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设备原则

选矿设备原则
选矿设备原则

粗碎机选型原则

金属矿山选矿厂的粗破碎机,一般采用鄂式破碎机或旋回破碎机,在某些非金属矿和水泥工业中,当处理较软或中硬矿石时,也可以采用锤式破碎机或反击式破碎机。

所选用的破碎设备必须能给入给料中的最大料块,因此,破碎机给矿口宽度应为最大料块尺寸的1.2倍。

设计大、中型选矿厂时,在确定选用鄂式破碎机或选用旋回破碎机之前,一般都从设备安装功率、设备重量、基建投资、生产经营管理费,设备配置情况及工艺操作的优缺点等方面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用。

设计中、小型选矿厂时,为了适应采矿场来矿块度较大的特点,需要采用与矿块尺寸相适应的粗破碎机。

在选择设在矿山坑内的粗破碎机时,应考虑破碎机能解体吊装的特制的地下破碎机。设在露天采矿场的破碎机可采用半移动式或移动式破碎机。

鄂式破碎机的优点是:构造简单、重量轻、价格比较低廉、便于维修和运输、外型高度小、需要的厂房高度小,在工艺方面,工作可靠、调节排矿口方便、破碎潮湿矿石及含粘土较多的矿石时不易堵塞。缺点是:衬板易磨损,处理量比旋回破碎机低,破碎产品粒度不均匀。过大块多时,要求给矿均匀,需要设置给矿设备。近年来,国内许多厂家研制生产一系列新型大破碎比鄂式破碎机,使性能得到很大改善。特别是中、小型鄂式破碎机更为突出,在选型时应给予充分注意。

旋回破碎机是一种破碎能力较高的设备,主要用于大、中型选矿厂破碎硬度大的矿石。与鄂式破碎机相比,优点是:电耗少;能连续破碎矿石,处理量大,在同样给矿口与排矿口条件下,旋回破碎机处理能力为鄂式破碎机的2.5~3倍;破碎腔内衬板磨损分布均匀;破碎产品中过大块少,粒度均匀;当给矿条件比较合适时,可以“挤满给矿”,不需要给矿设备。缺点是:设备构造复杂;机身高、重量大,要求有坚固的基础,增加厂房高度。所以通常用于大型选矿厂、大型水泥厂。

中、细碎破碎机选型原则

选择筛分机类型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呗筛分物料的特性(筛下物料粒级的含量,难筛颗粒粒级含量,物料中水分和粘土的含量,物料形状,物料的比重等);筛分机的结构(筛网面积,筛网层数,筛孔尺寸和形状,筛孔面积率,筛分机运动方式,振幅和频率等);选矿工艺的要求(处理能力,筛分效率,筛分方法,筛分机倾角)等。

除了考虑上述影响之外,还应遵守下述基本原则:

(1)在确定筛分面积之后,应使筛面宽度至少应该是最大块物料尺寸的2.5~3倍,以免筛子被大块无聊堵卡住。

(2)为筛子能处于良好工作条件,筛子长度与宽度之比值宜在2~3范围内选取。

(3)应选择适应工况条件下的合理筛面材质和结构。

(4)筛孔尺寸的确定,对于细筛、弧形筛,直线振动筛用于细粒筛分时其筛缝尺寸为分离粒度的2~2.2倍。最大不超过3倍;对于振动筛,用于中等粒度物料筛分,其筛孔尺寸为分离粒度的1.2倍;用于粗粒物料筛分时,筛孔尺寸为分离粒度的1.05即可;对于概率筛,筛孔尺寸一般为实际分离粒度的2~2.5倍。

(5)确定是否选用双层或多层筛。在被筛物料粒级范围较宽时,采用双层筛作为单层筛使用时,可以提高筛分机的处理能力,又能保护下层筛网,使下层筛网使用期限延长。双层筛的上层筛筛孔尺寸的选择,一般应根据给矿粒度特性来确定,可考虑按上层筛网的筛下量,相当于原给料量的55~65%的物料粒度作为筛孔尺寸。

注意,当原料中筛下粒级的含量超过50%,难筛颗粒多,物料中粘性泥多和水份高时,应尽量避免选用双层筛作为单层筛使用。

(6)确定筛子的有效工作面积。按生产工艺要求计算之筛分面积是筛子的有效面积,而筛子的规格为筛子的名义面积,对于中等粒度物料筛分用之振动筛,其有效筛分面积应为筛子名义面积的0.8~0.85倍。当然这和筛面上筛孔开孔率有着密切关系。发(7)200mm以上物料,多采用重型振动筛;10mm以上物料,多采用圆运动筛;脱泥、脱水和分级多采用直线振动筛、高频振动筛。

(8)在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选用座筛,以方便检修及维护。必须选用吊筛时,应尽量减少吊装高度,以减少振动筛摆动幅度,便于生产操作。

选择筛分机类型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呗筛分物料的特性(筛下物料粒级的含量,难筛颗粒粒级含量,物料中水分和粘土的含量,物料形状,物料的比重等);筛分机的结构(筛网面积,筛网层数,筛孔尺寸和形状,筛孔面积率,筛分机运动方式,振幅和频率等);选矿工艺的要求(处理能力,筛分效率,筛分方法,筛分机倾角)等。

除了考虑上述影响之外,还应遵守下述基本原则:

(1)在确定筛分面积之后,应使筛面宽度至少应该是最大块物料尺寸的2.5~3倍,以免筛子被大块无聊堵卡住。

(2)为筛子能处于良好工作条件,筛子长度与宽度之比值宜在2~3范围内选取。

(3)应选择适应工况条件下的合理筛面材质和结构。

(4)筛孔尺寸的确定,对于细筛、弧形筛,直线振动筛用于细粒筛分时其筛缝尺寸为分离粒度的2~2.2倍。最大不超过3倍;对于振动筛,用于中等粒度物料筛分,其筛孔尺寸为分离粒度的1.2倍;用于粗粒物料筛分时,筛孔尺寸为分离粒度的1.05即可;对于概率筛,筛孔尺寸一般为实际分离粒度的2~2.5倍。

(5)确定是否选用双层或多层筛。在被筛物料粒级范围较宽时,采用双层筛作为单层筛使用时,可以提高筛分机的处理能力,又能保护下层筛网,使下层筛网使用期限延长。双层筛的上层筛筛孔尺寸的选择,一般应根据给矿粒度特性来确定,可考虑按上层筛网的筛下量,相当于原给料量的55~65%的物料粒度作为筛孔尺寸。

注意,当原料中筛下粒级的含量超过50%,难筛颗粒多,物料中粘性泥多和水份高时,应尽量避免选用双层筛作为单层筛使用。

(6)确定筛子的有效工作面积。按生产工艺要求计算之筛分面积是筛子的有效面积,而筛子的规格为筛子的名义面积,对于中等粒度物料筛分用之振动筛,其有效筛分面积应为筛子名义面积的0.8~0.85倍。当然这和筛面上筛孔开孔率有着密切关系。发(7)200mm以上物料,多采用重型振动筛;10mm以上物料,多采用圆运动筛;脱泥、脱水和分级多采用直线振动筛、高频振动筛。

(8)在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选用座筛,以方便检修及维护。必须选用吊筛时,应尽量减少吊装高度,以减少振动筛摆动幅度,便于生产操作。

选择筛分机类型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呗筛分物料的特性(筛下物料粒级的含量,难筛颗粒粒级含量,物料中水分和粘土的含量,物料形状,物料的比重等);筛分机的结构(筛网面积,筛网层数,筛孔尺寸和形状,筛孔面积率,筛分机运动方式,振幅和频率等);选矿工艺的要求(处理能力,筛分效率,筛分方法,筛分机倾角)等。

除了考虑上述影响之外,还应遵守下述基本原则:

(1)在确定筛分面积之后,应使筛面宽度至少应该是最大块物料尺寸的2.5~3倍,以免筛子被大块无聊堵卡住。

(2)为筛子能处于良好工作条件,筛子长度与宽度之比值宜在2~3范围内选取。

(3)应选择适应工况条件下的合理筛面材质和结构。

(4)筛孔尺寸的确定,对于细筛、弧形筛,直线振动筛用于细粒筛分时其筛缝尺寸为分离粒度的2~2.2倍。最大不超过3倍;对于振动筛,用于中等粒度物料筛分,其筛孔尺寸为分离粒度的1.2倍;用于粗粒物料筛分时,筛孔尺寸为分离粒度的1.05即可;对于概率筛,筛孔尺寸一般为实际分离粒度的2~2.5倍。

(5)确定是否选用双层或多层筛。在被筛物料粒级范围较宽时,采用双层筛作为单层筛使用时,可以提高筛分机的处理能力,又能保护下层筛网,使下层筛网使用期限延长。双层筛的上层筛筛孔尺寸的选择,一般应根据给矿粒度特性来确定,可考虑按上层筛网的筛下量,相当于原给料量的55~65%的物料粒度作为筛孔尺寸。

注意,当原料中筛下粒级的含量超过50%,难筛颗粒多,物料中粘性泥多和水份高时,应尽量避免选用双层筛作为单层筛使用。

(6)确定筛子的有效工作面积。按生产工艺要求计算之筛分面积是筛子的有效面积,而筛子的规格为筛子的名义面积,对于中等粒度物料筛分用之振动筛,其有效筛分面积应为筛子名义面积的0.8~0.85倍。当然这和筛面上筛孔开孔率有着密切关系。发(7)200mm以上物料,多采用重型振动筛;10mm以上物料,多采用圆运动筛;脱泥、脱水和分级多采用直线振动筛、高频振动筛。

(8)在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选用座筛,以方便检修及维护。必须选用吊筛时,应尽量减少吊装高度,以减少振动筛摆动幅度,便于生产操作。

磨矿设备选型原则

球磨机和棒磨机的处理能力与下列因素有关:矿石可磨性,给矿与最终产品粒度大小,磨矿机型式和尺寸,衬板的形状和各尺寸的匹配,磨矿介质的形状、尺寸、匹配比例及其物理机械性质,磨机转速介质充填率和矿浆充填率,磨矿浓度,分级机类型及其工作制度等。由于影响磨矿机处理能力的因素较多,且变化较大,目前还没有精确计算麽匡计处理能力的理论公式。在选矿厂设计中,磨矿机处理能力一般是根据实验、经验确定。球磨机、棒磨机的处理能力常用容积法或功耗法算出。

磨矿机选型应符合如下要求:

(1)棒磨机多用于粗磨,磨矿产品粒度多为1~3mm,重选厂可为0.5mm。粒度过细,磨矿效率显著下降。由于磨棒在磨机中运动的影响,棒磨机直径一般不宜大于ф4500mm,磨棒长度不宜大于6000mm。棒磨机与球磨机联合作业时,棒磨机和球磨机配比应为1:2。

(2)格子型球磨机多用于粗磨,一般用于单段磨矿或两段磨矿中的第一段磨矿。闭路作业时,磨矿细度一般为50~70% -0.074mm。磨矿机多配用螺旋分级机。

(3)溢流型球磨机可用于一段磨矿,也可用于第二段磨矿或中间产品的再磨。目前国内多用于第二段或中间产品再磨作业,分级设备一般配以水力旋流器。磨机用于第一段磨矿时,有时也配用螺旋分级机。大型球磨机(一般大于ф4000mm),多采用溢流型球磨机与水力旋流器组成磨矿回路,既简化了磨机结构,又便于维护检修。

(4)自磨机、半自磨机和砾磨机选型时,要特别注意原矿中是否具有良好的自磨矿介质,可用自磨介质测定仪测定矿石自磨介质指数,并进行数据处理判断是否具有良好自磨介质,判定是否需要进行自磨、半自磨和砾磨半工业试验。半工业试验后用经验公式进行自磨机、半自磨机和砾磨机选型计算。

分级设备选型原则

分级机选型的主要依据是:溢流粒度(分离粒度)和浓度;返砂量与溢流量的比值;原矿中粘土和其他微细分散物料的含量;返砂量需要提升的高度。选择时主要需满足:在规定的溢流粒度下,分离出要求的溢流量及其浓度和返砂量。

螺旋分级机多用于第一段磨矿,高堰式螺旋分级机适于粗粒分级,一般说来分离粒度大于0.15mm;沉没式螺旋分级机适用于细粒分级,一般为小于0.15mm。螺旋分级机的长度根据返砂提升高度确定;在确定的处理能力下,应尽量选用单螺旋分级机。因为双螺旋分级机远离磨矿机的螺旋工作负荷是另一螺旋的0.6~0.75,效率较低。选用螺旋分级机时必须根据处理能力确定其合适的螺旋转速。

水力旋流器多用于第二段磨矿或再磨作业。选择其规格时,应根据要求的处理能力和溢流粒度来确定。在需要较大的处理能力和较粗的溢流时,应选择大规格水力旋流器,反之选择小规格的水力旋流器。选矿厂处理能力大而又要求很细的溢流时,可选用小规格的旋流器组。水力旋流器工作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给矿方式,压力通常在4.903×106~15.68×10-6Pa (0.5~1.6kgf/cm2)大规格旋流器选用小的压力值;规格旋流器选用较大压力值。

水力旋流器的排砂口是易于磨损的,磨损后对旋流器工作稳定性影响很大,因此应采用耐磨材料如铸石或橡胶制造排砂口,儿排砂口的尺寸最好能进行调节。为了消除旋流器磨损快对分级作业带来的影响,设计选型时要考虑旋流器有一定的备用数量。一般在磨矿回路中作分级用的旋流器,应考虑别用1~2台;用作0.074mm以下粒级分级或脱泥用旋流器,可考虑20~50%的备用量。

浮选设备选型原则

根据我国国情及国外生产实践,选择浮选设备时一般应符合下述原则:

(1)大型、特大型选矿厂多选用充气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如类似于丹佛D-R型、CHF-X 的浮选机,主要出发点是该机型充气量可以调节,不会因槽子变大后难以吸气、使单位容积内气量相对变小而影响选别指标。但在矿石易选、要求充气量不大的情况下,可考虑选用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如类似于维姆科型的浮选机。对于粗粒矿物可考虑选用类似于OK型的浮选机。

(2)中小型浮选厂多以机械搅拌式浮选机为主,如XJZ型、SF型,以充分发挥机械搅拌式浮选机辅助设备少、操作维护简单等优点。精选作业充气量要求不高时,也可选用XJ 型浮选机。

(3)浮选设备大型化是建设大型选矿厂的要求,而不是要小型选矿厂改用大型浮选机,浮选机规格大小必须与选厂规模相适应。

(4)矿物品位较高、易选、入选粒度较细、矿浆pH不高的情况下,可采用浮选柱,因为它富集比高,特别对于精选作业更为理想。采用浮选柱时必须经过一定规模的试验,请专业人员设计。

(5)浮选机的设计参数与制造质量是保证浮选作业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设备选型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在当前我国拥有许多机种的情况下,选型时应慎重分析和调查研究。

重选设备选型原则

重选设备是根据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密度差来达到分选目的的设备。除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密度差外,矿粒的粒度大小、形状和介质性质均对分选效果有影响。同时,不同的重选设备所能获得的产品质量也不同。因此,应根据物料性质及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选择相应的设备。

下表列出了各类重选设备的应用特点及分选粒度范围,供选型时参考。

重选设备的应用特点及分选粒度范围

电选设备选型原则

电选设备选型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在处理物料的粒度方面,电选最适宜的分选粒度是2~0.1mm。处理轻而成片状的塑料及金属时,最大粒度可达10mm左右。国内外已定型而鼓径比较大的鼓筒式电选机都是成熟而可靠的设备。国产的DXJ-ф320×900mm及YD-4型基本上可以满足需要,对少数特殊的非金属矿物,粒度较粗且由于摩擦易产生正负电荷者,应选用自由落下式电选机,但国内目前并不生产,而这种矿种也并不多,对锆英石等矿精选要求很高时,既可选用鼓筒式,也可选用澳大利亚生产的板式或筛板式电选机。

DXJ-ф320×900mm及ф320×1200mm配有分选细粒的相应电极结构,可使分选粒度降到20μm左右,但也必须说明,其处理量要小于粗粒物料,对于密度小的物料,不但处理量要降低,效果也要差些。

(2)在处理能力方面,ф120×1500mm双辊电选机与DXJ-ф320×900mm两种电选机其台时处理能力为0.5t左右,YD-3型为0.5~2.5t/台·h,YD-4型为2~4t/台·h。处理物料粒度小,密度小,台时处理能力取下限,总之前两种只适于中小矿山作精选使用,后两种可以适应比较大的厂矿生产需要,处理能力是取决于鼓筒的长度及转速的大小,给矿粒度及密度的大小,即鼓筒长度愈长,转速越高,给矿粒度越大,密度越大,则处理能力越高,反之则低。此外还有一重要因素,即矿物的导电性也会影响生产率,要求分出的导体矿物的导电性愈好,处理能力也可适当提高,反之则低。

(3)在产品质量要求方面,电选设备的选型与各厂家对分选产品的质量要求有很大关系。有的厂矿对非导体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而对导体产品的要求并不太严格;如白钨锡石的分选,锆英石的精选,独居石的精选,就属于这一类型;另一种则反过来,对导体矿物的要求非常严格,而对非导体的要求却不甚严格,在选型时则也是要考虑的因素,如金红石的分选,钽铌矿的精选及石墨的精选等,这些则要求精矿品位很高,因而遇到后者这一情况时,则选择多鼓筒式比较恰当,而前者既可选择多鼓筒式,也可选择板式及筛板式的电选设备。而鼓筒式又涉及到其电极结构问题,采用的电极结构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这是必须在选型时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浓缩设备选型原则

应按工艺要求、物料性质及使用条件的不同,通过方案对比确定,浓缩设备类型及规格,一般应考虑以下原则:

(1)脱水、脱药作业,一般采用传统的中心及周边传动式浓缩机。处理量不大时,应优先选用中心传动式,其主要优点是可手动或自动提耙,防止压耙事故。处理量大时多采用周边传动式,物料密度小时,可优先考虑选辊轮式,反之,选齿条式,齿条式还可以防止打滑。

(2)黄金氰化厂(或湿法冶炼厂)的洗涤与沉淀作业,一般采用多层浓缩机。

(3)厂地狭窄和寒冷地区在浓缩机设于室内时,可选用高效浓缩机。但由于存在絮凝剂使用效果及对下段工序影响问题,选用时必须具有可靠的试验资料。

(4)浓缩机给料粒度,一般应小于250μm。如因故不能减小给料粒度时,应考虑先使矿浆经机械分级、离心机或旋流器处理,分离出粗粒后再给入浓缩机。

(5)浓缩机生产能力或所需的沉淀面积,应根据物料沉降试验确定,也可以按类似企业生产定额选取。确定浓缩机规格后,应按上升水流进行验算,一般应小于5μm粒子的自由沉降速度。

(6)倾斜板浓缩箱,可用于小型选矿厂的精矿浓缩作业,以及污水净化作业。

过滤设备选型原则

过滤设备选型原则如下:

(1)对较易过滤的物料或水分要求不严格(12%左右)时,应优先选用真空连续过滤机,因为它设备轻便、造价低、易于操作维护。

(2)当过滤料浆中固体含量少而又对滤饼水分要求不严格的情况下,可选用普通框式压滤机(几个小时卸—吹一次)。

(3)对过滤量较大的难滤物料,要求滤饼水分小于10%时,可采用立式或卧式隔膜挤压吹风框式自动压滤机,该机结构较为复杂,并必须有可靠的程控装置,国内外多在可去掉干燥作业时才优先选用。此类设备投资大、维护复杂,但由于可去掉干燥作业,在总体经济指标上是合理的。

立式压滤机(滤框与地面呈水平设置),国内外多用于重有色金属(物料在框内分布均一)。卧式压滤机(滤框与地面呈垂直设置),多用于化工等密度较轻的物料。

(4)水平带式真空过滤机,多用于有洗矿的场合,具有形成滤饼、洗矿、吸干在一个周期内可根据工艺要求无级调节的优点,近年来国外选矿厂也有用于尾砂过滤(井下胶结充填)。

稀土生产工艺流程图 +矿的开采技术要点

稀土生产工艺流程图 白云鄂博矿 矿石粉碎 弱磁、强磁选矿 铁精矿 强磁中矿、尾矿 火法生产线 汽车尾气净化器 永磁电机 节能灯 风力发电机 各种发光标牌 电动汽车 电动 核磁共振 自行车 磁悬浮 磁选机

稀土矿的开采技术和稀土矿开采方法介绍 时间:2012-2-20 15:24:22 作者:稀土信息部点击:1606次网站电话:028-******** 稀土矿在地壳中主要以矿物形式存在,其赋存状态主要有三种:作为矿物的基本组成元素,稀土以离子化合物形式赋存于矿物晶格中,构成矿物的必不可少的成分。这类矿物通常称为稀土矿物,如独居石、氟碳铈矿等。作为矿物的杂质元素,以类质同象置换的形式,分散于造岩矿物和稀有金属矿物中,这类矿物可称为含有稀土元素的矿物,如磷灰石、萤石等。呈离子状态被吸附于某些矿物的表面或颗粒间。这类矿物主要是各种粘土矿物、云母类矿物。这类状态的稀土元素很容易提取。 常用的稀土矿开采技术 离子型稀土的技术是我国完全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是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发现、命名和二代稀土提取工艺科技成果的主要享有单位。时任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分管科研副所长、后任所长的丁嘉榆同志,作为离子型稀土矿第二代提取工艺的发明及应用的主要参与者、领导者,对这一事件的历史发展进程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应记者之约,丁嘉榆同志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全面地、系统地回顾和总结。 时至1970年,在过去长达175年的稀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史中,人们发现自然界中含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矿物多达200 种。但真正实际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稀土矿物原料却为数不多,数量约十种左右。主要有独居石、铈硅石、氟碳铈矿、硅铍钇矿、磷钇矿、褐帘石、铌钇矿、黑稀金矿。但这些矿物中却大部份含有一定数量的铀或钍,而且稀土矿物均以固态、矿物相矿物性态存在,它们往往是与放射性元素共生或伴生。 稀土矿开采方法介绍 1、辐射选矿法 主要利用矿石中稀土矿物与脉石矿物中钍含量的不同,采用γ-射线选矿机,使稀土矿物与脉石矿物分开。辐射选矿法多用于稀土矿石的预选。目前,这种方法在工业上未广泛适用。 2、重力选矿法 利用稀土矿物与脉石矿物密度的不同进行分选。常用的重选设备有圆锥选矿机,螺旋选矿机,摇床等。采用重选主要使稀土矿物与密度低的石英、方解石等脉石矿物的分离,以达到预选富集或者获得稀土精矿的目的。重选广发用于海滨砂矿的生产;在稀土脉矿的选矿中有时也用来作为预先富集的手段。 3、磁选分离法 有些稀土矿物具有弱磁性。可利用它们与伴生脉石及其他矿物比磁系数的不同,采用不同磁场强度的磁选机使稀土矿物与其他矿物分离。在海滨砂矿的选矿中,常采用弱磁选使钛铁矿与独居石分离;也可以采用强磁选使独居石与锆英石、石英灯矿物分离。在稀土脉矿的选矿中,为了简化浮选流程和节省浮选剂,有时也采用强磁选使稀土矿物预先富集。随着强磁技术的不断发展,强磁选将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稀土矿的选矿流程之中。 4、浮选法 利用稀土矿物与伴生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采用浮选法使之与伴生脉石及其矿物分离而获得精矿,是目前稀土脉矿生产中广泛采用的主要选矿方法。美国帕斯山稀土矿就是采用浮选法生产稀土矿精矿。在海滨砂的生产中,在用重选获得重砂之后,也常常采用浮选法从重砂中获得稀土精矿。 5、电选法 稀土矿物属于非良导体,可利用其导电性能与伴生矿物有所不同,采用电选法使之与导电性好的矿物进行分离。电选常用于海滨砂矿重选的精选作业。

选矿工艺流程修订稿

选矿工艺流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工艺流程试验是为选矿厂设计(或现有选矿厂的技术改造)提供依据,在选矿厂初步设计(或拟定现场技术改造方案)前进行。一般选进行试验室试验,然后在试验室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半工业或工业试验。 选矿工艺流程试试验内容和必要的资料收集,一般由试验研究单位负责制订,有条件的可由试验、设计和生产部门三结合洽商确定。 一、收集资料的一般内容如下,但具体工程需根据条件的不同,区别对待 (一)了解上级机关下达任务的目地和委托单位提出的要求,例如:选矿厂规模、服务年限;主要有用成分和伴生成综合利用问题;试验阶段的划分;要求试验完成日期;选矿厂处理单一矿床的矿石还是几个矿床、不同类型的矿石;用户对精矿化学成分的特殊要求以及对精矿等级和粒度的要求;建厂地区的水源,选矿药剂,焙烧用燃料等的供应情况和性能分析资料等。 (二)了解有关地质资料,例如:矿床类型;地质储量;矿体产状;矿石类型;品位特征;嵌布特性;围岩脉石等变化情况;远景评价;采样设计等。 (三)了解采矿设计方面的资料,例如:采矿的开拓方案和采矿方法;不同类型矿石的混采、分采;围岩混入率和矿石采出品位;开采设计矿区的矿石类型配比和平均品位;开采设计5-10年内逐年开采的矿石类型配比和平均品位等。 (四)了解选矿方面资料,例如:选矿设计对试验的特殊要求。国内外类似矿石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情况,可能应用的选进技术等。 二、选矿工艺流程试验主要内容有 (一)矿石性质研究 是选择选矿方案和确定选厂设计方案时与类似矿石生产实践作对比分析的依据,其中某些数据是选厂具体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原始数据。 矿石性质研究包括:光谱定性和半定量,化学全分析,岩矿鉴定,物相分析,粒度分析,磁性分析,重液分析,试金分析,磨矿细度,矿石可磨度,及各种物理性能(比重、比磁化系数、导电率、水分、真比重和假比重、堆积角和摩擦角、硬度、粘度等)。 (二)选矿方法、流程结构,选矿指标和工艺条件 直接关系到选矿厂的设计方案和具体组成,是选厂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必须慎重考虑,要求选矿方法、流程结构合理,选矿指标可靠。

选矿厂流程考查

选矿厂流程考查 【摘要】:一、流程考查的分类和主要内容;二、流程考查前的准备工作;三、流程考查中原始指标的选定;四、流程考查时常计算的各种指标;五、流程考查;六、流程考查时选别流程的计算;七、流程计算;八、流程考查报告的编写。 选矿厂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生产的状况、技术条件、技术指标、设备性能与工作状况、原料的性质、金属流失的去向以及有关的参数做局部及全部的流程调查,该调查称为流程考查。 流程考查的目的是: 1、调查了解全厂各工序、各系统、各循环、各作业、各机组或单机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对考查的对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2、通过对现行流程的考查及分析、为制定和修改现行流程、技术条件及操作规程提供依据,以便在以后的生产中获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3、为总结和修改原设计以及总结生产经验进一步探索新问题提供资料。

4、查明生产中出现异常的原因,寻求平衡生产中不平衡的因素以便改善和提高经济指标。 流程考查是发现问题揭露矛盾的一种手段,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改进生产,从而达到提高选矿厂经济指标的目的。 一、流程考查的分类和主要内容 流程考查目的不同,考查的范围和对象也就不同。流程考查一般分为三类: (一)单元流程考查(系统、循环的考查); (二)机组考查(单机、作业的考查); (三)数质量流程(局部、全部)考查。 流程考查的内容大致如下: 1、原矿性质:包括入选原矿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化学组成、粒度组成、含水量、含泥量、矿石中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的含量及嵌布特性,矿石的真假比重,摩擦角、安息角、可磨度及硬度等。

2、对生产中各工序、各作业、各机组的技术特性、技术条件、生产中每年产品的数量(矿量、产率、水量、液固比等)和质量(品位、回收率、粒度组成等)作系统的调查。 3、检查某些辅助设备的工作情况,以及对选别过程的影响。 4、计算统计全厂的总回收率,必要的作业回收率,有关产品的粒度组成,金属分布率,嵌布特性,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的分布情况,出厂产品的质量情况。 5、检查有用矿物和金属流失的去向,以及某些作业、设备中的富集和积存情况。 6、通过上述考查,对工艺过程和原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绘制选矿数质量流程图和矿浆流程图,编制三析(筛析、水析、镜析)表、金属平衡表、水量平衡表,绘制有关产品的粒度特性曲线、有关产品的品位-回收率曲线和品位-损失率曲线。 7、按预先要求编写工艺流程考查报告。 二、流程考查前的准备工作

选矿方法(基本原理、工艺流程)

1、重介质选矿法: (1)方法是基于矿石中不同的矿粒间存在着密度差,(或粒度差),籍助流体动力和各种机械力作用,造成适宜的松散分层和分离条件,使不同物料得到分离。 重介质选矿分选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定理,小于重介质密度的颗粒将在介质中上浮,大于重介质密度的颗粒在介质中下沉。 (2)工艺流程 矿石的重选流程是由一系列连续的作业组成。作业的性质可分成准备作业、选别作业、产品处理作业三个部分。(1) 准备作业,包括a:为使有用矿物单体解离而进行的破碎与磨矿;b:多胶性的或含黏土多的矿石进行洗矿和脱泥;c:采用筛分或水力分级方法对入选矿石按粒度分级。矿石分级后分别入选,有利于选择操作条件,提高分选效率。2) 选别作业,是矿石的分选的主体环节。选别流程有简有繁,简单的由单元作业组成,如重介质分选。(3) 产品处理作业,主要指精矿脱水、尾矿输送和堆存。 2、跳汰选矿法 (1)原理:跳汰选矿是在垂直交变介质流的作用下,使矿粒群松散,然后按密度差分层:轻的矿物在上层,叫轻产物;重的在下层,叫重产物,从而达到分选的目的。介质的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矿粒间的密度差越大,则分选效率越高。 实现跳汰过程的设备叫跳汰机。被选物料给入跳汰机内落到筛板上,便形成一个密集的物料展,这个物料层,称为床层。在给料的同时,从跳汰机下部周期性的给入上下交变的水流,垂直变速水流透过筛孔进入床层,物料就是在这种水流中经受跳汰的分选过程。 (2)工艺过程 当水流上升时,床层被冲起,呈现松散及悬浮的状态。此时,床层中的矿粒,按其自

身的特性(密度、粒度和形状),彼此作相对运动,开始进行分层。在水流已停止上升,但还没有转为下降水流之前,由于惯性力的作用,矿粒仍在运动,床层继续松散、分层。水流转为下降,床层逐渐紧密,但分层仍在继续。当全部矿粒落回筛面,它们彼此之间已丧失相对运动的可能,则分层作用基本停止。此时,只有那些密度较高、粒度很细的矿粒,穿过床层中大块物料的间隙,仍在向下运动,这种行为可看成是分层现象的继续。下降水流结束,床层完全紧密,分层便暂告终止。水流每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称为跳汰周期。在一个跳汰周期内,床层经历了从紧密到松散分层再紧密的过程,颗粒受到了分选作用。只有经过多个跳汰周期之后,分层才逐趋完善。最后,高密度矿粒集中在床层下部,低密度矿粒则聚集在上层。然后,从跳汰机分别排放出来,从而获得了两种密度不同,即质量不同的产物。 3、浮选 (1)原理:浮选是根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而分选矿物的一种选矿方法。 (2)浮选流程包括磨矿,分级,调浆及浮选的粗选、精选、扫选作业。有一段磨浮流程;分段磨矿-浮选的阶段磨浮流程;精矿或中矿再磨再选流程。浮选产出粗精矿的作业称粗选;粗精矿再选作业称精选;尾矿再选作业称扫选。回收矿石中多种有用矿物时,不同矿物先后浮选的流程称优先浮选或选择浮选;先将有用矿物全部浮出后再行分离的流程,称混合-分离浮选。工业生产时必须针对矿石的性质和对产品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药方和浮选流程。 浮选的原则流程即浮选的骨干流程或流程的主干结构。它一般包括段数、循环和矿物的浮选顺序等内容。 3)浮选机:浮选机类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充气式浮选机、混合式浮选机或充气搅拌式浮选机、气体析出式浮选机。

关于公司设备管理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公司设备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 公司下属各子公司均设置有专门负责设备管理的部门,如物业部、维修部、电工班,其主要工作是负责各项目的设备操作、巡检、维保等工作,目标是最大可能延长设备的寿命周期,降低设备运行的各种费用,同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设备管理工作通过使用一系列设备管理、维护标准和规章,对设备的运动进行全过程的管理。管理工作涉及到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维修、改造、报废直至更新。 2005年进入公司工作至今已经9年,经过对公司开发的住宅项目的交验房和商业项目的物业水电、设备前期介入和后期运行管理,本人分析设备维护部门(物业部、维修部、电工班)管理工作中主要出现的几点问题如下: 一、经营管理与设备管理的矛盾 经营管理与设备管理的矛盾在很多商业管理公司中都普遍存在。一般来说,设备管理是公司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工作目标是为经营服务。两者之间,不应该产生矛盾。本质原因是公司管理人员“重经营,轻设备”。因为公司看中的都是经济效益,而经营表现的是直接的经济效益;而设备管理,直接表现的更多都是成本增加。公司在这点上问题还是很多。主要表现如下两点: 1.一出设备事故或设备故障,影响了经营。大家似乎都在指责维修(物业)部门工作未到位。经营未搞好,就是因为我们设备问题,而我们在很多管理上又不得不给经营让步,整个工作都是围绕着为经营服务。如果公

司领导(包括员工)长久都有“重经营,轻设备”的思路,当然设备管理会难做很多。 2.公司未明确两个部门的管理任务及职责分工。当两个部门在协调不够或有冲突时,可能就会出现管理漏洞。一遇到问题就会踢皮球、相互推诿。比如:维修材料购置审批方面,维护运行方面,带病运行作业方面,隐患整改方面,操作工操作规程监督等方面。两个职能部门都还待沟通与明确。 解决办法: 1、公司应灌输“设备与经营同等重要”的概念,这样一线员工才会重视设备,才会主动的接受并按要求的执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日常巡检。只要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落实,必会大大降低设备突发事故,以及大大增加设备使用寿命。无形中给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公司领导应全面的分析经营管理与设备管理之间的漏洞及冲突,明确相关环节的监管任务与职责分工。特别是易诱发设备事故因素,以及管理薄弱环节做出明确的要求。 3、经营管理与设备管理要更密切的加强沟通与协调,包括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公司领导之间的协调,以及市场管理员(楼层经理、主管)与维修工的协调等等。 二、粗放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的矛盾 设备管理现各行业大都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层出不穷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实际上本质的管理目标都是追求“公司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我们公司的设备管理只是”粗放管理”,维修(物业)部重点工作在“修”而未在于“管理”。维修(物业)部不是不知道怎样去管理,而矛

关于设备管理专项工作推进方案

关于设备管理专项工作推进方案1、海油发展公司2012年装备管理考核标准

2、工作内容及实施方案 为达到海油发展公司的装备考核标准,今年将安排以下几项工作: ⑴开展公司设备资产的盘点工作,目的是使财务部门掌握的设备固定资产与资产管理部现有的设备实物台帐相符;设备实物与设备台帐相符。 设备资产盘点工作准备从四月份开始,盘点基准时间为三月底。此次盘点为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二次。主要盘点现有的账内、账外和打包设备。具体做法是,资产管理部与财务部联合进行,并成立公司设备资产盘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的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此项工作拟持续一个月时间。盘点结束后,共小组将盘点工作情况形成盘点工作报告报领导小组审查和通过。 ⑵建立设备维护、维修计划监督机制,目的是使各单位年初制定的设备预防性维护、维修计划落到实处。 首先指导和监督各单位建立主要和关键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维修计划,计划编制完成后,上报公司资产管理部备案,并每月上报执行情况。资产管理部将依据此计划不定期的进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海油发展公司的装备月报也由此要求),并将检查情况进行记录,以作

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⑶建立各单位的主要和关键设备的主要配件和易损配件库,以利于设备预防性维护、维修计划的制定。 为了更好的做好设备预防性维护、维修工作,要求各单位将本单位的主要和关键设备的主要配件和易损配件按部件名称、数量、预计使用时间、价格等列表建库,用以设备预防性维护、维修计划制定的参考。 ⑷建立设备停产检修、停用上报制度,目的是掌握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情况。 要求各单位每月将本单位本年度设备停产检修、停用(包括报废和处置)情况,以此作为统计公司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的依据。 ⑸制定《特种是备管理办法》,使特种设备的管理更加规范化。 资产管理部将根据国家、总公司和海油发展公司关于特种设备管理的要求,编制公司的《特种是备管理办法》,对特种设备的购置、维护、维修、检验和报废处置等管理提出具体要求。 ⑹加强设备计划执行、新设备数据入库、报废设备数据退出台帐、设备资料的档案管理等项工作的监督,确保设备资产管理工作的完善。 依据公司相应的管理办法,对设备的购置计划执行、新设备数据入设备数据库、报废设备数据退出台帐、设备资料档案管理等项工作做到每月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⑺当所属单位在设备管理遇到问题时,及时协调,必要时到现

选矿工艺流程

选矿工艺流程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工艺流程试验是为选矿厂设计(或现有选矿厂的技术改造)提供依据,在选矿厂初步设计(或拟定现场技术改造方案)前进行。一般选进行试验室试验,然后在试验室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半工业或工业试验。 选矿工艺流程试试验内容和必要的资料收集,一般由试验研究单位负责制订,有条件的可由试验、设计和生产部门三结合洽商确定。 一、收集资料的一般内容如下,但具体工程需根据条件的不同,区别对待 (一)了解上级机关下达任务的目地和委托单位提出的要求,例如:选矿厂规模、服务年限;主要有用成分和伴生成综合利用问题;试验阶段的划分;要求试验完成日期;选矿厂处理单一矿床的矿石还是几个矿床、不同类型的矿石;用户对精矿化学成分的特殊要求以及对精矿等级和粒度的要求;建厂地区的水源,选矿药剂,焙烧用燃料等的供应情况和性能分析资料等。 (二)了解有关地质资料,例如:矿床类型;地质储量;矿体产状;矿石类型;品位特征;嵌布特性;围岩脉石等变化情况;远景评价;采样设计等。 (三)了解采矿设计方面的资料,例如:采矿的开拓方案和采矿方法;不同类型矿石的混采、分采;围岩混入率和矿石采出品位;开采设计矿区的矿石类型配比和平均品位;开采设计5-10年内逐年开采的矿石类型配比和平均品位等。 (四)了解选矿方面资料,例如:选矿设计对试验的特殊要求。国内外类似矿石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情况,可能应用的选进技术等。 二、选矿工艺流程试验主要内容有 (一)矿石性质研究 是选择选矿方案和确定选厂设计方案时与类似矿石生产实践作对比分析的依据,其中某些数据是选厂具体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原始数据。 矿石性质研究包括:光谱定性和半定量,化学全分析,岩矿鉴定,物相分析,粒度分析,磁性分析,重液分析,试金分析,磨矿细度,矿石可磨度,及各种物理性能(比重、比磁化系数、导电率、水分、真比重和假比重、堆积角和摩擦角、硬度、粘度等)。 (二)选矿方法、流程结构,选矿指标和工艺条件 直接关系到选矿厂的设计方案和具体组成,是选厂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必须慎重考虑,要求选矿方法、流程结构合理,选矿指标可靠。

设备管理方案

2019年公司设备管理方案 为规范各分公司园区设备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公司项目工程质量,管好、用好生产设备,有效控制设备管理的全过程,根据公司设备管理有关办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管理方案适用于公司所属的构成固定资产的机械、运输供电等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的管理和租赁设备的管理。 二、目的: 在满足各分公司园区的生产任务的前提下,有效控制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以最少的设备投入,完成最大的生产任务,最终获得良好的紧急和社会效益。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设备管理分为两级管理,工程与设备管理部负责所有园区的设备管理工作,各园区安排专人负责设备的具体管理工作。 四、工程与设备管理部职责: 1.贯彻执行公司制定的管理规定,落实设备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和指导各分公司园区的设备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并负责检查并落实。 2.指导、监督各园区对设备的维修保养,编制上报设备报废申请与维修购买配件申请。 3.建立设备台账,整理归档各种原始资料,及时准备填报业务统计报表。

4.负责本部门有关的培训工作,加强岗前、工前培训,提高职工技术水平。 5.完成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设备的购置管理: 1.购置原则 设备购买要考虑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以及设备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程度等因素。对拟采购设备要进行市场调查,招标优选既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法规、劳动和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规定,又满足生产需求的优质产品。 2.购置租赁程序 各园区与各部门因生产或工程需要,需购置租赁设备时,由各部门或园区向公司工程与设备管理部提出书面申请,经工程与设备管理部派人核实后,再报相关领导审批后交由采购部购买租赁。 六、设备安装验收: 1.设备验收程序: 到位后,经厂家调试合格,由工程与设备管理部组织技术人员验收,对运转工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以书面形式及时提出,督促供方尽快解决,否则不能验收签字。经过运转检查,设备合格后填写验收单,验收单由供方代表和分公司部门领导、工程与设备管理部参与验收人员签字;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管理部和使用单位办移交手续,并签认设备移交单。验收和移交时,要对技术资料、随机配件及随机工具做好统计,按照合同及供应商提供的清单进行随机配件和工具的清点,并

洗煤工艺流程简述

洗煤工艺流程简述 一、煤的形成 二、煤炭的灰分 三、为什么要洗煤 四、洗煤的工艺 五、浮选柱的工作原理 一、煤的形成 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代。煤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属光泽。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成煤作用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腐泥化阶段或泥炭化阶段。在这一阶段,植物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化合、聚积,低等植物转变为腐泥,高等植物转变为泥炭。第二阶段为煤化作用阶段。由于地壳沉降,植物死亡后形成的泥炭或腐泥埋藏于地下深处,在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发生固结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 1、煤的用途 火力发电31%,工业锅炉31%,民用20%,炼焦8%,蒸汽机4%,煤化工3%,出口3%

2、中国煤的分类 14大类: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气煤、气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贫煤和无烟煤。3、煤中矿物质种类 粘土矿、碳酸盐矿、氧化物、硫化物、氢氧化物等。 二、煤炭的灰分 煤炭的灰分是煤炭质量的基础指标,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煤炭的灰分又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矸石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矿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 灰分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发热量降低100kcz1/kg 左右。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焦炭强度下降2%,高炉生产能力下降3%,石灰石用量增加4%。 三、为什么要洗煤 从矿井中直接开采出来的煤炭叫原煤,原煤在开采过程中混入了许多杂质,而且煤炭的品质也不同,内在灰分小和内在灰分大的煤混杂在一起。洗煤就是将原煤中的杂质剔除,或将优质煤和劣质煤炭进行分门别类的一种工业工艺。洗煤过程后所产生的产品一般分为有矸石、中煤、乙级精煤、甲级精煤,经过洗煤过程后的成品煤通常叫精

锑矿选矿工艺流程分析

锑矿选矿工艺流程分析 流程介绍: 提取方法: 锑矿的提取方法除应根据矿石类型、矿物组成、矿物构造和嵌布特性等物理、化学性质作为基本条件来选择外,还应考虑有价组分含量和适应锑冶金技术的要求以及最终经济效益等因素。锑矿石的选矿方法,有手选、重选、重介质选、浮选等。 手选: 锑矿石手选工艺是利用锑矿石中含锑矿物与脉石在颜色、光泽、形状上的差异进行的。该方法虽然原始,且劳动强度较大,但用于锑矿石选矿仍具有特殊意义:因为锑矿物常呈粗大单体结晶或块状集合体晶体产出,手选常能得到品位较高的块锑精矿,适合于锑冶金厂竖式焙烧炉的技术要求;手选能降低选矿生产成本和能耗,因此它在我国广泛使用。据资料统计:我国现生产的18个主要锑选矿厂中,有手选作业的有15座,占83.3%,其中单一硫化锑矿选厂4座,硫化—氧化混合锑矿选厂4座,含锑复杂多金属矿选厂7座。手选选出的块状锑精矿,只需含锑7%以上就可进入竖式焙烧炉直接挥发焙烧,以制取三氧化二锑。手选出含锑高于45%的块状硫化锑精矿,通过熔析法可制取纯净的三硫化二锑(俗称生锑),用于生产。手选除拣出高品位块状锑精矿外,也可以直接丢弃大量废石,以提高入选原矿品位。适合手选的矿石粒度,大都在28~150毫米间。大多数锑选厂采用宽级别手选,只有个别选厂如锡矿山北选厂采用分级成窄级别手选。由于原矿往往含泥,因此洗矿作业常是手选前不可缺少的预备作业。入选原矿经过洗矿然后手选,比不经洗矿直接手选效果要好。 重选: 锑矿石的重选工艺对于大多数锑矿石选厂均适用,因为锑矿物属于密度大、粒度粗的矿物,易于用重选方法与脉石分离。其中:辉锑矿密度为 4.62克/厘米3,而脉石密度介于2.6~2.65克/厘米3之间,其等沉(降)比为2.19 ~2.26,属易选矿石;黄锑华密度为5.2克/厘米3、红锑矿密度为7.5克/厘米3、锑华为5.57克/厘米3,它们与脉石的等沉(降)比分别为2.55~2.63,3.93~4.06和2.76~2.86,这三种锑矿石属于按密度分选的极易选矿石。只有水锑钙,石密度3.14克/厘米3,与脉石等沉(降)比值仅1.29,属于按密度分选较难选矿石,但它在锑矿石中并不算主要成分,不影响重选的使用。总之,不论单一硫化锑矿石或硫化( 氧化混合锑矿石,均具有较好的重选条件。且重选费用低廉,又能在较粗粒度范围内、分选出大量合格粗粒精矿,并丢弃大量脉石,因此,重选仍是当今锑选矿工作者乐于采用的选矿方法。有时,它即使不能直接选出合格锑精矿,然而作为锑浮选作业的预选作业,也常被人接受,特别是浮选在现阶段处理氧化锑矿石的困难很多的情况下,因而重选成了氧化锑矿石的主要选矿方法。 浮选: 浮选是锑矿物最主要的提取方法。硫化锑矿物属易浮矿物,大多采用浮选方法提高矿石晶位。其中:辉锑矿常先用铅盐作活化剂,也有用铜盐或铅盐铜盐兼用的,然后用捕收剂浮选。常用的捕收剂为丁黄药或页岩油与乙硫氮混合物,起泡剂为松醇油或2号油;氧化锑矿则属难浮矿石。

选矿的主要工艺流程

选矿目的要是使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相互分开,为下一步的精选作业做准备,在整个选矿过程中主要的流程可以分为破碎、筛分、磨矿、分级、选别等。下面按照先后顺序为大家介绍下这些工艺流程。 矿石的破碎 从矿山开采出来的矿石块度都很大。目前,露天开采出来的矿块大尺寸为1000mm-1500mm,井下开采出来的矿块大尺寸为300mm-600mm块度这样大的矿石不能直接进行分选,因为,其中的有用矿物与无用矿物、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紧密共生。为了使它们相互分开,即达到单体分离,矿石送到选厂后,首先将矿石破碎到粒度,然后再送入磨矿机磨碎。 矿石的筛分 松散物料通过筛子分成不同粒级的过程,称为筛分。在选矿厂内,筛分多数是与破碎作业相结合。在矿石进入某段破碎机之前,预先分出粒度已经符合要求的合格产物,这种筛分称为预先筛分。它既能防止矿石的过粉碎,又可高破碎

机的生产率。当矿石含水分高和粉矿较多时,还可以避免破碎机的堵塞。当矿石经过破碎机被破碎之后,应用筛分检查破碎产物的粒度,使不合格的过大块矿粒再返回破碎作业,再次进行破碎,这种筛分称为检查筛分。用于矿石筛分的设备以圆形振动筛为主。 磨矿 磨矿是矿石破碎过程的继续,其目的是使矿石中各种有用矿物颗粒全部或大部分达到单体分离,以便进行选别,并使其粒度符合选别作业的要求。 磨矿作业通常是在一个圆筒形的磨矿机中进行的,筒体内一般装有研磨介质,如钢球、钢棒或砾石等等。装钢球(或铁球)的磨矿机为球磨机;装钢棒的为棒磨机;装砾石的为砾磨机。若磨矿机内不装其它介质,只利用矿石自己研磨,则称为无介质磨矿机或称自磨机;自磨机中再加入适量钢球就构成所谓半自磨机。磨机的规格,都以筒体的直径乘以长度表示。 分级 在磨矿作业中,通常采用分级作业与之配合,以便把粒度合格的物料及时分出,既可避免产品过磨,又能提高磨矿效率。选矿厂磨矿作业中使用的分级设备

选矿工艺流程介绍

选矿工艺流程介绍(附流程图) [导读]:选矿是冶炼前的准备工作,从矿山开采下来矿石以后,首先需要将含铁、铜、铝、锰等金属元素高的矿石甄选出来,为下一步的冶炼活动做准备。选矿一般分为破碎、磨矿、选别三部分。其中,破碎又分为:粗破、中破和细破;选别依方式不同也可分为:磁选、重选、浮选等。本专题将详细向大家讲述选矿的一些具体工艺常识,以及主要选矿设备的大致工作原理,主要控制要点等知识。由于时间的仓促和编辑水平有限,专题中难免出现遗漏或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补充指正。 选矿的目的:提高矿石品位。 选矿方法: ◆重力选矿法。根据矿物密度的不同,在选矿介质中具有不同的沉降速度而进行选矿。 ◆磁力选矿法。磁力选矿法是利用矿物的磁性差别,在不均匀的磁场中,磁性矿物被磁选机的磁极吸引,而非磁性矿物则被磁极排斥,从而达到选别的目的。 ◆浮游选矿法。浮游选矿法是利用矿物表面不同的亲水性,选择性地将疏水性强的矿物用泡沫浮到矿浆表面,而亲水性矿物则留在矿浆中,从而实现不同矿物彼此分离。 选矿后的产品:精矿、中矿和尾矿。 ◆精矿是指选矿后得到的含有用矿物含量较高的产品。 ◆中矿为选矿过程中间产品,需进一步选矿处理。 ◆尾矿是经选矿后留下的废弃物。

选矿的流程: (一)矿石破碎 我国选矿厂一般采用粗破、中破和细破三段破碎流程破碎铁矿石。粗破多用1.2m或1.5m旋回式破碎机,中破使用2.1m或2.2m标准型圆锥式破碎机,细破采用2.1m或2.2m短头型圆锥式破碎机。通过粗破的矿石,其块度不大于1m,然后经过中、细破碎,筛分成矿石粒度小于12mm的最终产品送磨矿槽。 (二)磨矿工艺 我国铁矿磨矿工艺,大多数采用两段磨矿流程,中小型选矿厂多采用一段磨矿流程。由于采用细筛再磨新工艺,近年来一些选矿厂已由两段磨矿改为三段磨矿。采用的磨矿设备一般比较小,最大球磨机 3.6m×6m,最大棒磨机 3.2m×4.5m,最大自磨机5.5m×1.8m,砾磨机2.7m×3.6m。 磨矿后的分级基本上使用的是螺旋分级机。为了提高效率,部分选矿厂用水力旋流器取代二次螺旋分级机。 (三)选别技术 1.磁铁矿选矿 主要用来选别低品位的“鞍山式”磁铁矿。由于矿石磁性强、好磨好选,国内磁选厂均采用阶段磨矿和多阶段磨矿流程,对于粗粒嵌布的磁铁矿采用前者(一段磨矿),细粒、微细粒嵌布的磁铁矿采用后者(二段或三段磨矿)。我国自己研制的系列化的永磁化,使磁选机实现了永磁化。70年代以后,由于在全

关于设备管理部组建维修骨干队伍的方案

关于设备管理部组建维修骨干队伍的方案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关于设备管理部组建维修骨干队伍的方案 一、目的 为了更好地整合设备管理部优秀的维修人才,提高部门所管辖设备的维修维护效率,增强部门竞争上岗的活力,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形成一套新的维修人员管理制度。由技术室牵头,准备着手组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善于学习、能打硬仗的骨干队伍。 二、形式 根据本部门维修室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及某些工种的特殊才能,由维修室、技术室主管共同推荐名额,进行公开考核筛选,入围人员将组成维修骨干队伍。骨干队伍成员不定时更新,优胜劣汰原则。鼓励未入围员工申请考核,形成竞争奖励机制,从而提高维修团队的积极性。 三、工作职能 1.维修骨干队伍不单独划分出原片区,需要参加片区的早检、周检任务,以及参加片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学习培训。 2.维修骨干队伍需要参加到园区所有设备的月检、年检以及大型的检修工作中。需要对每个片区的所有设备进行学习,并参与到设备的维护、保养、维修、检验中。 四、预期目标 1.要求骨干成员戒骄戒躁、虚心学习,将园区所有设备的技术参数,技术状态等进行掌握,力争做到随问随答,随时能分析设备故障疑问的效果。主管可根据其掌握的知识情况进行考核,实行淘汰机制。 2.遇事不推诿,尽心竭力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为园区设备出谋划策,

贡献出自己的技术力量。 3.共同完成园区设备的重点维护保养工作;共同完成设备故障维修,技术攻关等工作。 4.各成员能学以致用,能将自己掌握的技能对其他员工进行传授讲解,提高整个维修队伍的凝聚力和技术水平。 五、重难点问题 1.维修骨干队伍的选拔是人为进行,需要保证其公正性透明性。 2.入选成员可能存在个人技术与个人魅力不均等情况,不能胜任传授讲解的任务。 3.入选成员因工作任务加重,技术支持更加地全面,是否需要增加相应的薪资酬劳。 4.骨干队伍因大家能力较突出,在解决维修故障过程中,可能存在多方争议而影响设备检修,或者出现无人敢下定论的情况。 5.普通片区成员可能将复杂的维修任务遗留给骨干队伍解决,出现消极怠工现象。 六、方案落实 技术室综合认为,该方案具有可行性,利大于弊。对于这支新型队伍的建设,需要得到上级领导支持,维修室技术室共同配合完成实施。

选矿实验流程图

选矿试验的要求 选矿试验资料是选矿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选矿试验成果不仅对选矿设计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产品方案、技术经济指标等的合理确定有着直接影响,而且也是选矿厂投产后能否顺利达到设计指标和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选矿试验,必须由专门的试验研究单位承担。选矿试验报告应按有关规定审查批准后才能作为设计依据。在选矿试验进行之前,选矿工艺设计者应对矿床资源特征、矿石类型和品级、矿石特征和工艺性质、以及可选性试验等资料充分了解,结合开采方案,向试验单位提出试验要求,在“要求”中,一般不必详述试验单位通常都应做到的容,而应着重提出需要试验单位解决的特殊容和主要问题。 一、选矿试验类型的划分 选矿试验按研究的目的可分为可选性试验、工艺流程试验和选矿单项技术试验三种,按试验规模可分为试验室试验、半工业试验和工业试验三种。为便于明确选矿试验要求和叙述的方便,概括上述两种分类,将选矿试验类型划分为可选性试验、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试验室扩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和选矿单项技术试验六种。 (1)可选性试验。一般由地质勘探部门完成。在地质普查、初勘和详勘阶段,应循序渐进地提高和加深可选性试验研究深度。可选性试验着重研究和探索各种类型和品级矿石的性质与可选性差别,基本选矿方法与可能达到的选矿指标,有害杂质剔除的难易,伴生成分综合回收的可能性等。试验研究的容和深度应能判定被勘探的矿床矿石的利用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能为制订工业指标和矿床评价提供依据。可选性试验是在试验室装置或小型试验设备上进行的,一般只作矿床评价用。 (2)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是在矿床地质勘探完成之后,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之前进行。它着重对矿石矿物特征和选矿工艺特性、选矿方法、工艺流程结构、选矿指标、工艺条件及产品(包括某些中间产品)等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并应进行两个以上方案的试验对比。试验研究的容和深度。一般应能满足设计工作中初步制订工艺流程和产品方案、选择主要工艺设备及进行设计方案比较的要求。由于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规模小、试料少、灵活性大、入力物力花费较少,因此允许在较大围进行广泛的探索,又因它的试料容易混匀,分批操作条件易于控制,因此是各项试验的最基本试验。但是,它是在试验室小型非连续(或局部连续)试验设备上进行的,其模拟程度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虽优于可选性试验,但不及试验室扩续试验。 (3)试验室扩续试验。试验室扩续试验是在小型流程试验完成之后,根据小型流程试验确定的流程,用试验室设备模拟工业生产过程的磨矿、选别乃至脱水作业的连续试验。它着重考察流程动态平衡条件下(包括中矿返回)的选矿指标和工艺条件。各试验研究单位连续试验设备的能力很不一致,一般为 40 一 200kg/h。试验室扩续试验比小型流程试验的模拟性较好,可靠性较小型流程试验高些。 (4)半工业试验。半工业试验是在专门建立的半工业试验厂或车间进行的,试验可以是全流程的连续,也可以是局部作业的连续或单机的半工业试验。试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试验室试验的工艺流程方案,并取得近似于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为选矿厂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或为进一步做工业试验打下基础。半工业试验所用的设备为小型工业设备,试验厂的规模尚无明确的规定,一般为 1~5t/h。 (5)工业试验。工业试验是在专门建立的工业试验厂或利用生产选矿厂的一个系列甚至全厂进行的局部或全流程的试验,由于其设备、流程、技术条件与生产或今后的设计基本相同,故技术经济指标和技术参数比半工业试验更为可靠。

关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关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1、设备 设备一般指生产或生产上所常的机械与装置,就是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就是工业企业中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的总称。 在机械系统,设备通常指机械与动力两大类生产设施。 2、设备管理 目前我国采用并逐步推行的设备管理就是指对设备的一生实行综合管理,即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规划、购置(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及更新。调拨,直至报废各个过程的活动,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物质运动与价值运动两个方面。 3、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就是指直接或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设备。它就是企业设备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生产设备主要包括成套设备,系统、单台机械,装置等有形资产。生产设备需要通过在生产成本中提取折旧,以补偿在长期使用中受到的物质与技术上的损耗。 4、设备规划 设备规划包括设备管理工作与新设备设置规划两个方面,设备管理工作规划就是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中、长期(三年或五年)与年度计划。新设备设置规划就是指新设备设置、更新与改过规划、设备规划就是企业开发与生产经营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5、设备综合工程学 设备综合工程学就是指以设备一生为研究对象,就是管理、财务、工程技术与其它应用于有形资产的实际活动的综合,其目标为追求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 设备综合工程学的活动内容包括:制定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要求与可靠性、维修性设计,及各项资产的安装、试运转、维修、改造与更新,并进行有关的信息反馈。 6、全员生产维修(TPM) TPM就是日求现代设备管理维修制度,它就是以达到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确立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生产维修全系统,涉及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工人全员参加,依靠开展小组自主活动来推行的生产维修,概括为:T----全员、全系统、全效率,PM---生产维修(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维修预防)。 7、设备经济寿命

选矿方法(基本原理、工艺流程)

1、重介质选矿法:(1)方法是基于矿石中不同的矿粒间存在着密度差,(或粒度差),籍助流体动力和各种机械力作用,造成适宜的松散分层和分离条件,使不同物料得到分离。重介质选矿分选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定理,小于重介质密度的颗粒将在介质中上浮,大于重介质密度的颗粒在介质中下沉。(2)工艺流程矿石的重选流程是由一系列连续的作业组成。作业的性质可分成准备作业、选别作业、产品处理作业三个部分。 (1) 准备作业,包括a:为使有用矿物单体解离而进行的破碎与磨矿;b:多胶性的或含黏土多的矿石进行洗矿和脱泥;c:采用筛分或水力分级方法对入选矿石按粒度分级。矿石分级后分别入选,有利于选择操作条件,提高分选效率。2) 选别作业,是矿石的分选的主体环节。选别流程有简有繁,简单的由单元作业组成,如重介质分选。 (3) 产品处理作业,主要指精矿脱水、尾矿输送和堆存。 2、跳汰选矿法(1)原理:跳汰选矿是在垂直交变介质流的作用下,使矿粒群松散,然后按密度差分层:轻的矿物在上层,叫轻产物;重的在下层,叫重产物,从而达到分选的目的。介质的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矿粒间的密度差越大,则分选效率越高。实现跳汰过程的设备叫跳汰机。被选物料给入跳汰机内落到筛板上,便形成一个密集的物料展,这个物料层,称为床层。在给料的同时,从跳汰机下部周期性的给入上下交变的水流,垂直变速水流透过筛孔进入床层,物料就是在这种水流中经受跳汰的分选过程。 (2)工艺过程当水流上升时,床层被冲起,呈现松散及悬浮的状态。此时,床层中的矿粒,按其自身的特性(密度、粒度和形状),彼此作相对运动,开始进行分层。在水流已停止上升,但还没有转为下降水流之前,由于惯性力的作用,矿粒仍在运动,床层继续松散、分层。水流转为下降,床层逐渐紧密,但分层仍在继续。当全部矿粒落回筛面,它们彼此之间已丧失相对运动的可能,则分层作用基本停止。此时,只有那些密度较高、粒度很细的矿粒,穿过床层中大块物料的间隙,仍在向下运动,这种行为可看成是分层现象的继续。下降水流结束,床层完全紧密,分层便暂告终止。水流每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称为跳汰周期。在一个跳汰周期内,床层经历了从紧密到松散分层再紧密的过程,颗粒受到了分选作用。只有经过多个跳汰周期之后,分层才逐趋完善。最后,高密度矿粒集中在床层下部,低密度矿粒则聚集在上层。然后,从跳汰机分别排放出来,从而获得了两种密度不同,即质量不同的产物。 3、浮选(1)原理:浮选是根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而分选矿物的一种选矿方法。(2)浮选流程包括磨矿,分级,调浆及浮选的粗选、精选、扫选作业。有一段磨浮流程;分段磨矿-浮选的阶段磨浮流程;精矿或中矿再磨再选流程。浮选产出粗精矿的作业称粗选;粗精矿再选作业称精选;尾矿再选作业称扫选。回收矿石中多种有用矿物时,不同矿物先后浮选的流程称优先浮选或选择浮选;先将有用矿物全部浮出后再行分离的流程,称混合-分离浮选。工业生产时必须针对矿石的性质和对产品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药方和浮选流程。 浮选的原则流程即浮选的骨干流程或流程的主干结构。它一般包括段数、循环和矿物的浮选顺序等内容。 3)浮选机: 浮选机类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充气式浮选机、混合式浮选机或充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

铅锌矿的浮选方法及浮选工艺流程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铅锌矿的浮选方法及浮选工艺流程 铅锌是人类从铅锌矿石中提炼出来的较早的金属之一。铅锌广泛用于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和医药业等领域。此外,铅金属在核工业、石油工业等部门也有较多的用途。在铅锌矿中铅工业矿物有11 种,锌工业矿物有6 种,以方铅矿、闪锌矿最为重要。方铅矿的化学式为PbS,晶体结构为等轴晶系,硫离子成立方最紧密堆积,铅离子充填在所有的八面体空隙中。新鲜的方铅矿表面具有疏水性,未氧化的方铅矿很易浮选,表面氧化后可浮性降低。黄药或黑药是方铅矿的典型的捕收剂,黄药在方铅矿表面发生化学吸附,白药和乙硫氮也是常用捕收剂,其中丁铵黑药对方铅矿有选择性捕收作用。 重铬酸盐是方铅矿的有效抑制剂,但对被Cu2+活化的方铅矿,其抑制效果 下降。被重铬酸盐抑制过的方铅矿,很难活化,要用盐酸或在酸性介质中,用氯化钠处理后才能活化。氰化物不能抑制它的浮选,硫化钠对方铅矿的可浮性很敏感,过量硫离子的存在可抑制方铅矿的浮选;二氧化硫、亚硫酸及其盐类、石灰、硫酸锌或与其它药剂配合可以抑制方铅矿的浮选。闪锌矿的化学式为ZnS,晶体结构为等轴晶系, Zn 离子分布于晶胞之角顶及所有面的中心。S 位于晶胞所分成的八个小立方体中的四个小立方体的中心。 高锰酸钾浓度为4~6 乘以10-5 摩尔/升时对活化的闪锌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浓度偏高时却使其良好浮游。其作用机理为:高锰酸钾浓度低时与闪锌矿表面活化膜及表面晶格离子反应生成的金属羟基化合物起抑制作用并使黄药脱附,浓度高时则在矿物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大量元素硫。 氰化物可以强烈的抑制闪锌矿,此外硫酸锌、硫代硫酸盐等都可以抑制闪锌矿的浮选。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硫化物,形成于各种不同的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