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应急通信系统讲座
FH-V088应急通信系统在铁路中的应用

FH-V088应急通信系统在铁路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旨在讨论FH-V088应急通信系统在铁路行业中的应用。
分析了FH-V088应急通信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其在铁路行业中的优势,介绍了FH-V088应急通信系统如何帮助铁路行业提高安全性、增强实时管理能力并缩短响应时间,以实现有效高效的运营管理。
关键词:FH-V088应急通信系统;铁路行业;安全;实时管理;响应时间正文: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铁路安全的重视,如何提高安全性、增强实时管理能力并缩短响应时间,成为当前普遍关注的课题。
FH-V088应急通信系统正是在这一课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FH-V088应急通信系统是一款集娱乐、监测、通信、安全联防和故障检修为一体的应急通信系统。
它采用先进的传输技术,确保了多种单元之间的高速传输效率、准确性和稳定性,以实现快速及时的信息传输。
另外,它还支持高级应急功能,实时发布、接收、处理通信信息,有效保障应急状态的及时处置。
此外,FH-V088应急通信系统还具备良好的智能报警、远程监控和实时联动等功能,以提高应急保卫能力,提高运营水平。
因此,FH-V088应急通信系统为铁路行业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发展优势。
通过媒体服务、统一调度和故障检修机制,改善工作流程,提高传输效率,降低成本,及时发布通知,使运营和维护工作更加简单便捷。
此外,FH-V088应急通信系统可以实时统计报告,将报警状态及时反映给调度人员,实现实时协同,有效响应紧急状况,以更有效的运营管理。
综上所述,FH-V088应急通信系统可以有效帮助铁路行业提高安全性、增强实时管理能力并缩短响应时间,以实现有效高效的运营管理。
因此,FH-V088应急通信系统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升铁路安全性、延长行车间隔时间,避免客货运输中不必要的等待和停靠。
它可以有效提供及时性保障,避免铁路运营中的意外影响,确保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除此之外,FH-V088应急通信系统还可以增加铁路行业的运营能力,通过视频监控和实时信息传输来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浅谈新建铁路长大隧道应急通信系统的技术与应用

19Internet Communication互联网+通信一、引言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如今火车已经成为我国人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铁路线路的增加,必然伴随着隧道的急剧增加。
在长大隧道(5KM 及以上隧道)发生灾害时,应急通信系统成为事故现场人员与指挥人员间主要的通信手段。
救援指挥人员、事故现场人员能通过隧道应急通信系统使用语音、图像等通信功能,确保救援更迅速,尽可能降低伤害及损失。
二、长大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对应急通信系统的设置要求根据《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TB10020-2017)“7.3应急通信”要求:隧道应急通信应包括有线应急电话、视频监控等系统,同时应充分利用铁路专用移动通信、公众移动通信等无线通信设施[1]。
国铁集团发布的《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补充规定》铁建设〔2021〕150号要求:6.1.6疏散线路上的平行导坑、斜井、横洞及横通道等应经技术经济比选后设置应急电话或铁路专用移动通信设施。
6.17隧道口、紧急救援站、紧急出口及应急避难所等设施的出入口宜设置视频采集点[2]。
三、长大隧道应急通信系统方案探讨本文以新建铁路广梅汕铁路汕头站至汕头广澳港区铁路的汕头海湾隧道为例,探讨长大隧道应急通信系统方案的设置。
汕头海湾隧道全长9.97km,为双轨道隧道,隧道内2号斜井作为疏散救援通道(含60米避难所)。
汕头海湾隧道的应急通信系统由隧道事故报警电话、隧道综合视频监控系统、GSM-R 系统以及应急通信系统现场设备组成。
(一)隧道事故报警电话1.系统组成浅谈新建铁路长大隧道应急通信系统的技术与应用汕头海湾隧道事故报警电话系统新设值班台、现场主机、报警电话分机以及传输通道,隧道应急中心设备利用广州调度所既有隧道应急中心设备。
2.系统设置方案由于本线区间无新设基站及传输设备,汕头海湾隧道事故报警电话现场主机设置在临线的汕汕铁路DK164+945基站处,利用汕汕铁路基站传输系统的FE (2×2M)传输通道接入广州调度所既有隧道应急中心设备,相应对中心设备扩容,并在应急中心设置中心值班台,实现紧急情况下与调度所的列调员的电话报警和定位报警功能。
浅谈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的中继方式

2 . 应急通信 系统 的中继方式
2 . 1电缆接入方式 铁路沿线每 隔 1 . 5 公里就有 一个 区间通话柱 .通 过区间 电缆 接 车站/ 基站 ) 因此有线 接入方式的重 点就 是提供事 根据不 同的现场情况 以及业 务需 求应急通信综合接入 系统采用 人两端 的中继 站 ( 即解决最 后一公 里的 问题 基 于区 间 不 同的传输接人手段 . 可分为有线接人 、 卫星接人 、 无线接人等接人方 故发 生地至车站 的传输条 件 . 在O . 9 M M线径 的通话柱上 传输距 式. 分别用于不同的现场环境 通常整套系统设备从应用范 围上可分 通话柱 的一 对双绞线的有线接 入 . 离可 以达到 1 5公里左右 .可 以满 足铁路沿线 3 0公里左右 的区间需 别抢 险现场侧设备 、 中继侧设备 和应急指挥中心侧设备 。 求。 ■舢 , 在事故现场侧 . 应急通信现场设备将现场的动图 、 语音 、 数据等业 务复用 . 通过 与设 备相连的 电缆传送 至最近的 中继站传输设 备 . 经设 备转至模 拟语音与 P S T N网相连 .实现 现场与 中心 的交互式 语音通 信 现场数据 、 图像业务送至进入 应急通信设备 。 用户可在指挥 中心或 任一有 I P网址的地点 即可通过权限登 录访 问现场设备 I P 地址 方式 . 以获取现场图像 2 . 2光纤接 人方式 现场侧光猫 的作用是 L A N转换为光 , 中继站 ( 车站/ 基站 ) 侧光猫 的作用是光转为 2 M
2 0 1 4 年0 8 期
科技 I向导
◇ 科技论坛◇
浅谈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的中继方式
陈 露
( 上海铁路局上海通信段 中国 上海 2 0 0 0 0 0 )
【 摘 要】 随着 高铁时代 的来临, 我们迈进 了一个以网络 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随着工业化、 城 市化 的加速发展。突发公共事件对社会 和公 众
铁路通信概述PPT课件

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01
防火墙技术
通过部署防火墙,限制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保护铁路通信网络免受外
部威胁。
02
入侵检测系统
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异常行为,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网络攻击。
03
安全漏洞扫描
定期对铁路通信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及时修补漏洞,降低安全风险。
数据加密传输技术
数据中心业务
提供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服务,支持铁路运营和管理的智能化决策。
视频监控业务
视频监控系统
在铁路沿线各关键部位和场所部署摄像头,实现实时监控和录像 存储,保障铁路安全。
视频会议系统
提供视频会议服务,支持铁路各部门之间的远程协作和交流。
视频分析应用
通过视频分析技术,提取有用信息,为铁路运营和管理提供决策支 持。
移动电话业务
通过无线网络覆盖,为铁路工作人员提供移动通话服务,满足现 场通信需求。
紧急电话业务
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快速、可靠的紧急通话服务,确保铁路安全。
数据传输业务
铁路数据传输网
构建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网络,实现铁路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 交换和共享。
宽带接入业务
为铁路沿线各站点、段所提供宽带接入服务,满足铁路信息化建设 的需要。
车地通信
02
03
智能化应用
5G技术提供超高带宽和低时延, 满足铁路通信对实时性和大数据 传输的需求。
5G技术可实现高速移动下的车地 通信,提升列车运行安全和效率。
5G结合AI、云计算等技术,推动 铁路通信向智能化发展,提升运 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物联网技术在铁路领域创新实践
设备监控与管理
物联网技术实现对铁路设备的实时监控和远程管理, 提高设备维护效率。
铁路应急通信系统讲座

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简介第一章概述1、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的定位根据铁道部TB/T3204-2008的标准,《铁路应急通信接入技术条件》对铁路应急通信系统定义的描述:“铁路应急通信系统是在铁路发生自然灾害、行车事故或其他突发性公共事件时,为确保救援指挥需要,在突发事件现场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之间、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应急救援指挥分中心之间以及突发事件现场内部建立的话音、数据、图像等通信,同时包括铁路应急指挥应用系统与各相关信息系统之间的通信。
”2、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的特点和要求(1)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实时性很强:在《铁路运输应急通信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当铁路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铁通公司接到启用应急通信的通知,应立即采取措施,在一小时内接通应急电话及其他通信设备,保障现场与上级指挥机构的联系,必要时增设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通信枢纽。
”在《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令第32号)第三十一条规定:“事故应急救援需要通信保障时,通信部门应当在接到通知后根据需要立即启用“117”应急通信人工话务台,组织开通应急通信系统。
事故发生在站内,应当在30分钟内开通电话、1小时内开通图像传输设备。
事故发生在区间,应当在1小时内开通电话、2小时内开通图像传输设备。
”所以铁路应急通信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实时性很强,要根据铁路局各区段的实际情况,配置足够数量的应急通信现场设备,以便在规定时限内开通应急通信系统,确保通信指挥畅通。
(2)自成系统的应急通信网络从铁道部到铁路局,再从铁路局到事件现场,形成两级应急指挥机构,按照两级指挥机构,构建应急通信网络,专网专用。
目前,还没有组成全路的应急通信网络,只是一个点对点的应急通信网络。
在即将公布的《应急通信装备规划》中,要求以铁道部为中心,对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客专公司)以及相邻铁路局之间,用2M电路连接,组成一个星型复合网络;铁路局到事件现场的应急通信网络,以行车调度区段为单元,从起始站对末端站,用2M电路逐站串接再从末端站环回,形成一个2M环的应急通信网络。
铁路运输中的应急通信系统

铁路运输中的应急通信系统作者:王大一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29期王大一(北京通信段秦皇岛车间河北秦皇岛 066001)摘要:对于现有铁路通信系统,为了应对各种紧急情况,通常采用多种通信接入方式,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和条件的不同,选择最合适的通信接入方式。
文中就是对这些结束方式进行详细分析和介绍,并指出了应该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标准的应急通信抢修专业技术人员。
关键词:铁路运输应急通信接入方式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0(b)-0049-01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铁路运输发展经过了几年的跨越式发展,铁路线上列车的运行速度和密度也在不断提高,这样,就对铁路运输的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对于应急通信系统的要求,就是当列车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该系统能够将现场信息和状态及时传送到紧急指挥中心,为有关部门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并快速处置提供通信技术支持;同时,还应该将各类指挥命令准确及时传达现场抢险人员[1]。
所以,应用于铁路运输系统的应急通信系统就应该具有安全、准确、保密和通畅的技术特点。
文中就是对现行应急通信系统的各种接入方式进行介绍和特点分析,指出各种接入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1 系统结构通常,铁路运营中的应急通信系统主要又三个模块所构成,即: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传输网络和应急接入系统。
其中,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还包括铁道部应急中心和铁路局、公司、客专调度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传输网络则主要是指铁路系统自有通信网络;应急接入系统主要包括现场接入和终端设备,以及车站或者区间接入点的应急接入设备或终端。
铁道部和各个铁路局的应急指挥中心均设置有专用的应急电话,且图像信息都是通过专用通道来传输,其技术设备也相对比较固定。
但是,应急事故现场的情况复杂,变换不一,可以采用的应急接入方式也比较多。
所以,应急事故处置现场的通信专业人员的响应速度,以及所采用的应急通信方式都将对后面的救援产生重大影响,是保障应急指挥处理的关键性环节。
铁路隧道应急通信与监控系统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铁路隧道应急通信与监控系统 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6 J q 2 8日,轨道 交通 视频 实验 室与 《中国铁路 》编 辑部联 合举办 了铁路 隧道应急 通信与监 控系统技 术研讨 会 。会 议邀请 了铁路 总公司营运 部 、信 息化部 、工管 中 心 ,北 京 、西 安 、成都 、太原 、武汉铁路 局 电务处 ,太
指示 灯或反 光标识牌 等 );三是长大 隧道 内可以考虑铺
讨论 中大家认 为 ,近年来 铁路越来 越重视 隧道应急
设光纤 ,但需 要考虑 供 电问题 ;四是铁路 局控制 中心设 救援 系统 的建 设 ,设备 技术水平 也有 了明显提高 ,但 与 备应 考虑一 定的余量 ,避免每条 线都 上一 套控制 中心设 国外发达 国家相 比还有 一定差距 ,此次铁 路隧道救援 规 备 ;五是铁路 局应对 隧道应 急电话统筹 制定编 号方案 ,
两 端 的上 下行车站 ,在发生 突发事件 时 ,任 何人员可 通 议隧道应 急 电话应 接入所属 调度 台 ,隧道应急 救援系统
过应 急 电话 终端直 接呼 叫局 应急指挥 中心 、行 调 台和 上 的关键在 于提高设 备的可靠性 ,应尽最 大可能 减少维护
下行 车站 ;二是 隧道 终端安 装位置应 有明显标识 ( 使用 工作量 ,应重点研究集 中监控检测及远程 维护手段 。
会 上 ,铁路 局 电务处 针 对 隧 道报 警 电话 系统 的现 援 的辅 助手段应 更加贴 近用户 的需求 ,随着 大量 隧道应
状 提 出几 点建议 :一是安 装隧道 内的事故报 警 电话应 接 急 电话 的使用 ,技术条件 的统一 ,标 准 的制定 应提上议 入 局应 急指挥 中心 、隧道所 在调度 区段 的行 调 台及 隧道 事 日程 。设计 院代表则 呼吁加快标 准的制定 。专家们建
铁路应急通信系统

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探索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的新理论 、新方法和技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指挥调度模块
支持可视化指挥调度功能,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03
铁路应急通信关键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是指在没有线路连接的情况下,通过无线电波 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
无线通信技术包括集群通信、卫星通信、短波通信、移动通 信等多种技术,在铁路应急通信中具有重要作用。
网络融合技术
网络融合技术是指将多种不同的网络技术进行融合,实现 网络的互连互通和资源共享。
02
铁路应急通信系统架构设计
架构概述
1
采用多层架构,包括应用层、传输层、数据链 路层和物理层;
2
遵循标准协议栈,实现与公网、专网以及其他 应急通信系统的互通;
3
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如卫星通信、4G/5G移动 通信、集群通信等。
硬件设备选型与设计
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卫 星通信设备、应急终端、交换
机、路由器等;
考虑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以 及兼容性;
设计高效的硬件架构,实现资 源共享和数据交互。
软件功能模块划分
视频通话模块
支持多方视频通话功能,可实现远程指挥和协同 作战;
数据库管理模块
实现基础数据管理、设备管理、故障诊断等功能 ;
数据传输模块
支持文件传输、实时音视频传输等多种数据传输 方式;
网络融合技术包括网络协议融合、网络架构融合、网络业 务融合等方面,能够提高铁路应急通信的效率和质量。
数据加密与安全防护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指将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使得未授权的用户 无法获取信息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简介第一章概述1、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的定位根据铁道部TB/T3204—2008的标准,《铁路应急通信接入技术条件》对铁路应急通信系统定义的描述:“铁路应急通信系统是在铁路发生自然灾害、行车事故或其他突发性公共事件时,为确保救援指挥需要,在突发事件现场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之间、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应急救援指挥分中心之间以及突发事件现场内部建立的话音、数据、图像等通信,同时包括铁路应急指挥应用系统与各相关信息系统之间的通信。
”2、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的特点和要求(1)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实时性很强:在《铁路运输应急通信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当铁路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铁通公司接到启用应急通信的通知,应立即采取措施,在一小时内接通应急电话及其他通信设备,保障现场与上级指挥机构的联系,必要时增设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通信枢纽。
”在《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令第32 号)第三十一条规定:“事故应急救援需要通信保障时,通信部门应当在接到通知后根据需要立即启用“ 117”应急通信人工话务台,组织开通应急通信系统。
事故发生在站内,应当在30 分钟内开通电话、1 小时内开通图像传输设备。
事故发生在区间,应当在 1 小时内开通电话、2小时内开通图像传输设备。
”所以铁路应急通信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实时性很强,要根据铁路局各区段的实际情况,配置足够数量的应急通信现场设备,以便在规定时限内开通应急通信系统,确保通信指挥畅通。
(2)自成系统的应急通信网络从铁道部到铁路局,再从铁路局到事件现场,形成两级应急指挥机构,按照两级指挥机构,构建应急通信网络,专网专用。
目前,还没有组成全路的应急通信网络,只是一个点对点的应急通信网络。
在即将公布的《应急通信装备规划》中,要求以铁道部为中心,对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客专公司)以及相邻铁路局之间,用2M电路连接,组成一个星型复合网络;铁路局到事件现场的应急通信网络,以行车调度区段为单元,从起始站对末端站,用2M电路逐站串接再从末端站环回,形成一个2M环的应急通信网络。
( 3)铁路应急通信实质上是一个临时通信只有当铁路发生自然灾害、行车事故或其他突发性公共事件时,为确保救援指挥通信畅通,需要提供通信保障,发布启用应急通信系统的命令后,立即赶赴事件现场,在规定时限内开通现场到救援中心的应急通信系统,应急通信保障任务完成后,按撤除命令,方可撤除,所以说铁路应急通信是一个临时通信。
从机构和管理上保证设备时时处于良好状态,在铁运[2005]232 号铁道部文件《铁路运输应急通信管理办法》要求:应急通信设备应设置专人维护管理,建立严格的维修、检修制度,列入计表,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随时投入使用。
维护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工具、仪表及交通工具,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所有设备必须质量良好,保证随时启用。
(4)铁路应急通信业务的性质为指挥性质铁路应急通信业务不同于常规的公务通信业务,和铁路调度通信业务一样,属于指挥性质,所以救援中心应急指挥台与现场的通信,要求单键直拨,并有热线电话功能,要求通信设备操作简单快捷、直观、人性化。
(5)铁路应急通信是铁路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既有铁路通信的延伸铁路历来有一套比较完善的通信设施,充分利用既有通信资源,将铁路调度电话和自动电话延伸到事件现场,构建应急通信,所以铁路应急通信是既有铁路通信的延伸。
在常用的应急通信系统中,要求提供 4 台电话:1 台直达“ 117”立接制人工话务台; 1 台能与调度所建立通话的调度电话;2 台铁路自动电话。
在铁道部TB/T3204-2008 标准《铁路应急通信接入技术条件》接入设备总体技术要求:“接入设备应支持现场与调度网、自动电话网、117 人工台等用户的话音通信,同时通话的用户数不少于4 个,话音终端可采用固定或移动终端。
根据需要提供现场移动用户的内部通信功能;移动通信距离半径不小于500(非视距)。
”目前新型的现场应急通信设备,至少能提供8个用户端口,开放电话业务,可根据现场的需要灵活配置,普遍采用4个固定电话:1台为现场与应急指挥台的热线电话、1台调度电话、2台由指挥中心所在地自动电话交换机放号到现场的自动电话,自动电话可拨117人工话务台并开放铁路长途业务。
4个移动电话端口:1台给单兵用、1台绑定外网电话给现场指挥员用、还有2台以用户中继方式接入铁路自动电话网,如果以1:4的集线比考虑,可提供8个移动手机,既可以往外网打电话,又可以进行现场内部通话,一般情况下能满足要求了。
(6)中心设备具有兼容性的特点目前在铁路局救援中心安装的应急通信设备,只是一个点对点的局端设备,与现场设备必须配对使用,如果一个铁路局有几十套现场设备,那么局端设备也有十几二十套,不仅设备臃肿、繁杂,而且不利于应急通信指挥,因此,去年铁道部在组织编制《铁路应急中心通信设备技术条件》时,搭建了一个应急中心通信设备的平台,对要求进入铁路应急通信网络的现场设备进行测试,既进行了应急现场通信设备的入网测试,同时又检验了中心设备的兼容性,接入多种型号的现场设备。
今后,一个指挥中心,只需配置一套应急中心通信设备,既能接入多种型号的现场设备,又能同时接入多个现场设备。
(7)事件现场的随意性铁路突发事件的地点,往往都是随机的,要求现场设备快速响应,因此要求现场设备轻便、灵活、接续简单。
在铁道部TB/T3204-2008《铁路应急通信接入技术条件》对接入设备的总体技术要求:设备应采用一体化设计,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包装方式简单可靠,适于人工搬运。
设备总件数不超过4件,每件重量不超过10kg。
(8)系统运用的灵活性铁路应急通信系统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3204—2008 《铁路应急通信接入技术条件》、及《铁路应急中心通信设备技术条件》,研制开发的,适用于全路各铁路局的任一铁路区段,系统运用时,各铁路局需求不一样,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接口丰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配。
第二章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的现状和发展1、铁路应急通信的发展过程铁路应急通信起步较早,早期主要是靠有线通信手段来完成。
在铁路两侧都有架空电线路或地下电缆,从电线路建设上就考虑了沿线各区间发生紧急事件时,在事件现场与邻站及其他地点,迅速建立通信联络。
早期在架空明线区段,用接线杆两对回线分别接通各站线和列调回线。
在地下电缆区段,每隔 1.5km 设通话柱,在通话柱内至少有两对回线接入相邻车站,一对回线接自动电话机,通过区转机可呼叫上行车站、下行车站、列调台。
另一对回线接人工电话,由邻近车站转接至电话所。
90 年代以前,由于受通信技术条件的限制,铁路自动电话的普及率很低,当时的应急通信只是在事件现场提供人工电话和调度电话业务,不成为系统。
90 年代开始,铁路加快了通信线路光电缆及数字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工程的建设,自动电话逐渐覆盖到了全路各车站。
启用应急通信时,将车站自动电话延伸至区间,在事件现场可提供自动电话、人工电话、调度电话业务,构成救援指挥系统的电话,事件现场有了自动电话,才开始有静止图像传输,将事件现场拍摄的图像,直接传送至铁路局救援指挥中心。
人工电话、调度电话、自动电话和静图传输组成铁路应急通信系统,铁道部于1993 年11 月3 日以铁电务函[1993]574 号铁道部文件公布了《静止图像传输系统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静止图像传输系统的终端设备主要由摄像机、图像处理机、显示器、打印机、调制解调器组成,是铁路通信网的一部分” ,还要求“每月进行联机试验、每季进行一次室外试验、每年定期检修一次”2000 年以后,应急通信系统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进一步得到加强,铁道部安监司与运输局于2000年12月以运基通信[2000]385 号文件公布了《铁路静止图像传输系统技术要求》。
铁路通信整建制剥离铁路成立铁通公司,为保证应急通信的顺利实施,铁道部于2002年4月以办运发[2002]16 号办公厅文件公布了《铁路运输通信服务标准》,对应急通信的服务质量标准作了规定。
又于2003 年12 月以运基通信[2003]455 号文件公布了《铁路运输应急通信技术体制》,规定了应急通信组织结构、系统业务、系统组成和技术要求。
为提高铁路运输应急通信系统的保障能力,又重新修订了应急通信管理办法,并以铁运[2005]232 号铁道部文件公布《铁路运输应急通信管理办法》,对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应急通信的使用、设备管理、资料管理等作了规定。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和六次大提速,客运专线的陆续投入运营,对应急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发生重大、大事故后,要求在事件现场建立内部通信、事件现场与救援中心有多路话音通道和传送动态图像,铁道部于2008年9月公布了TB/T3204-2008 铁道部行业标准《铁路应急通信接入技术条件》,2009 年又组织编制了《铁路应急中心通信设备技术条件》,这是两个指导铁路应急通信系统运用和研发的规范性文件,并推出了新一代的铁路应急通信系统。
2、铁路应急通信的现状目前铁路应急通信基本上依赖于沿线的区间通话柱,提供话音业务和静止图像业务,话音业务分为自动、人工和专用电话三种通信方式。
(1)自动电话铁路自动电话网,已经覆盖铁路沿线所有车站,采用从自动电话交换机放号到小站的方式,每个小站都有两台应急电话,启用应急通信时,将应急电话通过区间实回线延伸到区间事件现场。
(2)人工电话在事件现场安装一台人工电话,直达“ 117”立接制人工话务台,也有的用自动电话代替,可以直拨117.(3)专用电话应急中心与事件现场要建立直达专用电话,以便相关列车调度员随时了解事件现场的实情和抢险情况,以便指挥列车运行并协调处理事故。
目前对这类电话采用区间自动电话,拨“ 4”接入列车调度台,也有的在调度台设置“应急通信” 键,可直接呼叫事件现场的调度自动电话。
(4)静止图像业务铁路静止图像传输系统,采用两级网络“星型”结构,铁道部的静图服务器通过干线调度网与各铁路局的静图服务器相连接,现场图像采集设备采用拨号方式,将拍摄的图片上传到铁路局静图服务器,铁路局静图服务器接收事件现场上传的图像后,自动转发到铁道部静图服务器。
在接到启用应急通信的命令后,铁路局静图服务器管理人员10 分钟内到达救援中心,确保服务器正常工作,并协助操作图像显示设备,供应急中心人员浏览图片,特定授权用户也可通过自动电话拨号上网读取图片。
基于音频通道开放4个电话加静图的应急通信业务,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使用频度最高的一种应急通信手段,但毕竟存在传输手段单一、传输质量差、信息量少、实时性差等问题,因此近年来已陆续采用有线2Mbit/s 传输通道、移动宽带开放应急通信业务,但是这些设备大都是铁道部两个标准文件之前生产的,局端设备接入能力弱、只能与现场设备配对使用,没有形成应急通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