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不同方法对前臂尺桡骨双骨折治疗分析

合集下载

桡尺骨干双骨折

桡尺骨干双骨折
• 骨折后期注意旋后功能恢复,应配合中 药薰洗,选用藤类药:宽筋藤、桑枝、牛 大力、海风藤、鸡血藤等
治疗
练功活动 初期作手指、腕关节屈伸活动及上肢肌
肉舒缩活动,中期开始作肩、肘关节活 动,解除固定后作前臂旋转活动。
合并症问题?
桡尺骨干双骨折
• 迟缓愈合或不愈合(多段、感染、固定不可靠) • 畸形愈合(成角、再移位,影响旋转) • 交叉愈合(骨间膜损伤严重,血肿机化,旋转功 能丧失) • 神经血管损伤(见于严重挤压伤) • 缺血性肌挛缩(三天内、整复固定后、切开减压)
桡尺骨干双骨折
成 角 畸 形
桡尺骨干双骨折
桡尺骨干双骨折
桡尺骨干双骨折
治疗
整复方法 (1)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使伤员完全无痛,
使前臂肌肉放松
(2)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前屈45°, 肘关节屈曲90°,在牵引和对抗牵引下,纠正 骨折端重迭,成角及旋转移位。
治疗
(3)如骨折在上1/3,则先整复尺骨;如骨折在 下1/3, 则先整复桡骨;骨折在中段时,应根 据两骨干骨折的相对稳定性来决定。
若斜形骨折或锯齿形骨折有背向侧方移位 者,应用回旋手法进行复位;
若尺桡骨骨折断端互相靠拢时,可用挤捏 分骨手法,木者用两手用力将尺、桡骨间隙分 到最大限度,使骨间膜恢复其紧张度,使向中 间靠拢的尺、桡骨断端向尺、桡侧各自分离。
桡尺双骨折手法整复(1)
拨伸手法
纠正重叠移位
桡尺双骨折手法整复(3)
旋转手法
下面有腕关节面与腕骨相关
节。
桡尺骨干双骨折
解剖
尺骨 属前臂内侧,分一体

两端,尺骨体上段粗,下段细,外 缘锐利,为骨间缘,与桡骨相对。

尺桡骨双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和对策

尺桡骨双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和对策
实用骨科杂志
第 1 9卷 , 第 5 期, 2 0 1 3年 5月
文章编号 : 1 0 0 8 —5 5 7 2 ( 2 0 1 3 ) 0 5 —0 4 4 9 —0 3
尺桡 骨 双 骨 折 术 后 骨 折 不 愈 合 的原 因和对 策
余 占洪 , 李素 香 , 谢 文伟 , 余 颖锋 , 曾兴栋
9 0 。 。前臂旋转运动时, 桡骨头绕尺骨近尺桡关节旋转, 尺骨 近端相对固定不动; 下尺桡关节在前臂旋转运动中参与运动 的尺骨远端相对运动范围较小, 前臂的旋转轴是桡骨头中心
到达尺骨茎突基底部, 桡骨头在上尺桡关节可以做 自由的旋 转运动。因此在前臂旋转的运动中, 前臂尺桡骨中承受的扭 转应力主要集 中在尺骨, 桡骨相应承受的扭转应力要小得 多。尺骨相对较直, 近段粗, 远段细, 桡骨则相反, 上段细小,
骨折 骨不连 1 2例 , 男1 o例 , 女 2例 ; 年龄 2 2 ~5 7岁 , 平 均为 3 8岁 。 初次损伤均为尺桡骨双骨折 。 其 中 开 放 骨 折 3例 , 闭 合 骨 折 9例 ; 桡 骨 双 段 骨 折 2例 , 1 O例 为 尺 桡 骨单 骨折 。 初 次 手 术 内 固定 选 择 : 尺 桡 骨 均 采 用 钢 板 内 固定 5例 ; 桡 骨
3 讨 论
1 .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2 例, 男1 O 例 女 2例; 年龄 2 2 ~5 7
岁, 平均为 3 8岁。 左侧 4 例, 右侧 8 例。 病史 3 ~1 3 个月, 平 均】 0 . 5 个月。 初次损伤均为尺桡骨双骨折。 其中开放骨折 3
3 . 1 前臂尺桡骨的解剖特点 前臂骨是由尺骨和桡骨构 成, 两骨以环状韧带、 骨问膜、 盘状软骨形成平行 四边形结 构, 以数块肌肉为动力。两骨的上下端形成了复杂的多个关 节结构, 近端尺桡骨形成上尺桡关节, 远端形成下尺桡关节。 上尺桡关节中尺骨鹰嘴与肱骨滑车关节, 参与前臂肘关节的 屈伸运动 。 ] 。肘关节屈曲 9 0 。 时, 前臂旋前达到 8 5 。 , 旋后

孟(Monteggia)氏骨折尺、桡骨先后复位问题的探讨

孟(Monteggia)氏骨折尺、桡骨先后复位问题的探讨
结果本组随访最长8年,最短6个月。肘、腕关节及前臂旋转功能正常,活动自如;两种治疗结果无显 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手法复位是先复桡骨头脱位;切开复位是先复尺骨骨折的过程。
【关键词】孟氏骨折复位探讨 “孟氏骨折”是一种常见、复杂、功能恢复要求较高的骨折类型之一。其治疗方法及治疗原则仍还 有一些不同看法,尺、桡骨先、后复位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为此,我们在1986年一2005年近20年期间 收治的53例“孟氏骨折”中,对尺、桡骨先、后复位问题有了一些较深的体验,现总结探讨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53例,男39例,女14例,年龄13—4l岁,平均31.9岁,其中交通事故(火车)伤38例,跌伤13 例,打斗伤2例;伸直型35例,屈曲型16例,特殊型2例;闭合伤49例,开放4例。采用手法复位,小夹 板固定26例;采用切开复位、尺骨内固定27例,其中4例开放伤,急诊清创切开复位、尺骨髓针内固定 1例,其余23例因手法复位、固定不理想,改行切开复位,尺骨钢板内固定术。最早开始功能锻练是伤 后第三周,最晚是伤后第六周。 2.方法 2.1.非手术治疗组(先整复桡骨头脱位) 局麻或臂丛麻醉下,助手固定上臂,术者右手握住伤肢腕部,顺骨折畸形方向牵引,而术者左手拇指 放在脱位桡骨头上,推压桡骨头,同时使前臂小幅度旋转,并逐渐屈肘到90。,(屈曲型则相反),即有桡 骨复位落空感,保持此位,透视观察尺骨见重叠已纠正,但尺骨两折端仍有轻度侧方移位,经助手加分骨 垫后对位良好,然继续屈肘到110。,并用左手维持固定此位,右手去摆动伤肢腕部,未出现桡骨头再脱 位或尺骨骨折再错位,最后将前臂置于屈肘90。一110。,肘外侧加梯形棉垫,用石膏夹板固定后术毕。 2.2臂丛麻醉下采用Boyd氏切口进行切开整复,术中采用Rush氏针或六孔加压钢板进行尺骨内固定, 在尺骨复位内固定后均见桡骨头脱位畸形明显减轻,透视观察其上缘已降到肱骨外髁关节面水平,稍将 桡骨头压向后外方即使其达到完全复位.此后常规缝闭术创野,肘外侧加梯形棉垫,用石膏夹板固定后 术毕。 上述两例病人均在复位六周后开始逐渐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第八周X线复查,均见骨折区骨痂 生长良好,未再出现桡骨头脱位。半年后,肘、腕关节均活动自如。其余的随访最长8年,最短6个月, 各肘、腕关节及前臂旋转功能均正常。 所谓“孟氏骨折”的报道已有近二百年,正式命名也已有四十年了,在对其分型、诊治上都已形成许 多共识,但在复位问题上,尚有不同意见:一种是主张先切开整复尺骨并给予坚强的内固定;另一种是主 张先整复桡骨头脱位,使其处于稳定状态,利用桡骨的支撑作用,然后整复尺骨;还有一种是认为无论何 种类型的骨折,无论是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都是先复尺骨骨折,后复桡骨头脱位。就这个问题,在 1986年6月一2005年9月收治53例成人盂氏骨折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和分析了尺、桡骨在先后复位秩 序上的情况,得到一些体验,特提出探讨如下: 从非手术治疗组(先复桡骨脱位并外固定)中观察到:桡骨头复位后,尺骨骨折的短缩畸形得到纠 正,但还没有达到能起支撑作目的对位对线良好状态。那么前臂长度的恢复,尺骨短缩的纠正,可以肯 定是桡骨复位后的支撑作用所致的。 从手术治疗组(先复尺骨骨折并内固定)中观察到:在复尺骨骨折内固定后,看到桡骨头随之部分 复位的过程,侧可以认为是尺骨对位,对线后同样起着支撑作用,使前臂长度恢复,桡骨头随之部分复位 的。

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疗效分析

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疗效分析

第37卷2013年第11期黑龙江医学H E I L O N G JI A N G M ED I C A L J O U R N A LV01.37,N o.11N ov.20131077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疗效分析王卫华(盐城市射阳县四明医院中医骨伤科,江苏射阳224363)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传统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临床疗效与体会。

方泼对2009—02~2011—03闰我院门急诊收治的22例7~14周岁尺桡骨中段双骨折儿童患者,行中医推拿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国定及运用医用石膏棉纸、自制“分骨垫”辅助矫正成角畸形等治疗措施。

并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7d、15dgS-X线影像复查,所有惠儿尺桡骨断端对位对线良好.远端手面、手指肤色正常,未出现麻木、不适、肿胀等异常感觉,4周后骨折断端均有骨性骨痂形成。

解除外固定,正确指导康复锻炼。

随诊12个月,所有患儿前臂功能均恢复正常。

结论传统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是历代中医骨伤医家实践成功的适宜技术,其方法简便、易行,值得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关键词: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中医手法整复;临床疗效doi:10.3969/j.i ss n.1004-5775.2013.11.019学科分类代码:320.2745中图分类号:R726.8文献标识码:B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之一,根据其骨折的严重程度可分为青枝骨折和完全性骨折。

完全性骨折根据其断端的情况,可分为旋转、成角或背向重叠、移位等几种常见形态,尤其背向重叠、移位在临床上尤为多见…。

青枝骨折处理相对简单,而完全性骨折复位难度大,复位后固定不适会出现重新移位,甚至还能引发腕关节及前臂功能受限。

采取适宜的整复和外固定技术对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断端矫正、愈合及邻近关键功能恢复有着不可估量的临床意义。

笔者认真学习历代中医骨伤医家骨伤理论,并结合多年中医骨伤临床实践经验,采用中医推拿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及运用医用石膏棉纸辅助矫正成角畸形等治疗措施治疗,取得骄人的临床疗效。

手法复位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优点与缺点

手法复位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优点与缺点
干双骨 折患者 ,所 有患 者均 自愿 接受调 查和服从 所有 准则 ,将 这 些患者 作为研 究对象 ,随机分 为两组 ,两组患 者均采 取手法
牵引 的情况下 , 如果 系上 1 / 3骨折 , 要将患者的前臂置于旋后位 ; 中、下 1 / 3骨折患 者等位 前臂 置于 中立位 ,达到纠 正旋转 畸形 的 目的。最后 在骨折部位挤压分骨 ,使得骨折端能够完全 对位 , 1 . 2 . 2 观 察组 采 用切 开复位 内固定 术 ,按 照 A O组织推 荐技
《 中 外医 学 研 究》 第l i 卷第2 2 J  ̄ ] ( 总 第2 1 0 期) 2 0 1 3 年8 月 经验体会 J i n g y a n t i h u i
手法复位治疗尺桡 骨 干双骨折 的优点与缺 点
刘 小林①
【 摘要 】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在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问题上的临床效果,研究其优点和缺点,分析其 医学价值 , 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
①桂 阳县 中医医院 湖南 桂阳 4 2 4 4 0 0
进一步推广 。
医药指南,2 0 1 2 ,1 0 ( 1 2 ) : 5 5 5 — 5 5 6 .
综 上所述 ,经皮 肾镜取 石术 中施 用麻 醉 ,利 于术 中对 患者
的监护 ,选用 正确 的麻 醉方 式是顺利 完成经 皮 肾镜 取石 的重要
后对患者采用石膏托外 固定前臂于中立位 即可 。
1 . 3 观察指标
选取 2 0 0 0 年 1月 一 2 0 1 2年 1 月 笔者所在 门诊 收治的 1 3 0例 尺桡 骨 干双骨折 患者 ,所 有患者 均 自愿接 受调查 和服从所 有准 则 ,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6 5例。

尺、桡骨骨折诊疗规范

尺、桡骨骨折诊疗规范

尺、桡骨干骨折
【概述】
前臂由尺骨和桡骨组成,骨间膜是附着于桡骨、尺骨间缘上的坚韧的膜状纤维组织,其作用除供前臂肌附着外,还将两骨连在一起,可稳定上、下尺桡关节和维持前臂旋转活动,在骨间膜的上缘有一束与骨间膜走向相反的纤维,称为斜束,具有防止桡骨向远端移位及桡骨过度旋后的作用。

前臂肌肉分为四组,即屈肌、伸肌、旋前肌和旋后肌。

前臂骨折单纯维持骨的长度是不够的,对线和旋转成线是极为重要的。

【诊断标准】
1.诊断依据
(1)前臂伤处疼痛、肿胀。

(2)可有畸形、骨擦音(感)。

(3)可有反常活动。

(4)前臂尺、桡骨正侧位X线摄片,可详细了解骨折情况。

X线片应包括肘、腕关节。

符合第(1)项、第(2)或(3)或(4)项可以确诊。

2.分类诊断
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可分为:
(1)稳定型:横形骨折、青枝骨折及裂缝骨折。

(2)不稳定型:斜形、螺旋形、粉碎性或多段骨折。

【治疗方案】
1.非手术治疗
对无移位骨折成人用长臂石膏管形固定8~10周。

但在最初的几周内应每周摄片,明确有无移位,如有移位,可作为移位骨折处理。

2.手术治疗
移位骨折在大多数情况下闭合复位不够满意,若要取得骨折的纵向对线和旋转对线的准确无误,常需切开复位内固定,内固定的方法有:①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②髓内针内固定。

【疗效评估】
治愈标准为:骨折愈合,功能恢复。

【预后评估】
尺、桡骨骨干骨折不愈合率为9%~16%,正确的切开复位和稳固的内固定可以预防骨不连的发生。

(完整word版)前臂双骨折

(完整word版)前臂双骨折

治疗原则:1。

对单纯闭合或移位少的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通常用四块定型夹板. 2。

对儿童或成人轻度移位前臂双骨折,手法复位后屈肘90°,以管型石膏或石膏托超关节固定。

3。

对软组织损伤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桡尺骨干多处骨折,以及难于手法复位或难于外固定的骨折,应切开复位,行钢板或髓内针或螺钉内固定。

4.对前臂软组织,肌肉血管损伤严重肿胀引起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必须早期切开减压。

分类分型I型(伸直型):尺骨骨折端向前成角,桡骨小头前脱位;II型(屈曲型):尺骨骨折端向后成角,桡骨小头向后脱位.III型(内收型):尺骨骨折端向外成角,桡骨小头向外侧或前外侧脱位。

IV 型(特殊型):尺骨和桡骨中1/3或中上1/3双骨折,桡骨小头向前脱位。

前臂骨干骨折包括单纯尺骨骨折、单纯桡骨骨折(警棍骨折)、蒙特吉亚(Monteggia )骨折(尺骨上1/3 骨干骨折合并上尺桡关节脱位)、盖莱阿齐(Galeazzi )骨折(桡骨干下1/3 骨干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以及尺桡骨双骨折等。

除无移位的单根骨折外,前臂骨干骨折为不稳定骨折,需手术治疗,采用AO 内固定原则多能重建稳定性,术后可允许早期活动,不需石膏固定。

早期活动遵循一般原则,术后疼痛期做肌群等长练习与按RICE 原则消肿治疗,术后3—4 天即可开始肘、腕和前臂旋转的被动与主动功能训练及肌群的等张收缩练习. 4—5 周以后可有良好的功能恢复,重返社会生活. 非手术治疗者需8 周左右的外固定,消肿后更换或调整外固定时常有骨折再移位的危险。

外固定最采用者为石膏固定,需要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并视骨折部位决定前臂旋转位置,增加复位的稳定性.小夹板固定的好处在于不必使肘腕关节连带受累,但有发生古筋膜室综合征得危险。

由于骨干骨折的愈合较关节附近松质骨的愈合缓慢,故康复治疗进程也要相应推迟。

在骨折临床处理后5-7 天,开始肩与手部运动,术后第3 周起做肘屈、伸肌群的等长收缩练习.骨折愈合后,做系统的肘屈、腕活动练习及肌力练习,着重做恢复前臂旋转活动度及肌力的练习。

手术与小夹板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比较

手术与小夹板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比较
中图分类 号 : R 6 8 3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1 8 — 0 0 2 4 一 叭
前 臂尺桡 骨双骨折 儿童常 见骨折之一 。传统 治疗方法 多为钢 价 , 优: 解 剖 复位 或 近 解 剖复 位 , 无分 离 或 无 重 叠 。 良 : 对位 2 / 3 板 内固定 手术 治疗 , 手术创 伤大 , 术后恢 复慢 。随着 医学技 术的发 以上 , 无 分离 或无 重 叠 。可 : 对位 3 / 4以上 , 分 离或 重 叠 ≤0 . 5 e a; r 展, 手 法复位 闭式 穿针小 夹板外 固定得 到 了广 泛推广 应用 , 可以有 差 : 对位< 2 / 3 , 分 离或 重 叠 , 移位 > O . 5 c m。
表2 两 组 随 访 优 良率 的评 定 ( n )
1 . 1研 究对 象 :选 择 2 0 0 9年 2 月到 2 0 1 2 年 1 2月 我 院收 治 的 尺
般 资料 对 比具 有 可 比性 ( P > 0 . 0 5 ) 。见表 1 。
表1 两组一般资料 比较( n = 2 8 )
和肌 肉损伤 ; ③复位前需检查尺神经是 否受损, 避免复位过程加 【 2 ] 张瑾. 陈旧性肘 关节脱位的正骨治疗 医学信息 , 2 0 1 0 , 2 3 ( 1 0 ) : 3 8 2 5 .
重损伤。 参 考 文 献 【 3 1 郝建彬, 吕福 润. 手 法 复位 联 合 功 能 锻 炼 治疗 肘 关 节脱 住 3 2 例 临床 疗效 观察 [ J ] . 中国 实用 医药, 2 0 1 0 , 0 5 ( Z 9 ) : 2 2 6 — 2 2 7 .
3常见 骨 折 之一 ,骨折 多 发 于 前臂 中 下段 。尺桡骨 双 骨折 属 于不 稳定 骨 折 , 对 复位 要 求 高 , 合 理选 择 1 . 2治疗 方 法 :对 照组 :采 用切 开 复位 钢板 螺 钉 内 固定治 疗 , 切 治疗 方法 意 义重 大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不同方法对前臂尺桡骨双骨折治疗分析
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前臂尺桡骨双骨骨折的治疗主要以手法复位外固定为主,这也是骨折的基本治疗方法,但不仅仅存在这一种治疗,还包括切开复位和康复治疗。

毕竟尺桡骨在臂部的运动和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行为活动中不可或缺。

本文主要从前臂尺桡骨双骨折的发生条件和分类出发,浅谈其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求减少患者的痛苦,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标签:尺桡骨双骨折;手法复位;切开复位;康复治疗
前臂尺桡骨双骨折是骨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手臂功能的影响也不仅相同,每一种治疗方法的选择都要根据患者的病因和类别来定,每一种的治疗也都决定着每一名患者对前臂痊愈后的功能要求。

因此,慎重的选择治疗方式是对每一名骨科医生的基本要求。

治疗不仅仅是是骨折的尺桡骨长合,还要尽可能恢复前臂的功能,最起码是基本功能。

要具体病情,具体治疗。

1 前臂尺桡骨双骨折的诊断
只有了解了骨折的病因、分类,对病情加以准确的诊断,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到治疗的最佳方案。

1.1前臂尺桡骨双骨折的病因只有了解了病因才能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①直接暴力,前臂双骨折多数情况下是由于重物的打击或者机器、车轮的直接碾压,又或者刀砍伤,在同一平面上造成横行或粉碎性骨折,也同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挫伤,肌或肌腱断裂,进而导致尺桡骨骨折周围的神经血管损伤等;②间接暴力,顾名思义,是由暴力传导引起的,比如在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通过传导至尺桡骨,桡骨所承担的力多于尺骨,易先断裂,若残余的暴力较大,会使暴力通过骨间膜向内下传导,引起尺骨骨折;③扭转暴力,如果在跌倒时手掌着地,同时前臂发生旋转,骨折会发生在尺桡骨的不同平面,造成螺旋骨折或斜行骨折,这三种就是最常见的前臂尺桡骨双骨折病因。

1.2前臂尺桡骨双骨折的分类骨折的分类是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参考。

可以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一般的闭合性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联合康复治疗,而开放性骨折,在根据开放性的严重程度选择是,手法复位外固定还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康复治疗。

还可以分为单纯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粉碎性骨折不用说了,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康复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单纯性骨折一般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再联合康复治疗。

不同的分类和损伤程度可以准确地选择治疗方式和方案,有针对性治疗才会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 前臂尺桡骨双骨折的治疗方法
骨折的一般治疗为复位、固定、康复三个步骤,前臂尺桡骨双骨折的治疗也一样。

只是由于是尺骨和桡骨同时骨折,导致治疗的手法比较繁琐,并且对医生
的技术操作有着严格的要求。

2.1手法复位外固定尺骨和桡骨双骨折会发生多种移位,若手法复位不当,会发生尺骨和桡骨交叉愈合,影响其旋转功能,因此在手法复位时要注意畸形和旋转的发生。

患者麻醉后,取仰卧位,在肩外展90°,屈肘90°位,沿前臂纵轴向远端牵引,肘部向上作反牵引。

若为桡骨在旋前圆肌止点以上骨折,近折端由于旋后肌和肱二头肌的牵拉而呈屈曲、旋后位,远折端因旋前圆肌及旋前方肌的牵拉而选前,此时应在略有屈肘、旋后位牵引;若骨折线在旋前圆肌止点以下,近折端因旋后肌和旋前圆肌力量平衡而处于中立位,骨折端应在旋后端位牵引;若骨折在下1/3,应在略旋后位牵引。

经过充分的持续牵引,纠正缩短、旋转、成角的相同或不同平面的移位后,术者用双手拇指与其余手指在尺骨间用力挤压,使骨间膜分开,紧张的骨间膜牵动骨折端复位。

由于是双骨骨折,其手法复位的方法就比较复杂,同时还要注意双骨折时,若其中一骨属于稳定性骨折,而另一个属于斜行、螺旋的不稳定性骨折,应当先复位稳定性骨折;如果发现斜行骨折向背靠拢,应注意远折端有旋转,应先纠正旋转,再进行复位。

手法复位成功后,用石膏夹板固定,等到手臂肿胀逐渐消退后改为上肢管型石膏固定,一般8~12w可达到骨性愈合,定期去医院检查,观察骨性愈合的程度,随诊治疗。

2.2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手法复位失败的情况下,开放性骨折,即受伤时间短、伤口污染不重,合并其他损伤,畸形愈合时大多数采用切开复位的方式。

麻醉后取仰卧位,患肢外展于80°手术台上,在止血带控制下进行手术。

首先在尺骨背面的骨折处做一个纵形切口,依次分离组织,显露尺骨骨折处。

可采取髓内针内固定,将选好的髓内针由近侧骨折端逆行插入,从尺骨鹰嘴远端穿出,并于穿出处皮肤做一小切口,使髓内针穿出皮外,以便于复位。

将前臂置于旋转中立位,把骨折端橇拨复位,并用持骨钳固定。

髓内针保留皮肤外1.5cm,并弯成钩状,以利日后拔除。

复位桡骨时在前臂背面的桡侧骨折处做纵形切口,依次切开手术范围内的组织,分离肌肉,切开骨折处的覆盖肌显露骨折端并将骨折复位。

也可用髓内针固定,在骺板的近端用小圆骨凿做一斜形骨槽,将选好的髓内针插入骨槽,再沿桡骨纵轴方向打入骨折远端的髓腔,将骨折端复位并暂时固定,使髓内针通过骨折端,并继续打入骨折近端至桡骨颈部。

也可用加压钢板螺钉固定,若病情较严重,也可联合使用。

最后松开止血带,控制出血,观察骨折复位满意和骨折端紧密接触后,分层缝合各层切口。

术后用上肢管形石膏将肘关节和前臂固定在功能位,6~8w拆除石膏,定期检查骨折愈合情况,若已愈合,可及时开始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功能康复训练,术后6个月拔除髓内针。

2.3康复治疗手法复位、切开复位固定后都应该嘱咐患者抬高患肢,密切观察术肢的肿胀程度,肢体的深、浅感觉,以及其运动功能、血液的循环情况恢复和不良情况,以便做到治疗的有效调整。

尤其要防止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要定期的拍片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4w以后可以开始练习肘、肩关节活动。

8~10w 后要在拍片证实骨折已经愈合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前臂旋转活动。

康复治疗是必要的,复位和固定只是恢复前臂尺桡骨的解剖结构,而康复治疗是在恢复了正确的解剖结构的前提下,恢复其运功功能,是治疗的关键步骤。

2.4前臂尺桡骨特殊骨折的治疗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大多数是
由于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导致的,这样的骨折大多数人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联合康复治疗。

先复位桡骨,有利于恢复前臂的长度,这样就可以撑开重叠的尺骨,助尺骨复位成功,若手法复位失败,也可采用切开复位,再固定。

桡骨下1/3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是因直接打击暴力或者间接暴力传导引起,可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若不成功,使用切开复位,钢钉固定。

前臂尺桡骨双骨折是骨折较常见并且比较复杂的骨折,其治疗方法也要有针对性,尺桡骨是手臂发挥运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手部运动的重要连接点。

前臂尺桡骨双骨折的治疗是否得当关系到前臂功能的恢复,因此,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并重视康复治疗,使患者得到有效地治疗,是每个骨科医生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马晓春.不同治疗方法对尺桡骨干双骨折前臂功能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5):738-739.
[2]袁春,苟三怀.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的外科治疗[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8,5(6):37-40.
[3]黄大社,王运涛,周建忠.不同治疗方法对尺桡骨干双骨折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2):27-29.
[4]植志荣.不同治疗方法对尺桡骨干双骨折前臂功能的影响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431-432.编辑/蔡睿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