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锋面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理解和掌握冷锋、暖锋形成的原因,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情况。

(二)能力目标

学会阅读和绘制锋面示意图。

(三)德育目标

通过分析天气变化,使学生懂得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性;树立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方法]:课内探究式整合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计算机。

2.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通过电脑加以处理制作成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一段反映天气变化的图片。

教师叙述:图中的线条带三角符号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一课时的内容──锋面系统。

[板书]:2.5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

设疑导学阶段(学生带疑看书):

1.锋面是指什么?它分哪几种?

2.怎样判断冷锋和暖锋?

3.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什么?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板书]:锋面系统

1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亦称锋区

[讲述]:气团是温度、湿度比较均匀的大团空气,根据气团温度的差异,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为锋面,它的水平范围可由几百米到几千千米。由于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锋面两侧的温度、湿

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锋面一般分为冷锋和暖锋。

[板书]:2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播放课件]:冷锋示意图、冷锋与天气示意图。

[讲述]:冷锋的锋面前面为暖气团,锋后为冷气团。冷气团在移动过程中,它的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所以,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等现象。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锋面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就是冷锋南下时形成的。近年北方春季出现的沙尘暴天气也是由冷锋引起的,冷锋是影响我国的主要锋面。

[板书]:3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播放课件]:暖锋示意图、暖锋与天气示意图。

[讲述]: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暖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师问]: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状况如何?列表比较

教师点拨,学生归纳,列表比较如上图

[讲述]:如果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就会形成另外一种锋──准静止锋,江淮流域的梅雨就是冷静止锋形成的。

[师问]:试用锋面知识分析谚语“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地理含义。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春雨:过去被暖气团控制,春雨过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秋雨:过去被冷气团控制,秋雨过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补充材料]:

冷暖锋判断法:

1.侧视图判断法(图1、图2)

(1)锋面坡度。冷锋锋面坡度比暖锋锋面坡度陡。

(2)冷气团移动的方向。冷锋的冷气团移动箭头直指锋面,而暖锋冷气团移动箭头在锋面附近形成一个环流。

2.平面图判断法(图3)

(1)根据符号来判断冷暖锋。冷锋用线条加三角形表示,暖锋用线条加半圆表示。

(2)根据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冷气团移动的箭头指向锋面,而暖气团则背离锋面,此为冷锋,反之为暖锋。

(3)根据雨区的位置,雨区在锋后的为冷锋,雨区在锋前的为暖锋。

[总结]:通过对“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指导生活。

附:板书设计

2.5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

1.锋面的定义

2.冷锋

3.暖锋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天气变化剧烈是因其位于(B)

A.暖气团控制下 B.冷暖气团交界地带

C.冷气团控制下 D.无气团控制的地区

2.关于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 B.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C.冷锋过境时,肯定有大风和雨雪天气 D.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3.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是(D)

A.过境后天气转晴,温度升高 B.过境时气压升高

C.降水多发生在锋前 D.冷空气在锋面之下

4.下列天气现象中与冷锋影响无关的是(B)

A.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B.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C.我国秋冬季节爆发的寒潮 D.近年来我国北方春季出现的沙尘暴天气

二、判断正误:

1.衡阳市夏季午后的雷阵雨是由暖锋过境引起的。

2.冷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3.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

4.我国北方春季出现的沙尘暴天气是由暖锋引起的。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 (1)气团的移动方向 (2)看锋面坡度 (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4)看符号 (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二、低(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锋面图示及雨区 冷气 团 运行 暖气团 运行 过境前 天气 过境时 天气 过境后 天气 常见实例 冷 锋 冷气 团主 动向 暖气 团移 动 暖气团 被迫抬 升 受单一暖气 团控制,气 温较高、气 压较低、天 气晴朗 阴天、下雨、 刮风、雨雪、 降温等天气。 气温下降,气 压升高,天气 转晴 我国北方夏季 的暴雨;冬、 春季节的大风 或者沙尘暴; 冬季爆发的寒 潮;一场秋雨 一场寒。 暖 锋 冷气 团后 退 暖气团 主动沿 锋面爬 升 受单一冷气 团控制,气 温较低,气 压较高,天 气晴朗 多形成连续 性降水 气温升高,气 压降低,天气 转晴。 一场春雨一场 暖;华南地区: 春暖多晴,春 寒雨起。 准 静 止 锋 冷暖气团势相 当,使锋面来回 摆动 降水强度小,多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持续 的时间长。 夏初:长江中 下游地区的梅 雨;冬季,贵 阳多阴雨天气

2、低压、高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 气旋反气旋定义低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高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 成因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而形成“旋涡”。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而形成“旋涡”。 中心气流垂 直 上升下沉 水 平 运 动 北半球 逆时针辐合 (右手) 南半球 顺时针辐合 (左手) 北半球 顺时针辐散 (右手) 南半球 逆时针辐散 (左手) 天气特 点 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成 因 中心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容易凝结。中心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能凝结。 对我国影响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 就是在气旋的控制下而形成的。 我国夏季长江流域地区炎热干燥的伏旱 天气;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图示 北半 球为 例 三、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天气特征(以北半球为例)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1.锋面位置的判断: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AB和CD处。 2.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 中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 3.锋面类型及移动:图中F、G处都在锋面的北侧(纬度较高的地区),为冷气 团,E、H则相反,为暖气团。根据图中E、F、G、H各处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 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而且锋面应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4.天气特点 由图中可知,气旋的前方CD为暖锋控制,故在锋前G处等地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AB为冷锋控制,故在锋后F处等地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高考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三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全国通用)

第三单元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 考点一锋面与天气 (2015·江苏地理,9~10)下图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2.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

解析第1题,根据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可知,此时江苏大部分地区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不易遭受冻害;青海大部分地区位于冷锋锋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浙江沿海5月基本无低压气旋,无台风袭击,故A、C、D项错误;重庆位于冷锋过境处,易形成降水,从而引发滑坡泥石流,B项正确。第2题,由图可看出江苏在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而过境前后气压应该由高到低再变高,故B项正确。 答案 1.B 2.B (2015·新课标Ⅱ,4~5)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4.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解析第3题,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根据图示可知自18~19时气温、气压变化最剧烈,因而判断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18~19时。故选C。第4题,此次强沙尘暴是冷锋引起的,其经过时冷暖气团在该地交汇,气温水平差异增大,A错。锋面两侧气温,气压差异显著,B对。强沙尘暴天气增加了大气悬浮物,阻挡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小,大气逆辐射增强,C、D错。 答案 3.C 4.B (2011·天津文综,10~11)下图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5~6题。 5.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 A.a→c→b→d B.b→c→d→a C.c→b→d→a D.d→a→c→b 6.据图的四幅天气图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 A.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D.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解析第5题,此题考查的是寒潮在我国发生时的路径情况。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半年,其路径有三(偏西路径、偏北路径、偏东路径),但总体趋势都是由北向南运动,故选C。第6题,此题考查的是冷锋对天气的影响。a图中的武汉位于冷锋后,此时应为寒冷阴雨天气;c图中的北京和d图中的杭州相同,冷锋还没有到达,被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b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执教老师:蒋卫兴 上课班级:高一 (10)班 上课日期:2009年12月10日 一、课标要求: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二、教材分析: 本节由三部分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这三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再进一步明确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简易天气图的识读。这是对第一部分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活动展开讨论和对图2.24锋面气旋进行天气状况分析。 三、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 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五、教学难点 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归纳精编版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 归纳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1、定义: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暖气团: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单一暖气团控制下以晴暖天气为主。 冷气团:温度低,湿度小,气压高,单一冷气团控制下以晴冷天气为主。 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 锋: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2、锋面的特征 ①锋面是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度地带,锋面上方一定是暖气团,锋面下方一定是冷气团; ②锋两侧是个温度和湿度差异很大的地带,锋两侧气团温度、湿度等性质差别愈大,锋面的倾角愈小; ③锋面附近是个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 3、锋的分类与天气特征 歌诀法记忆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主要区别: 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温下雨刮大风。(冷锋)

符号半圆暖融融,连续降水锋前成。(暖锋) 三角半圆线居中,阴雨连绵慢移动。(准静止锋) 比较冷、暖锋控制下形成的锋面雨带(雨区)位置的差异:冷锋(降水位置在锋后)、暖锋(降水位置在锋前) 锋前和锋后的判断方法: 主动气团移动的方向是锋前,反之,是锋后 二、低(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2低压(气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高压(反气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2、低压、高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

3、气旋与反气旋控制下的不同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特征(左、右手法则) 用手势判断气旋与反气旋 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如上图所示)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方法与北半球类同。 歌诀记忆气旋,反气旋的主要区别: 中低周高气涡旋,低空辐合高空散。 北逆南顺中间升,气旋过境天难晴。 中高周低反涡旋,高空辐合低空散。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单选题 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题。 1. 图中A气压中心名称 A. 夏威夷高压 B. 印度低压 C. 亚洲高压 D. 冰岛低压 2. 此时被A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 A. 副极地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赤道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3. 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C点盛行风向是 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南风 4. 此季节,陕西的气候特点是 A. 高温少雨 B. 温和湿润 C. 炎热干燥 D. 寒冷干燥 5. 如图为北年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6-7题。 据图推断() A. 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 B. 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 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 D. 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1 / 11

6. 如图为北年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6-7题。 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 冬至 B. 小满 C. 夏至 D. 立秋 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 关于天气系统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系统东部刮偏南风 B. 系统南部比北部风力强 C. 系统中心上升气流强烈 D. 系统中心气温日较差大 8. 从25日8时到26日8时,马尼拉天气变化特点是() A. 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B. 风力增大,云层增厚 C. 风力降低、出现雨雪 D. 风向由偏南转为偏北 9. 从25日8时到26日8时,乙天气系统的发展趋势是() A. 向西南方向移动 B. 向东南方向移动 C. 范围变小、势力减弱 D.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势力增强 10. 有关图中天气系统移动方向及相关大气环流背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纬度天气系统向东移动,从全球范围看,这一带主要盛行西风 B. 中纬度天气系统向东移动,因为亚洲东部地区主要受西北气流影响 C. 低纬度天气系统向东移动,从全球范围看,这一带受东北信风影响 D. 低纬度天气系统向西移动,主要受从赤道上空向北极的西南风影响 2018年清明节期间,北京降下近30年来首次“四月雪”。积雪初融之后,一位网友发现,在铺着中心镂空方形地砖的停车场上,有一片空着的车位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小雪堆,形成“雪馒头”,且每个“雪馒头”均位于方砖的正中央,十分整齐,甚为壮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高中地理 2.3常见的天气系统最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3 常见的天气系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气流运动特点,掌握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规律性3.使学生掌握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二、能力目标 1.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2.能够说明这些天气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能够结合当地情况分析学校所在地曾经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系统 3.通过研究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初步具备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4.通过对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的对比分析来实现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通过对锋面气旋的分析来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习惯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2.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分析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 【教学重点】 1.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具准备】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海平面气压场分布挂图、板图、纸箭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2.3 常见的天气系统 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板书】一、锋面系统 【指导看书】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请大家阅读教材P44,思考:

常见的天气系统 1课时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能力目标 1.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2.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注意主持人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2.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 ●教具准备 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

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讲授新课]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板书) 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一、锋面系统(板书) 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那什么是锋面呢? 1锋面的定义(板书) 锋面示意图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亦称锋区,其水平范围可由几百米到几千千米。 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因为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锋面一般可分为冷锋和暖锋。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冷锋。2.冷锋(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图2.19“冷锋与天气”,注意观察冷锋的表示方法。

常见的天气系统2.3公开课11。3日

“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一课时(锋面) 的教学设计 [课标相关内容] 运用 ....... ..简易锋面图,简要分析 ....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 [会考相关要求] ▲常见的天气系统 ①锋面系统的特点 ②冷锋、暖锋对天气的影响及图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冷暖气团的性质 ②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 ③理解冷锋、暖锋对天气的影响及图示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辨别冷暖锋系统 ②通过对天气状况的表述,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学习、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观念。 ②通过了解天气变化与不同天气系统的关系及天气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尊重科学,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①锋面系统的特点 ②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对天气的影响及图示 [教学难点] 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及图示。 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及图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读图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启发、探究、对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展示气压带和风带图,复习上节气压带和风带控制形成的气侯类型 【导入】气侯是指一个地方长时间的天气变化。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变化,这种自然现象的不断变化,是我们最能感受到的,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不相同。这是受到不同的天气系统影响的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引导】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和反气旋。我们首先来学习“锋与天气”。 (板书)一、锋与天气 【过渡】要了解锋的形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气团?气团分类 1、气团及分类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精品)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优质课 常见的天气系统 社旗一高冯彦中 常见的天气系统 社旗一高冯彦中 课标要求: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材分析: 1.本节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 压(反气旋)与天气,案例——台风、寒潮及其危害。 2.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这两部 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 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 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等,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 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 过程。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3.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 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 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 关。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⑴从图片和简易图中,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 锋的概念与分类;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⑵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各种天气 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 下的天气状况。 2.过程与方法: ⑴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⑵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⑶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 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锋面系统。(锋面系统:一是要区别冷暖锋的成因,二是 要掌握锋面两侧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和天气差异) 2.低压、高压系统。(要掌握其成因、气压特征、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四个方面。) 教学难点: 1、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南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状况和差异。 教学方法: 1、观察分析法 2、分组讨论作图法 3、问题探究法 4、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4月某日我国40°N以北地区沿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示意图与图示天气系统相符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可能( ) A.甲地大雨滂沱,气温明显下降 B.乙地晴朗无云,气温日较差小 C.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 D.乙地连日风雨交加,气温升高 答案 1.A 2.C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锋面坡角较大,为冷锋,而乙处锋面坡角较小,为暖锋,再结合题文“我国”,说明为北半球,因此锋面气流方向为逆时针,西侧为冷锋,A项正确。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甲地位于冷锋后,

此时为4月份,不可能出现大雨滂沱,只能受西北冷空气影响,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较低,因此A项错,C项正确;乙地位于暖锋前,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但不会有大风天气,B项和D项错。 3.(2018·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又称“七下八上”)是我国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雨季。“七下八上”期间的北方地区多暴雨,与其形成密切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 A.暖锋B.冷锋C.准静止锋D.低气压 答案 B (2018·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每年9月,副热带高压南移,我国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和来自较高纬的冷干气流相遇,在我国部分地区形成“秋雨”现象。读“我国大陆2017年9月23日的气压形势图”,完成4~5题。 4.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图示地区最可能形成“秋雨”的地区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5.关于图中“副热带高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其成因主要是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②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③是东亚夏季风的动力源地④受其影响使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4.A 5.C 解析第4题,甲地为低压区,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第5题,副热带高压主要受动力作用形成;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主要受高压天气系统控制形成。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1月份一周天气预报图”,完成6~7题。

(整理)历年高考题汇编_常见的天气系统.

【真题亮相】 (2008山东卷)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1~2题。 1.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N~40°N西海岸B. 30°N~4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D.五大湖区 2.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08年江苏卷)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 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 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 题。(双选) 3.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华北地区干燥少雨 4.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黄梅时节家家雨 C.雨滴梧桐秋夜长 D.清风细雨湿梅花 (2007 江苏南通)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 气压带),完成1~2题。 1.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2.在上题所示期间,以下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刮西北风 B.开普敦处于炎热干燥的季节 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2008.宿迁)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回答3~4题。 3.导致甲、乙两地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黄河流经 B.地形起伏 C.矿产开采 D.距海远近 4.下列四幅图中,正确反映图中京包铁路沿线气温变化的是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知识结构: 1、气团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气团类型冷气团暖气团 图示 与移经地区的温度 比较 低高 湿度小大 密度大小 与锋面的位置关系在锋面以下在锋面以上 所以,冷气团温度不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不一定高。 20℃ 25℃ 移动方向 10℃ 17℃ 移动方向 常 见 天 气 系 统 锋面系统 锋面气旋 冷气团 暖气团 暖锋 冷锋准静止锋 天气 反气旋 气旋 低压槽 低压 高压 天气

项目详情 图示 锋面冷暖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相遇形成的交界面,是一个狭窄而又倾斜的面 (自地面向高空冷空气一侧倾斜) 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随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雨区分布降水主要分布在冷气团一侧 ※特别提醒: (1)在单一冷气团控制下,多晴朗天气。冷暖气团交界处,天气复杂多变。 (2)锋面经常会带来天气的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锋面附近是否产生降水,不仅取决于是否有上升气流,还与锋面上方暖气团的湿润程度有关。如果暖气团比较干燥,水汽凝结成的水滴很小,空气的浮力能够托起这些水滴,就只会形成一些云。例如,北方春季受冷锋影响出现大风、沙尘暴天气,但很少有降水。

依据: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 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的锋 图示锋图 天气图 符号 锋面坡 度大小大小较小 降水强 度 大,多为狂风暴雨小,多为连续性降水小,多为连续性降水 雨区位 置 主要在锋后主要在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天气特征过 境 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 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 低温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 天气晴朗 过 境 时 阴天、下雨、大风和降温连续性降水或雾暖气团爬升,形成降水 过 境 后 气压上升,气温下降,天 气转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 转晴 单一气团控制 天气晴朗

最新高考地理复习_历年高考题汇编_常见的天气系统汇总

2012高考地理复习_历年高考题汇编_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天气系统 2.(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读图7,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 序,正确是 1005 1010 10151005 1000 10001005H H L H 995 1015 102010251020杭州 杭州L H 101510201025 1010 1015 H 杭州L 1005 10001010 H H 杭州 ① ② ③ ④ 图7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①②④③ D .③②①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压线分布图的判读与应用。图①中的锋面气旋图左边有一谁静止锋存在,右边为暖锋,应该为春季;图②中海洋上形成的是高压,陆地上形成的是低压,应该是夏季;图③中的锋面气旋图左边为冷锋,右边为暖锋,且亚欧大陆为强大的高压,应该为冬季;图④中的海洋上有气旋存在,台风活动频繁,应该为秋季。

(2011年高考天津卷)图6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0~11题。 3 a 。4【解析】a 图,武汉地区位于冷锋的锋后,大风、降温天气, b 图,天津地区位于冷锋锋后,会大风降温, c 图,北京地区位于远离冷锋的锋前区域,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不会出现雷雨交加, d 图,杭州地区位于冷锋的锋前,多晴朗天气。 图6(单位:百帕)

7.(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14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八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 新人教版

第八讲常见的天气系统 (2018·湖北重点高中联考)下图为2017年2月20日14时北太平洋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N地与济南的气压差值可能是( ) A.18 B.20 C.22 D.24 2.未来几天,影响M地的天气系统对应下图中的( )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N地气压介于1 012~1 014 hPa之间,济南气压介于1 032~1 034 hPa之间,两地气压差在18~22 hPa之间。第2题,读图可知,M地位于冷锋锋前,未来几天,该地有冷锋过境。选项中A为低压,B为高压,C为冷锋,D为暖锋。 答案:1.B 2.C (2018·江西重点中学模拟)图Ⅰ中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图Ⅱ示意图Ⅰ中虚线OP一线气压变化情况。据此完成3~4题。 3.图Ⅰ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东北风 4.图Ⅰ所示时刻( ) A.②地降水几率较③地大 B.①地风力较②地大 C.④地的气温较②地高 D.②地的光照较④地低 解析:第3题,由图Ⅱ中OP一线气压分布可知,O为低压中心,OP为低压槽;又知该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半球。据此可判断W地风向为东南风。第4题,由图Ⅱ可知P附近气压变化大于O附近,说明P处附近风力大于O处附近,结合图Ⅰ中①②位置,可判断B正确。图Ⅰ显示OP为锋面气旋的右侧低压槽位置,则OP是一个暖锋系统。位于冷气团一侧的③④降水几率大于位于暖气团一侧的①②。②地因晴天几率大于④地,因而光照较④地强。 答案:3.C 4.B 5.(2018·黄冈一模)气象部门制作天气预报的第一步是制作天气形势预报,即先对目前控制和影响预报区域的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度变化等作出预报。下图为地面风预报示意图,根据形势预报,未来12小时低压将向东北移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即B站未来12小时将处于低压的后部,相当于原来A站所处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天气系统所在半球和判断依据。 (2)若未来该低压各部位强度变化不大,试描述B站锋面过境前后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3)假设气旋强度不变,当该天气系统由陆地移到同纬度海面时,试分析风速和风向会发生哪些改变? 解析:(1)该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判断所在的南、北半球,主要是根据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发生的变化。(2)未来B站受冷锋影响,气压场变化了,风向也发生改变,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出判断,风速的变化主要是看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在冷锋锋后,等压线密集,风速变大。(3)该天气系统移到海洋,海洋摩擦力比陆地小,风速增大;风向偏转的角度也减小。 答案:(1)位于北半球。A处风向向右发生偏转(或锋面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2)在冷锋过境前为偏南风,过境后为西北风;风速变大。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试题[带答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题 右图中甲地位于低气压中心,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点受暖气团控制的是()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B.此图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 C.②地吹偏南风,③地吹偏北风 D.③地出现连续性降水 3.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影响的结果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4.读图,A、B、C、D几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5.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 A.降水都发生在锋前 B.过境时气压升高 C.暖空气均位于锋面以下D.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雪等 6.指出在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现象 A.贵阳冬季的阴雨天气B.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C.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天气D.我国冬季的寒潮天气 7.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心的空气() A.按逆时针方向辐散B.按逆时针方向辐合 C.按顺时针方向辐散D.按顺时针方向辐合 8.可以促使气流上升,带来降水的是() A.高压与低压 B.气旋与反气旋 C.冷锋与暖锋 D.迎风坡与背风坡 9. 2006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响:()

10.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 A .北半球,高气压 B .北半球,低气压 C .南半球,高气压 D .南半球,低气压 11.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 A .伏旱天气 B .梅雨天气 C .出现台风 D .寒冷天气 12.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13.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 A .连续性降水 B .沙尘暴天气 C .狂风暴雨 D .晴朗天气 14.“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沙土冻紧,土城已筑完。”造成选文所述天气变化的是( ) A .准静止锋 B .冷锋 C .暖锋 D .暖气团 15.我国下列天气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北方夏季的暴雨——反气旋 B .江淮地区梅雨——反气旋 C .台风——热带气旋 D .冬季寒潮——反气旋 16.下图中表示南半球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分析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 17~19题。 17.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可能是由 A.反气旋影响 B.冷锋影响 ① ② 1008 1010 1012 1014 单位:百帕 ③ ④

三年高考真题专题测试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三年高考真题(2016~20XX年) (2015·江苏地理,9~10)下图为20XX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2.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 (2015·新课标Ⅱ,4~5)20XX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4.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2015·北京文综,9~10)下图示意20XX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5~6题。 5.“帕姆”()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北漂流 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 6.该气旋( ) A.标志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害 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 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

(2015·天津文综,1~2)读20XX年5月某日l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单位:百帕),回答7~8题。 7.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8.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 ) A.黄海沿岸 B.台湾海峡 C.海南岛周围海域 D.菲律宾附近海域 (2015·重庆文综,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第9题。 9.“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 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10.(2014·浙江文综,3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 材料二图中准静止锋是我国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下表为图中安顺和昆明的气候统计数据。

教案:常见的天气系统 1课时

示范教案一(常见的天气系统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能力目标 1.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2.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注意主持人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2.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 ●教具准备 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讲授新课]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板书) 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一、锋面系统(板书) 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归纳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1、定义: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气团。气团分冷气团和暖气团。 暖气团: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单一暖气团控制下以晴暖天气为主。 冷气团:温度低,湿度小,气压高,单一冷气团控制下以晴冷天气为主。 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 锋: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2、锋面的特征 ①锋面是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度地带,锋面上方一定是暖气团,锋面下方一定是冷气团; ②锋两侧是个温度和湿度差异很大的地带,锋两侧气团温度、湿度等性质差别愈大,锋面的倾角愈小; ③锋面附近是个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 3、锋的分类与天气特征 歌诀法记忆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主要区别: a)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温下雨刮大风。(冷锋) b)符号半圆暖融融,连续降水锋前成。(暖锋) c)三角半圆线居中,阴雨连绵慢移动。(准静止锋) 比较冷、暖锋控制下形成的锋面雨带(雨区)位置的差异: ●冷锋(降水位置在锋后)、 ●暖锋(降水位置在锋前) 锋前和锋后的判断方法: 主动气团移动的方向是锋前,反之,是锋后 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变化:

过境后温度和气压值的变化 【基础过关】 1.天气变化剧烈通常是因为位于( ) A.暖气团控制下 B.冷暖气团交界地带C.冷气团控制下 D.无气团控制的地区2.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 A.过境后天气转晴,温度升高 B.过境时气压升高 C.降水多发生在锋前 D.冷空气在锋面之下 3.下列天气现象中与冷锋影响无关的是( )

A.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B.我国秋冬季节爆发的寒潮 C.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D.近年来我国北方春季出现的沙尘暴天气 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沙土冻紧,土城已筑完。阅读以上材料,完成4~5题。 4.文中所说的最有可能的天气过程是( ) A.快行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慢行冷锋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的是( ) 【能力提升】 6.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 A.产生连续性的降水 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天气由阴转晴 D.气温上升,气压升高 7.下图中,ABCD纬度位置和下垫面情况大致相同,四个地点中处于冷锋过境后的是( ) 读”某市20XX年5月黄金周期间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完成8~9题。 8.这次降水形成的原因是( ) A.气流下沉 B.气流对流上升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 D.暖气团被迫抬升 9.此系统对我国天气现象的主要影响还表现为(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