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泰县2005-2014年居民意外死亡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2005年―2014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2005年―2014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2005年— 2014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2005年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 12.7万人,比上年下降 7.1%。

亿元 GDP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 0.70人, 下降 18.5%; 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 10万人死亡人数为 3.85人, 下降 6.8%; 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 2.81人,下降 8.7%。

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450254起,造成 9.9万人死亡、 47.0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 18.8亿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 7.60人,下降 23.7%。

2006年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 112822人, 比上年下降 11.2%。

亿元 GDP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 0.56人, 下降 20.4%; 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 10万人死亡人数为 3.33人,下降 13.5%;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 2.04人, 下降 27.4%。

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378781起,造成 89455人死亡、 43.1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4.9亿元;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 6.20人,下降 18.4%。

2007年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 101480人,比上年下降 10.1%。

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 0.413人,下降 26.3%;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 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 3.05人, 下降 8.4%; 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 1.485人,下降 27.2%。

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32.7万起,造成 8.2万人死亡, 38.0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 12亿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 5.1人,减少 1.1人。

2008年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 91172人,比上年下降 10.2%。

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 0.312人,下降 24.5%;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 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 2.82人,下降 7.5%; 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 1.182人,下降 20.4%。

2004~2006年平定县居民死亡资料分析

2004~2006年平定县居民死亡资料分析

2004~2006年平定县居民死亡资料分析岳庆华【期刊名称】《预防医学论坛》【年(卷),期】2008(14)11【摘要】[目的]了解平定县近几年居民死亡情况,分析死亡原因,为有关部门制定卫生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平定县2004-2006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平定县2004-2006年居民年均死亡率为720.72/10万,男性为784.43/10万,女性为651.72/10万(P〈0.01)。

累计死亡的6844例中,死亡原因为脑血管病的2262例,心脏病1445例,恶性肿瘤1351例,损伤和中毒494例,呼吸系统疾病434例,消化系统疾病212例。

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年均死亡率男性分别为173.37/10万、80.41/10万、39.50/10万,女性分别为129.20/10万、21.28/10万、52.43/10万(P〈O.01)。

[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平定县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

【总页数】2页(P1034-1035)【关键词】死亡率;原因【作者】岳庆华【作者单位】山西省平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5.3【相关文献】1.昆明市2004年居民病伤死亡水平及死亡原因分析 [J], 邱泓;张茂殚;杨昭;龚鹤琴;刘怡;李云涛;沈岚;李志坤;杨俊秋2.上海市原卢湾区居民2004—2011年脑瘤的发病和死亡资料分析 [J], 傅忠星; 王珏; 王烨菁; 周建军; 高淑娜; 杜琰3.2000~2004年克拉玛依市居民死亡率及死亡原因调查 [J], 彭元章;刘岩;黄江河;陈志萍;杨继惠;许德民4.2004-2005年利津县居民死亡资料分析 [J], 郭玉霞;李志华;陈守东;张乃梅;常永生;薄其贵5.中山市小榄镇城区2004年居民死亡资料分析 [J], 岑活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2~2005年杭州市西湖区居民意外伤害死因分析

2002~2005年杭州市西湖区居民意外伤害死因分析

2002~2005年杭州市西湖区居民意外伤害死因分析
戴苡
【期刊名称】《现代预防医学》
【年(卷),期】2007(34)17
【摘要】[目的]研究杭州市西湖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规律和特征。

[方法]对杭州市西湖区2002~2005年的死亡资料根据ICD-10编码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杭州市西湖区2002~2005年居民伤害年平均标化死亡率为20.56/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分布呈现两头高中间低趋势。

前4位意外伤害死因为机动车交通事故、淹死、意外跌落和自杀。

[结论]应根据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意外伤害死亡的预防。

【总页数】3页(P3306-3308)
【关键词】居民;伤害;死因;死亡率
【作者】戴苡
【作者单位】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5
【相关文献】
1.2002-2006年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J], 寿钧
2.杭州市西湖区2002-2005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与减寿分析 [J], 戴苡;陈凤香;沈清;沈毅
3.杭州市西湖区2002—2005年居民死因及减寿分析 [J], 戴苡;沈清;沈毅
4.2002-2004年北京市朝阳区居民意外伤害死因分析 [J], 王翔军;郭炳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渠县疾病监测点1990~1994年居民意外死亡分析

渠县疾病监测点1990~1994年居民意外死亡分析

渠县疾病监测点1990~1994年居民意外死亡分析
李明敏;刘骏;龚茂林
【期刊名称】《现代预防医学》
【年(卷),期】1996(23)3
【摘要】通过对渠县疾病监测点1990~1994年居民意外死亡资料分析,
结果表明:该县五年意外死亡率为75.66/10万;意外死亡的高峰日为7月3日;Fulfilment指数以1~5岁最大,绝大部份年龄组男性高于女性,揭示意外死亡对1~5岁人群和对男性的危害较严重;最终死于意外死亡的概率除85岁组外男性均高于女性,男性以1~5岁最大,女性以0~1岁最大。

为意外死亡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页数】3页(P158-160)
【关键词】意外死亡率;园形分布法;疾病监测
【作者】李明敏;刘骏;龚茂林
【作者单位】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四川省渠县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5.4
【相关文献】
1.渠县1988~1993年疾病监测点居民意外死亡调查 [J], 龚茂林
2.1986—1990年曲阜市疾病监测点居民意外死亡调查分析 [J], 曹金亮;关磊
3.四川省渠县疾病监测点1990—1994年居民意外死亡分析 [J], 李明敏;龚茂林
4.1986~1990年曲阜市疾病监测点居民意外死亡调查分析 [J], 曹金亮
5.台山市疾病监测点1990~2000年居民意外伤害死亡情况分析 [J], 余大年;李晓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潍坊社区2005年居民死亡情况简析

潍坊社区2005年居民死亡情况简析

潍坊社区2005年居民死亡情况简析
陈赞琼
【期刊名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目的找出社区卫生保健的工作重点。

方法通过入户调查、查阅医院病历等方法,对潍坊社区2005年常住人口的死亡率及死亡原因进行全面分析。

结果潍坊社区2005年前五位死亡原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

结论社区卫生保健须重点研究工业化和城市化给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做好优生优育工作,减少先天异常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卫生保健意识。

【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陈赞琼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5
【相关文献】
1.社区居民医疗满意度常见影响因素简析 [J], 谭诚炜;祝海燕
2.2006-2015年上海市潍坊社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分析 [J], 陈瑜;杜兆辉
3.同原撤地设市十年城镇居民收支简析——固原撤地设市十年城镇居民收支简析[J], 李荣智;石虹媛
4.2004~2005年蓬莱市死因监测点居民死亡情况分析 [J], 宁福江;高明辉;陈箫莹;
贺巧红
5.2005年潍坊社区居民慢性病现状调查 [J], 傅弦琴;庄康璐;张芳;朱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义乌市2004—2005年户籍人口死亡原因回顾性调查

义乌市2004—2005年户籍人口死亡原因回顾性调查

义乌市2004—2005年户籍人口死亡原因回顾性调查义乌市户籍人口中每年有4 000余人死于各种疾病,居民疾病谱及死亡原因日益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卫生热点问题,但近20年来,我市死亡报告和统计分析工作基本处于空白。

为摸清我市目前不同人群的全死因死亡率及死因构成,掌握死亡率和死亡原因的人群分布特征,推断我市人口的期望寿命,我们对全市户籍人口死亡原因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死亡的义乌市户籍人口。

1.2方法通过民政、公安部门掌握基本的死亡名单,再由调查员到各村(社区)现场调查该村(社区)的死亡名单,2份名单汇总后形成最终死亡名单。

根据死亡名单,首先通过查阅全市各医院死亡病历确定死者死亡原因,对不能在医院查阅病历明确死亡原因的死者,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调查,通过现场调查综合分析其死亡原因。

经审核调查合格的调查表录入电脑进行综合分析。

1.3评价指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亡率标化采用浙江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婴儿死亡率、死因顺位、死因减寿(YPLL)、期望寿命。

YPLL以中国人群的期望寿命70岁为标准计算,公式为:YPLL=∑[(L-Xi)-0.5]·DiL为期望寿命;Xi为死亡年龄组的组中值;Di为死亡人数。

减寿率计算:YPLL率(‰)= YPLL×1000/NN为人口数。

根据简略寿命表的方法按5岁一组分成0~,1~,5~等19个年龄组进行YPLL的计算,然后按照YPLL率的计算公式算出减寿率来进行比较。

1.4质量控制做好调查人员的培训; 落实抽样复核工作,不合格的及时复查; 按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编码,资料采取双遍录入; 各项质量控制达到国家死因调查要求的指标。

2结果2.1总死亡情况2004—2005年共调查死亡个案8 761例,粗死亡率为636.13/10万(标化死亡率为617.58/10万)。

破译死亡密码

破译死亡密码

破译死亡密码作者:廖金虎徐立文来源:《闽南风》2010年第01期人物简介:刘龙清,1972年出生于漳州长泰,1996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专业,1997年考入漳州市人民检察院。

现任漳州市人民检察院技术处副处长,副主任法医师。

从业十二年来,他依法审查,鉴定各类案件5500多件,纠正冤假错案320件,尸体解剖230件,无一起错案。

2007年5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检察技术先进个人”;2009年5月,被福建总工会授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同年11月被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报送最高人民检察院记个人一等功,他的事迹被中央、省、市级媒体相续报道,媒体称他为“当代宋慈”。

约访刘龙清时,电话那头的他正在市殡仪馆解剖尸体,让记者稍等。

挂断电话,记者的后背生出了些许寒意。

据记者所知,大多数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当法医。

刘龙清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大约一个小时后,刘龙清来了。

戴着一副眼镜,未语先笑的他,温文尔雅,与记者想象中冷酷深沉的“大侦探”模样大相径庭。

我们的交谈从他刚刚结束的尸体检验开始。

刘龙清告诉记者,他今天检验的是一位关押在某县看守所突然死亡的犯罪嫌疑人的尸体。

死者家属怀疑犯罪嫌疑人是在看守所被殴打致死,所以找出确切的死亡原因是本案的关键。

“我们检察法医与公安法医有所不同,公安法医尸体检验多数是针对凶杀案现场,而我们检验的大多数是监管场所犯人或涉及公安审查的对象,都是非常敏感的案件。

”刘龙清不愿意过多地讲述工作中脏、累的一面,更多的时候,他愿意讲讲推理和发现证据的过程。

从见面到访谈结束,刘龙清都没有与记者握手,他了解常人的心理。

敢于质疑权威1998年8月,刚刚考进市检察院不久的刘龙清,接到了法医生涯中的第一个案子。

犯罪嫌疑人吴九王和同村村民吴福来因琐事发生争执,吴九王一把将吴福来推倒,导致吴福来头部受伤,后经鉴定为轻伤偏重,吴九王被关押。

吴九王的家属不服,上访控告吴福来伪造伤情。

当地公安法医的鉴定是根据伤者到某医院做的颅脑CT检查结果。

某部意外伤害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策略

某部意外伤害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策略
H E Y i n g , L I U Y u a n d o n g ,M A F e n  ̄ o n g , Y u B i n g , X I N G F a n g k a i , Z HA O Y o n g
( C e n t e r o f D i s e a s e C o n t r o l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 J o i n t L o g i s t i c s D e p a r t me n t o f J i n a n Mi l i t a r y R e g i o n , J i n a n 2 5 0 0 1 4 , C h i n a ) A B S T R AC T: Ob j e c i f v e T o d i s c o v e r t h e p a t t e r n s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a c c i d e n t a l i n j u r y d e a t h s a n d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o f a c c i d e n t l a i n j u i r e s .M e t h o d s D e s c r i p t i v e e p i d e m i o l o g i c a l m e t h o d s w e r e a p p l i e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r e g i s t e r e d c a s e s o f a c c i d e n t a l d e a t h s f r o m a s e l e c t e d u n i t .R e s u l t s T h e t o p s i x c a u s e s o f a c c i d e n t a l i n j u r y d e a t h s w e r e t r a i n i n g a 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长泰县
2005-2014年居民意外死亡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
2015-08-07T16:06:26.7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 作者: 张碧花 郑冬柏 杨景泉
[导读] 意外死亡是一种非疾病性死亡,也是福建省长泰县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张碧花
郑冬柏 杨景泉
(长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 长泰 363900)
【摘要】 目的:探讨福建省长泰县居民意外死亡的分布特点及发生规律,为制定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长泰县2005-2014年居
民死亡原因年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年居民意外死亡率为63.42/10万,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和意外跌落为主,占总死亡数

75.3%(933/1239);在年龄组方面,婴儿(<1岁)以窒息为主,占44.44%(4/9),少儿(1-14岁)以溺死为主,占
53.03%
(35/66),青壮年以上以车辆交通事故和自杀为主,占66.13%(408/617);在性别方面,男女全部都是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
主,分别占
39.82%(311/781)和30.79%(141/458)。结论:长泰县居民意外死亡以青壮年的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和自杀为主。因此,应
加强交通管理,采取社会、家庭心理教育等各方面措施,增强居民素质。
【关键词】 流行病学;死亡原因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052-01
意外死亡是一种非疾病性死亡,也是福建省长泰县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为探讨长泰县居民意外死亡的分布特点和发生规律,为
制定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对长泰县
2005-2014年死亡年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死因资料来源于长泰县卫生防疫站死因年报资料,人口资料来自长泰县公安局、长泰县统计局、长泰县妇幼所、长泰县计生服务部
门。
1.2 死亡原因分类标准
死因分类按ICD-10进行。
2.结果
2.1 意外死亡主要原因
2005-2014年全县共发生1239例居民意外死亡,10年意外死亡率为63.42/十万。其中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死亡率为23.1/十万,居意外死
亡首位
(36.48%),其他依次是自杀、意外跌落、溺死、窒息;男性意外死亡中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居首位(39.82%),其次是自杀、意外跌
落、溺死、和窒息;女性意外死亡中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居首位(
30.8%),其次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溺死和窒息(见表1)。

2.2 各年龄组意外死亡情况分析
不同年龄组意外死亡主要原因不同。<1岁组以意外机械性窒息为首位死因,占44.44%(4/9),其次为意外跌落;儿童少年组(1~
14
岁)以溺死为主,占53.03%(35/66);15~54岁组男性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主,占48.42%(215/444),其次为自杀,占
13.96%
(62/444);女性也是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主,占50.29%(87/173),其次为自杀,占25.43%(44/173);老年组(55~74
岁)男性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主,占
35.29%(60/170),女性以自杀为主,占43.75%(56/128);高龄老年组以意外跌落为主,男女
分别占
43.48%和61.94%,其次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
2.3 性别分布
在1239例意外死亡者中,男性781例,死亡率为78.63/十万,女性458例,死亡率为47.69/十万,经统计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长泰县2005-2014年居民意外死亡率为63.42/十万,死因顺位与全国农村居民意外死亡率顺位一致,位于第5位。
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和自杀是长泰县居民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男女性均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主,预防应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
杀、意外跌落、溺死为重点。
不满1周岁的婴幼儿以机械窒息为主要意外死因;儿童少年期意外死亡以溺死为主,应引起家长、社会和学校的关注,加强少年儿童淹
溺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控制,并在夏季作好重点防范;青壮年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和溺死为主,这与经济发展较快,居民生活水平提
高,机动车数量增幅较大,居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有关;老年人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和意外跌落为主;高龄老年组的以意外跌落为
主,意外跌落除了导致死亡外,还留下大量残疾,因此对老年人意外跌落要有足够重视与关爱,预防控制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 王英太.福建省长泰县1995-2004年居民意外死亡原因分析.华南预防医学,2005.31(6).
[2] 胡容.双流县2004-2011年居民伤害死亡分析.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3.1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