疗(含氟嘧啶)

1.Ⅰ期(T1N0M0)即UICC分期(2009)ⅠA期。首选手术治疗。如心肺

功能差或不愿手术者,可行根治性放疗。完全性切除的Ⅰ期食管癌,术后不行辅

助放疗或化疗。内镜下粘膜切除仅限于粘膜癌,而粘膜下癌应该行标准食管癌切

除术。

2.Ⅱ期(T2-3N0M0、T1-2N1M0)即UICC分期(2009)ⅠB期、Ⅱ期和

部分ⅢA期。首选手术治疗。如心肺功能差或不愿手术者,可行根治性放疗。完

全性切除的T2-3N0M0食管鳞癌,术后不行辅助放疗或化疗;对于完全性切除的

T1-2N1M0食管鳞癌,术后行辅助放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不推荐术后化疗。对

于完全性切除的T2N0M0食管腺癌,术后不行辅助放疗或化疗;对于完全性切

除的T3N0M0和T1-2N1M0食管腺癌,可以选择含氟嘧啶方案的术后放化疗。

对于R1、R2的病人,选择含氟嘧啶方案的术后放化疗。

3.Ⅲ期(T3N1M0、T4N0-1M0)即UICC分期(2009)ⅢA期、ⅢB期和

部分ⅢC期。对于T3N1M0和部分T4N0-1M0(侵及心包、膈肌和胸膜)病人,

首选手术治疗。对于以上Ⅲ期患者,术后行辅助放疗可能提高5年生存率。对于

完全性切除的食管鳞癌,不推荐术后化疗。对于完全性切除的食管腺癌,可以选

择含氟嘧啶方案的术后辅助放化疗。对于R1、R2的病人,选择含氟嘧啶方案的

术后放化疗。

对于术前检查发现肿瘤外侵明显,外科手术不易彻底切除的食管癌,通过术

前放疗可以增加切除率,但术前放疗并不能改善生存率。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开展

新辅助放化疗的研究。

对于不能手术的Ⅲ期患者,目前的标准治疗是同步放化疗。

4.Ⅳ期(任何T,任何N,M1a-1b)即UICC分期(2009)部分ⅢC期和Ⅳ期。以姑息治疗为主要手段,对于一般状况较好者(ECOG评分≤2或Karnofsky 评分≥60%),可加用加化疗,治疗目的为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姑息治疗主要包括内镜治疗(包括食管扩张、食管支架等治疗)和止痛对症治疗。

【疗效观察与随访】

所有病人应终生随诊。对于无症状的食管癌病人,第1年内每4个月1次,第2~3年每6个月1次,此后每年1次;随诊内容包括病史和体检,根据临床情况决定是否行血液常规、血液生化、内镜和影像学检查;对于接受内镜下粘膜切除(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的病人,第1年内每3个月1次,此后每年1次;随诊内容包括病史、体检和内镜,其他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行血液常规、血液生化和影像学检查。

【指南解析】

传统的食管癌根治术以左胸第六或第七肋间进胸,胃代食管弓下或弓上吻合术。近年来经右胸和上腹正中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已愈来愈多地应用于临床。比较起来,经典的左胸术式存在淋巴结清扫不彻底和需过主动脉弓的风险,特别是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和腹腔干、肝总动脉的淋巴结无法清扫。经右胸和上腹正中切口(Ivor-Lewis术)手术可完全清扫两野(胸、腹)淋巴结,且膈肌的完整性得以保留,术后呼吸功能影响小。

管状胃(Gastric Tube)技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将胃裁成4-6cm管状,一方面可充分延长胃的长度,足够做到咽部吻合;另一方面胸胃症状轻,对呼吸影响小。但其费用高,同时存在胃残段出血、残胃瘘的可能,增加了手术风险,有条件的医院推荐开展。

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是食管外科的发展趋势,包括胸腔镜下游离食管及清扫胸部淋巴结、颈腹开放、食管胃颈吻合,或胸腹腔镜联合、颈部开放吻合。该术式创伤小,淋巴结清扫可以达到开放同样的疗效,但该术式技术含量高,设备要求高,建议在有条件的三级医院开展。

附录A

WHO食管癌组织学分类(2000)

上皮性肿瘤Epithelial tumours

鳞状细胞乳头状瘤Squamous cell papilloma

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鳞状上皮Squamous

腺上皮(腺瘤)Glandular(adenoma)

癌Carcinoma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疣状(鳞状细胞)癌Verrucous (squamous)carconoma

基底鳞状细胞癌Basal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spindle cell (squamous)carconoma 腺癌Adenocarcinoma

腺鳞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

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其他Others

类癌Carcinoid tumor

非上皮性肿瘤腺癌Non-epithelial tumors

平滑肌瘤Leiomyoma

脂肪瘤Lipoma

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良性benign

不确定,恶性倾向uncertain malignant potential

恶性malignant

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

Kaposi肉瘤Kaposi sarcoma 8052/0

8070/3 8051/3 8083/3 8074/3 8140/3 8560/3 8430/3 8200/3 8041/3 8020/3

8240/3

8890/0 8850/0 9580/0 8936/1 8936/0 8936/1 8936/3 8890/3 8900/3 0140/3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

其他others

继发性肿瘤

附录B

食管癌的分期(UICC/AJCC 2009)

B.1食管癌TNM分期中T、N、M的定义(UICC/AJCC 2009)

B.1.1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不能评估

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 原位癌/重度不典型增生。

T1 肿瘤侵及粘膜层或粘膜下层

T1a 肿瘤侵及粘膜层

T1b 肿瘤侵及粘膜下层

T2 肿瘤侵及肌层

T3 肿瘤侵及食管纤维膜

T4 肿瘤侵及邻近结构

T4a 肿瘤侵及胸膜、心包、膈肌或邻近腹膜

T4b 肿瘤侵及邻近结构如主动脉、锥体或气管

B.1.2区域淋巴结(N)

NX 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1~2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2 3~6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3 多于6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B.1.3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不能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B.2食管癌的TNM分期(UICC/AJCC 2009)

食管癌TNM分期(UICC 2009)分期TNM

IA IB IIA IIB IIIA IIIB IIIC IV

T1, N0, M0

T2, N0, M0

T3, N0, M0

T1-2, N1, M0

T4a, N0, M0 T3, N1, M0 T1-2, N2, M0

T3, N2, M0

T4a, N1-2, M0 T4b,任何N0, M0 任何T, N3, M0

任何T,任何N, M1

与UICC分期不同,AJCC分期对食管鳞状细胞癌和食管胃连接部癌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EGJ)分别进行分期,并结合了组织学分级和(或)部位。

食管鳞状细胞癌TNM分期(AJCC 2009)

分期TNM 组织学分级部位

IA IB

IIA

IIB

IIIA IIIB IIIC

IV T1, N0, M0

T1, N0, M0

T2-3, N0, M0

T2-3, N0, M0

T2-3, N0, M0

T2-3, N0, M0

T1-2, N1, M0

T4a, N0, M0 T3, N1, M0 T1-2, N2, M0

T3, N2, M0

T4a, N1-2, M0 T4b,任何N0, M0

任何T, 3N, M0

任何T,任何N, M1

高分化

中-低分化

高分化

高分化

中-低分化

中-低分化

任何分化

任何分化

任何分化

任何分化

任何分化

任何分化

任何部位

任何部位

下段食管

上、中段食管

下段食管

上、中段食管

任何部位

任何部位

任何部位

任何部位

任何部位

任何部位

食管胃连接部癌TNM分期(AJCC 2009)

分期TNM 组织学分级IA T1, N0, M0 高-中分化

IB T1, N0, M0 低分化T2, N0, M0 高-中分化

IIA T2, N0, M0 低分化IIB T3, N0, M0 T1-2, N1, M0 任何分化IIIA T4a, N0, M0 T3, N1, M0 T1-2, N2, M0 任何分化IIIB T3, N2, M0 任何分化IIIC T4a, N1-2, M0 T4b,任何N0, M0 任何T, 3N, M0 任何分化IV 任何T,任何N, M1 任何分化附录C

病人状况评分

C.1Karnofsky评分(KPS,百分法)

评分见下表:

表1 Karnofsky评分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正常,无症状和体征,无疾病证据

能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和体征

勉强可进行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或体征

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生活或工作

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尔需要别人帮助,不能从事正常工作需要一定帮助和护理,以及给与药物治疗

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照顾和治疗

生活严重不能自理,有住院指征,尚不到病重

病重,完全失去自理能力,需要住院和积极的支持治疗

重危,临近死亡

死亡

C.2Zubrod-ECOG-WHO 评分(ZPS,5分法)

评分见下表

表2 Zubrod-ECOG-WHO

0 1 2 3 4 5 正常活动

症轻状,生活自理,能从事轻体力活动

能耐受肿瘤的症状,生活自理,但白天卧床时间不超过50%

肿瘤症状严重,白天卧床时间超过50%,但还能起床站立,部分生活自理

病重卧床不起

死亡

附录D

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疗效判定标准

D.1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981):

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超过1个月。

部分缓解(PR),肿瘤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缩小达50%,其他病变无增大,持续超过1个月。

病变稳定(SD),病变两径乘积缩小不超过50%,增大不超过25%,持续超过1个月。

病变进展(PD),病变两径乘积增大超过25%。

D.2RECIST疗效评价标准(2000):

D.2.1靶病灶的评价

完全缓解(CR),所有靶病灶消失。

部分缓解(PR),靶病灶最长径之和与基线状态比较,至少减少30%。

病变进展(PD),靶病灶最长径之和与治疗开始之后所记录到的最小的靶病灶最长径之和比较,增加20%,或者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

病变稳定(SD),介于部分缓解和疾病进展之间。

D.2.2非靶病灶的评价

完全缓解(CR),所有非靶病灶消失和肿瘤标志物恢复正常。

未完全缓解/稳定(IR/SD),存在一个或多个非靶病灶和/或肿瘤标志物持续

高于正常值。

病变进展(PD),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和/或已有的非靶病灶明确进展。

D.3最佳总疗效的评价

最佳总疗效的评价是指从治疗开始到疾病进展或复发之间所测量到的最小值。通常,病人最好疗效的分类由病灶测量和确认组成。

附录E

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和急性食管炎分级标准

E.1急性放射性肺损伤RTOG分级标准:

0级:无变化。

1级:轻度干咳或劳累时呼吸困难。

2级:持续咳嗽需麻醉性止咳药/稍活动即呼吸困难,但休息时无呼吸困难。

3级:重度咳嗽,对麻醉性止咳药无效,或休息时呼吸困难/临床或影像有急性放射性肺炎的证据/间断吸氧或可能需类固醇治疗。

4级:严重呼吸功能不全/持续吸氧或辅助通气治疗。

5级:致命性。

E.2 急性食管炎诊断RTOG标准

0级:无变化。

1级:轻度吞咽困难,需要表面麻醉或止痛剂或软食。

2级:中度吞咽困难,需要麻醉剂或流食。

3级:重度吞咽困难,或脱水,或体重减轻15%需要管饲饮食。

4级:完全梗阻、溃疡或穿孔。

5级:致命性。

附录F

食管癌的分期(UICC 2002)

F1.食管癌TNM分期中T、N、M的定义(UICC 2002)

F.1.1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不能评估

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 原位癌

T1 肿瘤侵及粘膜层或粘膜下层

T2 肿瘤侵及肌层

T3肿瘤侵及食管纤维膜

T4肿瘤侵及邻近结构

F.1.2区域淋巴结(N)

NX 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区域淋巴结转移

F.1.3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不能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对于食管胸下段肿瘤

M1a 腹腔淋巴结转移

M1b 其他远隔转移

对于食管胸上段肿瘤

M1a 颈部淋巴结转移

M1b 其他远隔转移

对于食管胸中段肿瘤

M1a 未明确

M1b 非区域淋巴结或远隔转移

F.2食管癌的国际TNM分期(UICC 2002)

表5 食管癌国际TNM分期分期TNM

0 I IIA Tis, N0, M0

T1, N0, M0

T2, N0, M0 T3, N0, M0

IIB III IVA IVB T1, N1, M0 T2, N1, M0

T3,N1,M0 T4,任何N0, M0 任何T,任何N, M1a

任何T,任何N, M1b

食管癌护理常规(建议收藏)

食管癌护理常规 【定义】发生于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食道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 一。 【观察要点】1、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出现:对病人疼痛的性质、体温、脉搏、血压等的变化情况要认真记录,密切观察有无异常,是否有进食、进水呛咳现象,病人有无食管穿孔、出血的有利依据,出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尽快 做好抢救治疗工作。.。..。.文档交流2、密切观察食管的反应:食管反应是食管癌病人进行放疗时最常发生的一种副反应。大部分病人在照射治疗1—2周时,常出现轻重不一的放射性食管炎。由于食管黏膜的充血、水肿,临床表现为已经出现的吞咽困难逐渐加重或进食疼痛.严重影响饮食的摄入。......文档交流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2、注意视察各种并发症的先兆症状,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 3、常见并发症包括食管穿孔、呕血、吸入性肺炎、电解质紊乱。 4、提供可口的、不油腻的、高营养的、易于咀嚼的食物,如鱼、蛋.注意少量多餐,当病人感恶心、呕吐时,暂停进食。预防性使用止吐药,观察药物疗效。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湿润、清洁,以增进食欲。。。...。文档交流 5、进餐时,让病人采取半卧位或坐位,以利吞咽。 6、病人进餐时,给病人充分的咀嚼、吞咽时间,喂饭速度不要快.

7、遵医嘱给予肠道外营养,如静滴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 8、每周监测体重。 【健康教育】 1、心理护理加强情绪护理,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恐惧、抑郁、颓丧等心理,耐心做好治疗解释工作。如有脱发者,可配置发套,尽量使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处于最佳身心状态。..。.。.文档交流 2、营养和饮食 适量补充维生素。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健康,加强人体免疫能力,食道癌的护理包括因此适量补充维生素是很必要的,术后,患者可以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都属于食道癌的饮食.还可以多吃些富含蛋白质饮食。其中,瘦肉、蛋类、豆类、奶类都含有各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可以加强身体机能,尽早恢复健康。。。.。。.文档交流 3、用药护理 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化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反应,定期复查血象。 4、心理健康 医护人员深入病房,了解各个病人的不同思想情况,针对所表现的问题,做细致的工作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保持病室的安静和环境优美,轻重病人在条件允许下分别安置,以免病人触景生情。理解和同情病人,观察病人的情绪和行为,依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加以安慰和开导,消除其心理障碍,对病人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予以详细解答,并帮助其解决一些具体困难。此时病人若表现出一些积极反应,则预示着心理

食管癌健康教育

食管癌 【教育评估】 1、身心状况评估病人吞咽食物时胸骨后烧灼状或针刺样疼痛、进行性吞咽困难、 胸背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况、焦虑、恐惧的程度、家属关心程度及经济状况。 2、学习需求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学习能力及对食管癌的认识程度,是否了解疾病的 基本知识、是否掌握手术前后的配合及服药注意事项,是否掌握自我护理技能。 【与教育有关的护理诊断/问题】 1、营养失调进行性吞咽困难,摄入量不足,咽痛 2、疼痛癌肿糜烂、溃疡、食管炎、纵隔被癌细胞侵犯 3、活动无耐力疼痛、营养不良、恶病质 4、预感性悲哀疾病晚期,对治疗失去信心、预感绝望,对生活失去兴趣 5、家庭运作改变与家庭成员角色能力改变、病人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有关 【教育目标】 教育对象能够: 1、讲述食管癌及其治疗护理的方法。 2、配合治疗及护理。 3、家庭成员能保持互相支持的功能系统,必要时寻求适当的外界资源。 4、加强营养。 5、减少或不发生术后并发症。 【教育内容】 1、疾病简介食管癌示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2%。发 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食管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炎症与创伤,遗传因素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食管癌的治疗应该示采用手术、放化疗、中医药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 2、心理指导 ⑴术前指导病人有进行性吞咽困难,日益消瘦,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差,对治疗缺 乏信心,同时对手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因此,应针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解释、安慰和鼓励,建立充分信赖的护患关系,使病人认识到手术是彻底的治疗方法,使其乐于接受手术。 ⑵术后指导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消除紧张、恐惧、抑郁、颓丧等心理,耐心做 好治疗解释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给予适当的镇静剂。耐心向病人解释各种管道的重要性。 3、饮食指导 ⑴术前指导:尚能进食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 能进食者,静脉补充水分、电解质及热量。低蛋白血症的病人,应输血或血浆蛋白给予纠正。 ⑵术后指导:食管缺乏浆膜层,故吻合口愈合较慢,术后应严格禁食和禁水3~5天;禁 食期间,每日由静脉补液,放置十二指肠滴液管者,待肠蠕动恢复后,经导管滴入营养

颈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颈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中分类号〕R730.56;R7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8664(2000)03-58-01 颈段食管癌由于其位置特殊,切除困难,以往多采用放射治疗,五年生存率较低。我院于1992年5月至1998年5月手术治疗颈段食管癌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7例,女性6例,男女之比为2.38∶1。年龄49~72岁,中位年龄64岁。本组病例均可进软食或半流质食物,经胃镜及食管钡餐造影检查确诊,病变部位按1987年UICC制订的标准,肿瘤主体均在食管颈段,病变长度1.5~5cm。其中1.5~3.0cm者18例,3.5~5cm者5例。食管无明显狭窄及周围软组织影,临床诊断TNM分期为Ⅰ~Ⅱ期病例。病理类型均为鳞状细胞癌。 术式及并发症采用左颈左胸后外侧切口15例,左颈右胸前外侧上腹正中切口6例,左颈上腹正中切口(食管内翻拔脱术)4例,均以胃代食管,手术切除率100%。术后并发颈部吻合口瘘6例,心律失常4例,呼吸功能不全2例,胸部切口感染1例,均治愈,无手术死亡。 随访结果本组病人随访至1998年10月,一年生存率为87.4%(20/23),三年生存率为71.5%(12/16),五年生存率为60%(3/5),失访者列入死亡统计。 讨论:一、颈段食管癌指原发于食管入口至胸骨上缘间的癌瘤。颈部食管毗邻气管、颈总动脉、颈内静脉、锁骨下动静脉、喉返神经、迷走神经等重要脏器组织,癌易侵及,且由于解剖部位特殊,暴露困难,外科手术治疗的难度和风险均较大,以往多采用单纯放射治疗,其五年生存率约9~18%。还可出现放疗后食管狭窄、气管食管瘘等严重并发症,使人们去努力争取切除原发灶,以达到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目的。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是治疗颈段食管癌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手术不仅可切除原发癌灶,还可清除颈部、食管上段旁及纵隔转移淋巴结,有利于彻底根治及预防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手术开始时先沿左胸锁乳突肌前缘作颈部切口,上至环状软骨,下达胸骨上窝,较一般胸段食管癌的颈部切口要长些,以利于清扫局部淋巴结,探查游离颈段食管,估计肿瘤能够切除时,依肿瘤的侧方位置再经左侧或右侧切口进胸,沿胸上段食管周围向上钝性分离,与颈部切口会师。对高龄、体弱及合并呼吸、循环系统严重疾病估计不能耐受开胸者,则可行颈腹部切口食管内翻拔脱术。本组23例中,经左胸食管癌切除12例,经右胸食管癌切除9例,食管内翻拔脱术5例,手术切除率达100%。三、因中晚期食管癌常有较广泛的粘膜下癌侵及,根据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原则,切除范围应超过肿瘤边缘5cm以上,这在颈段食管癌的病人则难以达到,故难免上残端癌残留。本组有4例上切缘有癌组织侵及。对此病例,行术后放疗,依然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四、本组颈段食管癌切除术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高,达26.1%,可能与食管全切或次

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新进展(完整版)

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新进展(完整版) 食管癌是全球发病率第八位的癌症,我国食管癌新发和死亡病例占全球一半以上,食管鳞癌约占我国食管癌的90%,其发生与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晚期食管癌预后很差,5年存活率仅为18.8%。随着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免疫抑制环境,促进肿瘤细胞逃逸。针对PD-1/PD-L1通路的单克隆抗体在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膀胱癌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疗效。随着KEYNOTE-181研究结果的公布,确立了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二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地位,抗CTLA-4及抗PD-1/PD-L1药物在食管癌中适应证为经一种及以上全身治疗、PD-L1 CPS≥10的复发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因此,免疫治疗有望为晚期食管鳞癌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文对食管鳞癌的免疫治疗做一综合性描述。 0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机制 T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相互作用,T细胞免疫应答受T细胞中活化信号和抑制信号之间的平衡调节。有研究显示两种免疫应答受体在T细胞上表达,分别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CTLA-4是T细胞表面表达一类共刺激分子,作用是抵抗并抑制CD28,CD28是一种活化的T细胞共刺激受体,从根本上调节T细胞活化的诱导阶段。尽管CD28传导可大大增强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并导

致T细胞被激活,但CTLA-4抑制CD28的活性,导致肿瘤特异性T细胞失活。抗CTLA-4药物的作用是竞争性地结合CTLA-4受体,解除CD28的抑制,激发肿瘤特异性T细胞活性,进而达到抗肿瘤效果。PD-1是一种来自CD28家族的抑制性受体,其在各种免疫细胞上表达,包括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单核细胞和B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是目前唯一已知的PD-1配体,据报道,PD-L1配体主要在肿瘤细胞表面和肿瘤微环境中过表达,T细胞膜上的PD-1受体与肿瘤细胞上的PD-L1配体结合,可激活PD-1/PD-L1通路,从而阻止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作用,达到免疫逃逸。因此,使用PD-1/PD-L1的抗体阻断该信号通路,可恢复抗肿瘤T细胞的功能,改善免疫抑制,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 02食管鳞癌的抗CTLA-4治疗 2.1替西木单抗(Tremelimumab) 它是一种抗CTLA-4单克隆IgG2抗体,已在包括恶性黑色素瘤、肝癌、肠癌和恶性间皮瘤在内的多种肿瘤中进行了评估,对晚期胃及食管腺癌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在一项单中心、非随机II期临床试验中报告了替西木单抗治疗胃及食管腺癌的数据。该研究纳入标准为至少接受了一种铂类化学疗法后失败的患者,共有18位患者参加了该研究。受试者每3个月接受一次替西木单抗治疗,并每3个月评估疗效,直到疾病进展。结果显示,1例患者部分缓解(PR),4例患者稳定(SD),其余患者为进展,中位OS为4.8个月,客观缓解率为5%。虽然替西木单抗在具有部分缓解

食管癌病人的健康指导

食管癌病人的健康指导 一?疾病特点 1.食管癌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肿瘤.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食管癌的人群分布于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地理?生活环境?饮食习惯?遗传易感性等有一定的关系. 2.引起食管癌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化学物质:如长期进食含亚硝胺量较高的食物. (2)生物因素:如某些真菌有致癌作用,有些真菌能促使亚硝胺及其前提形成. (3)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钼?铁?锌?氟?硒等. (4)缺乏维生素:如维生素A?B?C. (5)烟?酒?热食热饮?口腔不洁等因素;如长期饮烈性酒?嗜好吸烟/食物过硬?过热?进食过快?炎症?创伤或口腔不洁等对局部黏膜的慢性刺激引起癌变. (6)遗传易感因素. 3.中段食管癌较多见,下段次之,上段较少.其转移方式主要是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较晚. 4.食管癌早期为吞咽困难,可出现咽下食物梗阻感,胸骨或针刺样疼痛食管内异物感. 5.食管癌中晚期临床上最典型的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先是难以咽下干硬食物,继而半流质?流质,最后可滴水不进并频繁呕吐黏液.病人逐渐脱水?营养不良?消瘦.持续性胸痛或背痛常提示癌肿已侵入

食管临近组织.癌肿侵犯喉返神经,可产生声音嘶哑,侵入主动脉,可致大呕血,侵入气管,可形成食管气管瘘.高度阻塞可致食物返流入呼吸道,引起进食时呛咳或肺部感染. 6.食道癌晚期病人出现恶病质,表现为极度消瘦和衰竭,查体时发现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肝肿块?腹水?胸水,提示食管癌远处转移. 二?辅助性检查及治疗知识 1.食道癌的诊断辅助检查有:食管吞钡X线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食管镜检测?放射性核素磷检查?CT检查.另外,内镜超声检查(EUS)在国内已起步,对事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已有独到之处. 2.食管癌强调早期发现?在其诊断和早期治疗.其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化学疗法和综合疗法.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射?化学药物等综合治疗. 3.外科手术疗法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若全身情况良好,有较好的心肺功能储备,无明显处转移征象病人,应考虑手术治疗. 4.对晚期食管癌,不能根治或放射治疗?进食有困难者?可做姑息性见状手术,如事关强内置管术?食管胃转流吻合术?食管结肠吻合术或胃造瘘术等,以达到改善营养?延长生命的目的. 5.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 三?健康教育规范 (一)?术前健康教育 1.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实施耐心的心理疏导,以增加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向病人说明手术治疗的必

食管癌术后饮食原则

食管癌术后饮食原则 食管癌最常见的是鳞状上皮细胞癌,多数发生在70岁左右,在世界各地其发病率有很大不同,得了食管癌很多人会选择手术治疗,所以食管癌术后饮食就是您必须了解的。 手术后需禁饮食,一般3~4天后,肠蠕动恢复,拔除胃管,第五天可进无渣流质饮食。以水为主,每次50毫升,每2小时一次。第六天进流质饮食,以米汁主,每3小时一次,每次100毫升。第七天以鸡蛋汤,稀饭为主,每次200毫升。每4小时一次。一般于术后第十二天进半流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具体遵循以下原则: 1、食管癌术后饮食应细嚼慢咽 食管癌术后患者一般均有吞咽困难的症状,因此在饮食上要注意细嚼慢咽、荤素兼备的餐饮方式,纠正进食过快、过热、过硬、过粗等不良习惯;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和微量元素钼、锌、铜等的供应;不食霉菌污染的食物以及霉变、腐败的食物;戒烟、忌烈性酒。 2、食管癌术后饮食初期应以流质、半流质饮食为主 食管癌术后初期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吸收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阶段可稍长一段时间,不要急于过渡到普食,手术后的食管不同于正常时期的食管,不易食用过冷过硬或过烫等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免刺激食管引起痉挛,另外更要注意饮食卫生。手术后可选择少量多餐制,合理膳食。

3、食管癌术后饮食康复期应尽量扩大饮食范围 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康复期间,基本进入正常的饮食阶段,可尽量扩大患者的饮食范围,在饮食上患者可以粥膳调理,如薏苡仁粥、红枣糯米莲子桂圆杞子粥等。适当多进食酸奶、蛋类、豆制品等。食欲不振者,可食用新鲜山楂、鲜石榴,也可以橘皮、生姜、鸡肫等配餐煨汤,以增进食欲。凡未特殊强调不能进食的食物外均可食用,并可指导病人做一些适当的体力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利于消化吸收,防止便秘。 肺癌早期有哪些症状? 答:肺癌早期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往往没有没有任何症状,随着肿瘤的增大,可出现刺激性咳嗽、脓痰;痰中带血或继续少量咯血;胸闷、哮喘、气促、发热和胸痛等症状。 食管癌、贲门癌早期有哪些症状? 答:食管癌、贲门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偶有吞咽食物哽噎、停滞或异物感,胸骨后闷胀或疼痛。后出现局限性吞咽困难,先是进干食困难,继之半流质,最后流质及唾液亦不能咽下,严重时可有食物反吐。 胸外科常规健康教育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9日点击数:401 次字体:小大 一、手术前健康教育 1、入院宣教 病人入院后,护士主动热情地接待病人并向病人或家属介绍管床医生护士、病房环境、住院需知、病人作息时间、陪床制度、探

食道癌健康教育

肿瘤科健康教育模板(试行)、食道癌癌

是发现与诊断食管癌首选方法。可直接观察病灶的形态,并可 在直视下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定诊断。内镜下食管黏膜染色 法有助于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用甲苯胺蓝染色,食管黏膜不 着色,但癌组织可染成蓝色;用 Lugol 碘液,正常鳞状细胞因含糖 原而着棕褐色,病变黏膜则不着色。 食管X 线检查 早期食管癌X 线钡餐造影的征象有: 黏膜皱襞增粗,迂曲及中断; 食管边缘毛刺状; 小充盈缺损与小龛影; 局限性管壁僵硬或有钡剂滞留。中晚期病例可见病变处管腔不 规则狭窄、充盈缺损、管壁蠕动消失、黏膜紊乱、软组织影以及腔 内型的巨大充盈缺损。 食管CI'扫描检查 可清晰显示食管与邻近纵隔器官的关系。 如食管壁厚度〉5mm 与周围器官分界模糊,表示有食管病变存在。CT 有助于制定外科手 术方式,放疗的靶区及放疗计划。但 CT 扫描难以发现早期食管癌。 超声内镜 能准确判断食管癌的壁内浸润深度、异常肿大的淋巴结以及明 确肿瘤对周围器官的浸润情况。对肿瘤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 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本病的根治关键在于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包括手 术、放疗、化疗、内镜下治疗和综合治疗。 1. 手术治疗 我国食管外科手术切除率已达 80%?90%,术后5年存活率已达 30%以上,而早期切除常可达到根治效果。 2. 放射治疗 主要适用于手术难度大的上段食管癌和不能切除的中、下段食管 癌。上段食管癌放疗效果不亚于手术,故放疗作为首选。60钻治疗 的适宜剂量为30?40Gy( 3000?4000rad )。手术前放疗可使癌块缩 小,提高切除率和存活 率。 3. 化疗 一般用于食管癌切除术后,选用药物参阅本篇第六章。单独用化疗 效果很差。为提高疗效,以顺铂配平阳霉素(或博来霉素) 、氟尿治疗措施 及用药

食管癌患者健康教育

食管癌患者健康教育 一、疾病知识 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的癌瘤,主要包括鳞癌、腺癌、未分化小细胞癌、癌肉瘤等。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进食时偶有梗阻感或呃逆,咽部干燥,有紧束感或食管内有异物感,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严重者滴水不进并频繁呕吐粘液,脱水明显,晚期可出现消瘦、贫血、营养不良、恶液质。确诊后根据病程长短、病变性质,可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或综合治疗。 二、饮食 宜少食多餐,由稀到干,细嚼慢咽,逐渐增加食量.防止进食过多,速度过快,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微量元素的清淡饮食食物,避免生,冷,硬,辛辣酒等刺激饮食,多吃蔬菜及水果,不吃油腻和过甜食物 应根据病人病情及消化和吸收能力分别供给,不可强求病人进食其不能或勉强进食的食物,放化疗中出现恶心,呕吐,为了减轻反应可少食多餐;进餐时不要喝太多水,饭前饭后一小时也尽量少喝水;勿吃甜食,油腻或油炸食物;进食时充分咀嚼,使食物易于消化。如恶心呕吐不止,则需给予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三、休息和活动 食管癌经治疗后的患者,应避免疲劳,充分休息,一般不宜做上半身剧烈活动,也不要将头过度后屈及回转。循序渐进地运动,运动量以不引起气喘,心悸,头晕等为指标.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鼓励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可做上肢抬举、过度伸臂、扩胸运动,内收或前屈上肢及内收肩胛骨等运动。还可有意识地用患侧上肢做梳头、端碗、越过头顶摸对侧耳郭、手指爬墙等动作。

四、用药指导 化疗时选择粗、直,避开关节、疤痕、红肿等部位进行静脉穿刺,不要连续使用同一静脉,必要时予以中心静脉置管。告知患者输液时,穿刺手臂不宜下垂,活动度不可过大,防止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如输液过程中,穿刺点疼痛不适应立即报告护士。 五、出院指导 1、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睡眠。 2、合理安排饮食,遵守饮食原则。 3、戒烟、酒,保持居室通风良好,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4、放疗病人应注意保持照射部位皮肤的清洁,防止放射线对皮肤的损伤 5、遵医嘱定期复查、定期化疗、放疗。

食管癌术后健康教育

食管癌术后健康教育 1. 体位指导:病人清醒后,采取半坐卧位,利于肺膨胀及胸腔引 流. 食道上段癌术后取半卧位,食道下段癌手术后平卧1~2天,以减少胃与食管吻合口的牵拉,促进伤口愈合;2天后稍抬高头部,采取斜坡卧位,以利胸腔闭式引流和咳嗽排痰。 胃与食道颈部吻合后,应固定头部,不要左右摆动,以利吻合口愈合。 2. 呼吸功能锻炼:督促病人做呼吸训练,术后鼓励病人深呼吸、 吹气球,促使肺膨胀.改善换气。 3. 饮食护理指导:告之病人术后保持口腔卫生,禁食期间不可下 咽唾液,以免感染造成食管吻合口瘘;禁食期间持续胃肠减压,告诉病人持续胃肠减压的目的,切忌自行拔除.术后禁饮禁食3~4天,待肛门排气、胃肠减压引流量减少后,拔除胃管;停止胃肠减压14小时后,可开始进食,先试饮少量水,术后5~6天可给予全量清流质,每2小时给100ml,6次/d.术后3周后病人若无特殊不适可进食普食,但仍应注意少食多餐,洗嚼慢咽,防止进食量过多、速度过快.避免进食生、冷、硬食物;告知病人由于胃已拉入胸腔,肺受压,可能有进食后呼吸困难,建议病人少食多餐;术后可发生胃液反流至食管,病人可有反酸?呕吐等症状,平卧时加重,应嘱病人饭后2小时内勿平卧,睡眠时将枕头垫高。 4. 指导病人锻炼,术后第一天开始肩臂主动运动,即过度伸臂、

内收及前屈上肢及内收胛骨,预防发生关节强直、废用性萎缩

。 5. 特殊指导 1) 保持口腔清洁术前若口腔不洁或有慢性感染,细菌易进 入食管梗阻部位引起感染,导致潜在的术后吻合口感染;而术后禁食时,细菌容易在口腔内滋生、繁殖,亦可引起吻合口感染。所以感染是形成吻合口瘘的一个重要因素。故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餐前漱口,多饮水,以清洁食道;有食道完全梗阻者,应将口腔分泌物吐出,以防口腔感染。 2)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指导:向病人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和 注意事项,发现引流管脱出、扭曲等现象及时报告。若引流液中有食物残渣,提示有食管吻合口瘘;若引流液量多,由清亮转浑浊,提示有乳糜胸。 3) 4) 留置胃管术日晨留置胃管时,病人宜取半坐卧位,配合 做吞咽动作,护士顺着其吞咽动作轻柔地把硅胶胃管送入胃内。 5) 空肠造瘘管或胸腔引流管及胃管均要妥善固定,不可随意 拔出,并保持通畅。 6) 空肠造瘘管滴入流质时一定要先过滤,滴完后用少量温开 水冲洗管道后将管道反折好,以防阻塞。

食管癌患者的健康教育

食管癌患者的健康教育 入院时: 1.心理护理: (1)给予入院宣教,陪同患者熟悉病房环境,介绍主管医生及护士。 (2)治疗前应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介入知识、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及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 (3)对病人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家庭支持,使病人树立治疗的信心。 (4)食管支架置入操作后,可能出现出血、胸骨后疼痛、发热、反流性食管炎、支架堵塞、移位或脱落,使病人的心理负担加重。应耐心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鼓励病人坚持治疗,同时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减轻症状,帮助病人度过反应期。 住院期间: 1.术前饮食指导: (1)为病人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保证营养。(2)注意饮食的温度不宜过热,避免粗糙、硬性、过酸或过甜食物,禁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口服药磨成粉状在服用。指导病人细嚼慢咽,以利于吞咽。 (3)进食时保持坐立姿势,防止食物返流,每次进餐后饮半杯温开水冲洗食管,睡前两小时避免进食,避免食管炎的发生。 (4)对严重吞咽困难、食后呕吐者,遵医嘱静脉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2.术后饮食指导: 手术后2 h内,局部麻醉未全部消失,应禁饮食,2 h后可以饮少量水,4 h后进食温流质饮食,如牛奶、米汤等;术后第2 天可以进半流质饮食,如稀粥、面条等;1周后过渡到普食,但应禁止食用冰冷食物,以防止冷饮食物导致支架收缩而发生滑落移位,避免进食大块类或粗长纤维食物,一定要碾碎,以防止支架阻塞,同时避免刺激性强的辛辣食物,应少量多餐,每次以半坐位进食,进食后饮水以冲洗支架上的食物残渣,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后最好缓慢走动数分钟,睡前4小时禁食,睡觉时将枕头适当垫高。 3.术后症状护理: 吞咽疼痛:安慰病人,减轻病人的焦虑与恐惧。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遵医嘱给予口服粘膜表面麻醉剂和粘膜保护药物,减轻咽喉水肿及食管粘膜炎症,必要时给予抗感染及激素治疗、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出血:多因食管血管被支架机械损伤所致,多表现为呕吐血性黏液,可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给予常规止血药物,1周内症状多可消失,若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出院指导: (1)确认支架完全复张且无移位的前提下,可允许患者出院。 (2)保持心情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注意营养和饮食的调整,坚持戒烟、酒,宜进食易消化的半流质或流质食物;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避免进粗糙、过硬、过热及刺激性食物;不吃腌制、霉变食物;进食后半小时内取半卧位。 (4)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减缓肿瘤生长速度。 (5)注意口腔卫生,每次进食后饮温开水,保持口腔清洁。 (6)定期复查,出院后1-3个月复查,以后每三个月复查1次,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汇总

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疾病概述】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是指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根据大体病理分为早期食管癌和中晚期食管癌;根据组织学类型主要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和食管腺癌(WHO食管癌组织学分类见附录A);根据肿瘤位置分为颈段食管癌、胸上段食管癌、胸中段食管癌、胸下段食管癌。为了便于将起源于远端食管和贲门部的肿瘤进行分类,国际抗癌联盟(UICC)建议:如肿瘤超过50%累及食管,分类为食管癌,反之分类为胃癌;如果根据肿瘤大小进行分类有困难,则根据病理类型进行分类: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分类为食管癌;病理类型为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分类为胃癌。食管癌的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公布的2009年食管癌国际分期(附录B)。 食管癌在我国以鳞状细胞癌为主(80%以上),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世界的50%。我国食管癌高发于河南、山东、江苏、广西等,有明显的地区差异。食管癌好发于45岁以上男性,有肿瘤家族史或有食管癌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为高危人群,致病因素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吸烟、重度饮酒,进食速度快,进食烫热食物,进食含亚硝胺或其前体物、含某些霉菌或其毒素的食物。 食管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电子胃镜、上消化道造影或胸部CT 检查,B超、彩超检查、MRI、PET等可用于肿瘤远处转移的诊断。确诊食管癌需食管或食管外病变(锁骨上淋巴结、皮肤结节)的病理学诊断。食管癌须与食管良性狭窄、食管憩室、食管结核、食管良性肿瘤、贲门痉挛、以及功能性吞咽困难、重症肌无力、食管功能性痉挛、食管外压迫等相鉴别。 【治疗程序】

食道癌健康宣教

食管癌患者术后健康宣教 【疾病简介】 食道癌发病与食用亚硝酸类化合物和霉变食物、水及食物中缺乏锰、氟、锌等微量元素及饮食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关,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进食时偶有梗阻感或呃逆,咽部干燥,有紧束感或食管内有异物感,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严重者滴水不进并频繁呕吐粘液,脱水明显,晚期出现消瘦、贫血、营养不良、恶液质。锁故上淋巴结肿大及腹水等。确诊后根据病程长短、病变性质,可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或综合治疗。【症状概述】 一、食道癌早期症状 1.咽下梗噎感最多见,可自行消失和复发,不影响进食。常在病人情绪波动时发生,故易被误认为功能性 症状。 2.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较多见。咽下食物时有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其性质可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样, 以咽下粗糙、灼热或有刺激性食物为著。初时呈间歇性,当癌肿侵及附近组织或有穿透时,就可有剧烈而持续 的疼痛。疼痛部位常不完全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疼痛多可被解痉剂暂时缓解。 3.食物滞留感染和异物感咽下食物或饮水时,有食物下行缓慢并滞留的感觉,以及胸骨后紧缩感或食物粘 附于食管壁等感觉,食毕消失。症状发生的部位多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 4.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咽下干燥粗糙食物尤为明显,此症状的发生也常与病人的情绪波动有关。 5.其他症状少数病人可有胸骨后闷胀不适、前痛和喛气等症状。 二、食道癌中期症状 1.咽下梗噎感最多见,可自选消失和复发,不影响进食。常在病人情绪波动时发生,故易被误认为功能性 症状。 2.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较多见。咽下食物时有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其性质可呈灼热样、针刺样或牵拉样, 以咽下粗糙、灼热或有刺激性食物为著。初时呈间歇性,当癌肿侵及附近组织或有穿透时,就可有剧烈而持续 的疼痛。疼痛部位常不完全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疼痛多可被解痉剂暂时缓解。 3.食物滞留感染和异物感咽下食物或饮水时,有食物下行缓慢并滞留的感觉,以及胸骨后紧缩感或食物粘 附于食管壁等感觉,食毕消失。症状发生的部位多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 4.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咽下干燥粗糙食物尤为明显,此症状的发生也常与病人的情绪波动有关。 5.其他症状少数病人可有胸骨后闷胀不适、前痛和喛气等症状。 中期食道癌的典型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可有吞咽时胸骨后疼痛和吐黏样痰。 三、食道癌晚期症状 1.咽下困难进行性咽下困难是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但却是本病的较晚期表现。因为食管壁富 有弹性和扩张能力,只有当约2/3的食管周径被癌肿浸润时,才出现咽下困难。因此,在上述早期症状出现后, 在数月内病情逐渐加重,由不能咽下固体食物发展至液体食物亦不能咽下。如癌肿伴有食管壁炎症、水肿、痉 挛等,可加重咽下困难。阻塞感的位置往往符合手癌肿部位。 2.食物反应常在咽下困难加重时出现,反流量不大,内含食物与粘液,也可含血液与脓液。 3.其他症状当癌肿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音嘶哑;侵犯膈神经可引起呃逆或膈神经麻痹;压迫气管或支气管 可出现气急和干咳;侵蚀主动脉则可产生致命性出血。并发食管-气管或食管-支气管瘘或癌肿位于食管上段时, 吞咽液体时常可产生颈交感神经麻痹征群。 【心理指导】 加强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仔细了解病人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程度,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讲解手术和各种治疗护理的意义、方法、大致过程、配合及注意事项,强调治疗的必要及重要,介绍疗效较好的病例,以树立治病信心,尽可能减轻不良心理负担,并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以促进睡眠。 【饮食指导】 1、术前指导有食道部分梗阻者,应合理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术前3日流质饮食,术前1日禁食;有食道完全梗阻者应禁食,配合静脉高营养。 2、术后指导由于食管缺乏浆膜层,伤口愈合较慢,所以术后不宜太早进食。一般术后5~6天,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有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才开始进食。 第1天:清流半量;第2天:清流质饮食;第3天:流质饮食;第10~12天:无渣半流质饮食。进食原则:由于重建的消化道刚愈合,进食宜少食多餐以保证安全,嘱病人饭后2h内不要平卧,睡眠时把枕头垫高,主食与配菜应软、烂、易消化为宜,忌进刺激性食物,温度以不超过38℃为宜。 3、放疗后饮食

早期食管癌诊疗新进展

?专家笔谈?早期食管癌诊疗新进展 张志庸 一、早期食管癌解剖定义 早期食管癌包括食管原位癌、最早浸润癌和早期浸润癌三种类型。原位癌系癌细胞位于食管黏膜上皮层内,多局限于食管上皮腺导管基底膜以内。最早浸润癌又称为黏膜内癌,系少数原位癌的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呈条索状或雨滴状侵入黏膜固有膜内,或虽累及固有膜但是未穿透黏膜肌层,此型浸润范围小,肉眼难辨。早期浸润癌又称黏膜下癌,癌细胞穿透黏膜肌层,侵入黏膜下层,但尚未累及食管肌层,此型病变范围较广,浸润癌周围常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 二、食管癌发生机制和形成过程 对于食管癌是如何发生的,既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某些诱发因素方面,例如亚硝胺类化合物,饮食习惯和营养失衡,饮酒和吸烟,生物因素(真菌、病毒)以及食管原有疾病等。但食管癌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长期过程,它的发生除了受上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之外,更与其本身的基因改变相关。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基因分子的改变与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有相应关系。与食管癌相关的基因有两类: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对食管癌及癌旁组织的研究发现,有许多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食管内有不正常表达和扩增,有些与癌的生物学和临床行为有关,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唱erbB2基因、CyclinD1和HER唱1等。抑癌基因可抑制细胞过度生长、繁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此类基因缺失或变异,使其功能丧失,导致肿瘤形成。目前所知的与食管癌相关的抑癌基因有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histidinetriad,FHIT)基因、P16基因、P14基因和P53基因。 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的努力,对食管癌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已基本了解。目前较为明确的观点认为,在原位癌和促癌因素长期作用下,食管黏膜上皮经历了一系列发生和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食管黏膜上皮基底细胞单纯性增生,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最终发展为浸润癌。单纯性增生指食管鳞状上皮的厚度超过正常,但细胞本身无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时鳞状细胞的 作者单位: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 Email:zhangzhiyong1941@yahoo.com.cn

食道癌健康教育

肿瘤科健康教育模板(试行)一、食道癌癌

注意事项 入科宣教 感谢你对我们的信任,来我们科室就医。本病区主任是**,护士长是***,副护士长***,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我们科室位于综合病区的1、2楼,医生和护士办公室设在2楼。 我科开水房在2楼半处,全天24小时为您提供开水。2楼办公室提供开水瓶租赁,需交20元押金,出院时您将完好的水瓶及押金条退还2楼办公室后我们将退还您的押金。 夏天我科还提供灭蚊器租赁,需交20元押金,每日可在护士站领取一片灭蚊药片,出院时您将完好的灭蚊器退还2楼办公室后我们将退还您的押金。 一般您在入院第二天早上6:30点左右进行空腹采血。医生每天要进行3次查房,主任每星期至少参加2—3次大查房。如有病情变化医生将随时为您及时处理。 我科专门有中央运输工人为您安排检查排号,如您行动不便,中央运输工人将推送您至检查科室。 如果您当天因离开病房未能及时领取口服药,第二天可在2楼办公室领取。 每天上午8:30和下午16:00左右食堂工作人员将来科室登记订餐情况,您也可以打电话订餐,食堂订餐电话:9 以下是我科护士固定为您治疗时间 6:30 空腹采血时间 7:40 护士整理床单元 8:00 医生护士在办公室交班 8:30 护士床旁交班 8:40 护士开始输液 11:00 发放口服药 14:00 办公室护士查对医嘱 15:30 整理床单元 16:10 发放次日标本盒(痰、大便、小便),通知次日抽血 16:00 办公护士发放口服药 办理出院时请您先到2楼办公护士处领取出院口服药,并领取出院证到外科大楼一楼出入院处办理。 如果您想查询住院期间治疗费用的明细,可在外科大楼一楼出入院处用您的住院号或卡号在自助查询机上进行查询。

食管癌(最新最全的总结)

一、食管解剖分段: 颈段食管:自食管入口或环状软骨下缘起至胸骨柄上缘平面,其下界距上门齿约18 cm。 胸段食管:分上、中、下三段。 胸上段食管:自胸骨柄上缘平面至气管分杈平面,其下界距上门齿约24 cm。 胸中段食管:自气管分杈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贲门口)全长的上半,其下界距上门齿约32 cm。 胸下段食管:自气管分杈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贲门口)全长的下半,其下界距上门齿约40 cm。胸下段 也包括食管腹段。 跨段病变应以其中点归段,如上下长度相等,则归上面一段。 二、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草案2010年) (一)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T分期标准 对于食管病变长度、病变最大层面直径及邻近器官受侵三项标准不一致的病例,按分期较高者划分。有腔内超声T分期时请注明,建议与本草案对比。 注:a 病变长度以X线钡餐造影检查结果为准;b 应以CT所示食管病变最大层面的食管直径为准;对于全周型肿瘤管腔消失,应测阴影最大直径;c 临近组织或器官包括气管、支气管、主动脉及心包。 1.气管、支气管受侵的标准:(1) 食管气管间脂肪组织消失;(2) 气管、支气管变形、移位;(3) 肿瘤突向气管腔内。 2.主动脉受侵的标准: (1)主动脉夹角法: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45度为主动脉无受侵;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90度,为主动脉受侵;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为45度~90度,为可疑受侵(如能看见完整的环状稍高密度的主动脉壁则主动脉受侵概率较低)。--(自降主动脉的圆心向食管肿瘤病灶外围做切线,两切线加角) (2)三角法:在食管、胸主动脉和椎体之间有一三角形脂肪间隙,若此脂肪间隙消失则为主动脉受侵。 3.心包受侵的标准:CT上下层面可见心包有脂肪线而病灶层面无脂肪线,则认为有心包受侵;此外有局限性心包增厚及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心包积液。 (二)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N分期标准 淋巴结肿大认为是癌转移的标准,一般标准为淋巴结短径≥10 mm,食管旁、气管食管沟、心包角淋巴结长径≥ 5 mm,腹腔淋巴结长径≥ 5 mm。 N0:无淋巴结肿大; N1:胸内(食管旁、纵隔)淋巴结肿大,食管下段癌胃左淋巴结肿大,食管颈段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N2:食管胸中段、胸下段癌锁骨上淋巴肿大,任何段食管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 (三)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M分期标准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四)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 I期:T1~2N0M0 II期:T2N1M0,T3N0~1M0 III期:T4N0-2M0 IV期:T1-4N0-2M1

肿瘤学试题库食管癌

食管癌 A1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食管癌的手术禁忌证?A(6. 2.1) A.严重吞咽困难 B.声音嘶哑 C.气管食管瘘 D.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E.严重恶病质者 2.下列哪项不是我国食管癌病理分级标准?D(5.2.2) A.病变长度 B.病变范围 C.有无转移 D.消瘦和贫血程度 E.病理形态和病理切片 3.下列哪项不是早期食管癌的临床表现?C(3.2.1) A.食管内异物感 B.食物停滞感 C.进行性吞咽困难 D.进食时胸骨后不适或疼痛 E.进食时胸骨后烧灼感 4.下列哪项不是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表现?C(3.2.1) A.声音嘶哑 B.进食时呛咳 C.胸骨后烧灼感 D.持续性胸背痛 E.进行性吞咽困难 5.下列哪项不是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E(4.2.1) A.局限性粘膜皱襞增粗和断裂 B.局限性管壁僵硬 C.局限小的充盈缺损 D.小龛影 E.管腔狭窄和梗阻 6.下列哪项不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重建的常用手术方法?C(6.3.3) A.结肠代食管术 B.空肠代食管术 C.食管胃转流吻合术 D.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 E.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术 7.食管癌多发生在 C(2.2.1) A.食管上段 B.食管下段 C.食管中段 D.食管肌肉 E.食管软骨

8.食管癌主要发生于:A(2.3.1) A.食管粘膜上皮细胞 B.食管旁淋巴组织 C.食管粘膜下腺体 D.食管粘膜下结缔组织 E.食管肌层 9.食管癌病人出现持续性胸背痛多表示:B(3.2.1) A.癌肿部位有炎症 B.癌肿已侵犯食管外组织 C.有远处血行转移 D.有食管气管瘘 E.癌肿较大 10.进行性吞咽困难患者,突然出现吞咽困难改善或消失,上述情况多提示:B(3.2.1) A.水肿及炎症消退 B.部分癌肿组织脱落 C.食管痉挛缓解 D.食管癌穿孔 E.癌肿组织细胞坏死 A2型题 11.男,30岁,进食后胸骨后疼痛及间歇吞咽困难约1年。食管吞钡X线片示食 管下段半月状压迹,粘膜尚完整,并可见“瀑布征”。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5.1.1) A.食管平滑肌瘤 B.贲门失弛缓症 C.食管癌 D.食管裂孔疝 E.食管腐蚀性灼伤后狭窄 12.男,62岁,进食后吞咽梗噎感2个月,人渐消瘦,临床高度怀疑食管癌。确 诊的方法是: E (5.1.1) A.CT B.食管吞钡X线检查 C.食管脱落细胞检查 D.锁骨上淋巴结活检 E.食管镜检查及组织活检 13.男,63岁,渐进性吞咽困难3个月,近1周来出现声音嘶哑。下列哪项检查 对病人最适合?D(5.2.1) A.胸部X线片+心电图+胸部CT B.腹部B超+痰细胞学检查+间接喉镜 C.食管镜+胸部MRI+支纤镜 D.食道吞钡+食管镜+间接喉镜 E.癌胚抗原+同位素32磷扫描+胃液分析 14.男,56岁,已确诊为食管癌,食管吞钡X线片示中段食管7cm长之充盈缺损, 病人尚可进半流质饮食,白细胞总数为9×109/L。其治疗选择是: E (6.2.2) A.手术治疗

食管癌内镜及微创外科治疗进展_袁祖阳

收稿日期:2013-01-15 基金项目:本文为院重点课题《胸腹全腔镜与传统三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前瞻性研究》课题资助 作者简介:袁祖阳,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肿瘤学专业。 通信作者:牟巨伟,Email:qi_lin45@https://www.360docs.net/doc/ab75103.html, ·综述· 食管癌内镜及微创外科治疗进展 袁祖阳综述牟巨伟审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100021 【关键词】食管肿瘤;微创外科;内镜外科 【Key words】Esophageal neoplasms;Minimally invasive;Endoscopic surgical procedure 【DOI】10.13455/https://www.360docs.net/doc/ab75103.html,ki.cjcor.2014.07.43【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A 尽管存在争议,但部分临床观察已经发现,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食管微创切除手术(minimal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的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不增加,但能减少患者疼痛,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随着内镜设备的发展和碘染色广泛应用于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以及内镜下切除技术的进展,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切除术的效果也令人瞩目[1]。掌握食管局部解剖结构和周围淋巴结引流范围对成功完成MIE是非常重要的。 一、食管局部解剖和食管癌淋巴结转移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组织侵及黏膜下层的早期食管癌,其淋巴结转移率可高达20% 30%。食管癌转移的主要淋巴结有:(1)胃左淋巴结,沿胃左动脉分布。下胸段食管癌转移至这群淋巴结最常见,而中段食管癌也可转移至此;(2)下肺韧带淋巴结,位于食管两侧,胸主动脉前方,食管癌可转移至此群淋巴结;(3)气管支气管淋巴结,上、中胸段食管癌可转移至此群淋巴结;(4)锁骨上淋巴结,中、下段食管癌可转移至此,但已属晚期。淋巴结转移的数目和范围与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2]。 相比于第6版分期,UICC-ATCC食管癌分期第7版最大的修订是食管淋巴结转移的N分期。新的分期指南对食管癌的引流淋巴结名称和编码做了详细描述,新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1)区域淋巴结转移细分为N0(未发现转移)、N1(1 2枚淋巴结转移)、N2(3 6枚淋巴结转移)和N3(≥7枚淋巴结转移);(2)锁骨上和腹腔动脉干淋巴结不属于区域淋巴结,而将上述两处淋巴结转移定义为远处转移;(3)UICC-AJCC建议淋巴结清扫数目不少于12枚,且必须将转移淋巴结数目和清扫淋巴结总数一并记录。但有学者通过分析淋巴结转移数目与死亡的关系后,建议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应不少于18枚[3]。因扩大淋巴结清扫的范围会增加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其是否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仍存有争议。Nishihira等[4]报道,三野淋巴结清扫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二野淋巴结清扫,但有提高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趋势。 二、食管癌内镜及微创外科治疗现状 1998年,Luketich等[5]报道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后经颈部小切口吻合,之后该手术方式被广泛应用于MIE中。1999年,Watson等[6]报道了微创Ivor Lewis食管癌切除技术,该术式的特点是在胸腔镜直视下进行食管胃胸部吻合,从而避免了颈部切口,实现了全腔镜下食管癌切除。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又出现了机器人辅助食管癌切除,该术式的优点是提供了术野更好的视觉效果,以及通过特殊挂接设备获得更大的操作空间,使这些手术操作变得更容易,有效推动了MIE的发展。尽管目前仍然缺乏多中心研究或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比较MIE与传统OE的治疗效果,但就目前一项小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来看,MIE 在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7]。目前,微创外科技术已有很大提高,有关MIE的治疗经验在不断积累中,国内外对于MIE的长期临床疗效也在进一步研究之中。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曾被广泛用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某些早期胃癌的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ESD已被应用于早期食管癌的治疗。 三、食管癌内镜及微创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食管癌内镜及微创手术的适应证:一般来说,大多数能在传统OE下切除的食管癌患者都能进行MIE。因此,MIE的适应证与开放手术基本相同[8]。此外,MIE还具有某些特殊的适应证,包括患者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OE者和晚期食管癌姑息性手术。对于食管癌内镜手术,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建议对于T1a(病变局限于食管黏膜层)病变行EMR,而T1b(病变局限于食管黏膜下层)病变行食管切除术[8]。日本食管协会的指南认为,T1a病变是内镜切除的绝对适应证,而T1b病变是内镜切除的相对适应证[9]。因此,内镜下切除主要适用于T1a病变,而T1b病变仍处于研究阶段。 2.食管癌内镜及微创手术的禁忌证:传统OE的禁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