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国家的会计模式及其一般特征

浅析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

浅析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 摘要:我国加入WTO后,随着、的迅猛,我国在计量方面将受到很大的冲击,的看,一种经济有历史的局限性,新事物出现之后,它无法解释,而存在不足,那么,一种的选择就是取长补短,兼容并存,随着我国主义经济体制与会计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可适时的选择相应的计量模式,所以,多种计量模式并存会是一种趋势。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WTO意味着我国要遵照国际惯例开展世界贸易,会计作为企业间贸易交往的媒介,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所起的中介作用十分重要。会计就是提供确认对象及其以货币形式计量的信息,并利用该信息对对象进行反映和控制。这就要求现代会计在定性确认的基础上,还需要会计计量来进行货币量化。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井尻雄士在他的著作《会计计量理论》中指出:“会计的灵魂在于会计计量,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的核心”。所谓的会计计量:是指针对会计对象的内在数量关系进行衡量、和确定,将其转化为以货币表现的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以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状况,也即完成了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中确认和计量有关财务报表要素,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一、会计计量模式的类型及特点(一)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就是建立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的,用名义货币来计量,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这种计量模式认为只有交换的商品,其价值才能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交换中投入价值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增值,而只有在对投入价值

补偿保全的基础上,才算得上增值。针对不同的会计对象,选择不同的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就可以形成不同的可供选择的计量模式,例如:历史成本/名义货币,现行成本/名义货币,现行市价/名义货币,可变现净值/名义货币,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名义货币,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现行成本/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现行市价/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可变现净值/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二)介绍几种常见或可能运用的会计计量模式的特点 1 历史成本/名义货币。这种会计计量模式依据了货币计量假设,配比原则和稳健性原则,它的优点在于它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可验证性,有利于资产保管责任的履行。缺点在于不考虑货币价值的变动,不能较好的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不适于制定经营与投资的决策。 2 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这种会计计量模式与历史成本/名义货币计量模式相比,所不同的是它考虑了一般物价变动水平,但没有考虑个别物价的变动,而且一般物价指数的选择也比较困难。 3 现行成本/名义货币计量模式。这种会计计量模式否定了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所依据的货币计量假设,计量的收益中包括了资产置存的收益,属于按投入价值计价。它的优点在于能够正确计量企业的收益,并做到计价在时间上和上的一致性,它的缺点在于现实成本很难予以确定,而且报表项目之间也缺乏纵向的可比性。 4 现行成本/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这种会计计量模式试图通过现行成本计量属性来消除个别物价变动的,通过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的调整来消除一般物价变动

中美会计模式的比较研究

中美会计模式的比较研究 一、会计目标 中美在会计目标上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中国会计的目标: 总体目标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美国会计的目标: 提供企业外部报表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 二、会计原则 中美在会计原则上,美国的更具典型性,中国的更为细致具体。 1.中国会计原则(会计准则): 基本会计准则(财务会计的目标、4项假设、8项信息质量特征、6要素、5个会计计量、4大报表)具体会计准则 2.美国会计原则: 公认会计原则是其最重要的原则 三、准则制定机构与实施 1.中国 制定: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 实施: (1)以会计规范的形式出现;(2)以法令的形式得以强制实施。 2.美国 制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实施: 主要通过政府部门的实质性支持和行业权威组织支持而实现。如SEC的支持——规定其权威性;AICPA的支持——规定其作为出具无保留审计报告的依据。 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中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主要差别是:美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具可操作性;更具体系性;有更强的逻辑结构。 1.中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 2.美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原则。 五、会计规范体系 由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中美会计规范体系差异较大,美国的更为庞杂,适用范围更广;中国的相对不够完善,还需补充。 1.中国 1) 基本会计准则(财务会计的目标、4项假设、8项信息质量特征、6要素、5个会计计量、4大报表) 2) 41个具体会计准则 3) 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4)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2.美国 美国的会计规范体系主要是“公认会计准则(GAAP)”是指适用于各个不同行业的企业的,

中国会计核算制度模式的演进

中国会计核算制度模式的演进 1

中国会计核算制度模式的演进 一、序言 会计核算制度是有关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标准、范围、程序和方法等方面规则的组合。中国的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具有代表性、系统性及史料的完整性,为了达到理论分析上的专一性与深刻性,笔者进一步把分析对象具体化,即只限于工业企业范畴内会计核算制度的剖析。众所周知,会计是一门社会学科并同时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因此,我们对会计核算制度的研究也就不能脱离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意识等环境因素。在这里,笔者的主要思路是把会计核算制度置于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制度约束空间加以考虑,根据环境演进对会计核算制度的影响来把握会计核算制度的变迁规律以及不同时段下的特点。 二、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一,关于环境演变分析框架。环境包括的因素比较多,比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意识形态环境等。为了便于分析,我们界定的环境包括三个方面:(1)政府政策。主要指国家在一定时期以文字形式发布的国家当前的主要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政策和方针。(2)经济制度。依据经济制度的客观存在,经济制度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某一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所有制为特征的这种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一种社会形态与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 2

例如,社会主义所有制与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区别。第二层次常被称为经济体制,涉及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及经济运行与经济管理手段等的具体机理,如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第三层次是微观形态下的企业制度。(3)示范效应。这是在更大范围的环境之中考虑,对一种成功做法的借鉴、引进或移植。 第二,关于会计核算制度类型的分析框架。会计核算制度的类型可经过以下几类因素标示,即有关会计核算观念的设定、报表体系的设定、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制度设定、企业资金管理的制度设定、成本核算的制度设定等。文中把由于这些典型因素的不同而区别开的不同制度称为不同的制度类型或制度特点。实际上,不同的制度类型和特点就是制度变迁的结果。 经过以上的阐述,笔者的行文思路是这样的:经过对环境变动的分析(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环境的变动将会导致环境与制度之间的不均衡,并衍生出新的制度),来归纳出在不同时期会计核算制度的主要特征。 三、中国会计核算制度的初创期(1949—1952年) (一)环境分析 (1)从政府政策着,由于中国的全境尚未全部被共产党政权所统治,政府的政策主要是力争在全国陆地彻底战胜国民党的军队,并力争在朝鲜战场上取得胜利,因此,它必须动员全国的力量为军事机器服务,同时为未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打基础,这就要求首先发展重工 3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问题思考

【摘要】会计工作要根据具体的会计环境和经济环境,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选择最能反映经济实质的计量属性,就必须要明确影响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各种因素与各种计量属性的优劣,才能恰当选择计量属性,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关键词】计量属性;相关性;真实性 目前在我国会计界主要存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五种会计计量属性,五种计量属性各有优缺点,单纯地选择一种计量属性对于整个会计工作而言不可能永远体现其连续、系统、全面计量特征,也不可能达到会计信息各质量要求,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具体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选择最能反映经济实质的计量属性,以保证提供的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要求。 一、影响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因素 (一)影响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内部因素 1.会计目标定位需求 会计界对于会计目标的研究,目前形成了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即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主要理论观点有会计目标在于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强调对委托方的忠实性,强调提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更倾向于选择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选择的理由是历史成本计量的依据是资产取得时的真实交易价格,这个价格是经过交易双方共同认可的,并且通过它能够正确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决策有用观主要观点有会计的目标在于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会计的着眼点在于会计报表本身的有用性,相比于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更为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决策有用观遵循的是目的性基础,它认为提供会计信息时应当从信息使用者和接受者的切身利益要求来出发,不仅反映过去的信息,还应该反映现在的信息和未来的信息。而要达到这种会计目标,不能仅依靠一种会计计量属性,而应该根据现实情况,采用多种会计计量属性计量,保证五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还倡导物价变动会计模式,从而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真正需要。 2.会计信息披露要求 选择会计计量属性时,需要考虑采用这种计量属性或几种计量属性是否能保证且更有利于如实披露。通过会计披露将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财务成果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和接受者发布,使得其有一个载体来了解和认识会计信息。因此无论采用哪种会计计量属性,都必须首先确保会计计量的结果是真实可靠的,如实进行会计披露是完成会计目标的不可或缺的关键一步。例如,可以获得交易有关的历史资料时优先采取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这种可靠性较高的计量属性,以尽量避免计量中存在的主观、人为因素,确保会计披露真实反映相关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便于信息使用者正确评价企业经营状况。而当历史信息无法全面反映价值或者很难获得相关历史信息时,不可以盲目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计量,而应该在条件具备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等计量属性。通过运用恰当的计量属性,向外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计量属性选择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是能否如实的进行会计披露。 (二)影响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外部因素 会计计量的外部经济环境会计活动都是存在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因此,不论选择任何的会计计量属性,当前的市场和经济环境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现实中经济环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会计计量想要做到如实、客观,就需要不断调整适应变化的经济环境,这就是外部因素。 1.市场信息化程度。我国近些年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某些产品的市已经形成,例如

成文法国家和不成文法国家的会计模式比较分析

成文法国家和不成文法国家的会计模式比较分析 成文法主要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具体系统的法律文件。不成文法是指不具有法律条文形式,但国家认可其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其并非来自立法机关的创制。 大陆法系是成文法国家,这些国家以制定法为主习惯法为辅不承认判例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英美法系是不成文法国家,这些国家的法律以判例为主制定法为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成文法国家和不成文法国家的区别还是很大的,这次我就它们的会计模式进行一些比较分析。 会计模式,它是指对一定社会环境下会计活动的各种要素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综合描述,反映各种要素基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与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 首先,从会计模式的会计实务来比较。 一、从会计法律的角度进行比较。美、英属不成文法系国家,而欧洲大陆国家属于成文法系国家,中国也是成文法系国家。在美英会计准则可以不具有法定的强制性而只具有取得相关权力机构支持的权威性。而在成文法系国家,会计准则和惯例以法规形式发布。成文法系国家有宽松的环境,会计变革不需要严格的立法程序。而在不成文法系国家中,会计变革必须通过立法程序,变革自然也就比较缓慢。 二、从真实公允性的角度进行比较。在美英会计模式中为了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利益,一般对企业财务报表所披露信息的最低程度做出规定,要求充分披露;而在欧洲大陆模式中,首先必须“合法”,为了保护公司利益和主要债权人利益,一般对财务报告不要求充分披露;在中国会计模式中,为了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要求对企业财务报表做到充分披露。 三、从会计不确定性的角度进行比较。在美英会计模式中只是“适度”稳健,对资产的估价则要求“公允”而不能任意低估;而欧洲大陆会计模式则往往过于审慎;而在中国,在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中强调了对会计不确定性因素的披露要求。 其次,从会计模式的优劣比较。 一、美英会计模式的优劣性。美英会计模式的会计目标主要是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要,会计实务处理程序及方法往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它要求充分披露其财务报表。但是,该模式中会计准则的制定是通过民间机构完成的,因此会计准则制定具有明显的利益相关者倾向,制定准则时很容易受个人因素的影响,而且其会计准则体系相当繁杂而具体,企业很容易在众多的会计条款中找出漏洞并逃避准则的约束。 二、欧洲大陆会计模式的优劣性。该模式在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和日本影响很大,该模式极为重视社会责任会计,会计管理体系框架采用法律条文的形式来规范,这样既注意到市场对会计信息的灵敏性、公司对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也注意到充分保障国家权益,使国家权益不受侵犯。但是,欧洲会计模式出于适应现

税务会计的三种模式比较

税务会计的三种模式比较与我国理想的税务会计模式 一、三种税务会计模式 1.1投资者导向的税务会计模式——财税分离型(英美模式) 英美税务会计模式的典型特征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完全分离,在这一模式下,财务会计遵循公认会计原则进行各个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不受税法约束;在确定税基、计算缴纳税款时,完全依托于税务会计,不需要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 与这种模式相适应的经济条件为:“自由式”市场经济体制,政府不直接干预经济,由市场决定供求,证券市场极为发达。 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会计和税法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领域,可以充分实现会计为投资者服务的目标,而税务会计可以充分实现为纳税人服务的目标,充分满足不同信息需求者对信息的需求。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一个突出的缺点,由于财务会计是根据公认会计原则而进行的,并没有法律约束力,而税务会计根据税法来进行的,这就要求同时编制两套会计报告,无形中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1.2政府导向的税务会计模式一一财税合一型(法德模式) 法德的税务会计模式是典型的财税合一模式,不允许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差异的存在,财务会计被认为是面向税务的会计,税务当局是法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税法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明确要求,企业对会计事项的处理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 与这种模式相适应的经济条件为: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通过计划干预经济,由于证券市场不发达,政府对投资领域起重要作用,企业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是政府注入的公债收入,国有企业垄断了国民支柱产业。所以,法德对会计信息要求相对较弱,会计目标是满足国家对税务管理的需要。 这一模式的优点是由于财务会计服从于税法,因此也无须通过另外的核算体系来单独核算,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成本。但这一模式也有缺点,一方面企业的自主权会受到很大限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另一方面,财务会计对企业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和计量受税法的直接影响,这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真实公允要求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1.3企业导向的税务会计模式一一财税混合型(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是兼有财税分离与财税合一特点的模式。该模式的特点为依据税收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进行协调,即税务会计是一种纳税调整会计方法体系。这种模式以日本为代表,其典型特征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以协调为主,而且这种协调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依据。商法、证券交易法、税法和会计准则一起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协调系统,共同对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进行管理。 与这种模式相适应的经济条件为:政府调控下的市场经济,除了政府对企业情况的信息需求外,投资者对企业的财务信息需求也不容忽视。 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单一模式的缺点,实用性较强,缺点则是纳税人的成本会增加,但与财税分离型相比较,其成本会降低。 二、我国理想的税务会计模式 根据我国的经济体制以及税务会计发展历史来看,我国的税务会计理想模式应是以分离型为主、混合型为辅的一种税务会计模式。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_双重计量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 双重计量 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 (厦门大学会计系 361005) 【摘要】本文认为双重计量模式,即历史成本计量(含摊余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选择。本文指出三点:首先,在财务会计中,双重计量是必然的选择;其次,本文对两种计量属性的特点作了详细分析;最后,通过I A S B制定的I FRS9发现了双重计量模式,特别是公允价值会计改进的曙光。 【关键词】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一、历史与时代的选择 如果把会计视为一个既服务于市场又服务于企业的工具,那么,每当市场经济发生变革,立足企业并面向市场的财务会计都会进行相应的变革,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规律。例如,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柯立芝总统实施政府不干预政策,使得市场经济自由化走到了极端。企业“自主管理”使会计变得无序,企业对外的财务报表充满了欺诈。以致当时美国火柴大王克鲁吉把这种财务欺诈说成是“保密”,并吹嘘其成功的秘诀竟是“保密(secrecy),更保密(more secrecy)和进一步保密(and even more secrecy)”①,当时美国曾出现虚假的经济繁荣和审计无用,结果导致了1929-1933年的空前经济大危机。这场经济大萧条表明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由于不受任何干预,上市公司为欺骗投资人而制造假帐和提供虚假报表是非常普遍的。以“罗斯福新政”为标志,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才挽救了这场危机。为了重建资本市场,美国先后颁布了1933年的“证券法”和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并组建了监管资本市场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基于资本市场的监管需要(其目的是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上市公司必须向市场传递真实而公允财务信息。在SEC的支持下,产生了对财务报表进行约束的机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公认会计原则(G AAP)”,使企业向市场参与者传递的财务信息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并予以规范化。有鉴于大危机前,企业对会计弄虚作假的深刻教训,为了保证投资人能获得可靠又相关的信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且要求计量应建立在“可稽核的、客观的证据”(veritable,objective Evidence)的基础之上成为最佳的选择②。凡是要进行一场改革,总要制造舆论。而舆论对改革的支持,往往对顺利实施改革起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促进作用,推行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G AAP也是如此。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推行按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公允的改革,就十分需要理论的支持。著名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于1940年合写了经典会计名著《公司会计准则导论》(An I ntr oducti on t o Cor po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在这两个问题上就给予了很大的理论支持。什么是“成本”(cost)?两位作者写道:“成本是会计中基础性数据,……实际上是‘价格积数’(p rice-aggregate),因此,它同样可运用于已取得的资产。”由于价格积数是基于交易双方的共同判断,所以“独立的交易双 ①②参阅:G.J.Previts&B. D.Merino.A H ist ory of Accounting in America.1979.p.234 参见W. A.Pat on&L. A.L ittlet on.1940.1997.An intr oducti on t o Cor po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Ⅱconcep ts

(完整版)中美会计准则具体差异

中美会计准则具体差异 1.存货 表 1 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的差异比较 2.长期股权投资 表 2 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比较 3.固定资产 表 3 企业会计准则第 4 号—固定资产的差异比较

4.无形资产 表 4 企业会计准则第 6 号—无形资产的差异比较

5.非货币资产交换 表 5 企业会计准则第 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差异比较 6.雇员薪酬、福利、奖励(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 表 6 企业会计准则第 9/10/11 号—雇员薪酬、福利、奖励差异的比较

7.收入

表 7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的差异比较 8.建造合同 表 8 企业会计准则第 15 号—建造合同的差异比较 9.政府补助 表 9 企业会计准则第 16 号—政府补助的差异比较

助的主 要形式 业的资金。 比如, 财政部门拨付给企业用于购建 固定资产或进行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 鼓励企业 安置职工就业而给予的奖励款项, 拨付企业的粮 食定额补贴, 拨付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研发经费 等 (二)财政贴息。有两种方式:( 1)财政将贴 息 资金直接拨付给受益企业;( 2 )财政将贴息 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 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 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 (三)税收返还。 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 业返还的税款, 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 政府补助。 注:增值税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 直接减征、 免征、 增加计税抵扣额、 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不 在此列 于购建固定资产或进行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 鼓励 企业安置就业, 鼓励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而给 予的奖励款项,拨付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研发经 费,鼓励企业发展环保项目等 (二)税收优惠。含 税收返还和税收减免,税收减 免虽未直接向企业无 偿提供资金, 但并未改变企业 获得政府补偿的实质,因而也属于政府补偿 计量 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 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 的金额计量。 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 应当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 按照名义金额计量。名义金额为 1 元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 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 计入当期损 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 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 理: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 的,确认为递延收益, 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 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 应当分别下列情 况处理: (一) 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 冲减相关递延收益 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二) 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 直接计入当期损 益。 分为与资产购置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费用相 关的政府补助。均应当采用递延法进行计量。 与资产购置相关的政府补助, 采用递延法进行计量 时,允许选择以下两种方法: 1. 将所获得的政府补助直接抵减所购置资产的成 本。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通过减少折旧费用影 响当期损益。 2. 将所获得的政府补助计入递延收益。 并在相关资 产使用寿命内每年摊入 (其它收入) 影响当期损益。 无论选用何种方法, 企业应保持政府补助会计处理 的一致性,不得随意变更 与收益费用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相同。损益计入(其它收入) 10. 所得 税 表 10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第 18 号 —所 得 税 的 差 异 比 较

法国会计模式的分析以及对中国的借鉴

法国会计模式的分析以及对中国的借鉴 我国已加入了WTO,这意味着中国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会计模式的完善既要立足于中国的社会环境、历史文化,又要面向世界,与会计的国际惯例协调,以面对日益加强的国际交流。 世界上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实务分为五大模式[1],即美国会计模式、英国会计模式、德国会计模式、法国会计模式和社会主义会计模式。这几种会计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美国会计模式遵循公认会计原则,主要是保护投资人,尤其是保护潜在权益投资人的利益;英国会计模式注重真实和公正,会计制度主要是保护债券、股票持有人和债权人;德国会计模式是以德国及北欧国家的会计实务为典型代表,以强调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规则应面向公司、保护公司利益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国际会计模式;法国会计模式是以法国及周边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的会计实务为典型代表,以强调会计处理应服从税法税则的要求、并与其保持一致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国际会计模式;社会主义会计模式是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会计实务为典型代表,服务于计划经济的一种曾在社会主义国家流行的国际会计模式,这种会计模式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而逐步消失。目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典型代表,正形成着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而法国会计模式的决定因素和会计环境与我国很相像,因而它的改革经验对我国会计模式的完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法国会计模式

(一)法国会计的经济与法律环境[1] 法国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市场调节与国家计划指导相结合,强调会计为宏观经济服务。这种状况使得法国政府在会计规范中占有主导地位,由财政部的国家会计委员会全面负责会计的各项工作,这与英美各国由会计职业界自行组织制定会计准则形成鲜明对比。 当代法国法律体系中与会计密切相关的是商法、公司法、税法和一些会计法令。会计规定都采用法律条文的形式,非常详细。各项会计计量、处理方法、报告方法都在有关的法律中作出了规定。法国会计被认为是面向税务的会计。税法和会计是高度相关的,税收在会计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会计规范只能依靠税法的支持才能得以推广。 (二)法国会计制度的特征[2] 法国会计的另一个特征是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系统表述统一会计制度的文件是“会计总方案”。会计总方案也是在不断地修订和完善的。目前有效的会计总方案是1982年根据欧共体第4号指令修订的方案和1986年根据欧共体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的第7号指令补充的方案。它包括财务会计的原则和规则、统一的会计科目表、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要求和规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并有非常详细的会计操作指南。它在实施运用上是很灵活的,主要体现为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来确定适用范围,扩展方案适用于上市公司,标准方案适用于大中型企业,缩简方案适用于小型企业;其次,它考虑了行业差异,制定了一些具体的专业会计方案;最后,它为适应跨国公司发展,制定了独立的合并会计方案,与非跨国企业

我国会计计量模式

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研究--双重会计计量模式 摘要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影响贸易的各种壁垒正在大幅度削减,贸易自由化进程逐步加快;国际资本市场,战略联盟和跨过并购的发展,使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更加便捷,这种大趋势推动着经济领域中,包括会计标准在内的各种会计制度、标准的国际趋同,信息资源正在被更广泛的区域、更多的群体所分享,日益成为一件世界性的公共产品。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国际的通用商业语言,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决定了它是否可以相互互比、真实公允,对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下面我主要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对会计计量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分析影响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利益因素,经济环境因素和技术发展因素等。再对会计计量模式进行综合比较,从而得出双重会计计量模式的独特优越性。通过探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优缺点,得出我国当前应该选择多元化的双重会计计量模式,也就是会计计量单位和会计计量属性都应该实现多元化,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会计计量的多元化提出自己的建议,并且得出结论,在选择会计计量模式时,要适合我国经济环境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目标。 关键词:会计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历史成本;双重会计计量

文献综述 〈〈试论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发展〉〉(王芬琳,2009),文章指出由于物价变动,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技术的冲击,使得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 〈〈物价变动情况下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研究〉〉(张培莉,2010),一书中认为物价变动下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无法满足会计目标。为此对一些会计项目进行调整,也可以改变计量结构,采用物价变动会计计量模式。在我国物价变动客观存在的情况下,为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实行物价变动会计是有必要的。 〈〈论会计目标和会计计量模式的多元化研究〉〉(刘心勇,2009),该书认为不同会计计量属性的选用取决于不同的会计目标,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会计目标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针对这种情况,广泛运用多元化的会计计量模式势在必行。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2010),文章通过对历史和时代背景的分析,提出了双重会计计量,同时对两种计量属性的特点作了阐述及今后的展望。认为双重计量模式,及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 〈〈会计计量模式的新发展及实践应用〉〉(郝承之,季芳,2009),论文在分析促进会计计量模式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会计计量方法: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仍然存在,公允价值为主的会计计量模式逐渐得到运用,多元化计量属性并存的本土会计计量模式日益普遍。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计量模式比较研究〉〉(姜崧,2009),论文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的前景越来越广阔,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补充,扩展和优化。但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能完全代替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主张两种会计计量模式的并存。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思考〉〉(能昌欣,2010),文章首先分析了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优越性,揭示了其广泛的必然性,然后指出现实经济情况下公允价值难以获得,同时公允价值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把握,而且现实社会中存在大量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我国在利用该计量模式上存在许多困难,最后提出应该通过完善

美国与中国会计模式比较研究

美国与中国会计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 近年来,许多国家的会计部门以及一些国际性的会计组织在致力于研究会计模式研究,希望建立起一套适合各个国家国情以及经济环境的会计模式,以增强各国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减少国际会计信息的转换成本,但是至今这一设想仍没有实现。由于各国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使得各个国家的会计模式不能趋同。本文中,我主要研究了美国和中国的会计模式,因为它们是两种制度的代表,本文先是对美国的会计模式以及中国的会计模式进行论述,然后比较了中美两国的会计模式。 关键字:会计 试论美国与中国会计模式研究 要进行国别会计比较,就不可能不提到美国会计。作为当今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广、内容最为完整的会计模式,美国会计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会计模式也有自己的特点。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中国会计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学者在把美国会计与中国会计进行比较时,关注点往往都是美国会计相对于中国会计的优点以及对中国会计的启示。但是,美国的会计模式虽然先进,但并不是没有缺点,而中国的会计模式的完善,相对于美国会计来说也慢慢的具备了一些优点。 一美国会计模式 美国的会计模式对世界的影响很深,下面通过对美国经济特点、美国会计模式的发展历程等方面的介绍,全面展示美国的会计模式。 (一)美国经济特点 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家,对经济方面也是如此,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很少,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不制定统一的公司法和所得税,社会资源在宏观层次上的分配也是通过资本市场和兼并破产的竞争机制来实现。在微观层次上,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受企业经营者的影响,所有者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比较小。 (二)会计准则的发展 美国在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之前,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自行制定内部会计制度来实现公司内部的自我规范,直到1929年,以“罗宾斯案”为代表的会计造假案件纷纷被揭露,促使美国开始走上统一制定会计制度的道路。而到1937年,《证券交易法》授权,并由会计职业团体制定公认会计准则才标志着美国公认会计准则时代的开始。 而第一个介入制定会计准则工作的民间机构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前身,也就是美国会计师协会所属的会计程序委员会,但是由于会计程序委员会对基本准则和概念缺乏深入研究,其公报经常遭受人们的质疑。后来,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会计原则委员会来替代会计程序委员会的工作。这些会计行为奠定了美国会计政策民间制定的基础。 而会计原则委员会的工作接替,让会计原则问题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四、中美会计模式存在差异的原因 各国本身环境的不同正是造成各国会计模式不同的主要原因(王建新,2004)。只有深刻地认识和分析社会环境诸因素对中美会计模式的影响,才能深入理解中美会计模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差异,才能为上述比较提供更充分的证据。 (一)法律因素。 现代社会日益成为法制社会,法律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会计也不例外。在属英美法系的国家,会计原则和制度一般不是通过立法作出具体规定,即使某些法律涉及到会计,通常也只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或要求。而在属大陆法系的国家,其会计模式受法律的影响又深又广,有的甚至直接参与到会计工作具体的实施办法中。正因为美国会计过多强调行业自律、较少依赖法律,才使得其法律规范不如中国会计健全。 (二)会计职业团体 一个国家会计职业界的规模和能力对会计制度和会计实务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成立于1936年的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在1959年被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取代,至1973年又成立了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至此,美国的会计职业团体业已十分成熟,其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也日益增强,成为负责制定美国财务会计和报告准则的民间性

中外会计计量模式比较研究

一、中外会计计量模式的比较 会计计量是将财务会计信息量化的过程,它包括在广义的会计确认范畴中。会计计量有自己的模式,这个模式一般是由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构成。计量属性(也称计量基础)是指被计量客体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具体地说,就是指会计要素可以进行量化表述的方面,比如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等。计量单位是指计量对象就某一属性进行计量时,具体使用的标准量度,通常可供选择的量度单位有两种:名义货币计量单位和不变购买力计量单位。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的不同组合可以产生多种会计计量模式,比如历史成本/名义货币、现行成本/名义货币、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货币、现行成本/变购买力货币等等。由于当前世界各国的通货膨胀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因而,名义货币成了世界各国流行的计量单位,这样,如果说目前世界各国在会计计量模式上存在差别的话,主要应该表现在对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选择上。 美国fasb于1984年12月发布的第5号《概念框架》公告中指出:在现行实务中用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属性主要有五种:原始成本、现行成本、市价、可实现净值和现值。iasc在1989年7月,发布的《概念框架》100段指出:财务报表的计量基础包括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四种。表面上看,国际会计准则允许使用的计量属性与美国允许使用的计量属性少了一个市价,但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在《概念框架》第101段的描述“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最为常用的计量基础是历史成本,应用历史成本时常常结合其它计量基础。例如,存货的列报,常常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值孰低,有价证券的列报可以按照市价,而养老金负债的列报则按其现值。此外,有些企业为了处理非货币资产价格变动的影响,还采用现行成本基础来弥补历史成本会计模式的不足”。可以看出,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市价、可变现净值和现值都是国际会计准则允许使用的计量属性,这在根本上与美国的规定是一致的。从其他发达国家来看,在准则中允许使用的计量属性也无非是以上几种。 中国在1993年颁布的基本准则中没有就会计计量属性专门做出规范,其中只提到原始成本的计量属性,这显然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差较远。但从1997年以后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具体准则等会计规范来看,我国现行的会计规范中允许使用的会计计量属性实质上也包括了原始成本、现行成本、市价、可变现净值和现值。比如我国对会计要素的初始计量一般要求采用历史成本;对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允许以应付长期融资租赁款的现值计量;对期末存货要求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低者计量;对期末短期投资要求以成本与市价的低者计价;对于期末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要求以成本与可回收金额的低者计量;对于盘盈的固定资产要求以市价或现值计量等。这样,从各国会计准则允许使用的会计计量方法来看,目前我国与iasc和英美等国际流行的会计计量方法基本上取得了一致,这也符合近几年来我国从根本上追求国际化会计准则的指导思想。但如果我们做进一步的比较研究就会发现,实际上中外现行会计计量方法的差别仍然很突出,这其中最主要的差别表现在公允价值、现值以及现行成本的应用上。 1、公允价值应用上的差别 公允价值是随着金融工具的发展而逐渐被重视,公允价值的出现主要基于历史成本的缺陷。近年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已经把公允价值作为大多数会计计量的目的,包括初始计量和以后各期所进行的新起点计量[1].什么是公允价值?fasb在fasl25《金融资产转让和服务以及债务解除的会计处理》准则42段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目前的一笔交易中各方自愿的买(或负担)或卖(或结算)该资产的价格,就是说不能是一笔强迫的或清算过程中的交易价格。有效市场中的报价是公允价值的最好证据。如果不能够收集到市场报价,应基于最佳的信息对公允价值进行评估。”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ias32《金融工具:披露与列报》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i-asc同时指出:

英美会计模式比较分析

英美会计模式比较分析 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国际上存在着不同的会计体制,他们在会计模式、会计规范等方面各有特点。会计模式是对一定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化会计实践活动的综合或描述,被描述的要素主要包括:一定国家或地区的会计管理体制,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会计监督体制等。这次我就有关英美会计模式进行一次比较分析。 英美的会计模式则是独立发展的会计模式,其特点是不受客观目标和微观经济理论的限制,而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那样发展起来的,它以实用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并从商业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中得到启迪。 英国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由于英国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对英联邦国家和其他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受到挑战而经济发展不够迅速,但其经济仍有一定的基础,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还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和实力。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职业会计师最早出现于英国。早期英国的会计职业组织都是区域性的。1942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发布了一系列“会计准则建议书”,但由于其不具备强制性而未被采纳,因而也没有产生多大影响。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在1970年组建了会计准则筹划委员会。然而美国,他的会计模式的形成是多种外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政治、经济、法律以及文化环境的影响至为重要。美国原来是英国的殖民地,美国会计是在英国会计的传统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因而,美国会计与英国会计在许多方面颇有相似之处。但随着政治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会计逐渐完善并走上自己的发展轨道。以下是两国会计模式的比较分析。 第一方面,从会计管理体制来看。英美两国会计强调专业导向,较少依赖法律,政府在会计管理上的作用有限。在美国会计管理史上,素来就以民间机构制定的会计原则、会计准则为准绳进行管理。 第二方面,从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制定与颁布来看。美国的民间机构在制定与颁布会计准则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会计准则的实施上,强调灵活性和可选择性,会计准则只提供原则指导。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的会计实务完全是在法律的支配下由会计师作出职业判断。英国并未授权任何会计职业团体来制定会计准则,是广大会计职业成员从其利益和需要出发,在法律框架内制定标准和会计实务说明,与美国不同的是,它并不制定大量而浩繁的、包罗问题广泛的详细会计准则,只就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 第三方面,从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来看。美国的会计核算方法偏向乐观,不断创新,在信息披露上强调保护股东的利益,提倡真实反映,并素以充分披露而闻名;英国着重强调“真实与公允”的观念,是以保护公司的债权人、债券的持有人和股东的利益为主要目的。 第四方面,从会计监督来看。美国会计监督以民间审计著称,企业的财务报告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方能有效。美国民间审计无论在从业人员的数量上还是技术、方法上,都位居世界前列。英国民间审计实行自我管理的原则,政府对审计职业团体不加干预,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之间没有相互间的领导、指导和经济关系。 阐述完以上几个方面,具体的有关我想就英美两国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并不相同再进行一些分析。英国的会计准则由民间负责制定,政府通常不直接干

会计准则的模式与中国会计准则的发展

会计准则的模式与中国会计准则的发展 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 随着半个多学期以来对“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会计这一学科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和看法,并认识到会计准则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所以我认为,对会计准则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进行探讨和总结不仅可以使我们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加深对会计学的理解,而且对今后对于“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深入学习也会有很大帮助,对于掌握会计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就是我对上述内容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会计准则模式结构发展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了解到:每个企业都有着不同的会计业务以及各自的会计模式特定,这就需要一个共同的标准来约束企业会计工作的进行。会计准则的出现,就使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有了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各行各业的会计工作可在同一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会计准则的作用就是提当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会计准则是会计实践的总结,是会计理论的体现,是制定会计制度的依据,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所以,会计准则有着根基性的重要作用,对会计准则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是学习会计学的重要环节。 一、中国会计准则的模式 所谓会计模式,也可以理解为模型、样式,它可以为人们的认识提供一种具体的形象,有助于人们掌握会计的本质特征。研究会计模式,可以有两个作用:一是它可以帮助人们对会计准则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和具体的认识;二是有助于人们在研究、制订会计准则过程中,通过不同模式之间的分析比较,兴利除弊,博采众长,最后制订出适合本国具体情况的会计准则。 我国会计模式属于政府主导型、以基本准则充当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制度与其体准则并存,共同指导会计实务的模式。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一直执行的是按行业(或部门)和所有制关系分别制订的统一会计制度,这种模式是和实行中央集权管理的产品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很好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机制的建立和逐步走向正常运转,经济工作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