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竞赛题目

力学竞赛题目
力学竞赛题目

一力学竞赛简介

在各门科学中,力学和数学是最为基础和影响范围最广的两门学科,也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门学科。简练的说数理化天地生可统一归纳为物理科学,形象的说,物理科学是一根梁,力学和数学就是两根支柱。

1988年第一届全国青年力学竞赛,每四年举行一次,后来受到周培源基金会的支持,改名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1996年第三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2007年开始每两年举行一次。力学竞赛宗旨:推动作为基础课的力学教学,增加学生对力学学科的兴趣,活跃教学与学习氛围,发现人才,吸引全社会对力学学科的关注与投入。

竞赛题目特点,总体新颖有趣,难度适中,简明又富于启发性,特别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赛题是亮点。竞赛题目围绕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课程进行。材料力学以理论力学知识为基础,两门课程密切相关。理论力学主要研究刚体,材料力学研究变形体,两门课程在力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方面都有所不同。应仔细研究和了解两门课程在理论模型和方法方面的联系与区别。

力学建模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材料力学教学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力学建模要求对实际问题的力学机制有深刻理解,要求有把握全局的定性分析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同一工程问题的力学模型可能具有多样性,对关键因素的提炼有不同见解,造成结果有所差别,只是精度之差,而非正确与错误之别。

二近几届力学竞赛题目分析

从2007年开始每两年举行一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出题学校是清华大学,个人卷满分120分,时间三小时,试题总共四题,每道题设置三个问题,内容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个科目的内容和分数基本上各占一半。不乏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混合问题。

本次试题的风格是趣味性,灵活性和发散性,特点是,把学生所熟悉的力学问题改写成未经加工提炼的状态,这样学生看到的是“问题”或“现象”,而不再是熟悉的“习题”了。所以特别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解题技巧是否灵活,观察能力是否敏锐,建模能力,以及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否抓住问题的核心,直接洞察问题实质的能力。用生活化的语言描述,以故事或情节的形式出现,把一些有用的信息故意隐藏在叙述中,绝大部分学生不清楚是哪方面的力学问题,有劲使不出。满腹经纶,无从下手?

第三题是材料力学问题,涉及的知识点有,梁在分布力和集中力作用下的弯曲变形,位移的叠加性,第四题是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混合问题,涉及的知识点有梁的弯曲变形和位移的叠加性。

第三题

第四题

2009年出题学校西北工业大学,总共四道试题,其中两道材料力学赛题全源于体育器械,即趣味单杠和跳板跳水。第三题是超静定的力学问题,涉及知识点有,对称结构与载荷,梁的内力,梁的位移和应力等。

第三题

第四题

2011年出题学校清华大学,总共五道试题,两道理论力学,两道材料力学,一道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综合题,第三题“顶部增强的悬臂梁”考察应用梁弯曲理论分析复合梁的能力。涉及知识点有,梁截面的几何性质,弯曲变形内力和应力分布,以及组合截面的概念。

三弯曲变形专题

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有:

梁的内力梁的变形

经典梁的变形理论叠加原理

超静定问题组合梁

工程等强度设计原则力学建模

具体通过五道题大致了解这些知识点,

1 图1-1所示一副双杠,它的每一根横梁系由两根立柱支撑,设梁柱之间的跨长为L,每一横梁具有两个外伸段,设每一外伸段长度均为a。假定运动员在双杠上作动作时,在每一根横梁上只有一个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线垂直于横梁,而且力的大小与作用点的位置无关。试决定在双杠设计中,L与a的最佳比值,该比值使横梁最轻,横梁与立柱的链接为铰接。

本题是一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好题,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有:梁的内力和工程等强度设计原则。梁的内力即做弯矩图这是需要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工程等强度设计原则是一个重要的结构合理强度设计的原则,即尽可能让结构构件在工作时各危险点的应力同时达到许用值。

根据体育器材设计标准(体育大词典,1998年,场地与器材的标准),横杠a=60cm,L=230cm。如果按等强度设计,应当a=57.5cm,为什么会设计得稍长一点呢?可以从数据取整的角度理解。但是应当看到,由于运动员手掌的合力作用点,不会完全到端截面的,而是应当稍稍向内移动一点。可见,体育器材的力

学性能设计是非常精细的。

本题较为简单,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是梁的变形位移计算。

本题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有:叠合梁,曲率,梁的位移和应力,弯矩分配的概念,

本题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有:叠合梁,梁的正应力,螺栓的剪切问题,

本题考察应用梁弯曲理论分析复合梁的能力。涉及知识点有,梁截面的几何性质,弯曲变形内力和应力分布,以及叠合梁,组合截面,折算面积,截面的几何性质,截面形心,中性轴,惯性矩等概念,

难点和较新的知识点:

折算成同样弹性模量的材料的T形截面,

6

本题是考察建模能力的好题,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有:梁变形,超静定问题,力学建模,

深入理解,F从零开始慢慢增加,

当拉力F较小时,刚性桌面边缘与钢筋接触,对钢筋的约束可抽象为活动铰链,特别的当F=0.5qa时,钢筋与桌面全接触;当F略大于0.5qa时,钢筋外伸段对桌内段的作用

考察分界点C,由分析,钢筋在这个截面的位移转角和弯矩均为零,既可以抽象为固定端,又可抽象为固定铰支端,两个力学模型得出完全相同的结果,但计算工作量有差别。对于2小题,C端约束只能抽象为固定端,如抽象为铰支端,则力学模型将成

为可动机构,而不是结构。

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一、小球在高脚玻璃杯中的运动(20 分) 当小球自杯子的边缘由静止释放后沿杯子的内侧滑下到与铅垂方向夹角时,高脚玻璃杯侧倾(一侧翘起)。 二、杂耍圆环(40 分) 1. 圆环不是匀质的,质心不在圆环的中心。开始滚动角速度大,圆环一跳一跳地向前滚动;随后角速度减小,所以圆环不离开地面向前滚动。 2.(1)圆环自己滚回的条件为:方向如图所示。 (2)距离: (3)圆环能不脱离接触地爬上台阶所应满足的条件为: 3.当接触点 A与圆环中心 C 的连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时,推力 F 取最小值。 三、趣味单杠(30 分)

(1)结构中的最大应力 (2)结构中的最大应力 (3)在结构中增加拉杆后,(2)中为反对称结构,在对称面上只有反对称内力,故 AB 杆轴力为零,无影响;(1)中为对称结构,在对称面上只有对称内力,故 AB杆轴力不为零,有影响。 四、跳板跳水(30 分) (1)根据跳板的受力情况,可以将其简化为下图所示外伸梁。 (2)最小水平速度为 (3)跳板的最大动应力为 (4)如运动员为弹性体,冲击时跳板中的最大动应力将减小。 (5)跳板的最大动应力为 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 出题学校:西北工业大学 满分:120分时间:3 小时 一、小球在高脚玻璃杯中的运动(20 分)

一半球形高脚玻璃杯,半径 r =5cm,其质量 m1=0.3 kg,杯底座半径 R =5 cm,厚度不计,杯脚高度 h =10 cm。如果有一个质量 1 . 0 2 = m kg 的光滑小球自杯子的边缘由静止释放后沿杯的内侧滑下,小球的半径忽略不计。已知杯子底座与水平面之间的静摩擦因数 fs = 0.5。试分析小球在运动过程中:(1)高脚玻璃杯会不会滑动;(2)高脚玻璃杯会不会侧倾(即一侧翘起)。 二、杂耍圆环(40 分) 1.杂技演员将一个刚性圆环沿水平地面滚出,起始圆环一跳一跳地向前滚动,随后不离开地面向前滚动,为什么? 2.杂技演员拿出一个匀质圆环,沿粗糙的水平地面向前抛出,不久圆环又自动返回到演员跟前。设圆环与地面接触瞬时圆环中心 O 点的速度大小为 v0,圆环的角速度为ω0,圆环半径为 r,质量为 m,圆环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为 s f ,不计滚动摩阻,试问: (1)圆环能自己滚回来的条件是什么? (2)圆环开始向回滚动直到无滑动地滚动,在此运动过程中,圆环所走过的距离是多少? (3)当圆环在水平地面上无滑动地滚动时,其中心的速度大小为 v1,圆环平面保持在铅垂平面内。试分 析圆环碰到高为的无弹性台阶后,能不脱离接触地爬上该台阶所应满足的条件。

初中物理竞赛力学部分(含标准答案)

物理知识竞赛试题一(力学部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用橡皮擦纸时,橡皮和纸间的摩擦 B.小汽车急刹车时,车轮和地面间的摩擦 C.皮带正常传动时,皮带和皮带轮间的摩擦D.用转笔刀削铅笔,铅笔与刀孔间的摩擦 2.在江河湖海游泳的人上岸时,在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如果水底布满石头,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 A.脚不痛。因人越来越轻 C.脚不痛。因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B.脚越来越痛。因人越来越重 D.脚越来越痛。因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3.秤杆上相邻刻度间所对应的质量差是相等的。因此秤杆上的刻度应? A.是均匀的B.从提纽开始向后逐渐变密 C.从提纽开始向后逐渐变疏 D.与秤杆的粗细是否均匀有关,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5.拖拉机深耕时总比在道路上行驶时速度慢,这是 为了: A.提高传动机械的效率 B.节省燃料 C.增大拖拉机的牵引力D.提高柴油机的功率 6.如图3,烧杯中的冰块漂浮在水中,冰块上部高出杯口,杯中水面恰好与杯口相平。待这些 冰块全部熔化后,? A.将有水从烧杯中溢出 B.不会有水从烧杯中溢出,杯中水面也不会下降 C.烧杯中水面会下降 D.熔化过程中水面下降,完全熔化后有水溢出 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A为圆柱形,容器B为圆锥形,两容器本身的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装入深度相同的水后,再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木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入木块前,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B.放入木块前,由于A容器中的水多于B容器, 故A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大于B容器 C.放入木块后,两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相等 D.放入木块后,B′容器底受水的压力大于A′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 8.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牛,动滑轮重力为50牛,定滑轮重力为40牛,人的重力为600牛,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 A.218牛 B.220牛 C.210牛D.236牛 9.测定血液的密度不用比重计(图为这样做需要的血液量太大),而采用巧妙的办法:先在几个玻璃管内分别装入浓度不同的、呈淡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分别在每个管中滴进一滴血液。分析人员只要看到哪一个管中血滴悬在中间,就能判断血液的密度。其根据是 A.帕斯卡定律 B.液体内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相等 C.物体的浮沉条件 D.血滴上部受硫酸铜溶液的压强等于下部受硫酸铜溶液的压强 10.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g、20g和10g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A.81.4gB.78.6g C.78.2g D.81.8g 二、填空(1-3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0分) 1.一辆汽车在水平的河岸上行驶,它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汽车的速度是______。 2.下列设备中都使用了简单机械,请填入所用简单机械的名称(全名)。起重机钢索下面吊钩上的铁轮是

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出题学校: 第 1 题 (15 分) (1) ω0 = (2) ?∠OAO ′ = 4 。 3Eb 第 2 题(25 分) 3π3σp d 2 σp d 2 (1) [F ] = ≈ 0.4651 。 200n n (2) 不会波动,证明见详细解答。 (3) 可以,许用荷载 多可提高 76.7%。 第 3 题(25 分) (1) α 1 =0, α 2 = arccos 100 = 45o 。 200 (2) x 2 = 200y 。 (3) 长度 2L 小于 200 mm 的杆水平放置的平衡是稳定的。长度大于 200 mm 的杆水平放置的平衡是不稳定的,处于角度 α= arccos 100 上的平衡是稳定的。 L 第 4 题(30 分) 195E πd 3ε max (1) F = 。 5248L (2) 可以,原因见详细解答。 (3) 除了温度补偿片,至少还应该贴 3 个应变片。 J 截面的上顶点处沿轴向贴一个应变片 ε(1) , 另外两个应变片 ε (2) 和 ε (3) 应该贴在 J 截面水平直径的两端处,并沿着与轴线成 45°夹角的方向 L g 75 。 2 3 10 GL

1 E πd 3(ε +ε ) 3E πd 2 (ε ?ε ) 上粘贴。M J = E πd 3ε (1) ,T J = (2) (3) ,F S J = (2) (3) 。 32 32(1+ν) 32(1+ν) 第 5 题(25 分) (1) e =。 (2) v C =???? 65 + 5482π???? gL 。 详细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 评分总体原则 各题均不限制方法。若方法与本文不同,只要结果和主要步骤正确,即给全分;若方法不同而结果不正确,各地自行统一酌情给分。本文中多处用图形解释,若试卷中未出现相应图形但已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则同样给分。计算结果用分数或小数表达均可。 本文中用浅黄色标识的公式和文字是给分的关键点,其后圆圈内的数字仅为本处的所得分值。 第 1 题(15 分) 图 1-1 为某个装在主机上的旋转部件的简图。四个重量为G ,厚度为b ,宽度为3b ,长度为 L ,弹性模量为 E 的均质金属片按如图的方式安装在轴 OO ′ 上。在 A 处相互铰结的上下两个金属片构成一组,两组金属片关于轴 OO ′ 对称布置。两组金属片上方均与轴套 O 铰结,且该轴套处有止推装置,以防止其在轴向上产生位移。两组金属片下方均与O ′ 处的轴套铰结,该轴套与轴 OO ′ 光滑套合。当主机上的电动机带动两组金属片旋转时,O ′ 处的轴套会向上升起。但轴套上升时,会使沿轴安装的弹簧压缩。弹簧的自然长 度为2L ,其刚度 k = 23G 。O 和O ′ L 处的轴套、弹簧,以及各处铰的重量均可以忽略。 (1) 暂不考虑金属片的变形,如果在匀速转动时O ′ 处轴套向上升起的高度 H = L 是额定的工作状态,那么相应的转速ω0 是多少? (2) 当转速恒定于ω0 时,只考虑金属片弯曲变形的影响,试计算图示角度 ∠OAO ′ 相对于把金属片视为刚 体的情况而言的变化量。 图 1-1 ω O A L b H O ′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考试范围参考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范围(参考) 理论力学 一、静力学部分 1. 掌握力、力矩和力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 2. 掌握力偶、力偶矩和力偶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偶矩及其投影。 3. 掌握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掌握汇交力系、平行力系与一般力系的简化方法、熟悉简化结果。能熟练地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掌握重心的概念及其位置计算的方法。 4. 掌握约束的概念及各种常见理想约束力的性质。能熟练地画出单个刚体及刚体系受力图。 5. 掌握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能熟练地求解单个刚体和简单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6. 掌握滑动摩擦力和摩擦角的概念。会求解考虑滑动摩擦时单个刚体和简单平面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二、运动学部分 1. 掌握描述点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会求点的运动轨迹,并能熟练地求解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2. 掌握刚体平移和绕定轴转动的概念及其运动特征、绕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能熟练求解绕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3. 掌握点的复合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并能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 4. 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概念及其描述,掌握平面运动刚体速度瞬心的概念。能熟练求解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三、动力学部分 1. 掌握建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的方法。了解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2. 掌握刚体转动惯量的计算。了解刚体惯性积和惯性主轴的概念。 3. 能熟练计算质点系与刚体的动量、动量矩和动能;并能熟练计算力的冲量(矩),力的功和势能。 4. 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包括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对固定点和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律,并会综合应用。 5. 掌握建立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方程的方法。了解其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6. 掌握达朗贝尔惯性力的概念,掌握平面运动刚体达朗贝尔惯性力系的简化。掌握质

关于举办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力学竞赛选拔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力学竞赛 选拔赛通知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大学生学习力学与相关专业知识的热情,活跃校园学术氛围,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促进浙江省高校大学生相互交流与学习,将于2016年 11 月25日-26日在宁波大学举行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力学竞赛。为选拔优秀学生参赛,学校将举办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力学竞赛选拔赛。现将选拔赛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教务处 承办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二、参赛对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读本科生均可报名参加。 三、报名方式及截止日期 1、填写报名表,在2016年7月15日前发送到,详见附件1。 2、根据附件2:浙江省第五届力学竞赛的通知中理论方案设计要求,撰写理论设计方案,于2016年9月20日前发送到 联系人:王老师,联系电话: 四、竞赛方式和时间安排 举行时间:2016年10月10日

本次选拔赛包括理论方案设计、实物制作、飞行试验和答辩等环节,具体比赛内容见附件。 校内选拔赛选出三队选手,经过集训代表学校参加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力学竞赛。 五、项设置和评奖原则 (1)评奖原则 公平、公正、公开 (2)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设置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若干名。 附件1:第五届省大学生力学竞赛校选拔赛报名表 附件2:关于举行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力学竞赛的通知 关于举行浙江省第五届“宁工检测杯”大学生力学竞赛的通知 各有关高校: 浙江省大学生力学竞赛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大学生学习力学与相 关专业知识的热情,活跃校园学术氛围,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促进浙江省高校大学生相互交流 与学习为目的省级竞赛。经研究决定2016年举行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力学竞赛。现将竞赛具体 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宁波工程学院 赞助单位:宁波科捷建筑工程技术服务中心 竞赛委员会:有关高校的教授、专家组成,主要负责竞赛的总体组织、指导、命题和评奖等工作。具体名单如下: 主任:杜建科宁波大学教授 副主任:黄志龙浙江大学教授 赵卓宁波工程学院教授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考试范围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考试范围(参考) 理论力学 一、基本部分 (一) 静力学 (1) 掌握力、力矩和力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 (2) 掌握力偶、力偶矩和力偶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偶矩及其投影。 (3) 掌握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掌握汇交力系、平行力系与一般力系的简化方法、熟悉简化结果。能熟练地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掌握重心的概念及其位置计算的方法。 (4) 掌握约束的概念及各种常见理想约束力的性质。能熟练地画出单个刚体及刚体系受力图。 (5) 掌握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能熟练地求解单个刚体和简单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6) 掌握滑动摩擦力和摩擦角的概念。会求解考虑滑动摩擦时单个刚体和简单平面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二)运动学 (1) 掌握描述点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会求点的运动轨迹,并能熟练地求解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2) 掌握刚体平移和定轴转动的概念及其运动特征、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能熟练求解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3) 掌握点的复合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并能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 (4) 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概念及其描述,掌握平面运动刚体速度瞬心的概念。能熟练求解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三)动力学 (1) 掌握建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的方法。了解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2) 掌握刚体转动惯量的计算。了解刚体惯性积和惯性主轴的概念。 (3) 能熟练计算质点系与刚体的动量、动量矩和动能;并能熟练计算力的冲量(矩),力的功和势能。 (4) 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包括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对固定点和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理,并会综合应用。 (5) 掌握建立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方程的方法。了解其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6) 掌握达朗贝尔惯性力的概念,掌握平面运动刚体达朗贝尔惯性力系

工程力学竞赛复习题及答案

16.画出杆AB的受力图。 17. 画出杆AB的受力图。 18. 画出杆AB的受力图。 25. 画出杆AB的受力图。

物系受力图 26. 画出图示物体系中杆AB、轮C、整体的受力图。 7. 图示圆柱A重力为G,在中心上系有两绳AB和AC,绳子分别绕过光滑的滑轮B和C,并分别 悬挂重力为G1和G2的物体,设G2>G1。试求平衡时的α角和水平面D对圆柱的约束力。 解 (1)取圆柱A画受力图如图所示。AB、AC绳子拉力大小分别等于G1,G2。 (2)建直角坐标系,列平衡方程: ∑F x=0,-G1+G2cosα=0

∑F y=0,F N+G2sinα-G=0 (3)求解未知量。 8.图示翻罐笼由滚轮A,B支承,已知翻罐笼连同煤车共重G=3kN,α=30°,β=45°,求滚轮A, B所受到的压力F NA,F NB。有人认为F NA=Gcosα,F NB=Gcosβ,对不对,为什么? 解 (1)取翻罐笼画受力图如图所示。 (2)建直角坐标系,列平衡方程: ∑F x=0,F NA sinα-F NB sinβ=0 ∑F y=0,F NA cosα+F NB cosβ-G=0 (3)求解未知量与讨论。 将已知条件G=3kN,α=30°,β=45°分别代入平衡方程,解得: F NA=2.2kN F NA=1.55kN 有人认为F NA=Gcosα,F NB=Gcosβ是不正确的,只有在α=β=45°的情况下才正确。

9.图示简易起重机用钢丝绳吊起重力G=2kN的重物,不计杆件自重、摩擦及滑轮大小,A,B,C 三处简化为铰链连接;求AB和AC所受的力。 解 (1)取滑轮画受力图如图所示。AB、AC杆均为二力杆。 (2)建直角坐标系如图,列平衡方程: ∑F x=0,-F AB-Fsin45°+Fcos60°=0 ∑F y=0,-F AC-Fsin60°-Fcos45°=0 (3)求解未知量。 将已知条件F=G=2kN代入平衡方程,解得: F AB=-0.414kN(压)F AC=-3.15kN(压) 10. 图示简易起重机用钢丝绳吊起重力G=2kN的重物,不计杆件自重、摩擦及滑轮大小,A,B, C三处简化为铰链连接;求AB和AC所受的力。

2014四川省孙训方力学竞赛参考解答

第五届四川省孙训方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 参考解答 一、解:1、平衡时斜面倾角θ 的最大值 本题存在两种可能的平衡临界状态,一是整体处于沿斜面下滑的状态,二是整体绕轴A 翻转。 若要不下滑,只需满足 99.347.0tan 1=≤-θ 若要不翻转,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由∑=0)(F M A 得 0)]3 31(sin [cos 23N ≥+-=θθP P F A 解得 37.323 33 tan 1 =+≤-θ 故平衡时斜面倾角的最大值为 37.32=θ 2、平衡时圆盘O 1与O 2之间铰链C 沿圆盘公切线方向的约束力与倾角θ 的关系 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由 ∑=0x F 得 θsin 3S S P F F B A =+ 再分别取圆盘O 1、O 2和 O 3为对象 分别由 0)( , 0)(t t S 1=--=∑D C A O F F F r F M 0)( , 0)(t t S 2=+'-=∑E C B O F F F r F M 0)( , 0)(t t 3='-'=∑D E O F F r F M 联立解之得 θsin 2 3 t P F C = n B C F ' F n E F 't E 'n D A N B x y B x y

二 解:1、相对轨迹 由刚体平面运动理论知a C 和a D 的方向如图所示。如果盘上与动点M 重合点为加速度瞬心,则a C 与直线CM 和a D 与直线DM 的夹角应相等,均为θ ,且 2 tan ωαθ= 又 D C a a ⊥, 故 DM CM ⊥。 由此说明无论角速度ω和角加速度α取何值,加速度瞬心必位于以CD = r 为直径的圆周上,即动点M 的相对轨迹是以CD = r 为直径的圆弧,相对轨迹方程为 4 )2(2 22 r r y x =-+ 相对运动方程 因为 αr a C = (纯滚动),在t 时刻 t αω=,又轮C 上与动点M 重合点的加速度为零,所以 4 24 424 21t r t r a CM C αααα ω α+= += += 而 4 22 4 2 24 24 2 1os , 11sin t t c t ααω αωθαω ααθ+= += +=+= 故相对运动方程为 4 24221sin , 1cos t r CM y t t r CM x αθααθ+=?=+=?= 2、相对速度的大小 对前面所得相对运动方程求导得 2 423 224242) 1(4d d , )1()1(2d d t t r t y v t t t r t x v y x ααααα+-==+-== 相对速度的大小 124 22 2t t r v v v y x αα+= +=

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力学竞赛模拟题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一、连日大雨,河水猛涨,一渡船被河水冲到河中央,摆渡人眼疾手快,立刻从岸上拉住船上的缆绳以便拖住渡船,可惜水流太急,渡船仍然向下游冲去。这时,摆渡人看到一木桩,并立刻将缆绳在木桩上绕了几圈,就拉住了冲向下游的渡船。 (1) 本问题与力学中的什么内容有关系 (2) 利用木桩拉住渡船,则摆渡人少使多少力? (3) 如果水对渡船的推力为20kN ,而摆渡人的最大拉力为500N ,木桩与缆绳之间的摩擦系数 3.0=f ,则为了能使渡船停止运动至少将缆绳在木桩上绕几圈?若缆绳横截面面积为3002mm , 木桩直径为20cm ,木桩至渡船的缆绳长10m ,弹性模量E=100GPa ,忽略木桩至手拉端绳的变形,试计算缆绳的总伸长量。 题1图 一、解:(1)、关键词:摩擦,轴向拉伸 (2)、设手拉端的拉力为人F ,船的拉力为船F ,缆绳和木桩接触的各处有径向压力和切向摩擦力作用,如图(1-a )所示。任取一微段(图(1-b )),由微段的平衡条件

(1-a ) (1-b ) 0=∑r F 02 s i n 2s i n )(=-+-θ θd F d dF F dF r (1) 0=∑θF ()02 c o s 2c o s =--+r f d F d F d dF F θ θ (2) 对于微小角度θd ,可令 2 2sin θθd d ≈,12cos ≈θd ,并略去高阶微量2θd dF ?,即得 fF d dF =θ (3) 分离变量,积分得 θ f Ae F = (4) 其中积分常数由缆绳两端的边界条件确定,有 0=θ, 船F F =; 船F A = 所以,绕在木桩上缆绳任一截面的拉力为 θf e F F 船= (5) 所以 θf e F F =船 人,其中θ为缆绳绕过木桩的角度。 (3)、将N F 500=人,kN F 20=船,f = 0.3代入式(5),得θ3.031020500e ?= 解得 3.12≈θ rad 所以至少将缆绳绕两圈。 当πθ4=,考虑微段(图(1-b ))的伸长 ()θθθ d e EA R F EA Rd F d f 船绕== ? (6) 则环绕部分的缆绳伸长量 )1(440 -==?=?? ?ππθθf f e EAf R F d e EA R F d 船船绕绕 (7) 代入已知数据计算的,mm 43.9=?绕 木桩至船段的缆绳伸长量 mm EA l F 7.610 3001010010 200006 92=????= =?-船 (8) 总变形量 mm 13.162=?+?=?绕

20高中物理竞赛力学题集锦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集锦(力学) 第21届预赛(2004.9.5) 二、(15分)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两个小物块用轻绳连结,绳跨过位于倾角α =30?的光滑斜面顶端的轻滑轮,滑轮与转轴之间的磨擦不计,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第一次,m 1悬空,m 2放在斜面上,用t 表示m 2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第二次,将m 1和m 2位置互换,使m 2悬空,m 1放在斜面上,发现m 1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为t/3。求m l 与m 2之比。 七、(15分)如图所示,B 是质量为m B 、半径为R 的光滑半球形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A 是质为m A 的细长直杆,被固定的光滑套管C 约束在竖直方向,A 可自由上下运动。碗和杆的质量关系为:m B =2m A 。初始时,A 杆 被握住,使其下端正好与碗的半球面 的上边缘接触(如图)。然后从静止 开始释放A ,A 、B 便开始运动。设A 杆的位置用θ 表示,θ 为碗面的球心 O 至A 杆下端与球面接触点的连线方 向和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求A 与B 速度的大小(表示成θ 的函数)。 九、(18分)如图所示,定滑轮B 、C 与动滑轮D 组成一滑轮组,各滑轮与转轴间的摩擦、滑轮的质量均不计。在动滑轮D 上,悬挂有砝码托盘A ,跨过滑轮组的不可伸长的轻线的两端各挂有砝码2和3。一根用轻线(图中穿过弹簧的那条坚直线)拴住的压缩轻弹簧竖直放置在托盘底上,弹簧的下端与托盘底固连,上端放有砝码1(两者未粘连)。已加三个砝码和砝码托盘的质量都是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压缩量为l 0,整个系统处在静止状态。现突然烧断栓住弹簧的轻线,弹簧便伸长,并推动砝码1向上运动,直到砝码1与弹簧分离。假设砝码1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不会与托盘的顶部相碰。求砝码1从与弹簧分离至再次接触经历的时间。 第21届复赛 二、(20分) 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沿同一椭圆轨道同向运动,它们通过轨道上同一点的时间相差半个周期.已知轨道近地点离地心的距离是地球半径R 的2倍,卫星通过近地点时的速度R GM 43=v ,式中M 为地球质量,G 为引力常量.卫 星上装有同样的角度测量仪,可测出卫星与任意两点的两条连线之间的夹角.试设计一种测量方案,利用这两个测量仪测定太空中某星体与地心在某时刻的距离.(最后结果要求用测得量和地球半径R 表示) 六、(20分)如图所示,三个质量都是m 的刚性小球A 、B 、C 位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图中纸面),A 、B 之间,B 、C 之间分别用刚性轻杆相连,杆与A 、B 、C 的各连接处皆为“铰链式”的(不能对小球产生垂直于杆方向的作用力).已知杆AB 与BC 的 夹角为π-α ,α < π/2.DE 为固定在桌面上一块挡板,它与AB 连线方向垂直.现令 A 、 B 、 C 一起以共同的速度v 沿平行于AB 连线方向向DE 运动,已知在C 与挡板碰撞过程中C 与挡板之间无摩擦力作用,求碰撞时当C 沿垂直于DE 方向的速度由v 变为0这一极短时间内挡板对C 的冲量的大小. 第二十届预赛(2003年9月5日) 五、(20分)有一个摆长为l 的摆(摆球可视为质点,摆线的质量不计),在过悬挂点的竖直线上距悬挂点O 的距离为x 处(x <l )的C 点有一固定的钉子,如图所示,当摆摆动时,摆线会受到钉子的阻挡.当l 一定而x 取不同值时,阻挡后摆球的运动情况将不同.现将摆拉到位于竖直线的左方(摆球的高度不超过O 点),然后放手,令其自由摆动,如果摆线被钉子阻挡后,摆球恰巧能够击中钉子,试求x 的最小值. 六、(20分)质量为M 的运动员手持一质量为 m 的物块,以速率v 0沿与水平面成a 角的方向向前跳跃(如图) .为了能跳得更远一点,运动员可在跳远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处, A B C π-α D E

第四届湖南省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材料力学答案)

湖南省第四届大学生力学竞赛材料力学试题 (竞赛时间:18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相应横线上,答案正确给全分,答案不正确给零分。 一、轴向拉力为P 的箱型薄壁截面杆,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 ν,则在A-A 截面上的C 、D 两点间的距离改变量 CD ? = 。(5分) 二、一矩形截面b h ?的等直杆,承受轴向拉力F 作用,若在杆受力前,其表面画有直角 ABC ∠,且BC 边与杆轴线的夹角为030α=, 杆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 ,泊松比为ν,则杆受力后, (1)线段BC 的变形AB ?= ;(3分) (2)直角ABC ∠的改变量为ABC γ∠= ;(3分) (3)角α的改变量为α?= 。(4分) 密 封 线

三、图示杆(不考虑自重)下端与固定端约束距离为?。在中点受到静 力F 作用,在线弹性范围内,力的作用点的最终位移为δ。那么,在以下三种情况下,计算杆所储存的应变能V ε。(结果请用c 、δ和?表示,其中c=EA/l ,EA 为杆的拉压刚度)。 (1)?=0时,V ε = ;(4分) (2)?≠0且δ?时,V ε = 。(5分) 四、已知四分之一的圆截面对形心c z 轴的惯性矩 () 256 24 -=πd I zc ,则截面对形心c y 轴的惯性矩yc I = 。(5分) 五、图示三根圆钢具有相同的长度l 与直径d ,材料的 弹性模量与切变模量为E 与G ,一端固定于刚性固定平面N 1之上,呈等边三角形,各边长为a ,另一端固联于与N 1平行的刚性平面N 2上,如在平面内作用一力偶M k ,则 (1)当直径d 较大而长度l 较小时,略去弯曲效应的影响,平面N 2的转角 θ = ;(5分) (2)当直径d<

2013力学竞赛动力学练习题

2013动力学练习题 (一)第一部分:三大定理练习题 1、均质杆AB 长为L 、质量为m 、,放在铅垂平面内, 其A 端靠在光滑的铅垂墙面上,另一端B 放在光滑 的水平地板上。并与水平面成600 角。此后,杆由 静止状态倒下,则杆AB 在任意位置时的 角速度为 (5分); 角加速度为 (5分); 当杆脱离墙面时,此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5分)。 ()l /()sin (g 2213?ω-= ,)l /(cos g 23?α=, )/a r c s i n (311=? ) 2、半径为r 的均质圆柱体,初始时静止在台边上,且α=0,受到小扰动后无滑动地滖下。则圆柱体离开水平台时的角度为___(6分),这时的角速度为___(6分)。 (95574arccos 0'==α;r g 72=ω) 3、图示系统中,匀质圆柱体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且在水平面上作纯滚动。匀质杆的质量为m ,长l 。该系统的自由度为______(2分),轮心速度与杆的角速度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8分)。 ( 2; ? ? 2 3cos +=M ml x ) 4、均质棒OA ,长为l ,在水平面上能绕其一固定端O 自由转动, 并驱动一个在棒前的小球C ,球与棒的质量相同。初始时小球 静止在棒前并离O 点很近,同时此棒以某一角速度旋转,假定 所有接触都是光滑的,则当小球离开端点A 的瞬间,小球 的绝对速度与棒所成的角度为: 。( 1a r c t g 2 )

5、均质圆盘,半径为R 重为P ,在圆盘中心处焊上了一半径等于r 的直杆。并知轴线和盘面垂直,杆的质量忽略不计。今在直杆AB 上缠上两根细绳(绳的质量可忽略不计)。然后将圆盘自由释放。已知:圆盘在水平自由下坠的过程中伴随有绕水平轴的转动。则圆盘下落(或转动)的规律为 C y = ?= ,圆盘下落时绳子的张力T = 。 ( 2222 T 2 22222 ;;222C C r g rg R y t t F y P R r R r R r ?====+++ ) 6、质量为M 倾角α=300的三棱柱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根自然长度为l ,弹性系数k =2mg/l 的弹性轻绳,其一端拴在光滑斜面上的A 点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 的质点。初始时质点位于A 点,系统静止,然后释放。质点的速度再次为零时它离A 点的距离为 。当三棱柱的速度达到最大时质点离A 的距离为 。绳子刚拉直时质点相对三棱柱的速度为 。 ( l 2;45l ;m M gl m M v r ++=4)(2 ) 7、如图示圆轮半径为R ,重量为P ,在其铅垂直径的上端B 点处作用 水平力Q ,轮与水平面间的滚动摩阻因数为δ,轮与水平面间的滑动 摩擦因数为μ。则轮子只滚不滑的条件是 23()23p Q p R R δδ μ≤≤+。 8、长为2a 的均质杆直立并靠在光滑的墙上,杆在垂直 于墙面的铅垂平面内倒下,开始时上端离墙。设地面光滑。 则杆子倒在地下时,杆子的质心速度为 。 ( ga 143 1 ) P O Q B

第六届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专科组)试卷

1、,准考证号 考生姓名 考生所在学校

3.图示吊架ABC 中,已知l AB =2l AC ,杆 AB 的自重P =200N ,B 端挂重W =300N ,则铰A 的支反力F A 的倾角θ= 。 】 4.图a 和图b 为横截面面积A 相同、材料E 相同之受拉杆,则图a 所示的杆C 截面之位移 a C ?= ,该杆BC 段之线 应变a BC ε= ;图b 所示的杆C 截面之位移 b C ?= ,该杆 BC 段之线应变b BC ε= 。 5.下列结构中, 、 、 、 是超静定结构。 】 ~ W B l AC 图a 图b F F F (a ) (b ) (c ) ) (e ) (f )

! 6.图示结构受F1=F2=F的二力作用,请在图中画出(或标注)内力为零的杆件,并计算杆①的内力F N 1。 — 7.图a所示简支梁AB之弯矩图(图中只画出弯矩的大小,符号可自行规定)如图b所示,试画出梁的剪力图和受力图。 ) a a a 图a 图b 12kN·m

@ 第Ⅱ部分(共6题,每题7分) * ~ ^

》 【 2.图中阴影线所示形状之均质钢板,尺寸如图示。在A、B处用长度相同之圆截面钢杆吊住,若要求钢板AB边保持水平,试求两圆杆直径之 比。 , 【

{ 】 3.由五根横截面面积、弹性模量均相同的杆件制成的ABCD正方形桁架如图所示,已知约束点A、B不受主动力作用,且桁架A支座的 约束反力F Ax=F Ay= -F,B支座的约束反力F By=0,试求该桁架所受主动力的作用点、作用方向和大小,以及各杆内力和各节点的位移。 { 、 封线

第一届四川省大学生力学竞赛理论力学试题

第一届四川省大学生力学竞赛理论力学试题学校名称姓名 1.(6分)二根弯杆AB、BC质量不计,在A、B、 C处用光滑铰链连接,其上分别作用大小为M、 转向相反的力偶,几何尺寸如图所示,则A处的 约束力大小为,作用线与水平 面的夹角为。 2.(8分)各杆自重不计,尺寸及几何关系如图 所示。杆AC的A端和B处分别靠在粗糙的墙 上和杆BD的端部,D为光滑固定铰支座,C 处作用一铅垂力F 。若要系统平衡,则A处和 B处的摩擦系数最小值应分别为 和。 3.(12分)如图所示,三根等长且质量不计的杆 相互用光滑铰链连接成一构架,铰接点C、D、E 分别为杆DH、BE、AC的中点,杆BE水平,A、 B处分别是固定铰支座和可动铰支座约束。如在 杆DH上端点H处作用一铅垂力F,则铰C、D、 E处的约束力的大小分别为 、、 。

4.(6分)一空间力的大小为F ,作用线 过边长为l 的正方体的顶点C 和D ,方向 如图示,则该力对过正方体顶点O 和G 的轴ζ 的矩为 。 5.(6分)已知平面运动刚体上两点A 和 B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和B a ,方向如 图所示,则刚体上位于AB 连线中点C 的加 速度大小为 。 6.(12分)已知机构中长为r 的曲柄OA 在 图示瞬时以匀角速度ω 绕轴 O 转动;连杆 AB 长为2 r ,套筒C 可在连杆AB 上滑动, 从而带动杆CD 上下运动,如在图示瞬时, AC = CB ,OA 铅垂且垂直于OB ,则该瞬时 杆CD 的速度大小为 ,加 速度大小为 。 7.(12分)半径为r 的轮O 在水平地面上 作纯滚动。一杆AB 斜靠在它上面,杆与轮之间 无相对滑动,杆端A 不脱离地面。已知杆端A 的速度v 0 为常数,则当杆与地面夹角θ = 60o 时, 杆AB 的角速度大小为 ;轮O 的角速度大小为 ;杆AB 的角加 速度大小为 ;轮O 的角加速度 大小为 。

周培源力学竞赛考试范围

周培源力学竞赛考试范围 理论力学 一、基本部分 (一) 静力学 (1) 掌握力、力矩和力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 (2) 掌握力偶、力偶矩和力偶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偶矩及其投影。 (3) 掌握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掌握汇交力系、平行力系与一般力系的简化方法、熟悉简化结果。能熟练地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掌握重心的概念及其位置计算的方法。 (4) 掌握约束的概念及各种常见理想约束力的性质。能熟练地画出单个刚体及刚体系受力图。 (5) 掌握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能熟练地求解单个刚体和简单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6) 掌握滑动摩擦力和摩擦角的概念。会求解考虑滑动摩擦时单个刚体和简单平面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二)运动学 (1) 掌握描述点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会求点的运动轨迹,并能熟练地求解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2) 掌握刚体平移和定轴转动的概念及其运动特征、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能熟练求解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3) 掌握点的复合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并能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 (4) 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概念及其描述,掌握平面运动刚体速度瞬心的概念。能熟练求解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三)动力学 (1) 掌握建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的方法。了解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2) 掌握刚体转动惯量的计算。了解刚体惯性积和惯性主轴的概念。 (3) 能熟练计算质点系与刚体的动量、动量矩和动能;并能熟练计算力的冲量(矩),力的功和势能。 (4) 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包括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对固定点和质心的动量矩定理、 动能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理,并会综合应用。 (5) 掌握建立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方程的方法。了解其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6) 掌握达朗贝尔惯性力的概念,掌握平面运动刚体达朗贝尔惯性力系的简化。掌握质点系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 ,并会综合应用。了解定轴转动刚体静平衡与动平衡的概念。 二、专题部分

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 出题学校:西北工业大学 满分:120分 时间:3小时 一、小球在高脚玻璃杯中的运动(20分) 一半球形高脚玻璃杯,半径 r =5cm ,其质量m 1=0.3 kg ,杯底座半径R =5 cm ,厚度不计,杯脚高度h =10 cm 。如果有一个质量1.02=m kg 的光滑小球自杯子的边缘由静止释放后沿杯的内侧滑下,小球的半径忽略不计。已知杯子底座与水平面之间的静摩擦因数f s = 0.5。试分析小球在运动过程中:(1)高脚玻璃杯会不会滑动;(2)高脚玻璃杯会不会侧倾(即一侧翘起)。

二、杂耍圆环(40分) 1.杂技演员将一个刚性圆环沿水平地面滚出,起始圆环一跳一跳地向前滚动,随后不离开地面向前滚动,为什么? 2.杂技演员拿出一个匀质圆环,沿粗糙的水平地面向前抛出,不久圆环又自动返回到演员跟前。设圆环与地面接触瞬时圆环中心O 点的速度大小为0v ,圆环的角速度为0ω,圆环半径为r ,质量为m ,圆环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为s f ,不计滚动摩阻,试问: (1)圆环能自己滚回来的条件是什么? (2)圆环开始向回滚动直到无滑动地滚动,在此运动过程中,圆环所走过的距离是多少? (3)当圆环在水平地面上无滑动地滚动时,其中心的速度大小为v 1,圆环平面保持在铅垂平面内。试分析圆环碰到高为h (h 2 r <)的无弹性台阶后, 能不脱离接触地爬上该台阶所应满足的条件。 3.演员又用细铁棍推动题2中匀质圆环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纯滚动,假设圆环保持在铅垂平面内滚动,如图所示。又知铁棍与圆环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 f t ,圆环与地面间的滚动摩阻系数为 δ 。试求为使铁棍的推力(铁棍对圆环的作用力)最小,圆环上与铁棍的接触点的位置。

(试题)2014年第十届湖南省大学生力学竞赛

湖南省第十届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 (竞赛时间:18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相应横线上,答案正确给全分,答案不正确给零分。只算16题的总分。 理论力学部分 一、(4分,长沙理工大学供题)一个匀质对称的酒杯支架放在水平面上,其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支架上有六个挂杯点(杯的重心位置)A 、B 、C 、D 、E 、F 等分半径为R 的圆。已知每个酒杯重量为P ,支架的总重量为6P 。要求在任何挂或取杯情况时支架不倾倒,则设计支架底座圆盘的半径r 应满足 r ≥___________(4分)。 题一图 题二图 密 封 线

二、(8分,湖南大学供题)如图所示,均质轮O 置于水平面上,杆HC 垂直轮轴O 搁置于轮和平面上,杆与水平面倾角为60°, 轮与杆及水平面之间的接触点A 、B 和 C 处均有摩擦,使得杆与轮保持静止。现将不计大小的物块D 轻置于杆HC 上的A 点,并由静止沿杆无摩擦加速下滑。设轮、杆与物块D 质量均为m ,杆的重心位于AC 中点E ,AC 长为l ,试分析下述问题: (1)轮与杆保持静止的条件之一是其两者之间的静摩擦因数最小应为 (3分); (2)设A 与C 处的摩擦足够大,则维持B 处不滑动的最小静摩擦因数值等于 (5分)。 三、(5分,湖南农业大学供题)一半径为r 的半圆柱放在另一半径为R 固定于水平面的半圆柱上,如图所示。静止时上面一个半圆柱的重心C 与接触点A 的距离为d ,并假定任意接触处不会发生相对滑动。试求该系统在图示位置稳定平衡时d 的最大值为 (5分)。 题三图 题四图 四、(10分,国防科技大学供题)图示平面机构中 杆OA 以等角速度 0作定轴转动,半径为r 的滚轮在杆OA 上作纯滚动,O 1B 杆绕O 1轴转动并与轮心B 铰接,在图示瞬时O 、B 在同一水平线上,且 O 1B 长为2r ,处于在铅垂位置,则此瞬时 (1)滚轮的角速度大小为 (3分); (2)滚轮的角加速度大小为 (7分)。 五、(10分,吉首大学)在图示系统中,已知匀质圆轮A 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物块B 质量为 2 m ,斜面与水平面倾角为 30,定滑轮质量忽略不计,并假设斜绳段平行斜面。试求解如下问题: (1)若斜面粗糙,圆轮纯滚时轮心加速度大小为 (4分); (2)若斜面光滑,圆轮轮心加速度大小为 (6分)。 r 2

力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力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 四叶玫瑰线 解:(1)对于四叶玫瑰曲线θρ2cos a =,在直角坐标系中可写成(图3-1) ? ? ?==θρθ ρsin cos y x 将θρ2cos a =代入上式, 得 ? ??==θθθθsin 2cos cos 2cos a y a x (1) 利用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cos()[cos(21 cos cos βαβαβα-++= )]sin()[sin(2 1 sin cos βαβαβα-++= 可得 ??? ????-=+=)sin 3(sin 2 )cos 3(cos 2 θθθθa y a x (2) 图3-1 图3-2 (2)现设计一行星齿轮机构来画此曲线。如图3-2所示的行星齿轮机构,小齿轮1O 在固定内齿轮O 内作纯滚动,其中内齿轮的半径为R ,小齿轮的半径为r ,画笔所在E 点离小齿轮圆心1O 的距离为e 。随系杆1OO 的转动,其E 点的轨迹为 ?? ?--=+-=?θ? θsin sin )( cos cos )( e r R y e r R x E E 利用小齿轮的纯滚动条件)(θ?θ+=r R ,有θ?r r R -= ,代入上式可得

??? ??? ? ---=-+-=)sin(sin )( )cos(cos )( ?θ?θr r R e r R y r r R e r R x E E 作变换,令β?3=,上式可改写为 ??? ??? ? ---=-+-=) 3sin(3sin )( )3cos(3cos )( ?β?βr r R e r R y r r R e r R x E E (3) 对照式(2)和式(3)中的系数,有 2 a e = , 2a r R =-, 13=-r r R 联解之,得 a R 2=, a r 23= , 2 a e = (4) 做一个如图3-2所示的行星齿轮绘图机构,取式(4)中的参数,即可画出θρ2cos a =的四叶玫瑰曲线。 二. 手指转笔 在你思考问题时有用手指转笔的习惯吗?请你用下述刚体简化模型,进行分析计算: (1)本问题与力学中的什么内容有关系? (2)求出笔绕手指无滑动转一周中,手指作用于笔的正压力和摩擦力的大小; (3)给出笔与手指间的摩擦因数μ随AC 长度x 变化应满足的条件。 手指转笔的刚体简化模型:如题4图所示,设手指为半径为R 的圆柱,笔为一回转半径为ρ的细直杆(对质心C 转动惯量为2ρm )。设手指保持不动,开始时笔在距质心C 距离为ρ的A 处与手指相切,初角速度为o ω,设R πρ>,且杆始终在垂直于手指的同一平面内转动,忽略重力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