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教育之父

日本近代教育之父
日本近代教育之父

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泽谕吉及其教育思想

作者:刘新科发表日期:2010-1-4 17:03:24 来源:中思网

关键字: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泽谕吉教育思想

“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泽谕吉及其教育思想

【按】近日,有网友著文论述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泽谕吉及其《劝学篇》,读之很受启发,介绍一些国外教育上的“它山之石”,为我国教育改革所借镜,实在必要。在下不揣浅陋,笔记本电脑又在身边,所以调出一些旧作,再补充一点有关福泽谕吉及其教育思想的资料,以供对教育有兴趣的网友们参考。

(一)

福泽谕吉(1835-1901)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明治时期杰出的教育家。他毕生从事著述和教育活动,形成了富有启蒙意义的教育思想,对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被日本称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时期教育的伟大功臣”。

福泽谕吉是近代日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他的著作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体系,无论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社会文化、思想、教育领域都曾发生过重大影响。福泽谕吉在世时,就有许多弟子和追随者。他的影响波及日本人民和日本政府两个方面。他扮演了“文明开化”的巨匠和“启蒙运动”旗手的角色。在他逝世之后仍有人继续传播他的思想。

福泽谕吉的代表作《劝学篇》给予国民的影响更大。可以说它比日本其他所有启蒙思想家著作的影响之和还要广泛深刻[1]。我们只要看一下《劝学篇》发行的册数,就可以知道其影响的深广。据福泽谕吉自己说,到1880年,《劝学篇》的单行本已售出70万册。

此外,福泽谕吉的著作《童蒙教训》、《劝学篇》、《穷理图解》和《西洋事情》等被文部省指定为教科书。因此,当时社会上流行着这样的评论:“文部省在竹桥,文部卿在

三田。”[2]意思是说文部省这个教育行政管理机关虽然在东京的竹桥,而文部大臣却不在那里,福泽谕吉是实际上的文部大臣,他在东京的三田指导着文部省的工作。

要之,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福泽谕吉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以革新进取精神,积极从事思想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主义意识形态,输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号召日本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对日本近代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福泽谕吉在其晚年,曾鼓吹“官民调和”论,抛弃了“自由民权”的主张,而倒向“国权论”,要求人民从属于天皇制国家的利益;由提倡“脱亚入欧”而蜕变为积极支持明治政府侵略亚洲,表现了日本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与保守性。因此,对福泽谕吉的历史功绩我们要予以肯定,然对其过错与局限,也应予以严肃的批评。

(二)

谕吉的主要教育思想有

1.论教育的作用

福泽谕吉对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关系及教育作用有明确认识。他根据进化论的原理,观察人的成长过程。他在《教育的力量》这篇论文中指出:“人的能力中,天赋遗传的因素是有限度的,绝不能超过其限度。”身体的高低、强弱在少年时就可以看得出来,而人的智慧就不容易判断识别,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得到发展。他说:“人,学则智,不学则愚,人的智慧取决于教育如何。”[3]

他把教育比喻为花匠的工作。花匠对待庭院里的松树和园庭中的牡丹,如果置之不理,任其自然成长,则逐渐枝枯叶落,有时甚至会遭虫害而枯萎,反之,如果花匠经常剪枝培土,一年四季精心侍弄,则枝繁叶茂,花色鲜艳,把它同其他的野生植物比较,甚至使人难以想象为同种类的植物。以此类推,对于人之子弟也是这样。如果任其自然发育,而不注意施以体育、智育,不论其天赋如何,都将会受周围的风气所感染,甚至会沾染上坏习惯,失掉身心的健康品格,难免成为粗野下等的平庸之辈。相反,如果不想让一个孩子的天赋白白丢掉,使其素质得到充分琢磨,放出光彩,就要靠教育。

福泽重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对遗传和环境的因素也予以肯定。他认为,“人的德智虽说因教育而得以发展,但教育也只是助其发展,而不能造就生来没有的东西。”例如,人的记忆力有好坏之别,思维力有敏迟之异,但是如能正确分析、及时地了解,都可以在教育中得到弥补,其速度取决于受教育的多寡、方法的正误。当然,也有一些遗传因素“无论怎样强迫学习也不能改变的”。如先天失明、耳聋等就是这样。对于教育来说,必须适宜。福泽谕吉指出:“对于在学问上理解迟钝的孩子,必须施以针对性的教育,而不能贪求过多,要发现他的兴趣,加以教导。”[4]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功能就在于“促进这些先天具有的遗传因素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如果不考虑遗传这一因素,教育必然走向盲区,事倍功半。在福泽谕吉看来,遗传因素是人接受教育的基础。

2.论体育的意义与方式

福泽谕吉注意体育、智育、德育三个方面的均衡发展。他认为:“人生下来之后,必须体育、智育、德育同时加以注意。”这一认识高于他以前的教育家。纵观日本教育史,他的前人要么重视德育(古代),忽视智育;要么突出智育(明治的前期),削弱德育,轻视体育。福泽谕吉却是“明辨从前施行教育法之精粗长短”,主张三者同时发展的第一人。他指出:“人生的教育不能偏重于知识一个方面,使身体不断运动,能促使筋骨的发达。”[5]特别是在学校里开设体育课,“经常锻炼,能使身体无病健壮,精神可以快乐充沛,这是自然规律。而身心健壮的人,能克服社会所有的困难。并能为独立生活创造有利条件。”[6]他提倡:先成兽身,后养人心。他不同意从幼小时候就强令孩子们读书,这是天下父母都不能忘记的本旨。显然,在这里福泽谕吉是将体育作为人类获得独立不羁生活的一种手段。他理解的体育“不仅是著作,立身的手段,而且应理解为人生的目的。”[7]强健的体魄是实现理想的基础。同时,他还认为,由于女子担负着养育子女的重任,故女子的体育不能轻视。只有身体健壮的女子,才会生下四肢发达的孩子。这也是在对国家负责。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身体像车夫、思想像哲学家,足能行千里,就可以明察秋毫地分析事物始末,初步成为一个文明的学者”。

[8]

在体育活动的方式上,他认为应根据各国的特有习俗选择合适的方法,日本应采取日本自己的方式,例如,柔道、游泳、打猎、赛马、划船、摔跤、赛跑等都是有益的体育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应该重视体育,把它列为必修课程。

3.论德育的内容与方法

在阐述他的道德教育观点时,福泽谕吉指出:“不论东方或西方,都有道德方面的教育。”

[9]人心的善恶,在于每个人内心的努力,并不是他人可以任意左右的。在教化尚未普及的古代有善人,智力尚未发达的儿童,多半是诚实的,因此,不能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德教的最大目的在于“不妨碍这个善的发展。朋友间的劝过归善,并不是从外部灌输这个人天性中所无的东西,而是教给他怎样排除阻碍为善的方法。使他自己努力归到自己固有的善而已。所以,道德不是单纯地靠人为的教诲可以达成的,而是学者自身产生的”。[10]道德教育的方法就在于个人的努力。教师只能说明道理。怎样努力呢?可以“阅读古人的书籍,或学习今人的言行而仿其德行,即道德教化”。[11]一般是按照“先成为良家子女(家庭道德),然后推移到社会公德的要求(社会道德)”的顺序。当然也可以借助民间的教材。同时,他还认为,社会风气影响着社会道德的发展,社会风气不正,必然使学生的品德下降,甚至败坏。如果每一所学校都能形成一种好的校风,并且教师品德高尚,适龄青年就会慕其名而入学,甚至会像从前私塾那样吸引更多的学生。这样,也有利于社会道德的进步。

在德育的内容方面,福泽谕吉始终站在反对封建伦理道德的立场上。在明治中期的德育论战中,以元田永孚为首的儒学家抛出《幼学纲要》和《教学大旨》等保守的德育主张,鼓吹“道德之学以孔子为主”,“应根据祖宗之训典,着眼于阐述仁义忠孝”。对于儒学家们的复古倒退见解,福泽谕吉在《何谓德育》、《德育余论》等论文中针锋相对地给予了反驳。他指出,道德观念和道德习惯的形成受多种因素所制约,而不能完全归结为教育本身的力量。它受上一代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家庭风气、社会舆论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福泽谕吉认为,道德教育只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由家庭、社会、学校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他强调说:“想培养孩子们的道德观念只凭教师的讲授是不行的,父兄的训诫也很难奏效,最重要的是教育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有教育者躬身实践,给孩子作出榜样,在潜移默化中使受教育者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12]

4.论智育的涵义与目标

福泽谕吉对道德和智慧的涵义作了解释。他认为,道德“就是内心的准则,也就是指一个人内心真诚,不愧于屋漏的意思”。智慧就是智慧,“就是指思考事物、分析事物、理解事物的能力”。[13]在论述智慧与道德的区别及二者的关系上,他把道德分为私德与公德,把智慧分为私智(也叫做机灵的小智)和公智(也可以叫做聪明的大智)。他认为:“智慧和道德,恰像人的思想的两部分,各有各的作用,所以不能说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如果不是两者兼备,就不能算作完人。”[14] “有智慧而缺乏道德之心的人,等于禽兽,非人也;只修养道德而没有智慧的人,等于石菩萨,也不能称其为人。”[15]他针对封建社会儒学家只提倡道德,轻视智慧的错误论点,指出这是最令人忧虑的弊端。但在讨论这个弊端时,他认为也不应贬低道德的价值。为了社会的文明进步,为了人的发展,智德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犹如人身之需要营养,粮食蔬菜和肉鱼都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智育,福泽谕吉站在批判封建主义教育的立场上,反对封建时代的“空理虚谈”和脱离现实生活的儒学教育,提倡以西方文明为目标,向学生传授实际有用的知识。他在庆应义塾的教学改革计划方案中,大力提倡职业教育,主张培养资本主义近代化所需要的实业家。因此,他认为教学科目应以“实学”为主,并强调在中学和职业学校开设英语和物理,学生入学后应首先学习外文,读“物理学入门书”。然后再学习数学、地理、历史、簿记学、商法和经济学。

福泽谕吉从开发主义立场出发,认为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不是以单纯灌输知识为目的,而应以开发人的天赋能力为目标,即挖掘、培养人的身心中蕴藏的各种能力。因此,他认为把教育改称为“发育”更为恰当,以防止学校教育流向单纯地传授知识。基于上述教育目的观,福泽谕吉指出,要发展人的各种能力就应该从体育、智育、德育三个方面来进行。

5.论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

福泽谕吉认为人的一生都要受教育。幼儿时期在家受父母的教诲,进入学校后接受教师的教导,走上社会后接受社会教育。他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作了专门的论述。

(1)家庭教育——培养习惯,熏陶心灵的学校

福泽谕吉非常重视家庭环境的影响及幼儿时期习惯的形成。他认为习惯的力量强于教育的力量。他又进一步说,幼儿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环境便是家庭,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各种习惯的形成。而一家的家风则主要由父母的品德行为构成。因此,他认为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幼儿习惯的教师。这种家庭教育比就学后的学校教育更加有力和见效。

福泽谕吉主张在幼儿时期,父母不要给孩子规定特定的课程,而应让孩子在自然的气氛中,通过良好的家风影响和熏陶他们。他说,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能只靠家长枯燥的说教,更重要的是以家庭的和睦来感化、熏陶儿童的心灵,父母还应时时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这就是福泽谕吉主张家庭和睦的意义所在。他还主张孩子出生后,父母要用饲养动物的办法养育孩子,就是说不论孩子的智力如何,首先应重视幼儿身体的发育、温饱、空气、阳光和运动等。当身体发育到类似兽身那样健壮时,再进行智力教育。也就是说,到七八岁时再以智力教育为主要内容,而不要提前进行智育。当然,这种观点在现在看来是不完整、不科学的。

总之,在家庭教育方面,福泽谕吉重点地强调了锻炼儿童的体质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2)学校教育——普及教育,培养人才的场所

福泽谕吉对普及教育非常重视。他所说的普及教育主要是指普及学校教育。他站在“四民平等”的立场上,积极主张教育机会均等。他说,“凡是日本国内的学子,无士农工商之差别,均应入学校学习。”在他看来,无论是发展人的天赋能力,还是使日本达到文明开化的地步,普及学校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因此,他在明治初期就积极提倡实施强迫义务教育,赞成日本政府用政府的权威推行“强迫教育法”。应该说,在日本颁布《学制令》的前前后后,福泽谕吉是“强迫教育”的赞成者。但是在明治初期日本由于经济落后,财政困难,不具备实施强迫义务教育的经济条件,因而《学制令》所规定的强迫义务教育目标没有实现。此后,从1879年到1886年间,四次修改义务教育制度。这说明在当时普及义务教育制度难以实施,强制地推行义务教育制是行不通的。对此,福泽谕吉很快就有了认识。因此,他在1886年以后,则由赞成强迫义务教育改变为反对强迫教育。他说:“人民的教育是立国

之本这一观点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国民的教育是衣食足之后的事情”。[16]他看到日本经济面临的危机和国家财政上的困难,指出普及学校教育不能操之过急,当务之急是要发展生产的;为了节约国家的财政支出和减轻国民的负担,只能把普及学校教育放在第二位。基于这种认识,他在明治中期虽然没有放弃教育机会均等的主张,但却认为每个儿童可根据自己的家庭社会经济条件来决定受教育的机会。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由于产业革命的兴起,日本资本主义经济有了飞跃的发展,给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了可靠的经济基础。福泽谕吉对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的胜利欣喜若狂,对振兴产业的政策积极拥护,对发展学校教育和进一步普及义务教育更是赞成。

福泽谕吉十分重要私立学校的教育。在他的学校教育论中,私立学校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认为,私立学校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私立学校的经费虽然不是由国家支付,而是由私人捐赠或赞助,但是它却可以为国家培养中坚人才,为国家的富强作出贡献。他反对大力发展官立学校,主张发展私立中学和私立高等学校。其论据之一是官立学校的经费花销大,私立学校的开支比较节省。

(3)社会教育——增长知识,养成道德的大课堂

人经过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后,便开始步入社会这个大课堂。福泽谕吉认为社会是增长知识、培养道德的大学校,较学校教育更为重要。他说,无论什么样的学制,无论采用哪种教学原则都会使学生片面发展。因此,他很重视社会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他说,社会教育的内容千差万别,无限繁杂,它包括家政学、社会关系学、育儿学、商学、工业学和政治学,等等。社会教育的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固定的教师和教科书,主要靠自己的观察和探索来掌握各种知识。譬如,听百姓之言以察一年之丰歉,闻车夫之叹息,可观商界的景况。

6.论女子教育

明治时期,日本男尊女卑的思想十分严重,妇女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对此,福泽谕吉十分愤怒。他在《女大学评论》和《新女性大学》等论著中,批判了社会上流行的男尊女卑现象和上层社会纳妾的坏习俗,着重强调了女子教育问题。

他认为,在教育上男女不应该有差别,更不能受到身份的限制。即“不能以贫富贵贱作为女子教育的通则,特别是学问的教育,男女没有什么不同”。[17]女子不应该和男子一样去养成“有健壮体力和丰富的气力的女性”。[18]不过在教育内容上、方法上,福泽谕吉并不主张与男子一概而论。要体现出“男强女弱”的特点。即“方法可不同,内容允许有异。”[19]在实施女子教育时,以习字为主,先学习假名,再读一些浅显易读的书,最后扩展到学习多种学科,如修身、作文、历史、地理。教科书主要有:《女大学》、《女修身读本》、《女庭训读本》、《女孝经》等。附加一些算术知识。同时,开设裁缝课和一些“与养育女子教育最有密切关系”的妇产科、医科等。随着“文明开化”政策的实施,福译谕吉又提出了新的课程体系,开始“学习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各科专门学问”,[20]但是不讲授兵学。总之,不论讲授何种课程,福泽谕吉认为,在培养目标上应该使女子养成强健的体魄、柔顺的品格、治家的本领。这些抨击当时日本积习、新颖而独特的观点,对矫正当时的淫侈风尚,有其积极意义,为日本近代女子教育的实施做出具体的方案。但是,他还没有完全摆脱日本传统的陋习,依然将女子教育作为男子教育的陪衬,即使属于他自己的庆应义塾也只招男生而拒收女生(明治四年)。实际上,女子和男子具有同样的禀赋,她们和男子一样有智力,一样能胜任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学术的艰巨任务;在社会上应有同样的人格,只是由于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制度,才把女子压制在男权、夫权之下,随而产生男尊女卑的思想。福泽谕吉主张人人平等,却承认由于学问不同存在着穷富的差别,表现出不应有的矛盾。众所周知,任何时代的进步程度,均可以女子解放的程度为衡量之标准。这样,福泽谕吉女子教育思想则恰好反映出他世界观中存在的矛盾与缺陷了。

[1]转引自王桂主译:《福译谕吉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0、3 1页。

[2]转引自《福译谕吉教育论著选》,第30、31页。

[3] 福泽谕吉:《教育的力量》,见《福泽谕吉全集》日文版,第20卷。

[4] [日]《近代日本研究》第二集,日文版,第465页。

[5] [日]《近代日本研究》第二集,日文版,第471、472页。

[6] [日]《近代日本研究》第二集,日文版,第471、472页。

[7] [日]《近代日本研究》第二集,日文版,第471、472页。

[8] [日]井上雄著:《日本的教育思想》,福村社1979年日文版,第195页。

[9] 福泽谕吉:《福泽谕吉自传》,马斌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80页。

[10]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北京编译社1982年版,第91页。

[11] [日]《近代日本研究》第二集,日文版,第473页。

[12]福泽谕吉:《德教贵在身教不在言教》,见《福泽谕吉全集》,日文版,第12卷。

[13]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第76页。

[14]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第77页。

[15]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第12页。

[16]福泽谕吉:《社会的形势、学者的方向》,见《福泽谕吉全集》日文版,第11卷。

[17] [日]唐译富太郎著:《日本的近代化与教育》,第一法规社1979年版,第25 0、250页。

[18] [日]井上久雄著:《日本的教育思想》,福村社1979年版,第197页。

[19] [日]井上久雄著:《日本的教育思想》,福村社1979年版,第197页。

[20] [日]唐译富太郎著:《日本的近代化与教育》,第一法规社1979年版,第25 0、250

日本近代教育

日本近代教育 1.教育概况 (1)江户-幕府时期的日本教育 ①影响文化。这一时期,日本的教育同时受到中国的儒学、日本的国学、西方的兰学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特点。 ②初等教育。初等教育主要由寺子屋和乡学等机构承担。 ③中等教育。中等教育由一些藩校和私塾改建为中等学校。中学分为寻常中学和高等中学两个部分,使中等教育承担实业教育和升学教育两类。 ④高等教育。1886年,日本颁布了《帝国大学令》,将东京大学改称为帝国大学(尤重法学),规定帝国大学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教授学术、技术理论,研究学术及技术的等。 总之,日本通过《学制令》以及一系列的《学校令》(《师范学校令》、《帝国大学令》、《中学校令》、《小学校令》等),成功地实现了封建教育的改造。《学制令》也成为日本近代的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 (2)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教育 1871年日本在中央设立文部省,负责全国的教育事业,同时兼顾国家宗教事务,文部省的设立也标志着日本中央集权教育管理体制从机构上得以实施,其指导思想为“合魂洋才”与“文明开化”,主要改革措施如下: ①废除封建教育体制,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新体制;(效仿法国建立大学院和大学区) 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③聘请西方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教师来日教学,并派遣大量留学生出国深造; ④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培养师资; 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成立东京大学等。 2.教育思想: (1)福泽谕吉论教育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致力于“文明开化”事业,宣传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思想,代表作《劝学篇》、《文明论概略》,其基本教育思想如下:

①在教育作用方面,福泽谕吉认为教育可以消除贵贱、上下之别。大力 主张普及学校教育,以最终实现教育立国,强调修习学问,唯上实学; ②主张通过知识教育开发人的智力,培养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智育) ③通过道德教育培养民众,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提高民族自尊心;(德 育) ④通过体育提高国民素质,同时强调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发展同时产生作用。(体育)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史初期,面对西方文化的侵入,最早的有识之士曾提出“睁眼看世界”、“师夷制夷”的主张。“师夷”就是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意味着发展教育,提高国人的素质。由于那时人们的思想守旧,“师夷”的主张未能得到呼应,中国人以固有的思维和习惯度过了近代初期的20年。 19世纪60年代初,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大动荡,清政府中的改革派开始兴办洋务,中国近代化正式起步。洋务运动是从发展军事工业开始的,但发展新教育也提上日程———这是个良好的开端。1862年,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诞生,它被视为中国近代教育的起点。当时顽固势力对此表示不满和反对,但洋务派顶着压力把教育改革继续向前推进,先后创办了外语学堂、船政学堂、矿务学堂、机械学堂、电报学堂、武备学堂等新式学校,还向国外派遣了留学生,使近代教育第一次出现较大发展,培养了一些人才,一定程度上转变了社会风气。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端。近代新教育的发展对此有促进作用。 近代教育第二次较大发展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中日战争后,面对民族危机的严峻形势,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表达了发展教育、民族自强、与列强抗争的强烈愿望。维新派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封建官员有张之洞、盛宣怀、李端、陈宝箴、袁世凯,其他人士有张元济、汪康年等。由于维新派的共识,近代教育又出现较大发展:1895年,王文韶、盛宣怀在天津创办西学学堂,这是近代官办的第一所学堂,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的大事件。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可惜戊戌变法在顽固派的反对下夭折了,几乎所有的新政都被废止。然而,京师大学堂却例外被保留。 20世纪初,清政府不得不正视现实,加大各方面改革的力度,其中也包括教育改革。此后几年中,除京师大学堂重新正式开办外,许多省相继建立了大学堂,这是中国开办大学最多、最快的时期。此外还有几件很有影响的举措:1902年,清政府制定《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又制定并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制定国家教育体系。1905年9月,在袁世凯、张之洞等人联名奏请下,清政府终于下令废除科举制,产生了积极影响。1905年12月,清政府中央设立学部,作为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同时各省设提学使司,各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以便加强对教育发展的协调与管理。清政府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与其政治上“筹备立宪”的改革同时进行的,这也可以说是清王朝“最后的改革”。没过多久,辛亥革命爆发,封建制度寿终正寝。但客观地说,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是有积极意义的。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中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然而以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却玩弄阴谋窃取了革命的成果,使中国陷入军阀割据、专制的局面。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开始了。 新文化运动作为广泛的、深刻的思想文化运动,极大的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这一点,人们更加坚定了对教育发展重要作用的认识。鲁迅以改造“国民性”为重要使命,张伯苓、陈嘉庚创办了多所名校,蔡元培将民主和科学精神植入北大,陶行知积极探索发展平民教育、乡村教育。除此之外,政治集团的领导人也特别注重发展教育。1924年,国共合作,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为了培养革命人才,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 从上述近代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到:教育的发展进步始终与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相关联,并为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作用。 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人的素质,这就为中国走向近代化打下一定的基础,促进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变迁。不仅如此,人的素质的提高也直接推动了反帝反封建斗争。过去列强

日本近现代史课堂版提纲

《日本近现代史》课堂版提纲 主要参考书目: 1、吕万和著:《简明日本近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宋成有著:《新编日本近代史》, 2、(日)远山茂树等著,邹有恒等译:《日本近现代史》,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商务印书馆。 4、安德鲁·戈登著,李朝津译:《二十世纪日本:从德川时代到 现代》,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美)赫伯特·比克斯著:《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新华出版社04年9月版(此书获美国普利策大奖) 6、(日)历史研究委员会编:《大东亚战争的总结》,新华出版社97年12月版 7、(日)福武直著:《日本社会结构》,广东人民出版社82年10月 8、(日)中村政则著,张英莉译:《日本战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吴学义等编:《当代中日关系(1945—1994)》,时事出版社。 10、张声振等著:《中日关系史(主要是卷二)》,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 11、(日)大隈重信撰:《日本开国五十年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

版社2007年版。 12、(清)黄遵宪著,吴振清等点校整理:《日本国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日)信夫清三郎著:《日本外交史》(上、下),商务印书馆 14、俞辛焞(tun)著:《日本近代外交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5、殷燕军著:《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6、周颂伦著:《近代日本社会转型期研究:1905—1936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蒋立峰、汤重南主编:《日本军国主义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8、沈予著:《日本大陆政策史(194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日本教育

宫廷教育的兴起原因 日本古代有一定组织形式的教育,是从儒学传入日本后,在宫廷中设立私学开始的。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日本在应神天皇统治时,朝鲜半岛上百济国的汉学家阿直歧来到日本。阿直歧通晓汉文经典,被聘任皇太子之师。阿直歧又向应神天皇推荐博士王仁。王仁于应神天皇十六年(285)到日本,带来《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成为朝廷重用的汉学教师。由于儒学传到日本,在宫廷中兴办起学问所后,皇太子以及皇族和宫廷贵族子弟都到宫廷的学问所就学,宫廷教育就此发端。552年佛教和佛教经典通过朝鲜传入日本,从此中国的儒学文化和印度的佛教文化融汇起来,成为促进日本文化发展的洪流。这股洪流的推波者是圣德太子。他在593~622 年摄政期间,大兴文化教育事业,创立众多佛教寺院以传播佛教,同时宣扬孔子哲学,为直接吸收中国文化,曾向中国隋朝派遣使臣、留学生和学问僧,移植中国的封建制度和文化。 645年6月,中大兄皇子联合中臣镰足,夺取被旧贵族把持的政权,拥立孝德天皇,仿中国建制,定年号为大化。646 年颁布“大化改新”诏书,确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推动了日本社会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从此开始,日本设官治学,一方面继续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另一方面仿照中国唐朝的教育制度,建立日本的贵族教育制度。668年,中大兄皇子正式即位,成为天智天皇。在教育方面,开始设立大学,到大学学习的贵族子弟被称为博士学生。大宝元年(701),忍壁亲王及藤原不比等制定《大宝律令》,使大化革新以来采取的各种措施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大宝律令》中的“学令”部分,对大学及国学作了种种规定,这是日本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按照《大宝律令》所规定的学制,在京都设大学(或称大学寮),在地方设国学。 奈良和平安时期的教育 自大化革新后,日本逐步形成了封建的社会制度。奈良时代(710~794),日本和中国交往更加频繁。日本受中国唐朝文化的影响,文化艺术事业空前繁荣,佛教昌盛,学术进步。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和教育内容以汉字和汉文书籍为主,偏重于模仿中国的文化教育,同时开始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化,出现了使用汉字音符的万叶假名。在这个时期里,官立的大学和国学、学者的私塾、家学和家传的个别教学等三种教学形式并存和发展起来。平安时代(794~1192)初期,对大学也比较重视,并做了某些改革。但到了中期,大学衰落,私学有了发展。随着佛教的兴盛,寺院的学问所逐步成为初具学校形式的教育场所。 镰仓至战国时期的教育 平安时代后期,寺院僧侣和武士阶层在日本政治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新兴的军事贵族逐渐掌握了政权。1192年,源赖朝称“征夷大将军”,在镰仓建立幕府政权,天皇完全成了傀儡。但在镰仓幕府末期,由于皇室、京都贵族、寺院僧侣上层、幕府内部各种势力和各地方势力之间的复杂斗争,酿成了南北朝的对峙和地方势力割据百余年的政治局面,史称“战国时代”。在这种形势下,汉学衰落,大学和国学没有得到恢复,代之而起的是武士教育和寺院教育活动。武士教育主要是灌输武士道精神,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在家庭与寺院。武士教育重武轻文,在文化教育水平上比前代有所降低。 武士的产生是在平安时代,九世纪中期开始,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这种武装逐渐成熟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宗族和主从关系。到了十世纪,朝廷无力镇压地方势力的叛乱,不得不借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进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认,成为日本的特权统治阶级。

杜威赫尔巴特谁是现代教育学之父

内蒙古教师考试网杜威、赫尔巴特,谁是现代教育学之父? 很多考生对“现代教育学之父”到底是谁总是分不清楚,今天中公资深讲师就深入探讨一下哪位教育学家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杜威还是赫尔巴特? 在区分清楚之前,我们先看看这两位教育学家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杜威,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最重要的理论就是提出了教育本质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其中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是其理论的核心。 其次,他还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 另外,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在他看来,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此外,杜威还提出了新的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赫尔巴特,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近代教育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与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至之后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赫尔巴特主要提出了5条重要的思想和观点。第一,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第二,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第三,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后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第四,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第五,教育的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通过两个人的思想观点对比,我们会发现,赫尔巴特因其提出了“以教师为中心”相对比较传统的教学观念,因而被称为“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而杜威因其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相对比较先进的观念,因而被称为“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而赫尔巴特还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这个“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的问题,而是对现代的影响问题,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对现代的影响比较大比较深远,所以说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学之父。同时,由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在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基础上对教育学体系的科学论证,所以,赫尔巴特又是“科学教育学之父”。 通过以上的分析论证,我们就能很明确的判断出来,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学之父”。

中国近代史纲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为了广大同学的需求!~~~~~ 特此发表几造福同学们的答案!!! 考试么就没问题了~~~~~~~~~~~~~~~~~HAHAHHA ------------------------------------------------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日本近代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近代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内容摘要 明治维新的资本主义近代化,是通过教育改革的渠道学习西方先进科学和技术,借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物质文明”的成果,“殖产兴业”,成功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措施及其成果对我国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正式开启了日本近代教育的序幕,通过分析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我们从中得到了教育现代化与本土化兼顾、大力推进教育法制化、统筹兼顾,重视教育投入等等启示,这对于我们不断探索适合国情的中国教育体制有很大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明治教育;启示 一、明治时期的教育背景 明治政府成立以后,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外部欧美列强环绕,时刻想吞噬日本,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所谓“亲善”、通商条约,日本面临着沦为欧美列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危机;人民的贫困、经济的落后造新政府的财政拮据等等,困难重重、百业待举。为了巩固新政权,把封建落后的日本改造成为近代的强国,以木户孝允1、大久保利通2为代表的明治元勋们推行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积极发展资本主义,而要实现三大政策这个建设国家的总目标,就必须摄取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培养管理国家和发展实业的各种人才、普及教育、启迪民智。明治政府一开始把主要力量放在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方面,教育上仍然沿袭封建制度。封建的教育制度腐朽不堪、弊端丛生,是正在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的一大障碍。为了适应资产阶级发展实业对各种人才的需要,需要废除旧的教育制度,创建近代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明治时期的教育措施 明治政府在大力发展小学教育的同时,还积极发展中等教育、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在中等教育方面,政府特别重视实业学校的建立和发展,决定振兴实业教育,以造就科学技术的骨干力量。 明治维新最初的纲领性文件《五条誓文》、《政体书》,其中心思想就是引入西方文明文化、倡导全面“普及义务免费教育”和向世界全面开放的“文明开化”。明治二年,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思想家之一福泽谕吉,发表震撼日本朝野的教育宣言《劝学篇》,深究“欧罗巴州”之所以成为“富国强兵天下之首,文明开化之中心”的根本原因,一针见血地总结到:“普及天下之教育,修德谊,开智识,尽文艺技术之美;城乡无别、诸方建学设校,凡不知几千之数;彼产业廉美,商贸繁昌,兵备齐整、武器充足,究其万世太平之源,则在:使其务实固本之学问,之枝开花结果矣!正是在这样的建国宗旨下,自日本明治政府成立,便主动从根 1木户孝允 1833年8月11日—1877年5月26日)是幕末时代与明治时代初的日本政治家。在尊攘、讨幕运动中起领导作用,与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一起被称为“明治维新三杰”。 2大久保利通 1830.9.29—1878.5.14),明治三元勋之一,政治家。

中国近代教育(一)

中国近代教育(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活动不属于梁启超的是 A.重视儿童教育 B.重视师范教育 C.主张女子有受教育权 D.有关高等教育的举措 答案:D [解答] 他曾提到过儿童、师范、女子教育,高等教育不曾专门论述过。 2. 《大同书》体现的教育意义是 A.中国传统大同思想 B.近代空想主义 C.对普及教育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D.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C [解答] 《大同书》体现的教育意义是对普及教育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3. 下列不属于维新派创办的报刊的是 A.《中外纪闻》 B.《万国公报》 C.《强学报》 D.《新报》 答案:D [解答] 《中外纪闻》、《万国公报》、《强学报》属于维新派创办的报刊。

4. 科举制的废除是在 A.1906年 B.1905年 C.1912年 D.1919年 答案:B [解答] 1905年废科举。 5. “百日维新”中全国最高学府且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D.福建船政学堂 答案:B [解答] “百日维新”中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就是建立京师大学堂。 6. 有关新学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以实用主义为指导思想 B.采用6—3—3学制 C.中小学、大学年限延长,中学缩短 D.采用不少弹性措施 答案:C [解答] 应是中小学、大学年限缩短,中学延长。 7. 20世纪时,各种教育思潮蜂拥,下列不属于的是 A.平民教育 B.职业教育思潮 C.实用主义思潮

D.洋务运动 答案:D [解答] 时间不对,洋务运动早的多。 8. 对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描述不包括 A.洋务教育 B.维新教育 C.资产阶级民主教育 D.新文化教育 答案:D [解答] 新文化教育是现代教育。 9. “中体西用”思想在教育上的积极意义是 A.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自强求富 C.中学更加巩固 D.打破封建教育僵化的体制 答案:D [解答] 封建教育仍很顽固,但开始有转机,有点活力。 10. 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A [解答] 壬寅学制是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并未实施。

教育学:现代教育学之父

教育学:现代教育学之父 很多考生对“现代教育学之父”到底是谁总是分不清楚,今天中公资深讲师黄红英就深入探讨一下哪位教育学家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杜威还是赫尔巴特? 在区分清楚之前,我们先看看这两位教育学家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杜威,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最重要的理论就是提出了教育本质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其中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是其理论的核心。 其次,他还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 另外,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在他看来,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此外,杜威还提出了新的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赫尔巴特,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近代教育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与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至之后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赫尔巴特主要提出了5条重要的思想和观点。第一,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第二,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第三,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后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第四,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第五,教育的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通过两个人的思想观点对比,我们会发现,赫尔巴特因其提出了“以教师为中心”相对比较传统的教学观念,因而被称为“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而杜威因其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相对比较先进的观念,因而被称为“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而赫尔巴特还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这个“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的问题,而是对现代的影响问题,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对现代的影响比较大比较深远,所以说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学之父。同时,由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在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基础上对教育学体系的科学论证,所以,赫尔巴特又是“科学教育学之父”。 通过以上的分析论证,我们就能很明确的判断出来,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学之父”。

中国近代教育史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如果说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是独立形成与发展的,那么中国近现代的高等教育则是中西教育结合的产物。 时间划分: 近代时期: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高等教育——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 现代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今 近代时期 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 1、以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为标志,直至19世纪90年代,洋务派共创办类似这样的高等学堂近30余所。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这一时期的新式教育机构无一定体系,大都带有鲜明的母体胎记,反映了新式学堂、新式教育处于草创时期的特色。 重要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他们都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伴随的重大事件:洋务派洋务运动 2、1895年创办的天津西学堂(1903年改为北洋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大学。1898年7月,京师大学堂设立,成为第一所正式以“大学”为称谓的高等学府。20世纪初,官办大学进一步发展,到辛亥革命的1911年统计,清末高等学校,除官办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外,还有各省设立的高等学堂27所,此外,还设立了一批专门学堂,这批学堂的举办,可视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声。这一时期改造书院,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和专门各级各类学堂,废科举、兴学校、学西学已深入人心。 3、20世纪初(1902——1903年间),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壬寅癸(gui)卯学制作为中国近代一个较为完备的学制,为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1905年科举制正式被废除。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 重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伴随的重大事件:维新派“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小结:从洋务高等学堂的创办到京师大学堂的诞生,从癸卯学制的颁布到废科举、立学部,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在西方高等教育的冲击之下,开始被迫纳入西方的现代高等教育某些制度和形式,开始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但由于封建思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之父”大盘点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之父”大盘点 在教育综合知识的考察之中,每一年都会涉及对于人物的考察,而各科领域的创始人,自然而然的属于这一部分考察的重中之重。这部分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细碎,因此今天中公资深讲师在这里稍作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区分和记忆。 一、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1592年——1670年) 主要成就: 1.代表作:1632年写成《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2.主要理论观点: ①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②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 ③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 ④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⑤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二、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1776年——1841年) 主要成就: 1.代表作:1806年写成《普通教育学》——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的标志; 2.主要理论观点: ①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②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③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后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 ④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过程是知、情、意统一的过程; ⑤教育的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三、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1874年——1949年) 主要成就: 1.代表作:《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主要理论观点:

中国近代(1840-1949年)兽医高等教育溯源及发展

中国近代(1840-1949年)兽医高等教育溯源及发展 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西学东渐带来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和北洋马医学堂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的开端,也有了中、西兽医之分。自此伊始到新中国成立前约一个世纪,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从萌芽到起步,经历了几次重大调整和变革,在波折中发展,直至新中国成立。本论文以1840-1949年前后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以大量史料和数据为论证依据,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方法,对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100余年的变迁进行回顾和系统分析。论文系统回顾了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的起源和发展,以政权更迭变化引起的学制变化和高校变迁为主线,讲述了清朝末期和民国期间不同学制下的兽医高等教育思想和机构设置差异,并立足于当时兽医高等教育所处的政治、社会和历史环境,对兽医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和变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阐述了不同3个历史时期的兽医高等教育情况,即1840-1911年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从萌芽到起步阶段,并处于由传统兽医高等教育向近代兽医高等教育转变初期;1912-1937年的民国初至抗日战争前夕,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与畜牧教育并行,畜牧兽医高等教育初具规模,并且发展态势良好;1937-1949年抗日战争开始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取得了一定成就,并开始真正独立于畜牧教育,但由于战争等原因,在艰难发展中迎来新中国成立。论文通过列举了4所代表性高校和教育机构,以及其兽医高

等教育的溯源和发展,以期以点带面,对当时的兽医高等教育的创建、发展、变迁和动因进行案例分析,并将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进步等对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进行论述和分析。正文介绍了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源起的社会背景,回顾了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情况,以清末民初两种学制下的兽医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迁为主线,论述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的起源和变迁,并在机构设置、师资队伍、教学开展、大才培养、国际交流及科技成果推广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并对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的发展制约因素,如 来自政府保守派的发展阻力及媚外派系的排挤、政局多变导致的办学波折、经费短缺造成的办学困难、近代农业教育自身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五四”运动前夕、抗日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几次关于教育发展路线的争论对兽医高等教育的影响。在以历史时间轴为脉络,进行宏观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第三章到第六章选择了4个代表性 案例: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到北京农业大学的兽医高等教育发展沿革,是中国近代最完整和最复杂的一段兽医高等教育历史;国立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是中国近代兽医高等大才培养的摇篮,其发展沿革能体现出国民党政府时期整个兽医高等教育发展,也是当时农业高等教育的缩影;北洋马医学堂开启了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的先河,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兽医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国立兽医学院为中国第一所独立兽医学院,是西北地区兽医高等教育的代表,也是当时西北高等教育 的缩影。在高等学校和兽医高等教育的发展变迁过程中兽医高等教育工作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蔡无忌、罗清生、熊大仕、盛彤笙、

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

日本现代教育制度 日本是中国的邻国,也是和中国关系最复杂的邻国。一方面,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中日交往密切;另一方面,因为历史上的争议,中日矛盾也愈演愈烈。然而,不得不说的是,同为汉文化圈且已经是发达国家的日本,其在发展路上遇到的许多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都是值得中国借鉴的。尤其是日本发达的教育系统。 一、三个阶段 日本教育主要划分以下三个阶段: 小学校(6年教育,6-12岁学生入读) 中学校(3年教育,12-15岁学生入读) 高等学校(3年教育,16-18岁学生入读) 日本的第一级至第九级的教育是义务教育。每年学年由4月1日开始,下年3月31日结束。每个学期之间会有假期。日本的小朋友以前星期一至五全日上课,星期六上半日课。不过,这制度由2002年起全面取消。不少老师仍在周末上班,他们亦必须在暑假(通常是8月)工作。根据法律规定,每个学年最少有210日为上课日,但是大多数公立学校会拨出大约三十日,作为学校节日、运动会和非学术上的仪式(特别是一些鼓励合作和学校精神的仪式)。扣除这些活动和星期六半日上课的日数后,上课教学的时间每年约有195日。 二、教育理念 日本人对教育(特别是强制教育)抱有几个重要信念。他们认为所有学生有能力学习知识,学生的努力、坚持不懈、自律能力及非学术上的能力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成就。这些学习及行为习惯是能够通过讲课及训练而学回来的。所以,小学及初中学生不是根据他们的能力而编班授课,也不是适应各学生的差异。 日本全国性的学习范围让学生得到均衡和基本的教育。强制教育让学生得到一个同等学习的机会,而各学校的财政分配是相对性相同的。不过,这种制度被评为缺乏弹性、缺乏理解学生的特别需要和兴趣。日本教育在80年代进行了改革,新制度特别强调弹性、创意、表现自己的机会,但只是有很少的进展。批判性思考不是日本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概念。学生一般要求背诵测验内容,所以学生高分的原因并不能反映他们的真实水平。

教育学重点人物之夸美纽斯

教育学重点人物之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是教育学史上及其重要的人物之一。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全面地论述了改革中世纪的旧教育、建立资本主义新教育的主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一次把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完成了教育理论上有史以来的重大变革。它开创了近代教育理论的先河,成为划时代的巨著。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的“教育巨匠”和“教育理论的始祖”,也有人称他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一、在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中,泛智论是核心,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从而使智慧得到全面的发展。他主张学习广泛的知识,掌握学科知识的精粹;强调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语言的学习;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等。在其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它阐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并试图通过教育实验来实现“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理想。 二、夸美纽斯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在教育史上他最早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夸美纽斯是对班级授课制等作系统理论阐述的第一人。他认为班级授课制是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手段。他指出班级授课制的具体方法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将儿童分成不同的班级;每个班级拥有一个专用教室;每个班级有一位老师,他面对全班所有学生进行教学。与班级授课制相关,他还提出了学年制、学日制、考查和考试制度。他主张在一般情况下,各年级都应该在每年的秋季开始和结束学年课程,其他时间不应该接收任何儿童入学,以保证全班的学习进度一致,都能在学年底结束相同课程的学习,经考试升入更高年级。每日上课时间为4小时,在每学习1小时后休息半小时。每年有4次较长的休假日,每次休息8日。关于考查和考试制度,他提出建立学时考查、学日考查、学周考查、学季考试和学年考试。其中学年考试是最重要的考试,通常在学年结束时举行,通过抽签进行口试,合格者均可升级,不合格者必须重修或勒令退学。夸美纽斯以他在教育理论上的卓越贡献,奠定了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关于普及义务教育,夸美纽斯认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实际上是对所有儿童授以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只有那些有志于从事脑力劳动的男女才能享受,高等教育则更是少数“智者”的权利。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夸美纽斯打破了封建主义的禁锢,主张人人有权利接受教育的主张,适合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夸美纽斯尖锐地批评了旧学校的种种弊端,“学校变成了儿童的恐怖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提出了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即儿童的天性和年龄特征。他说:“我们的格言应当是:凡事都要跟随自然的教导,要按观察能力的发展第次,要使我们的方法依据这种顺序的原则”。

日本大学教育模式

关于日本大学的教育特征,经常有“入学要求严格但是毕业容易”的说法,的确跟海外其他国家,尤其西欧的国家相对比,这个说法是符合事实的。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日本大学的教育特征吧! 与美国大学制度完全相反的日本大学的教育制度 360教育集团介绍:高二之后准备大学入学考试时期和大学三年级之后准备毕业的时期,实际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到底哪个更多呢?想要考入日本大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留学生来讲,不但要掌握考试内容,更重要的是先过语言关。但是,进入日本大学之后,准时出席,认真学习的话,毕业并不是难事。这就是日本大学的教育特征.那么为什么日本要制定这种教育模式呢? 日本的大学,是被定位为培养优秀、精英人才的贯彻国家政策的机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诸国,民间教育的色彩更加浓重一些,大学的门槛相对于日本比较低;而日本本着教育、培养优秀的高端人才为目标,不得不通过提高入学要求来树立权威性,这就是为什么只有一部分条件较优秀的,而不是任何学生都能够进入到日本大学中接受培养教育的原因。这与“入学简单毕业难”的美国大学教育体制,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日本式大学教育的特征 360教育集团介绍:不论是“宽进严出”或是“严进宽出”,都各有利弊。日本大学教育体制的特征,比如说,相比于学习成绩,日本的大学教育更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但是也会因此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学生学习能力低下,有的学生专业课程成绩不甚理想等。因此,对于就读于日本大学的学生来讲,不论是日本学生还是留学生,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需求,才能更好的在日本大学这个相对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当中,汲取知识的营养,为毕业之后的就业生活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日本大学的教育体系存在很多优秀的闪光点。首先,日本的教育方式,可以说是立足于性善说之上;日本的大学之所以体制宽松是因为校方原则上愿意相信,每一个通过层层考试筛选考取入大学的学生,即使不加以严格约束,也会自愿自主的学习。在宽松的学习体制下,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取得资格认证,很多日本大学都有去往世界各地大学的短期留学的项目,在接受学校教育之余,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能够利用在充实自身能力,培养个人兴趣爱好等学业之外的活动之上。这些是在欧美国家,或是中国大学里目前难以实现的体制。对于在中国常年接受“填鸭式”教育的学生,日本的大学不失为一个新鲜、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日本大学体制的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课程设置丰富,灵活性极强。学学困难毕业简单”的运营模式。充分利用这个体制的优越之处,对于度过充实、有意义的大学生活是至关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未来的发展方向选择自己的专业、课程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对于来自海外的留学生,日本的大学也有相当完备的教育体制,为来自各个国家的、各个层次的学生细致,系统的安排课程。例如,私立名校上智大学,对于没有日语基础的留学生,量身打造了英文授课课程,让学生感受日本优良的教育氛围的同时,又不用过多的担心语言障碍。 不管怎么说,现在日本大学是“入学严格毕业简单”的运营模式。充分利用这个体制的优越之处,对于度过充实、有意义的大学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二战后日本教育制度的发展

二战后日本教育制度的发展 从二战到现在,日本的教育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的高等教育走过了130多年的发展历程,战后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从完全模仿美国模式到根据自己国情,己形成了一整套相当完备的高等教育制度。 以明治维新时期1872年《学制令》的颁布与实施为标志的日本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确立,距今有着130多年的历史。二战后,日本以美国模式为基础进行了体制改革,其规模才不断扩大,质量也逐步提高。伴随“亚洲的明珠”式的经济高速发展,其高等教育也得到了优先发展。 下面分点论述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 1 日本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沿革 目前日本通过一系列大学改革,不但建立了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还形成了完备的高等教育制度和体系。 1.1 高等教育制度体系完善 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高等教育法律制度、教育结构、招生考试制度、学术管理制度、教师制度和财务制度等,可以说是体系完善,层次分明。日本高等教育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以《学校教育法》、《大学设置基准》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的基本法律;规范国立大学的相关法律;以《私立学校法》、《私立学校振兴助成法》为主要内容的指导私立大学的有关法律;育英奖学的法律制度等。高等教育机构包括:高等专门学校、专门学校、短期大学、大学和大学院;根据其设立形式,大致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3种。高等教育财务制度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包括国立高等教育财务、私立高等教育财务等。日本现行的大学招生考试是实行“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和各大学的个别考试,通过这两种考试来综合考察考生的学力、能力和适应性等,日本招生考试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考试机会的复数化、选拔方法的多样化、评价尺度的多元化。日本大学内部进一步强化学术权力的基础已经形成,其校内学术管理更洋溢着鲜明的特色。日本的教师教育管理在其教师教育制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的重要保证。日本高等教育的教师制度主要包括教师的行政管理制度、教师的晋升制度和教师的任期制度等。 1.2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的三次重大改革 在战后日本的高等教育体系演变过程中,先后进行了三次重大意义的变革,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45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化。战后的日本接受了美国占领军长达6年的控制,美国对日本大学改革政策形成的影响主要通过民间情报教育局(Civil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简称CIE)和美国教育使节团这两个组织机构及由它们提出的有关政策性建议与报告来实现。战后初期日本大学的改革几乎是全盘引进美国高等教育模式,导入美国大学“民主化”办学理念,保障国民拥有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实现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平等。从50年代后半期开始,日本又重新形成了多种高等教育机构并存的多元化局面。建立了多种学制的管理体制,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经过这次改革,日本的高等教育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战后日本教育显著地提高了国民的素质,为日本战后的经济恢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阶段日本教育政策的特点就是政府和经济界对教育进行了强制的干预,教育目标的单向性的经济取向,过分强调的教育的经济功能,而从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