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住宅与单元住宅

合集下载

板式住宅与塔式住宅的区别

板式住宅与塔式住宅的区别
名称 定义
板式住宅
板式住宅是东西长,南北短的住宅建筑,整个 外观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块巨型平板一样的建筑 住宅楼。具体深入到内部特征,板楼的户型是
南向面宽大,进深短,南北通透的格局。
高层住宅的平面布局分类 塔式住宅
点式住宅
高层独立单元式住宅又称塔式住宅,是由一个 单元独立修建的,具有与多层独立单元式住宅 相似的优点,通常每层楼面只有一个楼梯,住 户由楼梯平台直接进入分户门,一般多层住宅 每个楼梯可以安排2到4户。所以每个楼梯的控 制面积又称为一个居住单元。不论是一梯二 户,还是一梯三户,每个楼梯的控制面积称为
1.通风不如板式楼好。 2.户型的均好性差。每个楼层中总有几套住宅 的朝向不佳,这对于有着“晒太阳”情结的居 民来说,房产销售将形成障碍。
户型内部的厨房、餐厅与洗手间往往不可直接
采光、通风,这样的地方被称为”灰色空间”
1.通风性好。因为蝶式房产使修建朝东、朝西 的房间向外扩展,这样不只户户向阳,并且处 于翅膀方位的四户还能够享得到直爽的通风作 用。很好地处理了通风和采光的问题。 2.运用率高。因为蝶式房产选用多梯多户的规 划,有用紧缩了电梯间的面积,确保了每户较 高的运用率,进步了土地运用率,防止了塔楼 弯弯曲曲的走廊,比塔楼更舒适。 3.户型方正。蝶式房产关于每个房间的边角都 做了不错的改进以及处理,把边角尽量规划在 电梯间,然后确保了户型的方正。
1.采光好。 点式楼,就是没有正南正北的房子,朝向是东 南、东北、西南、西北。这样的房子,采光较 好 2.节约用地。 高层点式楼的优点是节约用地,可以利用规划 中的边角地,灵活安排。宽阔的视野,也是点 式楼的卖点之一,前后毫无遮挡的窗外景观, 令住户心旷神怡。
美景,相信低层板楼的住房是无法领略这一份

住宅 residential building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住宅 residential building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住宅residential building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套型dwelling unit由居住空间和厨房、卫生间等共同组成的基本住宅单位。

使用面积usable area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的面积。

层高storey height上下相邻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地下室basement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室内净高的1/2的空间。

半地下室semi-basement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室内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的空间。

单元式住宅 :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每单元均设有楼梯、电梯的住宅。

塔式住宅:以共用楼梯、电梯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住宅。

通廊式住宅: 以共用楼梯、电梯通过内、外廊进入各套住房的住宅。

5 利用坡屋顶内的空间时,屋面板下表面与楼板地面的净高低于1.20m的空间不应计算使用面积,净高在1.20m~2.10m的空间应按1/2计算使用面积,净高超过2.10m的空间应全部计入套内使用面积;坡屋顶无结构顶层楼板,不能利用坡屋顶空间时不应计算其使用面积;套型总建筑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全楼各层外墙结构外表面及柱外沿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求出住宅楼建筑面积,当外墙设外保温层时,应按保温层外表面计算;2 应以全楼总套内使用面积除以住宅楼建筑面积得出计算比值;3 套型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套内使用面积除以计算比值所得面积,加上套型阳台面积。

住宅楼的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住宅楼的所有楼层的层高不大于3.00m时,层数应按自然层数计;2 当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物内时,应将住宅部分的层数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层数叠加计算建筑层数。

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大于3.00m时,应对大于3.00m的所有楼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00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小于1.50m时,多出部分不应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0m时,多出部分应按1层计算;3 层高小于2.20m的架空层和设备层不应计入自然层数;4 高出室外设计地面小于2.20m的半地下室不应计入地上自然层数。

板式住宅、点式住宅、塔式住宅

板式住宅、点式住宅、塔式住宅

如何区分板楼和塔楼?板式建筑:指主要朝向建筑长度大于次要朝向建筑长度2倍以上的建筑。

塔式建筑。

指长高比小于1的建筑,塔式建筑的各朝向均为长边。

可以从楼房的平面图上区分。

塔楼有几个特点,比如一般多于四五户共同围绕或者环绕一组公共竖向交通形成的楼房平面,平面的长度和宽度大致相同。

板楼的长度明显大于宽度,板楼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长走廊式的,各住户靠长走廊连在一起;第二种是单元式拼接,若干个单元连在一起就拼成一个板楼。

简单地说,塔楼比较高,比较方,板楼比较矮,比较长。

板式与塔式的优劣板式住宅多是正南北方向,进深在15米左右,南北通透,便于采光与通风,而且户型方正:平面布局合理,各功能空间尺度适宜。

通常而言,由于板楼的面积充裕,因而户型设计更容易出精品。

2.板楼均好性强眼下一梯两户的小板楼非常受宠,正是因为整栋板楼中各套户型的优劣差距很小。

板楼由于住户不多,居家生活也比较清静。

3.管理成本不高通常而言,板楼的管理成本普遍较塔楼低廉,除一些配套设施要求较少外,仅外墙粉刷的日常维护费用就要比塔楼便宜得多。

4.面积使用率很高板楼户型的使用率通常高于塔楼户型。

因为塔楼内的电梯井、候梯厅、变配电机房等公共设施面积较大,都将摊到每个业主的头上。

板楼的两项缺点1.建筑密度低,房价高板楼社区多属低层低密度,容积率较低,尽管居住舒适性强,但房价一般比较高,特别是在城区内寸土寸金的地段,为数不多的板楼也许只有非工薪阶层才能消费得起。

2.户型格局不宜改造板楼特别是砖混结构的板楼墙体起承重作用,不可以变化,这一点不如塔楼的可改造性强。

塔楼的四大优势1.节约土地资源,房价较低由于塔楼社区的建筑密度较高,因而可以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有效降低每平方米的房价,让更多的人安居。

2.空间结构灵活,宜于改造塔楼多采用大框架结构,除少数承重梁之外,户内分隔墙基本都可以拆改,某些塔楼甚至可以将整层楼面打通,灵活分割户型。

3.结构强度高,抗震性好高耸的塔楼由于采用了框架结构,现场浇筑楼板,因而其结构强度比板楼高,抗震性与安全性很好。

房物经济形态知识

房物经济形态知识
别墅之间的中间产品,由两个单元的别墅拼联组成的 单栋别墅。
• • • •
特征:
1.降低了社区密度,增加了住宅采光面,使其拥有了更宽阔的室外空间。 2.是低层小楼加上私家花园,在保证拥有私家花园的基础上,既要加强户外 空间的交流,使私家小环境融合社区大环境,也改变了兵营式排列的呆板面 孔。 3.双拼别墅基本是三面采光,外侧的居室通常会有两个以上的采光面,一般 来说,窗户较多,通风不会差,重要的是采光和观景。
房物经济形态知识
建筑物的分类(按建筑高度分):
1、低层—— 1-3层 2、多层—— 4-6层 3、小高层(指带电梯)—— 7层以上,11层以下 4、高层—— 12层以上,29层以下 5、超高层—— 30层以上
建筑物的分类(按经济形态):
1、别墅(独栋.联排.双拼.叠拼)—— 1-3层 2、多层(多层.花园洋房)—— 4-6层 3、电梯(塔式.蝶式.板式)—— 7层以上
• 广义花园洋房介于别墅和普通公寓之间, 它具有部分别墅(独栋和联排Townhouse) 的优点,又不可能完全脱离城市的繁华和 便利,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其在地理区 位上也位于别墅区和主城区之间。
图片
高层住宅
• •

高层住宅 是城市化、工业现代化的产物,依据外部形体可将其分为塔楼和板楼。 (1)高层住宅的优点:高层住宅土地使用率高,有较大的室外公共空间和设施,眺望 性好,建在城区具有良好的生活便利性,对买房人有很大吸引力。 (2)高层住宅的缺点:高层住宅,尤其是塔楼,在户型设计方面增大了难度,在每层 内很难做到每个户型设计的朝向、采光、通风都合理。而且高层住宅投资大,建筑的 钢材和混凝土消耗量都高于多层住宅,要配置电梯、高压水泵、增加公共走道和门窗, 另外还要从物业管理收费中为修缮维护这些设备付出经常性费用。 高层住宅内部空间的组合方式主要受住宅内公共交通系统的影响。按住宅内公共交通 系统分类,高层住宅分单元式和走廊式两大类。其中单元式又可分为独立单元式和组 合单元式,走廊式又分为内廊式、外廊式和跃廊式。 超高层住宅 (主要是写字楼) 超高层住宅多为30层以上。超高层住宅的楼地面价最低,但其房价却不低。这是因为 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其设计的方法理念和施工工艺较普通高层住宅和中、低层 住宅会有很大的变化,需要考虑的因素会大大增加。例如,电梯的数量、消防设施、 通风排烟设备和人员安全疏散设施会更加复杂,同时其结构本身的抗震和荷载也会大 大加强。别外,超高层建筑由于高度突出,多受人瞩目,因此在外墙面的装修上档次 也较高,造成其成本很高。若建在市中心或景观较好地区,虽然住户可欣赏到美景, 但对整个地区来讲却不协调。因此,许多国家并不提倡多建超高层住宅。

建筑消防设计常见疑难问题解析(深圳)

建筑消防设计常见疑难问题解析(深圳)

建筑消防设计常见疑难问题解析(深圳)1.公寓、酒店式公寓、公寓式办公、高级宿舍等如何区分?消防设计时哪些应按公共建筑执行、哪些应按居住建筑执行?【解析】(1)独立学生公寓(宿舍)、职工公寓(宿舍)——按居住建筑执行。

多层按《建规》5.3.11,5.3.14条;高层按《高规》。

(2)独立普通公寓、酒店式公寓、公寓式办公——按旅馆建筑执行。

多层按《建规》,高层按《高规》。

(3)综合性宿舍、公寓——宿舍、公寓按上述(1)、(2)确定,其余按公建。

2.高层建筑核心筒部分的面积,是否可以不划进防火分区面积内?【解析】不可以!因为核心筒中的楼梯、电梯本身是防火分区的组成部分。

(除非核心筒中的楼梯电梯不是必要的安全疏散出口才可以)3.地下车库可否与设备用房合并布置在同一个防火分区内?若可以,其防火分区面积如何控制?【解析】设备用房可以,地下车库不可以。

4.设备用房与地下车库为相邻的两个防火分区,可否利用防火墙上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它们的第二个安全出口?【解析】若设备用房防火分区面积按500(1000)㎡执行,地下车库防火分区面积按2000(4000)㎡执行,则不可以!若设备用房与地下车库两个防火分区均按500(1000)㎡执行,则可以。

同样道理,相邻的两个地下车库防火分区面积若按2000(4000)执行,也不能利用防火墙上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个安全出口。

5.一栋民用建筑的裙房上立有多栋塔楼,各栋塔楼除裙房外,彼此再无其他楼层相连。

此时各塔楼之间的防火间距是按整体为一栋来计算,还是按各自独立一栋来计算?【解析】应按各自独立一栋来计算防火间距。

从防火角度看,这种情况与有无裙楼并无本质区别。

6.防火分区之间的连通口,可否作为疏散宽度计算?可否作为计算疏散距离的安全出口?【解析】(1)符合规定的连通口可以作为疏散宽度计算,但只能算一次,不能重复计算。

(2)按2000(4000)㎡划分防火分区的地下车库不能将连通口作为第二安全出口;非地下车库的其他地下室可以将连通口作为第二个安全出口并以此计算疏散距离。

住宅常识房屋建筑结构分类

住宅常识房屋建筑结构分类

住宅常识房屋建筑结构分类住宅常识:房屋建筑结构分类按结构形式分类。

1.砖混住宅: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砖混结构住宅中的”砖",指的是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

也有其它尺寸的异型粘土砖,如空心砖等。

"混”指的是由钢筋、水泥、砂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件,包括楼板、过梁、楼梯、阳台、挑檐、这些配件与砖作的承重墙相结合,可以称为砖混结构式住宅.由于抗震的要求,砖混住宅一般在5~6层以下.2。

框架结构住宅:框架结构住宅,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而成的住宅。

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3。

钢混结构住宅:这类住宅的结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

即钢筋、水泥、粗细骨料(碎石)、水等的混合体。

这种结构的住宅具有抗震性能好、整体性强、抗腐蚀能力强、经久耐用等优点,并且房间的开间、进深相对较大,空间分割较自由。

目前,多、高层住宅多采用这种结构。

其缺点是工艺比较复杂,建筑造价较高。

4.跃层式住宅:跃层式住宅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新颖住宅建筑形式。

这类住宅的特点是,内部空间借鉴了欧美小二楼独院住宅的设计手法,住宅占有上下两层楼面,卧室、起居室、客厅、卫生间、厨房及其它辅助用房可以分层布置,上下层之间的交通不通过公共楼梯而采用户内独用小楼梯联接.跃层式住宅的优点是每户都有二层或二层合一的采光面,即使朝向不好,也可通过增大采光面积弥补,通风较好,户内居住面积和辅助面积较大,布局紧凑,功能明确,相互干扰较小。

不足之处是安全出口相对狭小。

在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的一些开放城市建设较多。

近年来在北方城市的一些高级住宅设计中,也开始得到推广.5。

复式住宅:复式住宅是受跃层式住宅启发而创造设计的一种经济型住宅。

这类住宅在建造上仍每户占有上下两层,实际是在层高较高的一层楼中增建一个1.2米的夹层,两层合计的层高要大大低于跃层式住宅(复式为3。

浅谈单元式和塔式住宅在建筑设计中的区别

浅谈单元式和塔式住宅在建筑设计中的区别

2 9・ 6
浅谈单元式和塔 式住宅在建筑设计中的区别
张 颖
( 丹 江 市建 筑设 计研 究院 有 限 责任 公 司 , 龙 江 牡 丹 江 17 0 ) 牡 黑 5 0 0 摘 要 : 建 筑设 计 中会 遇 到 很 多 单元 式和 塔 式住 宅 的设 计任 务 , 于对 单 元 式和 塔 式 住 宅 在 防 火规 范 中的 定 义 理 解 模 糊 , 易做 在 由 容
尢 ( 上接 3 5页 ) 配。 自动在影像上找 出上 百个 特征点 ,用于影像定 使 得 它 已成 为 现 有 卫 星 遥感 与有 人 机 航 空 遥 感 的一 个 重 要补 充 。 向。2 . 自动生成正射影像 。通过生成 的 D M, .4 5 E 给定采样 间隔值 , 论 是 在 国 防 领 域 , 是 在 民用 领 域 都 有 很 好 的应 用 前 景 , 场 潜 力 还 市 对核线影像重采样 , 生成正射影像 。2 . . 5矢量测图。矢量测图主要 巨大m 5 。而如何尽 可能大地拍摄地物成 为低 空无人 飞艇航空摄影发 包 括两 种 方 式 :. 体 方 式 : 括 闪 闭 和红 绿 眼镜 。b单 片量 测 : 靠 展 的一 个 瓶 颈 ,因 此需 要 进 一 步 研 究 多 面 阵 数 码 相 机 拼 接 技 术 , a 立 包 . 依 尽 影像 匹配 ,使单片量测 的地物和另一张配准 。25 三维制作 和显 量 减 少 航 测 内 、 业 工 作 量 。 .. 6 外 示。通过对建筑物矢量测图和高度的量测 , 能够 自动 获取建筑物 的 参 考 文 献 1 无人 纹理 。速度较快 , 纹理真实, 精度高。257遥感影像 的复合处理 。 『 何 定 洲 . 机 遥 感 空 中控 制 系统硬 件研 制 及 地 面 下 传 数 据 通 道 .. 1 3 无 人 飞 艇 遥 感 飞 行 作 业 流 程 的 实验 研 究 . 士 学位 论 文 『 . 硕 D1 南京 : 南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 0 2 6 0 31测 区勘查 :. . a 查看测区的地形地貌 , 为技术设计作准备 .. 『1魏丽, b 确 2 王晓钧, 冯玉宾 中国电子科学研 究院学报 , 0 ,, 2 74第二期 0 定无人飞艇 的起 降 、 备降场地 和飞行路线 ;. 地面遥控点位 ;. 【l tc N S c 确定 d 3 Say J ,Cri D W ,Sao y sa J mi R B a g trmln k ,S t h Th e Gl a H a k U AV Ausrla d poy e : i a i r d r e or ob l w tain e l m nt m gng a a s ns 测 试 有无 干扰 信 号 。 di ai ns n m o i n or rtm ur el nc l oc — 3 技 术 设 计 : 要 包 括 航 线 方 向 、 行 高 度 、 光 间 隔 、 线 m o fc to a d e plym e t f m aii e s v ia e, Pr . I . 2 主 飞 曝 航 间 隔 、 像 分辨 率 、 影 航摄 面积 等 。 G RS ’ 0 ,.李 紫 薇 , A S 2 22 0 曾红 杰 , 煜 彤 等 . 人 机 海 监 测 绘 遥 感 系 刘 无 3 航 摄 飞 行工 作 程 序 : 飞行 前 准 备 ;. 飞行 行后 检查 。 统 的 应 用 前景 【l 感 信 息 ,9 84 . . 3 a . b航摄 『遥 】 19 ( ) 3 - 4数据检查 与飞行总结。 . 1填写飞行报表 。 34 . 每个架次的起 【 陈向宁, 4 】 崔建 军, 王建雄等. 市数字化技术. 城 飞、 降落时间 ; 拍摄地点 和拍摄范 围; 系统工作状态等。 .. 3 2影像质 【 、 ] 留 召 小型 数 字 航 空摄 影 测 量 系统 . . 4 5 【z 】6 I 昆明 : 明理 工 大 学, D1 昆 0 6. 量检查 。 影像的曝光度 、 倾斜度 、 旋转角 、 航线弯 曲、航高保持 、 影像 2 0 等。343总结 。总结当天工作情况 , .. 安排下次 的飞行计划。 【 甘晓华, 7 】 郭颖. 飞艇技术概-- 北京: i[  ̄ M] 国防工业出版社. 0 2 5 0 35 航摄 成 果 整 理 和 移 交 。 . 1工 作 总 结 :测 区 的位 置 、 . 35 . a . 面积 、 作者 简 介 : 国体 (9 6 ) 男 , 南驻 马 店 人 , 读 硕 士 。 袁 1 8 ̄ , 河 在 地形 地 貌 等 ;. 始 和 完 成 航 摄 作 业 日期 ;. b开 c飞行 范 围 、 行 高 度 、 飞 比 基 金 项 目 :、 国 防科 技 工 业 民 用 专项 科 研 技 术 研 究 项 目:J 1 H 一1 例尺;. d 数码相机型号及焦距 。3 . . 2制作影像数据索 引图。每个架 卫 星 数 据 应 用 研 究 ( 7 0 0 K ) 5 0 K0 1 0 J 次 的航 摄 区域 、 线 编 号 、 行 方 向 、 片 编 号 、 片 数 量 等 。 航 飞 像 像 2 国 际科 技 合 作 项

居住形式

居住形式

一、点式住宅住栋体型有条形、板形和点形几种。

点式住宅是因此种住栋在进深和面阔方向尺寸大体相当,在住区规划图上好似一个"点",所以人们称作点式住宅。

点式住宅若为多层又称墩式住宅,若为高层又称塔式住宅。

点式住宅平面一般仅由一个单元组成,它四面临空,故体型可以比较自由活泼,朝向多,视野广。

点式住宅 - 说明按户型分布的住宅楼类型1、板式结构:一般为一梯两户,优点是采光好,前后通风。

但结构强度稍差,多为多层或小高层,随着新建筑材料的应用,这一缺点正在被弥补。

2、塔楼(点式)结构:一般为一梯多户,多采用框架结构,高层建筑,为了达到更好的采光通风效果,有发展出各种类型,如蝶型,丁字型,工字型等等。

以前所谓点式住宅楼就是独立门栋的高层建筑。

现在这个概念好像模糊了。

点式住宅住栋体型有条形、板形和点形几种。

点式住宅是因此种住栋在进深和面阔方向尺寸大体相当,在住区规划图上好似一个\"点\",所以人们称作点式住宅。

点式住宅若为多层又称墩式住宅,若为高层又称塔式住宅。

点式住宅平面一般仅由一个单元组成,它四面临空,故体型可以比较自由活泼,朝向多,视野广。

点式住宅的平面多以矩形、T形、风车形和三叉形为主。

复式住宅即一层比较高的房子中局部夹一层变为两层较低的房子。

高的部分做起居室,低的部分做餐厅、厨房、卧室等。

低的部分具有跃层的优缺点,高的部分在视觉上宽阔丰富。

复式住宅是受跃层式住宅的设计构思启发,在建造上仍每户占有上下两层,实际是在层高较高的一层楼中增建一个1.2米的夹层,两层合计的层高要大大低于跃层式住宅(李氏设计为3.3米,而一般跃层式为5.6米),复式住宅的下层供起居用,炊事、进餐、洗浴等,上层供休息睡眠用,户内设多处墙式壁柜和楼梯,中间楼板也即上层地板。

一层的厨房高2米,上层贮藏让高1.2米,上层直接作为卧室床面,人可坐起但无法直立。

复式住宅的经济性体现在:1、平面利用系数高,通过夹层复合,可使住宅的使用面积提高50%--7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多设计人员认为,单元式住宅就是一梯两户,否则就是塔式。

但这种说法显然找不到规范条文的支持。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6SJ812)P83之6.2.3图示4是关于“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的,采用的是一梯三户的例子,这就推翻了上述设计人员的习惯思维。

但一梯四户或一梯更多户呢?
一、关于单元式住宅的定义:
1、住宅单元 residential building unit
由多套住宅组成的建筑部分,该部分内的住户可通过共用楼梯和安全出口进行疏散。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之2.0.3)
二、单元式住宅和塔式住宅的区别:
1、概念的澄清:两者的定义都有“多套”的概念,说明套数的多少不是区分的要点。

除了表述不很清晰的“以……为核心”的字眼,“塔式住宅”的概念等同于“住宅单元”。

而“单元式高层住宅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的说法是“塔式住宅”的概念中没有的。

综合两者的定义,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的的住宅是单元住宅,由一个住宅单元组成的的住宅是塔式住宅。

“塔式住宅”应该就是平时惯称的“点式住宅”
2、规范要求的区别:
基于上述概念的澄清,更容易理解规范中对两者的不同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之6.2.3:
6.2.3 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其疏散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6.2.3.1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6.2.3.2 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6.2.3.3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而6.2.1 ……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塔式住宅的规定要严得多!
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单元式住宅的疏散楼梯均通至屋顶,可以互相借用。

3、问题
①规范并没有对相邻的住宅单元的层数差提出要求,如果相邻的住宅单元层数差大于两层时,较高单元的顶层无法借用相邻单元的疏散楼梯,那么,是否较高单元应套用有关“塔式住宅”的条文?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之6.1.1:
6.1.1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
6.1.1.2 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
如果相邻的住宅单元层数差大于两层时,单元之间的楼梯就无法通过屋顶连通,就意味着要增加疏散楼梯了。

②假设:一栋一梯两户的住宅建筑,仅由一个住宅单元组成,层数11。

A. 套用高规
B. 如套用单元式住宅的条文,要求较低:
6.2.3 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其疏散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6.2.3.1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但因为仅有一个住宅单元,无法满足前述“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要增加安全出口;
C. 这时候套用塔式住宅的条文,反而只需一个安全出口:
6.1.1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6.1.1.1 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

建筑》2.4.4条
板式建筑:指主要朝向建筑长度大于次要朝向建筑长度2倍以上的建筑;
塔式建筑:指长高比小于1的建筑,塔式建筑的各朝向均为长边。

另外,十层以上的塔式住宅还要求设消防电梯,十二层以上则需设两部电梯。

参考一下ABBS上的讨论:规范学习--单元式和塔式住宅的概念澄清
可以归纳为两种概念:
1.单元式、塔式、通廊式的本质区别;
2.塔式和板式的本质区别。

第2个问题比较容易回答,但却不是出自规范的解释--《民用建筑技术措施》
2.4.4板式建筑。

指主要朝向建筑长度大于次要朝向建筑长度2倍以上的建筑。

塔式建筑。

指长高比小于1的建筑,塔式建筑的各朝向均为长边。

第1个问题很重要,但却是规范有意“模糊化”的条文,给出了定义,却不是很明晰--一梯两户肯定是单元式住宅;一梯三户基本上也很难排出“塔式”平面的住宅;但从一梯四户开始,单元式、塔式、通廊式都有可能
“塔式并联”的情况不利于消防--往往是由于不想把单元式做成“屋面连通”,才打了擦边球。

上海允许“50M以下的塔式住宅、单元式住宅、坡屋顶连通困难时,可设置屋顶开敞的平台”--《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第5.1.4条条文解释。

依据是“利用屋顶逃生是火灾时常见的逃生方式。

为保证人员及时借助屋顶从相邻单元疏散到安全区域,或将屋顶作为避难平台等待救援。

”--《住宅设计标准应用指南》。

消防上,塔式住宅应相对于单元式住宅来讲,应该以垂直交通体系来区分,
规划上,塔式住宅是相对于板式住宅来讲的,那就按技术措施2.4.4条来区分。

规划上的板式住宅也可以是消防上的塔式。

高规的相关条文说明:
一、塔式住宅布置的主要特点是,以疏散楼梯为中心,向各个方向布置住户,因此其疏散路线较相同面积的通廊式住宅要短,疏散路线也较简捷。

二、原条文要求单元式住宅从第十层起,每层相邻单元之间都要设置连通阳台或凹廊,在工程实践中执行困难较大又没有其它做法。

为此,本次修订对这一规定进行了适当调整,对于采取一定措施的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也允许设置一个安全出口;超过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部分采取同样的措施,十八层以上部分每层通过阳台或凹廊连通相邻单元的楼梯同样允许设置—个安全出口。

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从第十层起,每层相邻
单元之间都要设置连通阳台或凹廊的单元式住宅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是符合本规范要求的。

消防审批塔式住宅以楼梯间数量为准,只有一个楼梯、共用电梯疏散的为塔式住宅,
规划审批以长宽比确定,
所以规划审批的塔式住宅可以做二个单元,建筑方案设计时应按高规6.1.1.1板式高层设计,十八层以上建筑从十层起设置连通阳台或联廊,并从屋顶连通。

所以塔式住宅的概念要从具体情况分别而论。

式高层住宅的概念要从塔式高层建筑的定义来理解。

塔式高层建筑又称点式高层建筑,其定义为建筑平面长宽尺寸接近的高层建筑,其体型呈塔状,那么符合此特点的住宅则称为塔式高层住宅。

而从住宅设计的角度来讲,塔式高层住宅是以共用楼梯、电梯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若将两个概念结合;
则塔式高层住宅的定义为:建筑平面长宽尺寸接近,以共用楼梯、电梯为核
心,在标准层平面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可以为一梯两户,一梯三户以及一梯八户等),另外塔式高层还具有外形轮廓变化较大、容纳户数多和平面组织较复杂的特点,最重要的是通往屋面楼梯无法通过屋面与其他安全出口连通且无第二安全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