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颈椎病的鉴别诊断1.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在各型颈椎病中,椎动脉型相当多见,其发病率仅次于根型。
一侧或双侧椎动脉第一、二、三段都可扭曲、被压,并且受到颈交感神经的影响,发生痉挛,引起不同程度的椎动脉供血不足,而椎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有除额顶二叶以外的整个大脑,以及小脑、间脑、脑干、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又供给内耳和眼,因此它的症状和体征千变万化,不能一概而论,它所需要鉴别的病症也很多。
本节所述只是一些简单的病症。
(1)内耳疾患:可以是内听动脉栓塞,突发耳鸣、耳聋、眩晕,症状严重而不减。
也可为美尼尔综合征,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眼震、脉率减慢、血压下降。
鉴别点:常与过度疲劳等因素有关,而非由颈的活动所诱发。
(2)眼源性眩晕:由屈光不正等因所致。
鉴别点:闭目时眩晕消失,有屈光不正,眼源性眼震阳性等。
(3)动脉硬化症:鉴别点:①高血压病史。
②椎动脉造影。
(4)胸骨后甲状腺肿:压迫椎动脉第一段。
鉴别点:椎动脉造影。
(5)其他:如贫血或长期卧床后引起的眩晕及神经官能症等。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更侧重于椎动脉机械压迫所致椎动脉血运障碍而产生的供血不足;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侧重于交感神经兴奋或激惹而引起的椎动脉痉挛所致的供血不足。
此外,后者除椎间盘退变外,非退变因素如外伤、炎症(咽炎等)、肌张力失衡等,也是其常见诱因。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症状不仅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表现,而且还有其它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即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如头疼、头晕、心动过速、肢体发凉等,或心动过缓、血压偏低、胃肠蠕动加强、流泪、鼻塞等,有近1/3的患者没有颈椎病的其他症状。
脑动脉硬化由于脑动脉是最易发生硬化的三大部位之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颈椎病可合并有脑动脉硬化(尤多见于椎-基底动脉硬化)、二者均可出现头晕、上肢麻木及病理反射等,故甚易误诊。
但以下几点可作为诊断依据,并可与推动脉型颈椎病相鉴别:◆ 40岁以上,逐步出现大脑皮层功能减退的症状,如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椎病一、概述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段脊柱慢性退行性疾病。
常在中年以后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本病又称颈椎退行性关节炎、颈肩综合征或颈椎综合征等等。
它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邻近组织受累而引起的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
中医学关于颈椎病的论述,散见于“痹证”、“头痛”、“眩晕”、“项强”、“项筋急”等。
张仲景《伤寒论》说:“项背强几几。
桂枝葛根汤主之”。
清.张璐《张氏医通》中说:“肾气不循故道,气逆夹脊而上,致肩背痛。
或观书对弈久坐致脊背痛”。
等等。
二、经典分类法1、颈型颈椎病:较为常见,可为其他颈椎病的前驱表现。
2、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占颈椎病的60%,其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3、椎动脉型颈椎病:占20%(10-20%)左右,本型颈椎病的症状复杂,变化多端,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在椎动脉造影之前难以确诊。
该病的发病年龄较其他型颈椎病高,多在45岁以上,而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有平行上升的趋势,症状亦随年龄的增加而日益加重。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为主观症状,诊断上缺乏特异的客观指标。
占10%左右。
5、脊髓型颈椎病:10%左右,多为中老年人,男多于女。
本病症状较重,致残率较高。
该型发病较为隐匿,故易于延误治疗时机。
(一般需要做MRI检查才能确诊,经济原因也是一方面)6、混合型颈椎病:约占20%。
7、其他类型颈椎病:如食管压迫型等。
三、病因病理(一)西医学病理病机1、颈椎的退行性变2、颈部损伤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但暴力所致颈椎骨折、脱位所并发的脊髓或神经根的损害则不属于颈椎病的范畴。
3、椎动脉本身因素椎动脉:是锁骨下动脉最大分支,在解剖结构上其走行分为四段:第一段:从起始部上行于前斜角肌和颈长肌之间至C6横突孔;第二段:行走在C6-C2横突孔之中(老年人增生退变失稳因素);第三段:是从C2横突孔出来到进入椎管前(环枕后膜等软组织病变);第四段:是穿环枕后膜和硬脊膜进入椎管内,此段经枕骨大孔进入颅内,在桥脑下端左右汇合成一条基底动脉,该动脉占大脑供血的2/5,主要供应大脑枕叶视觉皮质,故常常会影响到视力。
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或突出压迫椎动脉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疼痛、头晕、头痛、晕厥等。
为了准确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患者出现颈部疼痛、头晕、头痛、晕厥等症状,且相关症状与颈椎活动有关。
2. 影像学检查:颈椎X线片、CT或MRI检查显示颈椎骨质增生、突出或钙化,并明确椎动脉的受压部位及程度。
3. 血流动力学检查: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显示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血管狭窄或闭塞等异常现象。
4. 治疗反应:采用颈椎牵引、理疗、药物治疗等方法治疗后,患者症状不明显缓解或者反复发作。
综上所述,以上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常见诊断标准。
诊断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血流动力学检查和治疗反应等多种因素,以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 1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及护理临床效果
分析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临床表现为颈部疼痛、头晕、颈椎活动异常等症状。
手法治疗及护理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起
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手法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通过按摩、推拿、拨打、牵
引等手法来调整患者颈部的结构和功能,达到减轻疼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再生等效果。
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手法治疗可
以有效缓解颈部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减轻头晕等症状,帮助患者
恢复健康。
此外,护理也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护理包
括患者日常生活起居的指导、颈部疼痛的缓解、症状的监测等。
通过
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减轻症状,并
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手法治疗及护理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具有显
著的临床效果。
患者在接受手法治疗及护理后,颈部疼痛明显减轻,
颈椎活动度有所改善,头晕等症状逐渐缓解。
长期随访观察显示,手
法治疗及护理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手法治疗及护理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手法
治疗及护理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
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并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怎样进行护理?
教育与指导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病情及护理知识的教育。
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
谢谢观看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椎动脉型颈椎病? 2. 为什么需要护理? 3. 谁是护理的对象? 4. 何时进行护理? 5. 怎样进行护理?
什么是椎动脉型颈椎病?
什么是椎动脉型颈椎病? 定义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指颈椎病变导致椎动脉受压, 影响脑部血液供应的病症。
常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视觉障碍等。
何时进行护理? 康复期护理
症状缓解后,应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
包括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等。
何时进行护理? 定期随访
定期评估患者状况,调整护理方案。
随访可帮助监测病情变化。
怎样进行护理?
怎样进行护理?
基础护理
包括保持良好的颈椎姿势、适当休息等。
应指导患者进行颈部保健操。
怎样进行护理?
疼痛管理
使用药物及非药物疗法缓解疼痛。
什么是椎动脉型颈椎病? 发病原因
多因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化等结构性改变引 起。
长期不良姿势及年龄因素是主要诱因。
什么是椎动脉型颈椎病? 流行病学
该病症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男性略多于女 性。
现代生活方式导致年轻人也开始出现相关症状。
为什么需要护理?
为什么需要护理? 护理的重要性
有效的护理可以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 量。
也应关注有家族病史的人群。
谁是护理的对象? 特殊人群
如孕妇、长期伏案工作者等,需特别关注。
不同人群应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谁是护理的对象? 患者家庭
颈椎分型及其特点

颈椎分型及其特点
以下是 8 条关于颈椎分型及其特点的内容:
1. 神经根型颈椎问题呀,那可真是让人难受得很!就好比你正好好地在路上走着,突然有只手使劲拽着你的胳膊一样。
我有个朋友,他就是神经根型,总感觉胳膊又麻又疼,有时候手都使不上劲,这多烦人呐!
2. 椎动脉型的,哎呀,就像脑袋里的供血管道被掐住了一部分似的。
你想想,脑袋供血不足,那能不晕嘛!我认识的一位阿姨就是这样,经常头晕得厉害,都不敢随便大幅度扭头。
3. 脊髓型颈椎,这可不得了!就像是脖子下面的神经被人压制住了一样。
听说有个人得了这个,走路都变得摇摇晃晃的,好像随时会摔倒,多吓人呀!
4. 交感神经型,嘿,这可真是个奇怪的家伙!就好像身体里的调节开关乱了套似的。
有的人会莫名奇妙地眼睛不舒服,或者心跳加快,真够折腾人的!
5. 食管压迫型,这不就像吃东西的时候食管被人轻轻掐住了一点嘛。
有的人会感觉吃东西噎得慌,这多影响生活呀!
6. 混合型的那更是复杂了哟,就像是好几种问题都缠在一起了。
你说这是不是让人特别头疼?简直就是一个大麻烦!
7. 颈型,这差不多就是脖子开始抗议啦!脖子酸痛那滋味可不好受,我有时候就会这样,哎呀,只想赶紧找个舒服的地方靠一靠。
8. 大家可得重视颈椎分型及其特点啊,这些问题可大可小,我们得保护好自己的颈椎,别让它遭罪呀!不然等真出了大问题,那可就后悔莫及了!。
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概述—定义
1956年Clarke和Robinson: The term "Cervical Spondylosis" refers to chronic degenerative changes due primarily to intervertibral disc decay, which are probably universally present in elderly persons. In many this process is sympotomless but occasionally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root or cord compressionresult.
VACS发病机理的研究及进展 -牵系学说
牵系学说 Ebraheim: 钩突、横突以及上下关节突的关节囊、骨膜相互延续 形成薄层的“纤维筋膜鞘样结构”,将椎动脉、静脉、 脊神经包裹在内; 在钩突与横突之间,存在一纤维组织连接,称“钩 突—VA—脊神经复合体”。 纵向横突间也存在“纤维束带组织”。 这些结构及横突间肌等对椎动脉起到限制固定作用。
VACS发病机理的研究及进展 -椎动脉粥样硬化学说
椎动脉粥样硬化学说
椎动脉管壁的粥样硬化、斑块可直接造成管 腔的局限性狭窄,进而又可引起管壁僵硬、弹性 降低。
VACS发病机理的研究及进展 -体液因子学说
体液因子学说
冯世庆:发现VACS患者血中血浆内皮素(ET) 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3倍。术后ET明显下降。 ET是一种血管活性肽,可引起脑血管痉挛, 口径减小。
交感神经刺激学说 —是目前大多数学者的主导意见。 认为:颈椎节段不稳定(instabilization of cervical spine)或骨赘在活动过程中刺激了椎 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引起椎动脉扭曲痉挛, 是VACS发病的关键。
颈椎病主要表现部位及临床症状表现

颈椎病主要表现部位及临床症状表现
颈椎病的九大主要症状有颈肩背痛、活动受限、上肢疼痛、颈性头痛、头晕、咽喉肿痛、心慌失眠、步态失稳、五官病变症状。
1颈肩背痛:是颈椎病常见症状,可发生于颈项、肩背部,可伴随颈项部僵硬。
2、活动受限:患者自觉颈项、肩背部的肌肉僵硬、酸胀,无法前屈后仰以及转颈困难,稍用力转颈,就会出现剧烈疼痛的症状,并向上肢等部位放射。
3、上肢疼痛:多呈刺痛、烧灼痛,严重的时候可以从颈背部放射到手臂部位,大多患者夜间症状加重,口服止痛药不缓解,可持续数天到数月。
4、颈性头痛:极少见。
交感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等各型颈椎病都能引起头痛症状。
5、头晕:极少见。
患者会有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的幻觉,身体无法站稳,感觉物体倾斜、下陷。
一般是在变换体位、头部过度屈伸或旋转的时候引发的。
6、咽喉肿痛:极少见。
见于咽型颈椎病者,是因为颈椎椎体前缘骨质增生、椎间盘向前突出刺激压迫咽后壁或者是食管引起的,出现咽喉干涩、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7、心慌失眠:极少见。
多是椎体骨质增生、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等因素刺激、压迫颈交感神经节或是颈动脉窦所致。
8.步态失稳:为脊髓型颈椎病的典型症状,患者会出现走路踩棉花感,是由颈椎间盘退变、骨刺形成等,刺激及压迫脊髓所致。
9、五官病变症状:极少见。
眼部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畏光、眼花、瞳孔散大、青光眼等症状。
鼻部会有过敏性鼻炎症状,如鼻塞、
鼻痒、打喷嚏等症状。
耳部会有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
口腔多会出现开口活动受限、关节活动时弹响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主要临床表现
1.头痛。
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使侧支循环血管扩张而引起的一种血管性头痛。
常发作性出现,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或更长些,在发作期阵发性加剧。
晨起、转动头颈部及乘车时症状加重。
疼痛多为一侧,在后颈枕部或枕顶部,呈跳痛、灼痛或酸胀痛,常由颈后部开始,向耳后及枕顶部扩展,或向眼眶和鼻根部放射,可有眼前一过性发黑、闪光视等先兆。
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流涎及心慌、憋气、血压异常,或面部、硬腾、舌咽部疼痛、麻木、刺痒及异物感等。
枕大神经病变是引起头痛的常见病因。
椎动脉分支枕动脉支配枕大神经,临床上椎动脉痉挛缺血引起枕大神经缺血时,可出现枕大神经支配区的头痛症状,疼痛性质为间歇性跳痛;从一侧后颈部向枕部及半侧头部放射,可伴灼热感,少数患者患部呈现痛觉过敏,触及患部头皮时疼痛难忍,甚至触碰头发即感剧痛。
斜方肌由副神经周围支支配,该神经起于上5-6个颈节,其根性病变或该肌外伤后可引起斜方肌痉挛,从附于枕骨外隆凸部的斜方肌健膜中穿出的枕大神经支,由于受到挤压而出现症状。
寰椎或枢椎发生旋转移位时可使从其椎弓间穿出的枕大神经受到损伤或刺激而出现头痛,该神经局部有压痛。
2.眩晕。
为本病最常见的症状。
眩晕有:①自身或周围景物在一起方向旋转的幻觉;②身体站立不稳,摇晃自感地面移动;③物体倾斜、下陷等。
往往在变换体位、头部过度旋转或伸屈时诱发或加剧。
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可极短暂,也可持续数小时或更久。
可伴有
耳鸣、听觉减退或渐进性耳聋等。
极少发生眼球震颤。
有的患者在转动颈部时忽感下肢发软而突然摔倒,发病时多无意识障碍,在短时间内病人能自己起立行走,这是临床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发病时的一个特点,可和其他脑血管病变相鉴别。
3.视觉症状。
主要为大脑后动脉缺血所致。
由于颈椎病变引起椎一基底动脉系痉挛,继发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所致视觉障碍,轻者视物模糊不清或有复视症状,常为发作性视力减退,眼前闪光、暗点、视野缺损或失明、幻视等。
因为椎动脉借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系统相连,亦可出现反射性视网膜动脉痉挛,引起眼痛、眼底血管张力变化,如眼底静脉扩张和动脉变细,颈过伸时尤为明显,或血管痉挛性视网膜炎等。
某些颈椎病患者,可伴发眼睑痉挛、结膜充血、角膜感觉减退甚至形成溃疡、泪腺分泌障碍、球后视神经炎、突眼及青光眼等。
4.其他症状。
少数病例可有发作性意识障碍症状,如在某次颈部过度旋转或伸屈时,突然感到头晕眼花和剧烈头痛,并很快发生晕厥乃至昏迷。
数分钟即好转,其发作后可有嗜睡及精神改变。
少数患者可突然四肢麻木、无力而跌倒,但神志正常,跌倒后可很快爬起继续行走,或过度转动、猛然回头等出现摔倒。
偶有发作性咽部痛,并伴蚁行、刺痒及异物感,甚至出现干咳、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发呛及咽反射减弱等症状。
5.体征。
发病时颈部活动受限,作颈部旋转或后伸活动时可引起眩晕、恶心、呕吐、心慌等症状。
部分患者在患侧锁骨上听诊检查可
听到椎动脉由于扭曲、血流受阻引起的杂音。
后颈部拇指触诊常查到患椎向一侧旋转移位,棘突及移位的关节突关节压痛明显。
来源:健康小常识。