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_关于汽轮机转子的轴向定位问题

合集下载

汽轮发电机按转子找中心

汽轮发电机按转子找中心

汽轮发电机转子按联轴器找中心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直接影响汽轮发电机的轴系中心。

新装机轴瓦的跑合、机组运行过程中轴瓦钨金的少量磨损、检修中轴瓦钨金、垫铁的研刮使转子位置发生变化等原因,都会导致轴系中心的变化。

再者,在机组投入运行的初期,由于残存的制造内应力、运行中产生的热应力和工质压力的作用,各部件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因各处基础未完全稳定也会发生少量的下沉,使轴承座汽缸位置发生少许的变化。

但随着机组运行时间的延长,内应力逐渐消除,基础也相对的稳定,单纯热应力和工质压力造成部件变形对中心的影响就极其微小。

由于轴承座标高的变化、凝汽器真空度及循环水质量的影响因素,使热态中心与冷态中心会有一定的变化。

因此在冷态找中心时要采取预留一定的偏差值。

一般由生产厂家给出,但在经过长时间运行后,应对给定值进行调整。

例:有一200MW机组通流部分改造后,按给定值调整轴系中心后,运行中发现低压缸后轴承油温升高,解体检查该瓦有明显磨损迹象。

处理:略中心不正的危害:略一、汽轮机找中心的有关术语汽轮机中心线:指各转子联成轴系时,轴系中心所形成的一条曲线;转子中心线:指转子自由地放在轴承上,在自重作用下弯曲时,转子几何中心所形成的一条曲线;汽缸中心线:指汽缸前后汽封凹窝中心的连线;轴承中心线:指轴承座挡油圈及轴套孔凹窝的中心连线;二、汽轮机找中心的目的1、汽轮机找中心的目的(1)汽轮机各转子的中心线成为一条连续平滑的曲线。

从而在运行中对轴承不致产生周期性交变力,避免产生振动。

(2)使汽轮机转动与静止部分基本保持同心,其中心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3)使轴承的负荷分配符合制造厂设计要求。

2、汽轮发电机转子按联轴器找中心的目的(1)汽轮机发电机各转子的中心线成为一条连续平滑的曲线。

从而在运行中对轴承不致产生周期性交变力,避免产生振动。

(2)使轴承的负荷分配符合制造厂设计要求。

三、汽轮机找中心的前提1、对汽缸一定要找平、找正汽缸横向水平偏差不大于0.02mm,其纵向水平应根据制造厂设计的转子扬度,调整各轴封凹窝中心的高度。

关于小汽轮机轴向位移保护的说明

关于小汽轮机轴向位移保护的说明

关于小汽轮机轴向位移保护的说明我公司小汽轮机为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单缸、单流、单轴、反动式、纯凝汽、下排汽汽轮机,型号为NK50/56/0。

该小汽轮机设有机械轴向位移保护,在已运行的机组中此机械式的轴向位移保护曾多次引起过小汽轮机的误跳闸,此误跳闸是由于安装间隙未调整好引起的,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现将杭汽NK50/56/0小汽轮机轴向位移保护说明如下:一般情况下,汽轮机的轴向位移仅有电气轴向位移保护,但杭汽生产的小汽轮机的轴向位移保护与众不同,它分为电气轴向位移保护和机械轴向位移保护,任何一个动作,都会引起小汽轮机的跳闸。

电气轴向位移保护如下:轴位移探头安装在前轴承座的托架上,探头与前置器组成传感器系统,输出模拟量信号到TSI系统进行采集处理,当轴向位移值达到跳闸值时,TSI输出跳闸信号(开关量)到ETS,使小汽机跳闸。

机械轴向位移保护如下:机械轴向位移保护与机械超速保护构成危急保安装置,当机械轴向位移过大时,其凸肩撞击拉钩(相当于飞锤飞出撞击拉钩),使机组紧急停机。

电气轴向位移保护与其它汽轮机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关于机械轴向位移保护的原理详述如下:通常大型机组的飞锤安装在轴头附近,在飞锤的前后附近轴的直径是不变化的,可是在杭汽的小汽轮机的轴的飞锤安装位置的前后部分却加工了两个突出的凸肩,将拉钩(即飞锤动作后飞出要撞击的那个拉钩)夹在中间,小机安装时应该测量两个间隙:○1飞锤与拉钩的径向间隙(出厂时测量为0.9mm,要求为0.8-1.0mm)○2拉钩与凸肩的轴向间隙:共有前后2个数据,这2个数据(不应该相差太大,出厂时一个是0.9mm,另一个是1.15mm)的和应该是2mm左右(出厂时测量为2.05mm,要求每一个数据在0.8mm-1.2mm之间)。

如果相差太大,说明安装人员在安装小汽轮机时使转子有了向前或者向后比较大的位移,这样使得两个凸肩中的一个与拉钩的轴向间隙变的太小了,小机在发生小的轴向位移(不应该引起跳闸的值)时会使凸肩撞击拉钩(相当于飞锤飞出撞击拉钩,使机组紧急停机),有可能引起小机误跳闸。

火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复习题(带答案)

火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复习题(带答案)

复习题一、填空题1.输煤系统流程:运输工具入厂(计量)后,进入输煤中转站,一部分进入煤场,在煤场中进行(存储、混煤、筛分)后,再经过输煤中转,经(破碎、称量),通过输煤皮带送至原煤斗。

2.煤的种类分为:(无烟煤)、(贫煤)、(烟煤)、(褐煤)四大类。

3.烟煤着火点(低),着火(容易),(中等)碳化程度,挥发分(较高)。

4.煤的元素成分:(碳C)、(氢H)、氧O 、(氮N)、硫(S)、水分和(灰分)。

5.1kg 碳(C)燃烧后放出(32866)kj 的热量。

1kg 氢(H)燃烧后放出(119743)kj 的热量。

6.煤的工业分析基准有(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

7.制粉系统分为(中间储仓式)、(直吹式)两大类。

8.锅炉燃烧室是燃料燃烧和热交换的场所,理想目的(完全燃烧)、(热交换充分)。

9.灰的熔融性用灰的(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 和(液化温度FT)来表示。

10.锅炉炉膛出口处的过量空气系数一般用(氧气测量仪:氧化锆)来测定。

11.炉膛内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包含有(CO 2)、(SO 2)、N 2、(O 2)、水蒸汽(H 2O)、少量的(CO),(H 2),(CH 4)等。

12.煤粉进入炉膛内的燃烧过程分为:(着火)、(燃烧)、(燃烬)三个阶段。

13.二次风量、(风速)、风温和(投入位置)对着火稳定性和燃烧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大容量锅炉尤其要注意二次风(穿透火焰)的能力。

14.反平衡法计算锅炉效率的公式:( )。

15.旋流燃烧器的旋转射流既有轴向速度,也有较大的切向速度,从燃烧器出来的气流有旋转的趋势,又有从切向飞出的趋势,旋转射流初期(扰动非常强烈)。

16.锅炉型号 SG –1910/25.4–M951中,SG ――(上海锅炉厂制造);1910――(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25.4――(过热蒸汽压力);M ――(燃煤)。

17. 锅炉水循环方式分为(自然循环)、(强制循环)、(直流式)三类。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传感器安装探讨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传感器安装探讨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传感器安装探讨缪水宝【摘要】轴向位移和胀差是直接反映汽轮机动静间隙的两个最重要的技术参数,也是两项重要保护,传感器安装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汽轮机能否正常可靠运行.探讨汽轮机轴向位移、胀差传感器的安装、调试过程以及机组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提出解决对策,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期刊名称】《山东电力技术》【年(卷),期】2018(045)010【总页数】5页(P57-61)【关键词】轴向位移;胀差;安装;调试【作者】缪水宝【作者单位】芜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徽芜湖 241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36;TK2680 引言在高参数、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中,轴向位移和胀差是直接反映汽轮机动静间隙的两个最重要的技术参数,也是两项重要保护。

目前,由于许多机组的轴系机械安装零位和监测保护系统的电气零位不统一,经常发生检修后的机组因胀差、轴向位移监测系统传感器的零位锁定不当,导致该系统在机组启动后,测量误差较大,甚至无法正常监测和投入保护的情况,只能停机处理。

检修后机组轴向位移大小与胀差传感器的安装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1]。

汽轮机监测仪表系统(Turbine Supervisory Instrumentation,TSI)是一种连续监测汽轮发电机组转子和汽缸机械工作参数的监控系统,能连续、准确、可靠地监视机组在启动、运行和停机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变化,为记录表提供输出信号,并在被测参数超出预置的运行极限时发出报警信号,必要时采取自动停机保护。

此外,还能提供用于故障诊断的各种测量数据[2]。

其中TSI监测的重要参数就包括对轴向位移和胀差测量、监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涡流传感器将其与被测表面的位移转换成电压信号送至前置放大器,经整形放大后,输出0~24 V DC电压信号,送至TSI卡件进行信号处理。

输出开关量信号至汽轮机紧急停机系统(Emergency Trip System,ETS)实现保护功能,同时送出4~20 mA模拟量信号至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igital Electri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DEH);通道故障、报警等开关量信号至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进行画面显示以及光字牌报警。

汽轮机本体大修重要工序控制

汽轮机本体大修重要工序控制

330MW机组汽轮机本体大修重要工序控制摘要:本文针对阿尔斯通330MW机组汽轮机本体的结构特点,结合达拉特发电厂三台机组A级标准性大修的实际经验,对大修网络进度主线上的几个重要关键工序如汽轮机轴系中心、通流间隙调整、扣缸、负荷分配、修后启动作了系统阐述,为同类型机组的大修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汽轮机大修重要工序控制蒙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现装四台GEC ALSTHOM公司与北京重型电机厂合作生产的汽轮发电机机组,汽轮机型号T2A·330·30·2F1080,为单轴、三缸、两排汽、中间再热、凝汽冲动式汽轮机。

该机组在结构上轴向长度短、滑销系统简单可靠、内外缸上猫爪支承对中性好、通流部分设计优化可靠、轴承座固定不动抗振能力强等特点。

从汽轮机本体大修的角度出发,要达到保持、恢复或提高设备性能的目的,必须对工艺复杂的大修工序统筹安排,对网络进度主线上的关键工序和难点工序严格控制。

根据蒙达公司#1、#2、#4汽轮机本体三次A级标准性大修的实践,考虑重要性、难度、主从关系等因素,大修中要控制好的工序有:汽轮机轴系中心、通流间隙调整、扣缸、负荷分配及修后启动。

1 汽轮机轴系中心1.1 汽轮机轴系中心的内容在ALSTHOM汽轮发电机组大修涉及的中心有:汽轮机高、中、低转子中心、高压转子与盘车中心、高压转子与主油泵中心、盘车与偶合器及电机中心、发电机转子与低压转子中心、发电机转子与发电机定子空气间隙、发电机转子与励磁机转子中心。

而这些中心按级别划分:基础中心只有汽轮机高中低转子中心,其他中心是在汽轮机转子中心确定后才进行,也就是在高中低对轮连接完成后才进行,汽轮机转子中心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中心,其重要性还表现在:1)汽轮机本体大修上,汽轮机转子中心是静止部件的基准,直接影响到动静间隙的准确性,是静止部件检修调整的依据;2)汽轮机转子中心与机组振动密切相关。

1.2 汽轮机轴系中心的质量标准ALSTHOM汽轮机安装手册要求,本体大修轴系中心的质量标准为:1)联轴器的圆周和端面偏差均要求控制在0.02㎜以下;2)轴系扬度接近厂家给定的扬度标准。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增大原因及处理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增大原因及处理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 (1)一、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原因 (1)二、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处理 (1)三、汽机轴向位移测量失灵的运行对策 (1)汽轮机的热膨胀和胀差 (2)相關提問: (2)1、轴向位移和胀差的概念 (3)2、轴向位移和胀差产生的原因(影响机组胀差的因素) (3)使胀差向正值增大的主要因素简述如下: (3)使胀差向负值增大的主要原因: (4)正胀差 - 影响因素主要有: (4)3、轴向位移和胀差的危害 (6)4、机组启动时胀差变化的分析与控制 (6)1、汽封供汽抽真空阶段。

(7)2、暖机升速阶段。

(7)3、定速和并列带负荷阶段。

(7)5、汽轮机推力瓦温度的防控热转贴 (9)1 润滑油系统异常 (9)2 轴向位移增大 (9)3 汽轮机单缸进汽 (10)4 推力轴承损坏 (10)5 任意调速汽门门头脱落 (10)6 旁路系统误动作 (10)7 结束语 (10)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轴向位移增大原因及处理一、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原因1)负荷或蒸汽流量突变;2)叶片严重结垢;3)叶片断裂;4)主、再热蒸汽温度和压力急剧下降;5)轴封磨损严重,漏汽量增加;6)发电机转子串动;7)系统周波变化幅度大;8)凝汽器真空下降;9)汽轮机发生水冲击;10)推力轴承磨损或断油。

二、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处理1)当轴向位移增大时,应严密监视推力轴承的进、出口油温、推力瓦金属温度、胀差及机组振动情况;2)当轴向位移增大至报警值时,应报告值长、运行经理,要求降低机组负荷;3)若主、再热蒸汽参数异常,应恢复正常;4)若系统周波变化大、发电机转子串动,应与PLN调度联系,以便尽快恢复正常;5)当轴向位移达-1.0mm或+1.2mm时保护动作机组自动停机。

否则手动打闸紧急停机;6)轴向位移增大虽未达跳机值,但机组有明显的摩擦声及振动增加或轴承回油温度明显升高应紧急停机;7)若轴向位移增大而停机后,必须立即检查推力轴承金属温度及轴承进、回油温度,并手动盘车检查无卡涩,方可投入连续盘车,否则进行定期盘车。

详解汽轮机的轴向位移

详解汽轮机的轴向位移

详解汽轮机的轴向位移1、轴向位移&轴向位移变化的危害汽轮机在运转中,转子沿着主轴方向的窜动称为轴向位移。

机组的轴向位移应保持在允许范围内,一般为0.8~1.0mm,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引起动静部分发生摩擦,发生严重损坏事故,如轴弯曲,隔板和叶轮碎裂,汽轮机叶片断裂等。

转子轴向位移(也被成为窜轴)这一指标主要是用以监督推力承轴的工作状况。

汽轮机运行中,汽流在其通道中流动时所产生的轴向推力是由推力承轴来承担的,并由它来保持转子和汽缸的相对轴向位置。

不同负荷下轴向推力的大小是不同的,推力承轴在受压时产生的弹性变形也相应变化,所以运行中应该将位移数值和准值作比较,借以查明机组运行是否正常。

作用在汽轮机转子的轴向推力,是由推力承轴来承受的,推力承轴承受转子的轴向推力并维持汽轮机通流部分正常的动静轴向间隙。

轴向推力的变化将影响推力承轴工况的变化,进而会影响到汽轮机动静轴向间隙。

从汽轮机安全运行的角度看来,动静轴向间隙是不允许有过大的变化的,所以通常均在推力承轴部位装设汽轮机转子轴向位移监测装置,以保证汽轮机组的安全工作。

推力承轴,包括承轴座架、瓦架、油膜,并非绝对刚性,也就是说在轴向推力用下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弹性位移。

如果汽轮机轴向推力过大,超过了推力承轴允许的负载限度,则会导致推力承轴的损坏,较常见到的就是推力瓦磨损和烧毁,此时推力承轴将不能保持机组动静之间的正常轴向间隙,从而将导致动静碰磨,严重时还会造成更大的设备损坏事故。

轴向位移保护装置是用来检测汽轮机转子和静子之间相对位移,它根据推力轴承承载能力和流通部分间隙规定了报警值和停机值,当轴向位移骤增值超过规定值时,轴向位移保护装置能自动报警和自动停机,防止轴向位移增大时汽轮机受到损伤。

轴向位移为正值时,大轴向发电机方向移动,若此时汽缸膨胀远小于轴的膨胀,差胀不一定向正值方向变化;如果机组参数不变,负荷稳定,差胀与轴向位移不发生变化。

机组启停过程中及蒸汽参数变化时,差胀将会发生变化,由于负荷的变化而轴向位移也一定发生变化。

汽轮机轴向位移偏大故障分析与推力轴承改进设计

汽轮机轴向位移偏大故障分析与推力轴承改进设计

汽轮机轴向位移偏大故障分析与推力轴承改进设计张鲲羽;尤明明;龚存忠【摘要】针对某汽轮机出现汽轮机转子轴向位移偏大的故障,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得出转子轴向位移偏大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些原因,改进设计并加工了采用PCrNi3Mo材料的弹性支承板,并将副推力轴承的二销钉支撑结构改为筋板支撑。

试验表明,采用新推力轴承的汽轮机运行平稳,未出现转子轴向位移偏大问题。

对主推力轴承支承板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支承板在承受相同载荷时其挠度显著减小。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fault of the rotor axial displacement in a steam turbine.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three main causes which lead to the fault are deduc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elastic support plate using material PCrNi3Mo is designed and made, and the support construction using two pins is changed into reinforcing plat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steam turbines using the new thrust bearing are well operated without obvious axial displace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main thrusting bearing elastic support plate is modified and numerically calculated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which shows that the modified support plate has a smaller deflection while under the same load.【期刊名称】《机电设备》【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5页(P10-14)【关键词】轴向位移;推力轴承;改进设计【作者】张鲲羽;尤明明;龚存忠【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4研究所,上海 200031;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4研究所,上海 200031;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4研究所,上海 20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132.41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轴向推力,为了保证在一定的动静间隙下汽轮机转子不被破坏,必须在汽轮机转子的推力盘两侧布置推力轴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汽轮机转子的轴向定位问题
张国旺
2015年11月29日
一、关于“规范”中对转子轴向定位的要求:
在《DL/T5210.3-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的“表4.4.7通流部分间隙测量调整”中讲到了“转子定位尺寸K值”“用塞尺或楔形塞尺检查”,“最小轴向通流间隙”在“转子按K值定位后,分别在半实缸及全实缸状态下顶推转子进行测量”。

在《DL 5190.3-201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中也明确规定:“4.7.11 通流部分间隙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通流部分间隙应符合图纸要求,测量后的记录应比对制造厂的出厂记录;
2)测量通流间隙前应先按制造厂提供的第一级喷嘴与转子叶轮间的间隙值对转子进行定位,定位时,转子推力盘应紧贴工作面;
3)第一次测定时应使车头侧危急遮断器的飞锤向上;第二次测量时,顺转子运行方向旋转90°,每次应测量左右两侧的间隙;
4)转子最终定位后应测取汽缸外部上汽封端面与该转子上外露的精密加工面的距离尺寸作为汽缸轴向位置定位的依据,测量部位应作出标记。

4.7.12 速度级与转向导叶环上半部的最小轴向间隙,可采用前后顶动汽轮机转子的方法进行。

测量时应拆除可能阻挡转子前后位移的部件,并防止顶坏设备。

4.7.13 转子轴向窜动的最终记录,在完成汽机扣盖工作后,以热工整定轴向位移指示时测定的数据为准。

4.7.14 通流部分间隙及汽封轴向间隙不合格时,应由制造厂确定处理方案。


二、关于转子定位尺寸K值的定义:
一般地讲,对单汽缸结构的小汽轮机来说,转子定位尺寸K值就是制造厂提供的第一级静叶(喷嘴)与动叶之间的轴向间隙;对多汽缸结构的汽轮机来说,在制造厂提供的安装说明书中,对每一个汽轮机的转子都提供了一个确定的K值,即是各汽缸第一级静叶(喷嘴)与动叶之间的轴向间隙,对于对分双流结构的汽缸(如对分双流结构的低压缸)其转子的K 值,通常是指汽缸调阀端的第一级静叶与动叶之间的轴向间隙。

由此可见,K值就是制造厂提供的汽轮机的每个转子在各自的汽缸内的第一级静叶(喷嘴)与动叶之间的轴向间隙。

习惯上,K值也叫喷嘴与动叶之间的最佳轴向间隙。

一般大修时都测量K值与上次大修时的K值比较,以便发现问题,但要在常温下进行。

三、关于测量和调整K值的时间和测定动、静叶通流间隙的时间:
各个K值的测量和调整工作应在汽轮机组轴系找中心合格后进行。

当各个K值搞定后,才可以进行各汽缸内的动、静叶通流间隙的测定工作。

四、关于K值外引问题:
K值是汽轮机制造厂给定的,新机组安装时各汽缸内的动、静叶通流间隙的测定是在搞定K值的基础之上测得的。

K值的数量与汽缸的数量相同,每个汽缸和自己的转子都拥有一个K值。

一般在安装时,扣缸前,都要将K值做一个外引点,引到缸外面。

这样,就可以在不揭缸时,判定各转子在其汽缸内的相对位置。

但这种判定是有前提的,前提是判定时汽缸的温度必须与做K值外引点时的温度基本相同。

比如做K值外引点时的汽缸的温度为18℃,判定
时的汽缸的温度为80℃,那么这个判定就不准确,原因是汽缸和转子都会随着温度变化而产生膨胀。

五、整定K值的方法:
(一)单缸结构的小汽轮机的K值的整定方法:
对于单缸结构的小汽轮机,在制造厂里就已经将转子在汽缸内的轴向定位做好了,现场安装时,一般要进行复测并做好记录,当然,如偏差较大,还是要进行调整的。

其复测的方法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下面是湖北省荆州市监利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2015年11月13日对其准备扣盖的一台6MW汽轮机(该机是青岛捷能汽轮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凝汽式汽轮机)转子在汽缸内的轴向定位的复测情况:
1)取出上、下汽缸内前、后汽封块和上、下缸内各隔板汽封块。

2)取出推力瓦工作瓦块和非工作瓦侧的调整垫片(见图1)。

3)吊入汽轮机转子,将推力轴承外壳装复并紧好螺栓和螺母,架好百分表(见图2)。

4)在半实缸的状态下,使车头侧危急遮断器的飞锤向上,用小千斤顶轻轻来回顶动转子,测出转子在下汽缸内的总串动量C=3.73mm,推力轴承球面的串动量F C=0.13mm。

5) 在全实缸的状态下,使车头侧危急遮断器的飞锤向上,用小千斤顶轻轻来回顶动转子,测出转子在下汽缸内的总串动量D=3.10mm,推力轴承球面的串动量F D=0.13mm。

6) 在全实缸的状态下,使车头侧危急遮断器的飞锤向上,装上推力瓦工作瓦块,用小千斤顶轻轻来回顶动转子,测出转子在下汽缸内的总串动量E=1.51mm,推力轴承球面的串动量F E=0.13mm。

8)考虑推力瓦工作油膜厚度H=0.15mm。

9)计算:最小动、静叶间隙J=E-F-2G-H=1.51-0.13-2×0.1825-0.15=0.865mm
注:其中F=(F C+F D+F E)/ 3
10) 分析:因为C>D,所以K=J= 0.865mm 就是第一级喷嘴与动叶的轴向间隙。

注:(1)如果 C=D,则最小动、静叶间隙J 可能是第一级喷嘴与动叶
的轴向间隙,但也可能不是第一级喷嘴与动叶的轴向间隙。

(2)如果C>D,则最小动、静叶间隙J 就是第一级喷嘴与动叶的
轴向间隙。

11)将K值引出缸外:在全实缸的状态下,使车头侧危急遮断器的飞锤向上,实测后汽封挡汽环与#2轴承油挡洼窝外侧之间的尺寸为:北边65mm,右边64.9mm,并做了记录。

(二)多缸结构的汽轮机的K值的整定方法:
对于多缸结构的汽轮机,每个汽轮机转子在各自的汽缸内都有一个K值。

一般都是在推力瓦贴紧推力盘(至于是工作瓦面,还是非工作瓦面贴紧推力盘,就要看各家汽轮机厂家的要求了。

)的状态下先调整好高压转子或高中压转子在高压缸或高中压缸内的K值(例如:
125MW、300MW汽轮机都是一个高中压缸+一个低压缸;600MW是一个高中压缸+两个低压缸;汽轮机1000MW汽轮机是一个高压缸+一个中压缸+两个低压缸。

),然后在向电机端依次调整好其余汽轮机转子在各自的汽缸内的K值。

在汽轮机安装时,每根转子按K值定好位后,就可以精确测量出各相邻转子靠背轮之间的间隙数据,然后由汽轮机厂家依据精确测量出的各靠背轮之间的间隙数据磨制成相应厚度的专用垫片,这样当用上这些专用垫片并将各转子靠背轮连接后,整个汽轮机的轴系的轴向定位就搞定了,换句话说,就是整个汽轮机的各个转子都按各自的K值定好了轴向位置。

当整个汽轮机的各转子都按K值定好轴向位置后,将推力轴承轴的工作瓦(或非工作瓦)与推力盘贴紧,此时,多缸(轴)汽轮发电机轴系的轴向位移、胀差的零点就定好了。

在调整高压转子或高中压转子在高压缸或高中压缸内的K值时有三种方法:
方法1:首先把转子推到喷嘴间隙要求的K值范围内,记录数据,然后将转子推至推力轴承的主推力瓦方向,如果推向主推力瓦方向有间隙,那么在推力间隙合格的情况,就要增加调整垫片的厚度消除转子推向推力轴承的间隙,如果是转子无法窜动或者是当转子在喷嘴间隙符合要求的K值的情况下,推力轴承的瓦块若无法放进去,这时候就要考虑将推力轴承的调整垫片减薄,当然此时要综合考虑推力间隙要求的数值。

方法2.在推力间隙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将汽轮机的转子推向推力轴承的主推力瓦位置,测量第一级喷嘴间隙,如果喷嘴间隙比设计K值小,那么将主推力瓦后面的调整垫片减薄,为了保证推力间隙不变,相应的增加副推力轴承后面的调整垫片的厚度;如果是喷嘴间隙比设计K值大,那么加厚主推力瓦后面的调整垫片,相应减薄副推力瓦后的调整垫片即可。

方法3.如果是推力间隙和喷嘴间隙都不符合技术要求,那么需要结合方法1和方法2综合考虑调整垫片的厚度。

汽轮机大修后,要定转子零位时,与安装过程基本一致,但要在整个汽轮机处于室温状态下进行,定位过程只需将转子按K值定好位就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