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语论文:幼儿教师教学口语的提问语形式分析

教师口语论文:幼儿教师教学口语的提问语形式分析
教师口语论文:幼儿教师教学口语的提问语形式分析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的提问语形式分析

摘要: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包括教学导入语、教学提问语、教学讲授语等多种教学语言形式。其中教学提问语在幼儿园课堂教学活动中起着绝对的主线作用,它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教学提问语的设计运用直接关系到课堂活动的效果和幼儿活动的效率。文章作者总结近几年的幼儿教师职业口语教学经验,结合幼儿园课堂教学实际,从教学提问语的形式分类和运用的要求两方面对教学提问语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提问语形式运用要求

幼儿教师职业口语主要包括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其中,教学口语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必备工具,也是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职业口语技能,它直接关系到幼儿园教学质量和幼儿思维、智力、语言水平的提高。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包括教学导入语、教学提问语、教学讲授语、教学结束语等多种教学语言形式。其中教学提问语贯穿教学活动始终,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教学提问语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幼儿的实际提出问题,促进幼儿思考钻研以加深理解的教学语言形式。无论是教学导入语还是教学结束语或是教学讲授语都离不开教学提问语的支持。因此,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学提问语是提高幼儿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幼儿语言思维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近几年的幼儿教师职业口语教学研究,结合幼儿园课堂教学实际,我总结分析了教学提问语形式及运用要求。

一、教学提问语的形式

1.填空式。即把问话组织成像试题中的填空那样,然后依次发问。这种提问,多是根据活动中的一些需要记忆的地方提出来的问题,又可称为重点式提问。通常需要记忆的知识也就是重点问题,所以,根据教材中的教学重点提出明确的问题,把这个问题弄清楚,本课的知识目标也就基本达到了。这种提问方式可以训练学生边看、边听、边记、边概括的能力。

例如:教幼儿认识猫,教师可提出:小花猫的耳朵什么形状呀?嘴边长了什么呀?小花猫走路什么样呀?等一系列了解小花猫特点的问题。

2.过渡式。即在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这个问题,幼儿可以发现更本质的问题,有一个连贯的思维。

例如:教师出示“分享”两字。提问:“这两个字是什么字?”

幼儿:“分享。”

教师:“‘分享’是什么意思?”

幼儿:“和大家一起享受。”

教师:“和别人一起分享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幼儿:“高兴!”

教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也爱分享,听听他们分享什么了?”(然后听故事)

3.选择式。即用选择问句来提问的方式。对于某些最容易混淆、弄错的地方,运用选择式问法,要求在二者或数者之中选一个答案,能激发幼儿积极地思考和辨析,不仅缩小问的范围,使答话不致偏离中心,而且使要辨析的难点更加明显、集中。

例如:3和3能组成6还是能组成9呢?10个10是100呢还是1000呢?

4.比较式。即用比较的方法来提问。比较的方法很多,仅以科学领域教学而言,就有不同形状、重量、颜色的比较,等等;就比较的目的而言,既有不同点的比较,又有相同点的比较。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这种提问的方法,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

例如:教小朋友认识沙子,提问:“沙子和土有什么区别?干沙子和湿沙子在堆小山时有什么不同呀?”教小朋友认识表情,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在笑的时候,嘴有什么相同之处呀?哭的

时候嘴有什么相同之处呀?

5.连环式。即为了达到表达的目的而精心设计的环环相扣的一连串问题。这几个问题形成一个整体,几个问题都解决了,重点或难点问题也就解决了。

例如:中班科学领域活动——认识8。教师出示小白兔7只,提问:“有几只小白兔呀?”幼儿点数答7只;教师再出示小灰兔7只,提问:“有几只小灰兔呀?”幼儿点数答7只,教师将小白兔和小灰兔一一对应贴好。提问:“我添上一只小灰兔,7只添上1只是几只呀?幼儿答7只添上1只是8只,教师明确:“7添上1是8。”再问:“小灰兔和小白兔谁多谁少呀?”幼儿答8比7多,7比8少。提问:“怎样使小灰兔和小白兔一样多呀?”幼儿明确了添上一个和去掉一个的办法。这五个问题,一环扣一环,成递进式排列。教学中的不少难点,要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运用连环式提问法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在问和答的间隙中为幼儿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理解的余地,便于幼儿逐步地消化所学的内容。

6.信息反馈式。即针对幼儿的学习效果提出的具体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教师明确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于教师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必要时可随时做调整。这样的问题在幼儿园教学中必不可少。例如:“你们懂了吗?你们是怎么想的?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7.错误诱导式。即教师“明知故犯”,用错误的结论激发幼儿生疑思考,从而发现正确的答案。

例如:“我看啄木鸟那样站在树上,会掉下来,你们说会不会掉下来?”“我想爸爸妈妈不给我买玩具,我大哭大叫也没什么不好,我是小孩吗!你们说对吗?”

8.追本探源式。即直接请幼儿回答问题产生的原因。例如:关键处提问“为什么”。“为什么要有广告?”“我们为什么要穿衣服?”

9.扩展延伸式。即现在所学内容和以前所学的,以及与此有关的内容连在一起提问的方法。这种提问法,有由新温旧、由此及彼、融会贯通的作用。扩展式提问法,可以把各方面的知识连贯起来,建立起多方面的联系,培养“立体”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因而比孤立地学,记得更牢,理解得更深。

二、教学提问语的运用要求

1.问点准确。即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操作性强,提出问题的语言要清晰明确,不要无意识地问或习惯地随便问。要使幼儿听到问题后轻松找到合情合理的思考方向,不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幼儿的所问非所答有时并不怪幼儿,只能说教师没问好。比如,有些教师习惯地问“是吗”、“对吗”、“明白吗”等,这样的问题对解决知识重点难点是毫无意义的。正确的教师提问语应该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有准备、有顺序经过认真设计而提出的。提问要围绕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来进行,问到点子上。

2.启发智能。提问时,应注意做到把对幼儿智能的考查和训练融合为和谐统一的整体。教师提问时,既应当考虑对幼儿知识掌握程度、问题理解程度、思维敏捷程度,又应当特别注意通过提问启发幼儿的智能,强化对幼儿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训练。

3.难度适当。提出的问题应当有一定的难度,要巧妙地把幼儿带入一个可能理解而又不是很容易理解、有障碍却可以逾越的境界,形象地说,就是要“跳一跳,摘果子”。

4.层层递进。设计提问,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环环紧扣、层层递进。为此,教师要注意设计好问题的“坡度”,让幼儿回答问题像攀登阶梯一样,步步升高,让幼儿的思维也跟着“爬坡”。

幼儿教师的教学提问是引起幼儿反应、增强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主要手段,幼儿园教学中常常采用提问的方法,启发幼儿思考,帮助幼儿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授课中心,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幼儿的实际水平、年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启

发幼儿去思考和探求,便于引起讨论;具有清晰的层次性——要环环相扣,第一个问题应该是第二个问题的基础;具有含蓄的提示性——问题以点拨为主,且点到为止等特点。因此,幼儿教师应在完善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有意识地训练提高自身教学提问语的设计运用技能。避免提出那些幼儿难于回答的问题、似是而非的问题或简单单调到只用“是”“不是”“好”“不好”“美”“不美”就能回答的问题。

幼师语言训练教案

教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教师:王萌绿 职称:讲师 使用教材:《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教程》

第一堂课幼儿教师口语概论(一)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导语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了解课程学习目标,理解过程式学习、情境学习、模拟实训的重要性。 (二)熟悉过程考核的要求,把握过程考核的要求和标准。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师口语中的三大能力体现 (二)学习情境设计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自主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几则孩子的有趣问答开始,思考孩子的视角和成人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儿教师口语个性鲜明 1、直观形象 练习:四季风! 2、鲜活逼真 案例:方块先生要回家! 3.语句简短 练习:用口语描绘“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景色 第二节课程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 (1)专业能力:分析幼儿语言发展需求、甄别性语言教育服务、案例分析与评价(2)方法能力:自主性学习、制定实施工作计划、反思与创新 (3)社会能力: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交流与沟通,心理素质与社会责任 2.课堂学习情境设计 (1)入园过程 (2)如厕、盥洗、就餐、午睡等生活情景 (3)主题式活动 (4)户外活动

(5)离园过程 …… 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假如我是孩子: (一)公交车上,一个年轻男子抢了一个孩子的座位,孩子妈妈安慰他,这是给老年人专用的座位(本来是老弱病残孕),孩子说…… (二)爸爸对儿子说:“你妈妈老了,一点儿都不好看了,我们找个年轻漂亮的新妈妈吧……”孩子说…… 八、课后小结 九、参考资料 第二堂课幼儿教师口语概论(二)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幼儿教师口语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幼儿教师口语的基本特征 (二)幼儿教师口语在课堂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手段的有声性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自主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一则童话入手。 (二)教学内容 第三节幼儿教师口语的基本特征 1. 幼儿教师口语的基本特征 (1)形象生动:幼儿思维特点的具体形象,容易接受直观、生动、具体的事物。所以幼儿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创造直观形象,来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抽象的事物、词语、概念。 (2)生活化:非概念化的生活交际语言。 (3)结构简化:句法结构较为简短,词汇涉及的范围较小。 训练:分析《咏鹅》

《幼儿教师口语》教学大纲

《幼儿教师口语》教学大纲 “教师口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教师口语”是师范专科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本课程在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指导下逐步培养工作的口语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能运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初步掌握运用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任务 本课程教学由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部分内容的组成,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教师口语的前提,贯穿本课程的始终;一般口语交际是社会人际交往中基本的口头言语活动,是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的基础;职业口语是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表达的,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专业用语,通过教学和专业训练,培养学生从事育、教学职业基本技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本课程总学时为128学时,具体分配见各章节。 幼师三年制<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 “教程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 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 课程是培养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

二、目的和任务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 增强语言规范意识,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初步掌 握运用教师职业语言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并能对小学生及小朋友的 口语进行指导~以利于提高全民族的语言素质。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1.课程内容 本课程由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部分 构成。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普通话训练是前提~贯穿本课程的始终。 一般口语交际是社会人际交往中基本的口头语言活动~是适应现代社会发 展需要的重要能力,一般口语交际是普通话训练的继续和深化是教师职业 口语训练的基础。教师职业口语是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表达的~符 合教育教学要求的专业用语~是师范院校学生首要的基本技能,教师职业口语训练是一般口语训练的提高和扩展。 ,.教学要求 普通话训练:了解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认识推广普通话是我国宪法规定的语言文字基本政策~明确普通话是合格教师必须掌握的职业语言,使方言区的学生了解、掌握普通话的语音系统~通过训练~基本能够运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交际~为从事教育、教学打好语言基础。 一般口语训练:了解口语交际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一般口语表达技能~养成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做到清晰、准确、流畅、得体~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语态自然、大方。

幼儿教师口语

幼儿教师口语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一部分课程总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幼儿教师口语是研究幼儿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口语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师范类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这门课程的开设,对提高未来教师的口语表达水平,乃至提高全民族的口语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幼儿教师口语主要是为了培养师范生正确把握教师口语的特点,运用教学口语的技能、教育口语规律以及教师在不同语境中的语言运用,使学生成为学习规范的、文明的、优美的语言的典范。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 幼儿教师口语虽然训练的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口语运用能力,但与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语言教育等学科密切相关,这是由幼儿教师通俗明了,浅显易懂,趣味直观,生动形象,科学准确,灵活善诱,富于儿童化的语言特点所决定的。可以说,《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是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语言教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综合运用,因此,与上述学科的衔接、配合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提出要求。 了解:要求学生对本内容大致了解,以扩大知识面。 掌握:要求学生对本内容能够正确理解、简明概述。

重点掌握:要求学生对本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够准确应用。 总的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精讲多练。 四、作业安排 1、课堂练习。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课堂训练,突出过程。 2、课外作业。每学期3~4次,关注全面。 五、课程考核 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平时成绩(含课堂练习成绩、课外作业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第二部分教材使用和教学方法建议 一、教材 《幼儿教师口语》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钱维亚 网络教学资源。 二、本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72学时完成,分为上、下学期,各36学时。上学期完成“幼儿教师口语基础训练”,下学期完成“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幼儿教师交际口语训练”。下表为上学期教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理论课时实践课时 第一章幼儿教师口语基础训练 1 0.5 1.5 第一节发声技能训练用气发声训练 第一章幼儿教师口语基础训练 2 0.5 1.5 第一节发声技能训练共鸣控制训练 第一章幼儿教师口语基础训练 3 0.5 1.5 第一节发声技能训练吐字归音训练

发展汉语初级口语教学大纲王悦修订版

发展汉语初级口语教学 大纲王悦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初级口语1(上)》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初级口语1(上)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学时:28 2.课程类别:留学生必修课 3.开设学期:2016年-2017年第二学期 4.教材: 《发展汉语初级口语1》,王淑红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 二、课程介绍 1、本课程是针对初级阶段的留学生的口语学习课程,是一门专项技能训练课。对第二语言初学者来讲,口头交际能力需要经过有计划的培养、反复的实践才能获得,口语课就是培养这一口头交际能力的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说的能力能应付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介绍个人、家庭情况)、简单的社会交际(如问候、感谢)和有限的学习需要(如课堂活动)。在课堂上,能够回答老师的提问,提出自己的问题;能复述简短的熟悉话题材料的大意;可以就同课文内容类似的话题进行较完整的连续对话。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语句较连贯。在实际交际中,能够就上述熟悉的话题作简短的问答和陈述,具有初步的会话能力。所说的话多为简单句型以及由简单句型连成的语段,语速较慢。 2、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和词语,模仿、记忆在某一情况下的表达方式,并最终达到灵活运用和替换的阶段。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采用表演法等互动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性、综合性和交际性原则,在教学中着重以基础语言知识为中心进行综合训练,精讲多练,采用启发式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 (2)注重同一句型的变换,注意词汇和语法知识的重现,在讲练过程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反复练习本课所学的词汇、语法及句型,并有意识的复习以前学过的常用句型。 (3)学生练习法。当学生理解、模仿之后,就要让学生们大量地、反复地练习说。分为若干小组,在同一时间内分别轮换扮演不同的角色,练习说在某一情景下的会话内容。 (4)教师提问法。当教师教完在某一情景下的会话内容之后,为了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该会话内容,教师可采用提问法。提问的方式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表层到深层。 (5)学生演练法。当学生模仿、练习之后,可以请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这段会话,这样可以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待学生演练完毕后再纠正,这样有利于保护学生“说”的积极性。(6)情境演练法。当课堂上所学的某一情景下的会话较容易实地实践时,可以在学生掌握了课本上的内容之后,将学生带出去,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在实际交际中学习。这样可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精选.]

教案首页授课教师 课题第一章(导语) 课程名称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 课型专业必修课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时数 教学目标 从知识、能力、人文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确定的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教师口语训练课程的学习目标,理解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做中 学、情境学习、模拟实训的重要性。 2.熟悉过程考核的要求,把握过程考核的要点和标准,树立正确的幼儿教师口语关,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 教学重点幼儿教师口语特色教学难点课程学习目标教学方法 导读法、分析法教具设备多媒体 阅读推荐文 献 《普通话教程》作业布置课后实践活动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 一、问题导入: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具备幼儿教师口语技能、合格的幼儿教育工 作者? 二、开设本门课程的背景 1.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 教师口语也成了师范院校实践性很强的必修课。 2.《幼儿教师口语训练》也是为了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 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精神,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我国学前教 育专业学生语言技能,全面提升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社 会服务能力,指导学生专业化成长而编写的。它所对应的幼 儿教师口语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学的一门理论学习与 综合技能训练并重的专业必修课。 三、幼儿教师口语个性鲜明 1. 直观形象《小蝌蚪找妈妈》 2. 鲜活逼真(生活化) 3.语句简短《三只小猪的故事》 四、课程学习目标清晰明确 1. 专业能力 a. 正确认识本课程在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综合培养中的基础工具 地位,并具备该项职业能力; b. 能综合运用本门课程知识,准确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语言发展 需求,灵活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 c. 能识别不同个性幼儿的语言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语言教育 服务,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完整版)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000002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全院各专业学生 开课学期:春/秋季 学分:2学分 主讲教师:陈晓红等 指定教材: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组编,《教师口语》、《教师口语训练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教学目的: “教师口语”是根据发展基础教育的需要和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需要而为全校师范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同时也是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该课程以训练为手段,在理论指导下,以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内容,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口语运用技能、言语识别能力、言语判断力和应变力,为将来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一章语音常识与发声技能 课时:2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音的产生 一、发音器官 二、发音原理 思考与练习: 1、在发音器官图上指出发音器官的名称、部位及各种活动方式。 第二节发声技能 一、用气发声训练 二、共鸣控制训练 三、吐字归音训练 思考与练习: 1、共鸣控制有何作用?按要领训练中、低、高三腔共鸣的方式。 2、慢速吟诵《雨巷》,要求把每一音节的出字、立字、归音按要领读好。 第三节语音的基本概念与训练步骤 一、语音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语音的四要素) 二、语音训练的一般步骤 第二章普通话语音训练 课时:3周,共6课时 第一节普通话声调训练

一、四声基本训练 二、声调辩正 三、声调发音检测 思考与练习: 1、对照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差异,找出对应的规律。 2、进一步体会声调的区分词义的作用——训练《施氏食狮史》。 第二节普通话声母训练 一、声母基本训练(掌握辅音发音要领) 二、声母辩正(重点辨正平翘舌音、边鼻音、舌面音和舌尖音、唇齿音和舌根音等方言难点音,提供记忆的规律) 三、声母发音检测 思考与练习: 1、对照方言与普通话存在的声母差异,找出对应的规律。 2、针对性训练——根据“声母处方”制定训练计划。 第三节普通话韵母训练 一、韵母基本训练(掌握元音发音部位及韵母发音要领) 二、韵母辩正 三、韵母发音检测 思考与练习: 1、对照方言与普通话存在的韵母差异,找出对应的规律。 2、针对性训练——根据“韵母处方”制定训练计划。 3、加强前后鼻音的训练。 第四节普通话语流音变训练 一、声调音变训练 二、轻声的发音训练 三、儿化的发音训练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训练 五、语流音变检测 思考与练习: 1、什么叫语流音变?举例说明轻声和儿化的作用。 3、朗读训练《老朋友相遇》 第三章普通话词汇和语法的规范运用 课时:1周,共2课时 第一节词语的规范运用 一、词语规范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二、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主要差异 三、如何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词 思考与练习: 1、收集整理本地的方言词语,与相对应的普通话词语进行比较。

幼儿教师口语教学大纲11.4

成都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课程教学大纲 (修订草稿) 课程名称:教师口语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制定时间:2015年10月14日 成都电中教学教务科制

《教师口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60100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 【学时/学分】72学时/4学分【实践学时】6学时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课程定位: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口语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这门课程的开设,对提高未来教师的口语表达水平,乃至提高全民族的口语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初步掌握运用教师职业语言进行教育的基本技能。 后续课程:《普通话》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一)课时分配

(二) 各章节基本内容及要求 绪论:幼儿教师口语的课程性质及主要内容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幼儿教师口语这么课程的性质。 2:掌握幼儿教师口语研究的主要内容。 3:基本掌握幼儿教师口语的含义是什么。 教学重点或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教师口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预设语言与应变语言的结合处理。 教学时数:6 教学内容: 0.1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性质 0..2幼儿教师口语研究的主要内容 0.3幼儿教师口语的含义 0.4形成幼儿教师口语的要素 0.5 幼儿教师口语的特征 0.6学习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重要意义

0.7学习幼儿教师口语的方法 考核要求: 1.结合见习中的案例,谈谈幼儿教师口语的特征。 2.根据教材内容,试从形成幼儿教师口语要素的角度,分析教师运用教师 口语的情况。 第一章:普通话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 2:掌握规范语言的特点,发音原理及普通话语音系统。 3:认识普通话等级测试的重要性病明确测试的内容与标准。 4:让学生了解普通话测试的内容及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发音的原理 教学时数:6 教学内容: 1.1普通话与普通话规范语音 1.1.1普通话与方言 1.1.2普通话规范语音 1.2普通话水平测试 1.2.1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目的 1.2.2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标准及要求 1.2.3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范围和评分标准 1.2.4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 考核要求: 了解: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法。 掌握:学前幼儿教师普通话水平。 第二章:普通话语音训练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普通话音节的结合。 2:基本掌握普通话的声母、韵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和方言辩证。了解声调的正确发音和方音辩证,清楚音节的拼读和语流的变化规律。并且能按照规律进行拼合。 3:掌握常用汉字的正确读音。 教学重点或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声调的正确发音和方音辩证,清楚音节的拼读和语流的变化规律。并且能按照规律进行拼合。 教学难点:掌握常用汉字的正确读音。 教学时数:8 教学内容: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 教学口语基本技能训练 教学口语的修辞训练 (一)比喻训练 基本要求 第一,抓住并突出事物之间的相似点; 第二,给幼儿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并鼓励幼儿推陈出新; 第三,启发幼儿注意两种事物感情上的一致性。 训练一: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说物,另一个同学说它像什么。训练二:用比喻描述春天的花。 训练三:设计中班绘画课《大鞋子的想象画》,抓住大鞋子的特点启发幼儿展开想象,把大鞋子比喻成一些事物进行绘画。 (二)比拟训练 例如 小班的“跟我走”活动,教师扮演狗妈妈,幼儿扮演小狗,狗妈妈带着小狗一个跟一个走,同时还要念着:“走,走,走,跟着妈妈走”,念到最后一个字,就停下来学一声狗叫。然后再变成其他小动物做练习。这样的练习增加了幼儿的愉悦感和参与意识。比拟的基本要求 第一是抓住事物特征; 第二是要注意环境气氛的协调。 中班的体育活动“跳跃” 上肢运动教师:秋天到了,秋风轻轻吹,苹果树摇摇摇。(做二个八拍) 下蹲运动教师:秋风把苹果吹到地上,我们把它们捡起来。(做二个八拍) 腰背运动教

师:苹果树妈妈真高兴,连忙说:“谢谢,谢谢~” (做二个八拍) 跳跃运动教师说:今年苹果大丰收,小朋友们真高兴。(做二个八拍) 训练一:区分拟人和拟物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作用。 1、熊猫端来了一把椅子,没等他说请坐,小黑熊已经坐在床上了。 2、麦苗喝饱了水使劲往上长,长啊长啊,长得比大树还高。 3、我当老鹰,小朋友当小鹰;我飞起来,你们就跑开;我扑过去,你们就蹲下,听清楚了吗, 训练二: 模拟教师,运用比拟的方法向幼儿讲述“雷电的形成”。比拟的运用要浅显、贴切、形象,易于幼儿理解和参与。 (三)对比训练 1、对比的作用:可以使幼儿更容易认识一种事物的两面,留下深刻的印象。 2、对比的基本要求 第一,对比的事物在本质上必须是相反的; 第二,使用对比的目的必须明确。如故事《陶罐和铁罐》。 训练一:仿照下面的话,运用对比法说一段话: 冬天到了,天气变凉了,许多小动物都躲在家中不敢出来。可小朋友却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操场做运动,他们做操、跑步、玩游戏,一个个开心极了。 (四)夸张训练 夸张的基本要求 第一,明确夸张的目的,使幼儿了解特征,分清优劣; 第二,使用夸张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如故事《豌豆公主》。 豌豆公主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口语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这门课程的开设,对提高未来教师的口语表达水平,乃至提高全民族的口语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口语作为一门公共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师范生正确把握教师口语的特点,运用教学口语的技能、教育口语规律以及教师在不同语境中的语言运用,使学生成为学习规范的、文明的、优美的语言的典范。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师口语是根据发展基础教育的需要、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需要开设的,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师口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主要是: 1.教育师范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 2.能够用标准和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一般口语交际和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做到熟练地发准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掌握语流音变的规律,具备一定的方言辩正能力。 3.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发声技能,做到语音响亮、圆润、持久不衰。 4.掌握一般口语交际技能。做到听话准确,理解快,记得清,有一定的辨析能力;说话清晰、流畅,得体,有一定应变能力,语态自然大方。 5.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口语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情景的需要,调控声音的高低强弱,掌握语气、语调、顿连、重音、节奏等口语修辞技巧,口语表达做到科学、严谨、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1.根据不同内容,可灵活地采用讲授法、自学辅导法、小组讨论法、实践训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2.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可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以教师集中辅导与自学、小组讨论相结合等多种教学形式。 3.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市电大将通过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辅导,发布教学信息 四、课程教学内容 上编普通话训练

1.幼儿教师口语试题及答案

幼儿教师口语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1、普通话是以()为标准音,以()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汉语拼音方案》是共有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五个部分。 3、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素,音素根据性质的不同划分为元音和( )两类。 4、普通话语音共有22个声母,其中( )个辅音声母,1个零声母。 5、普通话韵母有( )个,其中单韵母有( )个,复韵母有( )个,鼻韵母有( )个。 1、舌面音是指() A.d、t、n、l B.z、c、s B.C.b、d、g D.j、q、x 2、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的音叫( ) A.塞擦音 B.塞音 C.擦音 D.边音

3、d、t、n、l四个辅声的发音部位是() A.舌尖前 B.舌面 C.舌尖中 D.舌尖后 4、普通话中声母() A.都是清音 B.只有鼻音m、n,边音l和擦音r是清音,其他都是浊音 C.都是浊音 D.只有m、n、l、r是浊音,其他都是清音。 5、声母中的鼻音是() A.r、l B.m、n、ng C.m、n、r、l D.m、n 6、口语交际是特定的人在特定的语境里,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手段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的一种言语活动。 A.词汇 B.音节 C.语言 D.交流 7、教师交际口语是指教师在(),以教师的身份参与其他工作使用的口语。 A.直接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 B.间接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 C.直接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内 D.间接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内 8、交谈时,估计直入正题缺乏心理、情感基础,或估计交谈的对方会有抵触情绪,便先谈些别的话题,缩短心理距离、消除对方戒心,等时机成熟再巧妙如题。这种提出交谈的话题的方法叫()。 A.直接提问法 B.间接提问法 C.迂回入提法 D.开门见山提问法 9、“尽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也要把《教师口语》课程学好。”这句话错误的原因是()。 A.滥用关联词语 B.句式杂糅 C.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D.关联词错用 10、“我实现了多年终于成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梦想”。这句话错误的原因是() A.句式杂糅 B.关联词语错用 C.关联词语错位 D.前后矛盾

教师口语教学大纲

《教师语言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001005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课程学时:36 理论课学时:26 训练课学时:10 学分:1 适用对象:2013级全校师范专业本、专科学生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语音系统,辨正重要的方音现象,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普通话语音知识,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方案,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讲授一般口语交际和教师职业口语的运用规律,对学生进行体态语、倾听、交谈、朗读以及教学教育口语等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从事教学教育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教师口语课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 教师口语课不仅仅是普通话测试的训练课,作为一门课程,教师口语课至少应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目的和任务: 1. 阐述口语能力及其发展的理论。通过口语课的理论讲解,逐渐培养 起学生科学地训练自己口语的意识,不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以最终形成个人在教学中口语表达的风格。 2. 完成普通话训练。通过专业训练,使学生能够以标准的普通话进行 教学和交际;普通话水平通过测试达到二级乙等,少数语言能力较强或将来从事语文教学的学生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 3. 完成学生口才训练。教师口语课要让学生掌握朗读、演讲、论辩和 交谈等一般口语表达的方式,能够用普通话进行流利的口语表达,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素养,形成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具有出众的口才。 4. 进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教师口语课要使学生掌握教育口语和教学 口语的特点及要求,完成进行教育教学的语音训练、修辞训练和表达交际的综合训练,形成运用教育口语和教学口语进行教学工作的技能。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编普通话训练(12学时) 第一章普通话概述(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普通话与方言的基本概念及区别,明确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口语实际水平确立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教学大纲.pdf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PTHYJSKY15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课程学时:36 理论课学时:18 训练课学时:18 学分:2 适用对象:全校师范专业本、专科学生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语音系统,辨正重要的方音现象,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普通话语音知识,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方案,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进行口语交际;讲授一般口语交际和教师职业口语的运用规律,对学生进行体态语、倾听、交谈、朗读以及教学教育口语等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从事 教学教育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性质: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沂蒙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 生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技 能的必修课。 2、目的和任务: (1)阐述口语能力及其发展的理论。通过口语课的理论讲解,逐渐培养起学生科学地训练 自己口语的意识,不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以最终形成个人在教学中口语表达的风格。 (2)完成普通话训练。通过专业训练,使学生能以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和交际;90%学生能达到二级乙等,少数好的可以达到二甲或者一乙。 (3)完成学生口才训练。要让学生掌握朗读、演讲、辩论和交谈等一般口语表达的方式, 能用普通话进行流利的口语表达,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素养,形成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具有较为出众的口才。 (4)进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使学生掌握教育口语和教学口语的特点及要求,完成进行教 育教学的语音训练、修辞训练和表达交际的综合训练,形成运用教育口语和教学口语进行教 学工作的技能。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编普通话训练(12学时) 第一章普通话概述(6学时)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 一、导入语 1、故事导入法 2、情境导入法 3、问题导入法 4、谜语导入法 5、游戏导入法 6、实验法 7、唱儿歌导入法 8、复习导入法 9、直接点题导入法 二、提问语 1、围绕教育内容提问,并能随活动进展需要,灵敏调整、改变和引申。 2、提问能够激发幼儿学习、探究的兴趣。 3、多提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 4、提出问题的难度与幼儿发展水平相合适,让每个幼儿都有回答的机会,有胜利感。 5、提问题后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并以期待的目光鼓励幼儿英勇表达。 6、问题提出后,根据幼儿在回答时的例外表现,适时引导。 7、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创设支持幼儿提问的良好氛围,让每个幼儿感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利提问。 8、当幼儿向教师提出问题时:积极关注,认真倾听,及时赞扬每一个幼儿的提问,并进行记录。 9、教师提问或回答幼儿提问时表情应亲密自然,语言清晰、规范,并合适配合相应的手势和身体姿势。 三、讲解语:1、描述性讲解语2、说明性讲解语3、评价性讲解语4、抒情性讲解语 四、过渡语1、顺流式2、提示式3、悬念式

五、应变语1、巧用情境法2、“置若罔闻”法3、将错就错法 4、滑稽应对法 六、结束语1、归纳总结式2、巧设悬念式3、评价式结束语 4、指导活动式结束语 教师课堂用语 1、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 2、你真行,又学会了新本领。 3大家都夸奖你,小手真能干。 4你的舞跳得很好,大家可喜欢看了。 5你一心一意地学本领,老师真为你高兴。 6你这样做我很高兴。 7老师很喜欢你这样做。 8你以后一定还会这样做的。 9你进步了,我很高兴。 10祝贺你,胜利了。 11OK,我们胜利了。 12做了错事没关系,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13你又改正了一个小缺点,大家真为你高兴。 14摔倒了,没关系,英勇地爬起来。 15让我们为某某小朋友的进步拍拍手。 16你真棒。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教学提纲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

教案首页授课教师 课 题第一章(导语) 课程名称幼儿教师口语训练 课型专业必修课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时数 教学目标 从知识、能力、人文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确定的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教师口语训练课程的学习目标,理解在课程学习过程中 做中学、情境学习、模拟实训的重要性。 2.熟悉过程考核的要求,把握过程考核的要点和标准,树立正确的幼儿教师口语关,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 教学重点幼儿教师口语特色教学难点课程学习目标 教学方法 导读法、分析法教具设备多媒体 阅读推荐文 献 《普通话教程》作业布置课后实践活动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 学法指导

一、问题导入: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具备幼儿教师口语技能、合格的幼儿教育 工作者? 二、开设本门课程的背景 1.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 教师口语也成了师范院校实践性很强的必修课。 2.《幼儿教师口语训练》也是为了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 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精神,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我国学前教 育专业学生语言技能,全面提升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社 会服务能力,指导学生专业化成长而编写的。它所对应的幼 儿教师口语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学的一门理论学习与 综合技能训练并重的专业必修课。 三、幼儿教师口语个性鲜明 1. 直观形象《小蝌蚪找妈妈》 2. 鲜活逼真(生活化) 3.语句简短《三只小猪的故事》 四、课程学习目标清晰明确 1. 专业能力 a. 正确认识本课程在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综合培养中的基础工具地 位,并具备该项职业能力; b. 能综合运用本门课程知识,准确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语言发展 需求,灵活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 c. 能识别不同个性幼儿的语言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语言教育 服务,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

幼儿教师口语教学大纲 精品

幼儿教师口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一般的教育方法、手段,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原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的语言纲要,选择和运用幼儿语言教材,制订语言教学计划,并采用生动具体的教学方法贯彻纲要的要求等等,以便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各年龄班的语言教育工作。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成为能适应当代幼儿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的幼儿教师和保育员。(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普通话中语流音变现象。 2、掌握四种文体的朗读。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2、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提高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热爱幼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求实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普通话概述 教学内容: 1.1普通话与方言。 1.2普通话规范语音。

教学要求: 1.了解普通话语音特点。 2.明确普通话发音原理。 3.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 第二章普通话语音训练 教学内容: 2.1 声母、韵母、声调。 2.2 音节。 2.3 语流音变。 教学要求: 1. 了解声母、韵母、声调,并进行发音训练。 2. 懂得音节变化、拼合,并进行发音训练。 3. 掌握语流音变,并进行发音训练。 第三章一般口语交际基础训练 教学内容: 3.1 发声技能训练。 3.2 听话能力及其训练。 3. 3 态势语及其训练。 3. 4 心理素质要求与训练。 教学要求: 1. 进行发声技能、听话能力的训练。 2. 掌握态势语的特点。 3. 了解心理素质的要求。 第四章一般口语交际的技能训练 教学内容: 4.1 朗读。 4.2 复述。 4. 3 讲故事。 4. 4 交谈·。 教学要求: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教程口语应用部分练习及答案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教程 口语应用部分练习及答案 一、请以“认识眼睛”为例重新设计老师的教学话语,并把这一教学情境写出来。(注: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只要回答合理即可,但引导语言的目的性要明确、表达要清楚,要注意总结。) 参考答案: 老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脸上”(老师眨眨眼睛,并用手指着眼睛),“这是什么?” 小朋友:“眼睛。” 老师:“对。现在请小朋友用眼睛看看我手上的这朵花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是红色的,五个花瓣。 老师:很好,说出了花的颜色、形状。(朝花吹了一口气)现在看到什么? 小朋友:“老师在吹气,花在动。” 老师:“很好,看出了老师和花的状态。现在请小朋友说说眼睛长在哪里,干什么用。” 小朋友:“眼睛长在脸上它可以看到事物的颜色、形状和状态。” 二、假如你是幼儿教师,今天的课题是“认识盐”,请以实验法、讲故事法设计这一课题的教学导入语。 1、实验法教学导入语: 参考答案: 师:小朋友们!你们每人面前有一杯水,请你们用舌头轻轻舔一舔,告诉我有什么味。 (幼儿回答:“是咸的。”) 师:有咸味的水是什么水?(幼儿回答:“盐水。”)对,是盐水。今天老师就来教你们认识盐。 2、讲故事法教学导入语: 参考答案: 有一头驴子,驮了一大包盐,好重啊!在它过河的时候,不小心,滑倒在水里了。当它爬起来上岸后,感觉背上的东西变轻了。驴子很高兴,它想,我找到窍门了,驮着重东西,只要到水里泡一泡,就会变轻的。过了几天,驴子又驮了一大包棉花过河,棉包很大,驴子感到有点累,它想,没关系,过河后背上的东西会变轻的。过河的时候,驴子故意倒在水中,心想,这下可好啦!可是它爬起来后,觉得背上的棉花不但没有变轻,反而变重了。累得它直喘气,好不容易才爬上岸。驴子想,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时,牛伯伯走过来了,驴子上前问道:“牛伯伯,请你告诉我,我驮盐蹚水过河,跌倒在水中,上岸后背上感觉轻了;驮棉花蹚水过河,跌倒在水中,上岸后背上的东西越来越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牛伯伯说:“小朋友最会动脑筋,请小朋友想想,这是什么原因?” 三、案例分析 要求:要分析这段语言体现了幼儿教师教学口语具有什么特点、要注意哪些问题。 科学活动:“动物真有趣”(大班) 教师要求幼儿形成“动物”的概念,常见的办法是说出“动物”的定义,这位教师却用了一段提问语,让幼儿在回答中学会“动物”的概念。 师:(展示猪、鸟、蚯蚓的图片)猪、鸟、蚯蚓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怎么办? 幼:猪走着去,鸟飞着去,蚯蚓爬着去。

教师口语教学大纲

教师口语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教师口语英文名称:Teacher’s Spoken Language 课程编号:14215 学时数: 18 学分数:1 适用专业:普师专业 大纲编写:王敏霞审核人:王敏霞 编写日期:2005年8月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1、本课程是口语是研究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培养师范类各专业学生口语表达技能的必修课。 教师口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不以传授理论知识为目的,而是以训练为手段,培养学生口语运用能力、言语识别能力和言语应变能力的能力训练课。它具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教育师范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 (二)能够运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一般口语表达。做到熟练地发准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掌握语流音变的规律,具备一定的方言辨别能力。能够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 (三)掌握一般口语表达技能。做到说话清晰、流畅、得体,有一定应变能力,语态自然大方。 2、本课程计划18课时,于第五学年开课。 (1)教材 《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实施纲要》,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商务印书2004年。《教师口语》,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96年4月。 (2)主要参考书目 《教师口语训练教程》,刘伯奎、王燕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3、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不以传授理论知识为目的,而是以训练为手段,培养学生口语运用能力、言语识别能力和言语应变能力的能力训练课。它具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内容。教师口语与写作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均有密切联系,要求学生在一系列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阅读面、知识面才能有所突破。 4、本课程建议在文学、教育学、普通话训练等等课程学习之后开设。 5、教学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够用为度,不必面面俱到); 2)以掌握技能为教学中心,加强训练力度; 3)技能、知识、理论和素质要综合培养; 4)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手段要体现出现代化的特色;

幼儿教师口语之导入语

教学课题:教学口语训练之导入语 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活动 活动指导用语分为:导入语、讲解语、提问语、过渡语、应变语、结束语 一、导入语 导入语是活动开始时教师为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出活动的内容而使用的语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设计导入语应选好导入点,从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引入。 1、导入语的类型: (1)故事、诗歌导入法(2)情景导入法(3)问题导入法(4)谜语导入法 (5)游戏导入法(6)实验法(7)教具导入法 (1)故事、诗歌导入法 从幼儿感兴趣的故事、诗歌入手,给课堂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 举例:故事导入《萤火虫》 (2)情景导入法 情景导入法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创设的一种情境,使幼儿 身临其境的导入方法。 春天到了,柳树的枝条越来越长,枝条上还钻出了嫩芽。春风来了,柳条在风中飘 来飘去,多美丽呀!可是,飘着飘着,柳树姐姐的头发就被吹乱了,我们来为她梳 梳头吧! (3)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是先向幼儿提出问题,激发幼儿进入思考的状态以进入学习情境的导入 方法。 “印象画---我的妈妈”导入语 (4)谜语导入法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种植物。这种植物是什么?老师先给小朋友们出一个谜 语,看哪个小朋友猜得快,猜得准,答案就在谜底里:我有一张金色的脸,脸上黑 黑小点点。脑袋圆又大,脖子细又长。还有一双绿色的手,追随太阳笑开颜。身体 跟着太阳走,双脚牢牢却不偏。 (5)游戏导入法 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 (6)实验法 “认识盐”的导入语 (7)教具导入法 认识鱼(小班) ⒉导入语的功能 (1)活跃气氛 (2)激发兴趣 成功的导言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效地调动学习积极性。 举例:老师教《太阳、地球、月亮》的导语。 (3)诱发思考 导语是启动学生思维的第一站。古人说:“学源于思,思源于学。”教师一开讲便巧设疑点、布置悬念,能迅速调动学生的思维,诱发他们探究问题、掌握新知。

《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Oral English) 课程类型:职业能力 课程编号:N051004 适用专业:应用英语专业 先修课程: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 后续课程:英语写作 学 分:8 总学时:128学时(实验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口头表达和交往能力,使学生能就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情景进行恰当、流利的交谈,能就所听材料或熟悉题材进行对话、讨论等连贯性发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要求: 1、知识:学习和巩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调、词汇及句型等;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 2、技能:通过课内外口头练习掌握各种口语表达技能,并学会在不同情景中利用这些技能开展日常会话交流; 3、能力:培养利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逐步学会利用得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50%(出勤10%+课堂表现20%+随堂测验20%)+期末成绩50%(以教师与学生面试为主,面试内容为日常会话、看图说话及情景模拟等)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学期) 序号章目名称学 时 分 配讲课实验上机第一学期 《新世纪英语口语教程 1》(Unit1-Unit13)共32学时1Unit1 starting a conversation, introduction and greeting22Unit2 congratulations and thanks23Unit3 apology, regret and forgiving, blaming and complaining24Unit4 permission-seeking and leave-taking25Unit5 intentions, promising, reminding and remembering26Unit6 request, offer, acceptance and refusal27Unit7 obligation, instruction, command and warning28复习Unit1-7的内容29Unit8 persuading, giving advice and expressing enthusiasm210Unit9 determination, decision and insistence211Unit10 suggestion, objection or negation212Unit11 likes, dislikes and preferences213Unit12 possibility and impossibility; certainty.214Unit13 real conditions and unreal conditions, imagining and considering what if...215复习Unit8-13;Unit1-7,的内容216期末考试2合 计32学时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二学期) 序号章目名称学 时 分 配讲课实验上机第二学期 《新世纪英语口语教程 1》(Unit14-Unit26)共32学时1Unit14 worry, fear, anxiety, surprise, anger, sadness, indifference, interest and desire22Unit15 happiness and unhappiness, satisfaction and disappointment23Unit16 expressing point of time, duration and time relation24Unit17 direction and position, distance and motion25Unit18 length, width, depth, height, shape and colour26Unit19 average, estimation and approximation27Unit20 describing, narrating and interpreting28复习Unit14-20的内容29Unit21 parts and whole, percentage, ratio and proportion210Unit22 talking about weather and temperature, frequency and sequence211Unit23 giving opinions, agreeing and disagreeing, exemplifying212Unit24 comparison a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