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PA静脉溶栓治疗猝死型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观察
急性肺栓塞指南2023

急性肺栓塞指南20231. 引言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一种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其表现为肺动脉或其分支突然发生栓塞。
本指南旨在提供2023年最新的关于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处理这一临床挑战。
2. 流行病学急性肺栓塞是导致全球死亡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每年造成数十万人死亡。
其患病率在过去几十年中显著增加,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肺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高压、心房颤动、外科手术或创伤、长时间的床旁休息、孕期等。
3. 临床表现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可涉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其他系统。
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心悸、晕厥、下肢肿胀等。
4. 诊断4.1 临床评估对于怀疑患有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应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
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
4.2 辅助检查4.2.1 D-二聚体(D-Dimer)检测D-二聚体是一种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分解产物,其水平在急性肺栓塞时升高。
D-二聚体检测是一种敏感但缺乏特异性的检查,对于排除急性肺栓塞具有重要价值。
4.2.2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肺通气/血流扫描(V/Q扫描)•CT肺动脉造影(CTPA)5. 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治疗目标是解除肺血管阻塞、恢复血流通畅和预防并发症。
5.1 初始治疗5.1.1 氧疗对严重低氧血症的患者,应立即给予氧疗,以保证组织氧供。
5.1.2 抗凝治疗•肝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预防和阻止血栓的进一步形成。
•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具有快速起效、预防血栓形成的优势。
5.2 导管取栓术对于高危或有禁忌证无法使用溶栓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经导管取栓术。
5.3 溶栓治疗对于高危或中高危的患者,溶栓治疗可以快速溶解血栓,恢复血流通畅。
但同时也伴有出血风险,需慎重评估。
5.4 抗凝治疗的维持期管理在急性期结束后,对于非重症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抗凝治疗,以预防再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延误的影响因素分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延误的影响因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中风类型,在临床上占据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它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是不可逆的,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造成了严重影响。
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DNT延误不仅影响了rt-PA溶栓治疗的效果,还可能导致患者的不良后果甚至死亡。
探讨导致DNT延误的因素,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对于提高rt-PA溶栓治疗的效果,减少患者的后遗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时DNT延误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溶栓治疗效果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分析导致DNT延误的各种因素,包括医疗机构内部因素、医护人员个体因素以及患者本身因素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延误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而制定相应的措施和策略来减少DNT延误的发生。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还可以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措施,以确保患者在脑卒中急性期得到及时、规范的溶栓治疗,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和死亡率。
通过本次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水平和质量,为患者谋求更好的康复效果和生存质量。
1.3 研究意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急重症之一,其病情急剧恶化,病死率高、残疾率重的特点使之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隐患。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rt-PA静脉溶栓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迅速溶解血管内形成的血栓,恢复脑部血液供应,减轻脑损伤和缩小梗死范围,从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rt-PA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需在4.5小时内完成,而DNT延误会极大地影响溶栓治疗的效果。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延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找到影响DNT延误的关键因素,为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有力支持。
临床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专家共识

临床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专家共识缺血性卒中占整个卒中的70%以上,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但其治疗尚存在许多困难。
虽然临床证据表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作为治疗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药物已有10年历史,已经被美国、加拿大和大部分欧洲国家认可,但在中国的临床实践应用中,rt-PA的使用仍存在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应用比例极低且使用不规范等。
为了促进rt-PA临床治疗的接受程度及规范使用,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组织部分神经科专家对有关rt-PA溶栓治疗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并达成共识。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缺血性卒中共识专家组1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循证医学证据与推荐1.1 rt-PA是目前被证实的治疗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药物: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符合适应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起病3h内静脉应用rt-PA溶栓治疗效果优于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等药物(I级证据)[l]。
1.2 rt-PA 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时间窗定为3.O-4.5h以内:对6个rt-PA随机对照试验(如ATLANTIS、ECASS和INDS等)2775例患者资料的联合分析表明,rt-PA治疗时间窗在90min以内的患者,其良好预后的优势比为2.8(95%CI为1.8-4.5);91-180min则为1.6(95%CI为1.1-2.2);181-270min者为1.4(95%CI为1.1-1.9);271-360min者仅为1.2(95%CI为0.9-1.5)(I级证据)。
目前尚缺乏足够的证据表明治疗时间超过4.5h的rt-PA静脉溶栓能为患者带来益处(I级证据)[2]。
1.3 rt-PA治疗后可能并发症状性颅内出血: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在发病3-6h内用药,静脉rt-PA溶栓在7-1Od内发生症状性(包括致死性)颅内出血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安慰剂(rt-PA组153/1496;安慰剂组46/1459;比值比为3.13,95%CI为2.34-4.19;P<0.00001)。
急性肺血栓栓塞尿激酶溶栓的临床观察

[ 4 ] K r i s t y I L K u t a n z i , I g o r K o t u r b a s h , R o d e i f e k
B r o n s o n , e t
a 1 . I mb a l a n c e b e t we e n a p o p t o s i s a n d c e l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d u r i n g e a r -
积来 预测病情 及预后 。 综上 所述 , MP V、 F I B 、 D—D i me r 与急 性脑梗 死 的发生
t a g e n e s i s . 2 0 1 0, 6 9 4 ( 0 1 ) : 1- 6 .
【 5 ] 张爱民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 D一 二 聚体 , 纤维蛋 白原及 全 血血小板 数的检测及意义[ J ] . 陕西医学杂 志, 2 0 1 0 , 3 9 ( 4 ) :
参 考文 献
[ 1 ] 唐劲 光, 郭谊 , 李世生 . 4 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 的诊
断意义 [ J ] . 检验 医学与临床. , 2 0 1 1 , 8 ( 1 8 ) : 2 2 4 7— 2 2 4 8 .
[ 7 ] 奚志强 . 脑梗死与心肌梗死 患者血脂 、 血 尿酸、 纤维蛋 白原 和血小板参数的价值分析 [ J ] . 中国医药指南 , 2 0 1 2 , 1 O ( 2 ) :
( o 9 ) : 8 8 3— 8 8 4 .
急性脑梗死早期 , 患者机体处 于缺 氧状 态。骨髓 缺氧
导致血小板生成 能力 下降 , 血 中消耗 严重 , 从 而 对骨髓 再
度刺激 , 使骨髓生成 巨大血小板 , 导致 MP V的增加 , 血小板 之间体积差增大 , P D W增大, 出现血 小板生 成 的失调 及膜 的异常等多种不 良变化 J 。平 均血 小板 体积 是血 小板 功
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肖明;张化勇;马林;马娜娜;王涛;侯子龙;苏子德【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reteplase, r-PA)静脉泵注对急性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us, PE)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符合溶栓指征的急性PE患者76例,根据溶栓用药种类和给药方法的不同分为r-PA静脉泵注组17例、r-PA静脉推注组32例和尿激酶组27例。
r-PA静脉泵注组应用注射用r-PA 18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 2 h内缓慢静脉泵入;r-PA静脉推注组应用注射用r-PA两次缓慢静脉推注,每次18 mg,推注间隔30 min,每次推注时间≥2 min;尿激酶组予尿激酶20000 U/k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2 h内静脉滴注。
溶栓治疗后常规予华法林及低分子肝素抗凝。
观察比较溶栓治疗前及治疗后7 d肺动脉再通率、动脉血氧分压( PaO2)及肺动脉平均压的变化以评价溶栓治疗效果,并观察各组溶栓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30 d病死率。
结果3组治疗前后肺动脉再通率、PaO2及肺动脉平均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后,r-PA静脉泵注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r-PA静脉推注组和尿激酶组(P<0.05);r-PA静脉泵注组30 d病死率为0,低于r-PA静脉推注组的25.00%和尿激酶组的22.22%(P<0.05)。
3组溶栓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静脉缓慢泵注r-PA治疗急性PE的成功率不低于《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规定的传统溶栓治疗方法,且治疗后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下降,可能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PE溶栓治疗方法。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between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s of domestic rete-plase via venous pump in thrombolysis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Methods 49 patients with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hospitalized in our center during January 2012 and April 2014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zed and treated with reteplase. Among them, 17 patients received reteplase at a dose of 18 mg via venous pump in 2 hours;the other 32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e-teplase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namely double intravenous injection with an interval of 30 minutes;in addition, 27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were chosen as control group, who underwent urokinase thrombolysis according to guidelines, and then we observed the recanalization, hemorrhage reaction and 30-day mortality rate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recanalization rates, PaO2 and the 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three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 01). After treatment, thrombolysis efficient rate of group P was the highest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group T and control group. 30 d mortality rate of r-PA venous pump group was ze-ro,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wo groups (25. 00% and 22. 22%, P<0. 05)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hemorrhage reaction rates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P>0. 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under-going treatment with domestic reteplase by pumping r-PA slowly can achieve similar effect with the traditional thrombolytic method and the hemorrhage and mortality rates a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t is a more effective and safer method in treating PE.【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4页(P89-92)【关键词】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肺栓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输注泵【作者】肖明;张化勇;马林;马娜娜;王涛;侯子龙;苏子德【作者单位】252200 山东聊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52200 山东聊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52200 山东聊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52200 山东聊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52200 山东聊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52200 山东聊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52200 山东聊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5作者单位:252200 山东聊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Efficacy and Safety between Different Administrat ions of Reteplase Via Venous Pump in Treatment of Acute Pulmonary Emb olismXIAO Ming, ZHANG Hua-yong, MA Lin, MA Na-na, WANG Tao, HOU Zi-long, SU Zi-de (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Liaocheng City, Liaocheng, Shandong 252200, China)[Key words] Reteplase; Pulmonary embolism;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fusion pump随着诊治水平的提高及对肺栓塞(pulmonary embolus, PE)认识的深入,更多的急性期PE患者被早期发现并及时予溶栓治疗。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及安全性

8 O・
2 0 1 4年 1 2月第 4 1卷第 2 4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Me d i c i n e D e c .2 0 1 4 ,V o 1 . 4 1 , N o . 2 4
例联合 阿替普酶溶栓 , 治疗 1 5 d 后 对比两组近期疗效 、 辅助检查指标及 出血并发症 , 随访 6个月对 比远期疗效 。结 果 治疗 1 5 d时观察组病死率 ( 2 . 5 6 %) 低 于对照组( 8 . 8 2 %) , 总有效 率( 9 4 . 8 8 %) 高于对 照组 ( 7 0 . 5 9 %)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P<0 . 0 5 ) , 观察组氧分压、 肺 泡动脉血氧 分压 差、 肺动脉压及 N端 B型利钠肽原 、 血清肌钙蛋 白 I 水平 均较对照组改善更 为显著 , 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 义( P<0 . 0 5 ) 。观 察组 出血并发 症综合 发生率 ( 2 3 . 0 8 %) 高于对 照
平均 ( 5 4 . 3 ±1 1 . 4 )岁 。发 病 时 间 1 4 h~1 3 d , 平 均 ( 5 . 1±2 . 5) d 。体 质 量 4 9~9 3 k g , 平均 ( 6 8 . 6±
2 h , 溶栓完毕后 观察病情并 2— 4 h测定 1 次血凝指 标, 至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 A m ) 降至 8 0 S 以下或 低 于 2倍 正 常 值 后 给 予 序 贯 抗 凝 ; ②序贯抗凝 : 第 1
天给 予 低 分 子 肝 素 钙 针 ( 国药 准 字 H 2 0 0 6 0 1 9 1 ) ,
0 . 5 m l 皮 下 注射 , 1 次/ 1 2 h , 第 2天开 始 给予 华法 林 钠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rt-PA 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聂亚蒙,张小强△,冯鹏展,丁雅倩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ACI )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163例超早期ACI 患者,采用投掷法分为联合用药组(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rt-PA 静脉溶栓治疗)78例和对照组(rt-PA 静脉溶栓治疗)85例。
观察2组疗效,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氧簇(ROS )、丙二醛(MDA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9、MMP-12、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β(S100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总胆固醇(TC )、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D-二聚体(D-D )、C 反应蛋白(CRP )水平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 )、改良Rankin 量表(mRS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评分变化;比较2组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SOD 水平和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ROS 、MDA 、NSE 、MMP-9、MMP-12、S100β蛋白水平及NIHSS 、mR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3个月内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rt-PA 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ACI 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并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脑梗死;药物疗法,联合;预后;依达拉奉右莰醇;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志码:A DOI :10.11958/20221607Effects of edaravone dexborneol combined with rt-PA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therapy onefficacy and prognosis of ultra-early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NIE Yameng,ZHANG Xiaoqiang △,FENG Pengzhan,DING YaqianDepartment of Neurology,Mengcheng NO.1People's Hospital,Bozhou 2335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prognosis of edaravone dexborneol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with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in the treatment of ultra-early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Methods A total of 163patients with ultra-early ACI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mbination group (treated with edaravone dexborneol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with rt-PA,n =78)and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with rt-PA,n =85).Therapeutic effects and chang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malondialdehyde (MDA),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2(MMP-12),central nervous system-specific protein β(S100β),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total cholesterol (TC),creatine kinase (CK),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K-MB),D-dimer (D-D),C-reactive protein (CRP),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scores,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scores and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score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2groups.The fatality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OD level and ADL score were higher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Levels of ROS,MDA,NSE,MMP-9and S100β,NIHSS score and mRS score were lower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atality rat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Conclusion Edaravone dexborneol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with rt-PA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ultra-early ACI,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Key words :brain infarction;drug therapy,combination;prognosis;edaravone and camphor;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作者单位:安徽省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邮编233500)作者简介:聂亚蒙(1986),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方面研究。
急性肺栓塞二次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亦未见大样本 的临床 报道 。现 将我 院进行 二次 溶栓 治疗 的 12例病人分析报道如下。
对 象 与 方 法
一 、 研究对 象 研究对象为 2002年 7月 ~2010年 10月 在我 院住 院、需溶栓 治疗 的急性肺 栓塞病人 12例 ,均符 合 中 华 医学会呼吸病 学分会 “肺血 栓栓塞 症诊断 与治疗 指南 (草 案 )”诊断标 准。其 中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20—69岁 ,平均 58.1±10.2岁 ,12例病人 中,1例有近期 手术史 ,1例患 恶性 肿瘤 ,5例患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1例截瘫 ,长期 卧床 ,1
embolism ZHANG Shu—li,WANG Yi,LIUXue—dong,GE Yunjie,LUAN Nian—XU,WEI Dong.zHAo Wei—ye Shan Dong Praise Qing Dao Municipal Hospital Respiratory Department Q Dao Municipal Jiao Zhou舶 1 266011,China
临床 肺科 杂志 2012年 2月 第 17卷第 2期
急性肺 栓 塞二 次 溶栓 治疗 的疗 效及 安 全性 评 价
张淑立 王毅 刘学 东 葛云洁 栾念旭 魏 东 赵伟业
【摘要 】 目的 评价急性肺栓塞二次溶栓治疗的疗 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 分析 2002年 7月 ~2010年 1O月在我院住 院 的 l2例需溶栓的急性肺栓塞病人 ,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 活剂 (rt—PA)50 mg静脉输 注,24小 时后复查 cT肺 动脉造影 (cT- PA)、心脏超声 ,血栓部分溶解且 心脏超声示右心室室壁运动功能异常 ,再次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4o mg静脉输注行二 次溶栓治疗。结果 有效率 100%。1例病人出现生殖道 出血 ,无颅脑出血等危及生命 的不 良反应 。结论 急性肺栓塞首次予 重组组织 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50 mg静脉溶栓 ,血栓部分溶解且 心脏超声示右心室室壁运动 功能异常者二次溶栓疗效确切 ,安全 性 好 。
中国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
中国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专家共识荆志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PTE)已成为我国常见心血管疾病[1],在美国也是公认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2],主要是因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高发病率。
美国参议院已把每年3月作为DVT的警示月。
但鉴于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误诊、漏诊或者诊断不及时,以及治疗,特别是溶栓和抗凝治疗不规范等问题,尤其对于我国心血管内科医师更缺乏有指导意义的临床规范性文件,中华内科杂志邀请国内本领域专家根据国际最新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和治疗指南,结合我国专家临床经验和国内部分文献,起草我国急性肺栓塞临床诊治专家共识。
该共识旨在规范我国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提高我国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专用术语与定义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占肺栓塞的绝大多数,是最常见的肺栓塞类型,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
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PI)定义为肺栓塞后,如果其支配区域的肺组织因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坏死。
大块肺栓塞(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是指肺栓塞2个肺叶或以上,或小于2个肺叶伴血压下降(体循环收缩压<90mmHg,或下降超过40mmHg/5分钟)。
次大块肺栓塞(sub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是指肺栓塞导致右室功能减退。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引起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 多发于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PTE常为DVT的合并症。
静脉溶栓并发症观察护理
病情变化的监测
➢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意识、肌力、瞳孔、语言 等神经系统的 体征变化,若临床症状或体征加重, 意识由清醒转为昏 迷,说明病情有变化,应立即 通知医生。
➢仔 细 聆 听 患 者 主 诉 : 如 腹 痛 ( 肠 系 膜 上 动 脉 栓 塞),四 肢局部疼痛、肿胀(周围静脉阻塞)。
过敏反应
➢ 在溶栓过程中及溶栓后需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的表现 •。 ➢ 如出现发热、寒战,应遵医嘱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 ➢ 如出现皮疹、瘙痒,应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 ➢ 如突发面色苍白、意识淡漠、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表
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 • 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原有症状加重
或出 现新的肢体瘫痪,则提示有脑出血的可能,应立即 报告医师, 并配合及时采取相应的检查和救治措施。 ➢ 头颅CT确诊出血后,应遵照脑出血护理常规护理,绝对 卧床休 息,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重点交接。
系统性出血
Ø 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发生率为10%-20%,其发生原因可能与 溶栓后破碎栓子、斑块随血流移位栓塞远端的血管,血栓 溶解的同时,血栓斑块仍然存在,残留血栓仍具有高度致 栓性,是血栓扩大和再形成的根源。
Ø 既然溶栓后可能再闭塞,那么溶栓前后的抗栓治 疗成为解决再闭塞的主要措施。而阿司匹林仍然 是抗栓治疗的一线药物,但应注意时间窗,一般 在停用溶栓药物24小时后服用。
静脉溶栓并发症观察护理
何为脑梗死?脑梗死、脑栓塞一样吗? 卒中指的就是脑梗死吗?
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
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 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 应神经功能缺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例 ( 2 行尿 激酶 溶拴 治疗 ) ,观 察 两组 临床 疗 效。结果 观 察 纽抢 救 后存 活 1 例 ,死亡 3 ,存 活 患者 中溶栓 有效率 为 8 . 7 例 8 %,对照 组存 2 活 患者 1 ,死 亡 6例 ,存 活 患者 中溶栓 有 效率 为 8 %, 两组溶栓 有 效率 比较 差 异无 统计 学意 义。结 论 rP 6例 7 5 t A与尿 激酶 在溶栓 效 果及 —
不 良反 应方 面无明 显差异 ,在抢 救猝 死肺栓 塞患者 方 面 ,r—A 更安 全有 效 。 tP
【 关键词 】重 组组 织型纤 溶酶原 激活 剂 ;急性 肺栓 塞 ;尿 激 酶 中图分类 号 :R 6 . 535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7 - 14 (0 1 5 0 3- 2 6 1 89 2 1 )0 - 10 0
参考 文献
【] 陈 立 平, 1 黄小 萍 , 巧玲 . 周 连续 性静 脉一 静 脉 血液 滤 过治疗 急性
高钠 血症 [ . 大学学 报, 0,1 ) 3—4 . J 中南 ] 2 6 ( : 492 0 3 69
[】 Aia ai , iet , f grMN. pmarmi i en uoo i 2 y gr VDeb r EDin e i Hy e t a nt erlgc e h
综上所述 ,对重症 颅脑损 伤合并高钠血 症 ,床边 C R 是符合生 RT
理 、安全有效 的治疗方法 。
10 o/)是病死率增加 的独立危 险因素 。随病情 恶化血钠进 行 6mm l L ] 性升高 ,且纠正高钠血症与控 制颅 内高压治疗措施上存在矛盾 , 传 使
统的药物治疗难 以奏效 ,尤其合 并肾功能衰竭及少尿或 无尿患者 ,即 使加上间断血液透析治疗 ,疗效不 稳定。过快纠正高钠血症会导致脑 细胞水分的吸收超过聚集的 电解质和有机 溶质的消散速度 ,引起细胞 水肿 ,导致严重 的神 经功能损伤 。大幅度 的血钠变化 易引起脑组织 】
肾功能衰竭 患者 ,传统药物治疗和间断血液 透析 可能出现矫枉过正及 纠正速 度无法控 制情 况。床边C R  ̄连续 、缓慢 清除溶质 的同时 , RT
通 过不断 检测血钠 水平来 调整 置换液钠 离子 浓度 ,精确控 制补 钠浓
o rn le o eyJ.rt r d2 0 ,11:4 —5 . f ea c v r[] iCaeMe ,0 33 () 94 5 r C 4
itn iecr nth w ihitohg J-C iC r,0 62 () ne s ae i o hg ih【】 r ae 0 ,12: v u : so J t 2
1 3 l 2. 6 一 7
脱髓鞘病变 。 J
所以合理的纠正高钠血症 速度很有必要 。对于颅脑 损伤合并急性
功 能衰竭 ,C R 在缓慢 纠正高钠血症 的同时 ,又能清除尿素 氮、肌 RT 酐 及其他 炎性 介质 ,疗效 确切 ,血液动 力学 稳定 。但病死 率仍 高达
8- 3 %,尚需进一步探索。 3
统受损 ,导致中枢性尿崩症 和原 因不明的 高钠 血症… 。其所致 的高钠
血症实质上是一种神经源性高 渗透 压病。严重的高钠血症 ( 清钠 > 血
[】 孙 小伟 , 军荣 .R T 4 李 C R 治疗 脑 出血 合 并高钠 血症 的疗 效观察 [ . J ] 中风 与神经疾 病 杂志 , 0 ,61: -8 2 9 () 74 . 0 2 4 r P 静脉溶栓 治疗猝死型来自性肺栓塞 的临床观察 t A -
朱惠 民 李 云 峰 王 蛊 标 李 桂 成 ( 卅市 第 一 人 民医 院 中 心 医 院I U3 ,湖 南 郴 州 4 3 0 ) 郴 1 C 区 2 0 0
l ・临 床研 究 ・ 3 0
3讨 论 重度颅脑 损伤患者并发症急性 高钠血症 ,一方面原 因是 由于医源 性 ( 脑水肿患者 由于 降颅压 的需要 ,大量使用袢利尿剂 和渗透 性利尿 剂造成高钠血症 ),但更主要 的原 因可能是颅脑损伤后下丘脑一 神经系
F b u r 0 1 V 1 , . e r a y 2 1 , o . No 5 9 度 和速 度 ,避 免脑 水肿及 其他 并发症 发生 。本组 患者均合 并急性 肾
[】 Ma n , og J e , 1 ot f c t r a f l e e u ig 3 n s D i C , e e a C s o u n la u q i n B L H t . a ee irr r
dil i nte itnsv aeu i: i ̄ ayssi h ne iec r nt Cl n a d rs u c mpiai n n e o re i l to s c
【 摘要 】 目的 探 讨重 组组 织型 纤溶 酶原 激活剂 (-A)治疗猝 死 型急性 肺栓 塞 的 临床 效 果。方 法 收集 2 0 年 9月至 2 1 年 5月郴 州市 rP t 06 00
第一人 民 医院收 治的 急性 肺栓 塞行 溶栓 治疗 患者 4 2例 的 临床 资料 ,根据 溶 栓 方法 的不 同分 为观 察 组 2 0例 ( r P 行 t A溶 栓 治疗 ) — ,对 照组
细胞重组技术生产 的,不具有 抗原性 ,其直接将纤溶酶原转变成 纤溶 酶 ,对纤维蛋 白比尿激酶更具有 特异性 。本文笔者收集4 例肺栓 塞行 2
急性肺 栓塞是 由于 内源性 或外源性 栓子堵塞肺动脉 主干或分支引 起肺循环 障碍 的临床和病理 生理综合征 ,其发病率仅次于 冠状 动脉粥 样硬化性 心脏病 及高血压 ,病死率居 第3 ,猝死型肺 栓塞 (T ) 位 P E 是急性肺栓塞死亡 的主要类型 ,及早 发现并干预 ,是避免发生 猝死 的 前提【 l _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 原激 活剂 (— rP ,是新型溶栓剂 ,采用 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