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溶栓禁忌症与适应症

合集下载

溶栓技术手册

溶栓技术手册

溶栓技术手册1. 简介溶栓技术是一种以药物溶解形成血栓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塞、脑梗塞等。

本手册旨在为临床医生和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关于溶栓技术的详细信息,包括适应症、禁忌症、药物选择、给药方式、监测指标及并发症处理等。

2. 适应症溶栓技术的适应症主要包括:- 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脑梗塞- 急性肺栓塞- 急性动脉栓塞3. 禁忌症溶栓技术的禁忌症主要包括:- 活动性出血- 近期(<3周)大面积出血史-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抗凝治疗中- 严重过敏体质4. 药物选择目前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适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治疗。

- 链激酶(SK):适用于急性肺栓塞和急性动脉栓塞的治疗。

- 尿激酶(UK):适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治疗。

5. 给药方式溶栓药物的给药方式主要包括:- 静脉给药:适用于大多数溶栓治疗。

- 动脉给药:适用于急性动脉栓塞的治疗。

- 介入放射学给药:通过导管直接将药物注入血栓部位。

6. 监测指标溶栓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以下指标:- 出血风险:包括皮肤、黏膜、内脏出血等。

- 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 实验室指标:APTT、PT、INR、Fg等。

7. 并发症处理溶栓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包括:- 出血:轻症出血可对症处理,严重出血需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

- 过敏反应:轻症过敏反应可对症处理,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并采取紧急救治。

- 脑出血:脑出血是溶栓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需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

8. 结论溶栓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治疗方法,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合理选择药物和给药方式,密切监测患者状况,及时处理并发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请注意,本手册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请遵医嘱,遵循临床实践指南。

急诊科培训急性肺栓塞的应急处理

急诊科培训急性肺栓塞的应急处理

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危险因素
高龄、长期卧床、静脉曲张、创伤、手术、恶性肿瘤等。
预防措施
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下床活动、穿弹力袜、避免长时间久坐等;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预防 性抗凝治疗;加强医护人员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02
急性肺栓塞应急处理流程
初步评估与处置
01 识别疑似肺栓塞症状
患者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咳嗽 、咯血等。
团队协作与沟通
通过模拟演练和案例分析,加强了学员们之间的团队协作 和沟通能力,提高了应对急性肺栓塞等紧急情况的整体效 率。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交流环节
知识更新意识增强
学员们普遍认识到医学知识更新 的重要性,表示将积极学习新知 识、新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
业水平。
应急处理能力提升
通过培训,学员们对应急处理措施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表示将 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提高救治 成功率。
其他辅助治疗药物介绍
01
02
03
镇痛药物
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 使用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 、吲哚美辛等缓解疼痛。
呼吸兴奋剂
对于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 ,可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尼 可刹米、洛贝林等改善呼 吸功能。
血管活性药物
对于出现休克或低血压的 患者,可使用血管活性药 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 素等维持血压稳定。
02 快速评估病情
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 体温等。
03 启动应急处理流程
一旦疑似急性肺栓塞,立即通知医生,启动应急 处理流程。
呼吸循环支持治疗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02 氧疗
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 上。

急性肺栓塞的治疗措施

急性肺栓塞的治疗措施

一般治疗1、严密监护,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心电图及血气的变化。

2、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以免深静脉血栓脱落。

药物治疗1、抗凝可以有效地防止血栓再形成和复发,为机体发挥自身的纤溶机制溶解血栓创造条件。

(1)禁忌证:如活动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未予控制的严重高血压等。

(2)常用药物: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如那曲肝素钙、依诺肝素钠、达肝素钠),磺达肝癸钠,华法林,新型的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其他抗凝药物(如阿加曲班、比伐卢定等)。

(3)注意事项:肝素应用期间,应注意监测血小板,以防出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若出现血小板迅速或持续降低达50%以上,和(或)出现动、静脉血栓的征象,应停用肝素。

由于华法林需要数天才能发挥全部作用,因此与肝素类药物需至少重叠应用5天。

抗凝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监测。

2、溶栓肺栓塞患者先给予抗凝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临床恶化,且无溶栓禁忌,建议给予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可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但会增加大出血事件(包括颅内出血)发生。

(1)适应证:主要适用于高危肺栓塞病例(有明显呼吸困难、胸痛、低氧血症等);对于部分中危肺栓塞,若无禁忌证可考虑溶栓;对于血压和右心室运动功能均正常的低危患者,不宜溶栓。

(2)禁忌证:溶栓治疗的绝对禁忌证包括活动性内出血和近期自发性颅内出血;相对禁忌证包括2周内的大手术、分娩、有创检查如器官活检或不能压迫止血部位的血管穿刺,10天内的胃肠道出血,15天内的严重创伤,1个月内的神经外科或眼科手术,难以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3个月内的缺血性脑卒中,创伤性心肺复苏,血小板计数<100×10⁹>75岁)等。

对于致命性大面积肺栓塞,上述绝对禁忌证亦应被视为相对禁忌证。

(3)常用药物:尿激酶、重组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急性肺栓塞溶栓禁忌症与适应症

急性肺栓塞溶栓禁忌症与适应症

治疗方案及原则:(一)一般处理与循环支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绝对卧床休息,坚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以免深静脉血栓脱落;可适当应用镇静、止痛、镇咳等相应对症治疗。

经鼻或面罩吸氧,纠正低氧血症。

出现右心功能不全但血压正常者,可使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若血压下降,可增大剂量或使用其他血管加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等。

(二)溶栓主要适用大面积PTE病例(有明显呼吸困难、胸痛、低氧血症),对于次大面积,若无禁忌症可考虑溶栓,但存在争议;对于血压或右心室功能均正常病例,不宜溶栓。

溶栓时间窗一般定位14天内,但若近期有新发PTE征象可适当延长。

溶栓应尽可能在PTE确诊的前提下慎重进行。

对明确溶栓指征的病例应尽早开始溶栓。

溶栓主要并发症为出血。

最严重的是颅内出血,发生率约1%~2%,发生者死亡率近50%。

用药前应充分评估出血危险性,需要时备血,做好输血准备。

溶栓前宜留置外套管针,以便溶栓中取血监测,防止反复穿刺血管。

溶栓的绝对禁忌征有:活动性内出血和近期自发性颅内出血。

相对禁忌征有:①2周内有大手术、分娩、器官活检或不克不及压迫止血部位的血管穿刺;②2个月内的缺血性脑卒中;③10天内的胃肠道出血;④15天内的严重创伤;⑥1个月内的神经外科或眼科手术;⑦难于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⑧近期曾进行心肺复苏;⑨血小板计数<100x109/L;⑩妊娠、细菌性心内膜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出血性视网膜病变等。

对于致命性大面积PTE,上述绝对禁忌征亦应被视为相对禁忌征。

经常使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UK)、链激酶(S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溶栓方案与剂量:①尿激酶:负荷量4400IU/kg,静注10分钟,随后以2200IU/(Kg.h)持续静滴12小时;另可考虑2小时溶栓方案:按20000IU/kg剂量,持续静滴2小时。

②链激酶:负荷量250000IU,静注30分钟,随后以100000IU/h持续静滴24小时。

肺栓塞溶栓指征最新版

肺栓塞溶栓指征最新版

肺栓塞溶栓指征最新版引言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因血栓、脂肪、气体或其他物质梗塞导致的肺动脉血流障碍。

肺栓塞溶栓是一种治疗肺栓塞的方法,通过溶解栓塞物,恢复肺动脉血流。

本文将介绍肺栓塞溶栓的指征和最新的治疗方案。

肺栓塞溶栓的指征高危肺栓塞患者肺栓塞对患者的生命威胁很大,因此对于高危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是必要的。

高危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1.收缩压低于90 mmHg2.心率大于110次/分钟3.休克4.大面积肺静脉血栓栓塞5.心梗、心力衰竭、意识障碍等其他并发症对于高危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可以迅速恢复肺动脉血流,减轻心脏负担,改善患者的存活率。

中危肺栓塞患者中危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1.收缩压在90-110 mmHg之间2.心率在100-110次/分钟之间3.心电图出现右心室负荷过重的改变对于中危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可以缩小肺动脉血管阻塞范围,减少肺动脉高压,改善患者的症状。

低危肺栓塞患者低危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1.收缩压正常2.心率正常3.无心力衰竭、心肌损伤等并发症对于低危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可能不是必需的,可以通过抗凝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来缓解症状。

肺栓塞溶栓的最新治疗方案维持血管通透性的强化药物肺栓塞溶栓治疗的最新方案之一是使用维持血管通透性的强化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增加血栓溶解剂的渗透性,加速溶栓的过程。

目前常用的维持血管通透性的强化药物有:•硝酸甘油: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栓溶解剂的渗透性•低分子肝素:可以预防血栓再形成,增强溶栓效果超声辅助溶栓治疗超声辅助溶栓治疗是肺栓塞溶栓治疗的另一种最新方案。

通过使用超声波,可以增强溶栓剂的渗透性,并对栓塞物进行机械碾压,加速栓塞物的溶解。

超声辅助溶栓治疗可以有效地恢复肺动脉血流,减轻肺动脉高压,提高治疗效果。

定制化溶栓治疗方案最新的肺栓塞溶栓治疗方案也包括了定制化的溶栓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特征,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溶栓治疗的管理

溶栓治疗的管理
尿激酶(1)负荷量4400U/kg,静脉注射 10rain,即以2200U·kg~·h。持续静脉滴注12h; (2)快速给药:2万U/kg持续静脉滴注2h
rt-PA,2小时静脉滴注50mg。
五、溶栓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
一.溶栓前应常规检查血常规,血型,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肝、肾功能,动脉 血气,超声心动图,胸片,心电图等作为基线资料,用以与溶栓后资料作对比以判断溶栓 疗效。
1.2个肺叶以上的大块肺栓塞者。 2.不论肺动脉血栓栓塞部位及面积大小只要血流动力学有改变者。 3.并发休克和体动脉低灌注[如低血压、乳酸酸中毒和(或)心排血量下降]者。 4.原有心肺疾病的次大块肺血栓栓塞引起循环衰竭者。 5.有呼吸窘迫症状(包括呼吸频率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的肺栓塞患者。 6.肺血栓量较大及存在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力衰竭患者及肺栓塞伴有下肢深静脉大量血栓 的患者。 7.肺栓塞中高危患者,经治疗,效果欠佳或病情恶化。
三、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时机选择
溶栓时间窗:溶栓的时间窗一般定为14d 以内,但鉴于可能存在血栓的动态形成过 程,对溶栓的时间窗作严格规定。
四、临床常 用溶栓药物
及用法
链激酶(1)负荷量25万u,静脉注射30min,继 以10万U/h持续静脉滴注12~24h;(2)快速给 药:150万u持续静脉滴注2h
动脉血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五.溶栓治疗结束后给予规范的抗凝治疗。 六.溶栓结束后24小时,除观察生命体征外,通常需行核素肺灌注扫描或肺动脉造影或CT肺
动脉造影等复查,以观察溶栓的疗效。365医学网转载请注明
六、溶栓疗效观察指标
一.症状减轻,特别是呼吸困难好转。 二.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血压升高,脉压增宽。 三.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上升,PaCO2回升,PH下降,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者PH上升。 四.心电图提示急性右室扩张表现(如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完全性右束 五.支传导阻滞、V1S波挫折,V1~V3S波挫折粗顿消失等)好转,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

溶栓技术指南

溶栓技术指南

溶栓技术指南1. 引言溶栓技术是通过药物或机械方法溶解血管内血栓,恢复血流的一种技术。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溶栓技术的详细信息,包括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

2. 适应症溶栓技术的适应症主要包括:-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3. 禁忌症溶栓技术的禁忌症主要包括:- 活动性出血- 出血倾向- 近期大手术、分娩或创伤- 严重高血压-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4. 操作步骤4.1 术前准备- 确认诊断- 评估出血风险- 签署知情同意书4.2 溶栓药物选择- 常用溶栓药物: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年龄及药物特性确定4.3 溶栓操作- 药物溶栓:将溶栓药物通过静脉输注给患者- 机械溶栓:使用导管或装置直接在血栓部位进行溶栓4.4 监测- 溶栓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出血情况及并发症- 根据需要调整溶栓药物剂量4.5 术后处理- 继续抗凝治疗- 观察出血风险- 预防血栓再形成5. 并发症及预防措施5.1 主要并发症- 出血:包括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出血等- 过敏反应- 急性肺水肿- 脑梗死5.2 预防措施-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评估出血风险-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合理调整溶栓药物剂量6. 结论溶栓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血管栓塞性疾病的方法。

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溶栓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患者及家属也应了解溶栓治疗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急性肺栓塞(PTE)

急性肺栓塞(PTE)

12
肺梗死的临床表现: 1. 左下肺肺梗死: 肺梗死部位有渗出; 2. 阻塞血管的血栓

3. 胸片示左肋膈角 契形阴影

4. 胸膜疼痛,患者 不能呼吸,可伴有 咯血。
13
肺栓塞的慢性效应 胸片:肺心病表现 右心室扩张和肥厚 肺动脉内血栓机化
肺栓塞栓子机化造 成肺动脉内斑块、 索条、网状变化 ECG 示:右心室肥 厚,心电轴右偏
4
(2) 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不到两个肺叶动 脉受阻。 (3) 中等肺栓塞:主肺段和亚肺段动脉栓塞。 (4) 小肺动脉栓塞:肺亚段动脉及其分枝栓 塞。 当肺动脉主要分枝受阻时,肺动脉即扩张, 右心室急剧扩大,静脉回流受阻,产生右心 衰竭的病理表现。若能及时去除肺动脉的阻 塞,仍可恢复正常。 如未得到正确治疗,并反复发生肺栓塞,肺 血管进行性闭塞至肺动脉高压(慢性血栓栓塞 性肺动脉高压),继而出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5
25
华法令(Warfarin) 初始剂量2.5-3mg/日,3-4天后开始测定INR,目 标INR2-3。达标48小时后停用低分子肝素,继续 华法林治疗《2010..专家共识》。 一般口服抗凝剂需持续 3 月- 6 个月不等,如果 栓塞危险因素继续存在,则需长期使用抗凝治疗。
26
《2010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

肺栓塞的先 兆因素: 1. 静脉血瘀 滞


2. 高凝状态 3. 术后或分 娩后
3



根据栓子的大小和阻塞部位分类
(1) 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急性发作,起病过 程为几小时到 24 小时,肺动脉干被栓子阻 塞达 50% ,相当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肺叶动 脉被阻塞。 当栓子完全阻塞肺动脉或其主要分枝时,也称 骑跨型栓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肺栓塞溶栓禁忌症与
适应症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治疗方案及原则:
(一)一般处理与循环支持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以免深静脉血栓脱落;可适当应用镇静、止痛、镇咳等相应对症治疗。

经鼻或面罩吸氧,纠正低氧血症。

出现右心功能不全但血压正常者,可使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若血压下降,可增大剂量或使用其他血管加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等。

(二)溶栓
主要适用大面积PTE病例(有明显呼吸困难、胸痛、低氧血症),对于次大面积,若无禁忌症可考虑溶栓,但存在争议;对于血压或右心室功能均正常病例,不宜溶栓。

溶栓时间窗一般定位14天内,但若近期有新发PTE征象可适当延长。

溶栓应尽可能在PTE确诊的前提下慎重进行。

对明确溶栓指征的病例应尽早开始溶栓。

溶栓主要并发症为出血。

最严重的是颅内出血,发生率约1%~2%,发生者死亡率近50%。

用药前应充分评估出血危险性,必要时备血,做好输血准备。

溶栓前宜留置外套管针,以便溶栓中取血监测,避免反复穿刺血管。

溶栓的绝对禁忌征有:活动性内出血和近期自发性颅内出血。

相对禁忌征有:
①2周内有大手术、分娩、器官活检或不能压迫止血部位的血管穿刺;
②2个月内的缺血性脑卒中;
③10天内的胃肠道出血;
④15天内的严重创伤;
⑥1个月内的神经外科或眼科手术;
⑦难于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
压>110mmHg);
⑧近期曾进行心肺复苏;
⑨血小板计数<100x109/L;
⑩妊娠、细菌性心内膜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出血性视网膜病变等。

对于致命性大面积PTE,上述绝对禁忌征亦应被视为相对禁忌征。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UK)、链激酶(S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溶栓方案与剂量:
①尿激酶:负荷量4400IU/kg,静注10分钟,随后以2200IU/(Kg.h)持续静滴12小时;另可考虑2小时溶栓方案:按20000IU/kg剂量,持续静滴2小时。

②链激酶:负荷量250000IU,静注30分钟,随后以100000IU/h持续静滴24小时。

链激酶具有抗原性,故用药前需肌注苯海拉明或地塞米松,以防止过敏反应。

链激酶6个月内不宜再次使用。

③rt-PA:国内研究结果提示rt-PA50mg持续静脉滴注2小时已经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将rt-PA增加到100mg并未能提高溶栓治疗有效率,因此推荐rt-PA50mg持续静注2小时为国人标准治疗方案。

使用尿激酶、链激酶溶栓时无须同时使用肝素治疗;但以rt-PA溶栓,当rt-PA注射结束后,应继续使用肝素。

用尿激酶或链激酶溶栓治疗后,应每2~4小时测定一次凝血酶原时间(PT)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当其水平降至正常值的2倍时,即应启动规范的肝素治疗。

溶栓治疗的并发症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

最严重的是颅内出血,发生率约1%~2%,发生者近半数死亡。

最隐匿的出血为腹膜后出血,在溶栓治疗后要注意监测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以及时发现出血的发生。

用药前应充分评估效益与出血风险,必要时应配血,做好输血准备。

(三)抗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