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双骨折的诊断及治疗

合集下载

桡尺骨干双骨折

桡尺骨干双骨折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直接暴力:
骨折类型多为横断或粉碎骨折,两骨折线在同一 平面。
2.传达暴力: 桡骨的骨折线在上,为横形骨折,尺骨的骨折线
在下,为斜形骨折,两骨折线不在同一平面。
3.扭转暴力: 桡尺骨均为斜形或螺旋形骨折,骨折线的方向一
致(从尺侧上方斜向桡侧下方),尺骨的骨折线在 上,桡骨的骨折线在下。
(4)固定时间:
成人6~8周,儿童3~4周。
(5)固定后注意:
●桡尺骨干双骨折为不稳定性骨折,固定后极易发生 再移位。在夹板固定后,应及时拍片检查,发现再移 位及时纠正。
●及时检查患肢血循环情况,对儿童骨折更应注意, 发现夹板过紧,及时处理,以免发生张力性水泡或缺 血性肌挛缩。
(二)闭合穿针内固定:
桡尺骨干中下1/3骨折,桡骨近端处于中立位, 桡骨远端旋前移位,将前臂置于中立位则会矫正旋转 移位。
③ 夹挤分骨: 矫正骨折端向对侧的侧方移位。
④ 端提挤按: 矫正掌、背侧侧方移位。
⑤ 摇摆触碰 : 使骨折端接触紧密。
(2)儿童青枝骨折 儿童桡尺骨干双骨折多为青枝骨折,以骨折端向背
侧成角畸形最多见。 ① 三点捺正法: ● 体位:将患肢前臂放于桌上,成角向上。 ● 拔伸:两助手分握肘部和腕部做轻度拔伸。 ● 整复:术者双手分握骨折远、近端,两手拇指在成
【诊断要点】
1.伤后前臂局部有疼痛、肿胀、前臂活动障碍。 2.骨折端若有移位前臂可出现成角、短缩等畸形。 3.检查时局部有明显压痛,可触及骨擦音和异常活动。 4.骨折后严重肿胀会出现前臂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5.X线检查:前臂正、侧位拍片可显示骨折的部位和移位情况。 注意:拍片范围应包括腕、肘关节,以便观察有无上下尺桡关 节脱位和骨折端旋转移位情况。 上尺桡关节脱位:孟氏骨折特殊型。 下尺桡关节脱位:盖氏骨折特殊型。

桡尺骨干双骨折

桡尺骨干双骨折
• 骨折后期注意旋后功能恢复,应配合中 药薰洗,选用藤类药:宽筋藤、桑枝、牛 大力、海风藤、鸡血藤等
治疗
练功活动 初期作手指、腕关节屈伸活动及上肢肌
肉舒缩活动,中期开始作肩、肘关节活 动,解除固定后作前臂旋转活动。
合并症问题?
桡尺骨干双骨折
• 迟缓愈合或不愈合(多段、感染、固定不可靠) • 畸形愈合(成角、再移位,影响旋转) • 交叉愈合(骨间膜损伤严重,血肿机化,旋转功 能丧失) • 神经血管损伤(见于严重挤压伤) • 缺血性肌挛缩(三天内、整复固定后、切开减压)
桡尺骨干双骨折
成 角 畸 形
桡尺骨干双骨折
桡尺骨干双骨折
桡尺骨干双骨折
治疗
整复方法 (1)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使伤员完全无痛,
使前臂肌肉放松
(2)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前屈45°, 肘关节屈曲90°,在牵引和对抗牵引下,纠正 骨折端重迭,成角及旋转移位。
治疗
(3)如骨折在上1/3,则先整复尺骨;如骨折在 下1/3, 则先整复桡骨;骨折在中段时,应根 据两骨干骨折的相对稳定性来决定。
若斜形骨折或锯齿形骨折有背向侧方移位 者,应用回旋手法进行复位;
若尺桡骨骨折断端互相靠拢时,可用挤捏 分骨手法,木者用两手用力将尺、桡骨间隙分 到最大限度,使骨间膜恢复其紧张度,使向中 间靠拢的尺、桡骨断端向尺、桡侧各自分离。
桡尺双骨折手法整复(1)
拨伸手法
纠正重叠移位
桡尺双骨折手法整复(3)
旋转手法
下面有腕关节面与腕骨相关
节。
桡尺骨干双骨折
解剖
尺骨 属前臂内侧,分一体

两端,尺骨体上段粗,下段细,外 缘锐利,为骨间缘,与桡骨相对。

尺桡骨双骨折诊疗方案

尺桡骨双骨折诊疗方案

尺桡骨双骨折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尺桡骨干双骨折较为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

青少年占多数。

前臂中立位时,两骨干接近平行,骨间隙最大,骨干中部距离最宽,骨间膜较紧张,对尺桡骨起稳定作用;当前臂旋后时,骨间隙缩小,骨间膜上下松紧不一致,而两骨的稳定性降低;前臂旋前时,桡骨上段斜向交叉于尺骨上段,骨间隙最窄,骨间膜处于松弛状态,对两骨的稳定不利。

二、诊断(一)诊断依据1、病史:多有明确的外伤史,肢体遭受直接、间接或旋转暴力均可产生尺桡骨干双骨折。

2、临床表现:(1) 前臂肿胀,皮下瘀斑较严重,疼痛剧烈,尤其活动时疼痛加剧;【(2)疼痛及压痛明显,纵轴叩击痛阳性,旋转功能障碍;(3)完全骨折有移位者,前臂有短缩、成角或旋转畸形;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4)若合并有前臂筋膜间隔区综合征者,可出现患肢剧烈疼痛、肿胀严重,手指麻木,皮肤发绀,被动活动手指时疼痛加重。

(5)其他:应注意有无桡神经深支损伤。

3、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入院后常规检查血、尿、大便检查、生化全套、心电图及胸片,需手术病人查丙肝、乙肝表面抗原、凝血系统、梅毒血清、艾滋病抗体等。

(2)影像学检查:拍摄正侧位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移位方向。

注意拍片时应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以免遗漏上下尺桡关节脱位。

(二)证候分类¥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上1/3 骨折、中1/3骨折、下1/3骨折,如尺桡骨双骨折同时合并肱骨骨折,称为“漂浮肘”。

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两种。

以三期辨证治疗为基础,将骨折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期,早期一般在骨折后1-2周,中期在骨折后3-4周,晚期在骨折1个月以后。

早期:前臂肿胀明显,压痛,纵轴叩击痛,前臂活动受限,局部散在瘀斑,舌红边有瘀斑,苔黄,脉弦数。

中期:前臂肿胀较前消退,压痛及叩击痛减轻,局部仍可见散在瘀斑,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弦。

晚期:前臂骨折处无压痛,肿胀消退,肌肉萎缩,肢体乏力,舌淡苔少,脉细缓。

尺桡骨双骨折

尺桡骨双骨折

尺桡骨双骨折尺桡骨双骨折多见于青少年。

直接、间接(传达或扭转)暴力均可造成尺挠骨干双骨折。

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肢体畸形,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完全骨折者可们及骨擦音。

尺桡骨双骨折在前臂骨折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可发生侧方移位、重叠旋转、成角畸形,治疗较为复杂,不同形式的暴力所致骨折的类型亦不同。

尺桡骨干双骨折不论其部位、类型,均可采用手法闭合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

骨折端虽能复位,但其位置不易维持者,可在麻醉下行闭合钢针贯穿内固定。

治疗中恢复尺桡骨的轴线及两骨之间的骨间隙十分重要,否则将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

手术治疗尺桡骨骨折,只限于断端复位不良,骨间隙消失或骨折端疑有软组织嵌入者。

【病因病机】(一)尺桡骨双骨折1.直接暴力:多见打击或机器伤。

骨折为横型或粉碎型,骨折线在同一平面。

2.间接暴力:跌倒手掌触地,暴力向上传达桡骨中或上1/3骨折,残余暴力通过骨间膜转移到尺骨,造成尺骨骨折。

所以骨折线位置低。

桡骨为横型或锯齿状,尺骨为短斜型,骨折移位。

3.扭转暴力:受外力同时,前臂又受扭转外力造成骨折。

跌倒时身体同一侧倾斜,前臂过度旋前或旋后,发生双骨螺旋性骨折。

多数由尺骨内上斜向桡骨外下,骨折线方向一致,尺骨干骨折线在上,桡骨骨折线在下。

(二)桡骨干骨折幼儿多为青枝骨折。

成人桡骨干上1/3骨折时,附着在桡骨结节肱二头肌及附着于桡骨上1/3旋后肌,使骨折近段向后旋转移位。

桡骨干中1/3或下1/3骨折时,骨折线在旋前园肌抵止点以下,由于旋前及旋后肌力量相等,骨折近段处于中立位,而骨折远段受旋前方肌牵拉,旋前移位,单纯桡骨干骨折重迭移位不多。

(三)尺骨干骨折单纯尺骨干骨折极少见,多发生在尺骨下1/3,由直接暴力所致,骨折端移位较少。

【临床表现】本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畸形及压痛,可有骨擦音及异常活动,前臂活动受限。

儿童常为青枝骨折,有成角畸,形而无骨端移位。

有时合并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桡神经损伤,要注意检查。

儿童前臂双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儿童前臂双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0 3第 卷 7 0年 月 7第 期 1
・ 短篇论著 ・
儿童前臂双 骨折 的 中西 医结合治疗
杨 东亮 , 黎 , 黄 王理 德
( 广东 省江 门市 新会 区中 医院 , 东江 门 广
5 90 ) 2 1 0
【 要】目的 : 摘 在儿 童前 臂 双 骨折 治疗 中 , 采用 更适 宜 的治疗 方 案来 提 高 治疗 效 果 , 以减 少 并发 症 。方法 : 择 7 选 6例 5 1 的闭合 移位 前臂 双 骨折 患儿 , 中 ,0例 不 同类 型 的骨 折行 手 法复 位小 夹板 或石 膏 托外 固定 , 成 功 者给予 ~ 2岁 其 6 不 手术 治疗 ;6例早 期 直接 行 手术 切 开 复位 钢板 螺 丝钉 或 克 氏针 内 固定 , 1 以后 二次 手术 取 出 内 固定物 。 结果 :O例 手 6 法 复位 患儿 中 ,4例 手法 复 位成 功 , 功率 为 9 %, 折愈 合 时 间为 3 ~ 0d 6例 手 法 复位 不 成 功 , 手 术 切 开 复 5 成 0 骨 3 5 ; 行 位钢板 螺丝钉 内 固定 , 合时 间为 8 ~ 0 。1 愈 0 1 2d 6例直 接手术 治疗 的患儿 中 ,4例愈合 时 间为 8 ~ 6 , 均 7 1 个月 1 0 10d 平 ~2 取 出 内固定 物 ; 例 伤 后就 诊 时 间长 , 1 造成 前 臂肌 间隔 综 合征 , 手术 切 开 减压 加 克 氏针 内 固定 , 期 植皮 , 行 二 术后 半 年骨 折愈 合 ; 尺骨 骨不 连 , 再次 手 术 重新 内 固定 加植 骨 术 , 后 1 愈合 。结论 : 童 前臂 双 骨折 早期 行 手法 1例 需 术 年 儿 复位 非 常重 要 , 而旋 转 移 位是 前 臂双 骨 折复 位 的难 点 。 术 治疗 不 能作 为 首选 , 充 分运 用 中西 医结 合

尺桡骨双骨折诊疗方案

尺桡骨双骨折诊疗方案

尺桡骨双骨折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尺桡骨干双骨折较为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

青少年占多数。

前臂中立位时,两骨干接近平行,骨间隙最大,骨干中部距离最宽,骨间膜较紧张,对尺桡骨起稳定作用;当前臂旋后时,骨间隙缩小,骨间膜上下松紧不一致,而两骨的稳定性降低;前臂旋前时,桡骨上段斜向交叉于尺骨上段,骨间隙最窄,骨间膜处于松弛状态,对两骨的稳定不利。

二、诊断(一)诊断依据1、病史:多有明确的外伤史,肢体遭受直接、间接或旋转暴力均可产生尺桡骨干双骨折。

2、临床表现:(1) 前臂肿胀,皮下瘀斑较严重,疼痛剧烈,尤其活动时疼痛加剧;(2)疼痛及压痛明显,纵轴叩击痛阳性,旋转功能障碍;(3)完全骨折有移位者,前臂有短缩、成角或旋转畸形;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4)若合并有前臂筋膜间隔区综合征者,可出现患肢剧烈疼痛、肿胀严重,手指麻木,皮肤发绀,被动活动手指时疼痛加重。

(5)其他:应注意有无桡神经深支损伤。

3、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入院后常规检查血、尿、大便检查、生化全套、心电图及胸片,需手术病人查丙肝、乙肝表面抗原、凝血系统、梅毒血清、艾滋病抗体等。

(2)影像学检查:拍摄正侧位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移位方向。

注意拍片时应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以免遗漏上下尺桡关节脱位。

(二)证候分类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上1/3 骨折、中1/3骨折、下1/3骨折,如尺桡骨双骨折同时合并肱骨骨折,称为“漂浮肘”。

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两种。

以三期辨证治疗为基础,将骨折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期,早期一般在骨折后1-2周,中期在骨折后3-4周,晚期在骨折1个月以后。

早期:前臂肿胀明显,压痛,纵轴叩击痛,前臂活动受限,局部散在瘀斑,舌红边有瘀斑,苔黄,脉弦数。

中期:前臂肿胀较前消退,压痛及叩击痛减轻,局部仍可见散在瘀斑,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弦。

晚期:前臂骨折处无压痛,肿胀消退,肌肉萎缩,肢体乏力,舌淡苔少,脉细缓。

桡尺骨双骨折

桡尺骨双骨折
抬高患肢,注意绑带松紧度 儿童青枝骨折固定3~4周,成人6~8周 注意患肢血运
练功
握拳 小云手 大云手 反转手
药物治疗
三期辩证
手术治疗
髓内钉 钢板螺丝钉 外固定支架
固定方法
前臂四夹板
掌侧:肘横纹至腕横纹 背侧:鹰嘴至腕关节或掌指关节 桡侧:肱骨头至桡骨茎突 尺侧:肱骨内上髁至第五掌骨基底部
固定方法
分骨垫 包扎 1.先中间,后两边 2.前臂带柱托板 3.屈肘90度,三角巾悬吊 4.前臂中立位
固定后注意事项
照片复查 固定早期每三到五天复查一次 两周后,每两周复查一次
反折托顶
骨折后瘀肿及肌肉痉挛 前臂肌肉比较丰厚发达
回旋捺正
斜形或螺旋形骨折,骨折端有背向侧方 移位者
扳提推按
适用于横断或斜形骨折有侧方移位者
摇晃捺正
适用于锯齿形或横断型骨折仍有轻微移 位者
触顶合骨
适用于骨折复位后的稳定型骨折
按摩理顺
调理仍有旋转曲折的软组织
小儿青枝骨折手法整复
复位后的前臂应尽量固定于中立位,以利旋转 功能恢复。
整复方法
拔伸牵引 夹挤分骨 反折托顶 回旋捺正
正骨八法
1、手摸心会 3、旋转屈伸 5、摇摆触碰 7、折顶回旋
扳提推按 摇晃捺正 触顶合骨 按摩理顺
2、拔伸牵引 4、提按端挤 6、夹挤分骨 8、按摩推拿
整复方法
下尺桡关节由尺骨小头、桡骨尺侧 切迹、三角软骨和掌背侧韧带组成。 下尺挠关节的活动主要是桡骨远端 围绕尺骨头旋转,前臂旋前时,下 尺桡背侧韧带紧张,以限制前臂过 度的旋转活动。
解剖特点
前臂的旋转运动
上:自转 下:公转
解剖特点
前臂的旋转肌
旋前:旋前圆肌 旋前方肌

前臂双骨折

前臂双骨折

前臂双骨折前臂双骨折时指发生在前臂尺、桡骨骨干的骨折。

临床上比较常见,约占骨折的7.5%。

本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儿童病儿多为青枝骨折。

前臂骨骼由尺、桡骨组成,尺骨轻度向后凸出,桡骨轻度向桡侧凸出。

尺骨近端与肱骨构成肘关节,桡骨远端与近排腕骨构成桡腕关节。

尺、桡骨由上、下尺桡关节及骨间膜紧密相连。

骨间膜是一种坚韧的纤维组织膜,起自桡骨,斜向内下至尺骨,附着于桡、尺骨间嵴,几乎与尺、桡骨等长。

前臂有4组肌肉:伸肌、屈肌、旋前肌、旋后肌。

前臂双骨折后,前两组肌肉造成骨折段的重叠移位、侧方移位及成角移位,后两组肌肉造成骨折段的旋转移位。

护理评估1.伤肢望诊:前臂是否肿胀,是否有重叠、旋转及成角畸形,是否有皮下淤血。

触诊:有无压痛,患肢脉搏是否较健肢缩短。

2.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减轻程度的方法,以判断骨折的严重程度,是否合并有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3.受伤史青少年是否有机器或车轮压伤史,儿童是否有跌倒摔伤史。

4.X线检查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在内的正、侧位片,判断骨折的类型。

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小夹板及石膏固定,功能锻炼。

2.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及钢板螺丝钉固定,近年来采用自动加压钢板内固定。

切开复位及髓内钉固定。

常见护理问题①焦虑。

②疼痛。

③潜在并发症:股筋膜室综合征,前臂缺血性肌痉挛。

④知识缺乏:功能锻炼知识。

护理措施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前臂具有旋转功能,骨折后患肢手的协调性及灵活性丧失,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病人易产生焦虑和烦躁情绪。

应向病人作好安抚工作,并协助生活料理。

2.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饮食,促进生长发育及骨质愈合。

3.体位患肢维持在肘关节屈曲90º、前臂中立位。

适当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由于前臂高度肿胀或外固定包扎过紧,或组织肿胀加剧以后造成相对过紧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

如果病人出现“5P”症状,应立即拆除一切外固定,以免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固定 、 ( ) 夹 板 同定 : ( ) 膏 固定 : 1小 2石
21 在 操 作 复 位 术 中还 应 注 意 以 下 几点 : . ( ) 双 骨 折 中 , 其 中 一 骨 干 骨 折 线 为 横 形 稳 定 骨 1在 若 折, 另一 骨 干 为 不 稳 定 的斜 形 或 螺 旋形 骨 折 时 , 因先 复位 稳 定的骨折 , 通过骨间膜 的连再复位 不稳定的骨折则较容易。 ( ) 尺 、 骨 骨 折 均 为 不稳 定 型 , 生 在 上 1 2若 桡 发 / 骨 3的 折 , 复位尺骨 、 生下 1 先 发 / 骨 折 先 复 位 桡 骨 , 生 在 中 3的 发 段 的 骨折 一 般 先 复 位 尺骨 , 是 因 为尺 骨位 置表 浅 , 附 着 这 肌 较 少 , 位多不严重 , 法复位相对较为容易 , 移 手 只要 其 中 的 根骨折复位 、 . 日稳定 , 复位另一骨折较容易成功。 22 术 后 功 能 锻 炼 . 1无 论 手法 复位 外 定 , 切 开 复位 内 固定 , 后均 应 、 或 术 抬高患肢 , 密观察肢体肿胀程度 、 严 感觉 、 运动功能及血循 环情况 , 警惕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 2 术后 2周即开始练习手指屈伸活动和腕关节活动。 周 、 4 以后 开 始练 习肘 ,肩 关节 活动 ,— 0 后拍 片证 实骨 折 已愈 81周 合 , 可进行 前臂旋 转活 动。大 多数 病 人可用 手法 复位外 固定 才 治疗。作者认为, 对于手法复位未能成功 , 及部分估计手法复 佗后同定难以维持稳定对位的前臂骨干骨折应早期切开复位 内 定 …。本组 2 0 因 闭合复 位未 能成 功 或其 它原 因均行 1例 手术治疗 ,除 5例内外同定不当及未植骨半年后骨不愈合再 行残端修整克氏针内同定 1 周后愈合其它病例效果满意[。 0 2 】 23 开放性 骨折是否作一期内同定 开放性骨折同时伴有 . 程 度不 同的软 组织 损 伤 , 疗 L, 在治 要修 复 损伤 软组 织 , 防止 感染 ,又要保 证骨折 愈合 。尽管对 开放 性骨 折 的处理 方法 很 多, 但处理伤口的原则均为: 尽快彻底清创 , 尽早应用抗药素, 清创时将骨折端靠拢 , 然后一期闭合伤 口, 如软组织破损或有 张力, 口缝线暂不打结, 5 7 肿消后再收紧缝线。[ 伤 待 ~d 3 ] 参 考文 献
( ) 开复 位 内 固定 二 切
受 伤 后 , 臂 m现 肿 胀 、 前 畸形 及 功 能 障碍 。检 查 可发 现 骨 末 残 音 及 假关 节 活动 , x线 拍 片 榆 查 应 包 括 肘 关 节 或 腕 关节 , 可发 现 骨 折 的 准确 部 位 , 折 类 型 及 移 位 力‘ , 骨 向 以及 是 否 合并 有桡 骨 头 脱 位 或 尺 骨 小 头脱 位 ,尺骨 上 l / 干 3骨 骨 折 可合 并 桡 骨小 头 脱 位 , 为孟 氏 骨折 。 骨 干下 1 成 侥 / 3骨 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 , 为盖氏骨折 ? 成 1 治 疗 方 法 . 3 ( ) 一 手法 复位 外 同 定 尺 、 骨 骨 干 双 骨 折 町发 生 多 侥 种移 位 , 如重 叠 、 归 、 转 及 f 方移 位 等 , 治 疗 不 可 发 成 旋 ! J ! f 】 若 生 尺 、 骨交 叉 愈 合 , 响 旋 转 功 能 , 此 治 疗 的 目标 除 了 桡 影 因 良好 的对 位 、 对线 以外 , 别注 意 防 止 畸形 和 旋转 特

1麻醉 : 、 局部麻醉或臂丛 神经阻滞麻醉。 、 2 体位 : 仰卧。 3 牵引 : 、 在肩外 9 , 0度 屈肘 9 0度位 , 沿前臂纵轴向远端牵 引, 肘部向上作反牵引。4 复位 : 、 术者用双手拇指与其余 手 指在 尺 桡 骨 问用 力 挤 压 , 骨 问 膜 分开 , 张 的骨 问 膜 牵 动 使 紧 骨折端复位。必要时再以折顶, 反折手法使其复位
臂 旋转 功能 基 本 正 常 。
2 讨 论
桡骨骨折 , 若残余暴力比较 强大 , 则通过骨『 膜向内下方传 H J 导, 引起低位尺骨斜形骨折 : 、 3 暴力扭转 跌倒时手掌着地 , 同时前臂发生旋转 ,导致不同平 血的尺桡骨螺旋形骨折或 斜形骨折 , 多为高位尺骨骨折和低位桡骨骨折:
中 国 中 医 药 咨 讯

21 0 0年 4月 上 第 2卷 第 7期
Ap i rl 2 0 01
96 ・
J u n l fCh n r d t n l i e e Me ii e I f r t n o r a ia T a i o a n s d cn n n mai 0 i Ch o

1 随访结果 疗 效评 定标 准如下 : . 4 优——骨折愈合时间 3 月 , 臂旋 前 8 。 , 后 9 。 。 良— — 骨 折 愈合 时 间 5 个 前 0 旋 0 个月 , 臂旋 前 及 旋 后 同 优 。可 — — 骨 折愈 合 时 间 6 月 , 前 个 前 臂 旋 前 及 旋后 同优 。 — — 骨 折 愈合 时 间 6个 月 以上 , 差 前 臂旋 前 <3 。 , 后 <2 。 。本 组 2 5 获 得 随 访 1 3 0 旋 5 0例 2~ 6 个月 。其中优 18例 , 1 例 , 1 7 良 2 可 0例 , 5例 , 差 疗效差 的 5例是囚内外固定不 致半年后骨不愈 ,其中尺骨 3 、 例 2 例 尺 桡 骨骨 折 在 外 院行 钢 板 固定 螺 钉未 穿 过 对 侧 骨皮 质 而 脱 再行开放复位 、取 f 内固定 、修整残端克氏针 内固定 l 后 愈 合 。术后 随访 患者 肘 关 节 、 O周 腕关 节 屈 伸 活 动 及 前
V l o, 2
No 7 .
前 臂 双 骨 折 的诊 断及 治 疗
李 奇 孙宇一 闰 昌峰
( 尔滨 市 公 安 医 院骨 外 科 , 龙 江 哈 尔 滨 ,5 0 0 哈 黑 10 1 )
【 摘要 】 目的: 分析前臂双骨折诊断 治疗的临床表现。方法 : j 我院在 2 0 年 4 一 07 l 月期间接诊中多以直接暴力 、 00 月 20 年 0 间接暴力、 扭转暴力引起为主, 致使骨折。结果: 运用于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前臂双骨折病例共 20例 1— 6个月 , 1 23 通过手法复位或者
复位后再移位, 以及开放性骨折或不愈合的自臂骨干骨折患者, U 均仃开放复位 、 加内同定等方法, 骨折均在 6 6 ~1 周愈合。 肘关节屈伸、 腕关节掌屈背伸及前臂的旋转功能正常。结论: 治疗前臂双骨折的成功关键是正确处 并掌握其骨折机制 , 单 诊断要点及治疗时机。
前 臂 骨 由尺骨 及 桡 骨 组 成 : 由于 尺 骨 和饶 骨 均 有一 定 的 弯 曲幅 度 ,使 尺 、桡 骨 之 间 的 宽 度 不 一 致 ,最 宽 处 为 1 - . m, 臂 处 于 中立 位 时 , 问膜 最 紧 张 , 于 旋 转 位 . 2O 前 5 c 骨 处 时较 松 驰 , 问 膜 的纤 维 方 向 呈 页尺 侧 下方 斜 向跷 侧 f , 骨 = = - 方 当单 一 尺 骨或 桡 骨 骨 折时 ,暴 力 可 南 骨 问膜 传 导 到另 一 骨 干, 引起 不 同平 面 的双 骨 折 。 20 自 0 0年来 , 院 收治 2 0例 我 1 住院病人 , 均经手法复位 , 或者复位后再移位 , 以及开放性 骨 折或 不 愈 合 的前 臂 双 骨 折 患者 , 均行 开 放 复 位 、 内同定 加 及 石膏 外 固定 , 夹 板外 固定 , 果 显 著 。 小 效 1 临床 资 料 11 一般 资料 本组 2 0例 , 10例 , 9 . 1 男 2 女 0例 ; 龄 1 年 4 7 2岁 , 均 3 平 8岁 ; 侧 8 左 5例 . 侧 15例 , 侧 1 ; 有 l 双 0例 致伤原因 : 交通 事故 伤 18例 , 伤 6 0 摔 7例 , 他 伤 3 其 5例 ; 骨 折 部 位 :尺 桡骨 中上 段 骨 折 6 例 ,尺 桡 骨 中下 段 骨 折 8 2 4 例 , 骨上 段 桡 骨 下 段 骨 折 3 尺 0例 , 骨 下段 桡 骨 上段 骨折 尺 3 4例 ; 开放性骨折 2 ; 碎性骨折 6 6例 粉 2例 , 螺旋形或斜形 骨折 8 , 8例 横形骨折 3 ; 4例 陈旧性骨折 1 , 0例 合并其他伤 9 5例 ; 受伤至手术时问最短 4 0分钟 , 最长 5天 : 1 临床诊断 尺 、 . 2 桡骨干骨折可 南直接暴力 、 间接暴 力、 扭 转 暴 力 引起 。 1 直 接暴 力 都 由 于重 物 打 击 , 、 多伴 有不 同程 度 的 软 组 织 损 伤 , 括 肌 、 腱 断 裂 , 经 血 管 损 伤 等 。2 间 接 暴 力 包 肌 神 、 跌 倒 时 手 掌着 地 , 由于 桡 骨 负重 多余 尺 骨 , 力 作用 首 先 使 暴

f1 陆裕朴 , 1 胥少汀 , 葛立丰. 实用骨科 学[ . M]北京 : 人民军 医出版 社 ,9 166~6 7 19 ,1 1. 『1 王桂生 , 2 朱通们 , 吴祖尧 . 骨科手术学 [ . 京: M] 北 人民卫生 出版
社 ,9 5 28~2 0 18 ,3 4. 王 成 琪 , 国献 . 裴 四肢 开 放 性 损 伤 的 早期 处 理 [] 伤 杂 志 , J. 创 1 8 ,(13 9 6 2 1:4~3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