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中国农村糖尿病现状

真实的中国农村糖尿病现状
真实的中国农村糖尿病现状

真实的中国农村糖尿病现状

4310万。这是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调查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时,统计出来的农村患病人数,患病率为8.2%。家庭收入已不再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即使是低收入的人群,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也明显增高。

那么,在这4310万人群中,他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如何?血糖控制怎样?每年的花费是多少?为此,记者走访了河北省涞源县银坊镇的多个乡村,在这个镇上,目前统计出来的糖尿病患者共有760人。

探访“糖尿病村”

■文李文解朱俊平

冀家媳妇死了。

这则消息一经传开,顿时在寂静偏僻的黑窑沟村掀起了轩然

大波。以致到了15年后的今天,村里的老人依然还记得她死前的样子:双眼失明,脚后跟烂了个洞,流着脓水,躺在床上不能动(卧床2年),皮包骨头,瘦骨嶙峋。据后来抬棺材的人回忆:

抬着她和没抬她的感觉一样。

村里人都知道,死之前,她患有糖尿病。所以,整个黑窑沟

村的人对糖尿病最早形成的印象就是:冀家媳妇那样,双眼失明,烂脚,卧病在床……

去世之前,冀家的女儿也被诊断为糖尿病。女儿坚持认为自

己是在伺候母亲的过程中,被母亲传染的。所以,她拒绝继续伺

候母亲。

随后的几年里,冀家其他四个孩子,相继都被确诊为糖尿病。

与此同时,从黑窑沟嫁出去的王老太太也被确诊为糖尿病。

她生的两个儿子长大后,也患上了糖尿病……

因患糖尿病人数较多,该村被人们戏谑为“糖尿病村”。整个黑窑沟村,不管男女老少都知道“糖尿病”这个词。然而,对于糖尿

病如何预防和正规治疗,依然一片茫然。

待到本刊记者前去采访时,整个黑窑沟村已经安静得让人害怕,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几个60多岁的老人,守

候着低矮而贫穷的房屋。在老人的介绍下,记者走访了黑窑沟、西流水、司各庄、合婚台等多个乡村,试图通过这几个典型村庄来窥探当今整个农村糖尿病的防治现状。

农村糖尿病防治现状

在整个银坊镇的山村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糖尿病。然而,很难有几个人知道糖尿病应该怎么防或怎么治。城市里的糖尿病教育已经如火如荼,很多患者都已经久病成医。但这个山村里的糖尿病知识,荒凉得就像3月底的山头一样:漫山遍野的石头,人烟稀少,没有绿叶。苍茫、荒凉而萧瑟。

“别人买什么药,我就买什么药”

55岁的冀平最近浑身都难受。在看到记者随身携带的血糖仪时,她兴奋地问:“这是什么治疗仪?”

她坦言自己被确诊为糖尿病5年以来,从来没有自我监测过血糖,也没有正式去医院治疗过。每当她觉得难受时,就吃几粒

从保定市药房里买的20元一盒的“苦瓜黄金胶囊”,就这“药”,还

是她从邻居那听来的。

当记者告诉她这药上过《糖尿病之友》的“曝光台”栏目时,她不解:“我邻居用的就是这药,血糖降下来了。我看她有效(保健

品里加西药,确实可以降糖,但由于成分和药量不明,对患者可

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笔者注),我也就买了。”为了了解她

的血糖控制情况,记者为她测了随机血糖,结果是28.1mmol/L。她一脸委屈:“我正月里去医院测的时候才12点多呢(血糖达标

状况是:空腹<7.0mmol/L,餐后<10.0mmol/L——笔者注)。我以前还吃过胰激肽和格列健美片,那些药没用。”她告诉记者,以前

吃的这两种药无效,后来听到邻居介绍,才换成了“苦瓜黄金胶囊”,感觉降糖效果还不错。

由于她身边没有这两种药的说明书,记者无从判断药物的真

实情况,只能告诉她以后用药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嘱咐,别自作主

张买药,更别擅自换药。然而,她依然用半信半疑的眼神看着我们。她认为血糖之所以高,是因为药量吃得不够。“今天回去要吃

8片,以前只吃4片。”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像冀平一样糊涂用药的人大有人在。很

多老人都不会自己买药,而是让儿女在大城市买好了邮寄回来。

有些人还会向外人炫耀:“这是我闺女从北京买回来的药。”然而,儿女们买药的根据也只是他们以前用的什么药,等药用完了,就

去药房或者医院,一次花几百上千元“批发”一大堆药,然后寄回来。很多老人都不知道自己吃的什么药,更不知道是在哪里买的,更很少去医院咨询。

对于胰岛素的态度,大多数人都认为会上瘾,有依赖。所以

他们宁愿大把大把地吃药,即使血糖控制不好,也不愿打胰岛素。“我宁愿不治,也不打胰岛素。”一位50岁的女性糖尿病患者态度很坚决。

“不会血糖监测,不方便测,更舍不得测”

自从儿子买回血糖仪后,梁爱老人就基本没用过。因为自己

根本不会测,教书的丈夫也不会。前段时间全身“发烧”(从诊断

书上记者得知,老人并非发烧,而是患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但老人至今也不知道这个疾病),“烧得肉和皮都红了,我感觉血管都在烧,我全身烧,烧得我睡不着。我就是塑料人,怕晒!”

在家人的极力劝说下,梁爱才去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在医生

的再三叮嘱下,回来后,她想起要测血糖,这才发现已经2年没

用过血糖仪了。于是让儿子又买回来一包试纸。测过几次后,她

感觉血糖控制得还不错。

然而,当她拿出血糖仪后,记者才发现,她用的试纸和血糖

仪根本不是同一个品牌。随后记者拿出随身携带的血糖仪为她测量,随机血糖高达29.0mmol/L。这个结果让记者都怀疑血糖仪出了问题。于是我们自己测了一次,血糖都正常;又给她丈夫也测了,结果为4.4mmol/L。

看到结果,梁爱老人顿时变得沉默寡言。从她丈夫的介绍中

我们了解到,他们自己不会测血糖,孩子都不在家里,整个村里

都难找到几个年轻人。去医院监测又不方便。因为镇里医院只测

尿糖,不测血糖(实际上现在也测血糖,但老人不知道),县里

医院会测血糖,但离村里太远,农村老人一般没事不会往县城跑,而且测一次血糖要花5元钱,老人舍不得花那个“冤枉钱”。

“不吃我们的药,那你就去死吧……”

冀玉是村里少有的愿意学习“糖尿病知识”的人。她今年50岁,于2009年被诊断出糖尿病,母亲和哥哥也有糖尿病。

从交谈中可以发现,冀玉是村里对糖尿病有点认识的患者。

她高兴地告诉记者,这都是从电视上学到的,因为电视经常会有

糖尿病知识讲课,讲课完了还有很多“好”产品推荐。每当有这些

糖尿病知识的时候,她就认真看,还将电视上“专家”推荐的“好”产品的联系电话全都抄上。但她一直没打过这些电话,因为这些产

品“都好贵,买不起”。

有一次,一个广告吸引了她,该广告宣称吃了某种神奇的药后,“3个月停药,6个月完全恢复”。她犹豫了很久,终于拨通了

这个电话。得知一个疗程需要3000多元后,她犹豫了。电话那头说“既然你是糖尿病患者,那我给你五折吧”。权衡半天,她还是

放弃了。后来,那人又给她打电话,她还是没舍得买。没想到对

方狠狠抛出一句:“不吃我们的药,那你就去死吧!”“砰”的一声,挂断了电话。

据冀玉介绍,她之所以一直没下定决心买,一方面确实是因

为经济困难,另一方面也缘于这几年村里上当受骗的事太多了。

以前,经常有一些号称是专家的人跑到农村来“义诊”,看完病后

就推销大家买药,往往一买就是好几千元。许多农民被骗后,对

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都提高了警惕。

“你们这一次来,说实在话,不是咱村里有人带你们来,我们

也信不过。”冀玉很爽快地告诉记者。

在吃完两大碗饭后,冀玉充满期待地问记者:“现在国外的药

会不会比中国的好一些?有没有根治的药?”之所以期待这些,是

因为她发现最近眼睛越来越不好使了,看电视时,经常一个人被

看成两个人,有重影。以前纳鞋底儿,一天一双,现在一天一个,每天比以前少挣了5元钱。

“活一年是一年吧”

冀家媳妇死前的样子,被乡里坊间口口相传,最终成了后来

许多糖尿病患者的阴影。想起自己的糖尿病状况,对比冀家媳妇,梁爱老人一直无法释怀:“要坚持吃药,天天吃,大年初一都要吃,吃到死还要吃。”看了一眼记者,她语气稍稍缓了一下:“哎,过

一天是一天,活一年是一年吧!”说完这话,她两眼看着天花板,

双手放在腿间,努力想使自己情绪平复下来。但最终还是没有忍住,她跑到外面,擤了一下鼻涕。

除了自身的压力外,村里的糖尿病患者还要承受许多外来的

压力。

53岁的张华在2008年被诊断为糖尿病。丈夫一年到头在外

打麻将,家务活动、儿女成家、抚养孙子孙女、治病花费等等所

有的压力都在她身上。她有时候特别想喝酒,但想到喝酒对血糖

控制不好,最终还是忍住了。如今,她不看电视,不打麻将。她

觉得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放羊,看到外面的风景,羊群撒欢,

心情就特好。现在回到家,看到小猫小狗时,心情也很舒畅。她

觉得对待糖尿病,就要像邻村72岁的婶婶一样,视力不好,耳朵也背,看不到不舒心的事,别人骂她几句也听不着。每天开开心

心快快乐乐。“这样糖尿病才容易好。”

有时候,村民还会思考一个问题:糖尿病到底会不会遗传?

当记者告诉他们,糖尿病确实有遗传因素但并非绝对因素时,他

们心理开始不安。有些人把5岁的孙女叫过来,让我们帮忙监测

血糖。还有一些人想得更长远,他们要求记者在写稿时,别写真名,“怕被别人看到了,会被歧视,将来子孙不好成家。”

“咱老百姓……”

整个村庄的人在叙述糖尿病时,最喜欢用“咱老百姓”开头,以凸显出他们不能正确对待糖尿病的合理性,也为了区别他们与城

市里的不同。

“咱老百姓哪懂得少吃多餐,俺们要下地干活,一干就是半天,没法回来做饭、吃饭。”

“咱老百姓顾不得那么多,既然糖尿病不传染,那爱咋咋的吧,活一天算一天。”

“咱老百姓不懂医,不懂药,没事不会去医院,只有身体扛不

住了,很厉害了,才会去医院检查。”

“咱老百姓哪有那么讲究,不像城里人,吃一顿饭,还要计算

多少量。”

“咱老百姓没钱,发烧感冒都不会去吃药,得了糖尿病,不可

能坚持一辈子吃药。有钱就多治点,没钱就少治点。”

“咱老百姓哪有什么业余活动?不忙的时候,也就是打麻将,

我有时一打就是一天。”

“咱老百姓不会测血糖,你看,茧子都这么厚,针也扎不进去啊。”

……

农村看病需要花多少钱

天刚刚黑,68岁的梁永春就躺到了炕上,准备睡觉。

这一段时间以来,他每天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也不知道什么

时候睡。白天总犯困,但睡不着,晚上手脚冰凉,睡到天亮,感

觉被子还没热。

这一切都是从2009年开始的。

那一年,他发现左手中指浮肿,初以为是干农活导致的,也

就没放在心上。待到后来破了,黑了,又流脓了,他以为是中毒,吃了点消炎药,还是没好。这时候他喝水也多,还特喜欢吃甜东西。有经验的人告诉他,莫不是得了糖尿病吧?一听到这话,他

立即去了保定检查。结果果然是糖尿病。

由于血糖太高,而且左手中指已经溃烂,医院最终给他用上

了胰岛素泵,在将血糖完全控制住后,才给他动了手术,截掉了

中指。一共花了15000多元,由于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

销了5000元。

出院时,医生叮嘱他:别吃饱,甜的、肥肉、土豆、粉条等

等都不能吃太多。这让梁永春十分懊恼,这些都是以前特别喜欢

吃的。“更绝的是,连粥也不让喝,这样的话,老爷子还能吃啥?”女婿对这些规矩也十分不解,为岳父打抱不平。

但糖尿病没有容他懊恼许久。很快,他的脚又出现了溃烂。

送到医院,右脚大拇指已经破了个洞。原本这个脚趾也要被截掉,但在医生的努力下,最后保住了。

由于住院花了很多钱,梁永春有点心疼。刚出院没多久,他

就不顾医生的叮嘱“不要碰柴火”,坚持下地干活了。结果很快,

足部又开始出现溃烂。

一时间,梁永春陷入了沉默。他如今连用胰岛素的钱都付不起,哪有钱去治脚?当前整个家庭的收入全部来自儿子梁树明。

34岁的梁树明前几年结婚,老婆精神异常,生了一儿一女。女儿

在上学,儿子活泼可爱,却天生耳聋,如今被送到保定市聋哑学校,每月1500元,还不算生活费。梁树明每天起早贪黑地打石头卖苦力,去年在外面打工,还有一部分工钱没要回来。就是这样,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梁树明一年还欠外债3万多元。

据了解,记者走访的这几个乡村,农民大多靠种玉米为生。

人均不到半亩地的他们,整个家庭一年收入也就5000元左右。好在这些年,开矿的人多了起来,激增的暴发户顺便也帮助农民开

辟了新的就业岗位。打石头、拉矿石成了他们新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发家致富的毕竟是少数。梁树明辛辛苦苦一年,也未

必能将债务还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实帮助农民在一定程度上

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但是,糖尿病患者大多需要长期在门诊和

药房买药,这时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起到的作用就有限。

此外,大多数农民都是有了并发症才去治疗。这时候对医术

要求往往比较高,乡镇医院甚至县级医院都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必须到保定或北京才能解决问题。但新农合的规定是,不同级别

医院报销的比例不一样,越往高级别的医院治疗,报销的比例就

越小。像梁爱的老伴去年在保定市做了双眼白内障手术,一共花

了13000元,最后只报销4000元。

由于舍不得长期花钱养病,很多农民宁愿自己去山上寻找一

些中草药维持。好不容易用上胰岛素的梁永春也决定停止使用甘

精胰岛素,他要省下钱来给孙子治病读书。

“医生说要想恢复听力,就得做人工耳蜗,需要花费30多万元。我们现在连零头都不够。对孩子的将来,我们要求也不高,

送他到聋哑学校去,只求他能看电视,认几个字,将来能认清男

女厕所。”梁永春的女婿伤感地说道。

孙子40天回来一次,看到有陌生人在家,却并不认生,在炕

上尽情地奔来跑去,使劲撒欢。梁永春双眼盯着墙角,一言不发。梁树明一口粗黑的胡须,两眼凹陷,手里拿着胰岛素,里面是空

了的笔芯。

农村的医疗卫生现状

银坊镇医院只有三种降糖药

在整个银坊镇,几乎人人都认识糖尿病患者。但一个村里到

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记者随后来到了银坊镇医院。该医院正

在响应卫生部关于发行居民健康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号召。

截止记者发稿时,除去两个没有参与统计的村庄(约3000居民),该镇一共统计了15000名居民,其中糖尿病患者共有760名。

“这15000名人中,至少有5000名小孩。”银坊镇医生蒋武华介绍道。此外,他们的筛查方法是测空腹血糖,3次超过

7.0mmol/L即被诊断为糖尿病。

北京煤炭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刘国荣认为,这种筛查方

法有一定局限性。因为它没有顾及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升高

的人,如果餐后血糖高于11.1mmol/L,且有两次以上,也可以被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患者有糖尿病症状,仅有1次餐后血糖高于11.1mmol/L,就应诊断为糖尿病。

蒋武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他们为糖尿病患者可做的事

情实在有限,只能为他们测血糖,如果有人药物用完了,不愿意

去县或市级医院的,也可以到镇医院购买。不过,该院目前只有

二甲双胍、消渴丸和优降糖三种降糖药,其中优降糖经常缺货。

赤脚医生不知道如何给自己治病

与镇医院缺医少药情况相呼应的是,乡村赤脚医生对糖尿病

更是无可奈何。合婚台村的陈利和就是一名赤脚医生,掌管着方

圆几十里近1000名村民的健康,同时他自己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

合婚台的村名很有来头。北宋年间,穆桂英和杨宗保在这里

与辽国交战。期间,二人闹了一点小矛盾,后来经丞相调解,和

好如初,合力抗击辽军,为国家的安危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年和

好的地方正是这个村庄,因此取名为合婚台。

合婚台村有很多山,陈利和每天都要在各个山间穿梭。他今

年47岁,两年前因为喝酒引发休克,送到医院抢救,被确诊为糖尿病。两天后,血糖还没完全控制好,他就不顾医院的反对,坚

持出院。他的理由是家里还有孩子,村里还有很多人等着他看病……

对于赤脚医生这个职业,陈利和的妻子有很多的意见。她告

诉记者,在出院后没多久,丈夫就出去给人看病。帮人家输液,

病号坐着,他只能躺着,因为那时候全身没劲。半夜被叫醒出诊

是常有的事,凌晨2:00、5:00都会有人叫。最疯狂的时候,

一晚被叫起来过4次。“以前没有手机还好,现在有了手机,人家一个电话打过来,随叫随走,自家孩子发烧也必须出去。年轻的

时候,20天穿破一双布鞋。现在有了摩托车,几年时间里已经换

了3辆。”谈起这些,妻子多少有点抱怨。

与高负荷工作量相对比的是,陈利和在赤脚医生岗位上的收

入越来越低。现在农村用药都是零差价销售,没有利润。政府为

此给了他每个月200元的补助,村里也给予每个月50元补助,但因各种原因,补助并不能如数发到手上。来看病的人都是邻里乡亲,熟门熟路,加上现在农村老人居多,身上没多少钱,经常赊账。陈利和家里一共三个孩子,他本打算把中医技术传给大儿子,但儿子觉得中医没出路,最终出去打工了。银坊村一个赤脚医生

觉得当医生养不了家,在看病之余还要去拉矿石。为了接济家庭,陈利和也不得不寻找一些其他赚钱的门路。

好在他心态好,说起自己的病情总是笑呵呵的:“没事,这病

得养着。”但在实际生活中,他并没有“养着”。一天三餐,经常是

撑的时候撑死,还不忌口,忙的时候一天一顿都吃不上。去了一

趟涞源县,看到药店里有个广告,就自己买了一盒“糖尿乐胶囊”,买回来也不吃。家里有血糖仪,却没针头,从来不测。偶尔去医

院检查,血糖一般在17.0mmol/L以上。而且坚持不打胰岛素,理由是怕痛,“我当了20多年的医生,扎过无数人,但给自己扎过

的次数没超过10次,怕痛。”问他会不会给别人治糖尿病,他坦承:“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治,我也没药。”

对于这一切,陈利和的妻子最着急,家里最小的孩子还只有4岁,“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和孩子们怎么办?”她不断地扯着衣角,

说完后将身子躲到一边,擦了擦眼睛。

(赤脚医生陈利和在家中)

公共卫生的崛起

在银坊镇医院,有正式编制出门诊的医生只有2个,另外7

个在做公共卫生,专门负责慢性疾病的筛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011年,银坊镇医院印发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手册》,里面详细介绍了国家九项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及预防

糖尿病、高血压多种疾病的知识。随后,镇医院、村卫生所、计

划生育委员会一起将这些手册下发给居民。但收效甚微,如今依

然有很多人不知道国家一年提供四次免费量血压、测血糖的服务。一位赤脚医生还告诉记者,在他派发宣传册时,很多人不识字,

拿到宣传册就给了小孩。而小孩拿着这些册子,一般都是撕着玩,或者叠飞机、船,还有人干脆直接当废纸卖。“送的又不是大米。”该医生笑着说。

不过,随着银坊镇本土工业的兴起,越来越多在外面打工的

年轻人都回来了。他们认为镇医院提供的一年四次面对面随访很好。前不久,为了建立健康档案,他们去量了身高、体重、血压、血糖和心电图。(对此老百姓是怎么看的)

“这样挺好的,我随时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有不舒

服了,我就去县医院治疗。我这一次感觉体重有点偏高,接下来

得减肥了。”一位33岁的男子告诉记者。

(本文除梁永春父子、蒋武华外,其他人均为化名)

来源:糖尿病之友

这篇稿子写于2012年,发于《糖尿病之友》杂志,发表后受到时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纪立农

教授的关注,并邀请河北省卫生厅副厅长一起前去视察。该文获得当年中国“改变糖尿病媒体好新闻奖”新闻组

一等奖,尔后又获得由北京大学主办的“北大公益传播奖”深度调查类三等奖,同时获得该奖的还有《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同仁。

- -

用爱传递健康智慧!

洋兰社区iiFood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过去20年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陡然增长的态势。2013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就已指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6%,糖尿病成为严重影响国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作为糖尿病患者,最纠结的就是每天该怎么吃,为此指南给出了八点建议。 推荐一,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葛声强调,患者要特别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同时保持规律运动,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 专家解读: 1. 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超过 90 cm,女性腰围不超过 85 cm; 2. 合理饮食,预防营养不良,成年人 BMI 应在 18.5~2 3.9 kg/m2之间; 3. 规律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 3 次,每次不少于 20 分钟。 推荐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推荐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葛声补充道,建议餐餐有蔬菜,深色蔬菜占到1/2以上。 专家解读: 1. 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量以降低膳食 GI,建议餐餐有蔬菜; 2. 每日蔬菜摄入量 300~500 克,深色蔬菜占 1/2 以上,其中绿色叶菜不少于 70%; 3. 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 GI 的水果。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吃水果、肉类等食物方面存在误区,被诊断为糖尿病后就有了诸多饮食禁忌”,葛声说,水果不是不能吃,而应该控制好每次摄入的时间和总量,建议两餐之间吃水果,每次在150g-200g左右,甚至可以模仿水果拼盘,进行多样化的摄入。 推荐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同时减少肥肉摄入。 专家解读: 1. 常吃鱼虾蟹贝及禽类,畜肉适量,减少肥肉摄入; 2. 每周不超过 4 个鸡蛋、或每两天 1 个鸡蛋,不弃蛋黄;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 中国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20岁以上成年人1/10患糖尿病 据今年3月2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中国人群中的糖尿病患病率”的研究论文公布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超过9400万的糖尿病患者。纪立农教授指出,糖尿病患者人数增速迅猛与中国十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而导致的城市“富贵病”人群增多密不可分。 这一结论一项覆盖全国14个省市,年龄20岁以上54240人的调查,最终47325人最终完成了调查。此项调查还显示,糖尿病已经开始在20岁至39岁的中国年轻人中流行,这一年龄段的患病率占3.2%,而糖尿病患病前期人数更是达到了9.0%。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而今年的主题是“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2亿人,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目前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6%,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从调查数据看中国的糖尿病现状已非常严峻内,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范围糖尿病增长最快的地区并且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 1 目前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1.1 患病率急剧增加 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980年全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0.7%,1994-1995年间全国19省市21万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25-64岁年龄段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5%。最近10年糖尿病流行情况更为严重,2007-0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下,在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加权分析,在考虑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和地区差别的因素后,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4310万,城市4930万左右。我国可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1.2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群的主体 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所占比例达到93.7% ...... 本篇文章来自百拇医药网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ac15515765.html,/html/paper/1004-7484/2011/04/125.htm 糖尿病管理必须全面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新增的这些来自城市的“富贵”糖尿病患者大多都伴有肥胖、血脂紊乱、和/或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数据显示,我国超过半数糖尿病患

中医药对糖尿病的治疗现状

中医药对糖尿病的治疗现状 发表时间:2016-07-27T09:51:28.8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19期作者:穆红武 [导读] 简单说来,糖尿病是一种因为体内缺乏胰岛素而导致的病症,在中医的领域,这种病又被称作“消渴病”。 穆红武 (甘肃省永昌县第二人民医院甘肃永昌 737206) 【摘要】糖尿病作为一种不具有传染性的流行性疾病,已经逐步危害到许多家庭,特别是在我国,患糖尿病的人数逐年上升。如何预防及治疗糖尿病已然成为了当前医学界所研究的一个重点热点问题。中医在几千年前就开始对其有所研究,在拥有了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目前已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科学体系。尤其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对中医药的重视,在利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方面,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便是结合多篇相关资料,对我国目前中医药对治疗糖尿病的现状进行综合阐述,并就其治疗方法、相关理论进行整理总结,结合临床资料,简要就现状对中医药治疗的方式进行分析,概括其优势与不足,并对此的发展作出展望。 【关键词】中医药;糖尿病;治疗方案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336-02 前言: 简单说来,糖尿病是一种因为体内缺乏胰岛素而导致的病症,在中医的领域,这种病又被称作“消渴病”。我国中医对于消渴病的研究可谓历史悠久。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对这种病有所研究,在中国的医书中也有诸多记载。经过了几千年来中医们的临床实践,又在前人的基础之上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已逐步形成一个系统而完备的医学理论体系。近代以来,西方医学传入我们国内,人们逐渐降低了对于中医的重视,中医也渐渐失去了已经占据了几千年的领导地位。 1.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常见方法 随着中医药学者们对于糖尿病治疗研究的深入,也逐步总结归纳出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1.1 单味中药调节血糖 众所周知,中医药中最具有研究价值的便是中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中医药学家们从成千上万种中草药中进行试验,筛选出了七十多种能够有效调节血糖的中药。在这七十多种中药中还分为了降低血糖与提升血糖两种完全不同作用的中草药,其中能够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的中药中还有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中草药,例如人参、黄芪、黄连等,而能够升高血糖的药材则有党参、三七等等。 1.2 使用固定的处方治疗 除了利用单味中草药的药性来调节血糖治疗糖尿病之外,更多的中医学者倾向于使用固定的药物处方来治疗糖尿病。中医中将糖尿病分为了不同的中医证型,而这些固定的专方便是根据这些证型对患者进行治疗。而这些证型又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2.1以阴阳气血为据中医强调的是气血阴阳的均衡,而糖尿病则被认为是从阴虚发展到气阴两虚而后又发展成阴阳两虚的过程。因而在治疗糖尿病时,以治疗气阴两虚为主,针对此症状开具专方,例如益安降糖散、金芪降糖片等等。 1.2.2从病变脏腑论有部分中医药学者认为糖尿病是由于部分身体内脏发生了病变而导致的,从而强调从病变的内脏器官入手进行治疗,例如针对胃热型的患者,使用白虎人参汤,而对于心肝郁热的患者,则对其使用清肝泄心汤。 1.2.3以辩证论治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还有学者提出通过一种方法来治疗各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这种方法在临床的试验中,同样也取得了一定的见效成果。 2.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从近几年来临床试验的结果来看,不难看出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上具有着极大的优势,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理论上具有优势 对于治疗糖尿病,现代医学已认识到单从降低血糖入手并不能根治糖尿病,还应该从整体入手,综合调节患者身体各方面功能。而整体调整,追求身体的平衡一直是中医所倡导的,在这一方面,中医以拥有了绝对的先进性。 2.2 中医疗效优于西医 针对糖尿病中所出现的头晕、口臭等症状,西医对此往往没有合理的解释,西药也很难针对此些症状进行治疗,而中药则能起到很好的改善效果。 2.3 中药副作用小 西药开具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往往都具有副作用,并且有些药物服用过多还会减低药效,产生耐药性,但中药的副作用小于西药,安全性也远高于西药。 3.中医药研究糖尿病治疗方面的不足 虽然中医学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3.1 中医观念保守 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医的理念也偏于保守,中医理论的发展进程也十分缓慢。阴阳、气血等理论都已传承千年,中医在此基础之上也鲜少进行创新与突破,往往都是在固有的理论之上进行反复地研究论证。 3.2 临床科研不够严谨 中医药对医学治疗的临床设计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临床科研设计中并未严格遵守原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观察结果的准确性。此外,中医在临床上的观察指标也并不客观,只以血糖作为观察的参照标准,缺乏一定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也不利于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3.3 缺乏规范的案例管理 中医在收集案例方面并未采取足够的措施,病例资料的收集存在着不完整、不规范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中医治疗效果的准确程度,也降低了结果的可信度,更难以使资料进行共享,推动糖尿病的治疗发展。 4.总结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于糖尿病治疗方案的突破也就越来越迫切。中医学作为中华传统文明中极具代表性的一支,

糖尿病未来趋势

糖尿病已成为中国主要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预计到2030年,中国糖尿病的医疗开支将达到3600亿元人民币。但是,最近在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杂志上发表的关于中国糖尿病的3篇系列文章中,提出一套以社区登记及支援协作模式的全新糖尿病护理系统,可有助于改善中国糖尿病治疗现状。 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多,甚至在中国成年人中糖尿病已达到泛滥的比例。在1980年,中国成年人中仅有不到1%患有糖尿病,但到了2010年,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几乎增加至12%(1亿1390万成年糖尿病患者)。最新的数据显示,近半数的中国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这些人将成为糖尿病及多种相关疾病的高危人群。 这一系列文章的作者之一,中国内分泌学会前任主任委员宁光教授透露道,“特别令人震惊的是,在中国,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尚未能被确诊(约占70%),仅有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而且,这些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仅有40%患者糖尿病控制达标。 宁光教授指出,“令人担忧的是,如果没有一个能有效的覆盖全国的糖尿病干预措施,这些数字预示着中国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大流行,例如心血管病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和癌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最终形成了一种“致胖环境”,以食物过盛、缺乏体力活动和社会心理压力为特征。而且,与白种人相比,中国人对2型糖尿病特别易感;在体重指数(BMI)位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时,中国人就易于发生糖尿病。中国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水平为25kg/m2,而非亚洲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水平高达30kg/m2。 宁光教授警告说,“在过去30年期间,中国的生活水平和人均寿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饮食习惯改变、体力活动减少、以及居民吸烟率异常的高,最终导致了糖尿病流行。糖尿病流行产生的严重健康后果将会直接威胁到整个卫生保健系统,迫切需要采取行动。 在未来几十年期间,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青年糖尿病患病率增加双重负担,将会给社会生产和卫生保健系统带来沉重的压力。这一系列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香港大学Ronald Ma教授解释称,“考虑到青年糖尿病患者长期并发症风险增加,中国糖尿病流行产生的经济和健康压力将是非常惊人的。在1993年,中国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开支仅有22亿元人民币,但预计2030年中国糖尿病医疗开支将达到3600亿元人民币,突出了糖尿病预防的重要性。” 中国香港大学Juliana Chan教授指出,“我们可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在期待2012-2015国家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治疗计划长远战略(包括烟草控制、妊娠糖尿病的一般检查等)成果的同时,我们提倡以主动及针对性方式找出糖尿病高风险人士做好防治工作,并透过公私营社区伙伴关系,把重点投放于建立并维持社区糖尿病登记、赋权予糖尿病患者,以及为他们提供便利的支援。 Juliana Chan教授总结道,“由于中国糖尿病流行趋势仍在继续加重,每个人都必须投入参与创造多层面的解决方案,以减低糖尿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健康的影响。

糖尿病的治疗发展现状概述

糖尿病的治疗发展现状概述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糖尿病成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本文从糖尿病的治疗发展研究入手,分析当前糖尿病的治疗和发展的现状,寻找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标签:糖尿病;治疗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对身体的各种组织产生损害,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临床上,糖尿病根据发病的机理不同被分成四种类型,其中发病最多的是1型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以往通常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0%,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以往通常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成年发病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多发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或老年人,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此外还有少数患者患的是妊娠糖尿病或特殊型糖尿病。不同的糖尿病由于病因不同,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多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大体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手术治疗的方法,一类是手术治疗的方法[1]。 1 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非手术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自我控制疗法、药物治疗、运动疗法、饮食疗法。 1.1自我控制疗法这种疗法也属于一般的心理疗法。主要是通过对糖尿患者的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让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注意的相关饮食等问题。让患者了解糖尿病,学习防治糖尿病知识,通过尿糖和血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掌握自己病情的特点,有坚强的信心和毅力,认真治疗而不紧张,坚持不懈的进行合理的饮食、体力活动,劳逸结合。正确使用药物使体重、血糖、尿糖、血糖、血脂维持在合理水平。总之,通过自我控制治疗,达到有效的控制和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1.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口服药物治疗,一种是胰岛素注射的治疗方法。 1.2.1口服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口服药物一般分为以下几类:磺脲类药物,2型DM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药物;双胍类降糖药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体重。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都可服用;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胰岛素增敏剂有增强胰岛素作用,改善糖代谢;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使用,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

中国慢病监测暨糖尿病专题调查报告解读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04-09发表评论(1人参与)分享 2010 年中国慢病监测暨糖尿病专题调查报告解读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徐瑜毕宇芳王卫庆赵文华宁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挑战。因此,获得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数据及其年龄、性别和地域分布,将有助于国家制定慢病防控策略,从而针对性地选择高危人群,以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相比1990年,2010年世界范围内由糖尿病引起的死亡倍增,达到130万。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呈流行趋势。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在第六版IDF糖尿病地图中估测,2013年全球糖尿病患者达到3.82亿,其中80%的患者来自低中收入国家。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近几年增长迅速。从1980年的低于1%,1994年的2.5%,2002年的2.7%增加至2007年的9.7%。虽然各次调查采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不尽相同,但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正迅速增长这一事实毋庸置疑。 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将HbA1c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写入学会2010年糖尿病诊疗指南。由于以往的全国糖尿病调查均未进行HbA1c检测,因此无法根据2010年ADA诊断标准估测我国糖尿病患病情况,也无法根据ADA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的定义HbA1c<7.0%估测我国糖尿病控制情况。因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合作开展了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暨糖尿病专题调查。调查结果已于2013年9月4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见JAMA:中国糖尿病患者超一亿约占全球1/3) 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暨糖尿病专题调查样本选择的全国代表性 本次调查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162个监测点基础上开展。这一监测系统覆盖了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在各个监测点,调查采用多阶段、

II型糖尿病治愈机理研究及成效

II型糖尿病治愈机理研究及成效 ---复方中药制剂《梅糖》临床效果概述-梅连武 糖尿病在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美国糖尿病协会曾宣称“糖尿病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事实上西医已经把糖尿病列为“不治之症”。在我国糖尿病是一种古已有之的疾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症”或“消渴病”。但从病症和发病机理上看中西医对糖尿病认知基本是一致的,但对糖尿病治愈的理念和方法完全不同。我们课题组是一个以老、中、青结合的中医科研团队,针对治愈糖尿病的课题经历了近三十年、几代老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论证和研究,终于研究成功复方中药制剂—“梅糖”。2013年此研究成果正式申报了国家生物医药技术专利(专利号201310121761.8),我本人作为次成果的研发人之一,并委托广东边防武警医院经过近几年的临床验证,最终治愈人数近390人,平均治愈时间为4个月,有效治愈率为95%以上,全过程验证了糖尿病可以治愈的事实。 一、糖尿病治愈机理分析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 谢异常综合征,内在发病的表现形式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不足或存在缺陷。传统的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病范畴,治疗糖尿病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三消论治。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我们人类的遗传基因还是老样子。这才是当代“现代病”“富贵病”爆发的主要原因。

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我们必须用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的双重利刃来破解医治糖尿病的难题。为此,我们课题组在研制复方中药制剂—“梅糖”时,确定了以下两个课题: 1、复方中药制剂“梅糖”--对II型糖尿病胰岛细胞的激活和修复的机理研究。 2、复方中药制剂“梅糖”--对II型糖尿病胰岛细胞的激活和修复能力的临床验证。 我们总结研究这一机理的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调、养、生。 首先,“调”是前提。西药治疗糖尿病关键是体现在“控”上,就是以控制住血糖值为主攻目标。我们研制的中药制剂主要把功夫用在“调”上,根据“病在脏腑,根在细胞”的理论,全面调理五脏平衡、气血平衡和阴阳平衡,作用点就是从源头上解决了体内“胰岛素抵抗”的问题。依据是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经过验证的:患者在服用“梅糖”的当天可以立即停用所有降糖药和胰岛素(后文有图示分析),当“梅糖”服用到7-20天以后,血糖值开始逐步下降,并逐步向血糖值的平稳趋势行进。最终结果是同时达到“调”与“控”的双重目的。 第二,“养”是基础。西医不能治愈糖尿病主要是体现在患者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和服用降糖药物,这些办法也只是解决了胰岛素缺乏的暂时问题,却没有解决胰岛素的自给自足的根本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养”,通过养来弥补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作用缺陷问题。其实上一步的“调”已经为下一步的“养”创造了一个改善后的体内

糖尿病治疗领域新进展

糖尿病治疗领域新进展 (一)ADA对糖尿病诊疗指南的6点更新 1、BMI 筛查点由 25kg/m2调至 23kg/m2 这一调整是针对亚裔人群进行的。由于患有糖尿或糖尿病高风险的亚裔人群其BMI 往往更低,所以 ADA 对此进行了修订。 2、舒张压目标从 80mmHg 放宽到 90mmHg 3、餐前血糖目标由 70-130mg/dL 放宽至 80-130mg/dL ADA 提醒,做出这一调整是考虑此举有利于预防那些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出现低血糖。 4、推荐人们多运动和锻炼 这一建议尤其针对那些久坐的人(单次静坐时间≥90 分钟)。ADA 指出,现在大家工作经常久坐,活动不足。 5、不建议用电子烟进行戒烟 ADA 强调,电子烟并不能十分安全地替代香烟,因此不建议用电子烟作为戒烟的替代物。 6、不同血脂治疗方案以 40 岁为界定年龄 ADA 建议: (1)≥40 岁的患者应接受他汀类药物中强度或高强度的治疗。 (2)<40 岁的患者,如无危险因素,应接受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治疗。但如有危险因素存在或患心血管疾病,则仍应接受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 (二)《初诊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治疗国际专家共识》的发布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一定意义上改变了糖尿病进程,让患者的B细胞得到更好的保护,能够更长期地获得有效、稳定的血糖控制,对患者的长期预后和慢性并发症的防治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理念得到更广泛认同。 (三)肥胖成糖尿病最危险信号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从临床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三高特征。 (四)二甲双胍降低糖尿病人的胆固醇水平 二甲双胍双胍除了影响血糖水平外,其还会对影响血脂水平。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Diabetes Car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国糖尿病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就发现二甲双胍或许还会影响机体的血脂水平,尤其是可以使得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文章中研究者对加入德国大规模研究KORA的参与者

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

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 【摘要】糖尿病在我国属于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糖尿病的流行趋势非常严峻,随着近些年来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我国的糖尿病患病总数处于国际首位。糖尿病是在心脑血管疾病、 肿瘤之后对我国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非传染性且慢性发展的疾病。我国对糖尿病的 流行病学进行了反复的分析研究,虽然诊断标准出现了变化,可糖尿病的上升趋势却未改变,当前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几率为12%左右,大概患病人数高达1.15亿人。当前,糖尿病和 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寿命造成严重影响,为患者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医疗以 及经济负担,我国糖尿病的控制管理在经受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对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以 及变化趋势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变化趋势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增长,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 平不断提升,以及老龄化等各种因素的驱动下,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每年都在增增,导致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趋势非常严峻。2017年世界糖尿病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世界上的成 人糖尿病患者共有4.26亿,预计占总人数的8.8%;而我国的患病总人数高达1.15亿,居于 国际首位,占国际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已超出四分之一,且这个数据还在上升,预测到2045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将会上升到1.2亿人。我国不仅糖尿病患者人数惊人,并且患病率 在高处国际水平,我国糖尿病患者在2017年的患病率为10.9%。糖尿病的流行为我国社会以 及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担,我国在2017年死于糖尿病的人数高达八十四万人,而小于60岁 年龄的患者占33.8%。上述数据显示,我国当前糖尿病防治工作依然经受者严峻的挑战。 1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性病学 糖尿病的并发症通常包含微血管并发症与大血管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发生残疾、出现 死亡的重要因素。糖尿病带来的危害主要是长期的高血糖为人们的全身脏器造成损害,从而 使其功能出现逐步的减退。为此,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病学加强了解至关重要,但是,因 为并发症的出现和很多因素有关,包含了,年龄、遗传、血糖控制水平、性别、其他的心脑 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病程等,因此,在进行糖尿病并发症流行学的调查时,难度较高,不 仅应该调查糖尿病患者,还应该明确判断并发症的含义与辨别。现阶段,我国仍旧缺少设计 较好的糖尿病并发症流行病调查资料。 1.1糖尿病视网膜出现的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导致的病变是造成患者实名的重要因素,相关调查显示,我国21.5%的Ⅰ型糖 尿病与36.7%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患眼部疾病的概率为35.3%,包含了背景视网膜发生的病变、增生性视网膜实现的病变、失明、白内障;当然Ⅱ型糖尿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几率随着年龄 以及病程的上升而增长。除此之外,我国糖尿病视网膜发生病变的患病率体现出了区域性差异,城市低于农村,南方低于北方。 1.2糖尿病引发的肾病 糖尿病并发症肾病是导致肾功能出现慢性衰竭的重要因素,患病率较高的区域就是亚太地区。相关研究显示,34.6%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肾脏并发症,而Ⅰ型患者的出现率为23.5%,Ⅱ 型患者为35.7%。 1.3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神经病变 病人在患有糖尿病后十年以内会出现显著的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其发生几率和病程有着直 接联系。如果吸烟的年龄超出40年且血糖控制很差的糖尿病患者,出现神经病变的患病率 会更高。在门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多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周围组织出现病变的

糖尿病论文

糖尿病论文 《中华糖尿病杂志》发表关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下 肢动脉病变的立场声明 2010年12月27日出版的《中华糖尿病杂志》将刊登两项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立场声明,以澄清目前对于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认识,促进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的健康发展。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有些医疗单位声称可以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和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并对患者采取收费治疗,在患者和临床医师中造成了认识上和就医行为上的混乱。干细胞具有分化成人体各种细胞的潜能,我国和世界各国均大力开展了干细胞治疗疾病的相关研究,比如,人们希望能够将干细胞培养成能够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来治疗糖尿病或将干细胞培养成血管内皮细胞来治疗血管病变。但是,由于科学研究水平的限制,除少数血液疾病已经能成功采用干细胞治疗外,绝大多数疾病的干细胞治疗尚处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前研究阶段。为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专家对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和外周血管病变的问题,系统地回顾了循证医学研究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发表声明。 以下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表声明的摘要。 (一)对于采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问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此阐述以下立场:

1.干细胞治疗研究为更好地治疗糖尿病提供了美好的前景,希望国家加强对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支持力度,促进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研究成果向临床实践的转化。 2.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尚处于临床应用前的研究阶段,不建议将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技术作为常规的临床实践。 3.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需遵守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干细胞临床转化指南》和国内有关干细胞研究的道德伦理准则和相关指南或管理规定。 (2)如开展临床研究,需遵循我国临床研究的相关规定。临床研究方案必须得到临床试验实施者所在医疗或研究机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3)在实施临床试验前,必须向自愿参加临床试验的糖尿病患者告知临床试验的内容以及可能的获益和潜在的危害,并获得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 (4)不得向参加临床试验的糖尿病患者收取与临床试验相关的费用。 (5)临床试验要采用科学、客观的研究设计,与现行的糖尿病治疗方法相比较,评价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别是长期随访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对于采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问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此阐述以下立场:

专题4 中国糖尿病地区分布和年龄分布情况

专题4 中国糖尿病地区分布和年龄分布情况 糖尿病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流行病。它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在中国的严峻形势更是发人深省,虽然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对糖尿病的控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控制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中华糖尿病学会最近公布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近1/10的患病率确实令人担忧,并且还以一定的速度增长。 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多,影响机制复杂,医学界仍然在不断探索研究之中。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糖尿病的发病率主要跟遗传因素、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年龄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具有某一共同特点地区生活的人群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研究具有不同地区特点人群的糖尿病发病情况可以使得糖尿病的预防、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也有着不同的生理特征、生活方式、健康认识,同一年龄段人群在某些方面具有很多共性,研究我国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情况可以了解糖尿病对不同人群的影响程度,确定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引起他们足够重视,做好预防糖尿病工作。 我国糖尿病的城乡分布 糖尿病导致的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糖尿病的发病率,根据《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城市糖尿病死亡率高于农村,大城市的糖尿病死亡率大大高于中小城市和农村。一是由于城市人口老年化程度高于农村,慢性非感染性疾病患病率高;二是城市居民教育水平和健康意识以及对疾病的认同程度较农村高,自报疾病比农村多。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城市人口,餐餐精米白面,顿顿大鱼大肉,肉蛋奶吃得过多,粗粮、蔬菜吃得太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使糖尿病队伍空前壮大,这就给城市人群的糖尿病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我国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知识还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城市人群一味追求工作上的成就,当工作与健康发生矛盾,当情绪与健康发生矛盾,当享受与健康发生矛盾,选择工作,选择享受,恣意妄为,抛弃健康者大有人在。所以,由于对糖尿病知识及其严重并发症的不了解,乱吃滥喝,营养过剩,通宵熬夜,嗜烟酒无度,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之中,缺乏体育锻炼,以车代步,这些势必导致城市人口的患病率大于农村。

(仅供参考)列汀类药物(DPP4抑制剂)在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的现状和机遇

DPP-4抑制剂在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的现状和机遇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最新统计显示中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正在快速增长,中国目前糖尿病患者人数已高达1.14亿,居全球首位,全世界每三到四个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来自中国。同时,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大约为50.1%,即4.934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阶段,因此在未来数年内,我国糖尿病总人数还会不断攀升。但是,中国接受治疗的成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不到40%。 治疗糖尿病常用的口服药主要有磺脲类(格列本脲、格列喹酮、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美脲)、双胍类(二甲双胍)、拜糖平类、格列奈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胰岛素增敏剂和近几年新上市的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和最新一代降糖药SGLT2抑制剂等,其中前两类降糖药是最传统的药物, 二甲双胍是国内外公认的一线口服降糖药,降糖疗效确切。 不同种类的降糖药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二甲双胍更适合肥胖或超重的患者,格列酮类可用于治疗合并肥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患者,而拜糖平更适合降低餐后高血糖。降糖药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如高血糖的程度及空腹高还是餐后高或者两者都高、年龄和体质状态、并发症和合并症情况等。 可减轻体重的降糖药物 ?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的使用剂量,需要根据患者BMI水平加以调整。通常,对于BMI<28 kg/m2的患者,可用2.0 g/d剂量;BMI在28-32kg/m2时,采用2.5 g/d;而BMI>32 kg/m2时,剂量可升至3.0 g/d.二甲双胍可与多种降糖药联合,抵消这些药物带来的体重副作用,从而也成为了多种联合治疗的基础用药。 ?GLP-1受体激动剂:提高葡萄糖诱导的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分泌,降低餐后胰高血糖素分泌。在二甲双胍和/或磺脲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持续30周后,HbA1c降低达0.8%-1.0%.在一项长期随访的研究中,可降低体重达5.8 kg.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近年来发现的治疗糖尿病的新靶点, SGLT-2抑制剂是继DPP-IV抑制剂之后的又一新星。 通过阻断肾脏葡萄糖的重吸收而增加尿液中血糖的排泄,进而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同时可减轻体重,对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阿斯利康和百时美施贵宝的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 Farxiga, Forxiga)是SGLT2类药物中全球首个获批的药物。强生旗下杨森制药公司生产的降糖药物卡格列净(通用名:Canagliflozin, 商品名:Invokana)

糖尿病调查报告

蚌埠市公安人员糖尿病调查报告 班级 0sss 学号 sss 姓名 ssss 摘要目的:了解蚌埠市公安人员糖尿病(dm)和糖耐量减低(igt)的患病率,研究血糖与年 龄、体质指数(bmi)等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全市公安人员进行了糖 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蚌埠市公安人员dm发病率6.21%, igt发病率7.60%, dm和igt 发病率随年龄和体质指数(bmi)增大而上升。结论:公安人员是糖尿病高发人群,加强体育锻炼, 优化生活方式,控制体质指数,对预防糖尿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糖耐量减低;调查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 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 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患了糖尿病的人主要是葡萄糖的氧化发生障碍,机体所 需能量不足,故感到饥饿而多食;多食又进一步使血糖升高, 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时就出现尿 糖, 糖的大量排出必然带走大量水分故而引起多尿; 多尿失水过多, 血液浓缩又引起口渴, 因而多饮; 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大量动员体内脂肪及蛋白质的氧化功能, 严重时因消 耗多, 身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平均寿命延长, 糖尿病的发病率呈 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通过对蚌埠市789名公安人员全面体检,并进行了糖尿病流行病学调 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公安系统在职工作人员 545人, 离退休人员 244人, 年龄20-86岁。 1.2 方法 1.2.1 内科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和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史及症状等。据身高和 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bmi=体重/身高的平方(kg/㎡)。bmi20-25为正常,>25为超 重,<20为消瘦。 1.2.2 血糖测定采取隔夜禁食10h的空腹静脉血进行血糖测定。空腹血糖 >6.1mmol/l者再做餐后2 h血糖测定。测定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试剂由上海荣盛生 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仪器为南京神州英诺华 d-2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卫生部临检中心 质控要求控制范围内检测。 1.2.3 诊断标准按who认可,目前国际普遍采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999),糖尿病(dm ): 空腹血糖7.0mmol/l或空腹口服75g葡萄糖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2 h后血糖11.1mmol/l; 糖耐量减低(igt): 6.1mmol/l<空腹血糖< 7.0mmol/l,7.8mmol/l<ogtt2h<11.1mmol/l。 统计方法[1] 采用 x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 2 结果 2.1 患病率 789名调查人员中,dm患病率6.21%,igt患病率7.6%, 血糖 dm与igt之比为 11.22。 2.2 年龄与dm和igt患病率的关系(见表1) 表1 年龄与dm和igt患病率的关系 年龄组受检人数 dm人数发病率 igt人数发病率 igt/dm 岁 (%) (%) 人数比值 20- 116 0 0 1 0.86 —— 30- 170 4 2.35 6 3.52 1.50 40- 163 7 4.29 9

糖尿病软文

糖尿病系列软文: 第一部分:总题:树立糖尿病治疗新标准: 一、从产品的特性入手: 中国1亿糖尿病患者面临选药难! 在糖尿病治疗领域里。由于受传统治疗观念影响,现在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能够把血糖降下来的,就是好药;还有患者认为:糖尿病治疗只要将血糖控制好,就不会有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而实际上:在糖尿病治疗所有过程中,降糖容易,并发症难治,并且并发症只有人想不到的,却没有它不能发生的!所以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要确立相应的治疗标准,只有将标准确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疗效可观可测!如果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用药标准都错了,那还能保证疗效吗?那么树立糖尿病治疗的新标准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今年怎样选择糖尿病治疗药物? 糖尿病治疗不是有的药品或者保健品,他们所吹嘘的那样,现在已经被攻克或者已经在这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稍有点糖尿病常识的人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至少是在目前为止),不是一天或者两天吃药就能将糖尿病征服;也不是那些所谓的专家所吹嘘的那样,吃了某种药物就可以随意的吃喝,这简直是把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当作儿戏。那些所谓的神药、好药很多都搀杂了西药成分来达到降糖的目的的,并以此点,他们就大肆吹嘘,说他们的药品效果怎么样。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情!这样害得者劳命伤财,更有甚者害得患者人财两空。 二、糖尿病疗效怎么判断 糖尿病治疗最新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联盟相关资料整理):在降糖的同时,应该从病因上来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达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并且在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的状况下,糖化血红蛋白也是血糖监控最具有显著意义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是检验糖尿病患者在3——4个月时间里的血糖控制情况,它还是反映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最显著的判断指标)。一种药物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只要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下降到正常值以内,那么这种药物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病因的问题。这种药就值得广大糖尿病患者信赖。 三、活敏酮是糖尿病治疗药品中的标杆: B 活敏酮不是中药,不是西药,也不是中成药,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西结合药。它是中国制药上市企业、中国最大植物药生产和出口企业——————云南昆明制药集团的最新科研成果,从云南和缅甸边境交界处所独有的特殊植物露水草中提取精华,属于典型意义上的植物药,它具有了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药物浓度极高;2、定量、定性准确;3、临床上具有可重复性;4、它完美地将降糖和抗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将糖尿病并发症病因彻底清除;5、14天为一疗程,比其他同类型药品便宜近1500元以上;6、8小时即可控制血糖平稳,14天改善糖尿病基本症状;凡是使用过B 活敏酮的患者,一般情况下,可以在3个月时间里,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从此后,用维持量对病情进行监控,使患者摆脱了,一天中多次服药,一次中服多种药品的尴尬局面。 二.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误区入手: 糖尿病专业用药更新换代中国首创治疗新标准 现在,已经有糖尿病患者开始觉醒。他们认为,在和糖尿病做斗争过程中,不再是单纯降糖就能达到目的,但是还有一部分患者,他们只是从眼前状况出发(经济、简单等),缺乏用发展和辨证眼光去看待糖尿病。一味地选用烈性降糖药,须不知,烈性降糖药是对人体的肝肾功能有严重损伤,。 这就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在一定的时间里,同一种药物、对人体胰岛素产生抵抗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人体的肝肾主要是排毒和解毒,而糖尿病病人却从外界不断地向其注入毒物,这种状况下,糖尿病患者不得并发症那才怪呢!即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标准上就偏离药物治疗的本意,那不出问题倒也成了怪事情!所以建立新的糖尿病治疗用药标准就迫在眉睫! 糖尿病的疗效标准包括那些条件? 糖尿病治疗最关键目的是预防和缓改并发症,相反平稳降血糖不已经再是一件难事,那么糖尿病治疗药就应该从解决人体病因为根本目的。彻底将并发症和血糖来进行长期的平稳,这样才不本末倒置。 控制血糖已经不再是难事情,那么检验和检测糖尿病并发症就成了最关键性问题,最新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就是检验和检测糖尿病并发症的唯一金指标,反映糖尿病患者在一定的时间里的血糖控制和变化情况,也反映了患者在控制并发症方面的具体结果。由此可见,糖尿病治疗的好坏,不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杨文英 图1 中国≥20岁成年人中的年龄特异性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该图显 示了各年龄组男性和女性中的总糖尿病患病率(图A)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图 C)。图B和图D分别显示了男性和女性中总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粗患病率 和年龄标化患病率。总糖尿病包括既往诊断的糖尿病和既往未诊断的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被定义为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受损。I型柱表示95%可信区间。 p65 (杨文英等中国国家糖尿病和代谢紊乱研究组成员中国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 摘要 背景由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快速改变,有人担心糖尿病有可能成为流行性疾病。从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我们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研究,以估计中国成年人中的糖尿病患病率。

方法这项研究使用了一个有全国代表性的样本,其中包括来自中国14个省市,年龄≥20岁的46239名成年人。经过一夜禁食后,参与者接受了一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研究者)测定(参与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2小时葡萄糖水平,以识别未诊断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即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受损)。既往诊断的糖尿病是根据自我报告确定的。 结果年龄标化的总糖尿病患病率(包括既往诊断的糖尿病和既往未诊断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为9.7%(在男性中为10.6%以及在女性中为8.8%)和15.5%(在男性中为16.1%以及在女性中为14.9%),据此推算,(中国)9240万成年人有糖尿病(男性5020万,女性4220万),1.482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男性7610万,女性7210万)。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年龄为20~39岁、40~59岁和≥60岁的人群中分别为3.2%、11.5%和20.4%)和体重的增加[在体质指数(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18.5、18.5~24.9、25.0~29.9和≥30.0的人群中分别为4.5%、7.6%、12.8%和18.5%]而增加。城市居民中的糖尿病患病率比农村居民中的高(11.4%对8.2%)。单纯糖耐量受损的患病率高于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在男性中为11.0%对3.2%,以及在女性中为10.9%对2.2%)。 结论这些结果表明,糖尿病在中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并且需要(制定)针对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的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