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区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指导

浅谈社区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指导

老年人慢性病健康指导

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与指导

1、为何要重视慢性病防治? 答:今年八月份出版的《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披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我国慢性病人数约为1.6亿人,相当于每10人中有1.3人患有经医生确诊的慢性病(不含隐性及没确诊病例),每年死于慢性病的人将近600万。我市人口稠密,工作节奏快,熬夜及嗜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存在,使我市的慢性疾病防治工作十分艰巨。 2、何为慢性病? 答:“慢病”是慢性疾病的简称。医学上将病程超过三个月以上的疾病视为慢性疾病。从疾病控制的角度,我国慢病防治管理的范畴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慢性传染性疾病两大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谱的构成以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和各种癌症为主,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阻肺、哮喘及各种恶性肿瘤;此外,还包括运动系统慢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骨关节病以及口腔疾病和精神疾病;慢性传染性疾病则包括结核、乙肝、慢性皮肤病和性传播性疾病等。 3、引起慢性病的原因有哪些? 答: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特别”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引起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包括:(1)高强度工作环境,如身体较长时间地处在高负荷状态或熬夜加班;(2)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不吃早餐、不进蔬菜水果等;(3)缺乏体育锻炼或锻炼过度:长期不锻炼或长期过度不科学锻炼都会造成慢性疾病;(4)环境因素:有调查显示,75%的慢性疾病与环境污染有关,如空气、水源、室内环境等污染带来的危害。(5)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如结核杆菌、病毒等感染。 4、如何预防慢性病? 答: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第一,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第二,生活要规律,绷紧的弦也要适当放松一下,以平常心态处世;第三,适量运动,不妨制定计划每天抽半个小时锻炼一下;第四,戒烟、限酒。 5、得了慢性病怎么办? 答:得了慢性病以后,有些人觉得好像对自己基本生活影响不大而迟迟不去医院规范诊疗,有些人却病急乱投医,没能得到科学指导和恰当治疗,最终导致病情延误和治疗困难。深圳市区两级均有专门的慢性病防治机构,人才和设备配置优良,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很多慢性病防治项目都推进到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可以进行个人和家庭健康管理的全程服务,是便捷、规范、有效的就医选择。在科学知识指导下的严格自我管理是有效防治慢性病的重要因素。 6、什么是高血压病? 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为高血压。需要强调的是,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三次血压大于或等于140/90mmHg才能确

《老年护理》第4章老年人的健康保健试题及答案

《老年护理》第4章老年人的健康保健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特定的国情和传统文化,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应为( A ) A.居家养老 B.老年公寓养老 C.养老院养老 D.日间护理院养老 E.老年病医院 2、下列适用于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养护机构是( C ) A.老年公寓 B.日间护理院 C.养老院 D.临时托老所 E.老年病专科医院 3、养护机构的基本工作人员配备中不包括( C ) A.护士 B.物理治疗师 C.职业治疗师 D.医师 E.卫生员 4、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不包括( D ) A.高龄老年人 B.独居老年人 C.丧偶老年人 D.住院的老年人 E.新近出院的老年人 5、下列以下哪项不是老年人的患病特点( E ) A.患病率高 B.不能全面正确提供病史 C.疾病的并存性 D.发病缓慢,临床症状不典型 E.疾病容易被发现 6、适合老年人健身的项目不包括下列哪项( A ) A.踢球 B.散步 C.慢跑 D.太极拳 E.跳舞 7、国外老年人保健措施中错误的地方是( D ) A.由受过训练的妇女来做家务和陪伴老人 B.接受老年人和家属的各种咨询,为其提供适宜保健、医疗、福利等综合信息 C.老人在日托中心能社交,进行健康锻炼、娱乐活动等 D.有事向110报警-急救系统求救

E.社区培训协力员,帮助老年人排忧解难 8、老年保健起源于( A ) A.英国 B.中国 C.美国 D.日本 E.法国 二、多项选择题 1、老年人照护的主要构成包括( ABCD ) A.医疗保健 B.生活照料 C.精神慰藉 D.家庭劳务服务 E.老年人再就业服务 2、老年养护机构包括(ABCD ) A.老年公寓 B.养老院 C.日间护理院 D.临时托老所 E.临终关怀医院 3、照顾者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的需求包括( ABD ) A.自身的医疗保健服务 B.心理支持 C.经济补助 D.协助性老年照护服务 E.老年照护资讯 4、我国老年保健工作的根本目标是( ACE ) A. 老有所医 B. 老有所伴 C. 老有所乐 D. 老有所保 E. 老有所为 三、简答题 1、老年保健的任务是什么? 运用老年医学、护理学知识开展老年病的防治工作,加强老年病的监测,控制慢性病和伤残的发生;开展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指导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健身锻炼,为老年人提供满意的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延长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提供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何为老年保健? 是指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发展老年保健事业,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 3、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有哪些? ①高龄老年人; ②独居老年人;

老年人健康指导及干预

老年人健康指导和措施 健康指导的具体内容。 1 精神指导 通过与病人的交流,观察病人的言谈举止,找出病人的兴趣爱好,因人而异,避免课堂式教育。如遇事洒脱宽容温和的应给与肯定和赞许,鼓励他们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让老人介绍自己待人处世的经验,主动带动周围的病友共同面对疾病。如性格内向孤僻应帮助积极与周围事物进行协调,通过转换角色,让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等。 2 饮食指导 一般以少油少盐少糖的清淡饮食为宜,限制动物脂肪,适量的鱼、虾等蛋白质,充足的蔬菜水果,达到营养均衡。禁忌烟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富含纤维素饮食有利于保持排便的通畅。餐后禁立即就寝;应少量多餐,不宜过饱,以免胃胀蠕动缓慢,影响消化吸收,横膈上移心脏活动受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诱发疾病。 3 运动指导 生命在于运动。预防衰老的首要问题是改善循环。老年人完全不运动不行,运动过度也不行。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运动量以每天活动后精神饱满,情绪稳定,无疲倦感为宜。一般开始每周可1~2次;每次时间15~20min。逐渐增加至每日1~2次;时间可达0.5h以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散步、做操、打太极拳、慢跑、爬楼梯等运动。注意(1)不饱餐后或饥饿时活动。(2)不进行剧烈活动。(3)活动时间不宜过长、(4)气候变化大,太冷或太热时不宜户外活动。(5)活动过程中注意有无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等不适。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盒及健康卡,出现上述不适及时终止活动,采取适当急救措施,必要时及时就医。 4 睡眠指导 老人的睡眠时间多在6h左右,中午小睡0.5h,易右侧卧位。避免各种不良的紧张刺激,持续紧张易造成失眠。临睡前保持环境安静,喝杯温牛奶,温水浸泡双足,睡前不宜看恐怖小说及电视,可听些优雅的轻音乐,渐渐安然入睡。醒后起床的动作要提倡“3个半分钟”,既醒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在床上坐半分钟;双腿下垂坐在床边半分钟;最后再下地活动。以避免引发脑溢血等心脏血管疾病 5 家属指导 使老年病人的健康指导最终达到切实有效的目的,家属的指导也是举足轻重的。必须和家庭成员取得密切配合,给与病人必要的干预,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 6.老年人用药四“不宜” 多病共存服药别超5种 1. 剂量宜小不宜大 2. 品种宜少不宜多 3. 疗程宜短不宜长 4. 方式宜偏中不宜偏西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指导讲课稿

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进行传统中医保健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疾病的预后,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针对老年人体质以及患病特点,结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特色,制定了老年人社区中医保健规范。在本规范中,老年人的传统中医的保健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二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和保健要点,其中常用方法主要包括简单的穴位疗法、饮食疗法及推拿疗法。 对于社区老年人,应每年进行一次中医健康状态评估,结合其中医体质特点和健康状态给予中医保健的处方和健康教育指导,并对其进行定期随访。 一、常用养生保健方法 人到老年,机体的器官组织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退行性变化,脏腑气血生理机能自然衰退,阴阳失衡;同时社会角色和地位的改变,带来心理上的变化,易产生孤独寂寞、忧郁多疑、烦躁易怒、失落等心理状态。因此对于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应从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多方面进行。 (一)心理调摄 老年人心理调摄的关键在于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定。老年

人可以通过欣赏音乐、习字作画、垂钓怡情等方法进行心理调摄,缓解疲劳、平稳血压和心律,达到心身愉悦的目的。 (二)饮食调养 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尤为明显,因此老年人的饮食调摄应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做到饮食多样化,食宜清淡、熟软,进食宜缓,食要限量,少吃多餐。 (三)起居调摄 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应当谨慎,做到起居规律,睡眠充足。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以安静清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湿度适宜、生活起居方便为好。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大便,临睡器宜用热水泡脚。 (四)运动保健 老年人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延缓衰老,并可产生一种良性心理刺激,使人精神焕发,对消除孤独垂暮、忧郁多疑、烦躁易怒等情绪有积极作用。老年人运动锻炼要遵循因人制宜、适时适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有太极拳、八段锦、慢跑、散步、游泳、乒乓球等。如果身体不适可暂时停止运动,不要勉强。锻炼3个月以后,应进行自我健康小结,总结睡眠、二便、食欲、心率、心律是否正常,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

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

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 要做好老年人的预防和保健,首先要提高认识,老年人是各种慢性病的高发人群;其次注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劳逸结合,多参加运动,还要学习舒缓情绪,多与人交流。 老年人健康保健常识四条总结: 一、合理安排饮食 1 、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猪油、牛油、奶油、蛋黄、动物内脏等。对胆固醇具有降低作用的如:豆类及其制品,木耳、香菇、海带、紫菜、洋葱、大蒜等,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以常吃。 2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钾、钙、纤维素等。 3 、节制饭量,适当吃些粗粮,少吃甜食,控制体量。 4 、限制食盐的摄及量。每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 5 克,即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盐不超过500 克。 二、参加体力活动 坚持适度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老年人需要经常活动,才能保持健康,延年益寿。运动既要贵在坚持,但也要防止过度, 根据自身条件以适度为宜。适当的体力活动因增加热量消耗而减轻体重,因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而降低胆固醇和血压,从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三、修身不忘养性 一系列调查表明,精神紧张者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应尽量减少精神紧张,保持乐观的心情。与人为善,避免急躁情绪,更不要

发脾气,爱发牢骚和爱发怒的人容易得心脏病。 四、消除危险因素 1 、高血脂,除注意合理的饮食调节外,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疗效肯定和副用作小的降脂药物。 2 、高血压,对血压低于23.9/14.0 千帕(180/105 毫米汞柱)者,宜先通过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如减少进食量,适当增加活动量,保持理想的体重,限制食盐摄入量,少吃脂肪等。经过上述非药物治疗 3 ~ 6 个月后,若血压仍保持在21.3/12.6 千帕(160/95 毫米汞柱)以上,或者患已出现心脑、肾功能损害,或者存在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3 、吸烟,吸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一大罪魁祸首。戒除吸烟的不良嗜好,对于防治冠心病有着积极的作用。 只要能做好以上几点,保护好心脏,定能使您长寿,快乐,生活得更加如意

社区老年居民生活保健指导

社区老年居民生活保健指导 老年人因生理机能衰退,社区护士要指导老年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熟悉以下的相关保健知识。 一、环境舒适安全: 1、居家环境①光线充足、每天定时开窗通气。②门槛、石阶不宜过高,通道应平坦、防滑、无障碍物,通道上要有扶手。③避免噪声、强光的刺激和蚊虫的叮咬。④使用厕所应方便安全,应选用坐式便器。行动不便的老人使用的便器应放在床边。⑤根据家庭和老人身体条件,采用合适的防暑保暖措施,使室内温度保持在冬季20~22℃、夏季24~26℃左右。 2、沐浴安全:老人在饭后不宜立即沐浴,沐浴时水温宜在42~450℃间,浴室温度以22~24℃为宜,沐浴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冬季应先升高室温再沐浴,同时注意不要紧闭门窗,以防蒸汽过多、室内缺氧。沐浴时不必上锁,以便家人提供帮助。 3、起居作息合理而有规律:老年人应按时作息、有规律有节奏地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时间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而相应延长,晚上应睡满8小时,中午应休息1小时左右。一日之内的工作学习、活动锻炼、进餐饮水、休息睡眠都应科学合理,形成规律。 4、个人卫生习惯良好:保持口腔卫生,每日数次刷牙漱口,有义齿的老人要经常清洁义齿,夜间睡眠时摘下;晨起时主动咳嗽有利于支气管通畅和肺泡的扩张,有防止肺部感染的作用;注意眼睛卫生,定期检查以预防白内障、青光眼;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及外伤;做到便前、便后洗手,清洁用具应专人专物专用;晨起一杯水,经常主动饮水。衣着应清洁、舒适、柔软、宽松,便于穿脱,内衣以纯棉为宜。 二、合理营养指导营养素的摄人合理与否,与健康长寿有密切关系。老年人合理营养的首要条件是使老年人懂得基本的营养学知识以及膳食要求。社区护士应按老年人身体所需营养物质,设计适合个体的且摄入与排泄相对平衡的膳食。 1、原则:食物多样化、进餐七成饱、油脂要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 2、老年人的营养需求: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低,消化功能减弱,劳动与

老年人保健知识讲座

老年人春季保健知识讲座 北瓦社区卫生服务站 春季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预防咽喉肿痛、头晕目眩、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病、关节炎、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消化道疾病等病症的复发、加重或恶化。在此时节老年人切不可过早脱掉棉衣,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防伤风感冒等病症的侵袭。因此,爱健康吧提醒老年人要重视春季保健,确保—年之初时打下康健的好基础。 第一、老年人春季保健要注意睡眠要充足。春季,老人常有困倦之感,早晨不易睡醒,白天则昏昏欲睡。这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人体活动量增加,体表末梢血管开始舒张,体表血流量增大,使脑部的供氧量显得不足,从而产生“春困”现象。为此,老年人要积极做好身体的协调适应工作,每天中午最好午睡一个小时左右,以补春季睡眠之不足。下午则安排适量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 第二、老年人春季养生要保持良好心情和精神状态 在春季应特别重视精神调养,既要力戒暴怒、肝火大动,更忌情志忧郁不舒。要做到心胸开阔,心情开朗,乐观愉快,而悲忧或思虑过度等都会伤及身体,老年人可乘着春天的大好春光结伴外出踏青,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这样也可保持人的体力充沛,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第三、老年人春天保健不忘合理调节膳食结构 春季饮食品种宜多样,宜清淡,易消化,饭菜温热;食味宜减酸亦甘,

以养脾气。不过食油腻煎炸食物,不吃或尽量少吃生冷食品,多食些鸡、鱼、蛋、瘦肉、猪肝、豆制品及新鲜蔬菜、野菜、水果、红枣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脾胃虚弱者,少量吃点姜,蜂蜜性味甘平,营养成分相对全面,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胃、缓中止痛的功效,年老体弱及脾胃不足者可经常适量饮用蜂蜜水;慢性气管炎患者应禁食或少食辛辣、高盐食物,并戒烟和酒。 第四、老人春季保健要重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春天阳光明媚,室外空气新鲜、宜人,是锻炼身体的最好时节。老年人应走出家门,多到户外活动,如到公园、景区,那里花草树木繁多、空气新鲜,拥有温煦的阳光,丰富的负氧离子,在这些地方做运动,如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力,增加新陈代谢、血液循环等,从而可达到舒展筋骨、畅通气血、强身健体、增加机体抵抗力的目的。除了适度地参加劳动之外.学习一些健身的方法对老年人的健康也是极为有利的.一旦形成习惯,更是可以受益无穷。 这些保健方式,看似虽小.只要坚持下来,形成习惯.就会产生很大的推动力,对于人的身体是大有裨益的。 常沐浴,神清气爽,百病不入 老年人可以利用日光、空气和水等自然资源进行保健,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而且能增强人体各系统和组织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同时,对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其中沐浴锻炼是最常用的健身方式。沐浴通常有三种方式:

社区老年人的健康与保健

社区老年人的健康与保健 发表时间:2010-07-22T15:07:44.500Z 来源:《心理医生》2010年第5期供稿作者:黄瑞香(广东省增城市新塘医院广东增城 511340)[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5-077-0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日趋严重,老年人是社区的特殊人群,其健康问题也较为突出。因此,老年人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对象,社区老年人的健康与保健服务是社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社区健康与保健的教育定义 健康教育是运用教与学的理论,增进人们的健康知识,从而使人们自愿采取健康的生活行为,有效利用现有的卫生保健资源,最终达到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社区健康和保健教育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使社区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及患病人群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己、家庭及社会的健康问题,自觉地改变个体与群众的非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和社会影响,从而增强健康,降低社区发病率、残障率和死亡率,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 社区健康与保健的教育形式 由于社区居民来自不同的文化阶层,所以社区护理健康与保健教育应以不同的形式开展,主要形式有:(1)语言教育形式,为实际应用中最简便、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它一般分为个别教育和群体教育两种,个别教育是指个别谈话,健康咨询。群体教育是指专题讲座、授课、座谈会等。(2)文字教育形式:这种方式可谓多种多样,如:标语、传单、课本、小册子、报刊、墙报等。 3 社区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变化 由于全身器官与生理功能逐渐衰老、退化,老年人的各生理系统储备能力也相应减少。因此,老年人在受到外界不良刺激时,易引起功能障碍,但不同的个体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适应能力减退、抵抗力下降等等。加之老年人容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心肌梗死、心跳过慢、肺部感染、阻塞性肺病,还易出现尿频、尿急、夜尿甚至尿失禁、记忆力减退、睡眠欠佳、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 4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社会需求 随着健康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改变,老年人在心理上也或多或少地会产生一些变化,其主要特征包括3点:(1)孤独感,老年人由于丧偶、独居或各种原因所致的交往不便,心理上常常产生隔绝感。(2)失落感:老年人由于社会或家庭角色的改变,心理上往往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从而表现为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者急躁易怒、乱发脾气等。(3)恐惧感:老年人由于担心患病,自理能力下降以及给子女加重负担等问题的发生,心理上产生忧虑感和恐惧感,从而也可表现出冷漠或急躁的情绪。所以老年人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呵护,这样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接触老年人时首先要尊重他们,主动打招呼,关心他们的生活,耐心听取意见,这样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老年人一般对各种活动不感兴趣,家庭和社会应更多地鼓励他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5 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 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应该从老年人的生活行为着手。我们应该指导社区老年人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合理的膳食饮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运动和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大便通畅,注意安全防范措施,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6 社区老年保健管理措施 社会和家庭应保证老年人享受最基本的保健服务权利,定期进行健康体验可使许多老年疾病在无症状期内被发现。促使老年人了解、关心自身健康,增进遵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疾病的预后,并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老年人社会、家庭及疾病的背景,为长期观察、追踪疾病提供可靠依据。另外,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使老年人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并通过家访,向老年人提供完整的医疗保健服务,从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社区老年人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案

无明显疾病老年人9种基本体质的保健方法 (一)平和质 1、饮食保健 对于阴阳平和的老年人应丰富饮食的种类,形成多样化的饮食习惯,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建议选择具有健脾、滋肾作用的饮食,如小麦、黄豆、山药、豆腐、木耳、苹果等。 推荐食疗方:山药扁豆粥——山药30克,白扁豆1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制作:将粳米淘洗干净,山药切片,白扁豆洗净;将粳米、白扁豆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熬煮至八成熟时,加入山药片、白糖,继续熬煮至熟即成。本粥有补益脾胃的作用。 2、穴位保健 选穴:足三里、气海 定位: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气海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操作: 点按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气海穴,足三里穴可以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每日两次,10天1个疗程。 艾灸法:雀啄灸法-点燃艾条后对准足三里、气海穴,距离皮肤约两厘米,以皮肤感到温热舒适能耐受为度,每次10—15分钟,隔日一次,10天为1疗程。 3、经络保健 平和质的经络按摩以通畅督脉为主。首先,将按摩油均匀滴到背部正中线及两侧,自颈部到腰骶部自上而下用手掌掌面进行推擦,与自颈部沿圆弧线到两侧腋窝的推擦相交替,各12次,再沿督脉及两

侧第一侧线的膀胱经循行,每隔1寸左右即用拇指进行点、推、揉,3~5遍后,右手五指稍微并拢,用指端自上而下对督脉、两侧竖脊肌进行叩击。 4、运动保健 建议平和质的老年人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每日进行半小时至1小时的有氧运动。推荐保健运动为八段锦、太极剑以及太极拳。 5、注意事项 应持之以恒地保持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宜食后即睡。 (二)气虚质 1、饮食保健 对于气虚体质的老年人应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粳米、小米、黄米、大麦、黄豆、白扁豆、豇豆、蚕豆、豌豆、土豆、白薯、红薯、山药、胡萝卜、香菇、鲫鱼、鹌鹑、鹅肉、羊心、羊肚、莲子、蘑菇、芡实、栗子、人参等。少吃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等。 推荐食疗方:黄芪童子鸡——童子鸡1只,生黄芪15克,葱、姜、盐、黄酒适量。制作:取童子鸡1只洗净,用纱布袋包好生黄芪,取一根细线,一端扎紧袋口,置于锅内,另一端则绑在锅柄上。在锅中加姜、葱及适量水煮汤,待鸡熟后,拿出黄芪包。加入盐、黄酒调味,即可食用。本汤具有补气补虚。 山药粥——山药30克,粳米180克。制作:将山药和粳米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晚饭时食用。本粥具有补中益气、益肺固精的作用。 2、穴位保健

老年人健康管理培训工作总结

2018年老年人健康管理培训工作总结 2018年我院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为标准,不断提高居民的卫生服务要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努力做好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工作,现将2018年对村级老年人管理工作培训做如下总结: 一、做好健康管理:掌握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数,根据老年人 不同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健康教育管理服务,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控制并追踪。如对糖尿病、高危个体、如果其危险因素有超重、血糖偏高和吸烟,医生会提出指导意见,包括减轻体重、合理膳食指导、体力活动、停止吸烟。通过医护人员及服务对象的密切合作,最终达到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二、做好健康危险因素调查与教育:采用下村集中体检和入户访谈方式, 对老年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重点做好老年人慢性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做好老年人慢性病危险因素为吸烟、饮酒、缺乏锻炼、高盐饮食等,一一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醒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并定期健康检查,开展辖区老年人群健康教育干预。 三、做好健康指导及干预: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进行正确的保健指导, 重点做好常见病与高危因素的针对性指导。 1、做好卫生宣教向老年人传授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知识,使其了解老 年常见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规律,培养老年人自我判断、自我治疗、自我护理、自我预防能力,掌握简单的自救方法。大力开展戒烟宣传或消除不良嗜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2、指导合理运动,运动可以改善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提高思维反应能 力,控制肥胖延缓衰老,增强人体防病能力。 3、日常生活保健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空气新 鲜、光线适中、温度适宜、地面不宜太滑,保证足够的睡眠,食物应多样化,防止便秘。 四、做好年度健康体检,我院根据2018年老年人保健工作计划,从3月 份开展老年人和慢病的健康体检与指导工作,采用组建体检工作队,深入各村及上门服务的方式为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对体检发现的慢病患者及时通知乡医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随访。 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保健工作力度,提高工作的质量,把老年保健工作做到更好。 2018年3月6日

老年人健康指导及干预

老年人健康指导及干预

老年人健康指导和措施 健康指导的具体内容。 1 精神指导 通过与病人的交流,观察病人的言谈举止,找出病人的兴趣爱好,因人而异,避免课堂式教育。如遇事洒脱宽容温和的应给与肯定和赞许,鼓励他们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让老人介绍自己待人处世的经验,主动带动周围的病友共同面对疾病。如性格内向孤僻应帮助积极与周围事物进行协调,通过转换角色,让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等。 2 饮食指导 一般以少油少盐少糖的清淡饮食为宜,限制动物脂肪,适量的鱼、虾等蛋白质,充足的蔬菜水果,达到营养均衡。禁忌烟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富含纤维素饮食有利于保持排便的通畅。餐后禁立即就寝;应少量多餐,不宜过饱,以免胃胀蠕动缓慢,影响消化吸收,横膈上移心脏活动受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诱发疾病。 3 运动指导 生命在于运动。预防衰老的首要问题是改善循环。老年人完全不运动不行,运动过度也不行。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运动量以每天活动后精神饱满,情绪稳定,无疲倦感为宜。一般开始每周可1~2次;每次时间15~20min。逐渐增加至每日1~2次;时间可达0.5h以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散步、做操、打太极拳、慢跑、爬楼梯等运动。注意(1)不饱餐后或饥饿时活动。(2)不进行剧烈活动。(3)活动时间不宜过长、(4)气候变化大,太冷或太热时不宜户外活动。(5)活动过程中注意有无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等不适。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盒及健康卡,出现上述不适及时终止活动,采取适当急救措施,必要时及时就医。 4 睡眠指导 老人的睡眠时间多在6h左右,中午小睡0.5h,易右侧卧位。避免各种不良的紧张刺激,持续紧张易造成失眠。临睡前保持环境安静,喝杯温牛奶,温水浸泡双足,睡前不宜看恐怖小说及电视,可听些优雅的轻音乐,渐渐安然入睡。醒后起床的动作要提倡“3个半分钟”,既醒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在床上坐半分钟;双腿下垂坐在床边半分钟;最后再下地活动。以避免引发脑溢血等心脏血管疾病 5 家属指导 使老年病人的健康指导最终达到切实有效的目的,家属的指导也是举足轻重的。必须和家庭成员取得密切配合,给与病人必要的干预,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 6.老年人用药四“不宜” 多病共存服药别超5种 1. 剂量宜小不宜大 2. 品种宜少不宜多 3. 疗程宜短不宜长 4. 方式宜偏中不宜偏西

老年健康讲座活动方案

老年健康讲座活动方案 老年人讲座知识能普及知识,让广大老人提高对生活质量。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老年健康讲座活动方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目的 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向社区老年人普及中医基本知识与养生保健技术,增强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使老年人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起居、饮食等,增强体质,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二、对象 广州市某两个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各50名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适用,突出中医特色 2.重点突出,因人施教 3.广泛参与,形式多样 四、活动组织人员: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常青藤社区老人服务队 五、活动形式: 1、健康教育讲座:自我保健,包括起居、饮食、运动和常见病的预防及护理等(具体内容见后) 2.中医技术指导:按摩、艾灸、八段锦

3、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及音乐指导老人情志养生 4、其它:黑板报、派发健康宣传小册子、面对面交流、电话随访等 六、讲座内容(暂定) 1、老年养生十五常 2、喝凉茶的宜忌 3、冬季药食养生 4、煲汤养身体 5、老年睡眠指导 6、家庭足疗养生 7、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及护理 8、冠心病的预防及护理 9、常用按摩保健穴位 10、常见艾灸养生 11、运动指导之八段锦 12、中医情志养生 老年健康讲座活动方案篇2一、什么是健康 健康一词,在古代有强壮、结实和完整的意思。现代健康的定义:1948年,WHO在其宪章中明确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而且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完全安适状态”。纠正对健康的误区“40岁前用命换钱,40岁后用钱换命”。致英年早逝。人非机器,损害难以修复。“有了钱好医好药可请到

老年人保健常识[指南]

老年人保健常识[指南] 老年人健康知识 一、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知识 1、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口系数增加导致社会老龄化。联合国规定: 一个国家和地区,年 满65岁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以上,或年满60岁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0%以上,即可定 为老年型社会(社会老龄化)。中国老年报报道,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已于1999年10月1日, 10%,已成为老年型社会,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将达到20%,成为超老年型社会。 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体表外形改变须发—变白,脱落、稀疏;“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 簪”(杜甫、春望) 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出现皱纹牙齿—牙龈组织萎缩、牙齿松动脱落骨—骨骼肌萎缩,骨钙丧失或骨质增生身高、体重—随增龄而降低耳—耳屏延长,近80岁的老人耳屏平均延长12毫米 2、器官功能下降视力、听力—下降(耳蜗与听神经变性?神经性耳聋) 心脏搏出量—减少40%—50% 肺活量—减少50%—60% 肾脏—清除功能—减少40%—50% 脑—脑组织萎缩、脑沟变宽、神经细胞数减少(重量减轻、脑血流量减少、大脑耗氧量?、脑血管阻力?) 胃—胃酸分泌量下降 3、机体调节控制作用降低动作、学习—速度减慢?操作能力?,反应速度减慢记忆、认知功能—减弱,人格改变?生活自理能力? 免疫防御能力—降低?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免疫监视功能—降低?易患各种癌症。

三、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运动反应时间延长运动反应包括对剌激的知觉,做出如何反应的决定,以及运动反应动作三个部分。老年人的反应时间一般比年轻人约慢10%—20%。运动反应时间的长短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一种表现(控制体位、姿势、平衡与移动平衡的机制受损)。 2、学习和记忆能力减退由于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随增龄而减少?学习新事物困难?记忆力差(颞叶和海马结构损害)。 40岁以后逐渐减退,50岁到达顶峰—注意力不集中、注意范围缩小、联想缓慢、记忆一老的忘不掉,新的记不住。 3、人格改变孤独、多疑、自卑、抑郁及情绪不稳、脾气暴躁等。——由于生物性老化及其在家庭、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地位发生改变,——社会心理问题:离退休、丧偶、生活贫困、疾病、死亡等问题常常困惑老年人,使他们陷入特殊的心态。 四、老年人良好健康状态的保护一个人得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内因即遗传基因,二是外因,即环境因素。内因在疾病中所占的作用为20%,外因为80%,故一个人的良好健康状态的保护,可基本概括为十六个字: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句话,十六个字,能使高血压减少55%;脑卒中、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 肿瘤减少1/3,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而且不花什么钱,有专家测算,心血管病预防花1元钱,医疗费省上100元钱。 (一)合理膳食:指热量和营养素达到生理需要,推行膳食金字塔,做到粗细搭配,饮食多样。老年人饮食十要:饭菜要香、质量要好、数量要少、蔬菜要多、食物要杂、菜肴要淡、菜要烂、水果要吃、饮食要热、进食要慢。 健体防病早起早睡别早吃,休息胃肠好进食人在睡眠时,绝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而消化器官却仍在消化吸收前一天存留在胃肠道中的食物,到早晨

老年人保健健康指导

老年人保健健康指导 索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老年人保健健康指导 心脑血管疾病是死因顺位中排列靠前的疾病,因此心脑血管疾病的干预显得尤为重要。而高血压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直接威胁因素,可见高血压防治是社区首要干预内容。 一般高血压患者占社区?35岁人群的90%以上,有高血压者,由于没有测量,漏诊较多,应落实好35岁以上首诊病人常规测血压制度。 社区优先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排序。根据健康危险因素是否明确的致病因素,能否定量评价,可否预防控制,有无明显健康效益,干预的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干预费用等确定优先干预危险因素排序依次为:控烟、控盐、降体重、不良卫生习惯与饮食方式、心理因素等。 针对我社区居民存在的诸多问题,制定如下健康干预措施 1 行为干预:慢性病又叫生活方式病,主要是由于生活方式发生很大改变导致人机体出现不适应造成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带给人们丰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饮食起居和生活习惯。与吸烟、酗酒、缺乏体力活动、膳食不合理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大敌。这些不利因素导致许多人肥胖,而肥胖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的发病率大大增高。因此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入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1.1、避免过量饮酒,最好要戒烟; 1.2、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适量摄入维生素、矿物质或有益活性物质;

provisions of paragraph 6.5 submission of complete information. Monitoring inspection and safety assessm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utcome of the owners of the relevant regulations. 10.11 the completion at the end of the contract period, we will transfer to the owners of all monitoring facilities, engineering data, documents, reports and other project-related content. For monitoring facilities, replaceable equipment availability monitoring instruments should be 100%, not replacing equipment availability monitoring instruments should be 95% or more. Curtain Grouting in the 11th Chapter 11.1 project overview the on curtain Grouting works primarily for River yongxing secondary hydropower station dam Foundation curtain grouting, quantities of 200m. Dam Foundation curtain Grouting in dam concrete pouring is complete, reaches a certain intensity, agreed by the supervising engineer and began construction. 11.2 11.2.1 General requirements we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procurement of materials, transport, storage, keeping drilling and apart from the employer's manpower required to grout materials for all materials. Admixture, admixture of each procurement shall meet the relevant quality 1.3、争取规律的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 1.4、坚持日常持续的、适当的体育锻炼; 1.5、工作能放手时且放手,避免过度操心。 生活方式疾病主要是由不良饮食习惯、精神紧张、吸烟、酗酒及减少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因此少吃动物脂肪、动物内脏、低盐摄入、控制饮食、避免肥胖及加强身体锻炼是预防“生活方式病”的关键。

老年人保健健康指导

索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老年人保健健康指导 心脑血管疾病是死因顺位中排列靠前的疾病,因此心脑血管疾病的干预显得尤为重要。而高血压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直接威胁因素,可见高血压防治是社区首要干预内容。 一般高血压患者占社区≥35岁人群的90%以上,有高血压者,由于没有测量,漏诊较多,应落实好35岁以上首诊病人常规测血压制度。 社区优先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排序。根据健康危险因素是否明确的致病因素,能否定量评价,可否预防控制,有无明显健康效益,干预的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干预费用等确定优先干预危险因素排序依次为:控烟、控盐、降体重、不良卫生习惯与饮食方式、心理因素等。 针对我社区居民存在的诸多问题,制定如下健康干预措施 1 行为干预:慢性病又叫生活方式病,主要是由于生活方式发生很大改变导致人机体出现不适应造成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带给人们丰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饮食起居和生活习惯。与吸烟、酗酒、缺乏体力活动、膳食不合理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大敌。这些不利因素导致许多人肥

胖,而肥胖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的发病率大大增高。因此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入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1.1、避免过量饮酒,最好要戒烟; 1.2、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适量摄入维生素、矿物质或有益活性物质; 1.3、争取规律的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 1.4、坚持日常持续的、适当的体育锻炼; 1.5、工作能放手时且放手,避免过度操心。 生活方式疾病主要是由不良饮食习惯、精神紧张、吸烟、酗酒及减少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因此少吃动物脂肪、动物内脏、低盐摄入、控制饮食、避免肥胖及加强身体锻炼是预防“生活方式病”的关键。 2 膳食干预:专家认为,1/3的癌症的发生与膳食有关; 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与膳食营养的关系更加密切;青少年时期过量饱食还是大脑早衰的原因之一。相当多的人至今仍然自觉和不自觉地以求温饱阶段形成的饮食观念指导其饮食行为,认为能够吃就是好,吃得多没有什么不好的,喜欢吃的就多吃点。人们吃的是越来越好,也吃得越来越精致和油腻。吃得好不意味着营养合理,营养过剩或不平衡还被证明与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

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及护理干预方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年第13卷第2期 291 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及护理干预方法 孙荣平 (牙克石市新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蒙古 牙克石 022150) 摘要:目的探索在社区老人中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及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对本社区内60名65-80岁老人进行了自身情况、家 庭成员及家庭环境的了解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干预。结果通过一年的心理健康促进,60位老人对自身状况的认知和 心理调适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社会、家庭、社区卫生人员都必须要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帮助老年人重新认识自 己,应对老年人身体和心理上的各种反应,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3.02.221 0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经更加突出,65岁老人比例达10%以上,人口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及随之而来的老年人健康护理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1]。为了老年人在生活质量上达到更好,我们作为社区保健人员,在重视保障老人躯体健康的同时,还需要重视保证老人的精神心理健康。我服务中心人员从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对辖区60位老人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实施护理干预,加强了老人们对于心理问题的认识,增强了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对辖区60位老人进行健康心理促进,其中,男32人,女28人,80岁以上6人,70~79岁26人,65~69岁28人,不同程度患慢性病,其中5位是单身老人。 1.2 方法 (1)在入户随访时与老人聊天,除了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还要关心他们生活起居;揣摩老人的心思喜好;根据老人的文化程次、退休前的职业、慢性病的程度等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尤其是空巢的老人,更要很好地把握其孤独寂寞的情绪,多加鼓励与关心。选择老人们的认同点做切入点,在心理上唤起共鸣,与他们达成较好的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2)注意倾听。老人们的近期记忆力衰退,远期不明显,所以老人们总是喜欢向别人谈及往事。作为护士应该认真倾听,细致体会老人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专注的目光或点头附和等肢体动作表示理解老人,取得他们的信任与认同感。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更好地实施。 (3)家庭亲缘的和谐关系。当了解到有的老人的悲观情绪后,作为护士利用各种手段在积极消解的同时,亲情家庭关系的作用不可忽视。可及时与家属沟通,讲解心理健康对人体的影响,使家属更多地关注老人的内心世界,让老人在情感上有一定的疏泄渠道,取得一些精神上的支持,保持老人心胸开阔、乐观向上。这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鼓励参加体育活动及社会交往。视老人身体情况,鼓励老人多参加力所能及的身体锻炼,如在小区内的散步、打球、打太极拳等。这样不但增强体质,还可增加老人的交流机会,在活动与参与当中也放松了精神,丰富了日常生活。这样就不会把自己关在家里,精神苦闷闭塞。 (5)帮助老人调整情绪、保持乐观。指导老人保持乐观平和心态,培养生活情趣,心情不好时及时进行心理调适,使老人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 (6)做好慢性病的护理。大多老人都患有程度不同慢性病 ,社区护士除了在给予友善、热情、周到的服务,同时,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指导服药治疗和康复保健等情况,帮助老人正确认识疾病,减少担忧情绪,树立生活的信心。 (7)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宣传。用板报、宣传栏、折页等宣传讲解,力求图文并茂、内容浅显易懂、贴近老人们的生活;举办一些专题讲座,选择天气好的时间就近召集老人,内容要做到通俗易懂、讲解吐字清晰、简明扼要,考虑到老人身体,时间要掌握好。 2 结果 见表1,经过心理健康促进后,对老人的心理健康有较好的作用。 表1  评价内容良好(例,%)一般(例,%)差(例,%) 乐观积极41(68.3)15(25.0)4(6.7) 人际交往38(63.3)18(30.0)4(6.7) 遵医行为40(66.7)17(28.3)3(5.0) 服药依从性42(70.0)12(16.7)6(10.0) 健康状况37(61.7)17(28.3)6(10.0) 自我保健意识与行为46(76.7)9(15.0)5(8.3) 3 讨论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因为机体的衰老,带来躯体健康状况的下降和心理适应能力的下降。在调查中发现:体弱多病、心情低落、经济问题、子辈对老人的赡养问题、不参加社会交往、不接受新鲜事物、退休后的角色转变不适应以及空巢、丧偶等生活事件均造成老人思想困扰,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也因此会产生老年性抑郁等心理障碍[2]。经过我中心以上各项护理干预措施,调动了老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心态乐观积极,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有病治病、无病先防。因此,加强老年人的心理干预,做好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改善健康状况是社区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此种方法可进一步提倡。 参考文献 [1] 赵婉莉.人口老龄化与社区护理的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0, 35⑴:235. [2] 刘纯艳.社区护理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