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核心素养下初中科学中人文精神的发掘与培育的研究

核心素养下初中科学中人文精神的发掘与培育的研究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人文精神的洗礼,并在实践中培养出拥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人才。
因此,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初中科学教育应该注重人文主义的发掘与培育。
一、探究文化背景下的科学在科学教育中注重对文化背景的探究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
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寻找、思考文化背景与科学发展的联系,探究科学知识背后的文化涵义与人文价值。
例如,探究古人在乘坐倾斜船时遇到的问题,进而引出斜面原理;探究古代中国制陶技艺的精湛和传承,引出陶瓷材料的烧制。
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又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体会科学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以及科学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科学探究精神是指学生具有探究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和意愿。
在科学教育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发掘问题,探索未知,并学会转化和应用科学知识。
例如,在实验中给学生设计不同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通过实践与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从而使他们更具备创新能力。
三、关注科技伦理与社会责任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环境。
在科学教育中,我们也应该关注科技伦理和社会责任,引导学生意识到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密不可分。
例如,在学习电磁辐射时,我们应该教育学生了解电磁辐射的危害,以及如何合理地使用科技产品。
科学精神不仅仅是追求真理和技术进步,也是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责任感。
四、注重课程与生活的联系科学教育已不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将所学的知识扩展到生活中,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以及解决问题。
通过对世界和社会的认识,以及对科学实践的思考,学生可探究和发展他们对周围环境的信念、价值和伦理观。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逐渐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科学因人文而精彩范文

科学因人文而精彩范文科学因人文而精彩。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科学与人文一直都是两个重要的领域。
科学致力于揭示客观规律,推动技术进步,而人文则关注人类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
然而,这两个领域之间并不是割裂的,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科学因人文而精彩,正是因为在人文的引导下,科学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首先,科学因人文而精彩体现在科学研究的动力和目标上。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这种精神和欲望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人文关怀、对美的追求、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激发着科学家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
例如,历史上许多伟大科学家的研究动机都是出于对人类疾病的治愈、对自然界的探索、对宇宙的探究等人文关怀和求知欲望。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人文精神的激励,科学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其次,科学因人文而精彩体现在科学成果的应用和价值上。
科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人类社会,而科学成果的应用离不开对人类需求和社会价值的思考。
这种思考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例如,在医学领域,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和治愈疾病,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在环境保护领域,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建设美丽家园。
正是因为有了人文精神的引领,科学成果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实现其社会价值。
最后,科学因人文而精彩还体现在科学传播和教育的过程中。
科学传播和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科学因人文而精彩的重要渠道。
科学传播和教育不仅需要科学知识,更需要人文关怀、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的引领。
只有这样,科学才能更好地被社会接受和理解,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动力。
因此,科学因人文而精彩,正是因为有了人文精神的引领,科学才能更好地走向社会,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科学因人文而精彩,正是因为有了人文精神的引领,科学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人文精神在初中科学教育中的渗透

21 .科学 史教 育中弘扬 人文精 神
提供条件 , 使之广泛的参与活动巾 如在《 水的利
中有关我们家乡的水资源凋查报告, 此 学 生 在 课 堂 学 习 中进 行 的探 究 与科 学 家 真 用和保护》 ~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捕捉 实经历的探究存在着许多差异 ,这种差异有时会 活动提前 12周进行 , 使学生歪曲了对科学的认1 只。例如绝大多数科学 结论的获得都经历 了无数次重复的实验,经历 了 无数的曲折和艰辛 , F 但彳 学生的探究活动中 , 科学 的结 论往 往 只是通 过 一两个 实 验得 到 的 ,这 容 易 使学生认为科学足轻而易举的事.其实科学家在 . 探究 过程 中 , 失败 总是多 于成 功 ?一个 新 的设想 一 次 就得 到成 功证 实 的情况 往往 是很 少 的 .即使 是 最有 成就 的科 学 家也 不例 外 。英 国物 理学 家和 数 学家汤姆生说过 :我坚持奋站五十五年 ,致 力于 “ 科 学 的发 展 用一 个 词 可以道 出我 最艰 辛 的工 作 托 , 就是失败。”Ⅱ f在科学书中, 往往是反映科学 家成功的一面,这容易使学生将科学家看作是一 可以发现常人发现不了的的东西的超人 ,学生 看不到科学家刚毅顽强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因此
浅 谈 人文精 神 在 初 中科学教 育 中的渗透
f 安 市安 阳 实验 中学, 江 瑞 安 3 5 0 ) 瑞 浙 22 0
摘 要: 学教 育应肩 负 传承科 学人文精神的使命 , 学的人文精神必须走进课 堂 , 科 起 科 使得学生在 学习科 学的过程 中体会科学的人 文精神 。科 学教师在教 学过程 中应充分利 用教材 , 采用 多种方式让学生提 高科学人 文素养
一
2 2. 0 4 等 内容 , 小到 原子 半径 相 对大 小模 型 的制作 , 到 织 出版社 , 0 , 大 4 1 新课程理念与初 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 个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 、试验过程 、记录报告 I 关文信-
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摘要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高素质的国民,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浸染。
作为一名初中科学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内容,有针对性地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去,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科学并不神秘,学好科学知识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可以让我们身边的人生活更美好。
一个学生,一个即将走向社会的公民是否具有科学素养,并不仅仅看他能否正确判断“声音是否只能在空气中传播”这样的科学问题,更要考察对科学技术是否持怀疑态度,是否具有质疑精神和过滤功能。
这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有意义和有价值得多。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探究创新思维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Science Accomplishment in Science Teaching//Chen LijuanAbstract The thriving and prosperous of a country is insepara-ble from high-quality citizens and the spirit of science.As a basic education worker who shoulders heavy responsibiliti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scientific literacy in teaching.In classroom teaching,the content of the discipline should be integrated in the course,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 and make them know that science is just near us,and it can make our life better.As a future citizen, the basic science knowledge is far from enough,so students should have the attitude of doubting.Key words scientific accomplishment;scientific knowledge; scientific research;innovation thinkingAuthor's address Guanlu Middle School in Xianju 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317309,Taizhou,Zhejiang,China科学素养是指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初中科学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浅探

课程改革提 出: “ 要培养学生 的创 新精 神、 实践能力 、 科 学素 养和人文素养” 。 1 初中科学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 1科 学教育中人文精 神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 , 培养具有 健全人格和人文情怀的有 用之才是 任何 课程 的最终 目 标 。除了传授 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之外 , 必须在其中渗 透人文精神 , 令学生 具有 开阔 的视野 , 关 注人类 、 关注社会 、 关 注
N0. 2
T 衄
塑堕! E D 1 J l C A T I O 教 学 中人 文 精 神 培 养 浅 探
张燕
摘要 : 实现科 学与人文融合是新课 程改革理念 中的核心理念 。本 文依新课 标的要 求探讨 了在初 中科 学教 学中开展人 文教育的必 要 性和 可能性 , 指 出教师可以通过课 堂教学氛 围的构建 、 实践实验活动 以及结合课 堂教学 / 1 - 容将人 文精神 渗透并融合 于 日常教学活 动, 提 高学生的人 文素养。 关键词 : 人 文精神 科 学教 育 渗 透
通过讲 述教科 书中科 学家的故事, 让学生从中感知科学家的 内心世界, 了解科学探索需要的方法 、 科 学家勤于思考、 治学严谨 的科 学精 神。 例如 : 教学 中组织学生阅读教 材的补充内容 , 介绍 一些 科学 家获得 成果的经历 和过程, 解读科学家的人生。如阿基米德勤于 发现 、 善于思考 的故事 ; 沈括处处精 细观察 , 事事独立思考 , 敢于 发表不同见解 的胆识 ; 托里拆利潜心实验研究 , 注重用事实说 话 , 勇于挑战权威 的精 神; 帕斯卡不惧他人的质疑 , 在教堂的尖顶 , 在 山的顶峰反复实验只为捍卫真 理; 焦耳在 4 0 0 多次的实验中所得 的热功当量值 为世界公认 。 2 . 3 2 结合教学 内容和生活实际拓展人文精神 科学技术 的迅猛 发展 , 在急剧 改变人类的生活和思维 方式 , 为人们 的生活带来极 大便 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很多社会和生态问
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构建优质初中科学课堂探讨

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构建优质初中科学课堂探讨发布时间:2021-01-27T13:15:48.56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0期作者:曹隆勇[导读] STEAM教育可以为培养核心科学能力提供一种新的模式和方法曹隆勇温州市瑞安市塘下镇鲍田中学 325204摘要:STEAM教育可以为培养核心科学能力提供一种新的模式和方法。
本文结合对STEAM教育理念和金字塔理论的解读,以"自制小型地球仪"为例,以STEAM理念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材料和方法,对课题进行精心设计,以项目为导向,让他们体验研究过程。
关键词:STEAM理念;项目化学习;初中科学一、引言中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自然学科,与技术、艺术、数学、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STEAM教育理念的引入因此,科学学科教师应整合教材,合理优化引进方式,全面提高学科培训水平。
为学生创设steam教育教学情境,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
二、STEAM教育理念与金字塔学习理论2008年学者Ya Kman在STEM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加入了艺术(Art)元素,形成了更加系统的STEAM理念.金字塔学习理论最早由美国学习专家埃德加·戴尔提出。
是一种现代学习理论。
研究者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来计算两周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程度。
金字塔学习是被动学习,较低部分是主动学习,与个体学习或被动学习相比,学习效果较高。
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比传统的学习方法更有效。
金字塔学习理论表明,初中生的主动学习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应研究以下课题:在当前减轻压力、提高素质的背景下,如何根据金字塔学习理论优化教师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STEAM理念在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中的具体运用3.1改进实验,促进STEAM理念的渗透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球仪和地图第1课时本实验是在事先了解地球经纬度和地球仪的基础上进行的,希望通过自建的小地球仪,促进学生对地球形状和经纬网的认识。
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

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
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在教育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对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感、审美及思辨能力,增强个人的修养和综合素质。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除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外,人文精神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学习人文学科,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思想和文化,从中获得启发,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开拓视野,拓展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文精神在教育中还有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功效。
通过学习人文学科,学生能够了解到社会的发展历程、文化传承和社会问题,从而激发对社会的责任感,并愿意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人文精神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学习人文学科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思想碰撞、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提高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五、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
最后,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作用还在于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
通过人
文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质,成为有担当、有情怀、有文化的人。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人文精神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人文精神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科学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科学人文精神不仅强调对科学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以及道德品质。
初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为培养学生科学人文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本文将围绕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人文精神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途径1.强化实验教学,培养探究精神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实验现象,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化学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2.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培养科学态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具体而言,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分类法等。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科学的价值。
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1.挖掘化学史实,培养人文精神化学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化学史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例如,教师可以介绍化学家的生平事迹、科研成果等,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的奋斗历程和卓越贡献。
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2.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培养环保意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介绍酸雨、臭氧层破坏、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让学生了解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科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摘要:现代科学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而人文精神表现的是对人的尊严、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因此科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科学教育;人文精神
一、什么是科学教育
现代科学教育被认为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的,因而是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
一般说来,在中小学这样的基础阶段进行的科学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科学家而进行的教育,而是为了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提高他们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的系统教育活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探索未知、发现真理、掌握方法,而且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科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1.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岗位,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有差异的学生,面对的是这样特殊的“人”的群体。
那么,教师用
什么样的方式、怎样的心态去面对这个复杂的群体呢?教师如何教育好下一代呢?
2.教师的人文精神
首先,教师的工作不能没有人性的光辉,教师的教育工作要向“人”回归。
有价值的教育,一定要触摸到学生的心灵,获得学生的认同。
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用爱感化他们,用美德来占据学生们的心灵。
其次,教师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提高素养,要不断地为心灵“除尘”,自省、自爱、自重。
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有底气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才能是学生心服口服,增强教育效果。
第三,教师要具有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教师的创新的个性品质主要表现在:兴趣广泛、言谈自由、开放;自信,好奇心强、性格活泼开朗,具有幽默感;能接受新事物,不因循守旧;乐于与他人交流意见;热爱有个性的学生。
第四,教师要具有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完全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可能完全套用自己以往的经验。
教育可以是诗意的。
教育并不仅仅是风花雪月的吟唱,教育更是一种人文的情怀。
一名学生一旦具有了诗意的情怀,他便会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完善自我,会让自己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会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灵。
近几年来,教师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因此,广大教师要保持身心健康,放宽心态,用宽容与淡然来面对五味的教学生涯。
3.科学教育中教师人文精神的体现
第一,教师的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身体和心理健康、劳动和生活,对学生全面负责。
第二,教师的工作应当坚持正面教育,启发诱导的原则。
对学生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从全方位考虑,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切忌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允许体罚和变相体罚等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发生。
第三,教师应热爱、尊重学生,但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四,教师的所有工作都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思想实际、个性差异以及社会、家庭影响,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
第五,教师应事事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自己,增强道德修养,起到表率作用。
第六,教师应当坚持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培养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第七,教师的工作应积极开拓创新。
当前,随着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的实施,教师应当不断加强学习,形成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应坚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优秀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张敏.人性迷失与理性遍寻[d].科学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2]廖东阳.论中学物理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体现[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余姚马渚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