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孙权劝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孙权劝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孙权劝学》原文及注释

《孙权劝学》原文及注释 《孙权劝学》原文及注释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一一《资治通鉴》。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孙权劝学》原文及注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孙权劝学 司马光撰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

《孙权劝学》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部编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和课本注释

第四部分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16版)课内文言文梳理 孙权劝学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土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オ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拭目相看,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课下注解】 〔但〕只,只是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及〕到,等到。 〔才略〕才干和谋略。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非复〕不再是。 〔吴下〕指吴县,今江苏苏州。 〔当涂〕当道,当权。〔辞〕推托。 〔阿蒙〕吕蒙的小名。阿,名词词头。〔务〕事务。 〔更〕重新。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见事〕知晓事情 【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8.蒙辞以军中多务。

《孙权劝学》原文及课下注释

孙权劝学1 初,权谓吕蒙2曰:“卿3今当涂4掌事,不可不学!”蒙辞5以军中多务6。权曰:“孤7岂欲卿治经8为博士9邪10!但当涉猎11,见往事12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13始就学。及14鲁肃过15寻阳16,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17,非复18吴下19阿蒙20!”蒙曰:“士别三日,即更21刮目相待22,大兄23何见事24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选自《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版)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现在河南光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2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3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4当涂:当道,当权。 5辞:推托。 6务:事务。 7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8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春秋》《礼》等书。 9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0邪(Yé):通“耶”,语气词。 11涉猎:粗略地阅读。 12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3乃:于是,就。 14及:到了……的时候。 15过:到。 16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17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18非复:不再是。 19吴下:指吴县,现在江苏苏州。 20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21更:重新。 2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2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4见事:认清事物。

越巫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越巫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方孝孺的《越巫》讲述了越巫假称能驱鬼治病,到处向人夸耀,骗人并取人钱财。越巫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整理的越巫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越巫文言文原文越巫 作者:方孝孺 越巫自诡善驱鬼物。人病,立坛场,鸣角振铃,跳掷叫呼,为胡旋舞禳之。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赀去,死则诿以他故,终不自信其术之妄。恒夸人曰:“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恶少年愠其诞,瞷其夜归,分五六人栖道旁木上,相去各里所,候巫过下,砂石击之。巫以为真鬼也,即旋其角,且角且走,心大骇,首岑岑加重,行不知足所在。稍前,骇颇定,木间砂乱下如初,又旋而角,角不能成音,走愈急。复至前,复如初,手慄气慑不能角,角坠振其铃,既而铃坠,唯大叫以行。行闻履声及叶鸣谷响,亦皆以为鬼,号求救于人甚哀。夜半抵家,大哭叩门,其妻问故,舌缩不能言,唯指床曰:“亟扶我寝!我遇鬼,今死矣!”扶至床,胆裂死,肤色如蓝。巫至死不知其非鬼。 ;;选自《四部备要》本《逊志斋集》 〔明〕方孝孺 越巫文言文注释1.诡:欺诈,说假话 2.赀:钱财

3.瞷:窥视 4.角:一种动物的角制成的吹奏乐器 5.妄:荒诞,荒谬 6.幸:侥幸 7.恒:常常,经常 8.号:大声哭喊 9.稍:稍微 越巫文言文翻译越地有个巫师谎称自己善于驱除鬼怪,有人生病就设立法坛,吹号角,摇铜铃,蹦跳腾跃,大声呼叫,好像跳胡旋舞那样来作法驱鬼。病人侥幸有了好转,吃喝一番,拿了人家的财物离去;如果病死,就用别的理由来推托,总归不让人相信自己法术的虚妄。他经常向人自夸说:“我善于惩处鬼怪,鬼怪不敢与我对抗。”有一个喜欢恶作剧的少年恼怒他的荒诞,探听好他夜里回家,约了五六个人分别躲在路旁的树上,相距各一里左右,等候巫师经过树下,便用砂子石块投击他。巫师以为真的是鬼,马上拿出身边的号角,边吹边跑,心里十分害怕,脑袋胀痛的越来越重,走路也不知道自己的脚踏在什么地方。稍为往前跑了一段路,惊慌略微安定了一点,树上的砂石又像刚才那样乱掷下来,他再拿出号角来吹,却慌得吹不出声音,于是就更急忙地往前跑。又到了前边,还是像刚才一样,他害怕得两手发抖、呼吸屏塞,再也拿不住号角,号角掉了他就摇动铜铃,一会儿连铜铃也掉了,只好大声喊叫着赶路。一路上听到脚步声和树叶摇动、山谷回响的声音,他都以为是鬼,高声向人呼喊求救,音调十分

人教版《孙权劝学》原文及课下注释

人教版《孙权劝学》原文及课下注释人教版《孙权劝学》原文及课下注释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课下注释 选自《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版)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现在河南光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当涂:当道,当权。 辞:推托。 务:事务。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春秋》《礼》等书。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Yé):通“耶”,语气词。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乃:于是,就。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 吴下:指吴县,现在江苏苏州。 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更:重新。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见事:认清事物。

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

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我整理的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掩耳盗铃文言文原文 掩耳盗铃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②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③;以锤④毁之,钟况然⑤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⑥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7)也! 掩耳盗铃文言文注释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 (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3)则:但是 (4)负:用背驮东西。 (5)锤(chuí):槌子或棒子。 (6)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7)遽(jù):立刻。 (8)悖(bèi):荒谬。

(9)恶(e):害怕。 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掩耳盗铃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掩耳盗铃故事 "成书不出姓名,以避近民之讥,此与掩耳盗铃之见何异?"——选自《答江德功书》寓故事 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赞刘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赞刘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赞刘谐》是一篇散文,作者是明代李贽。 赞刘谐文言文原文 赞刘谐 作者:李贽 有一道学,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纲常之冠,人伦之衣,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其人默然自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

李生闻而善曰:“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焚书》 〔明〕李贽 赞刘谐文言文注释 (1)屐(jī):木屐,一种木底有齿的鞋子。 (2)履:鞋。 (3)纲常:三纲五常。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4)人伦:指封建社会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如《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4)哂(shěn):讥笑。

(5)“天不生仲尼”二句:宋强行父《唐子西文录》载:“蜀道馆舍壁间题一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知何人诗也。”朱熹也在《朱子语类》中引用过。 (6)羲皇:传说中的古帝伏羲氏。 (7)纸烛:蘸油点火照明的纸捻。 (8)李生:作者自称。 (9)谓:以为。 (10)者:助词。 (11)是:这是。 赞刘谐文言文翻译 有一位道学先生,脚穿宽大而高底的木屐,身上的服饰长袖阔带,俨然以纲常为冠、以人伦为衣,从故纸堆里拣来了只言片语,又窃取到了一些陈词滥调,便自以为是真正的孔子信徒了。这时他遇见刘谐。刘谐,是一位聪明

孙权劝学翻译和原文

孙权劝学翻译和原文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 e)!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I u)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大将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太多为借口推辞。孙 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渊博的学者吗?只是粗略地阅读,让你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情多,怎么能比得上有我多呢?我经常读书,认为读书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从此就开始学习。后来鲁肃到寻 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大吃一惊,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的阿蒙了!”吕蒙说:“有志之士分开三日,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长兄你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或指鲁肃愚钝)”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而后分别。

字词释义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 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湖北鄂城)。229 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或帝王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论语十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论语十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译注》。论语十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的论语十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论语十则文言文原文 论语十则 作者:孔子出处:《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hǎn)》)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注: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论语十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第一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初一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原文翻译

初一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原文翻译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能够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仅仅让你粗略地浏览,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一样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天下大事。鲁肃非常吃惊地说:“以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下(的老大粗)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了几天,就应重新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明白这个道理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现在。 7、当涂:当道;涂,道路 8、掌事:当道,当权

9、辞:推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专攻。“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 17、但:只,仅。 18、当:理应。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同“尔”,语气词,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4、益:好处。 25、乃:于是,就。 26、始:开始。 27、就学:指从事学习。 28、及:到了……的时候

《孙权劝学》注释、翻译、阅读带答案

《孙权劝学》精品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4课】班级:姓名: 一、重点注释默写: 1、【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2、【当涂】当道,当权。 3、【辞】推托。 4、【务】事务。 5、【孤】古时王候的自称。 6、【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7、【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8、【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9、【但】只,只是。 10、【涉猎】粗略地阅读。 11、【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2、【及】到,等到。 13、【过】经过。 15、【今者】如今,现在。 16、【才略】才干和谋略。 17、【非复】不再是。 20、【更】重新。 21【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2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23、【见事】知晓事情。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翻译:你现在掌权管事了,不能不学习! 2.蒙辞以军中多务。 翻译: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翻译:我哪里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呀!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翻译: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翻译: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翻译:读书人分开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了,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 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 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 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 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 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真不知马也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 C.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得为.众人而已耶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解析】A代词,他;表推测语气,大概。B完成;靠近。C最终;最终。D成为;为了。 2.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忽啼求之.何陋之.有B.稍稍宾客其.父窥镜,谓其.妻曰C.蒙辞.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辞.色D.结友而.别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孙权劝学》课文讲解

教学要求 结合注释读懂课文,了解文章所讲的故事,能够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抓住本文以对话表现人物的特点,想象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口吻和心理,感受人物形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语气词、称谓语,能够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教学难点是通过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课文中人物的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这就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简直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

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 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教学建议 教师可以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最好能当堂背熟课文。鲁肃、吕蒙的对话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可抓住关键词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理解二人对话的内容,并体会这段话的情味。 教学本文,也可以采用一些灵活的方式,如让学生讨论本文对自己有什么启示,分角色朗读,进行快速背诵竞赛,复述课文,改编原文并口头表述,等等。

报孙会宗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报孙会宗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报孙会宗书》选自《汉书;杨恽传》》是西汉的杨恽写给孙会宗的一封著名书信。在信中,他以嬉笑怒骂的口吻,逐点批驳孙的规劝,为自己狂放不羁的行为辩解。还赋诗讥刺朝政,明确表示“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卿大夫之制”决裂的意向。全信写得情怀勃郁,锋芒毕露,与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桀骜不驯的风格如出一辙。报孙会宗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整理的报孙会宗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报孙会宗书文言文原文报孙会宗书 作者:杨恽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1],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遭遇时变[2],以获爵位。终非其任,卒与祸会。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3],而猥俗之毁誉也[4]。言鄙陋之愚心,则若逆指而文过;默而息乎,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5]。故敢略陈其愚,惟君子察焉。 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6],位在列卿[7],爵为通侯[8],总领从官,与闻政事。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与群僚同心并力,陪辅朝庭之遗忘,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9]。怀禄 贪势,不能自退,遭遇变故,横被口语,身幽北阙[10],妻子满狱。

当此之时,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意得全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 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说以忘罪[11]。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 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臣之得罪,已三年矣[12]。田家作苦。岁时伏腊[13],烹羊炰羔[14],斗酒自劳。家本秦也[15],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乌乌[16]。其诗曰:“田彼 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17]。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 时!”是日也,奋袖低昂,顿足起舞诚滛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恽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18],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19],汙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20],众毁所归,不寒而栗。虽雅知恽者[21],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董生不云乎[22]:“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23]。”故道不同,不相为谋[24],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 夫西河魏土[25],文侯所兴[26],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遗风[27],漂然皆有节概[28],知去就之分。顷者足下离旧土,临安定[29],安定山谷之间,昆戎旧壤[30],子弟贪鄙,岂习俗之移人哉?于今乃睹子之志矣!方当盛汉之隆,愿勉旃[31],毋多谈。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汉书;杨恽传》

孙权劝学译文与字词翻译(打印版)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 军中多务。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军中事务,不得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经书,做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不过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你说你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已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益处。”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他和吕蒙讨论评议国家大事,(鲁肃听了吕蒙的见解)非常惊异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初,权谓1吕蒙曰:“卿2今3当涂4掌事,不可5不学!”蒙辞6以7军中22大23有所益24。”蒙乃25始26就27学。及28鲁 (lù)肃过29寻阳30,与蒙论31议32,大惊曰:“卿今者33才略34,非复35吴下36阿蒙37!”蒙曰:“士38别三39日,即40更41刮目相待42,大兄43何44见事45之46晚乎47!”肃遂48拜蒙母,结友49而别。 注释 1、谓:对谁说。

2、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3、今:现在。 4、当涂:当道,当权。当:掌握或 指掌管。 5、可:可以。 6、辞:推托。 7、以:介词,用。 8、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10、岂:难道。 11、欲:想要 12、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 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3、为:做 14、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5、邪:语气词,后写作“耶”。相 当于“吗”表反问。 16、但:只,只是。 17、当:应当。

《孙权劝学》译文及注释

《孙权劝学》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浏览,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一样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天下大事。鲁肃非常吃惊地说:“以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下(的老大粗)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了几天,就应重新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明白这一 道理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 6、今:现在。 7、当涂:当道;涂,道路 8、掌事:当道,当权 9、辞:推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专攻。“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 16、邪[yé]:通“耶”,语气词。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同“尔”,语气词,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李离自刑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和启示

李离自刑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和启示 李离自刑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和启示 李离者,晋文公①之理②也。过听杀人③,自拘当④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⑤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⑥,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⑦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⑧不受令⑨。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⑩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当刑,失死当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翻译 李离,是晋文公的司法官。他误听案情而错杀了人,把自己关押起来并定了死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之分,处罚有轻重之分。下级官吏有错,不是你的过错。”李离说:“我担任的官职是长官,也不让位给下级官吏;享受俸禄多,也不和下属平分利益。现在我错误地听从了下级汇报而错杀了人,却把罪附着到下级官吏身上,这是没有听说过的。”他推辞而不接受命令。晋文公说:“你如果自以为有罪,我也有罪吗?”李离说:“法官遵守法纪,错误地判刑也应判自己刑罚,

错误地判人死罪就应判自己死罪。您因为我能观察到不明显的.细节和判决疑难案件,所以让我当法官。现在我错误地听取下吏的汇报而错杀了人,罪责应当死。”于是他不接受命令,用剑自杀而死。 注释 ①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 ②理:司法官。 ③过听杀人:误听(案情)错杀了人,过:误。 ④当:判决。 ⑤下吏:下级官吏。 ⑥居官为长:担任的官职是长官。长:长官。 ⑦傅:附加。 ⑧辞:推辞,拒绝。 ⑨不受令:不接受晋文公宽恕他的命令。 ⑩寡人:君主自称。 听微决疑:意为观察到不明显的细节及判决疑难案件。 遂:于是。 伏剑:用剑自刎。 启示 《李离自刑》启示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要有责任感,严于责己,赏罚分明,凡事秉公办理。

《孙权劝学》译文及注释

《孙权劝学》译文及注释 创作背景 三国时期,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 操军队,不久后周瑜病死。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然而刘备很快取得了益州,形成魏、蜀、吴三方鼎峙的局面。为了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习。“孙权劝学”的 故事就发生了。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 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 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

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 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 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 “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 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 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注释 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今:当今。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以:介词,用。 务:事务。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但:只,仅。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益:好处。 乃:于是,就。 始:开始。 就学:指从事学习。就,单独翻译为从事。

为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为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为学》本文选自《白鹤堂集》,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 为学文言文原文 为学 作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

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为学文言文注释 1.为学:做学问。 2.之:代词,它,指天下事。 3.亦:也。 4.矣:了。 5.则:就。 6.者:…的事情;…的人。

7.资:天资 8..庸:平庸。 9 .去:到 10.逮:及。 11.旦旦:天天。 12.怠:懈怠。 13.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4.之:它,指代学问。 15.蜀:四川。 16.之:的。 17.鄙:读(bǐ)音,边远的地方。 18.语:读(yù)音,告诉,对…说。 19.于:对。 20.欲:想要,要。 21.之:到…去,往,到。

22.何如:如何,怎样,怎么样? 23.恃:凭借,倚仗。 24.何:怎么样?这是商量语气 25.钵:佛教徒盛饭的用具。 26.足:足够。 27.数年:几年。 28.下:顺流而下。 29.还:回来。 30.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31.越:到了。 32.明:第二。 34.自:从。 35.惭色:惭愧的神色。 36.顾:难道。 37.焉:加强语气的助词。

孙权劝学译文与字词翻译(打印版)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 军中多务。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军中事务,不得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经书,做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不过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你说你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益处。〃 及鲁(心)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他和吕蒙讨论评议国家大事, (鲁肃听了吕蒙的见解)非常惊异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i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初,权谓2吕蒙曰:“卿2今3当涂4掌事,不可5不学!〃蒙辞6以7军中22大23有所益24。〃蒙乃25始26就27学。及28鲁 (心)肃过29寻阳30,与蒙论31议32,大惊曰:“卿今者33才略34,非复35吴下36阿蒙37! 〃蒙曰:"士38别三39日,即40更41刮目相待42,大兄43何44见事45之46晚乎47!"肃遂48拜蒙母,结友49而别。 注释 1、谓:对谁说。

2、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3、今:现在。 4、当涂:当道,当权。当:掌握或 指掌管。 5、可:可以。 6、辞:推托。 7、以:介词,用。 8、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10>岂:难道。 11>欲:想要 12、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 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3、为:做 24、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25、邪:语气词,后写作“耶〃。相 当于"吗〃表反问。 16>但:只,只是。

师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师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 师说文言文原文 师说 作者: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tán)、苌弘、师襄、老聃(d 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

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文言文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 [3]受:通“授”。传授。 [4]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 [5]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季氏》:“孔

《孙权劝学》注释、文言现象、翻译带答案

《孙权劝学》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4课】 班级:姓名: 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 一、重点注释默写: 1、【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2、【当涂】当道,当权。 3、【辞】推托。 4、【务】事务。 5、【孤】古时王候的自称。 6、【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7、【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8、【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9、【但】只,只是。 10、【涉猎】粗略地阅读。 11、【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2、【及】到,等到。 13、【过】经过。 15、【今者】如今,现在。 16、【才略】才干和谋略。 17、【非复】不再是。 20、【更】重新。 21【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2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23、【见事】知晓事情。 二、文言现象积累: 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假字,同“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今异义,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今义:独自,孤独。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今异义,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古今异义,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 ⑤及.鲁肃过寻阳:古今异义,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以及。 ⑥即更.刮目相待:古今异义,古义:重新。今义:更加。 ⑦但.当涉猎:古今异义,古义:只。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⑧但当涉猎 ..:古今异义,古义:粗略的阅读今义:捕捉猎物 ⑨见往事 ..耳:古今异义,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 ⑩自以为大.有所益:古今异义,古义:很。今义:形容词。 ?蒙乃始就.学:古今异义,古义:从事。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今异义,古义:知晓。今义:看见。 2、一词多义: 以: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当: ①但当涉猎:应当 ②当涂掌事:掌管见: ①见往事耳:了解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 大: ①与蒙论议,大惊:副词,十分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形容词,年长的 3、判断文言句式: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状语后置,即:蒙以军中多务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