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适应症及禁忌症

ONT<3h 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适应症:1.有急性脑梗死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症状出现<3h3.年龄18岁以上4.病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禁忌症:1.近3月内有重大头颅外伤或卒中史2.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3.近1周有不易压迫部位的动脉穿刺4.既往有颅内出血、颅内肿瘤、颅内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5.近期有颅内或椎管内手术史6.活动性内出血7.未控制的高血压185/110mmHg8.急性出血倾向PLT <10010^9/L等9.48h内接受肝素治疗且APTT高于正常上限,口服抗凝制剂且PT>15s或INR>1.7,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Xa因子抑制剂除非各种实验室指标APTT/PLT/PT/TT/Xa活性测定正常或近2天内未服用相关药物10.CT上提示多脑叶梗死低密度区>1/3MCA区域11.血糖低于2.7mmol/L相对禁忌:1.轻型卒中NIHSS<4分或症状快速改善的卒中2.妊娠3.癫痫发作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能明确症状为卒中所致则非禁忌4.近2周有大型外科手术或重大外伤史5.近3周有胃肠或泌尿系出血史6.近3月有急性心梗病史ONT 3~4.5h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补充禁忌:1.年龄>80岁2.严重卒中NIHSS>25分3.既往有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病史4.口服抗凝药不考虑INRONT 6小时内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适应症:1.有急性脑梗死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症状出现<6h3.年龄18岁~80岁4.意识清楚或嗜睡5.头颅CT无早期梗死低密度改变6.病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禁忌症:同上注:1.相对禁忌为目前尚无明确证据是否利大于弊,请依个体情况判断2.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时间窗可放宽起病超过24小时或CT上有明确病灶。
静脉溶栓之适应症、禁忌症(2)

- 详细剂量探索分析:0.65 mg 可能优于 0.9 mg。(未发表)
静脉溶栓的监护
1、患者收入重症监护病房或卒中单元进行监护。 2、定期进行血压和神经功能检查,静脉溶栓治疗中及结束后2 h内,每 15 min 进行1次血压测量和神经功能评估;然后每30 min 1次,持续 6 h;以后每小时 1次直至治疗后24 h。 3、如出现严重头痛、高血压、恶心或呕吐,或神经症状体征恶化,应立即停用 溶栓药物并行脑CT检查。 4、如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00 mmHg,应增加血压监测次数,并给予抗 高血压药物。 5、鼻饲管、导尿管及动脉内测压管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延迟安置。 6、溶栓24 h后,给予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物前应复查颅脑CT/MRI。
合并颅内异常
静脉溶栓禁忌证
06. 如果溶栓前或溶栓过程中已知化验结果:
① 急性出血倾向,包括血小板计数低于 100 × 109/L 或其他 情况; ② 口服抗凝剂且 INR > 1.7 或 PT > 15。 (注:不能为了等化验结果而延误溶栓)
血小板、凝血障碍
抗栓药物
静脉溶栓禁忌证
07. 另外,需要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排除以下几点:
① 活动性内脏出血(比如血压低、血常规提示贫血、内脏缺血 等症状); ② 主动脉弓夹层(比如背痛,四肢血压压差增大)。
注意:相对禁忌证需谨慎考虑和权衡溶栓的风险与获益但并非绝对不量用法:0.9 mg/kg(最大剂量为90mg)静脉滴注,其中10%在最初1 min 内静脉推注,其余90%药物持续静脉滴注 1 h。 低剂量用法:rt-PA 0.6 mg/kg(最大剂量为60mg),其中总量的15%在最初1 min内静脉推注,剩余的85%以输液泵入,持续滴注1 h。
血栓性静脉炎溶栓适应症、禁忌症筛查表

血栓性静脉炎溶栓适应症、禁忌症筛查表
溶栓治疗是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一种常见方法。
然而,并非所
有的患者都适宜接受溶栓治疗。
为了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我
们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应症和禁忌症的筛查。
以下是血栓性静脉炎溶
栓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筛查表:
血栓性静脉炎溶栓治疗适应症筛查表
适应症:
1. 血栓形成区域明确可见;
2. 症状严重,如血栓性静脉炎导致的深部静脉栓塞、肺栓塞等;
3. 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
4. 治疗开始后24小时内。
禁忌症:
1. 出血风险增加的情况,如外伤、手术后等;
2. 近期出血或手术,包括内脏或脑出血、颅脑外伤等;
3. 血小板计数低于100,000/mm³;
4. 严重高血压;
5. 治疗开始后24小时内。
请注意,以上为常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具体的筛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在进行血栓性静脉炎溶栓治疗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详细咨询和评估。
> 注:以上为简要介绍,具体内容应以医生的意见和相关指南为准。
请勿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急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案例分析、适应症、禁忌症、循环护理及留置胃管探讨

急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案例分析、适应症、禁忌症、循环护理及留置胃管探讨临床实事导入患者杜某某,女64岁,主诉:“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2小时”入院。
入院后在急诊行静脉溶栓治疗,并急诊行脑动脉造影术,以“脑梗死”入住我科,入院后需要指导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可病人实际情况是吞咽功能障碍、饮水呛咳无法配合此项工作,立即告知主管医生,遵医嘱给予留置胃管,遵嘱执行。
静脉溶栓护理常规规定:溶栓后24小时避免留置胃管通过与主管医生沟通,报告护士长,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询问有无不适。
当家属跑到护士站反映患者咽喉部不适时,因为留置胃管时,对咽喉部产生的刺激,使患者感觉到不适感。
之后,每班严格交接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情况。
脑梗死、溶栓治疗概述脑梗死指的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三碍导致缺血、缺氧而引发的的局限性脑曼组织的缺血性坏死。
溶栓治疗就是使用溶栓药物使血栓溶解以使血管再通,使受阻的脑组织重新获得血氧供应。
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一)适应症:1.年龄不超过75岁;2.发病6小时之内;3.血压低于180/110mmHg;4.无意识障碍,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的预后较差,故出现意识障碍时可以考虑;5.瘫痪肢体肌力在nj级以下,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6.头部CT排除脑出血;7.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8.正常凝血状态。
(二)禁忌症:1.活动性出血;2.出血性疾病;3.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肿瘤;4.凝血功能异常。
循证护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障碍,大多不能正常经口进食,留置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是重要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
在溶栓治疗24h内应避免留置胃管,但是延迟胃管留置会对患者的康复及病情转归造成一定影响。
对于脑梗死溶栓患者如何安全留置胃管并尽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目前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阿替普酶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最有效药物之一,它可以使血栓溶解以使血管再通,使受阻的脑组织恢复血流灌注,重新获得血氧供应,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
溶栓的适应症、禁忌症

溶栓的适应症、禁忌症一、动、静脉溶栓总适应症1、急性脑梗死;2、发病h内(选择全身静脉内溶栓),发病在以内者(如怀疑为进展性卒中可延至12h,基底动脉血栓可延48h)选择动脉内局部介入溶栓;3、年龄18-80岁;4、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在一个小时以上,且比较严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在7~22分);如有明显瘫痪等神经定位体征者肌力低于IV级。
5、无明显意识障碍,神志不应差于嗜睡。
但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有意识障碍者,也可采用溶栓治疗。
6、脑CT无脑出血,未见明显的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对应的低密度病灶。
或血管造影证实颅内血栓及部位。
7、家属同意。
且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动、静脉溶栓总禁忌症:1、年龄>80岁;2、血压>200/120mmHg;经治疗后,血压能降低到160/90mmHg左右者除外。
3、活动性内出血、颅内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或近期发生脑出血者;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近两周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
4、神经系统症状核体征轻微(如肌力≤Ⅳ级)或病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者(如TIA);5、口服抗凝药或出血素质者(INR>,血小板计数<100,000/mm3 );6、严重心、肝、肾等实质脏器疾病。
三、动、静脉溶栓总体流程有局灶定位体征患者生化检查(血糖、出凝血全套、血常规、急诊九项、肌钙蛋白)头部CT低密度影或正常高密度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以内以内6h以内静脉溶栓常规治疗动脉(无禁忌症)(有禁忌症)(无禁忌症)动脉介入溶栓流程术前处理签署同意书、商讨溶栓药(尿激酶、爱通立)、通知介入室相关人员到位术前准备术前备药术前用药(备腹股沟区皮肤尼莫通NS250ml+胞二磷胆碱套尿套或停留尿管介入室已备有尿激酶NS20ml+地塞米松5mg碘试、左下肢留置如rtPA则需取药)针、静脉推注泵)立即通知介入室、尽快送介入室术后处理术后处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压控制在160/90mmHg或患者发病前水平为宜24小时内绝对卧床24h,24h后复查CT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测颅规、NIHSS评分q1hX624小时后观察足背动脉q1hX6阿司匹林300mg/d,共10天观察穿刺口有无活动性出血以后改为维持量50~150mg/d。
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适应证及禁忌证

6h内尿激酶静脉溶栓
一、适应证: • ①有急性脑梗死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 ②症状出现<6小时; • ③年龄18~80岁; • ④意识清楚或嗜睡; • ⑤脑CT无明显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 • ⑥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禁忌证同3小时内rtPA静脉溶栓。
第二节
动脉取栓
动脉取栓
一、适应症: 1. 急性缺血性卒中,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大动脉闭塞。 2. CT排除颅内出血。 3. 前循环闭塞发病时间在6h以内;前循环闭塞发病时间为6~24 h,经过严格
3 h 内 r t- PA 静 脉 溶 栓
三、相对禁忌证: • ①轻型卒中或症状快速改善的卒中; • ②妊娠; • ③痫性发作后出现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 • ④近2周内有大型外科手术或严重外伤; • ⑤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 • ⑥近3个月内有心肌梗死史。
3 ~ 4 . 5 h 内 r t- 肠或泌尿系统出血。 • 7.血糖<2. 7mmol 或>22. 2mmol/L。 • 8.药物无法控制的严重高血压。 • 9. 预期生存期<90天。 • 10.妊娠
THANKS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一、适应证: • ①有急性脑梗死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 ②症状持续时间在发病3~4.5小时; • ③年龄18~80岁; • ④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禁忌证同3小时内 rtPA 静脉溶栓。
3 ~ 4 . 5 h 内 r t- PA 静 脉 溶 栓
三、相对禁忌证: ①年龄>80岁; ②严重卒中(NIHSS>25); ③口服抗凝药(不考虑INR水平); ④有糖尿病和缺血性卒中病史。
的影像学筛选后可推荐血管内治疗;后循环大血管闭塞发病时间在24 h以内, 血管内治疗是可行的。 4. 患者或法定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静脉溶栓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静脉溶栓的适应症及禁忌症⼀、静脉溶栓治疗流程(⼀)、静脉溶栓治疗缺⾎性卒中时间窗:1、3 ⼩时内:诊断为缺⾎性卒中,有可测的神经功能缺损。
(1)在开始治疗之前症状发⽣<3 h。
(2)年龄≥18岁2、3-4.5 ⼩时内:选标准:(1)诊断为缺⾎性卒中,有可测的神经功能缺损。
(2)在开始治疗之前症状发⽣在3-4.5 h之间(⼆)适应症:(三)1、发病3⼩时内的症状严重的缺⾎性卒中,建议进⾏静脉溶栓治疗。
尽管出⾎风险增加,但仍可从溶栓中获益(I类推荐,A 级证据)2、发病3⼩时内轻型且致残性缺⾎性卒中,可考虑静脉溶栓治疗。
静脉溶栓不排除轻症但可能致残的卒中患者,因为可以从溶栓中获益(I类推荐,A级证据)3、对于发病3⼩时内轻型且⾮致残性缺⾎性卒中患者,可考虑治疗。
治疗需考虑可能的获益与风险。
有必要进⼀步研究这部分患者的风险获益⽐(IIb推荐,C级证据)4、仍然缺乏⾜够的证据来确定影响对阿替普酶治疗反应的急性CT低密度严重程度或范围的阈值。
急性低密度或早期缺⾎性改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不应作为排除治疗的标准。
5、对既往MRI发现有少量(1~10个)微出⾎灶的患者进⾏静脉溶栓是合理的。
6、既往MRI发现⼤量(>10个)微出⾎灶的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症状性脑出⾎风险增加相关,且临床获益不明确,如果有显著潜在获益,静脉溶栓可能是合理的。
7、对于合并镰状红细胞病的急性缺⾎性卒中患者进⾏静脉阿替普酶溶栓是合理的。
8、阿昔单抗不能和静脉阿替普酶同时应⽤。
9、不应对24h内应⽤过治疗剂量的低分⼦量肝素的患者进⾏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10、在制定治疗决策时应认真权衡静脉溶栓的潜在风险和可能的获益。
11、考虑到普通⼈群中出现⾎⼩板异常和凝⾎功能异常的发⽣率很低,在没有理由怀疑化验结果异常时,不应因为等待⾎液化验⽽延误静脉溶栓治疗。
12、⾼⾎糖或低⾎糖会有类似卒中的表现,治疗医师应检测溶栓治疗前的⾎糖⽔平。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不适⽤于⾮⾎管性病因的卒中。
最新版本静脉溶栓禁忌症及适应症.doc

3h 内 rtPA 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相对禁忌证适应证1.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症状出现 <3 h3.年龄≥ 18 岁4.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禁忌证1.近 3 个月有重大头颅外伤史或卒中史2.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3.近 1 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4.既往有颅内出血5.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6.近期有颅内或椎管内手术7.血压升高:收缩压≥180 mm Hg ,或舒张压≥ 100 mm Hg8.活动性内出血9.急性出血倾向,包括血小板计数低于100× 109/ L 或其他情况10. 48 h 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l?Tr 超出正常范围上限)11.已口服抗凝剂者INR>1. 7 或 PT>15 S12.目前正在使用凝血酶抑制剂或Xa 因子抑制剂,各种敏感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如 AP.I.r,INR,血小板计数、ECT; TT 或恰当的 xa 因子活性测定等)13.血糖 <2.7 mmol / L14. CT提示多脑叶梗死(低密度影 >1/ 3 大脑半球 )相对禁忌证下列情况需谨慎考虑和权衡溶栓的风险与获益 (即虽然存在一项或多项相对禁忌证,但并非绝对不能溶栓 ):1.轻型卒中或症状快速改善的卒中2.妊娠3.痫性发作后出现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4.近 2 周内有大型外科手术或严重外伤5.近 3 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6.近 3 个月内有心肌梗死史注: 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表 3 同; INR:国际标准化比值; Am: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ECT:蛇静脉酶凝结时间; TT:凝血酶时间3— 4. 5 h 内 rtPA 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适应证1.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2.症状持续3~ 4. 5 h3.年龄≥ 18 岁4.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禁忌证同上相对禁忌证 (在表 2 基础上另行补充如下)1.年龄 >80 岁2.严重卒中 (NIHSS评分 >25 分)3.口服抗凝药 (不考虑 INR 水平 )4.有糖尿病和缺血性卒中病史注: 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INR:国际标准化比值6h 内尿激酶静脉溶栓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适应证1.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症状出现 <6 h3.年龄 18~80 岁4.意识清楚或嗜睡5.脑 CT 无明显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6.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禁忌证同上静脉溶栓的监护及处理1.患者收入重症监护病房或卒中单元进行监护2.定期进行血压和神经功能检查,静脉溶栓治疗中及结束后 2 h 内,每 15 min 进行一次血压测量和神经功能评估;然后每30 min1 次,持续 6 h;以后每小时 1 次直至治疗后24 h3.如出现严重头痛、高血压、恶心或呕吐,或神经症状体征恶化,应立即停用溶栓药物并行脑 CT检查4.如收缩压≥ 180 mmHg 或舒张压≥ 100 mmHg ,应增加血压监测次数,并给予降压药物5.鼻饲管、导尿管及动脉内测压管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延迟安置6.溶栓 24 h 后,给予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物前应复查颅脑CT/ MR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静脉溶栓治疗流程
(一)、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时间窗:
1、3 小时内:诊断为缺血性卒中,有可测的神经功能缺损。
(1)在开始治疗之前症状发生<3 h。
(2)年龄≥18岁
2、3-4.5 小时内:选标准:
(1)诊断为缺血性卒中,有可测的神经功能缺损。
(2)在开始治疗之前症状发生在3-4.5 h之间
(二)适应症:
(三)
1、发病3小时内的症状严重的缺血性卒中,建议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尽管出血风险增加,但仍可从溶栓中获益(I类推荐,A级证据)
2、发病3小时内轻型且致残性缺血性卒中,可考虑静脉溶栓治疗。
静脉溶栓不排除轻症但可能致残的卒中患者,因为可以从溶栓中获益(I类推荐,A级证据)
3、对于发病3小时内轻型且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考虑治疗。
治疗需考虑可能的获益与风险。
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这部分患者的风险获益比(IIb推荐,C级证据)
4、仍然缺乏足够的证据来确定影响对阿替普酶治疗反应的急性CT低密度严重程度或范围的阈值。
急性低密度或早期缺血性改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不应作为排除治疗的标准。
5、对既往MRI发现有少量(1~10个)微出血灶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是合理的。
6、既往MRI发现大量(>10个)微出血灶的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症状性脑出血风险增加相关,且临床获益不明确,如果有显著潜在获益,静脉溶栓可能是合理的。
7、对于合并镰状红细胞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静脉阿替普酶溶栓是合理的。
8、阿昔单抗不能和静脉阿替普酶同时应用。
9、不应对24h内应用过治疗剂量的低分子量肝素的患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10、在制定治疗决策时应认真权衡静脉溶栓的潜在风险和可能的获益。
11、考虑到普通人群中出现血小板异常和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很低,在没有理由怀疑化验结果异常时,不应因为等待血液化验而延误静脉溶栓治疗。
12、高血糖或低血糖会有类似卒中的表现,治疗医师应检测溶栓治疗前的血糖水平。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不适用于非血管性病因的卒中。
13、发病到治疗的时间会明确影响到预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不能因为观察到症状改善而延误。
14、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医师应充分准备应对紧急的不良反应,包括出血并发症和可能引起气道梗阻的血管源性水肿。
15、静脉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24h内血压应<180/105mmHg。
16、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24h内进行抗栓治疗风险尚不明确(无论是否进行血管内治疗)。
应用与否需要考虑到是否会带在实质性的获益或风险。
17、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获益是时间依赖性的,应尽早开始
治疗。
(四)静脉溶栓相对排除标准:
(1)年龄>80岁
(2)严重卒中(NIHSS>25)
(3)口服抗凝剂无论INR数值为何?
(4)同时具有糖尿病史和缺血性卒中史
(五)静脉溶栓相对禁忌症:
下列情况需谨慎考虑和权衡溶栓的风险与获益(即虽然存在一项或多项相对禁忌证,但并非绝对不能溶栓)
1、轻微卒中或快速改善的卒中
2、妊娠
3、痫性发作后遗留神经功能缺损
4、最近2周内大手术或严重创伤
5、最近3周内胃肠道或尿道出血
6、最近3个月内心肌梗死
(六)、静脉溶栓禁忌症:
1、有颅内出血史
2、症状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3、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
4、最近3个月内有明显的头部创伤或卒中
5、最近1周内有不可压迫部位的动脉穿刺
6、近期颅内或椎管内手术
7、血压高: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
8、活动性内出血
9、急性出血素质,包括血小板计数<100×109/L或其他情况
10、最近48h 内接受肝素治疗,APTT高于正常范围的上限
11、正在口服抗凝剂;INR>1.7或PT>15秒
12、正在使用凝血酶抑制剂或Ⅹa因子抑制剂,敏感的实验室指标升高(如:APTT、INR、血小板计数和蛇静脉酶凝结时间(ECT);凝血酶时间(TT);或适当的因子Ⅹa测定)
13、血糖<2.7mmol/L
14、CT 提示多脑叶梗死(低密度范围>1/3 大脑半球。
(八)静脉溶栓药物的剂量:
1、阿替普酶:
(1)建议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0.9mg/kg,最大剂量90mg,60分钟输完。
开始时静脉团注10%,1分钟推完)用于仔细筛选的发病3h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
临床医生应当对照静脉溶栓的标准决定患者是否适合静脉溶栓。
(2)也建议静脉阿替普酶溶栓(0.9mg/kg,最大剂量90mg,60
分钟输完。
开始时静脉团注10%,1分钟推完)用于仔细筛选的发病3~4.5h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
临床医生应当对照静脉溶栓的标准决定患者是否适合静脉溶栓。
(3)符合其他标准的发病3~4.5h的轻型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是合理的。
应评估治疗的风险及获益。
(4)AIS发病4.5 h内,对于出血风险高的患者,可以选择静脉给予低剂量rt-PA。
用法:rt-PA0.6 mg/kg(最大剂量为60 mg),其中总量的15%在最初1 min内静脉推注,剩余的85%以输液泵,持续滴注1 h(Ⅱa类推荐,B级证据)。
2. 尿激酶:
如没有条件使用r t-PA,且发病在6 h内,符合适应证的AIS患者可考虑静脉给予UK。
用法:UK 10 0万~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 m1,持续静脉滴注30 min(Ⅱ类推荐,B级证据)。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