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资料

合集下载

长株潭知识点总结

长株潭知识点总结

长株潭知识点总结长株潭是指中国湖南省的三个主要城市:长沙、株洲和湘潭。

这一地区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南方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长株潭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历史文化,也有许多值得一提的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长株潭地区的各个方面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您带来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地理环境长株潭地区地处中国南方,地理环境优越。

长沙位于湘江中游平原的中心,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株洲位于湘江中游,地处湘潭湖平原腹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降水充沛,物产丰富。

湘潭地处东、南、西三面临湖,地处湘江伏牛山脉北麓的低山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三市地势平坦,气候宜人,适宜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历史文化长株潭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拥有三千年历史,是楚文化和湘文化的发源地。

株洲是湖南省的副省级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楚文化和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湘潭是湖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自古就是文化艺术发祥地,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这一地区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如朱元璋在湘潭起兵,成就了明朝;田汉在湘潭创作了国歌;曾国藩在株洲进行过改革,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

长株潭地区的历史文化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经济发展长株潭地区经济发达,是湖南省的经济中心之一。

长沙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自主创新示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知名旅游城市、中国六大时尚之一。

株洲是湖南省的副省级行政中心、全国重要的汽车装备制造基地,中国工业百强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城市。

湘潭是湖南省的重要市辖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小城镇建设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放心消费先行市、中部省会城市。

长株潭地区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在湖南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特色产业长株潭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许多特色产业。

长江三角洲区域、长株潭城市群复习

长江三角洲区域、长株潭城市群复习

长期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洞庭湖面积不断 缩小 (填“扩大”或“缩小”),调蓄
功能日趋减弱,引起这种变化的人为因素是 围湖造田;围垸垦殖;上游植被破坏, .
引发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等

继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 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迎来“2.0”时代, 勾画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新格局。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A ) A.靠近海洋,有便利的水运 B.气候适宜,畜牧业发达 C.均为重要的全国政治中心 D.煤、石油矿产资源丰富 6.关于长江三角洲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D ) A.邻近马六甲海峡,交通便利 B.能源矿产丰富 C.我国经济第二发达的地区 D.技术力量雄厚 7.下列不属于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发展的影响的是( D ) A.提供灌溉水源 B.提供便利水运 C.提供旅游资源 D.提供水力发电
答案:节约资源;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3)湖南省地形多样,以 山地 和丘陵为主,位于温度带中的亚热带和干湿地区中 的 湿润 (填“湿润”或“半湿润”)地区,为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生 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4)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具有“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但是由于
(1)湖南省因大部分位于 洞庭 湖以南而得名,行政中心长沙市位于图中字母代号 A 处。家住上海市的贝贝一家计划于7月5日来郴州市游玩,他们将沿沪昆高速铁
路到达长沙市,再沿南北向的 京广 高铁抵达郴州市。 (2)材料一中“长株潭”是指长沙市、 株洲 市和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应 该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贯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能够为建设“两型社会”做些什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案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和联系【教学目标】1.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位置特点、相互间的交通联系2.知道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发展特点的差异3.理解长沙、株洲、湘潭一体化建设对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4.感悟“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长沙、株洲、湘潭三城市的经济发展的差异;长株潭城市建设两型社会的现状和意义。

难点:长株潭发展的内部联系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1.长江三角洲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________”和“丝绸之乡”。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二)迅速完成下列问题1.长株潭城市群主要有、、三个城市。

2.三城市中,城市定位:省会指的是,铁路枢纽是,湘潭是。

3.机械行业来说,长沙侧重、株洲侧重,湘潭侧重。

4.冶金行业,长沙侧重、株洲侧重,湘潭侧重。

5.两型社会是指,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两型社会的时间是年。

6.长株潭城市群交通部门采用在三市之间开行,方便百姓出行。

(三)请同学们按要求绘图1.描出长沙、株洲、湘潭3城市,以及京广铁路、沪昆铁路的大概位置(红色笔)2.描出洞庭湖、湘江(黑色笔)3.标出贵州省、陕西省的大概位置(蓝色笔)三、精讲点拨交流提升思考课本活动题。

小组交流(组长组织,组员参与)全班交流(小组长把疑问板书在黑板,师生共交流,对回答者所在的小组记分)四、自结采用自己对照黑板上学习目标,自己逐一回顾总结---2分钟五、达标检测当堂过关1.长株潭城市群位于()A.湖南南部B.江西西部C.湖南东部D.湖北南部2.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的交通方式有()A.铁路、公路和航空B.铁路、公路和河运C.航空、河运和公路D.海运、河运和铁路3.关于长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市中城市规模最大B.计算机、杂交水稻等科技居全国领先水平C.橘子洲、马王堆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D.中国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基地4.下列措施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是()A.设置城市“绿心” B.大力发展钢铁工业C.鼓励私人汽车发展D.把湘潭发展成为特大城市。

长株潭城市群人文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长株潭城市群人文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长株潭城市群人文旅游资源整合研究摘要:作为旅游活动三大要素之一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长株潭城市群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但人文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还存在种种问题。

挖掘长株潭人文旅游资源内涵,将其整合为一个整体,将有利于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人文旅游资源;资源整合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旅游业的中心,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齐全的基础设施。

在长株潭城市群(以下简称长株潭)一体化建设进程中,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是重要部分。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年)》中,明确将休闲旅游产业和红色旅游工程列为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业发展重点[1]。

一、长株潭城市群人文旅游资源概况长株潭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集名城、名山、名水、名陵、名人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种类多、品味高、综合性强,形成了可供观光游览、朝拜祭祀的旅游目的地。

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长沙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和集中地,有“楚汉名城”和“革命摇篮”之称。

长沙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古物主要有:宋代四大书院的岳麓书院,西汉马王堆古墓女尸,三国孙吴纪念简牍,湖南省博物馆等。

还有刘少奇故居等红色旅游资源和世界之窗、海底世界等文化主题公园。

株洲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这里创造了中华民族文明之源的农耕文化。

主要人文旅游资源有:炎帝陵、云阳山、醴陵李立三故居、醴陵红官窑等,还有株洲工业园等工业旅游资源。

湘潭韶山是伟人毛主席的故乡,一直以其独特的政治特色成为世人关注和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湘潭主要人文旅游资源有:韶山景区、湖湘文化的发源地—隐山、彭德怀纪念馆、齐白石纪念馆等。

从整体上看,长株潭旅游资源分布比较集中,类型多样,内容齐全,同时旅游资源各有特色,具有互补性。

二、长株潭城市群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长株潭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往旅游观光。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pdf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pdf
II
附录四 生态绿心地区规划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一览表......... 60 附录五 生态绿心地区主要溪流生态廊道一览表........................... 61 附录六 生态绿心地区主要生态节点修复一览表........................... 62 附录七 生态绿心地区生态修复树种组合一览表........................... 64 附录八 生态绿心地区组团规划公园绿地一览表........................... 65 附录九 生态绿心地区主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66 附录十 生态绿心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一览表............................. 67 附录十一 生态绿心地区居民点安置方向一览表........................... 69 附录十二 生态绿心地区产业分类表..................................... 75 附录十三 生态绿心地区产业空间布局一览表............................. 75 附录十四 生态绿心地区主干道一览表................................... 78 附录十五 生态绿心地区组团次干道一览表............................... 79 附录十六 生态绿心地区绿线管制引导一览表............................. 81 附录十七 生态绿心地区蓝线控制要求一览表............................. 81 附录十八 生态绿心地区黄线控制要求一览表............................. 82 附录十九 生态绿心地区主要建设用地强度控制一览表..................... 82 附录二十 生态绿心地区近期重大项目库................................. 84 附录二十一 生态绿心地区主要指标一览表............................... 86 附录二十二 生态绿心地区主要数据一览表............................... 87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案例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案例分析
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城乡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建立适应弹性发 展的空间平台,着眼近期发展,充分展望远期发展。
• 紧扣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处理好
ppt课件
规划背景
2、城市群概况
• 从1980年代开始,湖南致力于长 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作出了许多富 有成效的探索,被称为“中国第一个 自觉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验的案 例”。
• 经过多年一体化建设,长株潭城 市群成为了湖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 区,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61.8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116元, 为全省的1.8倍。它以占全省13.3%的 土地、19.5%的人口,实现了占全省 37.9%的GDP、46.5%的固定资产投 资、42.8%的社会消费品总额、 64.4%的外贸出口。
出口(亿美元)
14.3
城 镇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7445
入(元)
农民人均 纯收入(元) 2822
35.8
1038
38
12.2
85.7
40.4
86.5
25.5
1.20倍 11604
1.28倍 4348
42.2
58.9 67.3 68.3 1.22倍
1.39倍
1204.8
15.8 49 34.7 12992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作业——区域规划案例分析
ppt课件
目录
区位与交通 1
资源条件
2
产业分析
3
核心区规划 1 统筹发展战略 2 支撑体系规划 3
参考文献 1
附件
2
一、规划背景
二、区位竞争力分析
三、战略定位与目标 四、规划内容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习题课件(共29张PPT)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习题课件(共29张PPT)

6. 小亮同学去长株潭城市群做了实地考察,下列是他的总结汇 报内容,其中错误的是( D ) A.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呈三足鼎立之势 B.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 C. 株洲是重要的铁路枢纽 D. 京广线途经湘潭
7.下列四个铁路枢纽中,表示株洲的是( D )
8. 建华想回家乡湖南投资软件产业,你认为他选择哪个城市最
2. 联系与差异 (1)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4)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3. 环境与发展 (1)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2)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 影响
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 城市群概况
1.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 A )
A. 东部
B. 西部
C. 南部
D. 北部
2. 穿过长株潭城市群的中心城区的河流是( B )
A. 沅江
B. 湘江
C. 赣江
D. 乌江
3. 下列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B. 地形以山地为主
C. 地处洞庭湖平原
(1)湖南省的简称是____湘______,主要位于__长__江__中__下__游___ 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 (2)读图7-5-2,长株潭城市群分布的特点是沿 __湘__江__(__或__河__流__)___分布,这为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提供了 _____便__利__的__交__通_________。
平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3.城际铁路是中短距离客运专用铁路,适用于人口稠密的都市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5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5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5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7.5课《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主要介绍了长株潭城市群的位置、范围、交通、产业、城市特点以及三城市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优势与不足,培养学生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对于城市群的定义和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内部差异与联系,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需要通过实例分析,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位置、范围、交通、产业、城市特点,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例分析,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增强学生对我国城市群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株潭城市群的位置、范围、交通、产业、城市特点,以及三城市之间的关系。

2.难点: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特点。

2.实例分析法: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城市群的内部差异与联系。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准备长株潭城市群的地图,以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

2.图片:收集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城市特点的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3.资料:整理长株潭城市群的相关资料,以便于学生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城市群,如长三角、珠三角等,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同时,提问:同学们知道长株潭城市群吗?它有什么特点?2.呈现(15分钟)展示长株潭城市群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其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