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的特性

合集下载

爱国主义影片《八佰》视听语言分析

爱国主义影片《八佰》视听语言分析

爱国主义影片《八佰》视听语言分析摘要:影片通常通过镜头语言来展现情绪的主题,在不同的年代,历史题材的战争片的创作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电影的视听语言作为电影媒介的基本元素之一,在电影艺术中利用视听冲击向观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官语言,本文以战争电影《八佰》为对象进行研究,本文从镜头语言、写意符号、以及音效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

影片是中国军人顽强抗战的缩影,堪称爱国主义教育范本。

本文综合视听语言艺术中的诸多方面客观分析出其独特“魅力”,实现其艺术价值。

赏析出视听语言具有的独特性、多样性、哲理性、人文性。

关键词:视听语言八佰管虎爱国主义一、通过镜头语言来展现情绪与主题1.1运用冷暖色调和镜头展现影片中的南北现象镜头是构成影片的基本单位,电影学者麦肯曾说过:“当一扇门、一双手或一双眼打开时,都会带来如火车头撞破银幕般的刺激”。

[1]在电影的前半段利用摇移镜头加上大全景的拍摄方式比较了苏州河南北两岸差异。

苏州河仿若生和死的交界线,仅仅一水一桥之隔。

南,是生的彼岸,受着其他国家的保护、是载歌载舞、充满欢乐气氛的天堂;是有着繁华的街道、灯红酒绿、人群熙熙攘攘的租界。

北,是死的坟墓,是横尸遍野的地狱,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是一片黑暗,寂静萧瑟,充满压抑感的四行仓库。

这画面像极了一句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影视艺术的色彩运用是生活中色彩的升华。

”[2]影片的清晰度和色彩的饱和度带给观众直白且又强烈的感官刺激,也正因为南北冷暖色调的差异,使之有着各不相同的氛围感,南的租界是暖色调,色彩斑斓的霓虹灯,营造出一种热闹欢快的氛围;北的仓库是冷色调,昏暗的灯光,透着一种不言而喻的压抑感,使仓库像一座灰沉的坟墓。

这个镜头清晰的表现出死与生的场景, 不仅凸显了当时战局的情况堪忧, 战争来临时的人间百态,更在于由此而奠定了悲剧意味的基调, 且个中主题更加发人省醒。

1.2 运用多种镜头拍摄方式带动观众的情绪,烘托影片氛围影片中段,日军进攻四行仓库,举起厚厚的铁盾护身,使炸药无法伤其,危机时刻,陈树生选择用身体绑着炸药跳下去,使炸药发挥它的威力,与日军同归于尽;这里使用到了跟镜头的拍摄方式,跟着陈树生一系列的动作,使观众有一种真实的临场感,犹如身临其境。

视听语言(1)

视听语言(1)
黄金律”、“黄金段”。即把一直线段分成两部分, 使其中一部分对于全部的比率等于其余一部分对于这部分的 比率,约相当于5:8,这样的分割称为“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 富的美学价值,这一比值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被认为是 建筑和艺术中最理想的比例。 画家们发现,按0.618:1来设计的比例,画出的画最优 美,在达· 芬奇的作品《维特鲁威人》、《蒙娜丽莎》、 还有《最后的晚餐》中都运用了黄金分割。而现今的女性, 腰身以下的长度平均只占身高的0.58,因此古希腊的著名 雕像断臂维纳斯及太阳神阿波罗都通过故意延长双腿,使 之与身高的比值为0.618。建筑师们对数字0.618特别偏爱, 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巴黎的圣母院,或者是近世 纪的法国埃菲尔铁塔,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都有黄金 分割的足迹。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
《这个杀手不太冷》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
《了不起的盖茨比》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
【特写与大特写】 特写通常是指表现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画面构图是头肩关系; 大特写表现人物或景物的局部画面或西部画面。 表现功能:突出表现重要的物件细节和人物瞬间的神态变化,表 现人物的神态特征,捕捉细微表情变化。
$
短焦距镜头是指比标准 镜头的焦距短的摄影镜头 短焦距镜头分为普通短焦 镜头和超短焦镜头(即鱼 眼镜头)两类。 a、短焦镜头的视角大 适于在狭小的空间里 拍摄 b、短焦镜头会使直线条 产生畸变而弯曲。 c、除非拍摄距离极近。 否则短焦镜头产生的 景深总是较大的。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长焦镜头(窄角镜头)
视听语言
$
程然
$
• 七大艺术
• 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 电影为七大艺术

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

第一讲、视听语言概论
1、叙事电影
幕——《教父》共分五幕
第一讲、视听语言概论
1、叙事电影
主观镜头 客观镜头
《辛德勒的名单》
第一讲、视听语言概论
2、非剧情片
非剧情片关心的是记录真实事件
纪录片《帝企鹅日记》 《点虫虫》
第一讲、视听语言概论
2、非剧情片实况影片家庭电影、医学影片第一讲、视听语言概论
3、动画电影
人的试听语言感知特性:
1、视觉暂留原理 (电影的发明原理) 2、拟动现象 3、心理补偿机制
什么是视听语言?
重要性: 重要性:核心理论课 留给最后的问题
为什么要学视听语言?
第一讲、概论 第二讲、镜头 第三讲、画框与构图 第四讲、景别 第五讲、角度 第六讲、焦距 第七讲、运动 第八讲、不同的镜头
第九讲、光线 第十讲、色彩 第十一讲、语言 第十二讲、音响 第十三讲、音乐 第十四讲、蒙太奇 第十五讲、电影视听分析
本课的主要内容
提问:你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什么电影,为什么喜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一讲、视听语言概论
一、电影的基本类别:
1、叙事电影 2、非剧情片 3、动画电影 4、前卫电影
第一讲、视听语言概论
4、前卫电影(不在讲述范围)
第一讲、视听语言概论
二、电影的特点
1、记录性(电影语言的基础) 2、幻觉性(声音幻觉、运动幻觉、立体幻觉)
第一讲、视听语言概论
三、视听语言和视听思维
第一讲、视听语言概论
什么是电影?
传统定义:视听语言就是电影的语言,以影像和 传统定义 声音为载体传达人们意图和思想的语言。用画面 和声音来进行表意和叙事的语言形式。如画面语 言可以包含有镜头运动方式、景别、拍摄角度、 光线、色彩等,以上这些“语素”均可以参与叙事。 视听语言的语法是蒙太奇。 最新定义:视听语言被称为20世纪以来的主导性 最新定义 语言,是在以电影、电视、电子游戏等为主的试 听媒体在当代社会极度繁荣以及相关试听技术高 度发展的局面下生成、定型并体系化的。

电影视听语言

电影视听语言

• 升降镜头的作用 • 常用来展示事件或者场面的规模与气势,或者表现处于上升或者下降运动中的人物的主观视点
镜头的角度
• 镜头的角度 • 是指摄影(像)机镜头与被拍摄物体水平之间形成的夹角
• 镜头角度的分类:垂直变化、水平变化 • 垂直变化:平视镜头、俯视镜头、仰视镜头 • 水平变化:正、侧、被。
• 定义
摇镜头
• 摄像机位不动,而镜头借助三脚架上的圆盘进行上下(纵向的垂直关系)。左右(横向平行关系)或者是 旋转式(纵横整体空间的关系)要懂得镜头运动形式
• 作用
• • 1、介绍环境 • 2、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摄主体16.37 • 3、表现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 • 4、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与人物命运铺垫
• 前景是指在主体前面或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或景物。 前景的作用
• 烘托主体或直接帮助表达主题的作用 • 增加画面的层次,表现空间深度 • 均衡美化画面,使构图增加变化 • 有利于影调和色彩的对比 • 在运动中能增强画面的节奏感(建筑物或者广告牌)
背景
• 背景是指画面中主体背后的景物。 • 背景能表现人物和事件所处的时空环境 • 背景能表现主体所处的空间的大小 • 背景能烘托主体,使它的形状及轮廓显著 • 背景还能造成各种画面气氛、情调,帮助解释内容(人物 冰天雪地)
• 移动镜头摆脱定点拍摄后形成多样化的视点,可以表现出各种运 动条件下的效果
跟镜头
•定义 指摄影机跟随被摄体的运动进行拍摄,是一种非常自由的运动方 式
• 作用 1. 能够联系而详尽的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同时交代主体运动的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突出运动中的被摄主体的主体地位 2 人物引出环境 3 交代运动过程中的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运动速度,运动状态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被摄主体的运动

视听语言 导读

视听语言 导读

课程内容框架
一、视听语言:①电影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 ②电视视听语言 A.画面造型语言 A.画面造型语言 1、景别 2、景深与焦距 3、角度 4、构图 5、 色彩与色调 6、光线 7、视点 B.镜头形式 B.镜头形式 1、固定镜头 2、运动镜头 3、长镜头 4、场面调度 C.声音与声画关系 C.声音与声画关系 D.剪辑和蒙太奇 D.剪辑和蒙太奇
三、表现性的视听语言 这种视听语言主观性强烈, 这种视听语言主观性强烈,体现创作者对 客观世界的情绪感觉, 客观世界的情绪感觉,对观众可以造成强 烈的视觉冲击和情绪震撼。 烈的视觉冲击和情绪震撼。 例:《红高粱》结尾部分,画面极端的呈 红高粱》结尾部分, 现红色,表达人的生命力的绚烂, 现红色,表达人的生命力的绚烂,有非常 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 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 四、象征性视听语言 在影视创作中, 在影视创作中,常常借用一个可感知的形 象,比喻某种由对外部世界感受而生成的 思维、情感、意境或抽象概念。 思维、情感、意境或抽象概念。“视听语 言”可以利用具体的视觉形象象征某种抽 象的思想、观念和情感。 象的思想、观念和情感。
五、视觉构成 视觉构成是指如何运用画面造型语言来拍 从而控制视觉元素的成像效果, 摄,从而控制视觉元素的成像效果,造型 语言对视觉构成的作用相当于文学写作的 修辞” “修辞” 物体进入画面就成为视觉元素, 物体进入画面就成为视觉元素,它在整个 活动画面中相当于句子中的主语、谓语、 活动画面中相当于句子中的主语、谓语、 宾语等句子成分。 宾语等句子成分。而如何表现相当于句子 中的修辞手段, 中的修辞手段,这种修辞就是视听语言的 运用, 运用,形象本身和视听手段结合在一起就 成为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语言,它包括镜头 成为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语言,它包括镜头 等等。 的方式、光线、影调、场面调度等等 的方式、光线、影调、场面调度等等。

如何分析纪录片的视听语言

如何分析纪录片的视听语言

如何分析纪录‎片的视听语言‎声音一;老师,在学习中发现‎这样的问题,就是,作为故事片,由于它的每一‎个镜头都是有‎设计的,所以在分析视‎听语言的时候‎,比较容易切入‎。

比如光线的运‎用,服装道具的设‎计,甚至主体在画‎面的位置及调‎度等等。

而纪录片的一‎大特性就是它‎的不可控性,机位,光的运用,空间等等要素‎有着极大的偶‎然性。

显然对纪录片‎的视听语言的‎分析是不能够‎与剧情片一样‎的。

既然如此,如何去切入,去分析它的视‎听语言呢?甚至有更加极‎端的说法是,纪录片到底有‎没有视听语言‎,如果有,与故事片是一‎致的,还是有区别。

声音二,没有视听语言‎,既不会有故事‎片,也不会有纪录‎片。

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虽然有‎事态发展的不‎可知性,但是可以由作‎者的功力(即驾驭视听语‎言的能力)和敏锐力来捕‎捉和控制。

声音三。

应该这么来考‎虑,没有视听语言‎如何用电影来‎讲一件事。

电影所使用的‎形象本来不是‎一种语言,语言一般都是‎人造的。

电影却不同。

电影只不过用‎来纪录生活中‎的活动影像。

可是人们发现‎纪录生活中的‎影像,也可以从视觉‎的角度来纪录‎一个事件,这也就是说,可以把它当一‎种语言来使用‎。

人们更进一步‎发现(记住,纪录片在先,故事片在后,别搞颠倒了。

)还可以从摹似‎人的视听感知‎经验来讲故事‎(当然是通过有‎意识地安排这‎种感知经验)。

所以我们说,电影的视听语‎言是一种准语‎言,实际上它只是‎摹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在纪录片中,从整个事件来‎说是不能预料‎的,你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摆弄生‎活,但是不是有抡‎镜头一说吗?这就是在纪录‎片中使用视听‎语言的一个要‎求,要求纪录片的‎制作者观察力‎敏锐,动作敏捷,反应快,于是别人没有‎抓到,你却抓到了。

当然纪录电影‎美学里有一个‎偶然性。

你随便在钢琴‎上敲一个音符‎跟一位钢琴家‎随便在琴键上‎敲一个音符是‎不一样的。

这涉及到是不‎是训练有素的‎问题。

机位,角度,曝光,运动,景别在纪录中‎还是可以控制‎的。

电影《误杀》的视听语言特征浅析

电影《误杀》的视听语言特征浅析

2020/6下《误杀》于2019年12月13日在中国院线上映,由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改编而成。

《误杀瞒天记》以印度为故事发生背景,讲述父亲为保护因被偷拍甚至被威胁强暴而错手杀死男同学的女儿,而制造隐瞒犯罪事实的故事。

《误杀》的拍摄地选址在泰国,不仅是为了还原故事的背景,更是为了保护故事的完整性和合理性,符合现实主义特性。

影片里的主人公生活在一个到处充斥着暴力、走私、贩毒的泰国边陲小镇,这样的渲染背景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发展环境,让接下来的故事无违和感、顺理成章的发生。

视听语言的表现形式张菁与关玲在《影视视听语言》一书中提到,所谓的视听语言,其实就是指剥除电影纯粹文学性之后,唯能通过影像与声音的有机组合表现出来的电影语言[1]。

视听语言包括电影画面的布局、镜头的形式、剪辑手法的拼接和蒙太奇的运用等。

所以,一部优秀的电影不仅需要从故事情节的处理上把握剧情的发展,同时需要拍摄的专业化角度、演员精湛的演技、对于镜头的处理等多重配合。

镜头运用与处理。

镜头作为电影最直接的艺术表达形式,承载着电影的起承转合。

在《误杀》开篇,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就是长镜头对佛寺的描绘,交代了故事背景是具有标志性的泰国,为后续剧情的发展进行了铺垫。

影片中对于人物表情和心理映射的特写镜头,烘托出紧张的气氛,让观众产生了很强的代入感。

任何镜头的演员特写,都是为了向观众传达剧情戏剧性的发展,似乎是每一个镜头都在讲述一个内容,甚至是一个急剧变化的转折。

影片色调的不断切换也是镜头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

影片伊始,画面的整体色调偏于暖黄色,体现了东南亚的异域风情,轻松欢快的音乐展示了李维杰一家人的幸福生活,给观众以轻松的享受。

而在李维杰一家出事以后,影片的整体色调转为冷绿色,多以昏暗的色调、灯光渲染一家人面对事态发展的紧张不安,迫使观众体会一家人深深的压迫感。

演员服装、妆容的把控。

演员的精湛演技需要服装、道具等外观形象的加持,不同的场景、不同身份代表的形象和心理情感是不尽相同的。

视听语言01

视听语言01

Your site here
LOGO
视听语言 导论

视听语言的界定
这些界定都存在片面性。
我们所讲的视听语言不等同于电影语言。电影语言是视听语言的
基础,电视的诞生及其对电影语言的借鉴、创新和发展使其拥有 了不同于电影语言的语言方式。然而,无论电影语言还是电视语 言,都是单项传播的语言,它们的规律是模拟人的视听感
它依赖于特殊的传播媒体。 它同时诉诸人的视觉和听觉。 它在形式上声音和画面紧密结合、不可分割。
Your site here
LOGO
视听语言 导论
总结 视听语言
指的就是由视觉和听觉的形象符号 构成的语言,换句话说,它指的是 视听构成方式的总和。

它与文字语言的区别就在于,前 者是“理性思维的符号形式”,而 后者则是“非推理性的符号”,它 借助形象符号直观而整体地将“意 识本身的逻辑”呈现于人的感官世 界面前,诉诸于人的感受能力,而 非人的逻辑推理能力。
音表意。
Your site here
LOGO
视听语言 导论
视听语言与自然语言以及其它语言的异同

3.与音乐语言相比
●二者都可产生鲜明的、风格不同的节奏感。(性质)
●在叙事上都注意铺垫、渲染情节、烘托高潮部分。 (运用手法)
●视听语言具有一定的抒情性。(运用手法)
Your site here
LOGO
LOGO
视听语言 导论
蒙太奇的含义
蒙太奇的本义源于法语(monatage),是 建筑学上的装配、组合的意思。 狭义:指影视作品的组接技巧。即在影视制作时期, 将前期采集的画面和声音素材按照主题要求所设计 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形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 (蒙太奇是视听语言结构的基础方式,它是指将镜 头与镜头连接起来而产生意味。) 广义:表现在四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听语言的特性:单向性、运动性、模仿性、创造性。

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远景: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

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等开阔的场景。

远景功用1)提供广阔的视觉空间,表现景物的宏观形象2)在影视中作开篇镜头,起到交代环境、开门见山的作用3)作结尾镜头,抒情性强,意味深长。

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全景功用1)将人物及其所处的环境空间在一个画面中同时进行表现,环境对人物具有说明、解释、烘托、陪衬作用2)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从而反映其内心情感和心理状。

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中景功用1)中景对人的手臂活动可以实现一种较完美的2)中景可以清晰地表现形体运动和情绪交流,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所以常用来叙述剧情,是影视剧用的最多的景别。

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近景功用1)近景画面中人物脸上表情的变化尽显无遗,拉近了被摄人物与观众的距离,容易产生一种交流感2)新闻节目的播音员或主持人常以近景出现3)调动观众参与的电视节目尤其是娱乐节目,多用近景画面。

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特写功用1)可把近距离极微小的世界用特写画面放大呈现出来2)在叙事性段落中,用特写表现人物面部表情和眼神变化,从而反映出其思想活动和内心意念,推动故事情节进展3)用特写画面转场。

拍摄方向: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水平平面上一周360°的相对位置,即正面拍摄、背面拍摄和侧面拍摄。

正面拍摄功用1)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正面特征2)容易显示出庄重、严肃、静穆的气氛3)正面平角度拍摄人物,可看到人物完整的脸部特征和表情动作,有利于人物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使观众容易产生参与感和亲切感。

背面拍摄功用1)镜头拍摄的方向与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一致,使观众产生与被摄对象有同一视线的主观效果。

新闻记者采用这个角度表现追踪式记录或采访,具有很强的现场纪实效果2)观众不能直接看到画面中所拍人物的面部表情,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和悬念感,能够激发观众的想象和好奇心。

侧面拍摄功用1)有利于表现被摄物体的运动姿态及富有变化的轮廓线条2)有利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3)通过把主体放在靠近镜头的位置上,有利于分出画面中的主次关系,突出主体。

拍摄高度: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垂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或说相对高度,即俯拍、平拍、仰拍。

平拍功用1)平角度拍摄合乎或接近人们平时的视觉习惯,使人感到平等真实、自然亲切2)画面结构安定稳固,形象主体客观公正,是新闻摄像通常选用的拍摄高度。

俯拍功用1)有利于表现地面景物的大概面貌和壮观气势,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觉,如山峦等2)有利于介绍规模、数量、层次,从而表现盛大的场面,如阅兵等3)表现人物活动时,有利于展示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相互方位和人物活动的趋向等4)俯拍人物时,对象易显得低矮、萎缩,画面带有贬低、蔑视的意味。

仰拍功用1)有利于表现高大垂直的景物2)仰角度拍摄常出现以天空或某种特定物体为背景的画面,从而达到净化背景、突出主体的目的3)仰角度拍摄有利于夸张跳跃高度和腾空动作的气势4)仰摄画面中主体形象显得高大、挺拔、具有权威性,画面带有赞颂、敬仰、自豪、庄严等感情色彩。

焦距:摄像机的镜头都可被看成一块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光线穿过透镜会聚成焦点,焦点至镜头中心的距离即为该镜头的焦距,单位是毫米(mm)。

景深:是指通过光学镜头拍摄下的画面,其影像清晰的纵深范围。

长焦镜头:焦距大于50mm的镜头。

造型特点1)视角窄(视角:由视点引向被摄对象边缘的直线所构成的角度)2)景深小3)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4)背景虚化,看上去与前景像是在一个平面,压缩了纵向空间5)长焦距镜头有“望远”的效果6)长焦距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强,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弱长焦距镜头功用1)调拍距离较远的的被摄对象,追求真实自然的艺术效果2)利用长焦距镜头远距离拍摄小景别画面的优势,跨越复杂空间拍摄不易接近或无法接近的人物和场面3)长焦距镜头能正确表现人物的面部而不会因为镜头畸变出现面部变形的现象4)利用长焦距镜头景深范围小的特点,通过调整镜头焦点,形成画面形象的转换,完成同角度不同景物或不同景别的场面调度5)利用长焦距镜头拍摄虚焦点画面,可以创造出人眼不常见到的景象,营造诗意氛围。

广角镜头:短焦距镜头,焦距小于35mm的镜头。

广角镜头特点1)视角宽2)景深大3)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大4)广角镜头有曲像畸变现象5)广角镜头在表现运动对象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弱,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强6)广角镜头便于肩扛拍摄,画面易于平稳清晰。

广角镜头功用1)有利于近距离表现大范围景物的宏观形象2)广角镜头适于展现画面主体及其所处的环境3)利用广角镜头景深大的特点,对被摄物进行多层次地表现,增加画面的容量和信息量4)利用广角镜头近距离接近拍摄对象,完成抢拍和偷拍5)利用广角镜头线条透视的夸张形变效果形成某种特殊的表现意义标准镜头:中焦距镜头,焦距从35mm到50mm的镜头。

能还原人的正常视觉感受,空间既不延伸,也不压缩,变形也不明显,使人感到画面逼真自然,非常适合拍摄人像、风光、生活等题材。

变焦距镜头:是相对于定焦距镜头而言的一种可连续变换焦距的镜头。

标准镜头画面功用1)通过变焦距推拉,实现画面景别的连续变化2)通过变焦距推拉追随运动中的被摄主体,保持画面景别的相对稳定3)变焦距镜头便于调整画面构图,选择最佳景物,突出视觉重点4)变焦距急推急拉镜头可以产生某种特定的节奏变化。

色彩是由光照射在物体上呈现出来的颜色。

色相:又叫色别,指色彩给予人的某种特定的视觉感受,用于区别不同色彩,即辨别色彩的差异。

色值:也叫亮度、明度,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即该物体对光线反射的程度,它的强弱取决于照射光源的性质和物体的固有色。

纯度:也称饱和度,指色彩的纯正指标和鲜艳程度。

色调是根据人的视觉生理和心理对色彩的感知进行的规律性的分类。

暖色调:红、橙、黄、黄绿等,对人的视网膜冲击力强烈,有扩张感,让人兴奋,代表不安、暴力、刺激、温暖、活力,使影像有突出、前进的感觉冷色调:绿、青、蓝、紫。

黑、白、灰等无彩色系也倾向于寒冷的感觉。

使视网膜收缩,让人压抑,代表安静、孤独、隐蔽、后退、收缩的视觉联想。

色彩作用1.各种色彩和谐对比,平衡画面构图2.暗示人物背景和命运,塑造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3.突出画面中的被摄对象和主要细节4.构成影视作品的画面基调,深化主题。

光线是能够作用于人们的视网膜、刺激视神经、引起视觉感受的电磁辐射。

光线是表达情绪、营造画面气氛的重要手段,光线效果和影调是影片形成视觉风格的造型元素。

按光源性质分类1)自然光2)人工光按光源位置分类1)正面光2)侧面光3)逆光4)侧顺光 5)侧逆光6)顶光7)脚光。

按光效反差分1)硬光2)软光影调是指影视画面的明暗基调和层次,是构成影像的基本元素,是造型处理、画面构图、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重要表现手段。

影调的建立分类和摄影的光线性质、场景中的色彩性质有关影调的分类1)高调表现欢乐、明朗、抒情的气氛2)低调提升悬念感、表达忧郁情绪表现压抑、苦闷、恐怖的气氛3)中间调给观者真实、亲切的感觉,适于表现的题材比较宽泛,尤其善于表现物体模糊的轮廓,又有表现雨、雾、云、烟的特长光线作用 1.控制画面亮度和反差,形成明暗层次; 2.渲染场景气氛。

光线效果体现了空间、时间和情绪上的变化,决定了全片的时空发展和感情色彩; 3.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突出主要人物或正面角色,隐蔽次要人物或反面角色; 4.为影片确立视觉基调,表达情感和树立主题。

镜头的视点指的是摄像机所模拟的观察者的视野,视点影响着影视的述说方式。

客观镜头:客观描述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的叙事镜头。

一般是指从旁观者的角度所看到的景物,或者是从导演艺术构思的角度来叙事和表现的一种镜头。

主观镜头:是以摄影机镜头代表影片中某一人物的眼睛,直接摄取的当时目击的景象正反打镜头1)内反打:不出现听话人,即以听话人的视点看说话人的主观镜头2)外反打:框住听话人的肩部或头部,从听话人背面看说话人的客观镜头,即过肩镜。

空镜头功能1)介绍环境2)表现时间3)渲染情绪。

画面构图是指在影视拍摄中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地组织、选择和安排,以最佳画面形式塑造视觉形象、表现主题思想和抒发审美情感的一种创作活动。

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构成视觉形象的“原材料”: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元素。

画面构图结构成分 1.主体 2.陪体 3.前景 4.背景 5.空白画面构图基本要求1.画面要简洁 2.主体要突出 3.立意要明确 4.画面应具有表现力和造型美感 5.在处理运动构图时,摄像机应抓住主体的运动来调整构图。

常见的构图样式黄金分割构图法、垂直与水平构图、三角形构图、对角线构图、框式构图、S形构图、圆形构图、L形构图固定画面是指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画面。

固定画面功用 1.固定画面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和静态人物; 2.固定画面能够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 3.利用框架因素突出和强化动感; 4.固定画面在造型上有绘画和图片效果,与运动画面相比,更富有静态造型之美及美术作品的审美体验; 5.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相比较少主观因素,镜头表现出一定的客观性,特别是较少运动摄像所带来的指向性; 6.运动画面与固定画面所表现的时间感觉:运动画面有一种“近”的感觉,即正在发生和进行的时环境的关系2)从人物背后跟随拍摄的跟镜头,由于观众与被摄人物视点的同一,可以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3)对人物和事件的跟随记录的表现方式,在纪实性节目和新闻节目的拍摄中有着重要的纪实性意义升降拍摄特征1)升降运动带来了画面视域的扩展和收缩2)视点的连续变化形成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多构图效果。

升降拍摄功用1)有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2)常用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3)可实现一个镜头内的内容转换与调度4)可以表现出画面内容中感情状态的变化。

综合运动特征1)镜头的综合运动产生了更为复杂多变的画面造型效果2)镜头的综合运动所形成的画面的运动轨迹是多方向、多方式运动合一后的结果。

综合摄像功用1)有利于在一个镜头中记录和表现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2)在较长的连续画面中可以与音乐的旋律变化相互“合拍”,形成画面与音乐一体化的节奏感。

长镜头,是指和短镜头相对而言的,镜头尺数和延续时间都比较长的一种镜头。

它往往在一段较长的时间(10S)内连续的对一个场景或一场戏进行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以保持被摄体时空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