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是怎么回事

合集下载

鳞状上皮细胞 PPT课件

鳞状上皮细胞 PPT课件
(3)乳腺增生症。主要为乳腺小叶导管和腺泡上皮细胞的增生和囊性变,其中伴有导 管内乳头状增生者较易发生癌变。
(4)结肠多发性息肉病。往往有家族史,可恶变为腺癌。
(5)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腺体可发生肠上皮化生,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病因
检查
1.第一阶梯: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 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在显微镜下观测宫颈脱落细胞,查看宫颈细胞是否
有异常。另外,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同时进行HPV检测,这样准确度会更高些。
2.第二阶梯:电子阴道镜检查 经过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后,如果发现宫颈细胞有异常,则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
在电子阴道镜高倍放大40倍下,观察宫颈癌前病变好发区表层的细微变化,对于宫颈癌及 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3.第三阶梯:组织病理学检测 如果阴道镜检查中发现异常应在特殊染色指导下取活检。在阴道镜检提示下,对可疑
病变部位多点活检,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宫颈病变。
经过以上三个阶梯的检查,就可以确定宫颈病变,发现早期宫颈癌。
治疗
1、放射治疗:这是子宫癌的治疗方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目前一般采 用放射治疗(腔内镭疗加体外照射)及化疗。子宫内膜癌常见的发作部 位是盆腔,阴道穹窿部及隔。若为盆腔复发者,子宫切除术后未行放 射的病人,此时应先放疗。
五: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有密切随访或监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治 疗后应密切定期随访,争取及早发现有无反复,约75%~95%反复发货 是在术后2~3年内。常规随访应包括详细病史(包括任何新的症状)、 盆腔的检查、阴道细胞学涂片、x光胸片、血清ca125检测及血常规、 血化学检查等,必要时可作ct及mri检查。

HPV检测在宫颈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中临床意义

HPV检测在宫颈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中临床意义

HPV检测在宫颈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中临床意义作者:叶延青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19期【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未能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应用意义。

方法对我院就诊的200例宫颈脱落细胞TBS分类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行HPV-DNA检测,观察感染阳性率,进一步确认HPV检测在在宫颈未能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中的作用。

结果本资料200例ASC-US患者中,高危型HPV阳性者54例(27%)。

结论阳性率与其他文献报道相当;HPV检测对子宫颈细胞学结果为ASC-US的患者可有效地进行分流监测,予紧密随访及合理治疗。

所以我们认为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未能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癌前病变;病理组织学;阴道镜资料表明,美国大约每年有2000万妇女诊断为非典型鳞状细胞宫颈病变(ASCUS;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rmined significance)。

目前我们明确认识到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密切相关,HPV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发病病因之一[1、2]。

本文拟通过对200例阴道脱落细胞TBS分类检查结果为ASC-US的女性患者行HPV-DNA检测,探讨HPV检测对ASC-US分流监测的临床价值。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在我院就诊的阴道脱落细胞学TBS分类检查结果为ASCUS妇女患者,共200例,其年龄介于19~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0±10.35)岁。

其中20例为未婚有性生活史妇女,已绝经24例,余为已婚妇女。

1.2 实验方法1.2.1 ASCUS的诊断与操作方法本研究采用2001年TBS(the bethesda system)分级系统。

宫颈活检评分标准

宫颈活检评分标准

宫颈活检评分标准
宫颈活检(也称为宫颈碎片检查)是一种用于检测宫颈疾病或评估宫颈细胞变化的医疗程序。

活检的结果通常通过评分标准进行解释,以指导医生对患者的治疗和管理。

以下是宫颈活检评分标准的一些常见系统:
1.CIN分级系统:CIN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的缩写,它分为三个级别:
•CIN I:轻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通常被认为是轻度的细胞异常。

•CIN II:中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涉及到宫颈上皮更多的深层细胞。

•CIN III: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通常被视为高度的细胞异常,可能是癌前病变。

2.Bethesda系统:这个系统用于解释宫颈细胞学检查和宫颈活
检的结果,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类别:
•非典型鳞状细胞(ASC):细胞异常的指示,分为ASC-US (不典型鳞状细胞-不明显的意义)和ASC-H(不典型鳞
状细胞-不能排除高度病变)。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SIL):包括CIN II、CIN III 和更高级别的宫颈病变。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LSIL):通常包括CIN I。

•酵母样真菌感染等其他结果。

3.Ridder评分法:Ridder评分法主要用于评估活检样本中的宫
颈腺样结构,根据结构的异常程度给出分数,进而指导治疗和随访。

这些评分标准的选择通常由医生或病理学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医疗机构和地区可能使用略有不同的系统。

对于具体的宫颈活检结果和评分,最好咨询您的医生,以便获得详细的解释和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鳞状上皮细胞异常PPT参考课件

鳞状上皮细胞异常PPT参考课件
8
ASC-US
来自修复细胞 非典型修复细胞
取自萎缩的鳞状上皮 少量核异质细胞
9
ASC-US
ASC-US可重复很差,报告率5-10%,专家建议控 制在5%以下。
处理: 三种处理方式 反馈性做HPV病毒检测 1年内复查TCT 阴道镜检查
10
2、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对应组织学的CINⅠ级
15
LSIL
LSIL检出率约2.5% 40%-60%LSIL可检出CINⅠ级,
10%-25%LSIL被检出CINⅡ级或以上, 另有少部分组织学结果为阴性。 强调随访!
处理: LSIL需做阴道镜检查及活检 组织学未发现CINⅡ/Ⅲ,一年内复查一次TCT; 组织学明确为CINⅡ/Ⅲ,应行宫颈锥切术。
24
HSIL
储备细胞来源
可见核沟
25
HSIL
细胞形态怪异,三角形、梭形
26
HSIL
易误诊为ASC-H
27
HSIL
HSIL检出率约0.5%; 55%-65%活检发现 CINⅡ/Ⅲ或原位癌;
1%-2%HSIL被检出浸润性鳞癌; 若仅做一次活检,可能有近一半的HSIL不能发现异常。
处理: HSIL应做阴道镜及活检,后续处理取决于活检结果。 组织学明确为CINⅡ/Ⅲ,应行宫颈锥切术; 因活检有可能漏诊相当数量的CINⅡ/Ⅲ, 因此,多数HSIL需做诊断性宫颈锥切。
鳞状上皮细胞异常
1
内容
鳞状上皮异常
ASC-US LSIL ASC-H HSIL SCC
2
TBS概述
Bethesda报告系统 (The Bethesda system,TBS)是一种描述性诊断。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人 并 双盲 进行 1 统 计 学方 法 应 用 S S 1 . 4 P S1 . 0统计 软件 . 进行 t 验 . 著性 差异 界 限为 P O0 检 显 <. 5
2 结 果
1 一般 资料 分 析 2 0 . 1 0 4年 1月~ 0 7年 1月 妇 20 产 科 门诊 和 住 院病 例资 料 . 因宫 颈病 变 行 液 基细 胞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0 3 070 — 4 7 0 0 8 0 2 ( 0 )5 0 4 — 2 2
【 要 ] 目的 探 讨 A C S的 临 床 意 义 和 细 胞 病 理 学 特 点 。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10 摘 SU 0 0例进 行 薄 层 液
基 细 胞 学 检 查 者 的 资 料 . 察 A C S的 发 生 率 和 S I 的 比 值及 A C S的 细 胞 病 理 学 特 点 . 比分 析 细 观 SU I S U 对 胞 学 结 果 、 织 学 结 果 和 HC 组 2检 查 结 果 。 结 果 10 0 0例 病 例 中 A C S的发 生 率 为 96 与 SL的 比值 SU .%. I
宫 颈 癌 的 H V D A含 量 比较 .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5 。 结 论 需 加 强 A C S病 例 的 临 床 管 理 , P N 差 P 00 ) SU 结
合 阴道 镜 下 活 检 及 HC2检 查 有利 于早 期 发 现 宫 颈 病 变
【 键 词 】 非典 型鳞 状 上 皮 细 胞 ; 颈 上 皮 内瘤 变 ; 乳 头 瘤 病 毒 ; N 液 基 细胞 学 ; 关 宫 人 D A; 筛查
固 定 并 巴 氏 染 色
者 1 0例 ,I SL占 42 AS U .%. C S是 SL的 22 I .9倍 。

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方法探讨

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方法探讨

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是The Bethesda System即TBS系统对子宫颈细胞病理学的诊断术语,是指形态上较良性反应性改变明显但在数量或程度上又不足以诊断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的一组阴道、子宫颈细胞病理变化,由于ASC-US细胞学结果是所有宫颈细胞学分类中重复性最差的一种,临床医生常常会出现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1]。

该研究通过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间372例ASC-US患者HPV及组织学结果的对照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处理方法。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72例病例均为首次在该院行TCT检查诊断为ASC-US并行HPV及组织学检查的患者。

年龄范围17~74岁,中位年龄43.5岁。

包括妊娠患者84例和非妊娠病例288例,将妊娠病例定义为A组,非妊娠病例分为B组即≤20岁组18例和C组即>20岁组270例。

1.2液基细胞标本采集、处理及诊断标准采用专用宫颈刷分别收集宫颈外口和颈管的脱落细胞,放入ThinPrep细胞保存液中,经ThinPrep2000系统程序化处理后,制成薄层细胞涂片,95%酒精固定,巴氏染色。

TCT诊断标准采用2001年国际癌症协会推荐的TBS分级系统[2]。

1.3HPV检测应用HC2-HPV-DNA基因杂交信号放大系统,其原理是利用对抗体捕获信号的放大和对化学发光信号的检测,可一次性检测13种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

标本的收集和运送采用Digene宫颈刷采样装入标本保存管,送至病理室冻存于2~8℃环境下待检。

1.4结果判定以HPV感染和CIN及以上病变为组织学阳性;以RLU/PC(光量读数与标准阳性测定值比值)>1时为HPV阳性。

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宫颈病变(Cervical Lesions)是一个尚未限定的,比较泛化的概念。

系指在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畸形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现主要介绍最常见的宫颈炎症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宫颈炎症】(一)病因宫颈炎主要指宫颈阴道部和宫颈管黏膜受各种病原体感染而导致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是妇科最常见疾病之一,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宫颈炎多表现为颈管黏膜炎,多由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部分由阴道内源性病原体所致。

慢性宫颈炎常由急性宫颈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也有无急性炎症病史直接表现为慢性宫颈炎者。

(二)病理急性宫颈炎临床多表现为宫颈红肿,颈管黏膜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自宫颈外口流出;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血管充血,子宫颈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腺体周围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腺腔内可见脓性分泌物。

慢性宫颈炎可有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宫颈腺囊肿等多种病理形态。

单纯的“宫颈糜烂”是柱状上皮异位所致,现有学者主张取消宫颈糜烂这一名词。

(三)临床诊断急性宫颈炎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有腰酸及下腹坠痛。

合并泌尿系感染时,可有尿急、尿频、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妇科检查见宫颈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宫颈触痛,触之易出血。

慢性宫颈炎临床症状不明显,妇科检查可见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宫颈表面青白色小囊泡等不同体征。

实验室检查取颈管脓性分泌物,涂片后行革兰染色,每油镜视野有10个以上或高倍视野有30个以上的中性多核粒细胞,排除滴虫性阴道炎即可诊断为急性宫颈炎。

应通过革兰染色、分泌物培养、PCR及ELISA等方法明确病原体。

慢性宫颈炎的各种形态通过妇科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须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早期宫颈癌以及宫颈结核等相鉴别。

(四)处理急性宫颈炎以全身治疗为主,针对病原体选用抗生素。

若为淋病奈瑟菌感染,应大剂量、单次给药,常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及大观霉素等治疗;若为沙眼衣原体感染,可用四环素类、红霉素类及喹诺酮类等药物治疗。

宫颈细胞学检查未明确意义不典型鳞状细胞的临床意义及处理

宫颈细胞学检查未明确意义不典型鳞状细胞的临床意义及处理

宫颈细胞学检查未明确意义不典型鳞状细胞的临床意义及处理祝建芳;王成有;吴荔香【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23)11【摘要】目的探讨未明确意义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n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联合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液基薄层细胞学诊断为ASCUS同时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的病例结果.结果 500例ASCUS患者宫颈活检病理结果:炎症358例占71.6%,宫颈息肉4例占0.8%,尖锐湿疣4例占0.8%,轻度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CIN Ⅰ 74例占14.8%,中度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CINⅡ27例占5.4%,重度上皮内瘤变CINⅢ33例占6 6%,浸润癌0例占0%.结论对ASCUS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总页数】3页(P107-109)【作者】祝建芳;王成有;吴荔香【作者单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福建福州350001;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福建福州350001;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福建福州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5;R446.8【相关文献】1.宫颈细胞学检查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患者的分流处理探讨 [J], 张宏珍;张巧玉;成争先;温娜;陈小燕2.187例意义不明确的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的临床处理探讨 [J], 李灵洁3.187例意义不明确的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的临床处理探讨 [J], 李灵洁4.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临床处理原则探讨 [J], 方英姬;郑晓霞;井文君5.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子宫颈鳞状细胞伴DNA倍体异常的临床意义 [J], 孔丽华;李春东;吕佳慧;任东平;孙小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是怎么回事

导语:
什么是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在看
到这个题目以后,肯定会在心中默默的提出这个疑问。并不是一个医
学院的学生的我们
什么是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在看到这
个题目以后,肯定会在心中默默的提出这个疑问。并不是一个医学院
的学生的我们,怎么懂这么一长串的医学用名是什么意思呢?但是作
为一个有着求识欲的人来说,我一定要知道什么是非典型鳞状上皮细
胞!
用例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指不能肯定其形态特征及病变性质的形态异常
的鳞状上皮细胞.对此类患者应注意复查。复查前注意避免性生活和阴
道的治疗。是否有恶性病变可以结合进一步的宫颈活检进行判断。
因其属于癌前期病变,一定要严密观察。由癌前期病变到浸润癌的
变化一般很慢,约需8-10年甚至20年。在癌前期阶段,异常的细胞
不侵犯间质,更不发生转移,如果在这时发现,并给以相应治疗,则
治愈的机会是非常高的。但在宫颈癌已变为浸润癌以后,则发展一般
很快,如不经治疗,病人可在2-5年内死亡。非典型增生可分为轻,
中及重度,如不经治疗约10-15%的轻及中度非典型增生可发展为浸润
癌,约75%的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可发展为浸润癌。
活检如为轻度非典型增生者,暂按炎症处理,半年随访刮片和必要
时再作活检。病变持续不变者可继续观察。
诊断为中度不典型增生者,应适用激光、冷冻、电熨。对重度不典
型增生,一般多主张行全子宫切除术。
非典型增生轻度和中度有以下三种转归:
1:消退或逆转。2:不变。3:癌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